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完整打印版)

合集下载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B羊、牛
▪ C青蛙、金龟子
D田螺、水蛭
C
A
谢谢观赏!
2020/11/5
18
门户,相当于植物叶
表皮上的

体内水分蒸发
Ⅲ 头部 ,以适应陆地生活

气门



气孔

④⑤
① ②
▪ 1、下列软体动物中,贝壳为螺旋形的是( )
▪ A河蚌 B蜗牛 C乌贼 D宝贝
▪ 2、河蚌适于水中生活,其运动器官是( )
▪ A鳃
B贝B 壳 C斧足 D腹足
▪ 3、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 A螃蟹、苍蝇
观 察 蝗 虫
(雌)产卵器
单眼 复眼
P49 17、P50 25 P51 29题
蜈蚣 蟹
蜘蛛 蝴蝶

▪ 4(1)蝗虫的身体分Ⅰ 、 、 三部分 腹部 Ⅱ 胸部
▪ (2)胸部生有 对足和 对翅。
▪ (3)体表具有 ,能保护和支持3内部柔软的器官,并防2 止 (4) 为 ,是蝗
虫呼吸时气体进出的
外骨骼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 物
一.软体动物
1 常见的软体动物有生活在淡水中的河蚌,生 活在陆地湿润处的蜗牛,生活在海洋中的 乌贼等。
蜗牛
▪ 头部发达,具有一对触角,一对眼。眼生在触角的顶部(有柄)。口腔内的齿舌极其 发达,用于摄食、钻孔。足位于躯体的腹面,故有“腹足”一名。外壳呈螺旋形.
▪ 根据观察可知: ▪ 1、蜗牛的运动器官是_____ ;
▪ 河蚌的运动器官是 ______ ;
腹足 斧足
扇贝
一些软体动物 鲍
牡 蛎
鹦鹉螺
蛞蝓
二.节肢动物

八年级生物上册《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点
一、软体动物
(代表动物:河蚌、蜗牛、乌贼、扇贝、文蛤、缢蛏等)
1、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群。

2、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壳内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P12图
3、双壳类动物用足缓缓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4、软件动物的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5、软体动物对人类的价值与危害
二、节肢动物
代表动物:蝗虫,还有蝉、蟋蟀、蝴蝶、蜘蛛、蜈蚣、虾、蟹、蚊、蝇等。

1、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的一分类
2、蝗虫身体分头部(一对触角、三个单眼、一对复眼、口器)、胸部(前足、中足、后足、两对翅)、腹部(气门)三部分。

P15图
3、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外骨骼,不仅能保护自已,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

4、昆虫的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5、节肢动物因附肢分节而得名,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6、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外骨骼 (2)身体表面有______, 防止水分散失 保护 有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作用。
一、昆虫的主要特征
头 、_____ 胸 、_____ 腹 。 身体分为_____ 一对 触角,_____ 二对 翅,_____ 三对 足。 _____
蝗虫的发育过程中会为什么蜕皮?经历多 次蜕皮?外骨骼限制了虫体的发育和长大
二、节肢动物
1、常见动物—— 观察并完成P15表格 瓢虫 蝗虫 虾
蜈蚣 蜘蛛
动物名称 七星 蜘蛛 瓢虫 体表是否 是 外骨骼 是 坚硬 身体是否 是 是 身体分节 分节 有无触角 有 无 是 是否分节 是 有无翅 无 有
蜈蚣
蝗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有 是
有 有 触角分节 是 是 无 有
3对 是
褐云玛瑙螺
蜗牛
蜗牛
河蚌
各种贝壳类动物
章鱼 (八爪鱼)
乌贼(墨鱼)
一、软体动物
1、代表动物: 蜗牛、螺、双壳类、乌贼 2、生活习性 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陆地上
鹤蚌相争: 河蚌用什么来 保护自己?
3、生理特征
身体柔软,表面
贝壳 珍珠
有 外套膜 ,大多具 有 贝壳 ; 运动器官为 足 。
金蝉脱壳的壳就是
外骨骼 ______________
动物蛋白
药用
传粉
传播疾病
实验材料
这种翅为鞘翅,拥有鞘翅的昆虫属于 鞘翅目,例如金龟子,天牛。
这种翅为差翅,拥有差翅的昆虫属于 蜻蜓目差翅亚目,例如豆娘。
这种翅为鳞翅,拥有鳞翅的 昆虫属于鳞翅目,例如
这种翅为双翅,拥有双翅的昆虫属于 双翅目,例如蚊子。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共34张PPT)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共34张PPT)

