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二 乙醇教案 人教版
《乙醇》教学设计
《乙醇》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几种代表烃之后,来系统学习烃的衍生物的性质。
乙醇是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是同学每天都能看到、听到的,同学感觉亲切、熟识,从而提高学习爱好。
可以通过本节学习认识到有机物与生活密不可分,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掌控学习有机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烃的衍生物及官能团的概念;了解乙醇的取代反应、催化氧化的性质;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学习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受对乙醇性质的试验探究;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运用动画片引入,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3.情感立场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让同学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乙醇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及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乙醇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与主要化学性质;初步认识有机物的官能团与性质关系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四、教学设计思路同学对乙醇的物理性质有肯定了解,也知道一些常见用途,但是对乙醇內部结构不清晰,不知道是什么决断了乙醇的性质,不知道学习衍生物的基本方法。
所以我从同学最熟识的现象入手,利用视频激发同学爱好,引导同学参与争论,树立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
在课程设计上贯穿两条线:1.生活线:从乙醇用途→乙醇汽油→乙醇在人体中氧化→交警测酒驾→乙醇钠。
2.知识线:对应乙醇物理性质→乙醇燃烧→乙醇催化氧化→被强氧化剂氧化→与钠反应。
让同学深刻体会化学早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建立学习化学的剧烈愿望,实现社会价值和化学学科拓展。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我认为还是符合课改理念的。
首先强调了物质性质和生活用途的交叉学习,时时渗透了生活中有化学的理念。
其次,对教材顺次进行了处理,把难点提前,用人体中酒精氧化过程进行引导,激发同学新奇,并在同学精力最充分的时候,用分组试验,动画演示的方法突破难点。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乙醇》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乙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简单的官能团,并学会初步的分析。
(2)通过对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使学生正确认识乙醇的组成和结构. (3)通过构建乙醇模型图,和乙醇与钠反应、乙醇的氧化反应的观察,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实验研究中,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参与化学技能活动的热情。
(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乙醇的组成和结构,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
难点:乙醇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及化学反应中的断键规律。
教学方法:采用PPT、视频、实验、问题引领导学教学过程:【过渡】我们了解了乙醇的物理性质,那么它又有什么样的结构呢?1、乙醇的分子结构【题目】实验测定,乙醇的分子式为C 2H 6O ,试根据乙醇与钠反应的性质,推测乙醇的分子结构? 【引导】根据分子式C 2H 6O 用手中的球棍模型组装可能的分子结构A 式【分析和推测】引导学生分析上面所组装的分子结构中氢原子的种类, 并根据氢原子的种类进行推测。
【设问】究竟是哪种结构呢?我们可以通过乙醇的化学性质来验证。
【问】乙醇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呢? 【视频播放】1、乙醇与钠的反应并对比(乙醇和水分别与钠的反应)试验现象。
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与氢气量之比的推测【板书】乙醇与钠的反应 【填写表格】 钠与水反应 钠与乙醇反应钠的现象声的现象气的现象实验结论积极思考萃取剂的选取原则大胆假设,思考所有的可能性积极思考,认真组装 同学间交流组装方式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反应方程式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与推测比较,然后得出结论。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乙醇教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乙醇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
掌握乙醇的结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的原理。
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探索、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烃的衍生物由结构到性质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乙醇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以及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应用的重要意义,增强求知欲。
[教学重点]1、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乙醇的催化氧化和被酸性高锰酸钾或酸性重铬酸钾氧化的氧化反应。
[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
[学法指导]1、查阅乙醇的相关资料,归纳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提高自己的自学和归纳能力。
2、能运用所学知识,从多角度去探究乙醇的组成、结构,并能从乙醇的结构去预测乙醇可能有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中化学键的关系。
