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
中国石油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中国石油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一、石油工程类
1、油气井工程与开发
2、采油工程
3、油气田开发工程
4、石油勘探技术
5、油气储运工程
6、技术经济及管理
7、油气地质
8、海洋油气资源开发
9、油气探测技术
10、油气藏开发技术
二、石油化工类
1、炼油化工
2、催化化工
3、石油化工工艺
4、石油化工原料准备
5、精炼化工
6、改性油脂化工
7、石油化工安全与环境
8、油漆涂料化工
9、石油化工设备
10、石油化工过程控制
三、加工加速型石油机械类
1、油气田机械
2、油气储运机械
3、油田井下机械
4、油气设备
5、油气加工工艺机械
6、油田测井
7、油田输油系统
8、石油机械工程
9、油气设备维修技术
10、探矿机械
四、储能技术类
1、油气储运系统安全技术
2、节能技术
3、管道工程技术
4、油气管理技术
5、技术经济与管理
6、油气计量技术
7、管道及设备检测
8、油气勘测安全技术
9、特殊油气综合利用技术
10、环境保护技术。
油气储运工程现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油气储运工程现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油气储运工程是指对油气资源进行生产、加工和储存的工程系统,它是石油和天然气产业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我国能源消费和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储运工程也在不断发展与改进。
本文将从油气储运工程的现状和关键技术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油气储运工程的现状1、国内外油气资源的开发与需求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资源被广泛应用,对其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作为石油大国,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国内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老油田产量下降、新油气田开发难度增加等问题,这使得油气储运工程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压力。
在国内外,油气储运工程的设施已经相对完备,主要包括储气库、管道输送系统、LNG接收终端、油气加工厂等。
这些设施通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实现了从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到运输、加工和储存的全过程管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油气储运设施也不断涌现,为油气储运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国内外,油气储运工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国际上,液化天然气(LNG)储运技术、油气管道输送技术、油气储存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比较成熟,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与应用。
在国内,我国油气储运工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油气储运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
1、管道输送技术管道输送是目前油气长途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具有安全、高效、节能的特点。
国内外在管道输送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进,主要包括管道材料的研发、管道工程施工技术、管道运行管理技术等方面。
近年来,由于对环境保护和安全要求的提高,新型管道材料和管道监测技术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2、液化天然气(LNG)储运技术LNG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其储运技术对于促进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LNG储运技术已经成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储存、输送、再气化等环节仍有待改进。
关于油田集输系统节能技术的若干思考

关于油田集输系统节能技术的若干思考关键词:油田集输系统节能技术现状应用在油田集输系统中占有重要比重的几个环节是输送、稳定、脱水这三方面。
当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开采阶段后,采出液含水率较高,如果根据实际常使用的生产模式来生产,那么,就会导致吨油生产能耗不断提高,需花费庞大的生产成本。
如何确保油田集输系统在顺利有效运行下可节约一定的能源消耗,这已经成为了油田发展过程中所要完成的首要目标。
一、油田集输系统节能技术现状1.污水处理工艺我国所使用的含油污水处理工艺通常以除油和过滤两级处理为首选,回注处理后的污水。
应深入细致的分析注水地层的地质特征,制定相匹配的处理深度标准,明确具体的净化工艺及相应的设施。
有的地层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能,只需要对污水进行一番除油与过滤就可以进入回注阶段;有的地层没有较高的渗透性能,应通过二级或者三级进行过滤。
目前,我国已颁布实施了《碎屑岩油藏注入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主要针对高、中、低渗透层注入水水质编制了十一项指标。
在污水处理方面做到了标准统一性。
所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有缓冲、压力过滤、混凝除油等。
2.三元复合驱等三次采油虽然目前已经有效处理了三次采油的聚合物配注及采出液处理工艺技术问题,具有先进高效性,但其实际使用的工艺流程过于复杂、工程量庞大,需要花费大量的造价以及三元复合驱等先进工艺产生的技术问题,节约投资节约成本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困难。
怎样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优化规划设计,简化工艺流程,不断节约投资和生产运行费用,这是我们现阶段需要重视的。
二、油田集输系统中的几种节能技术1.三次采油配套技术对三元复合驱等三次采油技术的采出液集输处理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加强技术储备工作,特别还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首先是做好相关的机理研究工作,促进破乳剂攻关,防止实际发生采出油乳化程度高的问题发生;其次是根据采出液的特征,加强对采出液的处理工艺及设备的研究工作,特别是研究游离水脱除技术、电脱水供电技术和大罐沉降脱水技术,以此探寻到匹配于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的工艺和设备。
