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哲学易错知识点100个

高中政治哲学易错知识点100个

1.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提醒】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

3.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和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

4.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5.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

【提醒】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7.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提醒】二者不能等同。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8.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

【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提醒】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提醒】实践的观点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提醒】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1、 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答:1.在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2.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下,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在多元文化发展中,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3.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信念,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4.青少年实现中国梦,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2、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观点是错的,阶级性与科学性无必然联系,两者可以相容,代表某一阶段利益的理论,只要符合人类发展规律,也是符合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第一次将阶级性与科学性统一的理论。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5.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实践将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3、 谈谈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

一直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右倾主义、机会主义等的区别

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右倾主义、机会主义等的区别

主观主义一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

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感情、愿望、意志出发,从狭隘的个人经验或本本出发,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使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狭隘经验主义。

教条主义从根本上意义讲,教条主义就是一种僵化的态度。

其外在表现:要么是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僵化地对待某种既成的精神产品(某种理论、观点、教义乃至只言片语);要么是用某种既成的精神产品,僵化地规矩和剪裁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实践。

两种表现所内涵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僵化。

经验主义经验主义通常指相信对现代科学方法,认为理论应建立於对於事物的观察,而不是直觉或迷信。

意即通过实验研究而后进行理论推导优於单纯的逻辑推理。

与经验主义相对的是欧洲的理性主义。

代表人物是笛卡尔,根据理性主义的说法,哲学应经由思考和演绎推理而得出结论。

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亚里斯多德、托马斯〃阿奎纳、托马斯〃霍布斯、弗兰西斯〃培根、约翰〃洛克、乔治〃贝克莱和大卫〃休谟。

经验主义通常做为形容词与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一起出现,用来表示通过主观臆断作出判断,而不是通过观察和实验。

形式主义1.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际的作风,或只看重事物的现象而不屑于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

2.文艺创作中的一种倾向。

它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艺术形式的绝对化,认为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形式决定内容,从而否定内容的意义,割裂形式与内容、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和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它的理论和创作实践都臵内容于不顾,而把形式强调到一种绝对化的程度。

赫尔巴特的形式主义美学认为,美只能从形式来检验,即从构成美的个别因素和艺术作品形式之间的关系来检验。

3.形式主义的主要特征是脱离现实生活,作品的内容空虚,表现形式怪诞、离奇。

在表现形式上则因侧重点的不同,形成各种不同的流派,如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都属于形式主义流派。

《生活与哲学》知识主要易错易混点唯物论 认识论

《生活与哲学》知识主要易错易混点唯物论 认识论
既不能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也不能说真理掌握在多数手中真理具有客观性不管是少数人还是多数人谁的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真理就掌握在谁手中
二、唯物论部分 1.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可知性。/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 物。(注意: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注意:“客观存在”应为 “客观是在”。) 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 4.人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人们的思想也是物质。 5.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注意:作为客观实 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6.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是具体科学中物质的总和。/雾与霾 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 (注意: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7.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9.生产力是客观的,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因而是主观的。 10.物质可以被创造、被消灭。
●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必定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注意: 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或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注 意:颠倒因果关系) ●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注意:任何 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任何真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界限,两 者不可混淆) ●真理是永恒不变的。(注意: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真理,也不存 在终极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真理是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因此被实践反复检验的、已 经确定的真理会被推翻。(注意: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 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 ●追求终极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错。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不存在终极真理)

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地历史地统一

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地历史地统一

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管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理论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

毛泽东关于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认识论结论的理论内涵毛泽东的《实践论》在从哲学理论高度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①这一重要结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对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

毛泽东认为,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任何正确的认识都是同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实践及其探索和改造的客观对象的符合、一致,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它的适用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变成谬误。

正如列宁指出的:“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

”②所以,即使曾经被实践所证实了的科学理论,在把它贯彻到实际中去的时候,也要从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顺应事物的发展变化灵活地运用,决不能无视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超历史跨范围地到处照抄照搬。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真理和价值辩证统一的原理,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

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理论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

毛泽东关于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认识论结论的理论内涵毛泽东的《实践论》在从哲学理论高度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①这一重要结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对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

毛泽东认为,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任何正确的认识都是同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实践及其探索和改造的客观对象的符合、一致,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它的适用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变成谬误。

正如列宁指出的:“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

”②所以,即使曾经被实践所证实了的科学理论,在把它贯彻到实际中去的时候,也要从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顺应事物的发展变化灵活地运用,决不能无视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超历史跨范围地到处照抄照搬。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真理和价值辩证统一的原理,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主观题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主观题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答题模板(一)探究世界的本质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有时会是“意识的相关知识”)【参考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③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错误的,树立正确的意识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参考答案】(1)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在运动变化中利用规律。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参考答案】①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守旧思想。

4、规律的有关知识(规律的含义回答)【参考答案】①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②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5、探究世界的本质的核心知识【参考答案】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或者答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③自然界是物质的,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⑤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有其存在发展的规律,要尊重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用世界观和方法论列表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用世界观和方法论列表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常用世界观和方法论列表一、辩证唯物论:(第一课)(5)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世界观1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1 :一切从实际岀发,使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无范围限定,可与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使用)______________世界观2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自然界是客观的原理)方法论2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世界观3 :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方法论3 :要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岀发点,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地充实科学知识, 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

世界观4 :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有效地指导实践,促进事物发展。

方法论4 :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规律客观性原理:世界观5 :规律客观的,人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也可用在辩证法、认识论)方法论5 :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二、唯物辩证法:(第二、三、四课)㈠、联系:(3)(联系的观点)世界观1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着。

方法论1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因果联系:(因果联系原理)世界观2 :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都是由其它现象引起的。