[教学设计]通过观察、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查阅与乙醇相关资料归纳出乙醇的一些重要的物理性质↓运用实验探究和科学计算确定乙醇的组成,求出乙醇的分子式↓对乙醇可能有的分子结构进行大胆猜测↓运用科学的实验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测定、推理、分析得出乙醇分子的正确结构↓根据乙醇的结构对乙醇可能有的化学性质做出预测↓通过实验手段验证乙醇的化学性质↓归纳总结出乙醇的化学性质,加深对乙醇的认识。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十分丰富,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多方面应用极其广泛,其中乙醇和乙酸是两种较常见的有机物。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乙醇的有关问题。
[学生活动]观察乙醇样品,阅读教材P.66第二自然段,归纳出乙醇的一些重要的物理性质。
[归纳总结]一、乙醇的物理性质:1、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易挥发的液体。
2、乙醇的密度比水小,密度是0.789g/cm3。
3、b.p.= 78.5℃,m.p.= —117.3℃4、乙醇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二、乙醇的组成和分子结构:[问题设置]乙醇是有那些元素组成的?如何测定乙醇的组成元素?[实验探究]1、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上一只干冷的小烧杯,观察实验现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乙醇》教案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认识教材所涉及乙醇、乙酸等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
2.引导学生常识性地了解人类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联想·质疑”引导关注学生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激发他们对相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知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通过“观察·思考”、“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设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㈠知识上重点、难点乙醇和乙酸的化学性质及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㈡方法上重点、难点使学生能从理性上探索事物变化的本质,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㈠学生准备充分预习,熟悉课本。
㈡教师准备教学媒体、课件;准备“活动与探究”实验用品。
四、教学方法问题激疑、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课:“汉高祖醉斩白蛇”“煮酒论英雄”“李白斗酒诗三百”“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史上记载了许多与酒有关的典故和诗词。
酒的庐山真面目是什么呢?(提示:酒是乙醇的溶液,乙醇俗称酒精)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乙醇【讨论、交流】向学生展示含有无水乙醇,引导学生从中得到酒精的一些物理性质,如呈液态、可溶于水、有香味。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乙醇的相关物理性质。
)【展示】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乙醇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
引导学生分析乙醇分子结构:在乙醇分子中存在哪些我们熟悉的原子团?【讨论、交流】学生分析得出:在乙醇分子中存在-C2H5和-OH。
人教版高中化学乙醇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乙醇教案人教版高中化学乙醇教案1一、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1.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俗名酒精,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沸点78℃;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2.乙醇的分子结构a.化学式:C2H6O; 结构式:b.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二、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与钠的反应①无水乙醇与Na的反应比起水跟Na的反应要缓和得多;②反应过程中有气体放出,经检验确认为H2。
在乙醇与Na反应的过程中,羟基处的O—H键断裂,Na原子替换了H原子,生成乙醇钠CH3CH2ONa和H2。
化学方程式: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取代反应。
为什么乙醇跟Na的反应没有水跟Na的反应剧烈?乙醇分子可以看成水分子里的一个H原子被乙基所取代后的产物。
由于乙基CH3CH2—的影响,使O—H键的极性减弱,即:使羟基—OH上的H原子的活性减弱,没有H2O分子里的H原子活泼。
2.乙醇的氧化反应a. 燃烧b. 催化氧化乙醇除了燃烧,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也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3.乙醇的消去反应①实验室制乙烯的反应原理,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分析此反应的类型讨论得出结论:此反应是消去反应,消去的是小分子——水在此反应中,乙醇分子内的羟基与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结合成了水分子,结果是生成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注意:①放入几片碎瓷片作用是什么? 防止暴沸。
②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催化剂和脱水剂③酒精与浓硫酸体积比为何要为1∶3?因为浓硫酸是催化剂和脱水剂,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脱水性,硫酸要用98%的浓硫酸,酒精要用无水酒精,酒精与浓硫酸体积比以1∶3为宜。
④为何要将温度迅速升高到170℃?温度计水银球应处于什么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温度计感温泡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