【论文】油气储运工程论文油气储运工程论文

【关键字】论文油气储运工程论文油气储运工程论文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模块化设置研究摘要:针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旧有的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专业课程模块化设置的构想,根据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点将专业课程划分为油品输送和储存技术、天然气输送和储存技术和专业通用技术三大模块,以此为根底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框架。
本文内容是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一点探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油气储运工程课程体系模块化一、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概况及专业特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工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与销售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掌握油气储运工程领域各方面知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油气储运顾名思义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从油气储运工程的主要任务可以归纳得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方向可以划分为两大方向,即油品(包括原油和成品油)输送和储存技术、天然气输送和储存技术。
由于石油产品和天然气其物性参数有其共性又有其各自的特性,因此造成油气储运工程两大专业方向有共通处,又有其各个方向的独立性,两者即独立又有机的结合,这就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其独有的专业特色。
二、国内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调研我国的油气储运工程学科是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起借鉴前苏联的办学经验而建立起来的[1]。
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油气储运业的兴旺发展,对从事油气储运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我国开办油气储运专业的大学已从原来的两所增加到20多所。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大学除了江苏工业学院外,主要还有: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和后勤工程学院。
笔者调研了这几所高校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有如下认识:总体上各高校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架构大体相同,都兼顾了油和气两个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油气集输工程、油库设计与管理、专业英语、储运防腐技术、泵与压缩机、油料学、储运仪表自动化、城市配气、管罐强度设计、油气管道输送、储运焊接和施工等。
油气储运工程现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油气储运工程现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油气储运工程是指在油气生产过程中,将采收到的原油和天然气输送到加工、储存和终端用户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工程和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油气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油气储运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油气储运工程的现状及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油气储运工程的现状分析1. 全球油气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对油气储运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
这意味着对油气储运工程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对其安全、高效、环保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2. 油气储运工程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在现实生产中,油气储运工程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油气管道的老化、损坏和泄漏问题、输油设备的腐蚀和磨损、天然气液化技术的成熟度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油气储运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3. 油气储运工程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油气储运工程正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如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油气管道和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维护,从而提高其安全性和效率。
1. 油气管道材料和防腐蚀技术。
油气管道是油气储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油气生产和输送系统的正常运行。
研发和应用具有优异抗腐蚀性能和高强度的管道材料,以及先进的防腐蚀技术是当前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关键技术。
比如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工艺,开展管道防腐蚀性能的评估和监测,提高管道的抗腐蚀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等。
2. 油气储运智能监控技术。
油气储运工程中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油气储运设备和管道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及时检测和预警系统故障和安全隐患,保障油气输送的安全稳定。
