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散数学试题(A 卷答案)
一、(10分)
(1)证明(P →Q )∧(Q →R )⇒(P →R )
(2)求(P ∨Q )→R 的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并写出其相应的成真赋值和成假赋值。 解:(1)因为((P →Q )∧(Q →R ))→(P →R )
⇔⌝((⌝P ∨Q )∧(⌝Q ∨R ))∨(⌝P ∨R ) ⇔(P ∧⌝Q )∨(Q ∧⌝R )∨⌝P ∨R
⇔(P ∧⌝Q )∨((Q ∨⌝P ∨R )∧(⌝R ∨⌝P ∨R )) ⇔(P ∧⌝Q )∨(Q ∨⌝P ∨R )
⇔(P ∨Q ∨⌝P ∨R )∧(⌝Q ∨Q ∨⌝P ∨R ) ⇔T
所以,(P →Q )∧(Q →R )⇒(P →R )。
(2)(P ∨Q )→R ⇔⌝(P ∨Q )∨R ⇔(⌝P ∧⌝Q )∨R
⇔(⌝P ∨(Q ∧⌝Q )∨R )∧((P ∧⌝P )∨⌝Q ∨R )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 ⇔2M ∧4M ∧6M ⇔0m ∨1m ∨3m ∨5m
所以,其相应的成真赋值为000、001、011、101、111:成假赋值为:010、100、110。 二、(10分)分别找出使公式∀x (P (x )→∃y (Q (y )∧R (x ,y )))为真的解释和为假的解释。
解:设论域为{1,2}。
若P (1)=P (2)=T ,Q (1)=Q (2)=F ,R (1,1)=R (1,2)=R (2,1)=R (2,2)=F ,则 ∀x (P (x )→∃y (Q (y )∧R (x ,y )))
⇔∀x (P (x )→((Q (1)∧R (x ,1))∨(Q (2)∧R (x ,2))))
⇔(P (1)→((Q (1)∧R (1,1))∨(Q (2)∧R (1,2))))∧(P (2)→((Q (1)∧R (2,1))∨(Q (2)∧R (2,2)))) ⇔(T →((F ∧F)∨(F ∧F)))∧(T →((F ∧F)∨(F ∧F))) ⇔(T →F)∧(T →F) ⇔F
若P (1)=P (2)=T ,Q (1)=Q (2)=T ,R (1,1)=R (1,2)=R (2,1)=R (2,2)=T ,则 ∀x (P (x )→∃y (Q (y )∧R (x ,y )))
⇔∀x (P (x )→((Q (1)∧R (x ,1))∨(Q (2)∧R (x ,2))))
⇔(P (1)→((Q (1)∧R (1,1))∨(Q (2)∧R (1,2))))∧(P (2)→((Q (1)∧R (2,1))∨(Q (2)∧R (2,2)))) ⇔(T →((T ∧T)∨(T ∧T)))∧(T →((T ∧T)∨(T ∧T))) ⇔(T →T)∧(T →T) ⇔T
三、(10分)
在谓词逻辑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每个喜欢步行的人都不喜欢做汽车,每个人或者喜欢坐汽车或者喜欢骑自行车。有的人不喜欢骑自行车,因而有的人不喜欢步行。
解论域:所有人的集合。A(x):x喜欢步行;B(x):x喜欢坐汽车;C(x):x喜欢骑自行车;则推理化形式为:
∀x(A(x)→⌝B(x)),∀x(B(x)∨C(x)),⌝∀x C(x)∃x⌝A(x)
下面给出证明:
(1)⌝∀x C(x) P
(2)∃x⌝C(x) T(1),E
(3)⌝C(c) T(2),ES
(4)∀x(B(x)∨C(x)) P
(5)B(c)∨C(c) T(4),US
(6)B(c) T(3)(5),I
(7)∀x(A(x)→⌝B(x)) P
(8)A(c)→⌝B(c) T(7),US
(9)⌝A(c) T(6)(8),I
(10)∃x⌝A(x) T(9) ,EG
四、(10分)
下列论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1)若A∪B=A∪C,则B=C。
(2)若A∩B=A∩C,则B=C。
(3)若A⊕B=A⊕C,则B=C。
解 (1)不一定。例如,令A={1},B={1,2},C={2},则A∪B=A∪C,但B=C不成立。
(2)不一定。例如,令A={1},B={1,2},C={1,3},则A∩B=A∩C,但B=C不成立。
(3)成立。因为若A⊕B=A⊕C,对任意的x∈B,当x∈A时,有x∈A∩B⇒x∉A⊕B⇒x∉A⊕C=(A∪C)-(A∩C)⇒x∈A∩C⇒x∈C,所以B⊆C;当x∉A时,有x∉A∩B,而x∈B⇒x∈A∪B,所以x∈A∪B-A∩B=A⊕B⇒x∈A⊕C,但x∉ A,于是x∈C,所以B⊆C。
同理可证,C ⊆B。
因此,当A⊕B=A⊕C时,必有B=C。
五、(10分)若R是集合A上的自反和传递关系,则对任意的正整数n,R n=R。
证明当n=1时,结论显然成立。设n=k时,R k=R。当n=k+1时,R k+1=R k*R=R*R。下面由R是自反和传递的推导出R*R=R即可。
由传递性得R*R⊆R。另一方面,对任意的
由数学归纳法知,对任意的正整数n,R n=R。
六、(15分)设函数f :R ×R →R ×R ,f 定义为:f (
(1)证明f 是单射。 (2)证明f 是满射。 (3)求逆函数f -1
。
(4)求复合函数f -1 f 和f f 。
证明 (1)对任意的x ,y ,x 1,y 1∈R ,若f (
(2)对任意的∈R ×R ,令x =
2
w u +,y =
2
w u -,则f (
2
w u ++
2
w u -,
2
w u +-
2
w u ->=,所以f 是满射。
(3)f -1
()=<
2
w u +,
2
w u ->。
(4)f -1 f (
(f (
(
2
y
x y x -++,2
)
(y x y x --+>=
f f (
七、(15分)设X ={1,2,3,4},R 是X 上的二元关系,R ={<1,1>,<3,1>,<1,3>,<3,3>,<3,2>,<4,3>,<4,1>,<4,2>,<1,2>}
(1)画出R 的关系图。 (2)写出R 的关系矩阵。
(3)说明R 是否是自反、反自反、对称、传递的。 解 (1)R 的关系图如图所示: (2) R 的关系矩阵为:
⎪⎪⎪⎪⎪⎭
⎫
⎝
⎛=01
1
101110000
0111
)(R M (3)对于R 的关系矩阵,由于对角线上不全为1,R 不是自反的;由于对角线上存在非0元,R 不是反自反的;由于矩阵不对称,R 不是对称的;
经过计算可得 )(01
1
1011100000111
)(2
R M R M =⎪⎪⎪⎪
⎪⎭
⎫
⎝
⎛=,所以R 是传递的。 八、(10分)若
-1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