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与运行策略
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分析
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在促进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经济结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建立和完善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策略,对于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和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着重分析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并探讨其在当前科技创新时代的作用和意义。
一、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是指为研发机构提供良好管理和运作环境的制度体系,其包括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人才激励机制、技术开发流程、成果转化机制等。
良好的运行机制能够有效提高研发效率,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进而带动产业发展。
1.1 组织架构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架构应当科学合理,结构清晰,权责明确。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组织结构,即总部设立总体规划和决策,分支机构负责具体的研发工作,总部和分支机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要避免组织结构过于僵化,在必要时可以灵活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的需求。
1.2 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规范研发机构运作的重要手段。
包括项目立项、选题审核、经费管理、成果评价等方面的制度规定。
在管理制度中要注重科学的、公正的评价机制,鼓励人才的创新和合作,提高整体研发团队的协作效率。
1.3 人才激励机制人才是研发机构的核心资源,要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就必须建立激励机制。
可以通过薪酬激励、职称评定、成果分享等手段,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研发效率。
1.4 技术开发流程技术开发流程是实现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科研过程的管理,推进研发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升研发效率和成果质量。
1.5 成果转化机制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新型研发机构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
要在运行机制中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让工作,拓展成果的应用领域,促进科技成果真正变成生产力。
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策略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策略,包括研发机构的规划布局、投入政策、技术创新策略、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摘要】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存在着顶层设计不足、资金短缺和与科研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增加资金投入并提升科研平台与需求的匹配度。
展望未来,应注重科研平台的整体建设,提出建议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存在问题,但通过一系列策略和措施的实施,可以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问题、策略、顶层设计、整体规划、资金短缺、科研需求、匹配度、未来发展、建议、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是当前各高校科研实力提升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高校科研平台作为科研资源整合和科研合作的载体,对于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部,是一个资源富集、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
高校科研平台建设是广西高校在加强自身科研实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关键举措。
当前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资金短缺、与科研需求不匹配等。
本文旨在对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对策,以期为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推动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广西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分析,以期为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的改进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现有科研平台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策略建议。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广西高校科研平台的规划和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促进科研平台建设水平的提升,推动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和创新,为广西乃至整个中国的科研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分析