生活习性比较
软体动物
大多数软体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或陆地上。 它们通常以植物、藻类、腐肉等为食。一些软体动物如蜗牛 和章鱼有壳保护,而其他如蛞蝓和海蛞蝓则没有。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遍布全球,从海洋到陆地都有分布。它们的食物范 围广泛,包括植物、动物、腐肉等。一些节肢动物如蜘蛛和 蜈蚣是掠食者,而其他如昆虫和甲壳类动物则以植物或藻类 为食。
一些软体动物,如蚌和牡蛎,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的 水分和有机物质,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02
节肢动物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节肢动物是一类具有外骨骼、分节的附肢和无脊椎的动物,包括 昆虫、蜘蛛、蜈蚣、螃蟹等。
分类
节肢动物分为多个纲,如昆虫纲、蛛形纲、多足纲等,每个纲下 又分为多个目和科。
节肢动物的特点
在演化过程中,两者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尤其是在生态位重叠的情况下,会 形成激动物的生物多样性
软体动物的生物多样性
种类繁多
软体动物门是动物界中种 类最多的一个门类,包括 双壳类、腹足类、头足类 等众多形态各异的物种。
适应多种环境
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海洋、 淡水、陆地等各类生境中, 展现出极高的适应性和生 存能力。
寒武纪时期
软体动物在寒武纪时期开始出 现,形态简单,多为水生生物 。
奥陶纪时期
随着海洋环境的演变,软体动 物逐渐适应了不同的生活环境 ,出现了多种形态和生态位。
石炭纪时期
随着陆地植物的发展,部分软 体动物开始向陆地拓展,形成 了陆生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的演化历程
01
02
03
寒武纪时期
节肢动物在寒武纪时期出 现,形态多样,包括三叶 虫、鲎虫等。
80%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

河 蚌
河蚌外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壳质薄,易 碎,有纹理。壳面光滑,背部有后翼,壳 顶隆起。生活在江河、湖泊和池沼的水底 以水中的微小生物为食,运动器官为斧足。
用鳃呼吸: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 管进行气体交换
(一)代表动物:
1、蜗牛:螺旋形的壳 (1)生活环境: 阴暗潮湿 (2)运动器官是: 腹足 2.石鳖:有贝壳 运动器官是: 腹足
常见软体动物
蜗牛 河蚌
石鳖
乌贼
常见软体动物
缢蛏
牡蛎
扇贝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多以植 蜗 物的叶、茎、果实等为食,依靠腹 牛 面扁平宽大的腹足运动。
石鳖
石鳖属于多板纲中原始类型的贝类,它们的颜色和岩石一 样,形状有点像陆地上的潮虫。通常呈卵圆形,扁平,两 侧对称。贝壳由8块壳板覆瓦状排列而组成。贝壳周围有一 圈外套膜,又称环带。足扁而宽,几占整个身体腹面,适 于吸附在岩石表面或匍匐爬行。是海洋浮游生物重要组成 之一。
章鱼
章鱼,又称石居、 八爪鱼属于软体动 物门头足纲八腕目。 在软体动物中,章 鱼与乌贼是最进化 的一群。章鱼有8个 腕足,腕足上有许 多吸盘;有时会喷 出黑色的墨汁,帮 助逃跑。有些章鱼 有相当发达的大脑, 可以分辨镜中的自 己。我国南北沿海 均有分布
一些动物将自己的形态装扮得与外界环境中
的物体惟妙惟肖,以逃避敌害或捕获猎物, 保证自己的生存和物种的繁衍。章鱼就是这 方面的高手,为了避开“猎食者”的捕杀, 章鱼除了运用我们熟知的拟态伪装术、舍 “腕”保身术外,美国科学家还在印度洋海 域发现会用两足“走路”逃生的“高智商” 章鱼。
墨弹

