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古典原子论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讲)
把Si表面原子 拔出,写出最小 的汉字
在石墨表面搬迁碳原 子绘制中国地图
移动原子---世 界最小的广告
一、从古典原子论到葡萄干面面包模型 1.古典原子论 ⑴.战国时期 惠施:物质无限可分
惠 施
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
墨子:物质分割是有条件的,不能分 割称“端” 墨 子
⑵.射线(带负电)电子流
⑶.射线(不带电) 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小结: 电子的发现和元素的放射性现象 说明了原子是可再分的微粒。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粒子散射实验: 用粒子轰击金箔。 现象: 绝大多数粒子直线穿 过;极少数粒子发生偏转; 有个别粒子偏转180°。
分析:按照葡萄干原子模型,正电荷均匀分布在 整个原子球体内,带正电荷的粒子应当都能穿 过金箔。但是:有些粒子竟然被弹了回来。
⑵.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其不可再分性; 错误 ⑶.同一种元素的原子质量和性质都相同,不同 的元素质量和性质都不相同; 错误
⑷.不同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简单 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 错误
提出观点的主要依据或方法: 大量气体实验观察与思辨。 意义和不足: 标志着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的进步;把原 子论引入了化学,使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提出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没有变化。 很好地解释了当时已经发现的规律:质量守 恒定律。 提出了不同元素原子不同特别是质量不同, 提出了测相对原子质量的任务等。 限于当时实验条件,今天看来这些观点都不 合理。
⑵.古希腊 德谟克利特: 物质是由极小的称为“原子”的 微粒构成,物质分割只能到原子 为止。 提出观点的主要依据或方法: 思辨和猜想 意义和不足: 提出了物质可分的思想; 缺乏实验依据
1.1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第二课时)
1.1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第二课时)1.1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第二课时)课前自主预习【基础梳理】1.将科学家与其对应的贡献连线汤姆孙德谟克利特卢瑟福伦琴道尔顿贝克勒尔X射线元素的放射性行星模型葡萄干面包模型近代原子论古典原子论【自我测评】α射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β射线是指___________,γ射线是指_______________。
课堂互动探究【核心突破】1.α粒子散射实验探究(1)介绍: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和原理图1.4(2)请同学们根据汤姆孙原子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①α粒子通过时遇到电子后会发生怎样变化?(已知:α粒子的质量约是电子的7000倍)α粒子通过时原子正电部分对它产生的库仑斥力的影响是怎样的?②请同学们在图1.5汤姆孙原子模型中画出α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
(据推算:根据汤姆孙原子模型α粒子穿过金箔时产生大角度散射的几率是10-3500,最大散射角不超过10°)图1.5(3)根据α粒子散射实际实验结果推测:绝大多数α粒子能直线穿过金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极少数的α粒子能被金箔偏转,有的还被直接弹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4)描述:卢瑟福的行星模型2.思考:回顾当初人类对原子的认识过程,科学家们曾使用了不少科学研究方法,请至少说出两种。
课后巩固归纳【自主练习】基础题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物质的分割是有条件的,如果物质不存在分割的条件,物质就不能被分割。
这种不能再分割的部分,称之为“端”。
这位哲学家是( )A.惠施B.孔子C.墨子D.老子2.卢瑟福提出原子的行星模型的实验依据是( )A.α粒子散射实验B.铀盐晶体实验C.X射线管实验D.14C放射性实验3.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所有元素都具有放射性;②只有铀元素具有放射性;③元素具有放射性是由原子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④放射性元素的放射现象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
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第一章 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一、从古典原子论到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1、古典原子论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3、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二、从X 射线的发现到元素放射性的发现1、X 射线的发现2、元素放射性的发现3、α、β和γ射线的发现⑴一部分辐射偏向连接电源负极的极板~带正电荷的微粒~α辐射~α粒子是He 2+ ⑵另一部分辐射偏向连接电源正极的极板~带负电荷的微粒~β辐射~β射线是电子流 ⑶第3种辐射~不带电荷~γ射线~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结论:原子是可分的,并且具有复杂的结构。
三、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α粒子轰击金箔即α粒子的散射实验现象1:绝大部分α粒子都穿过了金箔 说明:原子是中空的现象2:极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时发生了偏转,个别α粒子偏转了180°,弹了回来。
说明:原子中存在一个体积很小,正电荷集中,质量很大的核。
§1-2考古断代 同位素和相对原子量一、原子核构成原子的微粒及其性质:课本P11/表格关系式:(1)电性守恒: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A=Z+N )元素符号角标意义:例题:35 17Cl 16 O 24 12Mg 2+ 32 16S 2- 3717Cl 2二、同位素 ±a A Z X c b ±1、 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2、 性质:(1)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2)对存在等同位素的元素,不论这种元素是处于化合态还是游离态,各种同位素原子所占的百分比是不变的。
三、碳-14测定考古年代1、 半衰期2、 原理3、年代的计算方法:C K =C 0(1/2)xC K —文物中C-14的浓度 C 0—大气中C-14的浓度 x —半衰期个数四、相对原子质量的求算1、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元素的(精确)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所含各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按丰度(原子百分比)计算的平均值例题2:根据下列实测数据计算氧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 丰度(%) 相对原子质量16 O 99.759 15.99517 O 0.037 16.99118 O 0.204 17.9913、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例题3:氯元素在自然界有两种同位素35 17Cl 与37 17Cl ,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34.969和36.966,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3,求35 17Cl 与37 17Cl 的丰度。
