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代申都大厦(2014公共建筑节能最佳实践案例)--夏麟
江森自控为上海世博会建筑提供能源效益解决方案
20 0 9年 1 3 2月 0日, 中国北京— —全球领先的一站式楼宇解决方 案供应 商江森 自控宣布将积极 响应 2 1 0 0年上海 世博会 “ 低碳世博 ” 的口号 , 大力推行建 筑节能 , 助力本届世博会成为全世界低碳技 术的范本 。在本次世博会 建设期 间 ,
能源 。
世博中心是上海世博会 园区的核心建筑之一 , 承担世博会运 营指挥 中心、 将 庆典会议 中心 、 闻中心 和论 坛活动中 新 心等功能。 会后 , 世博 中心将作为大型会议和展览场地 。 江森 自控获得 其全 过程 系统 调试运行 ( o i in g 的合 同, C mm so i ) s n 以 帮助该项 目获得 L E E D金奖认证 。 作为 L E E D强制性要求 的全过程 系统 调试运行 , 江森 自控作为第三方参 与到项 目全过 程系统调试运行 中, 通过协助业主 , 计团队 , 工承包商 , 设 施 和今后 的运行维护 人员 , 明确业 主要 求 , 澄清并完善设计 目
与方 面的力 度 ,并不断改进和创新我们 向客户 提供 的产 品与服务 。更 多信 息请 登录公司 网站 :t : w .h sn ht / wj no- p/ w o
c n r l.o o tose m
供 暖设 备 , 确保 高效 节 能运 行 , 括 螺 杆 式水 源 热 泵机 组 、 心 式 江 水 源 热 泵 机 组 以及 离 心 式 冷 水 机 组 。 并 包 离
上海世博洲 际酒 店作为世博 V P接待 中心位于世博 国际村 内 , I 是一栋 2 6层高 、 总建筑 面积 6 ,7 平方 米的五星 6 1 4 级豪华酒店 , 主要接待重要官员和贵宾等 。 江森 自控为该项 目提供 了离心式冷水机组和变频式离心制冷机组 。 应用约克
装配式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案例
装配式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案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业一直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挑战,人们开始探索更加节能环保的建筑解决方案。
在这一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技术应运而生。
装配式建筑具有快速、节能、环保等优势,在实际工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将介绍几个国内外的装配式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案例。
一、上海中国电信大厦上海中国电信大厦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高层装配式建筑项目。
该项目采用了钢结构模块化设计与组装方式,并且在墙体和楼板上使用了高性能保温材料,有效降低了热量传递和传导造成的能量损失。
同时,通过外窗系统的优化设计,实现了良好的光热利用以及室内空调系统和照明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这些节能技术的应用使得该大厦达到了较高水平的节能标准,有效地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二、德国宜家超市宜家超市是世界知名的家居用品零售巨头,在其位于德国哈雷市的一家分店中,采用了装配式建筑技术实现了节能效果。
该超市利用了太阳能光伏板在白天发电,并将多余的电力储存起来以供晚上使用。
此外,超市的集中供暖系统经过精心设计,有效利用余热回收技术,在保持舒适温度的同时减少能源浪费。
这些措施使得宜家超市在功能与环保性方面兼顾,并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三、中国南京江东城战略新区作为一个大规模城市更新项目,南京江东城战略新区在塑造城市形象的同时也注重了节能环保。
该项目采用了装配式建筑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与组装方式快速搭建建筑结构。
此外,在墙体和屋顶上选择了具有良好隔热性能和保温效果的建筑材料,并配备了高效节能设备和系统,如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江东城战略新区在节能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美国西雅图SLU 517住宅项目SLU 517住宅项目是美国西雅图的一个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
该项目采用了装配式建筑技术,通过工厂预制和模块化设计,在减少建筑废料和施工噪音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
申都大厦改建工程全生命周期BIM应用
BIM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热点,创新、整合、绿色和信息化是其关键要素,模型整合和数据管理作为BIM的核心,一直是BIM技术研发的重点。
在全生命周期中通过多方合作,实现BIM模型和数据的流转及管理,是BIM实现全生命周期价值的根本路径。
以下结合申都大厦改建项目具体阐述。
1 项目概况申都大厦改建工程原建于1975年,为3层车间,1995年改造设计成办公楼,属多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采用钢框架结构。
改造采用钢结构加固措施。
