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合集下载

第14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复习笔记

第14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复习笔记

第14章学前儿童个性得发展14、1 复习笔记一、个性形成得开始(一)个性得含义1、概念心理学上所说得“个性”,又称“人格”,她就就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得总和,或者说就就是具有一定倾向性得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得独特结合。

2、个性心理得成分(1)广义得个性心理结构,包含下列五种成分:①个性倾向性她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表明人对周围环境得态度,就就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得成分。

②个性心理特征她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这些特征最突出地表现出人得心理得个别差异。

③自我意识她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就就是个性心理结构中得控制系统。

④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以及情感等。

这些过程就就是人得心理活动得基本成分或基础成分,就就是人对现实发生反应和联系得基本形式。

⑤心理状态她包括注意、激情、心境等,就就是心理活动得背景,表明心理活动进行得时候所处得相对稳定得水平,起提高或降低个性积极性得作用。

(2)狭义得个性,只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或者只就就是指一个人稳定得个性心理特征得总和。

(二)个性得基本特征个性并不就就是各种心理成分随便凑合而成得,她就就是各种心理活动有机组成得体系。

她得基本特征就就是:1、心理活动得整体性心理活动得整体性就就是指人得各种心理活动,绝不就就是孤立进行得,而就就是有机得组成一个统一得整体,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2、心理活动得倾向性心理活动得倾向性体现为人得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得方式或方向,她影响着一个人经常出现得特点。

3、心理活动得稳定性心理活动得稳定性就就是指一个人经常性地表现出某些比较固定得心理特点或品质,在各种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不同时候都表现出某些共同得特点。

4、心理活动得独特性心理活动得独特性就就是指每个人得个性都有其不同于她人得独特之处,各人对事物得反应都有自己得独特倾向性,这既由个性各结构成分本身所具有得特色决定,也由个性各心理成分之间得不同结合而决定。

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概述

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概述

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概述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是指在学前阶段,儿童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过程。

个性是一个人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点,包括儿童的情绪、态度、动机、兴趣、智力等多个方面。

这些个性特点的形成与儿童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的互动密切相关,通过这些互动,儿童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个性。

首先,气质是个性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们从出生时就具备的个体差异。

气质包括情绪稳定性、活动性、注意力和自我调节等方面。

在学前儿童中,气质的发展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气质特点。

例如,有些儿童情绪稳定,容易安静和独立,而另一些儿童情绪不稳定,活动性较高。

这种气质特点在儿童的行为和情绪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交往能力。

其次,性格是个性的另一个重要要素,是人们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的稳定的行为模式。

学前儿童的性格特点主要包括外向性、内向性、衡量性和判断性等方面。

外向性儿童活泼开朗,善于交往;内向性儿童内向腼腆,不善于主动交往;衡量性儿童善于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决策;判断性儿童善于判断事物的真伪和优劣。

性格的发展与儿童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儿童在接触家庭、学校和社会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特点。

最后,能力是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儿童的能力包括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情感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

在学前阶段,儿童经历了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的关键发展阶段。

他们逐渐学会了观察、记忆、注意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技能,同时也能够进行简单的言语表达和交流。

情感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则与儿童的情感经历和社会互动密切相关。

通过与家庭成员、同伴和教师的互动,儿童逐渐学会了表达情感、理解他人感受以及与他人合作和交往。

总之,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涉及到儿童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方面。

这些个性特点的形成与儿童的遗传基因、家庭环境、社交经历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

教育者和家长应关注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为其提供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环境和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成为独立、积极、自信和适应社会的个体。

学前教育中的孩子的个性和发展阶段

学前教育中的孩子的个性和发展阶段

学前教育中的孩子的个性和发展阶段在学前教育中,孩子的个性和发展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而教师和家长应该倾听和理解孩子,满足他们的个性发展需求。

一、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在学前教育阶段,孩子的个性特点正在形成和发展。

有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社交,而有的孩子内向害羞、喜欢独自玩耍。

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有助于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不足之处。

