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界定和内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界定和内涵(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

与实证分析,周杰琦)

目前学界对于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的界定仍未达成共识,全要素生产率是个内涵和外延模

糊的概念(郑玉歆,1999)。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的界定对于本文后续理论分析以及实证研究都尤为重要。荷兰学者Tibergen(1942)将时间因素引入到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开创性提出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全要素生产率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最早起源于Solow(1957)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其目前已成为分析经济增长源泉以及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按照Solow 经济增长理论,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各种生产投入要素(如资本、劳动投入、

能源、自然资源等)贡献之外的、由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管理创新、社会经济制度等因素所导致的产出增加。在此意义上,全要素生产率也称为Solow 剩余。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被解释为生产函数的整体移动,而要素投入变化则指要素投入沿着生产函数本身的移动。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全要素生产率被解释是外生的技术进步,因此,技术进步独立于经济体的其他任何变量而产生。有的学者认为,Solow 剩余“测量了我们在经济增长源泉中无法全部解释和分析的因素”,它不仅包含:依赖创新推动的技术进步、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技术进步以及技术效率提升,还包含了一系列未知的复杂因素,如数据测量误差、模型变量遗漏、模型设定偏误、经济周期波动的干扰等。然而,Jorgerson 和Griliches(1967)却认为,Solow剩余不过是投入要素不恰当测量所造成的结果,如果投入要素被正确测量,Solow 剩余则不复存在。由上可见,即便从索洛剩余的角度来界定全要素生产率,学术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和外延也未能形成一致的认识。这种局面容易导致有关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出现混乱,甚至妨碍该研究领域的深入向前发展。

以中国情况为例,目前,由于概念定义、数据处理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国内外研究对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的测算结果存在较大分歧,比如,Young(2003)测算的结果为1.4%,Chow (2002) 测算的结果为2.68%,郭庆旺等(2005)测算的结果为0.891%。不过,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表明中国经济是典型的粗放型增长,因此,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为了使本文后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结果与其它研究更具可比性、允许采用多种方法估测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后面的实证结果能够得到清楚的解释,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及其内涵做出更为全面而广泛的解释。笔者分析的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刨除了资本、劳动、土地、能源、原材料等要素投入的贡献和作用之外,其它所有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的有机综合体。本文所指的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包括Solow 经济增长理论假定的非体现的、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进步(如创新的管理和组织方法、研究开发投入、创新活动、政策法律等),还包含了与资本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改进紧密联系的体现式的技术进步(如投资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教育进步所引起的劳动者素质提高)。按照体现型技术的理论,技术进步可以体现在要素投入质量上的改进。就资本投入而言,体现型的技术进步意味着,资本设备在设计、质量和功效方面的改善。对劳动投入而言,体现型的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高及知识技能的改进。此外,随机因素和数据测量误差也包括在全要素生产率当中。

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源的类别来看,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变化率、技术效率变动率、资源配置效率、规模效率变化等等。技术进步变化率不能完全表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从经济学意义来看,技术进步主要是指新的知识和技能、新生产工艺、新采用的设备或改进的旧设备、研究开发以及新组织管理框架等在经济生产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进而引起人们劳动生产率、经济活动水平的提高。技术效率变动率也不能完全代表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技术效率刻画了生产中现有技术的使用状况,Farrell(1957)首先提出了技术效率的估测方法,Farrell(1957)的技术效率是指在给出一定要素投入下,某企业的实际

产出与相同投入要素条件下的最大可能产出的距离,因此。Farrell测算的技术效率具有相对意义。另外,资源配置效率衡量了生产要素配置的有效状况;而规模效率则度量了生产规模的有效状况。

总之,本文分析的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涵盖了除各种要素投入之外、各种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R&D 活动的溢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资源配置优化、制度变革以及政治因素,等等),还包含了测量误差和一些随机因素,这样的全要素生产率定义既容许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估测,又便于后面理论模型的分析和实证结果的解释。

2.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文献综述(基于DEA方法的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杨

玮)

1.2.1.1国外研究综述

生产率的研究起源于生产函数的研究。总量生产函数的概念起源于经济学家

RDouglas(1928)的著作中,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定量研究由此开始。随后,荷

兰经济学家Tinbergen跨越出Douglas概念的关键一步,在资本和劳动投入函数中引

入了一个时间趋势,用来衡量“效率水平”。此后,斯蒂格勒(Gstinger)首次提出了全

要素生产率问题,成为美国经济研究局的一项主要研究计划的起点。达到顶峰的划时

代专题著作是肯德里克于1961年出版的《美国生产率趋势》。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

R.Solow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上发表《技术进步与总量生产函数》一文,将Douglas、Tinbergen的贡献和肯德里克(1956)编制的国民生产帐户融为一体,统一

了生产的经济理论、拟合生产函数的计量经济方法,第一次将技术进步因素纳入经济

增长模型。几乎与索洛同时期,经济学家MichaelF~ll(1957)基于生产效率测度思想

开始了生产前沿面的开创性研究。Farrell模型的建模思想是采用一系列适合的线性规

划模型求解出所观测投入空间的凸边界。

在这个基础上,经济学家丹尼森(E.Denison)发展了“索洛余值”的测算方法,主要

是把投入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然后利用权数合成总投入指数。由Solow和Denison

等发展起来的这种方法直到今天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进入80年代以后,在生

产率理论与测算方法研究中成就突出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根森,采用超越对数生

产函数的形式在部门和总量两个层次上进行了生产率的度量。他系统阐明了以资本服

务的租赁价格为基础的新古典投资理论,通过包含在新增投资中的新技术,解释了生

产率的变动。

传统的生产函数法假定生产在技术上是充分有效的,从而将产出增长率扣除要素

投入增长率之后的全要素生产率(TFP,TotalFactorProductivity)增长率全部归结为技

术进步的结果。1977年,Ai,er,Lovell,sehmidt和Meeusen,vandenBroeek分别

独立提出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则允许技术

无效的存在,并将TFP的变化分解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和技术效率的变化,这

种方法比传统的生产函数法更接近于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能够将影响TFP

的因素从TFP的变化率中分离出来,从而更加深入地研究经济增长的根源。利用随

机前沿生产函数法,schmidt(1950,1956)、Kumbh砍ar(一955,1990),Bauer(1990)、Kalirajan(1993),Battese和eoelli(1955,1992,1995)等对技术效率对TFp和产出的影响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也使这一方法日渐充实和完善。

非参数的生产率指数法是当前国际上生产率研究领域的新方法。1978年美国著

名运筹学家Chames, A.cooper,w.andseiford.L.M首先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0PmentAnalysis,简称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是按照多种投入和多种产

出的观察值,对同类型单位进行有效性评价的一种新方法。它也是处理一类多目标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