乌贼不仅能像鱼一样在海中快速游泳,还有一套施放“烟幕” 的绝技。乌贼体内有一个墨囊,囊内储藏着能分泌天然墨汁 的墨腺。平时,它遨游在大海里专门吃小鱼小虾,但是一旦 有什么凶猛的敌害向它扑来时,乌贼就立刻从墨囊里喷出一 股墨汁,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黑色,使敌害顿时看不见它, 就在这黑色烟幕的掩护下,它便逃之夭夭了。而且它喷出的 这种墨汁还含有毒素,可以用来麻痹敌害,使敌害无法再去 追赶它。但是乌贼墨囊里积贮一囊墨汁,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所以,乌贼不到十分危急之时是不会轻易施放墨汁的。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 大多具有贝壳(或有内核); • 运动器官是足。
h
9
三、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P13
• 1、人工养殖的对象。我国水产养殖总量名列 世界第一,贝类产量也位居世界首位。
• 2、可食用。 • 3、可药用:石决明、海螵蛸、珍珠粉 • 4、很好的装饰品。 • 5、传播疾病。
h
10
h
19
二、昆虫的结构和特点:书P15
腹 部 胸 部 头部
昆虫的基本特征: (1)身体分为头胸腹 三部分 (2)两对翅 (3)三对足
后足
气门 中足
h
前足
20
❖1.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
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2.蝗虫体表有外__骨__骼_,对蝗虫有什么意 义?
既保护内部结构, 又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泰安十八中
刘学秋
h
1
一、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靠 贝壳保护的动物 叫软体动物。
河蚌
软体动物有
10万种以上,
是动物界的第
二大类群。
h
2
扇贝
文蛤
缢蛏
h
3
蜗 牛
(腹足)
石鳖
h
4
宝 贝
乌贼
章鱼
(腕足)
h?
保护作用
2、这几种动物是靠什么结构运动的?又 是靠什么结构呼吸的呢?
踪迹,这云他们运动能力强是分
不开的。
(1)在空中生活:蜜蜂、马蜂、蜻蜓、苍蝇、蚊子、
牛虻、蝴蝶等。
(2)在地表生活:步行虫(放屁虫)、蟑螂等 (3)在土壤中生活:蝼蛄、地老虎(夜蛾的幼虫)、
蝉的幼虫等。
(4)在水中生活:负子蝽、田鳖、龟蝽、划蝽等,鞘翅目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3.观察蝗虫
①蝗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课部本 分有哪些结构组成?
腹部

后足
胸部 头部
中足
触角 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 三部分。
单眼
胸 跃觉;部有头是器两部运对官负动翅有中责,一心用感对,于觉触有飞和三角行摄对。(有食足触触善,角觉于和感跳足
口器
是和昆虫嗅的觉附作肢用,)分,节三。个单眼(感 光,辨别明暗)和一对复眼
头部发达,身体内有退 化的贝壳,有一对发达的 眼。10条腕足用于捕食, 可借助漏斗喷水的反作用 力,快速运动。遇到敌害 时,能喷出墨囊里的墨汁, 掩护逃生。
4.软体动物的结构特点
①柔软的身体外有外套膜蝓kuò yú (鼻涕虫)
无壳的软体动物
5.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②昆虫的基本特征 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③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食用;传播花粉,药用; 科研实验材料;传播疾病.....
4.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③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治疗疾病
4.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④果蝇是非常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4.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⑤蚊、虫、端叮咬人并传播疾病。蝗虫,棉铃虫,蚜虫等会危 害农林业。
节肢动物知识点总结
①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观察缢蛏
②缢蛏靠什么结构运动和呼吸的?
贝壳 鳃
外壳膜
用富含肌肉的足缓慢地运动。
出水管
足 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观察缢蛏
③缢蛏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贝壳 鳃
外壳膜
出水管
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 水,水流经身体一些器官后, 再通过出水管排出体外。在 吸水过程中摄取食物,在排 足 水过程中排出食物残渣。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完整版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完整版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教学目标:1、说出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

2、描述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

3、说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4、列举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双壳类软体动物及节肢动物中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