因为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在170℃的温度下主要生成乙烯和水,而在140℃时乙醇将以另一种方式脱水,即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化学《乙醇》教案
化学《乙醇》教案化学《乙醇》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
2.了解乙醇的结的和物理性质。
3.驾驭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驾驭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被活泼金属原子取代。
[教学类型] 新授课[教学方法] 试验探究、启发导学[教学内容]引言:在第四章中,我们学习了烃类有机物—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
知道它们都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同时,我们也知道这些烃通过化学改变可以引进第三种、第四种元素。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烃分子增加其他元素?举例说明。
指出:烃分子中引进了其他元素后就不能再叫烃了。
设问:那么,这类有机物又叫什么呢?讲解:假如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例:卤素原子—X;羟基—OH;硝基—NO2等)所取代,就能生成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例:卤代烃;醇;硝基化合物等),这些有机物从结构上说,都可以看作由烃衍变而来的,所以叫“烃的衍生物”。
板书:第五章烃的衍生物讲解并描述:一氯甲烷是甲烷分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而得到。
一氯甲烷可以看成是甲烷的衍生物。
l,2-二溴乙烷既可以看成是乙烯的衍生物,又可以看成乙烷的衍生物。
硝基苯可以看成是苯的衍生物。
由此我们可以将烃的衍生物定义为:板书:1、烃的衍生物:从结构上说,都可以看作是由烃衍变而来的有机物。
设疑:为什么要“从结构上说?”讲解:烃的衍生物并非肯定要由烃通过取代、加成等方法来得到;例如乙醇可以由乙烯和水加成得到,也可以通过粮食发酵得到。
过渡:烃和烃的衍生物是有机化学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设问:请同学们设想,烃的衍生物跟相应的烃是否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为什么?讲解:当烃分子上的氢原子被这些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物质的一些性质都将发生很大改变,可以说,这些原子或原子团对烃的衍生物的性质起了确定性的作用。
由于它确定了这个物质的化学特性。
所以在化学上把这种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高二化学乙醇教案
高二化学乙醇教案高二化学《乙醇》教案 1一、教材该部分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乙醇”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有: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结构。
在教学时要注意从结构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学情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乙醇有一定的了解,愿意探索物质的奥秘。
所以这节课从科学探究和实践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本质和反应,然后从结构的角度加深理解。
通过这种设置,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烃的衍生物;认识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写出乙醇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通过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难点】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过渡:好的教学设计要应用好的教学方法。
接下来,我将重点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
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在这一环节中我会以“乙醇汽油的利与弊”为话题,请学生谈一谈他们的想法,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警醒,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
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乙醇是一种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的有机物,引入对乙醇的学习。
化学 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3.3 乙醇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化学有机物《乙醇》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醇的组成、结构,主要性质
(2)了解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学习乙醇的性质
(2)体会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体验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醇的结构及断键方式
【教学方法】多媒体、实验探究法、讲授、讨论、对比、归纳等。
【教学过程设计】。
化学必修二 乙醇教案 人教版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3.1 乙醇武威十八中王勇刚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乙醇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根据新课程标准必修中对官能团的学习有所体现但没有强化,学生主要学的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重要有机物的知识。