方法论2 :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整体和部分的联系:(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原理)世界观3 :整体主导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由部分组成,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状态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3 :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㈡、发展(4)(发展的观点)世界观1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管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管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管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答: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理论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

毛泽东关于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认识论结论的理论内涵毛泽东的《实践论》在从哲学理论高度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①这一重要结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对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

毛泽东认为,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任何正确的认识都是同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实践及其探索和改造的客观对象的符合、一致,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它的适用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变成谬误。

正如列宁指出的:“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

”②所以,即使曾经被实践所证实了的科学理论,在把它贯彻到实际中去的时候,也要从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顺应事物的发展变化灵活地运用,决不能无视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超历史跨范围地到处照抄照搬。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真理和价值辩证统一的原理,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

毛泽东关于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认识论结论及其重大意义

毛泽东关于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认识论结论及其重大意义

作者: 于炳贵
作者机构: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出版物刊名: 理论学刊
页码: 68-72页
主题词: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毛泽东思想;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基本原则;客观实际
摘要: 一、毛泽东关于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认识论结论的理论内涵毛泽东的《实践论》在从哲学理论高度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
的‘左’的或右的错...。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三大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

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

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关于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理解

关于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理解

关于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方法的“求是”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就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和把握客观事物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出发点;揭示客观规律,是实事求是的核心;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是实事求是的落脚点。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客体、现存客体和未来客体的规律性认识无不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归根到底就是实事求是的过程。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什么样的实际出发呢?就是要从主体实际与客体实际的统一出发。

关于“实事求是”中的“求是”就是要从“实事”中去求“是”,具体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去求“本然”之“真”,即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的统一是从静态讲的,历史的统一是从动态来讲的。

因此,我们既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又要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实事求是方法中的“求是”就是要求主客观要相符,例如: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就是主客观相脱离了,也就是没有做到“求是”;反过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都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了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坚持了“求是”。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我们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二、去求“应然”之“善”,即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概括表述。

其基本精神是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同时,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也是实事求是方法的“求是”的要求,但是正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起来并不容易;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更加困难了。

哲学论述题及答案

哲学论述题及答案

哲学论述题及答案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革命?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包含哪些内容?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

4.意识的起源、本质和能动作用。

5.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6.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为什么说实践决定认识?7.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8.如何理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关系?9.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0.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1.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2.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说实践标准既是确定性的又是不确定性的。

1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及其意义。

1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6.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7.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18.如何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19.价值规律(内容、表现形式、作用)。

20..资本不同成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时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革命?答:1、产生:19世纪40年代。

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社会历史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开始激化,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经济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事实也暴露在人们面前,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但都失败了。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学习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我们都知道学习代表未来,成绩代表过去,学习成就人生,学习改变命运,学习可以致富,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简答题

1、什么是社会,社会科学的特点是什么?答:1)社会是由政府、企业、商业、学校和家庭以及各种人群共同组成,人人都是社会中一员,社会也可以理解成“国家”一词。

2)、(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它们受众多自然和社会变量的制约,而这些变量之间往往又是彼此相关的、非线性的关系。

(2)依赖性:一般社会事物都是建立在众多自然事物的基础之上,或者与众多自然事物相联系,因此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

(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的制约,而这主要取决于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的利益关系,各种社会科学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

(4)难验证性:社会事物一般有较长的运行周期,且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有些社会事物的运行容易产生巨大的利益冲突,并会引起一些不可预测的灾难,因而难以进行重复性实验,许多社会科学的假设、预言难以在短期内和较小范围内得以验证。

2、什么是方法?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答:1)、方法一词是指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活动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及其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概言之,方法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准则、程序、线路以及工具、手段和途径。

2)、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而言的,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

社会科学方法是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对象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

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

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

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20课 第4课时 用对立统1的观点看问题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20课 第4课时 用对立统1的观点看问题

第四课时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标要求: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明确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科学精神:增强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学会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公共参与:结合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学会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矛盾分析法。

思维导图核心考点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1)含义: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1)含义: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每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每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拓展提升]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与联系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哲学依据: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2)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3)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4)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2019届高考政治热点主观题训练(1)依法治国(含答案解析)

2019届高考政治热点主观题训练(1)依法治国(含答案解析)
的,交易双方必须诚实守信。所以,这种经济实质上是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经济。
(1)结合材料一,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依法治国理论的历史进程(6
分)
(2)请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知识,简要阐述如何树立宪法权威?(6分)
(3)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
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经济界别的政协委员张某,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法治
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积极
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3分)
②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努力实践,提高参与建设法治
国家的能力。(3分)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有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做建设法治国家的参与者和推动者。(4分)
提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国的法治理论和
法治实践走向全面
确立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目标法治
材料二:《决定》首先树立了宪法的权威,强调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基础性地位,
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完
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
用,因此可以为另一国所借鉴。
②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都有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任何一种模式都是基于一定的国情建立起来的的,而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因此
我们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在依法治国的实践中,我们不能囿于既有认识,
而应该不断发现新规律,获得新认识以此推动依法治国实践的深入发展。
化,必须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我们既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又要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怎样理解“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必须符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实 际工作中表现为客观和主观的关系。物质决定意 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 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具体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 一,不但有同类事物的共性,还有自己的个性, 只有如实反映具体事物的全面情况,做到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主观才能真正符合客观,这就是主 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 “历史的统一”: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变化和发展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 况,只有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真正符 合客观,系颠倒。 • 【例3】英国一妇女驾车外出,路遇浅滩,虽然看到 • 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 • “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这启示 • 我们 ( ) • A.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B.要使客观符合主观 • C.不能相信现代科学技术 • D.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觉 • 错因分析:本题学生易误选B。对于“主观”与 • “客观”的关系没有完全理解。 • 纠错心得: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做到主观与 • 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此,主观要符合客 • 观,而不是客观符合主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