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分析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研发机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实施主体,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和建设策略对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特点入手,分析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和建设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发机构发展提供参考。
一、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和特点新型研发机构是指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科研机构。
相比传统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在运行机制和建设策略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其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新型研发机构以市场为导向,更加注重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在研发过程中,新型研发机构更加关注技术的商业化潜力,注重技术与市场的结合。
2. 开放性和协作性。
新型研发机构通常具有较高的开放性,愿意与其他机构、企业和高校进行合作。
通过共享资源和合作研发,提高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率。
3. 人才密集型。
新型研发机构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具有较强的人才密集性。
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团队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4. 创新驱动。
新型研发机构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注重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通过不断地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分析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是其能够有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
在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中,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是三大关键要素。
1. 组织体系新型研发机构应当建立灵活高效的组织体系,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
在组织体系中,需要注重科研团队的灵活性和合作性,强化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2. 管理体系新型研发机构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建立科研项目的评估和考核机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
还应当注重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科研成果的合法权益。
3. 激励机制新型研发机构应当建立激励机制,给予科研人员以良好的待遇和奖励,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活力。
基于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以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为例
领先国内外先进技术的科技成果及产品亮相昆 明。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着力点 ,有效地提升全省 自主
其 中作为建设创 新型云南行动计划 8 大工程 之一的 创 新 能力 ,增 强 了科 技 发 展 后 劲 ,促 进 了 区域创 新 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体系建设 ,其 中:公益性科技基础条件平 台强调公
业重大技术改造 、节能减排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 区域 自主创新 能力 的关 键性 力量之・。
新 、创 新 型企 业 培 育 、创 新 平 台建 设 、高层 次 科 技 1 云南省 科技创 新平 台建 设简 述
人才培引 、公 民科 学素质提升等8 大工程 ,科 技支
按照 “ 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 国家”
0 综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得 到 不 断 提 升 ,建 成 了 1 l 1 个省工程技术 ( 研究 )
自主 创 新能 力 是 国家 竞 争 力 的核 心 ,是 社 会 经 中心 和 省 重 点 实 验 室 ,2 3 7 家 省 企 业 技 术 中 心 ,成 济 发 展 的原 动 力 ,也 是 提 升 区 域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关 为 战略性新 兴产业 、高新 技术 产业 发展 的先导 力 键 。科 技 创 新 是 实现 自主 创新 的根 本 途径 。 自2 0 0 8 量 ,促 进 了相 关 产业 技 术 进 步 和产 业 升 级 ,提 升 了 年 中 共 云 南 省 委 、省 人 民政 府 启 动 实 施 建 设 创 新 全 省 自主创 新 能力 和水平 。 云南省 高校 作为 云南 省科 型云南行 动计划 ( 2 0 0 8 —2 0 1 2 年 )以来 ,不 断 加 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整合各类科技创新
科技服务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科技服务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引言 (3)1.1 背景分析 (3)1.2 研究目的 (3)1.3 研究方法 (4)第二章科技服务行业现状分析 (4)2.1 行业发展概述 (4)2.2 存在问题分析 (5)2.3 发展趋势预测 (5)第三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总体框架 (5)3.1 建设目标 (5)3.2 建设原则 (6)3.3 平台架构设计 (6)第四章技术支持体系建设 (7)4.1 技术研发支持 (7)4.2 技术转移与转化 (7)4.3 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8)第五章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 (8)5.1 数据资源梳理 (8)5.2 数据资源整合 (8)5.2.1 数据资源整合原则 (8)5.2.2 数据资源整合方法 (9)5.3 数据资源共享机制 (9)5.3.1 数据资源共享原则 (9)5.3.2 数据资源共享方式 (9)5.3.3 数据资源共享保障措施 (10)第六章服务模式创新 (10)6.1 服务模式设计与优化 (10)6.1.1 确定服务定位 (10)6.1.2 创新服务模式 (10)6.1.3 优化服务流程 (10)6.2 服务流程优化 (11)6.2.1 明确服务流程目标 (11)6.2.2 分析现有服务流程 (11)6.2.3 设计优化方案 (11)6.3 服务质量评价 (11)6.3.1 制定评价标准 (11)6.3.2 设立评价机制 (11)6.3.3 实施评价与改进 (12)第七章人才队伍建设 (12)7.1 人才引进与培养 (12)7.1.1 人才引进策略 (12)7.1.2 人才培养机制 (12)7.2 人才激励机制 (12)7.2.1 薪酬激励 (12)7.2.2 职业发展激励 (13)7.2.3 情感关怀激励 (13)7.3 人才评价体系 (13)7.3.1 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 (13)7.3.2 完善人才评价流程 (13)第八章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13)8.1 政策法规制定 (13)8.1.1 制定原则 (13)8.1.2 制定内容 (14)8.1.3 制定流程 (14)8.2 标准体系构建 (14)8.2.1 构建原则 (14)8.2.2 构建内容 (14)8.2.3 构建流程 (15)8.3 政策法规执行与监督 (15)8.3.1 执行措施 (15)8.3.2 监督机制 (15)第九章项目管理与评估 (16)9.1 项目管理机制 (16)9.1.1 项目组织结构 (16)9.1.2 项目进度管理 (16)9.1.3 项目成本管理 (16)9.1.4 项目质量管理 (16)9.2 项目评估体系 (16)9.2.1 项目绩效评估 (16)9.2.2 项目效益评估 (16)9.2.3 项目风险评估 (17)9.3 项目风险控制 (17)9.3.1 风险识别 (17)9.3.2 风险防范 (17)9.3.3 风险应对 (17)第十章实施与推进策略 (17)10.1 实施步骤 (17)10.1.1 项目启动阶段:明确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果,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确定项目组织架构,启动项目。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
率起关键作用 。然而 , 区域 内企业众 多 , 创新能力参差 , 当中需 要有 一部分企业充 当创 新主体 的核 心来新 主体核心 的选 择具体取 决于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 、 创 新 目标层次 、 产业技术现状及企 业创新 能力等因素。选取与外
部环境因素匹配的企业群作为创新主体的核心 , 并加 以重点扶 持, 是发挥区域优势与资源特色 、 增强创新能力的基础 。需要注
新能力的关键 。区域技术创新体 系作 为一个完整的复杂系统 ,
其运行效 率的高低取决 于体 系内部 各种要素 的构成情况 以及 要素之间 、 素与环境之间 的协调运作 。本文选取北京 、 要 上海 、 江苏 、 宁及湖北等创新绩效显著 的区域技术 创新体 系作为样 辽
3 促进 系统有序运行 的机制。以企业为主体 的区域技术创 、
新体系 同时受内部活动主体及 外部环境因素的交互影响 , 要使 各子 系统有条不 紊地运作 , 则须预 先设置一套 完整的 、 能有效 约束 各种利益分配 、 资源配置 、 创新竞 争及投入 决策等活动 的
运行机制。 由于不同区域 的实际情 况不同 , 运行机制具明显 的 地方特 色 , 是综 合考虑区域 自身的经济及技术基 础 、 它 创新资 源禀赋 、 创新 目标 、 创新 主要矛盾 、 创新阶段以及区域对机制的
【 关键词 】 区域技 术创新体 系 企业主体 成功模式
一
、
引 言
图 1 以 企 业 为 主 体 的 区 域 技 术 创 新 系 统 的 系 统 结 构
企业 是技术创新活动 的资金投入 主体 、 活动主体及成果应 用主体 , 完善 以企业为主体 的技术创新体 系是提升 区域 自主创
承受能力 、 执行能力等因素的结果 。 4 符合发展 需求的创新领域及模 式。以企业为主体 的区域 、 技 术创新体系对创新领 域的选择主要 受制于 区域 自身创新资 源 的种类 、 丰度 、 分布以及 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 即创新领域 的选择应满足经济及资源 条件 , 并与技术发展 的阶段性 目标相 致, 而非盲 目追求科技 的先进程度及附加效益 。 区域创新模式的选择亦受区域经济 、 资源及企业创新能力 等条件的制约 。一般而言 , 区域创新模式有原始创新 、 集成创新
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完整版
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二00八年六月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增强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全面提升市产业竞争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拟整合国内外相关的科技资源,建设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一、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必要性(一)从我市创新平台建设的现状看,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推动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需要。
近几年,我们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
如研发了市科技计划网上管理系统、科技成果网上登记系统、专家数据库等,实现了市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成果的网上申报及评审等;开通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撑。
但是,目前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还缺乏统一规划,因此,充分整合和优化科技资源,加快建设一个社会化、网络化、专业化,多功能的“一站式”创新服务平台,对于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从创新主体看,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服务企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需要。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我市中小企业规模和实力还不够强,存在着信息渠道不畅、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薄弱等问题。