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了解有机物的一般知识,使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规律,形成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为《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材地位与作用乙醇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之一,高中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乙醇比较熟悉,且在初中已经在九年级上册《燃料及其利用》一章节中已经初步接触到乙醇。
以乙醇作为学生学习烃的衍生物的第一种烃类衍生物,知识起点低,学生容易接受,并且是在学习了烃类及其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乙醇,学生可以轻松的从乙醇的组成分析探究乙醇的结构,再由结构认识乙醇的性质。
并且乙醇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性质的关键,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学习其他衍生物的性质具有指导性作用,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本节是由学习烃类有机物过渡到烃的衍生物的重要阶段,将《生活中两种最常见有机物》安排在这里《有机化合物》第三节,乙醇的教学不仅在整个单元的知识网络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同时也在整个高中有机化合物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醇的组成、结构及主要性质。
加深认识乙醇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过程与方法:从乙醇组成-结构-性质出发,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的学习模式;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乙醇教学设计(含五篇)
乙醇教学设计(含五篇)第一篇:乙醇教学设计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1课时乙醇三维目标:1、知识技能1.了解烃的衍生物、官能团的概念2.掌握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3.了解乙醇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通过从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和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2)通过对乙醇性质的学习,感受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乙醇的氧化反应、与金属的置换反应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酒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饮料。
我们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些咏叹酒的诗词歌赋。
【投影】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设问】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乙醇(俗名酒精)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乙醇,来细品一下酒那“令人陶醉的醇香”吧!一、乙醇的物理性质【展示】各类酒的图片【思考与交流】仔细观察实验桌上的乙醇,结合生活经验,你能总结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吗?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总结物理性质二、乙醇的组成和结构分子式:C2H6O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HH HC C O HH H乙醇分子中含有的-OH基团,称为羟基。
简单介绍“羟”字的来历,感受汉字的魅力,对比OH,进一步理解-OH基团。
—【设问】如何看待乙醇的分子结构呢?【形成概念】乙醇分子可看成是由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
像这些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举例:CH3Cl、CH2Cl2、CHCl3、CCl4、硝基苯、溴苯等。
化学《乙醇》教案(通用10篇)
化学《乙醇》教案化学《乙醇》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乙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乙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记住乙醇的主要物理性质。
2、明确乙醇的分子结构,了解官能团和烃的衍生物的概念。
3、学会乙醇的化学性质。
4、了解乙醇的应用。
【教学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乙醇的氧化反应.【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这个重要反应.【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多媒体)(填词游戏)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资料〕杜康酒的由来(多媒体)相传杜康酒就是偶然将饭菜倒入竹筒,用泥土封住后形成的.酒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酿酒技术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二. 推进新课〔师〕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传颂看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歌和故事.那么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结构和性质?学习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时,要观察其颜色,状态,闻其气味,测其熔沸点,溶解性,密度,硬度.〈展示〉用一试管盛少量的乙醇让学生观察其状态,并闻其气味.(多媒体)一.乙醇的物理性质.(1) 乙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2) 比水轻,沸点78.5℃,熔点-117.3℃,易挥发(3) 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能与水的任意比互溶.〔演示实验3-2〕乙醇与钠的反应〔演示实验3-3〕乙醇的催化氧化(要求学生总结上述实验现象)(多媒体)实验3-2的现象:钠粒沉于无水酒精底部,钠块表面有气泡产生.钠粒不熔成闪亮的小球,也不发出响声,反应缓慢.实验3-3的现象:(1)铜丝有酒精灯上加热后由红色变成黑色.(2)将红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师〕由乙醇与钠的反应可以得到什么结论?金属钠保存在什么物质中?〔点拨〕煤油是多种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烃的混合物,也就是说金属钠不能置换出烃中的氢,说明C—H不活泼(多媒体)(视频)乙醇的分子结构(学生观察)(多媒体)二.乙醇的组成的结构分子式:C2H6O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师〕乙醇分子中含的-OH基团,称为羟基.由于羟基的存在使乙醇的性质不同于乙烷。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生活中两种 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
