氧化还原反应(优质课)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高中化学优质课公开课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高中化学优质课公开课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任务一 认识物质的性质活动1 请根据上节课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以下反应的特征、实质和反应类型。

+2 0 0 +2CuSO4 + Fe Cu + FeSO4Ag2O + Zn 2Ag + ZnO活动1 请根据上节课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以下反应的特征、实质和反应类型。

请思考 观察上述反应中物质的变化特征,你能对反应物进行分类吗?任务一 认识物质的性质CuSO 4 + Fe Cu + FeSO 4Ag 2O + Zn 2Ag + ZnO+1 0 0 +2+2 0 0 +2小结1反应物 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即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任务一 认识物质的性质CuSO4 + Fe Cu + FeSO4 +2 0 0 +2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即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剂任务一 认识物质的性质Ag 2O + Zn 2Ag + ZnO+1 0 0 +2 活动2 请你指出以下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分析电子转移情况。

化合价降低,得到1e -×2化合价升高,失去2e -×1氧化剂还原剂请思考 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关系角度分析电子是怎么转移的?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多少呢?任务一 认识物质的性质Ag 2O + Zn 2Ag + ZnO +1 0 0 +2 活动2 请你指出以下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分析电子转移情况。

化合价降低,得到1e -×2化合价升高,失去2e-×1氧化剂还原剂2e -小结2任务一 认识物质的性质e -1.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

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原子转移的电子数目乘以被氧化或被还原的原子数目。

还原剂氧化剂思考 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剂氧化剂2e -2e -CuO + H 2 Cu + H 2O△2Na + Cl 2 2NaCl△+2 0 0 +1 0 0 +1-1任务一 认识物质的性质任务一 认识物质的性质《九年级化学》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化还原反应》,下面,我将结合以下说课流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分析和说明本课“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

一、教材分析1.初高中教材对比(1)从氧化还原反应建立的角度来看初中是建立在直观、会意的基础之上;而高中是建立在微观、本质的基础之上。

(2)从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意义来看初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从形式上对化学反应进行归纳;而高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建立在科学观(氧化还原观、氧化还原规律、分类法等等)之上。

(3)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来看初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孤立存在,相互独立的;而高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相互伴生,对立统一的。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初高中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变化,高中知识是在初中氧化和还原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既复习了初中化合价,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重要知识,又在高中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高中化学教材的始终,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节内容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化学已经学习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并具备了化合价的知识,初步认识了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2.认知能力:高一学生的认知以感性认知为主,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时期,但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还比较弱。

鉴于以上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能力,但由于本课对抽象思维要求较高,所以我们应搭建台阶,降低坡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来帮助学生对概念和实质理解。

三、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分析按照《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如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如 KMnO4、浓硫酸、HNO3 等。 ④过氧化物:如___H_2_O_2_、__N_a_2_O_2 ____。
17
(2)常见旳还原剂
①金属单质,如: Al、Fe、Zn 等。 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如_H__2、__C___等。 ③低价态金属阳离子,如_F_e_2_+____等。 ④元素处于低价态时旳氧化物,如_C_O______等。
<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旳是 ( A
) A.H2O2+H2SO4=SO2↑+O2↑+22 H2O B.2Fe3++SO2+2H2O=2Fe2++4 SO +4H+ C.SO2+I2+2H2O=H2SO4+2HI D.Cl2+SO2+2H2O=H2SO4+2HCl
14
判断正误
(1)在反应 KIO3+6HI===KI+3I2+3H2O 中,每生成
HCl 被氧化,K2Cr2O7被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表达措施: 标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双线桥法
1.箭头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旳同种元素
2.箭头上注明得失字样及电子数目
• 在黑火药旳爆炸反应
2KNO3+S+3C=K2S+N2↑+3CO2↑中, 化合价升高旳元素是 ,得C 电子旳原子