例如,有些孩子对音乐有天赋,可以引导他们参加音乐培训;有些孩子喜欢自然科学,可以提供与此相关的学习材料和实验机会。

通过充分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可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二、尊重孩子的发展需求每个孩子的发展阶段不尽相同,他们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和学习。

教师和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发展需求,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在学前教育中,孩子的身体、认知、语言和社会情感等方面都在不断发展。

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设置合适的学习任务和活动。

例如,对于运动发展较快的孩子,可以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对于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可以鼓励他们参与演讲和表演。

三、建立积极正面的教育环境为了促进孩子的个性和发展阶段,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一个积极正面的教育环境。

教师应该注重与孩子的互动和沟通,关注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通过鼓励和赞扬,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与教师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家长的关注和支持对孩子的个性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教育环境中,教师和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会对孩子的个性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言行举止,给孩子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和信念。

总结起来,学前教育中孩子的个性和发展阶段需要得到充分重视和关注。

教师和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尊重他们的发展需求,并建立积极正面的教育环境。

简述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

简述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

简述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简述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11、活泼好动。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期个体性格的最明显特征之一,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幼儿都有此共性。

2、喜欢交往。

儿童进入学龄幼儿期后,在行为方面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喜欢和同龄或年龄相近的小伙伴交往。

3、好奇好问。

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要表现在积极探索和好奇好问。

好问是幼儿好奇心的一种突出表现。

4、模仿性强。

小班幼儿的表现尤为突出。

幼儿模仿的对象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同伴,又分为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

5、好冲动。

情绪不稳定是幼儿性格在情绪方面的表现。

什么是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心理特征。

人的性格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诚实、谦虚、善良、勇敢、自豪、果断、虚伪、自负、自卑、怯懦、优柔寡断等,以及对于事业的轻率态度或负责态度,在决定中匆忙或镇静,善于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社会的心理或是想成为一个利已主义者,对待人们抱着体贴的态度或漠不关心等。

所有这些特点都具有一定的固定性,这都是他的性格的特点,这些性格的特点表现出对待劳动、对待自己的基本态度。

简述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2一、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幼儿3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进入了幼儿园这个新的环境,这对于多数幼儿来讲是个重大的变化,3岁是他们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

正是从3岁起,幼儿才开始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过起了集体生活。

对幼儿来讲,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如何使幼儿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其中最关键因素是师生之间建立感情。

因为这一时期幼儿突出的特点是情绪性强。

1、行为受情绪支配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

对3~4岁的.幼儿作用更大。

他们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支配,而不像成人那样受理智支配。

3岁幼儿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多方面。

2、爱模仿3岁幼儿的独立性差,模仿性很强。

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就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

家长不要因孩子想要什么就满足他的要求。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 6 什么是能力?能力 具有哪些种类?能力与 知识具有什么关系?
❖ 能力是使活动得以顺利完 成的心理条件。
❖ 才能的高度发展是天才。
▪ 能力的分类 运动、操作能力: 体育运动、生产劳动、技术操
作等方面的能力。 智力: 完成活动所必需的最基本、最
主要的能力,包括感知力、 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多血质 胆汁质 粘液质 抑郁质
气质类型说
——基于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
1.胆汁质
表现为精力旺盛、不易疲 劳,但易于冲动、自制力差,性
情急躁,办事粗心等行为特点。
❖ 4 什么是性格?与气 质具有什么关系?
➢ 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 与之相适应的惯常的行为 方式。(如勤劳、懒惰、坚 强、正直)
➢ 对现实稳定的态度 对人(热情、冷漠、自私等); 对事 (勤奋、懒惰等) 对集体 (集体主义、个人主
❖ 11 幼儿性格的初步形成表现在 哪几个方面?
❖ 12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性 格?
4 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趋势和 速度具有什么特点?
❖ 15 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具有怎 样的个别差异?
❖ 16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能力? ❖ 17 什么是自我意识?
▪ 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联系: 能力是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
前提; 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掌握知识
的难度、速度和程度,并影 响对知识的运用; 知识的掌握也会对能力的发 展起到促进作用。
第九章 学前儿童的个