改造后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建筑呈L形平面,L形两长边分别为南向、东向。
基地东侧为主入口面,结合市政广场、绿化等,统一设计。
人行主入口位于建筑东北角,保留原有位置。
半地下室为机动车停车库和配套设备用房。
首层东侧为入口门厅,南侧设有展示休闲区域、餐厅等公共空间。
二层局部为首层入口门厅的上空,其余为公共办公空间。
三至六层以开放式大空间办公空间为主。
屋面层设置屋顶花园、机房设备区,结合布置太阳能光伏电池、太阳能热水器等系统。
本项目为国家绿色建筑设计三星项目。
设计难点包括:层高较低;管线明装,美观要求高;中庭空间复杂;垂直绿化设计协调难度大等。
改建的出发点和定位为:1)绿色、节能、智能化办公楼示范建筑;2)既有建筑改造的范例;3)各种先进数字化建筑技术的载体;4)充分利用BIM平台提供高品质的设计服务;5)BIM模型成功应用在项目管理中;6)BIM模型成功应用在运营管理中。
2 BIM全生命周期应用2.1 BIM实施的目标与关键目标:建筑信息在全生命周期的流转与管理。
关键:模型、图纸与现场施工,三者协调一致。
2.2 基于BIM的设计采用BIM软件伴随设计构建模型,以BIM模型充当提资、沟通平台,并完成垂直绿化等细部节点的设计和室内模型构建。
同步完成结构模型的建立和机电所有专业的模型建立,并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进行管线综合,充分利用Revit软件和Navisworks软件的交互解决各类专业协调等问题,通过模型彻底解决管线综合问题。
国内5个办公楼室内设计案例分析
国内5个办公楼室内设计案例分析1.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Shanghai Tower)是中国第一高楼,楼高632米,共有127层。
其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办公楼的需求和标准。
整个设计采用了现代简约的风格,以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办公环境。
办公区域的布局合理,使得每个员工都能拥有充足的空间,并且设计了大量的休息区和会议室,用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北京国际贸易中心(Beijing 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是一座现代办公楼,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
该项目的室内设计注重了空间的灵活利用和功能的合理布局,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例如,大型企业可以选择开放式办公区域,以鼓励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小型企业可以选择私人办公室,以提供更私密的工作环境。
此外,设计师还注重了细节的处理,如舒适的家具、柔和的照明和宜人的色调,以提供一个舒适和宜人的工作环境。
3.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国际金融中心(Guangzhou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是一座综合性商务楼,楼高432米,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
室内设计力求创造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商务空间,以吸引客户和租户。
设计师在每个楼层都设置了大型接待区,以展示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价值,并提供独特的会议室和展示区域,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此外,整个办公楼采用了现代、高科技的设计元素,如灯光效果、材料选择和装饰品的摆放,给人一种时尚、高端的感觉。
4.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Overseas Chinese Town Creative Culture Park)是一个创意产业园区,位于深圳市中心的罗湖区。
该园区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文化氛围而闻名,吸引了众多创意人才和企业入驻。
室内设计注重了空间的灵活性和创意的表达。
例如,各个办公区域设置了不同风格和主题的会议室和休息区,以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
分顶计量系统对上海地区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案例分析
WANG J n / u r o 2
( h n h iGe ea miitaino h r e o n tu t na dCo srcin Maeil, h n h i2 0 3 Chn ) S a g a n rlAd nsrt ft eMak tfrCo srci n ntu t tras S a g a 0 0 2, ia o o o
Ca ea ay i n e e g o s mp i n o r e s a e p b c b i i g s n l s o n r y c n u to fl g - c l u f u l n s i s a i d n
s ng ia e ha ha r a bas d on e pari ub nt y m ea ur m e y t m ta s e r l s e nts s e
进行分析 , 结果显示, 办公建筑能耗以空调能耗为主, 而商场建筑能耗以照 明为主 , 2种建筑空调能耗逐月变化 规律存在 不同, 这 照