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乙醇一、教材分析1、教材內容分析《乙醇》是新課標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第三章《有機化合物》第三節《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乙醇和乙酸》中的第一課時的內容。
這節課選取了日常生活中典型的有機物代表——乙醇,在學生初中已對乙醇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主要介紹乙醇的組成、結構、主要性質以及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按舊的教學大綱和使用舊教材學習有機物,講究官能團的學習、講究知識的遷移與應用、講究各類有機物的衍生轉化、講究知識的系統性。
而根據新課標和新教材學習有機物,在化學必修2《有機化合物》中對官能團的學習有所體現但沒有強化,學生主要學的是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一些重要有機物的知識。
在選修模組《有機化學基礎》中對有機物知識的系統性則要求很高。
這種設計應該是新的課程標準注重選擇性與教學目標的多樣性的必然結果。
因此,我認為在本節的教學中我們並不需要去追求知識的系統性,亦不需要過多的知識遷移,不需要強化有機物的衍生轉化關係,這些工作留待學生選修《有機化學基礎》模組後再去做。
我們只需踏踏實實地按課本設置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學好,與生活多聯繫。
多留一點時間去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多留一點時間讓學生去體驗、感知學習化學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多留一點時間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學中注意從結構的角度深化學生對乙醇的認識,建立有機物“組成、結構、性質、用途”的認識關係,通過乙醇的學習,使學生瞭解學習和研究有機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乙醇是聯繫烴和烴的衍生物的性質的橋樑,它在有機物的相互轉化中處於核心地位。
學好本節課的內容對學習其他烴的衍生物的性質具有指導性作用。
可以讓學生掌握在烴的衍生物的學習中,抓住官能團的結構和性質這一中心,確認結構決定性質這一普遍性規律,既鞏固了前面學習的烴的知識,又為後面其他烴的衍生物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因此本節在本章的教學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
高中化学乙醇教课方案【篇一:乙醇教课方案】3-3 生活中两种常有的有机物第一课时:乙醇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1.经过对乙醇的分子构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研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实质、变化。
加强构造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2.经过揭露问题、议论释疑、化学实验,学习对照、推测等多种科学研究方法。
3.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亲密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化学的踊跃性。
二.教课要点乙醇的构造和化学性质三.教课难点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响的机理四.教课方法采纳实验研究、对照剖析、引诱等方法学习乙醇有关知识五.教课器具多媒体、试管、酒精灯、无水乙醇、na 、火柴、铜丝。
六.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乙醇【导入新课】《舌尖上的中国》酿酒视频导入【推动新课】酒文化在中国积厚流光,一部中华文化史从一个侧面上看,也完整能够认作是一部酒文化发展史。
那么酒究竟是什么,它又有哪些主要的性质呢?今日我们就来走近她。
【板书】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有的有机物一、乙醇【板书】(一)乙醇的物理性质【指引】利用生活知识试试总结乙醇的常有物理性质【议论】【小结】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挥发性等等【活动】给出乙醇的分子式和典型的构造特色,写出乙醇可能的分子构造(两种)【思虑】两种构造中哪一种才是正确的?怎样证明【实验】 1、乙醇与金属钠反响取一个干净的小烧杯,导入约一半体积的无水酒精,再向此中加入数粒金属钠小颗粒。
再将一个一般漏斗倒扣在烧杯上方,察看现象。
一段时间后,点燃漏斗底部,持续察看现象,查验生成气体,议论。
【现象】烧杯内钠粒沉于液态无水乙醇底部,有无色气泡在钠粒表面生成后逸出液面,最后钠粒消逝;气体能够被点燃;倒扣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在内壁上出现了水珠,但倒入烧杯内的石灰水无明展现象。
【结论】钠与乙醇能发生近似于水的反响,说明乙醇分子中存在与水分子相像的构造,即存在羟基(-oh )。
别的,因为钠与乙醇的反应没有它与水反响强烈,也说明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 h 没有水中的开朗。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教案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教案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教案(修定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乙醇的性质、存在和用途。
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从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
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官能团的概念、教学方法从乙醇的结构入手进行分析推导乙醇的化学性质。
采用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诱导等方法学习乙醇与Na的反应。
