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华市新世纪建筑文化发展的思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金华市新世纪建筑文化发展的思考

贾亦俭

何谓“建筑”?维特鲁威说,建筑是适用、坚固、愉快人的结合。文丘里说,建筑是附带符号的遮蔽物,有装饰的庇护所。而所谓“文化”,则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结,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用在考古方面,则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址的综合体,是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后者所指的文化侧是以建筑、碑刻等为代表的。由此可见,我认为“建筑文化”应是:文化与建筑物的有机结合体,或文化通过建筑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之现象,它具有时空性和地域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文化正呈多样性快速增长。一位日本朋友说:“今天的中国,十年的建设总量完成了日本要四、五十年才能完成的总量”。金华也是一样,从1995年至2004年间,建成区面积由23.1平方千米扩大到了63.78平方千米,扩大了近二倍,比解放初扩大了三十多倍,10层以上高楼由1996年的26幢猛增至2004年的171幢,市容市貌日新月异,建筑文化正以“中外结合”的方式发展。但建筑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值得大家警惕。在此,笔者从金华市的建筑文化现状来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与大家商榷。

一、金华市建筑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值得肯定的业绩

1、突破传统,中西相融,让金华的城市更加多姿多彩。

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地域和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结合当地的实际过程中,经过吸收、融合新的地区与民族性的东西,可以在异地创造出新的建筑文化,建立起“和而不同”的世界建筑文化多元化结构。

金华原来的建筑比较单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的社会进程给文化交流带来了碰撞与会合,冲突与交融,许多外国的先进建筑文化被吸纳到金华来,众多带有某些“西化”色彩的建筑文化令金华市民耳目一新:美丽高雅的施光南音乐广场、雄伟壮观的人民广场、异彩纷呈的建筑艺术公园……,以及金茂大厦、一品大厦等众多的高层建筑,都给城市文化增色不少;市区“三江”上十多座造型别致的桥梁“一桥一景”,让古老的金华焕发出了青春;“三江”口的二组喷泉更是技艺一流:一组主喷高为世界第十,一组扇面跨径为国内第一。

大胆地实施“中西结合”手法,再创新的建筑文化是近年来金华的一个实践结果,给建筑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2、手法日趋多样化,展示建筑文化的平台增多。

由于政府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积极创建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使金华市区的建筑文化更加丰富。从特色公园——中国茶花文化园、国际山茶物种园的建设,到延续历史文脉的八咏公园和黄宾虹公园的新建,再到不同造型的艾青纪念馆和青少年宫的落成,还有街头、公园、小区的雕塑、喷泉,展示建筑文化的平台日益增多。而表现手法也正呈现出多样化,如以宝宁门和清风楼为代表的仿古建筑,以信华大楼、工人文化宫为代表的造型优美的现代建筑,以婺江新村、山

头嘴头水厂为代表的金华特色生态建筑,以及专门展示中外建筑文化的金华建筑艺术公园等,均为成功创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检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保护传统建筑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金华是著名的建筑之乡,其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且又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此,金华将太平天国侍王府、天宁寺等国家级建筑文物进行了全面保护,对八咏楼、府城隍庙等省、市级建筑文物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将古子城这一金华最古老的历史街区划为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全面开发保护,经过专家和市民的多次论证,对古子城历史面貌进行恢复,通过修旧如旧等形式,让金华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和保护,让传统的建筑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并在旧城改造中对莲花井、拦路井等文物予以原地保护,使历史风貌得以保存。

4、政府和市民对建筑文化日渐重视,群众参与度有所提高。

各级政府对建筑文化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从文物保护意识的普及到建筑项目设计的专家评审、市民参与讨论,再到文艺界艺术再现建筑文化等各个方面,各级领导和市民都积极参与。规划论证、项目设计评审、优秀建筑设计作品评选、公开征求市民意见等形式正形成一种制度,每年开展活动;文艺界组织文艺家用纸、笔、照相机等工具经常再现金华的建筑艺术成就;《浙中建筑》等专业报刊定期宣传建筑文化,金华市建设局还组织编纂了图文并茂的首部《金华市城乡建设志》,对建筑文化进行整理和记录。2004年,市政府组织的“市区市民心目中的满意建设项目评选”等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关注

了建筑文化艺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方特色不明显,洋风盛行,雷同现象严重。

新时期建筑文化的危机主要表现在欣欣向荣的建筑市场中地域文化的失落。近年来,欧陆风狂吹,洋设计进军,金华也同样引进了众多欧式建筑和港台建筑特点的建筑文化,失去了金华传统的地域文化个性。城市建筑显得有些杂乱无章,许多建筑物千物一面,龙其是住宅小区雷同现象更为严重。有的建筑物甚至违背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造成功能混乱、造价惊人、结构荒谬。这种损害不只是经济上的,更是文化上的。

2、建筑美景欠缺,原创性不足

目前,金华的标志性建筑还不明显,严格地讲还没有出现。本地的建筑设计作品在国内都没拿过国家级大奖,更别说在国际上的了。设计师们在设计中模仿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甚至是“克隆”别的建筑。创新不足,缺乏自我,不善于通过作品去创造美,致使有影响力的原创作品稀缺。许多作品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缺少人情味,老百姓住得不舒服,建筑节能作品更是不多。整个城市给人的感觉个性不够,印象不深,缺乏应有的建筑美感。

3、质量不过关,内涵欠丰富

建筑作品是集体创作的结晶。一个新的建筑诞生,从前期阶段、方案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都离不开方方面面人士的共同努力,要创造一个“精品”或“亮点”,中间哪个环节没做好都将成为泡影。

纵观金华近些年的各类建筑,质量都难与古代的天宁寺、侍王府、八咏楼等建筑相比拟,有的建筑未交付使用就出现了漏水、墙体开裂等现象,老百姓投诉不断。这与个别设计有关,但多数是因施工质量不高而引起。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可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建筑物也成了一个次品,而赋予其间的内涵则已少得可怜。这种建筑文化是“呻吟的文化”,已成了建筑通病,亟待解决。

4、对建筑文化的理解混乱,引导不够。

人类世界是在人、自然、社会的三维互动中实现的,要使人类世界达到和谐,这三维互动要实现感应和交流,建筑是这三维互动的中介之一,建筑文化是历史的最好承载物。但金华社会各界对建筑文化的理解还比较混乱,政府和学术界引导也不够。这无疑与社会“管理体制”、“长官意志”、“经济条件”等因素有关,但对建筑师自身而言,其社会责任感不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缺乏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审美意识作抽象的思辩和精神上的凝炼,未能让文化渗透到建筑的血液中去。许多人对什么是“建筑文化”都解释不清,更不要说去研讨和宣传了。

二、对繁荣建筑文化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建筑文化

超速发展的城市给人的思想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城市化正在呼唤建筑文化。首先,宣传和建设、文化、教育等主管部门要加强合作,联手加强对建筑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形成氛围,将建筑文化自觉地融合到“大文化”之中,做到家喻户晓,让人人都能关注和参与建筑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