❖ 婴儿
❖ 1 什么是个性? ❖ 2 什么是气质? ❖ 3 有哪些类型的气质?各有什
么表现? ❖ 4 什么是性格?与气质具有什
么关系? ❖ 5 性格的结构是怎样的? ❖ 6 什么是能力?能力具有哪些
种类?能力与知识、技能具有什 么关系? ❖ 7 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具有哪 些特点? ❖ 8 如何根据幼儿的气质类型进 行教育? ❖ 9 婴儿性格的萌芽具有哪些表 现? ❖ 10 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具有哪 些表现?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二)性格的类型
1. 情感抑制型和情感非抑制型
儿童性格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儿童适应新环境的难易程度, 根据适应新环境的难易程度,分为情感抑制型和情感非抑 制型。情感抑制型性格的儿童对周围事物的感知水平较高, 对不熟悉、不可预测的环境反应往往比较强烈,面对新环 境,容易表现出畏惧和退缩。老师和家长应该多加关注, 增强他们的安全感,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变化。
•6.时3 域信分号析的是时指域在分时析间域内研究系统在一定输入信号
作用下,其输出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变化趋势 、大小、相位等)。 • 信号的时域描述:以时间为独立变量,描述信号随时 间的变化特征,反映信号幅值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 优点:形象、直观; • 缺点:不能明显揭示信号的内在结构。
6• .3周.1期周信期号信的号幅值幅特值征特常征以分幅析值、峰-峰值、均值、
例2.6函.2函 数创发数建生一发器个生。可器以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和锯齿波的
6.2.3 波形生成
• 在波形生成子选板中的所有函数不仅输出包含指定波形 图形的数字型数组,而且包含时间参数,这种数据类型 在LabVIEW中称为波形数据。
1• . 波波形形数生据成以函簇数的的形式特给点出,如图所示,包含起始
三、学前儿童气质发展的特点
(一)气质的稳定性
气质作为儿童与生俱来的、与神经生理密切相关的特 点,在整个儿童期内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多数婴 儿出生后表现出的气质特点到其成人后还一直存在。
(二)气质的可塑性
儿童的高级神经系统还在不断发育,在与周围环境的 不断互动中,其气质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着变化。
(2)频域分析
• 测量时直接采集到的信号是时域波形,由于时域分析的局限 性,所以往往把问题转换到频域来处理。通过频域分析可以 得到信号在频域的各种特征量及信号的频率组成信息。最主 要的频域分析方法就是快速傅里叶变换及其反变换。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案例1】薇薇,女,5岁。

活泼好动,平时她总是笑嘻嘻的,喜欢自说自话,对老师的要求没有回应,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规则及规则意识很差,有时当老师进行某项活动时她不做,当老师更涣游戏时她会玩前面的游戏。

经常趁老师不注意离开自己的班级。

喜欢到人多的地方去玩,对任何老师不陌生,很友善。

根据案例分析该孩子已经具备的性格特点?并说明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方法?分析:一、薇薇虽然只有5岁,但在她身上已经有了性格的表现,在性情上她表现特别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在行为上她活泼外向,热情开朗,而且为人友善;在对人对事上她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

二、培养幼儿良好性格的方法:1.行为矫治法-----针对其不良行为进行矫治,特别是要培养其规则意识和责任感。

2.旁样教育法----树立旁样,让其效仿。

3.环境熏陶法----为孩子创造有利于个性健康发展的环境。

【案例2】琪琪是幼儿园大班一个女孩,活泼好动,智慧好学。

每次学舞蹈,总是班里学得最快的。

她理解事物也快。

上课时,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

她对感爱好的课能集中注意听讲,但过不了多久,就做小动作,一旦被老师发现稍一提示,马上能克制自己。

她对什么都感爱好,但都不稳定,一会儿喜欢这个,一会儿喜欢那个。

她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从不一个人单独玩,并很善于和小朋友交往相处。

她做事动作快,反应灵敏,但往往粗心大意。

虎头蛇尾。

请根据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有关理论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气质?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你认为琪琪偏向于什么气质类型?分析:1.气质是指个体受遗传影响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2.一般来说,气质可以分为四种: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3.琪琪的气质偏向于多血质,因为她好动、活泼但又不够稳定;兴趣广泛但不能持久;喜欢热闹和与人玩闹;做事动作快,反应灵敏,但往往粗心大意,虎头蛇尾等等,这些都是多血质的气质类型的表现。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教案设计中的学前儿童个性发展