2、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节肢动物形态结构的比较。

三、教学方法:教授教学法为主,直观教学法、讨论及归纳总结法为辅。

四、教学用具:河蚌实物、蜗牛、蝗虫彩图。

节肢动物的几种动物形态结构分析对比表格。

五、课时安排:2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开始:(一)、导入1、上课的要求(严肃、配合,不许讲话时千万别随便讲话,影响我讲课及其他同学听课,否则要么上台了讲,讲不好,下课再讲,讲好了再回去吃东西;下课以后我们可以随便玩,我都不介意,但是在工作方面一定要听我的。

)2分钟2、课程以《蜗牛的谜语》和蜗牛的彩图导入。

师:即谜语是:名字叫做牛,不能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打一动物。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看看这个谜语的谜底到底是什么?(然后板书: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软体动物:)(4分钟)学生回答:(…………)师:对,是蜗牛,蜗牛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软体动物,什么是软体动物呢?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的彩图,蜗牛表面:有贝壳,体内有非常柔软的身体的动物就叫做软体动物。

同学们将书本12页第一段将它这句话画下来,将它记住。

师:软体动物的种类很多,目前已经命名的就10万多种,是动物界的第二类群。

由于之类之多,本节课我们把它分成两部分来学习,一类是双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类是其他软体动物。

首先我们来学习双壳内软体动物,所谓双壳类:就是它们的身体表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体内有非常柔软的身体的动物。

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双壳类软体动物有哪些呢??学生回答:有……,或者是不知道……(7分钟)师:常见的有河蚌、扇贝、文蛤、縊蛏等等。

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蜗牛
蜗 牛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多以植 物的叶、茎、果实等为食,依靠腹 面扁平宽大的腹足运动。
河蚌
生活在江河、湖泊和池沼的水底,以水 中的微小生物为食,运动器官为斧足。
宝 贝
生活在海水中,贝壳近于 卵圆形,表面有花纹,在 古代曾作为货币使用。
鱿鱼
乌贼(墨鱼)
生活在海水中,以鱼 虾等小动物为食,贝 壳退化为内壳
虾、蟹等为人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动物蛋白;
蜜蜂等昆虫为开花植物传粉; 蝎、蜈蚣、蝉蜕可入药,治疗疾病; 果蝇是非常经典的实验材料; 蚊、螨叮咬人,并传播疾病 。
蚰蜒
节肢动物是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的一类无脊椎动物(120万种)。 已知动物150万种,昆虫 100 万种,昆虫占动 物的2/3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纲的。
(1)在空中生活:蜜蜂、马蜂、蜻蜓、苍蝇、蚊子、
牛虻、蝴蝶等。
(2)在地表生活:步行虫(放屁虫)、蟑螂等 (3)在土壤中生活:蝼蛄、地老虎(夜蛾的幼虫)、
章鱼 (八爪鱼)
外形——身体外面包着两片 石灰质的贝壳,起保护作用;
摄食和呼吸——通 过入水管和出水管 吸水和排出水,在 此过程中摄取水中 的食物颗粒并排出 未消化的残渣,同 时利用鳃进行气体 交换。
身体柔软,表面
有外套膜,大多具 有贝壳; 运动器官为足。
乌贼的贝壳退化为海螵鞘(内壳),位于体 背面皮肤下的壳囊内,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乌贼的足特化为腕和漏斗,是它主要的运动 器官。
1、 蝗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 这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
2、气门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3、蝗虫体表有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 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 的蒸发(外骨骼会限制它的发育和长大,所以 昆虫要定期蜕皮). 4、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 唯一会飞行 的动物。

八年级生物上册 5.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八年级生物上册 5.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十四页,共十五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软体动物(ruǎntǐ-dòngwù)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ruǎntǐ-dòngwù)贝壳内的身体非常柔软的动物。软体动 物(ruǎntǐ-dòngwù)种类繁多,现存种类有 10 万种以上,仅次于节肢动物,为动物界第二大类群。常见动物有:
No 河蚌、扇贝、文蛤、缢蛏 、石鳖、蜗牛、乌贼、章鱼等。运动器官是斧足、呼吸器官是鳃。河蚌体表的贝壳就
én)

哪一只蝗虫先死亡?