明 能耗 则 相 对 稳 定 。
关键词: 分项计量 ; 大型公共建筑 ; 建筑能耗
中图分类号 :U1 1 95 T 1.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0 17 2 2 1) 10 4 — 3 10 — 0 X(0 0 l ̄ 0 8 0
言
状, 使人们对公共建筑的能耗情况有了 深入的了解。 但由于计 量设备的不齐全,建筑能耗调查只能得到 1 幢建筑的能耗总
据统计, 上海地区年房屋竣工面积在 3 年中增长了将 0 数, 无法得知建筑内部的实际用能情况, 这给节能诊断与节能 近 3倍 r 0 l 1 ,尤其是 20 年至 20 年间建筑业发展更为迅 改造带来了不利。 00 06 猛。从每年建筑面积比例可以看出, 近几年工厂和学校的比
建筑节能减排的典型案例
建筑节能减排的典型案例那我给你讲个超酷的建筑节能减排案例——上海建科中心。
这地儿就像是建筑界的“节能小超人”。
首先呢,从外表看,它的外立面就很有讲究。
那些窗户啊,可不是普通的玻璃窗户,是双层的,中间还有特殊的空气层,就像给建筑穿了一件超级保暖又透气的外套。
冬天的时候,能把室内的热量牢牢锁住,不让它偷偷跑出去;夏天呢,又能把外面的热气挡在外面,不让室内变成蒸笼。
这就大大减少了空调暖气的使用量,节能减排那是从源头就开始了。
再说说它的屋顶。
屋顶上有大片大片的太阳能板,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就像一群蓝色的小士兵在晒太阳发电呢。
这些太阳能板发的电,能给建筑里的好多设备供电,什么照明啦,部分办公电器啦,都靠它们。
这就相当于建筑自己给自己制造清洁能源,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多环保啊。
还有哦,建筑里面的通风系统也特别智能。
它能根据室内外的温度、湿度等情况,自动调整通风量。
就像有个聪明的小管家在时刻监控着,不需要一直开着大风扇或者空调来调节空气。
而且,建筑里很多地方的材料都是可回收利用的,这就像是把建筑变成了一个环保大循环的一部分,旧材料还能继续发挥余热,不浪费资源。
另外一个例子是德国的国会大厦。
这国会大厦就像是一个绿色的“魔法城堡”。
它的穹顶可不简单,那是一个巨大的采光和通风系统的一部分。
白天的时候,穹顶能让大量的自然光洒进大厦内部,使得很多区域都不需要开灯照明,自然光线又明亮又舒服,还不耗电。
而且穹顶还能像烟囱一样,帮助大厦通风换气,让新鲜空气在大厦里自由穿梭,减少了空调的使用频率。
大厦的地下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地热系统。
这个系统就像在地下藏了一个巨大的恒温箱,冬天的时候把地下的热量“抽”上来给大厦供暖,夏天的时候又把大厦里的热量“送”到地下储存起来,这样一冬一夏,能源就得到了很好的循环利用,既节能又环保。
这国会大厦就这么巧妙地把节能减排融入到建筑的每一个角落,真的很值得学习呢。
论上海中心
论上海中心大厦的可持续性商学院13市场营销二班2013131319 覃瑶一、摘要上海中心大厦被称为世界上最高的绿色建筑,是世界首座国家绿色建筑三星认证,美国LEED绿色建筑认证,可持续发展是上海中心大厦的核心设计理念之一。
为了同时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上海中心运用各种策略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其中两种根本措施包括近乎完美的水资源管理和高效的系统化建筑管理。
设计有百分之三十三的绿化面积。
尽可能的采用本地化,高回收率的建筑材料。
大厦还采用地热资源为采暖和冷却提供能量。
上海中心大厦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将大于百分之二十五,综合节能率为百分之五十四点三。
上海中心大厦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手段将使大厦每年减少碳排放1.25吨。
二、关键词日光利用玻璃幕墙外立面面螺旋式上升设计冰蓄冷三联供系统地源热泵风力发电设备透水性三、引言可持续建筑(sustainable building)是在1993年由英国博士查尔斯·凯博特提出的,理念为“追求降低环境的负荷,与环境相接合,还要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
它的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与生态、保护健康、提高生产力、有利于子孙后代。
有统计数据显示,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消耗的资源占到世界资源消耗总量的50%左右,产生的污染和二氧化碳气排放也占到世界总量的50%左右。
因而,必须要着眼于建筑生命全周期的节能减排,以及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
而下面我将阐述即将在2015年年中投入运营,被评为全球十大可持续建筑的上海中心大厦。
四、正文上海中心大厦建设方案定位于绿色建筑,符合节能环保的未来城市发展理念。
建筑的总体布局充分考虑了地下、地面、空间的城市光系。
在施工方面,遵循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施工宗旨,上海中心大厦采用“超深,大尺寸钻孔灌注桩工艺”。
避免了常规钢板在施工过程中对的土体挤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噪声、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
1、日光利用及建筑物外幕墙设计,上海中心大厦为充分利用自然光源,采用全玻璃幕墙。
建筑节能例案分析