1.1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电子的发现 α粒子散射实验
第24页,共34页。
科学的发展就是一部历史,人类 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经历了无 数的艰辛,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 探索者,才使人类对事物的认识 一步步地走向深入,也越来越接
近事物的本质。
第25页,共34页。
补充 新的问题:
虽然,卢瑟福的行星模型能成功地解 释一些现象,但它立即遭到全世界大多 数科学家反对。因为根据经典物理理论, 任何作加速运动的电荷都要辐射电磁波, 这必然引起两种后果:
第10页,共34页。
5.十九世纪末
伦琴
德国物理学家
发现X射线
第11页,共34页。
6. 十九世纪末
贝克勒尔 法国 物理学家 发现铀的放射性
第12页,共34页。
电子的发现和元素的放射性 现象说明了原子不是不可再 分的微粒,原子还可以再分, 原子是有结构的。
第13页,共34页。
7.二十世纪初
卢瑟福
系,就象行星绕太阳运转一样。
第22页,共34页。
发展历程
原子模型
主要科学家
提出模型的依 据
第23页,共34页。
原子模型
发展历程
主要科学家
提出模型的依据
古典原子论
Democritus
思辨
近代原子论
John Dalton 实验,思辨
葡萄干面包模型 行星模型
Joseph Thomson
Ernest Rutherford
第26页,共34页。
两个问题?
1、不断辐射能量,电子将沿螺旋线渐渐趋近原子核,最 后落到核中而湮没。
2、电子不停的,连续的辐射电磁波,电磁波的波长会发生连 续的变化,因此,所有的原子都应发射连续光谱。
aha
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1.1 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一、从古典原子论到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二、从X射线到放射性的发现三、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1.2 原子结构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原子的构成化合价±a质子Z个质量数A b±离子电荷原子原子核中子A-Z个X核外电子Z个质子数Z c原子个数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二、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叫做元素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位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化学性质相同;中子数、原子的质量数不同)例:氢原子的同位素(1个质子):氕(H)无中子;氘(D、重氢)1个中子;氚(T、超重氢)2个中子大多数天然元素都有同位素,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率一般是不变的。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探测金属器件缺陷、研究化学反应机理、育种、保存食物、治疗肿瘤三、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是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成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它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其所占的原子百分率(丰度)计算而得的平均值(A=A1*a1%+A2*a2%+…+An*an%)近似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用各种原子的质量数替换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十字交叉法1.3 揭开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面纱一、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电子式核外电子按能量高低由内层至外层分层排布(近核低、远核高),这种分层排布情况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
(◇熟记1到20号元素)第一电子层称为K层,依次为、L、M、N、O、P、Q。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常用小黑点或叉来表示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这种图式被称为电子式。
二、初步认识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1、各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书为2n^2个(n表示电子层序数)。
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汤姆孙
1.道尔顿原子论 道尔顿原子论
化学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 化学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 这种微粒称为原子; 这种微粒称为原子;原子在一切化学 变化中均保持其不可再分性; 变化中均保持其不可再分性;同一元 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相同,不 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相同, 同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不同; 同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不同; 不同元素化合时, 不同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 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 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
2.电子被汤姆孙发现后 电子被汤姆孙发现后…… 电子被汤姆孙发现后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生产力和科 世纪末至20世纪初 技的发展,汤姆孙发现了电子。由于物 技的发展,汤姆孙发现了电子。 质在通常情况下,显电中性, 质在通常情况下,显电中性,而物质中 既然存在带负电荷的电子, 既然存在带负电荷的电子,那么一定还 存在带正电荷的部分。对于原子来说, 存在带正电荷的部分。对于原子来说, 它所带来的正电荷的电荷量必然与其电 子所带的负电荷的电荷量相等。 子所带的负电荷的电荷量相等。
二、从x射线到元素放射性的发现 射线到元素放射性的发现
伦琴 1895年发现了看不见的射线 射线 年发现了看不见的射线-x射线 年发现了看不见的射线
贝克勒尔
发现了铀的放射性, 发现了铀的放射性,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卢瑟福
发现两种辐射,一种 辐射 另一种β辐射 辐射, 发现两种辐射,一种α辐射,另一种 辐射 两种辐射
说明在原子中存在着很小的带有正电荷的核。
(2)思考: 思考:
卢瑟福及他的科学团队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时 卢瑟福及他的科学团队进行 粒子散射实验时 为什么选用金箔? 为什么选用金箔?