因此,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建设一个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信息服务体系为支撑,共享机制为保障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系统集成、便利服务,积极为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力措施,是全面提升我市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三)从政府部门自身建设看,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阳光政府”的需要。
高起点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苏州高新区争当自主创新的“先行区”
謇.高新糙木产 品产值 占工 业总产
值 的 比 重 达 6 主要 发 展 指 标一 8.
炬计划软件产 业化基地 。新 药创制
努 力争 当区域 自主创新的 先
一
大批一流 创新平台,太大 强化了
行 区” ,是苏州 国家高新拯今年 提
前 一个[ 亮 口号 。苏州高 医把 同 推进 茸主创新作 南实现科学发 展的
区域 自主创薪特 色和 优努 实施 了
包括 国家曩省火 炬项 目、重 太攻 关 项目和重孱推广 项 目在内的 黾子信 息 、生物工程 、 保曩新柑 抖等 高 科 装研发项 晕 6 O 0 多项,已经转 化 和 实现 产业化 的4 0 . 5 硬
苏州高新技 术创业服务 中心发
展十多年来 ,菜获国家 、省、豁级
荣誉2多项; 拥有孵化面积1 万平 0 5
经过 十 多年的开 发建设 .苏州 国家高新 区已成 为高新技木产业 高
度 聚 集 区 匡 内 9 % 上 产 品 与 全 0烈 球 先进 挂 术馕 持 着 同 步 水 平 , 家 企 7
中心的 现代 化中药 工艺研究和中
直 位居 全国∞ 家国家鳆高新 区前茅 “ 十一五 ”期 间,苏州 国棼高
试车间 平 台项 目.被科 技都作为
蓍家专业技术 转化平 台列A 火炬计 划,并 与扬州大学等共 同承 担 7 国 家 9 3 目转 基因高等动 物的謦建 7项 与高级臆功 能分析项 目 这 些创新 平台共 同构威 了苏州高新 区立足长 三角 面 向国内外腑开放式 . 多琦 能 规模化 创新平台 与此同时 苏州高新 区还 著刀 建设 了一批高 水准的公 共技术研发 平台 建立 了华东地区首 衰莒隶级 生物医药 辉化 器妾验 平台、置内首
创新平台运行管理机制分析和思考
创新平台运行管理机制分析和思考 文/陶康 王艳丽 王晓卫 岳文凯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在知识大爆炸时期赖以生存和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保持和重塑其核心竞争力、获得成功的重要手段。
而管理机制的不断优化,是一个企业持续产生创新力的重要保障。
本文在分析DARPA、IMEC等国际优秀研发机构创新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企业的现状,从机制改革、组织模式、成果转化等维度,思考并探讨了创新平台运行管理与发展的思路和策略,旨在助力企业建立灵活、高效的创新平台,帮助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积极倡导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将其作为国家战略重点融入现代化建设的每一项工作中,以激发全民的创造性思维。
加大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投入,构建完善的自主创新管理机制,深入开展理论探索、改革和应用等,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为加快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各企业要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不断研究、学习如DARPA(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IMEC(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等先进创新平台的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管理方法,大胆实践,逐步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创新平台。
一、机制体系创新机制体系创新是创新平台运行管理机制中的重要一环。
机制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对于推动创新平台运行管理机制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一个支撑,更是促进技术进步的动力源。
然而,部分成熟型企业通常过于依赖曾经的成功路径。
在“丛林法则”下,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控制力不断提高,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新兴竞争者的出现,传统的生态秩序遭到严重破坏,这也是很少有成熟型企业能够通过颠覆性创新取得成功的原因——过度的成功会阻碍其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转型。
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谷歌等企业纷纷采取行动,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研发特区”,并以“研发特区”为基础,开发出许多新的、尚未完全成熟的颠覆性技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除此之外,“研发特区”实验室的建立也为华为等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的探索及实践
1 1依 靠 学科 优势 , . 建立 关 系 国计 民生的 科 研 究 生 的 学位 研 究 、 担 科技 项 目、 成 创 承 完 的 一 个 重 要 指 标 。 的建 设 和 管 理 如 何 体 技 创 新 平 台 它 新 科 技 成 果 、 果 转 化 与 科 技 推 广 服 务 等 成 重 大科 技 创 新 平 台 的 任 务 是 根 据 国家 方 面 提 供 一 个 不 间断 、 续 化 的研 究 环 境 , 连 科 技 发 展 方 针 政 策 , 向 国 际 科 技 前 沿 和 并 提 供 必 要 的 物 质 条 件 和 硬 件 设 施 支撑 , 面 围绕 国 民 经济 、 会 发 展 以此 来 推 动 培 养 创 新性 人 才 , 出高 水 准 社 本文结 合实际情 况 , 科技 创新平 台 对 我 国 现代 化 建 设 , 产 的建 设 、 源 的整 合 、 研 团 队的 搭 建 和 平 及 国 家安 全 面 临 的 重 大 科 技 问 题 , 展 创 创新 学 术 成 果 , 进 国 家 的 高 科 技 产 业 发 资 科 开 促 培 科 台运 行 管 理 模 式 等 几个 方 面 进 行 了初 步 探 新性 研 究 , 养 创 新 性 人 才 。 学 研 究 是 一 展 讨。 项 长 期 积 累 的 工作 , 只有 在 深 厚的 学 科 基 《 国家 油 料 改 良中 心 湖 南分 中 心* 国 , 础 上 才 能 跟 上 或超 越 同领 域 先 进 的 学 术 水 家蔬 菜加 工 技 术 研 发 专 业 分 中 心 》 《 熟 ,多
i i 圜
。 。 。 。 。 。 。 . 。 。.