这座高180米,40层的大厦,打破了传 统办公建筑设计的“火柴盒”式结构,它 圆弧形的设计,使底部和顶部渐渐收紧形 成曲面,将大厦的轮廓线最大程度地融入 周围建筑和街道环境之中,并使底层广场 能够得到最多的日照。同时建筑的弧形曲 面可以很大程度上配合其周围的树木和用 于巧妙界定大厦边界的低矮石墙及长椅, 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广场。大厦的平滑 设计可以引导其周围的空气流动,能够减 低刮风对底层及周围步行者带来的不便。 大楼为旋转型设 计,所以光线并非直 接照射,光线由每层 旋转型的楼层折照, 有散热的功能。另一 方面,新鲜的空气可 以利用每层旋转的楼 层空位,通便全座大 楼。
大楼在运营过程中,酒店、 办公等会产生大量的热空气, 特别是上海中心大厦有24 个 直接对外营业的大空间的空 中花园,在夏季会集聚温度 较高的热空气 因此,热回收利用技术就是 将这部分的热空气进行回收, 采用热泵型热水加热器,为 酒店提供生产生活热水。上 海中心大厦设计成空气 水热泵系统,采用带ECM电机 的风机盘管机组。
作为一幢综合性超高 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以办公 为主,其他业态有会展、酒店、 观光娱乐、商业等。大厦分为 5大功能区域,包括大众商业 娱乐区域,低、中、高、办公 区域,企业会馆区域,精品酒 店区域和顶部功能体验空间。 其中“世界之巅”即是功能体 验区,有城市展示观看台,娱 乐,VIP小型酒吧、餐饮、观 光会晤等功能。另外,在本项 目的裙房中还设有容纳1200人 的多功能活动中心。
建筑节能案例分析
班级:建筑093 姓名:于继庚 学号:01109311
1.瑞士再保险塔
目录
2.上海中心大夏
3. Stamp住宅 / Charles Wright
上海申都大厦BIMFM案例简介
BIM的最后一公里:上海申都大厦BIM+FM案例介绍FacilityOne BIM+FM中国解决方案中心项目概况:随着上海建设高峰期的结束,新建项目越来越少,既有建筑的改造需求越来越多。
上海申都大厦是一栋老建筑(约6000平方米),其改造工程是一个在既有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的重大改建项目,申都项目在设计和施工中大量采用了BIM技术。
与新建项目不同的是,申都项目更多的要考虑改造之前和竣工之后的运营状况,于是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的整合需求就变得很突出,尤其是如何利用BIM技术进行这种整合。
实施方简介:申都项目BIM+FM解决方案的实施方是FacilityOne(费哲设施管理咨询公司),FacilityOne 是中国第一家专业设施管理咨询机构,同时也是中国少数能够为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提供创新性不动产与设施管理IT解决方案的公司之一。
FacilityOne与全球知名的FM:Systems公司(Autodesk在运营管理领域授权的战略合作伙伴)合作成立了“BIM+FM”中国解决方案中心,专门为中国客户提供全球领先的实现BIM到运营管理的解决方案。
相关软件及解决方案:软件:Autodesk Revit 2011系列软件,FM:Systems Interact 8.0,FM:Systems-Revit Add-in 2011,SQL Server 2005利用上述软件整合而成的BIM+FM解决方案使得BIM模型数据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延续和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它带给业主的主要价值回报是:更好的空间和能耗管理,精益化的维修保养管理,更高的建筑绩效表现,及更长的设施寿命。
对于中国的业主来说,采用BIM方式进行建设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BIM实施费用较高,而回报率不确定。
BIM+FM解决方案能够发挥BIM模型在运营期间的效益,因而也显著地提升了业主实施BIM的价值回报。
项目实施方法和特点:FacilityOne与ECADI BIM中心合作在申都大厦项目中实施了BIM+FM的解决方案(首期),贯彻了“以终为始”的BIM方法论,即以运营需求来指导建设期间的模型作业。
超低能耗绿色办公楼改造技术研究——以申都大厦改建工程项目为例
超低能耗绿色办公楼改造技术研究——以申都大厦改建工程项目为例摘要:本文为了契合超低能耗办公楼改造的绿色目标,结合申都大厦实际情况,借助绿色技术,将节能改造技术作为主体。
通过概述改造方案,围绕主动改造技术、被动改造技术等方面探究超低能耗绿色办公楼改造技术内容,进而使建筑达到超低耗能的目标,充分发挥绿色办公楼的经济价值,节省建筑使用增量成本。
关键词:超低能耗;绿色办公楼;改造技术前言绿色办公楼建设的重点是温度、景观、采光等因素。
本改造项目属于绿色建筑,具备了雨水回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垂直绿化、遮阳结构等绿色节能技术,在改造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较为复杂、施工要求较高。
因此,有必要采取合适的超低能耗技术完成绿色办公楼的改造,实现节能技术的集成应用。
1改造方案申都大厦属于既有建筑,具备主体结构、本体形式和场地环境。
相较于其他建筑,在自然通风、垂直绿化等方面施工难度较大,因此需要结合办公楼实际情况、投资因素、改造需求制定改造方案和目标。
在改造过程中,建议依托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节能减排作为改造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主要标准[1]。
本办公楼改造过程中,包含节水、节能、绿化、供暖等模块,因此需要实现多个改造技术和系统之间的有效集成。