教案设计中的学前儿童个性发展

教案设计中的学前儿童个性发展在教育中,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学前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儿童的个性,帮助他们发展成为独立自主、有创造力和积极向上的人。

本文将探讨教案设计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一、个性发展的重要性和特点个性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独特的心理品质,包括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对于培养其独立思考、自我意识和社交能力至关重要。

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将在以后的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其成长和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样性: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

2.塑造性:儿童的个性可以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得以塑造和发展。

3.相互作用性:儿童的个性受到遗传因素、家庭环境以及学校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教案设计中的个性发展策略在设计教案时,我们应该积极考虑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

以下是几个个性发展策略的案例:1.兴趣导向: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促进个性发展的关键。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和选用符合学生兴趣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通过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并培养其个性特长。

2.灵活性:教师应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学习风格。

例如,在安排小组活动时,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点,可以根据学生个性的多样性调整小组成员的搭配,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与才能。

3.情感教育: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对于个性的塑造至关重要。

在教案设计中,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和情绪管理能力。

例如,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听他们的心声,并通过反馈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4.尊重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尊重其个性差异。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可以采用个体化的辅导方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个性特长,并帮助其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
一、个性的形成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三、气质的发展 四、性格的形成 五、能力的发展
一、个性概述
(一)个性的概念
• 个性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 总和,反映着一个人的心理面貌和精神面貌。
(二)个性的特征
•独特性 •整体性 •稳定性 •社会性
整体性
• 个性作为一个心理特征系统,包含着人的心理的整体性, 体现着人的整体精神面貌。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 1.根据丽丽的上述行为表现,你认为丽丽偏向于什么气质 类型?为什么?
• 2.请说明儿童气质是如何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从而影响 儿童的个性发展的。
• 3.请简要说明如何根据儿童不同的气质特点,有针对性地 进行培养教育。
• 根据案例中所描述的丽丽的行为表现,丽丽偏向于多血质。 因为她的言谈举止,基本上符合多血质的下属基本特征: 反应迅速,活泼好动,动作敏捷,兴趣广泛但易变,做事 粗枝大叶。
• 联系: •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服从于
生活的要求。 • 例如:一个在严酷的生活环境中养成高度自制的人,会善
于控制自己暴躁而易于冲动的气质特点。 • 当然气质也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
(二)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 活泼好动 • 喜欢交往 • 好奇好问 • 好模仿 • 好冲动
(三)个性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
1. 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 2. 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 3. 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 4. 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四)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1. 先天气质差异(出生-1岁前) 2. 个性特征的萌芽(1-3岁前) 3. 个性初步形成(3-6岁)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 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会叫妈妈已经 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 是孩子在15个月以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

学前儿童的自我认知与个性发展

学前儿童的自我认知与个性发展

学前儿童的自我认知与个性发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前阶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开始显现出来。

自我认知是指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而个性发展则是指孩子的情感、行为和思维习惯的形成和巩固。

本文将从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两个方面来探讨学前儿童的成长特点。

一、自我认知学前儿童的自我认知是从对自身的身体特征和能力认识开始。

他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比如手和脚的运动,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体型和能力。

同时,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比如男孩和女孩的区别,以及个人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进入到学前教育阶段后,孩子的自我认知逐渐向更复杂的层次发展。

他们开始对自己的情绪和意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他们能够感知到自己的快乐、悲伤和愤怒,并学会表达和处理这些情绪。