气门 气管
第十三页,共十五页。
概括(gàikuò)节肢动物的特征:
体表有坚韧的 外骨骼 。
身体和附肢都 分节 。
节肢动物与人类(rénlèi)生活的关系:
1.食用(shíyòng)、药用、饲料或饵料;
2.观赏品及工业原料:如珍珠,纽扣等; 3.危害。
2021/12/9
2021/12/9
第七页,共十五页。
观察蝗虫的身体
通过观察结合课本P15页的插图完成下列题目:
(1)蝗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有什么特点? (2)说出图中1 至 9的名称
腹3 部(fù
bù)
胸部2 头1部
(xiōnɡ bù)
触4角
(chùjiǎo)
9翅
2021/12/9
气门8
7
后足
第八页,共十五页。
乌贼、章鱼等。
2021/12/9
第二页,共十五页。
观察(guānchá)与思考:
(1)体表的贝壳作用(zuòyòng)是什么?
紧闭贝壳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
(2)外套膜有什么作用?
外套膜包裹着河蚌柔软的身体。河蚌体表的 贝壳就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生物八上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

生物八上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
生物八上软体动物和 节肢动物(软体动物)
目录
• 软体动物概述 • 常见软体动物介绍 • 软体动物的生理机能与适应性 • 软体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与人类关系
目录
• 节肢动物概述及与软体动物的比较 • 总结: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意

01
软体动物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软体动物是一类无脊椎动物,身 体柔软且没有硬壳,通常具有外 套膜和贝壳。
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具有多种功能,如运动、捕食、感觉等。软体 动物的附肢不发达,多为简单的触手或吸盘。
生活习性及分布比较
生活习性
节肢动物生活习性多样,有的栖息在土壤中,有的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它们以 不同的方式获取食物,如捕食、寄生或腐食等。软体动物多栖息在潮湿的环境中 ,如淡水、海水或陆地上的潮湿处。它们以滤食或捕食为生。
02 03
生态系统作用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捕食者、被捕 食者、分解者等,它们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关联,维持着生态系统 的稳定和平衡。
遗传多样性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的 遗传基础,同时也为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启示
经济价值
食用价值
许多软体动物如蜗牛、贝类、章鱼等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具 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工业原料
软体动物的贝壳可作为工艺品、纽扣、化妆品等工业原料。
药用价值
一些软体动物及其提取物具有药用价值,如珍珠粉、海蜗牛提取 物等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 2
文化影响
软体动物在人类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如珍珠象 征着纯洁和高贵,贝壳则常被用作装饰品或工艺 品。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

斧足
其他软体动物:
扁平 的足
石 鳖
8个呈覆瓦状排列的贝壳
蜗 牛
(腹足)
蜗牛,蜗牛的壳为螺旋形,依靠大而扁平 的足来爬行,足内腺体会分泌黏液,可减少爬 行时足与地面的摩擦力,头部有触角、眼等感 觉器官。
乌贼
硬壳被外套膜包被或完全消失。 有一对发 达的眼,10条腕足用于捕食,可借助漏斗喷 水的反作用力快速运动。遇到敌害时还能喷 出墨囊里的墨汁,掩护逃生。
部分贝类在繁殖时,把精或卵细胞排至出水腔中,依 靠排水孔附近的外套膜和鳃等的作用,使生殖细胞压入 鳃腔中,并在此受精、发育,到能自由活动的幼体时才 离开母体营独立生活,称幼生型 。如:河蚌 河蚌的受精卵自卵裂起,经过受精卵→桑椹期→囊胚 期→原肠期→钩介蚴的胚胎发育过程,形成钩介蚴虫。 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一般需35~50天
不同点:软体动物的贝壳在保护动物同时, 也限制了动物运动能力;昆虫身体和附肢的 外骨骼分节,可使动物运动更灵活,外骨 骼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丧失。
5、在所有的动物类群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
是最多的,想一想这与它们的哪些特征有关呢? 繁殖能力强; 体表具有保护功能的外骨骼; 身体和附肢分支运动更加灵活; 感觉器官发达; 昆虫的呼吸系统完善,适应陆地生活; 体形较小,对空间和食物需求较小; 利于在有限的空间容纳更多个体。
身体是否较硬 较硬 较硬 较硬 较硬 分节 分节 分节 身体是否分节, 分节 体节是否有差别 有差别 有差别 有差别 有差别
有无触角, 触角是否分节
有无翅
有触角 有触角 无触角 有触角 分节 分节 分节
有翅 3对足 分节 有翅 3对足 分节 无翅 4对足 分节 无翅
多对足
有触角 分节
无翅 5对足 分节