业主方的设计部门可以在图纸设计阶段,侧重建筑节能功能和形式设计,满足低能耗目标,凸显建筑立面设计的价值。
此外,应结合申都大厦实际特点,实现自动空调改造设计,凸显设计、施工、技术应用领域的绿色化。
2绿色办公楼超低能耗改造技术分析2.1项目概况本项目中,待改造建筑是上海申都大厦,其旧址最早于1975年建成,在1995年第一次改造成办公楼,经过十余年的使用运行后,建筑出现严重的损坏情况。
因此,本项目通过改造该建筑,达到超低能耗目标,实现建筑的绿色、持续使用。
本项目包含地下一层、地上六层,地下面积为1069.92m2,地上面积6231.22m2,高度是23.75m,地下一层是信息机房、空调机房、雨水机房、车库;地上一层中包含厨房、展厅、监控室、餐厅、大堂,第二至第六层是办公区域和空调机房。
上海现代申都大厦改造工程
57案例篇本项研究工作得到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J06B07,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项目12XD1422800的资助。
上海现代申都大厦改造工程□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夏麟 田炜本文首先阐述了上海现代申都大厦改造工程的改造背景,其次详细介绍了项目实施的节能技术,包括被动式节能技术、机电设备节能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并通过项目实施后的实际运行能耗数据证实项目节能改造的节能性,最后对项目节能改造的经验进行了提炼和总结。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工程概况1.1 地理位置上海现代申都大厦改造项目位于上海市西藏南路1368号,用地面积为2038m 2,建筑占地面积为1106m 2,距离2010年上海世博会宁波馆不到800米。
随着世博园区建设,西藏南路马路拓宽工程,东面居民楼被拆除,该房屋成为西藏南路的沿街建筑。
1.2 历史、现状及改造目标该建筑原建于1975年,为围巾五厂漂染车间,结构为三层带半夹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995年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改造设计成带半地下室的六层办公楼。
经过十多年的使用,建筑损坏严重(见图1),难以满足现代办公的要求。
基于世博的机遇,2008年现代集团决定对其进行翻新改造,当时恰逢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开始,借助世博和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双重影响,现代设计集团最终决定对其进行绿色化改造。
图1 改造前状况1.3 改造的主要措施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三星级的要求和申都大厦的自身特点,申都大厦改造工程采用的主要改造技术包括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建筑遮阳、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阻尼支撑加固、雨水回用、空气热回收技术、节能照明灯具以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智能监管系统等。
图2 申都大厦绿色技术策略1.4 改造后的现状改造后的项目地下一层,地上六层,地上面积为6231.22m 2,地下面积为1069.92m 2,建筑高度为23.75m ,地下一层主要功能空间包括车库、空调机房、雨水机房、水机房、信息机房、空调机房等辅助设备用房,地上一层主要功能空间包括大堂、餐厅、展厅、厨房以及监控室等辅助用房,地上二层至六层主要为办公空间以及空调机房等辅助空间,改造后的实景如图3。
历史建筑节能技术在上海大厦保护修缮中的探究
的能耗 , 高居住舒 适 度 , 提 提升 历 史建筑 的使用 性 能 , 延长 历史建 筑 的使 用寿 命 , 对历 史建筑 的更 高一 个 是 层次 的保护模 式 , 有利 于历史 建筑 的可持续发 展 。[ 1 1
历史建 筑是 既有建筑 的特 殊形 式 , 而 因其 特 殊 然 的历 史 、 文化 、 学价值 和严格 的保 护要 求 , 史建筑 科 历
风貌 ( 表 1。 见 )
表 1 I海 大 厦 围护 结 构 节 能措 施 - 围护 结 构 外 墙 屋 面
图 1 上 海 大 厘 外 立 面
节 能 措 施
无 无
外 窗
仿 木 材 的断 热 铝 合 金 普通 中 空玻 璃 窗(+ A 5 59 + ) 铝 合金 普 通 中空 玻璃 窗f+ A 5 59 + )
。 第 期总 卷 第。 期 ¨年 (第 4 4
N . n 2 1 (oa o 4 , o. ) o6 0 1 T t N . 4 V 1 9 i l 2 3
建 筑 节 能
一 节 能 改 造 与 节 能 技 术
ENERGY— AVI S NG TEC HN0L 0GY
di1.9 9 .s.6 37 3 . 1 . .2 o:03 6 ̄i n17—2 72 0 0 0 s 016
Ab ta tPo ci ioi b i i sw i euigeeg osm t nadipoigtel igc moti 8hg vlfpoet n src: rt t ghs r udn hl rdcn nrycnu pi n rvn i n of r s ihl e rtc e n tc l g e o m h v , e o o i f h t i b i ns Teap i t no e r svn r oao hoo Bod a nin oe o s r ulig. h p l ai e —ai nvt ntcn l yi raw yMasosH tls∞ zd io c d c o f ng y ge i e g n i e.