化学高一第1章笔记(全部)
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大门§1.1 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一、从古典原子论到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1、古代对物质的认识:惠施: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墨子:物质分割是有条件的,当物质不能被分割时,这种不能分割的部分称为“端”。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物质只能分割到原子,提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2、近代对原子的认识:(1)19世纪初,英国物理化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论:①化学元素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这种微粒称为原子。
(不正确)②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其不可再分性。
(不正确)③同种元素的原子质量和性质相同,不同种元素的原子质量和性质不同。
(不正确)④构成化合物的原子按简单整数比结合。
(正确)注:③中,“同种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是相同的”这一句正确。
④中,“原子与原子之间结合时,都是以简单的整数比化合的”。
(2)20世纪初,汤姆孙发现电子,指出:原子中正电荷(当时没有质子概念)所带的电量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
提出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原子的球形体内,电子则均匀地分布在这些正电荷之间。
二、从X射线到元素放射性发现:1、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X射线穿透力强。
2、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说明原子有一定结构。
3、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两种辐射:α辐射和β辐射。
①α辐射是粒子流,是氦正离子(He2+)。
穿透力弱。
②β射射是电子流。
穿透力弱,穿透力较强。
③γ射线是电磁波。
穿透力强,穿透力很强。
三、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单位换算:1纳米(nm)=10-9m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行星模型:①实验现象和结果:绝大部分粒子能直线穿过金箔,说明原子一定是中空的,极少数的粒子能被金箔偏转,有的还被直接弹回来,说明在原子中存在着很小的带正电荷的核。
②行星模型: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质量很集中的很小的原子核和在它周围运动着的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1.2 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构成: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a)氢原子(氕、 1 1H)核内无中子,它的其它同位素都有中子( 2 1H有1个中子, 3 1H有2个中子)。
《1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1.1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从古典原子论到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
×loading...