管 理 科 学
科 技 创 新 平 台 建 设 与管 理 的探 索 及 实践
科学技术部工作人员的科技咨询与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
科学技术部工作人员的科技咨询与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科技咨询与服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地推动科技进步和服务科研人员,科学技术部决定建设和运营一套科技咨询与服务平台,以提供科技支持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围绕科技咨询与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展开探讨。
一、需求分析科学技术部作为国家科技工作的部门,其工作人员需要一个全面的科技咨询与服务平台,用于满足科技项目需求、提供技术指导、推广科技成果等。
平台需具备如下功能:1. 注册与登录服务:要求用户注册账号后才能使用平台,并提供安全的登录服务,确保信息的私密性。
2. 信息发布与查询:科学技术部工作人员可以发布与查询科技项目、科技成果、专家资源等相关信息。
3. 专家咨询服务:平台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使科研人员能够及时获取到专家的指导与建议。
4. 技术支持与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持与解决方案的平台,为科学技术部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5. 项目评审与管理:通过平台进行科技项目的评审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与科技成果的质量。
6. 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允许科研人员共享科技资源,促进科技合作与创新。
二、建设与运营科技咨询与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涉及多个方面的工作,如技术开发、网络安全、用户管理等。
在建设与运营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开发:为了实现平台功能,需要建设一套完善的技术体系,包括前端开发、后端开发、数据库设计等,保证平台的稳定性和易用性。
2. 网络安全:平台需具备强大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保护用户信息的安全与隐私,防止信息泄露和黑客攻击。
3. 用户管理:建立科技咨询与服务平台的用户管理系统,规范用户的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流程,确保平台的正常运行。
4. 数据管理:建设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等信息的高效管理和查询,提升工作效率。
5. 运营策略:根据平台的特点和目标用户群体,制定合理的运营策略,包括宣传推广、服务质量管理等,提升平台的知名度和用户满意度。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科学与信息化2022年5月上 7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瑞广饶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山东 东营 257300摘 要 对于目前社会发展来说,科技的创新发展对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需要对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引起重视,从而促进社会发展,使我国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
本文主要通过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对现阶段广饶县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同时对平台建设取得的成效进行研究,最后对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进行探索,以期达到完善广饶县区域创新建设体系,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引言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科技社会化的时代背景下,正值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入攻坚阶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走向科技社会化的主要组成结构,所以需要国家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型城市。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不只是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科技水平的提升,也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彰显,从长远来看,更会影响整个区域的长期经济发展。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能提高城市的竞争力,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精神,充分发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作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氛围,将会对城市长期经济的发展起到支撑的作用。
1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理论基础 1.1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和特点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指在城市范围内一定的区域,通过在该区域中引入一些具有特色的,同时与区域内的资源有关联的,以及可以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网络体系,从而促进新资源可以直接有效地进行融合、创新和提升。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主要根本要素,其中包括主体要素、资源要素以及环境要素等;二是出现的新要素或是要素的新组合都可以成为该区域内一个新的创新体系;三是在出现主体要素缺失的情况下,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可以是网状结构也可以是链状结构;四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建设是需要根据该区域的结构和形态、特殊的制度、政策,法规以及创新的氛围和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来决定的;五是对区域创新体系内的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用,从而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提高区域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提升。
科创园区实施方案
科创园区实施方案前言科技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和创业企业涌现出来。
为加强科技创新的推动,建设科创园区已经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就科创园区实施方案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应的重点区域提供有益帮助。
科创园区的基本概念科创园区,又称科技园区等,是一种综合运用地理、政策、金融等资源打造的创新集聚区。
它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一系列综合服务,比如招商引资、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也成为创业者和创新人才收获实现梦想的聚集地。
科创园区建设为创新驱动和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持,是近年来我国加快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举措之一。
科创园区实施方案科创园区实施方案主要是为了解决园区建设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设规划与管理策略科创园区的建设规划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
规划应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基数、资源禀赋、战略定位等因素来确定,同时要根据园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定期更新。
此外,科创园区的管理策略也应该有序可行,根据园区面积、经营规模、行业构成等特点,制定相应的物业、安防、环保等方面的管理策略。
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科创园区发展的重要手段。