原创2: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原创2: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蛛形纲: 蜘蛛、蝎 甲壳纲: 虾、蟹
多足纲: 蜈蚣、蚰蜒、马陆
动物150万种,昆虫 100 万种,昆虫占动物的2/3是动物界中最大 的纲。生物圈中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这与他们运动能力强是分不开的。
(1)在空中生活:蜜蜂、马蜂、蜻蜓、苍蝇、蚊子、牛虻、蝴蝶等
(2)在地表生活:步行虫(放屁虫)、蟑螂等
(3)在土壤中生活:蝼蛄、地老虎(夜蛾的幼虫)、蝉的幼虫等
(4)在水中生活: 负子蝽、田鳖、龟蝽、划蝽等,鞘翅目的龙虱、水龟虫、 蜻蜓、石蛾、蜉蝣等
(5)寄生生活: 跳蚤、虱子等
(1)身体分为 头 、 胸 、 腹 三部分 (2)有一对 触角 、三对 足 、两对 翅 ,触角和足(附肢) 分节 ;
(3)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 (4)呼吸: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 ,通过气门与外界相通都由肌肉牵引。
(1)寻找食物 (2)躲避敌害 (3)寻找配偶 (4)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昆虫
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行的动物。
通过翅的运动可以扩大昆虫的生活和分布的空间,对其生存
和繁殖有重要意义。
虾、蟹等为人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 动物蛋白 ; 蜜蜂等昆虫为开花植物 传粉 ; 蝎、蜈蚣、蝉蜕可入 药 ,治疗疾病; 果蝇是非常经典的 实验 材料; 蚊、螨叮咬人,并传播 疾病 。
胸部 和 腹部 ,一共有 10 对
水分蒸发
外骨骼 蜕皮
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活方 式和成虫相似,因此蝗虫的变态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像蚕,在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和成虫 的相态结构及生活方式相差很大,它的变态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昆虫不仅具有节肢动物所共有的特点外,还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两对 翅 ,三对 足 ,身体分为 头胸腹 三部分。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乌贼
乌贼,有一对发达的眼,10条腕足用于捕食,身体 内(躯干背面皮下)有退化的贝壳(海螵蛸),可 借助漏斗喷水的反作用力快速运动。遇到敌害时还 能喷出墨囊里的墨汁,掩护逃生。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 大多具有贝壳; • 运动器官是足。
小资料:
珍珠形成:
外套膜受到异物(砂粒、 寄生虫)侵入的刺激,受 刺激处的表皮细胞以异 物为核,会分泌大量的 珍珠质把异物层层包裹 起来,最后形成了一异 物为核的珍珠。珍珠鱼 贝壳的成分相同,主要 成分是碳酸钙
• B、为内脏器官的进化发展创造空间条件 • C、为肌肉的发达创造条件 • D、使附肢更加坚韧,不易受到环境的破坏
昆虫的基本特征:
• 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等 等。
• 蚂蚁是昆虫吗?蜘蛛、蜈蚣、虾是昆虫吗? 为什么?
非昆虫类
蝴蝶、蜻蜓、瓢虫、蚊 昆虫纲: 蜘蛛、蝎、蜱 蛛形纲:
节肢动物 分类
5、软体动物在生物圈中,属于第几大类群 ( ) A、第十大 B、第一大 C、第二大 D、第三 6、下列哪组动物全部属于软体动物 ( ) A、河蚌、蜗牛、河虾 B、牡蛎、扇贝、涡虫 C、鲍鱼、章鱼、鱿鱼 D、田螺、枪乌贼、青蛙 7、美丽的饰品-----珍珠,来源于 ( ) A、海中的石头磨制成的 B、河蚌的外套膜分泌的 C、蜗牛的外套膜分泌的 D、牡蛎的外套膜分泌的 8、双壳类软体动物是指 ( ) A、有两片贝壳的软体动物 B、有双数贝壳的软体动物 C、有两层贝壳的软体动物 D、有多片贝壳的软体动物 9、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钉螺,属于 ( ) A、扁形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软体动物
1、繁殖能力强;2、体表具有保护功能的外 骨骼;3、身体和附肢分节,运动更加灵活; 4、感官器官发达;昆虫的呼吸系统完善,适 应陆地生活;5、体形较小,对空间和食物的 需求较小,利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更多的 个体;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能认识常见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了解其形态结构。