退出客服电话:4008980910[全国]首页优课展示排行榜我晒的课我的已晒20077421课
本年度3102074课我要晒课高中化学>沪科课标版>高一上册>1
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
1.1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从古典原子论到葡…高中化学沪科课标版2019年度王晓燕指导教师:无地区:甘肃省
-
白银市
-
平川区学校:白银市平川中学发布时间:2019-06-29
16:36
(0次点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我要点评第一学时共1学时top1
/
1bottomzoom
inzoom
out点评全部(0)
教师(0)
教研员(0)
其他人员(0)我要点评暂无评论教学设计【设计】古典原子教学资源【资源】第一学时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运行维护:中央电化教育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京ICP备09059518号-3。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第一章 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预习:原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在科学家眼中,原子是怎样的;科学家是怎样探索原子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各有什么特点第一节 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主线:从道尔顿原子论到卢瑟福行星原子模型——人们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一、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主要历史阶段1.古典原子论——古代哲学家对物质结构的各种猜测我国战国时期的惠施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墨子认为:物质被分割是有条件的古希腊哲学家得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构成万物的极小的最小的微粒,物质的分割只能到原子为止2.道尔顿原子说实验依据:古代原子学说没有实验依据,只是一种猜想,没有现代科学所必须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道尔顿原子结构学说的主要观点⑴化学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⑵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其不可再分性⑶同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不同⑷不同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从现代化学理论分析,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是否合理?能否举出实例来证明(都不正确)科学家是怎样否定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的呢3.X 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射线从哪里来?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 射线(一种看不见的有巨大穿透能力的射线)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铀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射线:带正电荷的α射线(α粒子是+242He ),和带负电荷的β射线(β射线为电子流)。
同时还存在一种不带电荷的γ射线(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汤姆孙发现了电子电子带负电,单原子是电中性的,表明原子中存在带正电荷的微粒汤姆孙提出葡萄干面包模型原子中的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原子的球形体内,电子均匀地分布在这些正电荷之间,就像葡萄干面包一样合理之处:原子不是坚硬、实心的球体,是可以分割的不合理之处:原子的质量分布是均匀的,原子中的电荷分布也是均匀的4.用α粒子轰开原子世界的大门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α粒子散射实验⑴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介绍放射源——放射性元素放出α粒子,α粒子是氦的核,带2e正电荷,质量是氢原子的4倍,具有较大的动能。
1.1 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二、从X射线到元素放射性的发现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 对原子结构的探索有了新的突破。
伦琴——X射线
贝克勒尔—铀的放射性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 元素的放射性
α 射线
氦离子流(He2+) 电子流 短波长电磁波 (和X射线相似)
铀(U)
β 射线 γ 射线
放射性元素
——能够自发的放出射线的元素
现 象
1. 绝大多数α粒子直接穿过金箔,仍能沿 原来方向前进。 2. 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 有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超过90o。
3. 个别α粒子被金箔直接弹回,偏转角几 乎达到180o。
卢瑟福为什么会想到用 α粒子去轰击金箔?
α粒子质量大
α粒子速度大
讨论:实验现象说明原子结构应该是怎样的?
德谟克利特——物质由极小的称为“原子” (atom)的微粒构成,物质只能分割到原子为止。
评价:唯心主义物质观 古代落后的科学技术
2、近代原子论 ——道尔顿
近代原子论的要点为:
•化学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 成,这种微粒称为原子。 • 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其不 可再分性。 •同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相同, 不同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不相同。 •不同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 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
在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过程中, 科学家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1)模型法,如葡萄干面包模型、行星模型。 (2)实验法,如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
小结
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几个探索历程: 1、古典原子论 ——墨子、德谟克利特
2、近代原子论 ——道尔顿 3、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 ——汤姆孙
4、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卢瑟福
原子结构探究历史
很集中的很小的原子核 和核外运动着的带负电 的电子组成的体系,就 象行星绕太阳运转一样。
评价:
正确指出了原子的构成
对电子的运动状态描述不符合事实。
新的问题:
虽然,卢瑟福的行星模型能成功地解释 一些现象,但它立即遭到大多数科学家反对。 因为根据经典物理理论,任何作加速运动的 电荷都要辐射电磁波,这必然引起两种后果:
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
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原子结构探索历史
1、古代物质观 惠施——“一尺之槌,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结论:物质可无限分割
反方:墨子——物质的微粒为“端”,意 思是不能再被分割的质点
结论:物质不可无限分割
古希腊(前400左右)
德谟克利特——古典原子论:物质是不可以无 限分下去的, 它的最小单位叫原子(atom)。
2、近代原子论的建立者——道尔顿
化学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微 粒构成,这种微粒称为原子.
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其 不可再分性. 同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 上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在质 量和性质上都不相同. 不同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 原子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 物.
评价: 合理性:
提出了原子的定义和定比定律。 片面性: • 原子并非组成物质的最后质点, 不可再分,只不过在化学反应 条件下是不可再分的. • 同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 上不一定都相同.