采用启发诱导“从个别到一般”从乙醇推导其他醇类的化学通性。
教学用具:多媒体、、大试管、酒精灯、无水乙醇、Na、火柴、铜丝等教学过程:[引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种类繁多,与人们生活有密切相关也不少,同学能否举些例子, 当我们成功、快乐的时候,人们会想到它--会须一饮三百杯;当失败、忧愁的时候,人们也会想到它--举杯浇愁愁更愁。
它就是酒,俗名酒精,学名乙醇。
这节课来学习它的结构和性质。
[板书]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展示乙醇实物,嗅气味,学生回答,教师边问边板书)[板书]一:乙醇(一)物理性质: (屏幕展示)提出两个与物理性质有关的问题。
[设疑]乙醇分子分子式CHO,分子中有6个氢原子,根据我26们学过的碳大家能写出其可能的结构,提示:C四价,H 一价,O二价。
[投影]乙醇可能的结构式:[设问】到底哪一种是乙醇的结构呢,【引导】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差异,(A)中含有-OH此类物质有何典型性质【教师设疑】如何确定产生的气体就是氢气呢,【学生】激烈讨论:收集产生的气体,检验其燃烧火焰是否为淡蓝色(有学生补充)还得在火焰上罩干冷的一半涂石灰水的烧杯看是否有水珠和变浑浊[实验探究] 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乙醇,观察现象。
《乙醇》 教学设计
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三节《乙醇和乙酸》。
乙醇是联系“烃”与“烃的衍生物”的桥梁,前承烃类化合物,后启羧酸、酯类化合物,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已有的认知能力:学生在初中对乙醇的组成元素、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用途已初步接触,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索能力。
面临的挑战:缺少独立思量、分析本质的能力,探索问题的能力发展不均衡,“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还需教师引导。
1)模型认知与证据推理素质:掌握乙醇份子的结构,发展模型认知与证据推理核心素质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质:通过实验探索,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会书写乙醇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质。
3)社会责任素质:感受乙醇的用途,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具备一定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素质。
重点: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官能团的概念。
难点:从结构的角度分析乙醇的化学性质。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索教法——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索法1 、引课[教师活动]以诗歌中不同环境下的“酒文化”引入课题。
2、乙醇的物理性质展示乙烷和乙醇的结构模型,对照两者的物理性质,突出羟基结构可以引起性质的差异。
[教师活动] 1、展示乙烷和乙醇的结构2、提问乙醇的物理性质,强调认识物理性质的几个方面——色、味、态、溶解度等3、对照两者的物理性质,发现由于氧原子的接入,物理性质存在差异。
[学生活动] 1、辨识乙烷和乙醇的结构2、回答乙醇的物理性质3、思量乙烷和乙醇常温下状态差异的原因3、乙醇的结构[教师活动] 1、展示乙醇的份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2、强调羟基的结构、名称、书写3、介绍官能团的概念及常见官能团[学生活动] 1、熟悉羟基的结构、名称、书写2、了解官能团的概念及常见官能团4、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与钠反应[教师活动] 1、展示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视频,提示学生观察现象2、引导透过现象分析产物,书写方程式3、对照水和钠反应的现象,提问有什么差异?[学生活动] 1、观看实验视频,描述现象2、通过教师铺设问题推出产物、反应类型,并书写方程3、对照水和钠反应的现象,得出羟基中氢原子活泼性的关系2) 氧化反应① 燃烧反应[教师活动] 展示燃烧的反应方程式和应用[学生活动] 书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② 被强氧化剂氧化[教师活动] 展示乙醇与强氧化剂反应时溶液颜色的变化和应用[学生活动] 熟悉乙醇与重铬酸钾的现象和应用③ 催化氧化[教师活动] 1、展示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实验视频,提示学生观察铜丝的颜色变化2、引导透过现象分析产物,书写方程式3、通过讨论“反应中官能团是如何变化的?” “反应中化学键是如何变化的”“反应中物质类别是如何变化的?”和动画展示反应过程的原理。
化学《乙醇》教案(人教版高二)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之乙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烃的衍生物及官能团的概念。
◆掌握乙醇的组成、分子结构与主要化学性质,了解它的主要用途。
◆通过乙醇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学习,充分理解官能团对性质的影响,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的原理和实质。
2.从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学习由“〔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研究烃的衍生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醇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形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乙醇的取代反响与氧化反响。
三、教学难点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的原理和实质。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式◆观察、归纳和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实验探究: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响归纳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分析乙醇的分子结构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实验验证:乙醇的氧化反响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总结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讨论乙醇的用途,形成将知识用于实践的意识。