这需要研发和应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时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构建完备的智能监控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
3. 天然气液化技术。
油气储运工程现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油气储运工程现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摘要:本文针对油气储运工程领域的现状与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油气储运工程是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油气储运工程的发展现状,包括管道输送、储罐技术、船舶运输等方面的进展与挑战。
其次,重点探讨了影响油气储运工程发展的关键技术,如安全监测与控制技术、环境保护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
最后,提出了未来油气储运工程发展的展望,强调创新技术在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对于推动油气储运工程技术进步和完善产业链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油气储运工程、管道输送、储罐技术、安全监测、环境保护技术、节能减排技术。
引言:油气储运工程作为能源产业的重要支撑,其安全高效的运行对于全球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能源需求不断攀升,油气储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因此,了解油气储运工程的现状和关键技术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油气储运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探讨影响其进展的关键技术,并为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展望。
通过对此领域的深入探讨,我们有望为解决能源储运难题贡献新的思路和创新解决方案。
一油气储运工程现状分析油气储运工程是能源产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高效、安全的运行对于国家能源供应保障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将对油气储运工程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涵盖管道输送、储罐技术和船舶运输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一)管道输送作为油气长距离运输的主要方式,取得了显著进展。
新型管材材料的应用和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得管道输送能力得到大幅增强。
同时,智能监测系统的引入,有效提高了管道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然而,仍需关注老旧管道设施的安全隐患和环境保护问题。
(二)储罐技术在油气储存与分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现代储罐采用先进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确保储存安全,并兼顾环境保护。
随着能源储备需求的增长,储罐容量不断扩大,灵活多样的储罐类型也逐步涌现。
油气集输基础

0.23
46%
49 76.5 2.31 2.43 0.5
胜利油田 平均水平
87.4 0.46
48.9
50.1 83.94 7.87 5.62 0.23
国内平 均水平
国内先 进水平
62.1 0.954 59.88 54.9
75 17.9
100 0.17~0.32
100 65.4 85~90 6.3~8.3
a
7
一、概述
2、油气集输主要内容
油气集输与其关联系统框图
油井
计量
天然气去处 理装置
油气分离
加药装置 加热
伴生气
轻烃回收 原稳气
原油脱水 原油 原油稳定
污水
原油储存
污水处理
用气点 产品装车 原油外输
原油装车 污水回注
a
8
一、概述
3、中石化油气田主要特点
采出液含水高
陆上高含水油田
中
区块多
石
滩海油田
化
a
较差。
21
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
1、集输布站
(B)三级布站
a
22
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
2、集输工艺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根据原油物性特点、集输半径,可分为 以下几种:
单管不加热
集
单管集油工艺
油
工
双管集油流程
艺
单管加热 双管掺稀油流程 双管掺液(活性水)流程
单管串接流程
油井
计量站 油井
接转站
三相分离器
加热炉
(8)轻油回收:脱除天然气中的烃液(液化气、轻油等),使其在
管线输送时烃液不被析出;或专门回收天然气中烃液后再进一步分
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研究

1 油气储运 系统能耗量大 的三大原 因
一
1 . 3企 业生产 经营 不当
有些 企业 的实际生产经营状 况与生产条件不佳 ,对于油 罐 的保存 处理方式不得当,未能定期清洁油罐 ,造成油罐的 传热效率 降低 ,增加 了能耗 量。同时,也无法控制油气的温 度 ,导致脱水 工作无法 有效进行 。
总第 1 5卷 1 6 7期
2 0 1 3年 7月
大 众 科 技
Po p u l a r Sc i e n c e & Te c h n o l o g y
VO1 . 1 5 N0. 7 J u l y 2 0 1 3
油气储 运 系统 节 能技术研 究
杨 洪钦
( 防城港 市信 润石化 有限公 司,广西 防城港 5 3 8 0 0 0 )
e n e r y— g s a v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 t h e r e s a o n s or f t h e e x i s t e n c e o f t h r e e p r o p o s e d hr t e e ma j o r t e c h n i c a l i mp r o v e me n s t , a n d i t s i n — d e p h t r e s e a r c h
罐的 占地面积最小化 ,使得 能源配置 结构更加 合理 化,同时
a n d a n a l y s i s . Ke y wo r d s : o i l a n d g a s ; s t o r a g e a n d t r a n s p o r t a i t o n s y s t e ms ; e n e r y; g r e d u c e e n e r y g c o n s u mp t i o n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

维护记录 记录设备维护情况
● 05
第5章 油气储运安全应急技术
应急技术的重要 性
油气储运事故难以完全避免,应急技术的重要 性体现在事故后的处理和处置。合理、迅速的 应急处理可以减少事故造成的影响。
应急预案的制定
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 保障油气储运安全的关键
应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包括各种应急情况的应对措 施和责任分工