此外,孩子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他们会觉得某些事情很有趣并且能够自我满足地完成。

二、个性发展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受到遗传、家庭环境和社会互动的影响。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父母在言语和行为上的模范示范能够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父母的耐心和宽容能够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和自信心。

此外,孩子在幼儿园或托儿所等社会环境中也会接触到其他孩子和教师的影响。

孩子开始与同伴互动,学习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这种社会互动促进了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个性发展还涉及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和天赋。

在学前阶段,孩子会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来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这些兴趣和特长的培养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至关重要。

总结:学前儿童的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能力,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逐渐复杂化。

同时,孩子的个性发展受到家庭环境和社会互动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社会环境的培养都会对孩子的个性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学前儿童的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对于他们的教育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涉及到他们在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个性主要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环境和情境中所表现出的持久、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同时也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中,认知方面的发展尤为重要。

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并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这一时期的学前儿童也开始表现出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们渴望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同时也会表现出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认知方面的发展为儿童的个性特点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他们在情感和行为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情感方面的发展对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包括自我意识、情绪识别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这一阶段,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能够分辨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他们学会用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情感方面的发展为儿童建立了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对他们的个性特点有所影响。

学前儿童的行为发展也是其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学前儿童的行为表现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并能够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在这一阶段,学前儿童也开始培养和发展一些基本的社交能力,如与他人合作和共享等。

行为方面的发展使学前儿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同时也对他们的个性特点产生深远影响。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学前儿童在一些个性特征上的继承程度。

然而,环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都会对他们的个性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家庭关系和教育方式会影响学前儿童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形成。

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学前儿童的个性特点应该成为重要的目标之一、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前儿童的个性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活动计划,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是指孩子在学龄前期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独特的、稳定的特点和行为方式。

个性是构成一个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既受遗传基因的影响,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是孩子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对他们的整个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过程。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个性发展的最主要环境,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教养方式会对孩子的个性产生深远影响。

学校和社会环境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广泛的社交机会和多样化的学习经验,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1.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的提高:3-6岁是孩子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快速提高的阶段。

孩子开始认识自己的名字、性别,懂得区分自己和他人。

他们会成为对自己情感、兴趣和能力有自我评价的主体,表现出自尊心的形成。

2.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情感表达能力逐渐增强,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他们开始懂得关心他人,懂得分享和表达爱意。

3.社交技能的培养:学前儿童逐渐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开始有一定的朋友圈子。

他们能够适应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的需求,尝试与人分享玩具和游戏。

4.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学前儿童在这个阶段非常喜欢进行角色扮演和想象游戏,他们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想象力进行丰富多样的游戏和活动。

这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5.自我控制行为的能力提高:学前儿童逐渐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够按照规则和约束进行游戏和活动。

他们开始逐渐形成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学会等待、分享和尊重他人。

6.兴趣和爱好的培养:学前儿童在这个阶段经历了很多新的学习和体验,开始表现出对一些领域的兴趣和喜好。

他们可以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和游戏来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对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资源:家庭和学校应该为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精选文档】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精选文档】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一、个性形成的开始(一)个性的概念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

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1.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特点,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但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在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于他人的,而对于同一个民族、同一性别、同一个年龄段的人来说,个性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心理都有一些比较普遍的特点。

因此,个性是独特性和共同性的统一。

4.个性的社会性在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个性的本质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个性特征的形成,和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给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因素使这一可能变成现实。

因此,个性是社会性和生物性的统一。

(三)个性的结构1.个性倾向性系统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需要与动机、兴趣、志向、世界观等要素。

它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动力因素,决定着一个人的活动倾向性、积极性,集中地体现了个性的社会实质.个性倾向性系统是构成个性的核心.2、自我意识系统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

3个性心理特征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系统是个性独特性的集中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成分。

性格是个性最核心的特征,反映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性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概念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

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个体是把认识的目光对着自己,这时的个体既是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它在心理上通常被体验为一种不满足感,或者是有获得某种对象和现象的必要感。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课程代码:12340)第十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个性的形成及其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第四节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第一节个性的形成及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个性及其内容(一)个性的概念个性,指的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动力结构。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1.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特点,人的个性千差万别。