中国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案例集
中国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案例集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该项目在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选择上充分考虑了能源效益。
采用了高效隔热材料、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等,大大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率,降低了能源消耗。
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是中国最大的航空枢纽之一,该项目在建筑设计和能源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
采用了节能玻璃、地源热泵系统以及智能照明系统等,有效地减少了能源浪费,提高了建筑的能效水平。
三、广州塔广州塔是世界著名的地标建筑,该项目在建筑设计和能源利用方面注重了可持续发展。
通过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太阳能热水系统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等,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了建筑的能耗。
四、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是深圳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该项目在建筑设计和能源管理方面注重了可持续发展。
采用了高效隔热材料、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等,大大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能源消耗。
五、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市的重点工程项目,该项目在建筑设计和能源利用方面注重了可持续发展。
采用了节能玻璃、地源热泵系统以及智能照明系统等,有效地减少了能源浪费,提高了建筑的能效水平。
六、天津体育馆天津体育馆是天津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该项目在建筑设计和能源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
采用了高效隔热材料、太阳能热水系统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等,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了建筑的能耗。
七、南京奥体中心南京奥体中心是南京市的重点工程项目,该项目在建筑设计和能源利用方面注重了可持续发展。
采用了高效隔热材料、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等,大大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能源消耗。
八、杭州互联网创新中心杭州互联网创新中心是杭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该项目在建筑设计和能源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
采用了节能玻璃、地源热泵系统以及智能照明系统等,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了建筑的能耗。
申都大厦改建过程中的节能技术运用
此 外 智 能 办 公 环 境 控 制 系统 会 根 据 时 间 ,温 度 、 室
的 方式 控 制 照 明 。 夜 问 ,感 应 装 置 测 量 到 车 辆 移 动 时 即打 开 照 明 。 而 日 间 .当 车 辆 驶 入 车 库 .只 有 移 动 到 人 工 照 明 区域 时 .感应 装置 才发 出信 号 打 开 车 库 照 明 满 足 7 x 5L
680 。 0m
。
通 过 对 该 项 目的 实 地 考 察 ,该 改 建 项 目将 着 重 从
照 明 、给 排 水 和 空 调 系统 三 方 面 着 手 改造 ,本 文 将 对 此 进
行 详细 介 绍 。
测 区域 的灯光 ,没有 人在办公座位 探测区活动 时 ,系统会
1 照 明 系统 的节 能 改 造
魏
炜, 王
磊, 张亚 峰
200 ) 0 0 2
( 华东建筑 院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摘要:中都 大厦改建项 目, 旨在通过对 空调 、给排水等多方面的改造 达到我 国绿 色建筑三星标准低碳示范楼。
关键 词:节 能; 雨水控 制 和 回收 ; 蓄 热 太 阳 t; 变风 量 系统 k
中 图 分类 号 :T 0 U2 l 文 献 标识 码 :B
照很亮 ,打 开窗帘后 室内亮度会增 加 .这样照度 传感器会 自动发送命 令 将室 内灯光亮度调 低 ,保持一个 恒定的效
果。
1 1 地下车库照明系统 .
经实测 ,利 用 自然采光 ,地下车库在 日问大部分可 无
需 人 工 照 明 。 因 此 我 们 对 车 库 采 用 时 间 与 移 动 感 应 相 结 合
持 5 0L ~1 x照度水平。为避免灯具开 断次数过多影响光源
基于空调系统能耗限额控制的上海某办公建筑运行效果分析研究
26暖通空调HV&AC2020年第50卷第5期长江流域建筑供暖空调基于空调系统能耗限额控制的上海某办公建筑运行效果分析研究*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夏麟A刘剑重庆大学喻伟姚润明摘要介绍了基于空调系统能耗限额控制的上海某办公建筑概况,采用能耗、室内环境、设 备状态监测和问卷调查的主客观研究方法,从空调和供暖实际运行能耗和室内热舒适度两方面进 行评估验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被动式节能技术、空调供暖设备节能系统、智能化节能控制 等性能提升措施的集成技术路径,结合设计、施工、调适等全过程保障措施的实施,可实现办公建 筑空调和供暖低能耗的目标。
项目实现了工作时段全年空调和供暖能耗不高于30 kW*h/m2,同时实现了冬季室内温度22. 94〜23. 63 'C和夏季室内温度25. 13〜25. 62 •(:的高舒适度要求。
冬夏两季的室内热湿环境的主观调查结果整体满意度较高,其中冬季“比较舒适”以上的满意度大 于83%,夏季“比较舒适”以上的满意度大于93%。
通过精确调整室内舒适度水平和进一步优化 空调系统配置,可实现工作时段全年空调和供暖能耗不高于25 kW•h/m2的目标。
关键词低能耗空调供暖室内热舒适能耗限额办公建筑Operation effect of an office building in Shanghai based on energy consumption quota control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By Xio L in* ,Liu Jion,Yu Wei and Yao RunmmgAbstract Presents an office building in Shanghai based on energy consumption quota control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dopts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search methods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door environment, equipment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arries out an evaluation and verification research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actu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ndoor thermal comfort of air conditioning and heating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oal of low energy consumption office building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integrated approach of passive building design, high efficiency of heating and cooling equipment application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combined with a whole-life process of integrated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The project realizes the annu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air conditioning and heating during the working period less than 30 kWh/m2, and a high comfort requirement with indoor air temperature of 22.94-23.63 °C in winter and 25.13 - 25. 62 °C in summer.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of the subjective survey of indoor heat and humidity environment in winter and summer is higher♦with over 83% of comfort satisfaction in winter and over 93% in summer. Moreover, the annu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during working period can be further decreased to 25 kWh/m2by accurately adjusting the indoor thermal comfort demand and increasing the performance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Keywords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ir conditioning, he线ting,indoor thermal comfort, energy consumption quota,office building★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Shanghai,China*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能耗限额的长江流域热环境改善技术路径及评价”(编号:2016YFC0700301-04)☆夏麟,男,1979年11月生,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200041上海市南车站路600弄18号沪上生态家E-m ail:lin_xia@收稿日期:2020-01-20修回日期:2020-02-202020(5)夏麟,等:基于空调系统能耗限额控制的上海某办公建筑运行效果分析研究27〇引S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开展超低能耗或近零 能耗建筑示范”。
绿色建筑的设计革新思路
绿色建筑的设计革新思路
夏麟
【期刊名称】《建筑技艺》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回顾绿色建筑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建筑行业的变化,阐述绿色建筑的概念及其理念给建筑设计行业带来的新要求,提出设计行业应变绿色建筑要求的革新思路,包括设计准则、设计流程、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四个方面.