● 06
第6章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未 来发展
油气储运安全技 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油气储运安全技 术也在不断演进。加大对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研 究的投入,提升安全技术水平。
新技术在油气储运安全中的应用
物联网
虚拟现实
应用于设备监控和预警系统 用于培训和模拟场景
云计算
提供数据存储和处理解决方 案
总结
安全监测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信心 在油气储运过程中做到更安全更可 靠。
● 04
第4章 油气储运安全装备技术
安全装备技术的 种类
安全装备技术包括防爆设备、安全阀、泄漏检 测设备等。合理使用安全装备技术可以有效防 范油气储运事故的发生。
安全装备技术的选用原则
适用性
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
组织结构
安全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基本架构 规范安全管理的行为准则
责任制度 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
安全教育培训 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
全员参与
01 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
定期安全检查
02 发现安全隐患
安全评估
03 及时解决问题
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不断改进
适应工作环境变化 跟随技术发展
借鉴经验
油品储罐的安全技术与节能环保控制措施

油品储罐的安全技术与节能环保控制措施摘要:现代工业化目前处于发展中阶段,各项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推广下,我国社会产业发展力得到明显提升,而政府和群众不仅关注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益,而且也开始关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于安全问题与环境保护问题。
石油作为一项重要的消耗性能源资源,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石油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我国能源资源使用率,也将会面临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主要讨论与分析油品储罐的安全技术与节能环保控制措施。
关键词:油品储罐;安全技术;节能环保;控制措施;储运一、油品储罐安全管理问题分析1、油品储罐存放区着火爆炸事故对于油品企业来说,油品储运罐存放区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区域。
所谓的油品储运罐存放区就是油品储罐的集中存放区域,由于该区域油品储存量非常多,所以在出现安全事故时也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
事实上,油品储运罐存放区爆炸事故也是时有发生,因此油品企业油品储运要重点关注油品储运罐存放区着火爆炸事故防范工作。
2、油罐运油车着火爆炸事故在油品储罐阶段,油品储罐运油车使用频率非常高,人们也经常会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油品储蓄运油车。
而油品储罐运油车也会经常出现安全事故,总结原因一是油品储罐运油车自身存在安全隐患,二是油品储罐运油车驾驶员操作失误导致安全隐患,三是油品储罐运油车在与外界接触过程中受到破坏导致安全事故。
可是,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油品储罐运油车出现着火爆炸事故,都会直接破坏油品储罐运油车,甚至会导致驾驶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如果油品储罐运油车安全事故出现在闹市区或是高峰期,将会造成交通堵塞,甚至会影响周边建筑与路人的安全。
3、油品储罐静电事故进行油品储运工作中,只要有摩擦出现,就很容易在油品储罐内出现静电事故,尤其是油品储罐内装油少的时候,油品在运输过程中会在储罐内晃动,并且晃动幅度会比较大,进而产生静电。
在油品储罐中静电达到一定程度,将很容易形成火花,储罐内的油品就会燃烧,进而导致油品储罐爆炸。
油气储运安全节能发展探析

科 技 论 坛
油气 储运 安全节 能发展 探析
刘 敏 时微微
摘 要: 近年 来,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 _ L@ 自动化程度迅 速提 高 , 国油 气储运行业取得 了较快的发展 。同时, T 我 低碳 经济和 节 能 减 排 的 社 会 需 求 对 油 气 行 业 的 发 展 提 出 了更 高 的 要 求 , 障 节 能储 运 和 安 全 供 给 已成 为各 油 气机 构 生产 运 营的 重 中之 重 。 国 油 保 我 气行业必须加强科技研发 , 借鉴各 方实践 经验 , 在工作 中应用安全节能技 术 , 强安全 意识 , 加 全面提 高油气储运 工作 的安 全节能水平。 关 键 词 : 气储 运 ; 全 ; 能 油 安 节 1 油气储运与安全节能 好 的熟悉 程度 。此 外 , 气设 施甚 至成 为 国内外 恐 分子 攻击 的重点 油 油气储运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 。在石油工业 内部它是联接 目标 , 能源 安全 刻不 容缓 。 维护 产、 、 运 销各环节 的纽带 , 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埋 、 油气的长距离运 3 油气 储运 安全 节能 技术 方法 举例 输、 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 、 终点分配油库( 或配气站 ) 的营销 、 炼油 1输油管道节能措施 。通过对输油泵机组役老管道改造实现安 ) 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 全高效输油 , 实施技术改造。 ) 2大型油库的安全运行与节能管理。 注意 从“ 九五” 十一五”“ 到“ ,转变发展方式 ”“ 、结构调整” 都是我国经 排查大型金属油罐运行 中的安全隐患问题 ,通过制定油罐大修方案 、 济工作的重点; 十七届五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 十二五” 期间以加快转 招投标选定施工队伍 、 对油罐进行整体检测 , 规范油罐大修过程程序 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陛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 化 , 提高油罐大修质量和技术水平, 实现高效 、 节能储存 。3储油罐节 ) 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 向。油气储运事业也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转 能涂料 。计算储油罐呼吸损耗 , 利用新型节能涂料附着力强的节能效 变 , 注 重 集约 式 经 营 、 式增 长 , 加注 重 实 现规 模 、 和 可 果和寿命长技术优势 , 更加 内涵 更 有效 对其周 围环境温度 、 环境风速 、 罐体外表面平均 持 续发 展 。 