5.波尔原子模型——原子的定态假设 和频率法则
1.电子在一些特定的可能轨道上绕核作圆周运动, 离核愈远能量愈高 2.当电子在这些可能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不发射 也不吸收能量,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 另一个轨道时原子才发射或吸收能量
6.电子云模型
电子云是近代对电子用统计的方法,在核外 空间分布方式的形象描绘,它的区别在于行 星轨道式模型。 电子有波粒二象性,它不像宏观物体的运动 那样有确定的轨道,因此画不出它的运动轨 迹。我们不能预言它在某一时刻究竟出现在 核外空间的哪个地方,只能知道它在某处出 现的机会有多少。 为此,就以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几率,即几 率密度大小,用小白点的疏密来表示。小白 点密处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大,小白点 疏处几率密度小,看上去好像一片带负电的 云状物笼罩在原子核周围,因此叫电子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瑟福与同事盖革(H.Geiger)、马斯登
用α粒子作“炮弹”去轰击一片金箔,结果 发现:大部分粒子能穿过金箔,其轨迹是 直线,但是有少数的α粒子会发生大角度的 偏转,个别α粒子还会弹回来。
卢瑟福非常惊骇,他为什么惊骇?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科学家
汤姆生(Joseph John Thomson,1856-1940) 1903年,葡萄干面包模型
由于电子(electron)的被发现,他认为原 子中的正电荷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原子的球 形体内,电子则均匀地分布在这些正电荷之 间,就像葡萄干面包一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于是,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 结构的太阳系模型”的新假说:原子 的 中心存在一个大小约为3×10-13 cm的 带正电的核─原子核,而电子绕着原 子核旋转,其半径约为10-8 cm。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荷质量比的实验结果,他断定α粒子是氦原子失 去电子后的正离子( He2+),此后,人们又证 实β射线是电子流。另外,还存在一种射线,它 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1909年
(E.Marsden)迚行了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他们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1.1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本节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原子、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运 动等基本的化学概念,了解化学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关系。学会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学习。 (2)过程与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化学知 识和实验设计的评价能力,对学习内容、过程和方法的反 思能力等。让学生认识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掌握化学探 究中常用的、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手段等。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努力拼 搏的科学进取精神;体会和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远 大推动作用;学习科学家从一个科学前沿进到另一个科学 前沿的科学探究和创新精神。 本节需2课时
三、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1905年英国物理学家
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发现铀能放出两种不同的辐射,一种他 称之为 α 辐射, 一种他称之为 β辐射。从电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Bye-Bye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一、从古典原子论到葡萄干面包模型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我国战国时期
惠施
“ 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
他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可形象地表示为: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二、从X射线到元素放射性的发现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1895年德国科学家
伦琴(Wilhelm Conrad Rontgen,1845~1923)
…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我国战国时期
墨子 认为物质被分割是有条件的,如果物 质不存在被分割的条件,物质就不能 被分割。这种不能被分割的部分称为 “端”
可形象地表示为: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古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
古典原子论
他认为物质由极小的称为"原子" (atom)的微粒构成,物质分割只能 到原子为止。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19世纪初英国物理和化学家
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近代化学的奠基人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资料来源
惠施
墨子
德谟克利特 汤姆生 伦琴 卢瑟福
道尔顿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课后作业
1、思考:卢瑟福与同事进行α粒 子轰击实验时为什么选用金箔? 2、画出某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示意图
3、整理资料,建立一个名为《原子
世界探秘》的网站 4、每组同学写一篇学习体会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问题:你知道是哪三大发现吗?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它们是: 1、1895年X射线的发现
2、1896年放射性的发现
3、1897年电子的发现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α粒子的散射实验示意图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卢瑟福把这个现象叫做α粒子的散射
现象。据此,他提出原子里面有一个质
量大、体积小、带正电的硬东西──原
子核。而这个硬东西,决不会是电子。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1803年原子论
其要点为: 化学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这种微粒称为原子; 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其不可再分性; 同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 在质量和性质上都不相同; 不同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 合物。
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问 题
葡萄干面包模型的提出
说明了什么问题?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化学》授课讲义
1、科学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需要几代 甚至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 2、人类对于科学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由低级 到高级,由谬误到逐渐接近真理; 3、虽然由于人们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很快迚入了 新的阶段(科技的发展对社会进步作用巨大),汤姆生 的原子模型还未被大多数科学家了解就弃置了, 但是这个模型指出了原子是有一定结构的。
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
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
贝克勒尔(Antoine Henri Becquerel,1852~1908) 发现铀盐可以使胶片感光,这是 天然放射性 (参阅课本 Page5)
上财附中 纪身坤 2014年12月30日8时52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授课讲义
元素放射性(radioactivity)的发 现更迚一步说明原子是有结构的。 只可惜,他们没有深究下去…… 但在19世纪末,物理学上爆出的震 惊科学界的“三大发现” 激励了卢瑟福, 使他决心对原子结构迚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