六、教学过程[情景设置]中国诗歌里有许多跟酒有关的名句,例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再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实际生活中,少量饮酒可以活血,有解除疲劳和振作精神之效;而过量饮酒会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使人酒精中毒。
讲述:国酒“茅台〞飘香世界的故事。
1915年茅台代表中国参加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用陶土罐盛装的茅台酒无人问津,直到展会即将结束时,一位中国代表心生一计,假装失手摔坏了一瓶茅台酒,顿时酒香四溢,使评委们一下子被吸引住,经反复品尝后一致认定“茅台酒〞是世界最好的白酒。
那么,乙醇的化学名称是什么,它究竟有什么性质呢[学生活动]观察一瓶酒精,归纳和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
[边讲边板书]一、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过渡]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乙醇分子可能是哪种结构呢[实验探究]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参加一粒擦干煤油的金属钠,在试管口迅速塞上配有针头的单孔塞,用小试管倒扣在针头之上,收集并验纯气体;然后点燃气体,并把一枯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片刻在烧杯壁上出现液滴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参加少量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实验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3.1 乙醇
武威十八中王勇刚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乙醇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根据新课程标准必修中对官能团的学习有所体现但没有强化,学生主要学的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重要有机物的知识。
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了解有机物的一般知识,使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规律,形成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为《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材地位与作用
乙醇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之一,高中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乙醇比较熟悉,且在初中已经在九年级上册《燃料及其利用》一章节中已经初步接触到乙醇。
以乙醇作为学生学习烃的衍生物的第一种烃类衍生物,知识起点低,学生容易接受,并且是在学习了烃类及其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乙醇,学生可以轻松的从乙醇的组成分析探究乙醇的结构,再由结构认识乙醇的性质。
并且乙醇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性质的关键,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学习其他衍生物的性质具有指导性作用,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本节是由学习烃类有机物过渡到烃的衍生物的重要阶段,将《生活中两种最常见有机物》安排在这里《有机化合物》第三节,乙醇的教学不仅在整个单元的知识网络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同时也在整个高中有机化合物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醇的组成、结构及主要性质。
加深认识乙醇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过程与方法:从乙醇组成-结构-性质出发,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的学习模式;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分
析归纳,概括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探究中,学生亲历体验实验的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
激发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逐步
形成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在质疑、反思中提
升内在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和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乙醇的分子结构;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性质推测分子结构,同
时通过分子结构指导认识乙醇的相关性质。
四、教学过程
【设疑】如何证明乙醇的分子结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
【教师引导】我们知道金属单质钠存放在煤油中,煤油的主要成分是含有C 10-C 16烷烃,说明钠能在烃溶液里稳定存在,不发生反应,也就是说钠不能使C-H 键断裂。
而水可以与金属钠反应,能置换出H 2,那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吗?
【设计并演示实验】乙醇与钠的反应
【学生活动】与水相比较总结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探究活动】乙醇分子的结构特点
【总结】乙醇分子中应该有O-H 键,其中的H 没有水中的H 活泼,乙醇分子的结构式:
【展示结论】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教师活动】我们将乙醇与乙烷相比,乙醇可以看成是-OH 取代了乙烷上的一个
C C H H H O H H
H C C
H H H O H
H H C C
H H H O H
H
H
H 而得到。
将-OH 称为羟基。
烃分子中的一个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而产生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我们以前学习的哪些是听的衍生物呢?