,N被、S还原旳元素是 ,N、发S 生氧
化反应旳物质是
C。
氢化钠(NaH)是一种生氢剂,可发生如下反应:NaH +H2O=NaOH+H2↑对这一反应旳描述正确旳是
A.NaH是氧化剂 B.NaH是氧化产物 C.NaOH是还原产物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旳质量比是1:1 答案:D
9
下列物质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干实现旳是
A.SO32- →SO2 C.Na→Na+

氧化还原反应(优质课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优质课课件)
◆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特点: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还原剂
Zn +H2SO4 = ZnSO4 + H2 ↑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氧化剂
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失去电子(共用电子对 偏离)的反应
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得到电子(共用电子对
任何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趋向于达稀有气体稳 定结构。
因此,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或8时就达到 了稳定结构。
三.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
点燃
2Na + Cl2 = 2NaCl
e-
Na +11 2 8 1
7 8 2 +17 Cl
Na+ +11 2 8
8 8 2 +17 Cl-
Na+ Cl-
化合价升降原因之一: 电子的得失
(结论)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 或偏移)的化学反应都是 氧化还原 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 一种物质得到氧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失去氧被还原 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特点:局限于得氧失氧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观现象。
◆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分析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特点: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可见,从化合价升降角度不但可以 分析有得氧失氧的化学反应,也可以分 析没有得氧失氧的化学反应,扩大了概 念的适用范围。
[结论]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得氧失氧→发现化合价升降
化合价升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稳定结构】
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示意图
He +2 2 Ne +10 2 8 Ar +18 2 8 8

氧化还原反应优质课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优质课课件
高温
⑷ CaCO3=CaO+CO2 ↑
【规律·方法】 运用辩证科学观的一般过程:
【典型·分析】
失氧,发生还原反应 →化合价降低
+2


+1
CuO + H2 = Cu + H2O
得氧,发生氧化反应 →化合价升高
【以史为镜】 氧化还原理论发展史
年代 重大事件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18世纪末 发现氧气 得氧的反应 失氧的反应
同时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 化合价降低
Ⅱ.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CDE )
A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B. Na2O + H2O == 2NaOH C.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D. MnO2 + 4HCl == MnCl2 + 2H2O + Cl2↑ E. 3Fe + 2O2 == Fe3O4 F. CuSO4·5H2O == CuSO4 + 5H2O
【继承】将下列反应从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四大
类基本反应两个角度进行分类
⑴C+O2=CO2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⑵SO2+H2O=H2SO3 化合反应 ⑶ 2KClO3=2KCl+3O2 分解反应 ⑷ CaCO3=CaO+CO2 分解反应
⑸Zn+H2SO4=ZnSO4+H2↑ 置换反应 ⑹ NaOH+HCl=NaCl+H2O 复分解反应 ⑺ CuO+H2=Cu+H2O 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⑻BaCl2+K2SO4=BaSO4↓+2KCl 复分解反应
⑵锌铜用 导线连接 加入稀硫 酸
铜一端也有气泡产生

高二上册化学化学氧化还原完整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高二上册化学化学氧化还原完整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结束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根据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来判断
【应用】电解池反应中阴极旳放电顺序 怎样排列?
K+、 … Al3+(H+) …Zn2+ …H+、Cu2+
放电(得电子)能力增强 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反
2024/9/29
措施结2束
金属单 质旳还 原性随 金属性 增强而 增强, 其离子 旳氧化 性相应 减弱
元素旳几种物质,它们旳氧化能力是由高价态到低
价态逐渐减弱,还原能力则依次逐渐增强。
★特殊性:氧化、还原能力还与物质旳稳定 性、温度、浓度、酸碱性等有关。
如:氧化性HClO > HClO4; H2SO3 > H2SO4(稀)
20K24M /9/29nO4氧化性:酸性 > 中性 > 碱性
结束
想一想 是否还有其他旳措施可用来比 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试举 例阐明。
A
B
b
a
氧化性:A >a 还原性:B > b
2024/9/29
结束
判断氧化性强弱: Fe3+与Fe2+ KMnO4与MnO2;
还原性强弱:S2-、S与SO3
氧化性: Fe3+>Fe2+ KMnO4>MnO2 ;
还原性: S2->S>SO3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措施之三:
从元素化合价高下来判断:一般地说,同一种变价
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规律之一:
电子得失守恒 — 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化 合价升高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总数;电 子有得必有失,失电子总数必等于得电 子总数。
2024/9/29
结束
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规律之二: 反应发生条件 — 氧化性强旳物质能够 氧化还原性强旳物质;还原性强旳物质 能够还原氧化性强旳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说播课课件(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案例)