温度等参数进行监控 ,储油罐实施改造后 , 年内即可回收节能涂料 5 然而近年来 , 油气安全事多发。美国墨西哥湾超深水区钻井平台 投资成本。 ) 4降低原油损耗 的方法原 。 油损耗主要发生在储油库 , 制定 燃 起火 , 约有 4 0万桶 原油 流人 墨西 哥湾 , 波 及沿岸 5 州 。 1 污染 个 被称为“ 国家生态灾难” 的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故 , 造成美国墨 封 能抽出分离出来的碳化合物 , 使储罐气体空间压力保持在规定范 西哥湾大面积海域和近 10 千米海滩受到严重污染 , 50 沿岸的生态和 围内。 节能环保 、 操作方便 , 同时达到消除排废 , 保护环境的 目的。 ) 5输 人文环境遭 到巨大破坏 , 沿岸路易斯安那 、 密西西 比和阿拉 巴马等州 的渔业 、 船运业 、 旅游业受损严重, 并对美国原有 的海上油气勘探开发 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 美国石油漏油事件威胁至少 6 0 0 种动物安全 。在 我国大连海面污染达到上百平方公里, 海洋和环保专家说 “ 影响不可 低估”污染的严重性 , , 可能并不比原油管线爆炸的损失小 , 修复海洋 环境的难度甚至比修复输油管线大得多。 有地缘国际关系学者表示大 连 的爆炸 起 火和继 发 的原 油泄 漏 , 起周 边诸 国 的关注 和担 }。油气 引 尤 气管道节能降耗措施。使用 自来水给水系统流程的实用性设置 、 污水 处理系统的 自控设计 , 将主要耗能设备的优化运行和站场 日常工作精 细化管理, 可以有效促进输气管道站场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 。技术特 点: 无油环保 , 成本效益高。 ) 6油气管道保护。 采用涂层防腐和阴极保 护联合防护技术 。 阴极保护运行 中, 在 还应注意电位测量中 I R降的消 除、 公路 、 铁路穿越套管内部钢质管道的阴极保护 、 钢筋混凝土固定墩 的绝缘防护 、 阳极地床的悫 、 址 防腐层剥离后的屏蔽 、 牺牲阳极保护电 位的测试 、 由接地极引发的电偶腐蚀等问题。 ) 自动节能燃烧器。 7全 普 管道破坏事故屡有发生 , 给油气管道运营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 并造成 通燃油燃烧器存在燃烧不完全 、 耗油量大 、 易爆燃 、 易回火等问题 , 并 重大经济和环境污染损失。 接连发生的油气管道破裂事件标志着我国 且结焦 、 积碳严重, 人工点火安全性差。 自动节能燃烧器是一种高效 全 能源大动脉危机 四伏 。在大连油库爆炸污染问题发生后 , 油气储运的 安 全 问题就 更是 不容 小 视 。 节能设备 , 具有节能高效 、 安全环保 , 投资回收期短的特| 。 2 油气 储运 的安 全节 能重 要・ 分析 l 生 结语: 中国为构建油气管道保护长效机制,0 0年 6 2 《 21 月 51 石 3 不可再生 的能源资源, 例如石油 、 天然气及其产 品对于世界经济 油 天然 气 管道 保 护法 》 布实 施 , 志 着 中 国的 油气 管 道保 护 有 了 颁 这标 是极其重要的 ,这些资源的有效生产和运输不仅对生产效率十分重 法律保障, 油气管道保护的长效机制将 围绕管道安全而得以建立。 此后油气储运事业工程技术人员及科学家们开发并应用了新T 要, 而且对于保护环境也十分重要。 碳” “ 就是石油 、 煤炭等 由碳元素构 成的 自然资源 , 油气化用越多“ ” 碳 耗用得越多, 导致地球暖化 的元凶 “ 氧化 碳 ” 造得 越 多 。 二 制 但 油 气 各 种产 品被 广 泛应 用 于 冶 金 、 船 、 造 化工 、 油 、 子 、 石 电 航 空、 机械 、 建筑 、 核电、 照明 、 玻璃 、 、 医疗 生化 、 、 制药 食品等行业 , 同时 倡导低碳生活的我国,天然气成为城市燃气的主要气源已是大势所 趋, 液化石油气将作为天然气的有益补充而稳步发展 。石油天然气的 储运与城市 、 居民安全息息相关 , 石油天然气管道是保障能源供给 、 关 艺、 新技术来提高行业的安全标准及应对效率 。 政府及相关监管机构共同努力 , 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 ,
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

油气运输技术
油气管网技术
该技术利用管道运输油气,具有运输效率高、安全可靠、成 本低等优点。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油气管网体系,实 现了油气资源的合理调配和高效利用。
海上运输技术
该技术利用船舶运输油气,具有运输距离长、运输量大、成 本低等优点。我国已经发展了多种类型的油气运输船,提高 了油气资源的海上运输能力。
储运安全与环保技术
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
该技术对油气储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保障油气储运的 安全。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油气储运风险评估和控制体系,实现了对油气 储运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环保技术
该技术注重油气储运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我国已经推广 了多种环保技术,如油气回收技术、污水处理技术等,实现了对油气储运全 过程的环保管理。
03
油气储运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储运技术
01
自动化与智能化管理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油气储运过程的自动化
与智能化管理,提高效率与安全性。
02
智能管道建设
发展智能管道技术,实时监控管道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降低维护成本和事故风险。
03
智能储罐技术
应用智能储罐技术,实时监测罐内油气状态,提高储存效率和安全性
,减少能源浪费。
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在油气储运中的应用
新能源融合
将新能源技术与油气储运相结合,如太阳能、风能等,为油气 储运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支持。
氢能储存与运输
发展氢能储存与运输技术,将氢能作为能源载体,实现能源的 清洁、高效利用。
生物质能利用
利用生物质能进行发电或热能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中国石油油气田节能技术综述

含水率 和油气 比等 因素 ,对 冲程 、冲次 、泵径 、泵
挂 深 度 、管 径 、杆 径 、杆 柱 组 合进 行 优 化组 合 ;根 据 它 们 的相 互 关 系 ,建 立 机 采 能 耗 与 相 应影 响 因素 的数 学 模 型 ,计算 得 出 输 人 功率 最 低 的一 组 参 数 组 合 为所 选 择 的 机采 参 数 ,从 而 提 高 整 个 系 统 的运 行
以系 统 能耗 最 低 为 目标 ,将抽 油 机 采 油系 统 作 为 一 个 整 体 ,在 油井 产 液 量相 对 稳 定 的前 提 下 ,根 据 油井 的动 液 面 、油 层 深 度 、原 油 黏度 、原 油 密度 、
种专用 电动机 。已推广应用 的有 : 高转差 电动机 , 超 适 用 于 负 荷 率 低 、载 荷 波 动 幅 度 大 的情 况 ; 电磁 滑
通 信地 址 :北京海 淀 区志新 西路 3 98信箱 ,10 8 号 3 003
维普资讯
第1 8卷
第6 期
林
冉 等 :中国石油油气田节能技术综述
2 5
14 抽 油机 节 能控 制器 .