【学生活动】一氯甲烷、1,2-二溴乙烷、硝基苯等均是烃的衍生物。
【教师活动】由于-OH 的加入,使得乙醇表现出不同于烷烃的性质,像这样当烃分子的氢原子被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物质的一些性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这些原子或原子团对烃的衍生物性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化学上,我们将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
乙醇的官能团是—OH 称为“羟基”。
卤原子(—X )硝基(—NO 2)等都是
官能团,烯烃分子中的碳碳双键也是官能团。
【教师活动】我们刚刚接触羟基,是不是感觉它和我们无机中的氢氧根很相似?那它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与联系呢?
【学生活动】写出氢氧根和羟基的电子式,观察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形式,简单明了的向学生展示分析了羟基与氢氧根之间的差别与联系。
不仅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还在互动中,使学生清楚羟基与氢氧根的差别,一次类推知道有机化合物中基团与无机化合物中离子之间的区别。
【教师活动】乙醇特殊的结构决定了乙醇分子在不同条件下可表现出不同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写出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思考问题:
乙醇与钠反应断裂的是哪个化学键?
【教师活动】乙醇还能发生哪些反应呢?
【学生活动】能点燃,与氧气反应。
【教师活动】非常正确,乙醇它可以作为燃料,在空气中点燃能能放出大量的热。
同学们根据前面所学的有机物燃烧的反应方程式写出乙醇点燃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认真写出乙醇与氧气点燃的反应方程式:
【思考交流】(1)描述乙醇燃烧的现象?
(2)对比甲烷、乙烯、苯、乙醇燃烧的现象,解释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
(3)乙醇在燃烧的过程中断裂哪些化学键?
【教师活动】乙醇与氧气点燃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乙醇具有还原性,除了点燃反应还有没有其他反应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实验探究一下吧。
【演示实验】乙醇催化氧化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并思考问题:
(1)两步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如何书写?
(2)Cu 在整个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3)反应中乙醇断裂了哪些键?
【展示结论】 2Na 2CH 3CH 2OH ++H
2
2CH 3CH 2ONa 2CO 23O 23H 2O
++C 2H 5OH 点燃
C C
H H H O H
H H C C H H H O
H
有机反应中的氧化和还原
氧化反应:得氧或失氢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氧或得氢的反应
【教师活动】铜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说明铜是做催化剂的。
乙醇被催化氧化成乙醛(乙醛具有刺激性气味)
【讨论与交流】你熟悉的典型的氧化剂还有哪些?它们能和乙醇发生反应吗? 将乙醇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会褪色?
【实验探究】乙醇与高锰酸钾反应。
【总结】乙醇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剂氧化。
【回归目标】本节内容回顾
五、板书设计
3.1乙醇
一、物理性质
二、组成及结构
三、化学性质 1、乙醇与钠的反应 2、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3、乙醇催化氧化
C C H H H O H
H
H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
20.12.912.9.202005:0105:01:41Dec-2005:01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九日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05:0112.9.202005:0112.9.202005:0105:01:4112.9.202005:0112.9.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12.9.202012.9.202005:0105:0105:01:4105:01:41
感谢各位阅读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Wednesday, December 9, 2020December 20Wednesday, December 9, 202012/9/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5时1分5时1分9-Dec-2012.9.2020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20.12.920.12.920.12.9。
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九日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05:0105:01:4112.9.2020Wednesday, December 9, 2020
9、眼泪的存在,是为了证明悲伤不是一场幻觉。
12.9.202012.9.202005:0105:0105:01:4105:01:41
10、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Wednesday, December 9, 2020December 20Wednesday, December 9, 202012/9/2020
11、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5时1分5时1分9-Dec-2012.9.2020
12、这个世界最脆弱的是生命,身体健康,很重要。
20.12.920.12.920.12.9。
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九日
13、每一天都是一个阶梯,是向既定目标迈进的新的一步。
05:0105:01:4112.9.2020Wednesday, December 9, 2020
14、目标并非举世宏伟的业绩,有时就是我们所陶治的美德。
20.12.920.12.9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