但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

2.个体的整体性个性的整体性指的是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

3.稳定性个性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个人的偶然的行为不能代表他真正的个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

4.社会性个性的社会性指的是,个体个性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个性特征的形成,和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

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生物因素。

(三)个性的结构1.个性的调控系统(1)个性的调节系统个性调节系统是个性调控系统的组成部分之- ,它以自我意识为核心。

自我意识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约着个性的发展。

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越高,其个性也就越成熟、越稳定。

(2)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个性调节系统的又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志向、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它是以个体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是个体行为的推动力。

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指的是个体经常表现出的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各种心理特点的系统结合,集中体现了个体个性及心理面貌的独特性。

二、个性的初步形成(一)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3岁以前,儿童逐渐出现思维、想象和记忆等心理现象,但是,这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活动是混乱而零散的,他们的各种心理过程还在逐渐发生之中。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高级神经活动有三种基本特性
1.神经过程的强度:即神经细胞所承担的刺激量,以及神经细胞工作的持久性
2.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指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之间的强度对比
(2)学前儿童气质的变化与发展(理解)
意义:1.全面,正确,清楚地了解儿童的气质特点
2.使成人自觉地正确对待儿童的气质特点
3.便于成人针对儿童的气质特点进行培养和教育
3、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
(1)儿童性格的萌芽(理解)(2岁性格的最初萌芽)
1.气质差异对于婴儿气质的萌芽有所影响,母子关系在婴儿性格的萌芽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2.成人的抚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性格最初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2)儿童性格的年龄特点(理解)
1.活泼好动:儿童会由于活动的单调枯燥而感到厌倦,限制儿童活动会引起儿童的不悦
2.好奇,好问:如果得到正确引导,容易发展成勤学好问,进取心强的性格特征
3.易冲动,自制力差:缺乏深思熟虑,如爱做事但急于完成任务,粗心大意不计较成果质量
4.易受暗示,模仿性强:没有主见,常常随外界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
(3)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运用)
1.儿童的性格开始发生,虽然还没有定型,但却是未来性格形成的基础
2.性格特征是稳定还是变化,主要决定于社会环境的影响
怎样培养性格?
①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②提供儿童参加集体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机会;
③树立良好榜样
④强化良好性格特征,改变消极性格特征。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三节 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与塑造
性格是最重要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 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一、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特点 (一)婴儿性格的萌芽
两岁左右,随着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出现了最初性格方面 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合群性 2.独立性 3.自制力 4.活动性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 学前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和引导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志向、世界观等要素。它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动 力因素,决定着一个人的活动倾向性、积极性,集中地体现了个性的社会实质。 个性倾向性是构成个性的核心。
一、学前儿童需要的发展和引导 需要是学前儿童个性积极性的源泉。需要是个体在一定生活条件下,即在一定社 会和教育的要求或自身的要求下产生的对于一定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个体对其存 在与发展条件的欲求的心理倾向,是个体活动的内在动力。 学前儿童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需要越简单、越低级,生理 需要越占主导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前期,孩子的社会性需要逐渐增加, 出现了模仿成人活动的探索性需要、游戏的需要及与伙伴交往的需要等。
(一)学前儿童动机发展的特点
1.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 2.从直接近景性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 3.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发展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二)学前儿童良好动机的培养 学前儿童的动机主要和自己的需要、直接兴趣有关。儿童动机的培养 不是孤立的,应放在整个个性的整体结构之中。
(二)幼儿气质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1.幼儿期儿童的气质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2.幼儿气质具有稳定性 3.3—4岁为幼儿气质发展的关键期
最近有研究进一步探讨了3-5岁儿童气质的不同方面在影响母亲教养方 式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儿童气质的不同方面在影响母亲教养方 式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是影响母亲教养方式的积极气质因素, 有的是影响母亲教养方式的消极气质因素,有的则为没有显著影响作 用的中间型气质因素。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概述及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概述及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规律,掌握和顺应这些规律,形成独 立完整个性。
思考题
在现实中如何在游戏中提高幼儿 的自我控制力呢?结合游戏实例说明。
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3-6岁儿童 自我控制
总体上,幼儿的自控能力 比较弱。
随着年龄增长,独立性、 坚持性、自制力方面都会有
一定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概述及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 自我调节
促进自我意识 的培养
六 自我发展的策略
自我发展的策略
➢ 具体而真诚的赞美 ➢ 公正而客观的评价 ➢ 提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机会
自我发展的策略
➢ 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自我约束力,提高 同伴交往的质量。
➢ 通过游戏等活动提高幼儿自我控制力。
自我发展的策略
➢鼓励幼儿自主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创设表现机会,获得成就感。
学前儿童个性概述及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概述及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课堂小结 学前儿童的个性和自我意识有其
四 什么是自我意识?
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自身的意识
具体表现:
自尊心 自信心
自豪感 ……
什么是自我意识?
成熟的自我意识的三个层次
(一)对自己的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
对觉醒状态的意识 ……
对健康状况的意识
什么是自我意识?
成熟的自我意识的三个层次
(二)对自己的外部行为以及 人际关系的意识。
二 个性的构成
个性的构成
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部分,是人的心理 活动的动力因素,包括:
1
2
3
4
5
6
个性的构成
个性中最能突出表现人的心理个别差异 的部分,包括: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一、个性形成的开始(一)个性的概念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