目的 。同 时 , 广 油 气 田施 工 和 井 下 作 业 节 水 工 艺 。 推
效率 。
12 节 能型 抽 油 机 。
目前节能型抽油机主要有 异型游梁式抽 油机 、 异相 曲柄复合平衡抽 油机 、曲游梁抽 油机 、摆杆式
: 林 I :
能力强 ,可替代 比它大 l 个功率等级 ( ~2 或一个机 座 号 )的异 步 电机 。
冉 ,女 ,t7 9 8年生 , 工程师 。2 0 毕业 于石 油大学 ( 京 )油 气储运 专业 ,获 硕 士学 位。 现在 中国石 油 天然 气股 份有 限 公司规 划总 院工 作。 05年 北
油气储运设备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探讨

油气储运设备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探讨油气储运设备是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它承担着油气的储存和运输任务。
由于设备的长时间运行、恶劣的工作环境、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等原因,油气储运设备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油气储运设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管理措施。
油气储运设备存在着老化和磨损的问题。
由于长时间的使用,设备的部件容易出现疲劳和老化,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
设备在高温高压等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工作,容易引起部件的磨损和腐蚀,进一步加剧设备的老化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管理措施之一是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可以通过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改进设备的结构设计,延缓设备的老化和磨损。
油气储运设备存在着泄漏和故障的风险。
油气储运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管道破裂、阀门故障等情况,导致油气的泄漏。
这不仅会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管理者应加强设备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泄漏风险。
合理设置安全阀、安全温度控制器等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油气储运设备存在着能耗和排放的问题。
油气储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消耗了大量的电力和燃料。
设备的运行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解决这个问题的管理措施之一是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率,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的浪费。
可以通过安装废气处理设备和废水处理设备,减少废气和废水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油气储运设备存在着安全隐患的问题。
油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物质,一旦设备发生泄漏或故障,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的威胁。
管理者应加强对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确保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
合理设置火灾报警器和喷淋系统,及时发现和控制火灾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油气储运设备存在着老化和磨损、泄漏和故障、能耗和排放、安全隐患等问题。
在管理上,可以通过定期维护保养和检修设备、加强设备的监测和检测、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率、安装废气处理设备和废水处理设备、加强对设备的安全管理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作者:赵泉安陈娜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第13期【摘要】油气储运,即油气资源的存储和运输,是油气资源得以高效利用的重要前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油气储运技术的更新进步,油气储运事业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
应当针对当前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的现实情况,确定以安全、环保和节能为基本要求的油气储运技术创新方向,推动油气储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油气储运油气储运技术安全环保创新油气是重要的能源之一,实现油气资源的安全存储和科学运输,是油气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前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油气能源的需求始终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再加上油气储运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油气储运事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
为了构建安全、环保、节能的油气储运体系,实现油气资源的高效安全使用,我们有必要在对现有的油气储运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利用并提高已有的技术研发能力,坚持吸收借鉴、自主研发与储运实践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方向,以推动油气储运事业实现进一步发展。
1 油气储运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及困难油气能源,是指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油气储运事业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和难度。
这主要来自两方面因素:一是油气自身的化学成分和特性,油气的主要成分为具有易燃、易爆、易聚集静电、易中毒等特性的烃类碳氢化合物。
这使得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增加,极容易发生火灾、爆炸。
另外,油气如果存储不当还会扩散蒸发后,这既在无形中增加了经营成本,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二是油气储运的特殊性。
油气储运需要在特殊的储存和运输环境中进行,输油管道是油气储运的主体构成,而为了实现油气在管道中的运输,要进行加热加压工作,但这又加大了油气火灾及爆炸的风险。
同时,油气又对运输管道有一定的腐蚀作用,运输管道的维护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而油气储运一旦发生安全、环保事故,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不利的社会影响。
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与优化

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与优化摘要:油气储运系统构成了企业运送化工生产原料的重要辅助装置,油气储运的大型系统设备目前可以用来储存运送各种类型的轻质油。
在装载以及贮存轻质油的操作环节中,通常很难彻底避免存在挥发性气体污染的风险。
如果没有做到妥善运输以及贮存油气原料,那么储运系统散发的苯类以及醇类物质将会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
近些年以来,化工企业针对油气回收技术手段正在展开深入探索,旨在促进油气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效益实现,有效防止油气挥发污染的后果。
基于此,对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与优化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储运系统;油气回收技术;应用实践要点引言我们是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巨人。