《氧化还原反应》说播课课件(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案例)

化合价的升降与得失电子的关系
分析,交流,思考
NaCl的形成过程 HCl的形成过程 Flash动画演示
电子得失
共用电子 对的偏移
电子转移
设计意图 透过现象看本质,充分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解决问题视频
二、再分类
设计意图 ➢复习了交叉分类的方法 ➢加深了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 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紧扣教学目标
恳请各位评委和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变化的化学反应
同 氧化反应

发 生
还原反应
得氧 失氧
局限
化合价升高 化合价降低
判断依据
失电子(共用电子对偏离) 电 子
得电子(共用电子对偏向) 转 移
本质特征
Hale Waihona Puke 2.双线桥表示方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亮点
努力方向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教学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3、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统一的思想
通过分类的思想、发展史的引入 帮助学生构建氧化还原的模型
➢能够利用化合价判断氧化还原 反应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 反应类型的关系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价 值观
重点与难点
教学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 判断依据和本质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突破难点的关键:化合价的升降与得失电子的关系。
教法学法分析
设计思路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优质课)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优质课)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会同时发生的原因,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从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能正确描述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弄清楚各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1)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1)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2)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思想,知道化学概念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化学知识又服务生活服务社会,体验化学概念从生活经验到理性规范的演变过程。

【学习理念和方法】1.合作式学习——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开展生生间、师生间教学活动。

2.探究性学习——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3.阶梯式学习——通过课题设计的“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现象到本质”课堂活动,给学生搭建“认知过程的知识自我构建”之桥。

【学习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引入】图片:硫、铁等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①3Fe+2O2Fe3O4;②S+O2SO2;【设问】在九年级,我们把以上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什么反应?【思考】请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1)2Na+Cl2 2NaCl(2)H2+Cl2 2HCl【设问】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一定有元素【过渡】现在我们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再一起探究九年级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

实验证实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电子转移实验中我们看到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为什么呢?能否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思考、交流、分析】反应过程中,Zn失去电子变成Zn2+,H+得到电子变成H2,结合实验现象,氢气是从锌粒表面产生的,说明Zn失去的电子立即被H+捕获,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一过程表示如下。

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7 电动势与ΔG关系 ΔrGm=Wmax′而 Wmax′= -QE = -zFE ∴ ΔrGm= -zFE 或 ΔrGmy= -zFE y
据此,可用电动势判断反应方向: E <0 ΔG >0 反应正向非自发; E =0 ΔG =0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E >0 ΔG <0 反应正向自发。
2可3 见,电化学办法实质是热力学办法第24。页
解:E (yH+/H2)=0V E (yFe3+/Fe2+)=0.771V
电动势E y=-0.771V lgK y= 2 (0.771V) =-26.05
0.0592V
Ky=8.91×10-27
答:反应程度极小。
32
第33页
第三节 电 解
一 电解池
非自发氧化还原反应可借外加电源实现, 此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程式:E(O2/OH
20
)
Ey
0.0592V 4
lg
p(O2 ) /py
b(
OH
)/by 第21页
4
在能斯特方程式中:
① z 为半反应中电子计量数;
②b{氧}或b{还}皆以半反应中各物质
计量数为指数;
③b(或p )为两侧各物质浓度(分压)之
积;
④纯液体、纯固体不表示在式中。
21
第22页
如,对于:
比如:b(Pb2+)=0.1mol.kg-1,b(Sn2+)
=1.0mol.kg-1 问下述反应进行方
向: Pb2++Sn==Sn2++Pb 解:按能斯特方程式,有:
E(Pb2+/Pb)
=Ey(Pb2+/Pb)+