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1.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特点,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但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在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

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于他人的,而对于同一个民族、同一性别、同一个年龄段的人来说,个性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心理都有一些比较普遍的特点。

因此,个性是独特性和共同性的统一。

4.个性的社会性在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个性的本质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个性特征的形成,和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

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给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因素使这一可能变成现实。

因此,个性是社会性和生物性的统一。

(三)个性的结构1.个性倾向性系统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需要与动机、兴趣、志向、世界观等要素。

它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动力因素,决定着一个人的活动倾向性、积极性,集中地体现了个性的社会实质。

个性倾向性系统是构成个性的核心。

2、自我意识系统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

3个性心理特征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系统是个性独特性的集中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成分。

性格是个性最核心的特征,反映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性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概念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

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个体是把认识的目光对着自己,这时的个体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

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幼儿个性的成熟。

自我意识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分离感和稳定的同一感。

分离感是指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身体和心理的各方面都是和他人不同的;稳定的同一感是指一个人知道自己是长期的持续存在的,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不管自己有了什么新的特点,都能认识到自己是同一个人。

(三)幼儿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在对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体验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二)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1.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

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

孩子会叫妈妈,表明他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

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以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

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能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

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

婴幼儿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对自己的简单的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

的一种情感上的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自我控制反映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包括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

幼儿期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有个基本的规律,即3~4岁期间,儿童自我评价发展迅速;4~5岁期间,儿童的自我控制发展迅速,而自我体验的发展相对较平稳,趋于渐变状态。

三、个性倾向性的发展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主要特点?1、主要依赖承认的评价幼儿初期,孩子还没有自我评价。

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如:“老师说我是好孩子。

”到了幼儿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

2、自我评价还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往往不从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即使自己不如别人,也往往说自己好。

到了幼儿晚期,幼儿的自我评价会逐渐客观,有的幼儿还表现出谦虚。

3、自我评价具有笼统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评价不具体、不细致、不全面、不深刻。

这与幼儿认识水平低有关。

(一)个性倾向性及其基本特征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对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起着促进和引导的作用。

学前期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主要反映在需要、动机及兴趣的发展方面。

个性倾向性有两个基本特征,即积极性和选择性。

个性积极性使人以不同的态度和积极性去组织自己的行动。

例如,当一个人的需要较强时,他的行为反应就会相应地较强;而当需要较弱时,行为反应的程度就会相对减弱;个性选择性使人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世界进行反应。