天然气及相关产品是国家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气体回收技术发展缓慢,实际的石油输送导致蒸发泄漏,石油回收困难,资源损失巨大。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重点关注回收技术,以便更好地控制资源损耗,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1油气储运中应用油气回收技术的意义近年来,资源合理化的协调和利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利用天然气资源,现代经济发展要求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制定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技术应用方案。
回收技术在油气输送机械上的充分应用将使资源应用前景合理化,为燃料储存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建立标准化的技术支持系统。
据悉,油库损失0.26-0.3%,汽油加工过程中加工损失较大。
因此,合理配置回收器可以大大减少资源浪费,并确保集成的应用程序效率。
因此,气体循环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积极应用至关重要。
2油气存储过程中油气损耗分析漏油发生在整个油库的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石油阶段。
储油时,漏油主要发生在漏油阶段。
罐内和换油时,防腐剂罐内的压力都有很大变化,在压力下,罐内的气体被迫泄漏,导致大量漏油。
交货时间长,导致石油波动较大。
因此,在排放过程中需要适当的石油回收技术,以减少石油排放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第二,石油开采阶段。
油气储运的趋势

油气储运的趋势
油气储运的趋势如下:
1. 环保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油气储运行业越来越关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采取更环保的技术和设备,例如使用低排放车辆和节能型输油管道,以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
2. 数字化:油气储运行业越来越倾向于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提高设备和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使用智能传感器和监测系统来实时监测油气储存和运输过程,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3. 可持续发展: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油气储运行业将更多地关注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此外,该行业还将致力于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安全性提升:油气储运行业将继续加强安全措施,以确保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性。
这包括加强管道和储存设施的监测和维护,采取措施防止泄漏和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5. 全球化:油气储运行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和全球化的趋势。
跨国公司将加强合作,分享技术和经验,以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各国之间的能源合作需求。
6. 多元化:油气储运行业将逐渐多元化,包括将天然气液化和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以满足能源需求的多样性。
同时,新兴的能源存储技术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例如电池储能和水氢技术。
第3章 油气储运系统节能分析(2)

二、工程分析方法
分析 模型
二、工程分析方法
能量平衡分析 • 能量转换和传输环节
输入能量:Ein 有效供能:Eze Eze = Ein − Ezo − Ezl 转换排出能:Ezo 直接损失能: Ezl 评价指标:能量转换效率
= ηz
Eze ×100% Ein − Ezo
二、工程分析方法
能量平衡分析 • 能量的工艺利用环节
二、工程分析方法
㶲平衡分析 • 能量的工艺利用环节 工艺总用㶲:Exyin
产品用㶲: Dxyef 㶲损失: Dxy 待回收㶲: Exyo 㶲平衡方程:Exyin = Dxyef + Exyo + Dxy 㶲效率:
= η xy
Dxyef Exyin
× 100%
二、工程分析方法
㶲平衡分析 • 能量回收环节
二、工程分析方法
“三箱”分析法 • 灰箱分析模型
将分析对象视为由“半透明”的边界所包围的体系,对象内的子 系统或设备均视为黑箱,黑箱之间能(㶲)流线连接起来形成网 络。主要用于系统整体用能状况的评价及系统中薄弱环节(设备 )的判别。
二、工程分析方法
简单串联模型 串联模型 简单模型 并联模型 复杂串联模型 不规则并、串 组合模型 不规则串、并 组合模型 无规则混乱连 接模型
二、工程分析方法
三环节法的应用——联合站能量分析 第一步:三环节划分 • 能量转换环节:加热炉、泵机组、压缩机组等; • 能量利用环节:分离器、沉降罐、稳定塔、电脱 水器、净化罐等; • 能量回收环节:换热器回收污水的余热和高温外 输原油的可利用能。
二、工程分析方法
第二步:分析模型 的建立
能量平衡方程:
EP + ER = EUD + EW + EJ + EY + ER
天然气储运操作中的节能降耗策略探讨

天然气储运操作中的节能降耗策略探讨摘要:天然气产业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顺应可持续发展要求,应进一步发挥天然气清洁能源优势,减少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推动天然气产业持续发展。
近几年,随着能源问题逐渐凸显,处理能源节能减耗已经成为相关领域重点探究的内容,特别是针对天然气能源来说,怎样才能实现节能降耗,是天然气储运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天然气;储运操作;节能降耗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资源,相较于传统的化石能源而言更加节能环保,是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
由于现代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对天然气资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能源消耗问题也变得愈加严峻。
对此,在天然气储运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的节能降耗方式,最大程度上减少能耗和成本问题,将生产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创造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1.天然气储运操作中的节能降耗的必要性1.1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繁荣发展,带动各个领域创新,人们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贯彻落实低碳经济模式,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升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天然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浪费情况,从多个角度创新,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强化各项工作,促使其发展满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
1.2缓解当前天然气资源紧张问题天然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运用促使现阶段的天然气储运系统得到优化,提升整体的运行效率,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现阶段,我国的天然气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人均资源量较少,如现阶段我国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大约为60亿吨,但仅仅足够我国支撑十几年的消耗,因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应强化整体的能源节约意识,全面地进行资源防控,加强整体的防控,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强化天然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的作用,提升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缓解现阶段天然气资源紧张问题。