优质课--氧化还原反应 教案(精品文档)_共4页

优质课--氧化还原反应   教案(精品文档)_共4页

引出氧化还 原反应的概 念。
【思考与交流】 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 发生了变化。有元素化合
巩固刚才所 学的氧化还 原反应的有 关概念。
价升高的反应时氧化反应, 通过课本的
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时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 探讨氧化还 原反应与元
素化合价升
本文档下载后根据实际情况可编辑修改使用
【过渡】
【回答】
氧吗?元素的化合价有发生变化吗?
价变为 0 价。
【小结】
在反应 Zn+ 2HCl == ZnCl2+H2↑中虽然没有发生得 氧失氧的情况,但是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
了升降,这个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并非
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以后我们
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应该从化合价有
五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表观认识:得氧失氧 2、特征认识:化合价升降 3、本质认识: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
(片面) (判断依据) (本质)
2、化合反应不一定是,分 解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 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一 定不是。
本文档下载后根据实际情况可编辑修改使用
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这类反应的分类标准。 2Mg + O2 = 2MgO 还原反应:
巩固初中所 学的知识
【过渡】 请大家再思考一下:在所举的两个反应中是否只发 生了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例如:CuO+H2== Cu+H2O
CuO+H2== Cu+H2O 分类的标准:得氧失氧 【讨论、回答】 铜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 应;氢气得到氧,发生了 氧化反应。
没有发生升降来判断,而不要再用得氧失氧来判断。
【随堂练习】 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看大家是否掌握了氧化还原反 应。 1、判断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2、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

2.3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优秀教案

2.3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优秀教案

必修化学1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合价,并能通过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学习,结合实例,从得氧失氧、化合价升降到电子转移,一环扣一环、由表及里地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体会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培养学生能准确描述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

2.通过思考与交流栏目,了解化学反应可以根据化合价有无变化分为两大类——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3.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4.通过学与问栏目,理解四种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联系。

体会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的演变,培养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2.从氧化还原这一对典型的矛盾,领悟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过程[教师]请判断化学反应: 的反应类型。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通过分析该反应的类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思考并交流 【结论】高温CO + CuO ═ CO 2 + Cu[教师]反应 中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物质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物质分别是什么?[学生]思考并交流[教师]请从物质得失氧的角度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下定义。

[学生]填写下表[教师]请分析下列几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你认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与交流 【小结】[教师]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可以用下列方法表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之间的关系:点燃2H 2 + O 2 ═ 2H 2O高温C + 2CuO ═ CO 2↑ + 2Cu H 2 + CuO ═ H 2O + Cu△∆H 2 + CuO ═ H 2O + Cu点燃C + O 2 ═ CO 2[教师]你认为Fe + CuSO 4 = FeSO 4 + Cu 是氧化还原反应吗?如果是,请标明化合价的升降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优质课)

氧化还原反应(优质课)

思维导图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 子转移的两种表示 方法
●细品教材
1.双线桥法
表示反应前后同一元素原子间电子转移情况,反映了化学
反应的本质及参加反应的各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关系。
(1)基本步骤——“三步曲”。
标价态
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 —明确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关系
(2)注意事项:
一.箭头、箭尾必须对应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 二.必须注明“得”、“失”; 三.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要守恒。
降低
氧化
还原
还原
升高
还原
氧化
氧化
①氧化剂在反应中化合价________→具有________性→被
________→生成________产物。
②还原剂在反应中化合价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
性→被________→生成________产物。
●自主探究 1.如何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提示:(1)概念、特征、本质
第三节 氧化 还原反应
第二章
学习目标
一.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 二.从化合价升降、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偏移角度理解氧化
还原反应。 三.培养由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探究意识。
讨论
Fe2O3 + 3CO
= 2Fe +
3CO2的反应属
于哪种基本反应类 型?
CuSO4+Fe=C u+FeSO4 是氧 化还原反应吗? 从初中氧化还原 反应的概念判断。
二.单线桥法
表示反应前后不同元素 原子间电子转移情况。
二.基本步骤——“三步 曲”。
(2)注意事 项:
一.箭头标明电子转移的实际情况,箭头 的方向从还原剂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原子 指向氧化剂中得到电子的元素原子;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优质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优质教学课件设计