【总页数】6页(P58-63)
【作者】夏麟
【作者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新思路 [J], 荆凯
2.探究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及运用——评《绿色建筑节能工程设计》 [J], 杜俊芳; 籍仙荣
3.绿色建筑设计策略浅析——以青岛硅谷大厦及配套一期工程绿色建筑设计为例[J], 蒋璇
4.基于节能环保理念的绿色建筑设计
——评《绿色建筑设计及运行关键技术》 [J], 葛琳
5.基于建筑空间原型的西北地区绿色建筑设计探索以西建大绿色建筑研究中心设计为例 [J], 陈敬;王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寻找身边的绿色设计案例
身边的绿色设计回到建筑本身,再谈“身边的绿色”,需考量间距过近的113式居民楼居住功能与申都大厦的办公功能、老化的空间环境与现代的办公需求、三面围合一面沿交通干道的不利物理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改善利用、已经历一次改造的钢混+钢结构既有建筑与新功能、新设备、新标准等多方面关系,甚至矛盾。
在此基础上,还需重点考虑舒适度与经济性的平衡问题。
如同旧时热爱生活的人家翻新旧衣的衍缝手法(通过抛松内部填充科.引入空气层。
再用新面料缝合),申都大厦改造提倡被动式设计,通过CFD模拟分析气流场,嵌入边庭与中庭,梳理环境条件,强调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自然力”引入,尽可能减少人为机械设备的累加。
在“重点”的南立面区域。
基于6层居民楼形成的日照遮挡、视线干扰等因素,以两层为一进深单元,退台2~4m设置边庭,亨在水平方向错动、挑高一层或多层。
形成不同尺度的室外绿园。
宅“亮点”的东立面区域,鉴于东立面作为过渡季节的主要迎风面.东南角上部压力最低的气流分析结论,东立面设置落地玻璃窗,增加通风面积。
同时.东南角五至六层局部楼板拆除.形成空中目院,并形成贯穿风道,导入南立面边庭区域,改善南立面区域通j不畅的现状。
东南角底层区域退让形成室外休憩平台。
设置全开启中轴旋转导风门,作为室内中庭拔风井的底层主要。
在建筑内部。
根据多方案比选分析,直通型中庭设计在L型三面东北段短肢的中部。
上部高出屋面部分设计开启扇,形成拔风井。
北、西立面仅在提升窗墙热工性能的基础上,更换旧窗,并增加通风面积。
在内部功能布局上。
通过对室内区域进深的分析及照度模拟。
决定主、从空间的布置,充分利用侧向采光、局部采光中庭等方式,改善建筑内部逐层功能区域的自然采光条件。
同时,立足夏热冬冷地区气候和建筑外环境特点。
结合绿化设施,进行遮阳系统设计.实现合理“遮”、。
透”的视觉设计。
“身边的绿色”,感悟在细部上,需精心雕琢。
阳光透过成片的绿。
将愉悦撒满整个空间——实现这样诗意的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基本概况
基本情况 机电设备基本情况——空调系统:
13
项目基本概况
基本情况 机电设备基本情况——照明系统:
14
项目基本概况
基本情况 机电设备基本情况——建筑能效系统:
建筑能效监管系统平台的基础 为电表分项计量系统、水表分 水质计量系统、太阳能光伏光 热等在线监测系统。电表分项 计量系统共安装电表约200个; 水表分水质计量系统共安装水 表20个;此外还包括小型气象、 室内温湿度二氧化碳、送风参 数、水质等实时监测设备。
主要功能:办公室、会议室(总承包部)。 7
基本情况
项目基本概况
3层:1080m2 人数:92人 主要功能:办公室、会议室(设计部)以及空 调新风机房。
4层:1035m2
人数:105人
主要功能:办公室、会议室(设计部)空调新
风机房。
8
基本情况
项目基本概况
5层:893m2 人数:46人 主要功能:办公室、会议室(总部)。
5
基本情况
项目基本概况
建筑类型:商务办公楼 办公人数:382人 地下室:1070m2 功能:停车库、机房(1层新风机 房、太阳能热水机房、信息机房、 给排水消防机房、雨水机房、备 用电源机房)
6
基本情况
项目基本概况
1层:1170m2 主要功能:厨房、餐厅、展厅、门厅以 及安保机房。
2层:1051m2 人数:105人
23
谢 谢!