1.天然气储运操作中的节能降耗策略2.1加热蒸汽节能技术天然气储运系统运行时,受到其系统本身影响,运行中势必伴随着一定的能耗,天然气受加热蒸汽损耗巨大,根据这一能耗形成过程,主要是由于以下因素所造成的:罐壁与天然气资源直接接触,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部分热量逐步流失,与此同时,天然气输送功率也显著降低,也就同步产生了巨大的蒸汽损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
摘要:油气的运作在整个石油工业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核心地位,油气的储运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所以,要想进一步提高石油加工生产的成本,就必须要从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开始入手。
储运系统能源损耗的减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油气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经济效益获得大幅度的增加,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要求,本文主要就油气储运的节能问题展开讨论,重点论述了有关油气储运技术层面的措施。
关键词: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
油气储运中主要包括对原油、半成品油、燃料燃气和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助剂等。
是石油工业运输中原料存储以及运输的必要发展过程,能够在一定意义上保证石化企业的安全发展的辅助性运行系统。
其中油气储运在整个运输体系中需要消耗大约6%左右的能源,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问题,我国的大部分石化企业的油气储运在节能部分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和不足,国内对于油气储运节能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利用储运环境低温热量的基础上,无法在真正意义上从整个储运系统的层面上出发来研究储运中最佳的节能问题。
1.油气储运节能的原则
油气储运系统是石化企业整个节能减排的企业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主观的将油气储运分为三个部分:使用、回收、再利用。
以下是油气储运的两个基本原则分析。
1.1适合的加热方式
在对油气的储运过程中,热媒水是对油气加热的基础方式之一,其中最普遍的一种方式是在罐底蒸汽盘管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关外的热量传递,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1MPa蒸汽进行热量的传递,整个过程的加热效率十分可观,同时消耗的能源也较少,满足节能目标的实现。
1.2保证储量的最小化
在正常的生产状况下,我们采用减少油气储量的方式来进行油气储运的节能目标,油气储量的减少除了能够使储罐和管线在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减少之外,还能够缩减石化企业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的资金投入部分。
一旦油气储运过程中对油品本身的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就必须要采用热媒水来进行加热,实现运输过程中的热传需求。
因此,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尽最大可能保证油气储运量最小化是油气储运节能的最佳方式之一。
2.降低油气储运能量消耗的技术措施研究
2.1油气灌输技术
油、气混合储运工艺在现今的石化产业中应用十分普遍。
油气混合运输主要采用的是油、水等介质,在不同介质的混合使用状态下,利用运输泵,从海底进行油、水以及气的管道混合运输技术。
一般的油气运输都要经历严格的采集处理之后再进行不同输送泵、三相分离器等独立设置的管道进行独立输送。
油气混输技术能够保证各个输送泵和混合输送管道独立的完成各自的油气输送工作,油气混合输送技术的提高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大幅度的增加企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
2.2输油泵机组变频调速节能技术
油气储运的输油泵的变频调速主要是利用离心泵的离心特性来进行流体输送流量的控制。
我们在控制输送流量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改变输送泵出口闸门开度或者是通过设置离心泵转速两种不同的方式,前一种方式虽然调节的方式十分简便,但是很容易造成消耗能源的浪费,后面一种是控制输油泵电机变频的调速,既能够在油气输送过程中进行输油泵效率的自由的调控,还可以较好的实现油气储运的技术要求,达到节能的发展目标。
输油泵机组的变频调速节能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油储运的节能目标,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进行闸门节流的方式来减少输油泵出口的节流能耗,实现节能的功能效果,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减少油气运输过程中输油泵机组本身的机械压力、噪音等无效能耗,提高输油泵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等。
2.3加热蒸汽能耗控制技术
整个油气储运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主要是蒸汽、电力以及水三个部分,其中蒸汽的能源消耗大约有85%左右,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油气储运的温度主要是由油气本身的以及油气实际存储过程的部分能耗,所以我们首先要根据蒸汽消耗的总量来对油气的存储温度进行限制,按照油气储运的相关规定来进行操作;其次,我们可以加强对油罐的保温来进一步减少蒸汽所消耗的能源。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同一介质的油罐,保温之后可以减少80%以上的热力消耗。
其中,对于油气储罐的使用来说,由于不同的企业的实际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发展条件的制约,油气的储罐无法做到定期的清洁和检查,油罐中的残留物的残留使得油罐的传热效率大大的降低,进一步增加了油气输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同时,由于各种杂质在油罐中的残留,直接导致了油气的温度无法达到规定的运输标准,影响油气的脱水问题。
2.4油气常温输送技术
油气的常温输送技术主要表现在对油、水混合的原油输送过程中,针对转相点未经过调整的原油来说,在井口原油温度高于原油输送温度要求的情况下,就可以采用油气的常温输送法。
油气的常温输送工艺主要有:单、双管常温输送法、低温水环状常温输送法等。
我国油气的输送中,大部分采用的是常温输送法,这样能够较好的实现节能的目标,还能够进一步减轻油气输送管道中对加热保温装
置的技术要求,减轻石化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压力,同时也增强了石化企业实际操作的灵活性。
3.总结
对于当前我国大部分石化企业来说,如何进一步提高油气储运节能技术是整个企业的发展的核心问题所在,本文重点阐述了针对不同油气在储运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并就这些实际操作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进行油气储运的节能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油气油罐的基本清洁工作,这样能够有效的维持运输过程中油气的整体质量水平,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油气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提高油气运输的实际工作效率,最终维持整个企业的经济性发展需求,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改善我国油气运输的节能发展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对油气储运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实施,未来必然会发掘更多、更好的油气储运节能技术。
参考文献
[1]王强. 浅论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技术要点[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