⑦CuSO4+BaCl2=CuCl2+BaSO4↓
复分解反
⑧C应aCO3 高=

CaO+CO2↑
分解反应
⑨ 4FeS2+11O2=2Fe2O3+8SO2
无化合价变
有化合价变
① 化NaCl+AgNO3=NaNO3+AgCl↓

复分解反
②应2KClO3

=
2KCl+3O2↑
分解反应
③Z置n换+反2HCl=H2↑+ZnCl2
分解反应
⑨ 4FeS2+11O2=2Fe2O3+8SO2
化学反应
置换反 应
复分解反 应
化合反 应
分解反 应
火箭的升空,需要燃料 的燃烧。燃料燃烧过程 中伴随着很多化学变化 和物理变化,伴随着许 多能量的转化。
—氧化还原反应
用双线桥表示下列反应
点燃
1.2H2 + O2 = 2H20
2. Fe + H2SO4 = FeSO4 + H2↑
1. 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

2. 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

反应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的 特 征 :元 素 化 合 价 变 化 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化合价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化合 价 变化的原因?
金属钠在氯气中 烧燃
1. 反应物中的微粒是什么? 2.NaCl 中存在的微粒是什么? 3. 它们是如何转化的?
得到 2×e- 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2 e-
2Na
+ Cl2 =点燃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方向可控
KI溶液 Fe2(SO4)3溶液
完成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
【实验装置】
+
淀粉碘化
钾试纸
碳棒
CuCl2溶液
碳棒
【操作步骤】
1. 将V形管高端碳棒与电源负极相 连(阴极),低端碳棒与电源正极 相连(阳极),通电2分钟。 2. 缓慢向上提拉注射器活塞(注意 不要吸进溶液),再向下推压,反 复几次。 3. 取下阴极端的橡皮塞,观察碳棒。
感谢大家
请提宝贵意见!
总结反思
氧化反应 物质
还原反应
运用
释放 储存
能量
氧化 还原 反应
条件
氧化型+ne- = 还原型
内因
…… Ag+ + e- = Ag
Cu2++2e- = Cu 2H++2e- = H2 0 Fe2++2e- = Fe ……
外因 浓度、酸(碱)度、
沉淀剂、络合剂 …
课后拓展
(1)控制温度,钠可置换出熔融氯化钾中的钾,为什么?科学 合理地运用本节课中的“序”要注意哪些问题? (2) 整理本节课中你感兴趣的某个点或未能完全弄清楚的问题, 查阅资料,独立或和同学讨论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IIIIIIIIIIIIIIIIIIIIIII
氧化还原反应
感受化学魔术的神奇
推理与验证
传感器
e-
e-
盐桥