(2)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力方面
通过观察缢蛏和蝗虫等动物,能概述出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1)通过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学习,能辩证的认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2)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我们适应大自然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双壳类软体动物及节肢动物中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

(2)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也是本课重点。

2.难点:
(1)节肢动物形态结构的比较。

(2)如果引导学生确定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主要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二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1课时)
一、常见的软体动物
河蚌: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两片贝壳
蜗牛: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外壳
乌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内壳
二、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三、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食用、药用、工艺品
有害:钉螺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2课时)
一、昆虫------蝗虫
头部:一对触角,三个单眼,一对复眼,口器
1、形态结构胸部:一对前足、一对中足和一对后足、两对翅膀
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听觉器官,生殖器官
2、外骨骼:包裹在体表外,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具有蜕皮现象
3、呼吸过程: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

二、其他节肢动物:蜘蛛、蜈蚣、虾
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四、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堂堂清
1.下列动物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蛏
B.鲍鱼
C.牡蛎
D.沙蚕
2.下列有关河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河蚌生活在淡水中
B.用鳃呼吸
C.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
D.用腹足运动
3.蜗牛的有运动器官是()
A.触角
B.贝壳
C.腹足
D.斧足
4.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贝壳都在身体的外面
B.蜗牛是一种对农作物有益的动物
C.乌贼可在海水和淡水中生活
D.乌贼的外套膜在外,特别发达,呈肌肉质状
5.蝗虫是同学们熟悉的昆虫,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
C.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外骨骼
D.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
6.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A.气门
B.气管
C.肺
D.气囊
7.河蚌的贝壳能闭的很紧,起作用的主要是()
A.外套膜
B.斧足
C.毕壳肌
D.外套膜和闭壳肌
8.下列不是节肢动物的是()
A.蜜蜂
B.螳螂
C.麻雀
D.蜻蜓
9.下列有关河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贝壳表面的环形线不会因河蚌生长时间的长短而变化
B.只有当贝壳张开时,河蚌才能呼吸和取食
C.贝壳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D.河蚌用柔软的身体表面进行呼吸
10.下列选项中,与蝗虫适应陆地生活无关的是()
A.体表有外骨骼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C.后足发达
D.有一对革质的前翅和一对膜质的后翅
11.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它们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时期是()
A.卵期
B.蛹期
C.幼虫期
D.成虫期
12.蝗虫的气门位于()
A.头部
B.胸部
C.腹部
D.胸部和腹部
13.蝗虫外骨骼的重要作用是()
A.支撑身体,可以使身体长得很大
B.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
C.有利于飞行
D.可以防止天敌捕杀,具有防御作用
14.下列不是节肢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A.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B.体表有外骨骼
C.足和触角分节
D.长有翅
15.“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下列动物不属于昆虫的是()
A.天牛
B.蚊子
C.蜈蚣
D.蜜蜂
16.下列几种无脊椎动物分别属于哪一类群,请用连线的方式表示出来。

①水螅 A.腔肠动物
②绦虫 B.扁形动物
③蛔虫 C.线形动物
④蜗牛 D.环节动物
⑤沙蚕 E.软体动物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软体动物导入新课,并作适当总结,使学生初步感知软体动物的概念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其次,通过观察与思考,分析双壳类动物(以河蚌为例)的结构特点,概括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软体动物的认识,使学生了解软体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并认识贝壳外套膜,足,出水管和入水管等结构,理解软体动物是如何适应水中生活的。

而对于节肢动物,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龙虾这个生物导入,依次通过节肢动物的概念,结构特点,生理习性等方面知识点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