24
19
项目运行情况
楼层
B1F 1F 2F 3F 4F 5F 6F 顶层
用电量 工作区 公共区域
面积
64897 71100 72941 37726 24330 12432
43377 59516 8516 6223 7567 2126 5380
1070 1170 1051 1080 1035 893 836 166
主要耗能设备包括空调系统(室内风+新风);照明系统、插座用电;厨房用 电(排烟、冰柜、洗碗机等设备)、电梯用电;太阳能热水系统(水泵)、雨 水回用系统(水泵)、给排水系统(水泵),弱电控制等其他设备。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总用电量为 435889kWh/a(已扣除太阳能光伏系统发电量)。 单位面积(包括地下室面积)用电量为 59.7kWh/m2.a,人均用电量为1141.1kWh/人.a 空调、照明、插座用电量最大,分别占到60%, 17%和11%。
热镀锌钢板及防潮层(PVC薄膜)+屋面檩条
再生骨料混凝土(内配筋)(40.00mm)+酚醛复合板(80.00mm) 平屋面
+陶粒混凝土(40.00mm)+钢筋混凝土(120.00mm)
种植土(350.00mm)+再生骨料混凝土(内配筋)(40.00mm) 种植屋面 +酚醛复合板(80.00mm)+陶粒混凝土(40.00mm)+钢筋混
3
基本情况
项目基本概况
结构历史: 项目原为上海围巾五厂的 漂染车间三层带半夹层钢 筋混凝土框架架构。
结构特点: 95年改造成办公楼 B1-4F:钢筋混凝土结构 5F-6F:钢结构
4
基本情况
项目基本概况
体型特点: 建筑朝向:南偏东10度 体形系数:0.23
窗墙比: 东向:0.67 南向:0.66 西向:0.08 北向:0.33
上海现代申都大厦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3月27日 1
主要内容
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运行情况 总结与思考
2
基本情况
项目基本概况
地点: 位于上海市西藏南路1368号, 距离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佳 实践区宁波馆不到800米。 建筑面积: 占地面积1106㎡, 地上面积6231.22㎡, 地下面积1069.92㎡ 建筑高度:23.750m
空调单位面积能耗为36.5kWh/m2.a,其中VRF系 统室内循环风的室外机所占能耗最高,约为VRF 系统室内循环风的室内机的10倍。
照明单位面积能耗10.5kWh/m2.a,主要为一般照 明所产生的能耗,约占其用电的97%,插座单位 面积能耗6.9kWh/m2.a,其他能耗较高的部分主 要为厨房用电、电梯和给排水系统的水泵等动力 能耗。
21
主要内容
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运行情况 总结与思考
22
总结与思考
总结
——技术层次 1〉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建筑遮阳等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应用。 2〉按需求可局部开启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应用。 3〉节能灯具、智能控制相结合的照明使用方式。 4〉可精细化分析的能效监管系统。 ——管理层次 1〉企业领导的重视,绿色管理团队的保障。 2〉技术分析是建筑持续提高能效管理水平的支撑。 3〉现代化计算机、监测技术在管理上的应用,可极大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凝土(120.00mm)
平均传热系数达到0.48 W/ (m2.K)
外窗
断热铝合金低辐射中空玻璃窗(6+12A+6遮阳型)
传热系数2.00W/m2.K,综合遮 阳系数0.594,玻璃透过率达到
0.7
10
项目基本概况
基本情况 被动式技术特征——自然通风、自然采光:
11
项目基本概况
基本情况 被动式技术特征——建筑遮阳、垂直绿化:
20
项目运行情况
2013年(截至2013年12月31日)总用水量 为4647m3/a(包括雨水利用)。 按照382人,230个工作日计算,人均用水 量为54.26立方米。 生活用水、厨房用水、雨水回用水量用量 较多,分别占到66%,17%和15%。
其中雨水利用主要用于楼顶屋顶菜园、垂 直绿化和道路冲洗、水景补水等。分别占 到雨水利用总量的83%、8%和9%。
6层:836m2 人数:34人
主要功能:办公室、会议室(开发公司)。 9
项目基本概况
基本情况
围护结构特点:
部位
做法
热工参数
外墙
无机保温砂浆(35.00mm)+重砂浆砌筑粘土砖砌体 (240.00mm)+无机保温砂浆(35.00mm)
传热系数0.85W/m2.K
0.9mm厚铝镁金属直立锁边板+150mm厚离心玻璃棉+2mm厚 金属屋面
15
项目基本概况
基本情况 机电设备基本情况——可再生能源系统:
16
主要内容
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运行情况 总结与思考
17
基本情况
项目运行情况
上海现代申都大厦于2012年底竣工,2013年2月份陆续入住,截至目前人员入 住率约90%。上班时间(一般规定):8:30-17:00,周末休息。
单位面 人均能 人数 积能耗 耗(工
(楼层) 作区)
41
51
105
70
618
92
72
773
105
78
695
46
45
820
34
36
716
75
设计人员办公功能的楼层用电量平均在 70~78 kWh/m2.a之间,人均在618~773 kWh/人.a。
各楼层用电总量关系见图,由图可见功能 楼面用电量所占总用电量的67%,扣除楼 层公共部分之后,功能楼面用电量所占总 用电量降低至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