FeSO4溶液 CuSO4溶液
传感器
e-
e-
盐桥




AgNO3溶液 CuSO4溶液
证据推理
传感器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两种表示方法 ●思维导图
●细品教材
1.双线桥法
表示反应前后同一元素原子间电子转移情况,反映了化学
反应的本质及参加反应的各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关系。
(1)基本步骤——“三步曲”。
标价态
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 —明确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关系
(2)注意事项: ①箭头、箭尾必须对应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 ②必须注明“得”、“失”; ③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要守恒。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氧化还原反应(优质课)
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高温
Fe2O3 + 3CO = 2Fe + 3CO2的反应属 于哪种基本反应类 型?
CuSO4+Fe=Cu+FeSO4 是氧化还原反应 吗?从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判断。
讨论结果
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去 分析,结果也不相同。四种基本反映类 型并不能包括所有的反应。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的反应
(2)关系、性质
判断方法为:(记住四句话)
“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 ,两相反 ; 还原剂本身被氧化,氧化剂本身被还原。
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是氧化产物(即 化合价升高后的产物);
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是还原产物(即 化合价降低后的产物)。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为什么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提示: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中,一种物质得氧必有另 一种物质失氧,而且它们共同存在于一个反应中,所以氧化 反应中有还原反应,还原反应中也有氧化反应,只是从不同 角度来称呼。故它们是同时发生的,并不是分别独立进行 的。
●自主探究 1.如何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提示:(1)概念、特征、本质
狭义含义
特征
氧化 反应
得到氧的反应
元素化合价升高 的反应
还原反应 失去氧的反应
元素化合价降低 的反应
氧化还原 发生了氧得失的 元素化合价升降
反应 反应
的化学反应
本质
失去电子(或电子பைடு நூலகம்偏离) 的反应
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 的反应
得到
偏向
失去
偏离
还原
氧化
②实质:电子的转移(即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③特征: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2)反应中概念间的关系
①氧化剂在反应中化合价__降__低____→具有__氧__化____性→被 __还__原____→生成__还__原____产物。
②还原剂在反应中化合价_____升__高_______→具有__还__原____ 性→被__氧__化____→生成__氧__化____产物。
(2)两种方法的形式不同,实质相同。在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中电子转移、化合价升降、物质被氧化、被还原等关系时,用 “双线桥”方便,在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用“单线 桥”方便。
(3) 双 线 桥 法 “ 线 桥 ” 从 反 应 物 到 产 物 , 单 线 桥 法 “ 线 桥”只连反应物。
②从化合价的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是有__元__素__化__合__价__升__降_ 的化学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
①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特点: 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 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
②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是_有__电__子__转__移__(_得__失__或__偏__移__)_的化学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实质 (1)基本概念和实质 ①基本概念。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离子化合物NaCl 的形成过程
失去e-
Na
Cl
失去e-后 得到e-后
Na+ [ Cl ]-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00
2Na+Cl2 ==
+1 - 21Na Cl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Na+ Cl -
化合价升降的原因: 电子的得失
共价化合物HCl 的形成过程
H
Cl
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比较片面, 不能真实地反映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新知预习 1.从三个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
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特点: 得到氧 失去氧
(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
化合价升高,是氧化反应
①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特点: 升高 降低
H Cl
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H2


Cl2
===
+1-1
2 H Cl
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化合价升降的原因:电子的偏移
[结论]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发生了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 S+O2=点==燃==SO2,而 CaO+H2O===Ca(OH)2 为非氧化还 原反应。 (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 2KClO3=M=△n=O==22KCl+3O2↑,而 NH4HCO3==△===NH3↑+ CO2↑+H2O 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3)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 Mg+2HCl===MgCl2+H2↑。 (4)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 CaCl2+Na2CO3===CaCO3↓+2NaCl。
温馨提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几个“不一定” (1)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如:Cl2 +H2O===HCl+HClO 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都是氯元素。 (2) 一 种 反 应 物 不 一 定 只 表 现 出 一 种 性 质 。 如 : 反 应 2KMnO4==△===K2MnO4+MnO2+O2↑中,参加反应的 KMnO4 既表现了还原性,又表现了氧化性。 (3)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 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如 3O2 放电 2O3)不属于氧化还原反 应。
2.单线桥法 表示反应前后不同元素原子间电子转移情况。 (1)基本步骤——“三步曲”。
(2)注意事项: ①箭头标明电子转移的实际情况,箭头的方向从还原剂 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原子指向氧化剂中得到电子的元素原子; ②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不需注明“得”、“失”。
温馨提示:(1)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总数是得到电子数 或失去电子数,而不是二者的加和。举例:如 1 mol CuO 反应 总共转移了 2 mol 电子,而不是 4 mol 电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