不同的需要会导致人选择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向。

(二)幼儿需要和动机的发展1.需要和动机的概念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它在心理上通常被体验为一种不满足感,或者是有获得某种对象和现象的必要感。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两种。

2.幼儿需要的发展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导地位,同时,幼儿的社会性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强,并且需要的发展呈现明显的个性特点。

特点:开始出现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优势需要有所发展(在3—6岁这一阶段,不同年龄幼儿需要的排序都在发生变化,说明幼儿期是需要发展的活跃期。

)3.幼儿活动动机的发展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动机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

进入幼儿期以后,随着儿童社会性需要及其目的性的发展,孩子的活动动机有了较大发展。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三)幼儿兴趣的发展兴趣是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

兴趣有三个特点:指向性、情绪性和动力性。

兴趣随幼儿年龄发展而不断分化和稳定。

四、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一)幼儿能力的发展1.什么是能力(2)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识能力就是学习、研究、理解、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操作能力就是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如平常所说的动手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

社交能力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

(二)幼儿气质的发展1.什么是气质气质是指一个人所特有的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反应的快慢)、强度(反应的大小)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方面。

根据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及灵活性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及抑郁质。

2.幼儿气质的发展的特点(1)幼儿气质具有稳定性的特点(2)生活环境可以改变幼儿的气质。

随着环境的改变,幼儿的气质可能有所变化。

例如,幼儿气质发展中存在的“掩蔽现象”。

所谓“掩蔽现象”就是指一个人气质类型没有改变,但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类型的气质外貌。

(3)儿童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

幼儿气质反过来会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由此间接影响自身的发展。

(三)幼儿性格的发展1.什么是性格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2.幼儿性格的发展性格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待周围的人与事,态度是各式各样的。

例如,有的人待人热情,善于关心别人;有的人冷漠;有的人私心很重,只顾自己;有的人勤劳;有的人懒惰。

这种一个人经常表现出的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方面的差异,是人性格的一个主要方面。

(2)惯常的行为方式惯常的行为方式区别于一时的、偶然的。

例如,某人勇敢、坚强,只是在一个偶然的场合表现出胆怯的行为,不能据此就说他有怯懦的性格特征。

稳定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是统一的。

幼儿性格的发展相对于小学和中学的学生更具有明显的受情境制约的特点,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幼儿的性格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行为容易得到改造。

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模仿性强和好冲动等方面。

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在儿童性格差异日益明显的同时,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活泼好动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期儿童性格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幼儿都有此特征。

2、喜欢交往孩子进入幼儿期后,在行为方面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喜欢喝同龄或年龄相近的小伙伴交往。

3、好奇好问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要表现在探索行为和好奇好问。

4、模仿性强模仿性强是幼儿期的典型特点,小班幼儿表现尤为突出。

幼儿模仿的对象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儿童。

5、好冲动幼儿性格在情绪方面的表现就是情绪不稳定,好冲动。

五、幼儿个性评价(一)什么是幼儿个性评价幼儿个性评价就是对幼儿个性的某一方面或个性的整体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不是教师主观的评价,而是依据孩子的实际表现而做出的客观的、真实的评价。

(二)教师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的意义幼儿个性评价是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的前提。

公正、客观的评价是教师正确进行教育的前提。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而我们的教育也不能干篇一律,要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才能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较大的发展。

(三)如何进行个性评价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的最好方式就是日常观察记录。

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笼统的或一般性的行为中分辨出孩子们行为上的差异。

1.观察记录的项目对幼儿观察记录的项目包括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主要环节,主要包括游戏、午睡、进餐、起床等。

同时,对偶然事件的记录也是很重要的。

2.观察记录的内容观察记录应该尽可能详细些,要记录下当时的环境及幼儿行为的整个过程。

在实际观察中,可以将上述项目用简单的叙述方式记录下来。

3.评价在完成所有的观察记录项目以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幼儿的个性特点做出恰当的评价,这也是观察记录的目的所在。

评价可以有不同形式,但一般来说有如下几项:个性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建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