园区管理方可以通过政策激励、优惠奖励等方式向优质企业展开招商操作,吸引其来园区进行业务拓展、项目研发等活动。
在招商中,需要达到有效的搜集、筛选、评估优质企业的目标。
建立创新平台创新平台的建立对于科创园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其意义在于,创新平台可以提供创新资源、技术支持等,帮助有前途的企业推动技术创新或社会创新。
为此,园区管理方应该在园区内建设出一系列科技创新平台,这可包括科技孵化器、技术转移中心等,帮助企业快速发展。
提供创新服务科创园区的发展需要附加大量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创业咨询、技术检测、人才培养等。
科创园区的管理方需要提供全面的生态服务环境,以帮助企业进行长期创新拓展。
在这些服务中,还要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弥补它们创新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缺口。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与运行策略
实 验 室 、 程 技 术 中心 、 验 中 心 、 新 技 术 开 发 区 、 工 实 高 科 技 园和 专 业 测 试 机 构 等 现 有 条 件 , 合 各 方 优 势 资 源 , 综
持 、 受 企业 横 向 委托 一 研 究 与 中试 、 进 区 域 科 技 创 接 促
新 成 果 的 推 广 与 交 易 、 行 业 发 展 动 态 进 行 数 据 积 累 对 和 分 析 , 供 行 业 咨 询 与 远 程 诊 断 服 务 、 区 域 政 府 部 提 为
科 技 创 新 平 台 能 够 吸 引 多 方 参 与 , 利 于 通 过 产 有 学 研 合 作 等 共 建 、 享 方 式 , 现 区 域 科 技 创 新 资 源 的 共 实
第2 卷 第 6 9 期 2 1年 3 0 2 月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S in e& T c n l g r g e s n o iy ce c e h o o yP o r s dP l a c
Vb129N 0. . O6 Ma. r201 2
区域 科 技 创 新 平 台 体 系 建 设 与 运 行 策 略
2l 0 0年 国家 科 技 基 础条 件 平 台建 设 纲 要 》 开 始 系统 ,
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发展策略
构建评价模型
根据评价指标和数据,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的评价 模型,采用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和分析。
得出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模型得出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包 括总体评价和各指标的评价结果。
03 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评 价方法及应用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主观评价法
以专家主观判断为基础,对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进行 评价。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标 准。
05 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评 价与发展趋势展望
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践意义
辅助决策
通过评估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政府和 企业可以制定更明智的决策,投入更多的资 源来支持平台的发展。
资源配置优化
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优化资 源配置,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最具潜力的科技创新 平台。
01
02
科技创新平台定义:科 技创新平台是指一个由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 、高等学府等多元主体 参与,通过整合技术、 人才、信息等资源,为 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支撑 和服务的综合平台。
科技创新平台特点
03
04
05
1. 多元主体参与:科技 创新平台通常由政府、 企业、科研机构、高等 学府等多个主体共同参 与,形成了一个多元化 的创新体系。
创新能力外延
1. 技术创新能力:指 在技术研发、成果转 化等方面所具备的能 力,包括技术研发能 力、成果转化能力等 。
2. 组织创新能力:指 在组织结构、管理体 制等方面所具备的能 力,包括组织设计能 力、管理创新能力等 。
3. 服务创新能力:指 在服务模式、服务质 量等方面所具备的能 力,包括服务设计能 力、服务创新能力等 。
完善县域企业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的思考——以龙文区为例
CULTURE 完善县域企业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的思考—以龙文区为例林秋燕 漳州市龙文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摘 要 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要素、推动企业创新、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加速器,也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集中体现,已成为政府部门实施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
文章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了调研,以龙文区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现状为例,分析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县域企业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的对策建议,对于提升县域科技创新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企业 科技创新平台 县域 构建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3)32-065-04科技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龙文区作为漳州市核心区,坚持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增强作为中心城区“内核”的硬度,近年来,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构建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新跨越。
但与其他发达县区相比,龙文区创新平台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如何进一步完善其创新平台构建,以期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推动龙文加快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的滨江产业新城、富美中心城区建设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梳理龙文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其构建创新平台的对策建议,为县域创新平台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龙文区创新平台建设现状(一)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龙文区坚持政策驱动,加速营造创新生态。
在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的同时,结合龙文实际,相继出台《加快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六条措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若干意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若干措施》等区级激励政策,为全区创新平台建设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导向。
2020年以来,共兑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六条措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各级科技惠企政策资金9100多万元,累计帮扶570多家次企业,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有效激励企业集聚创新要素、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升级。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摘要:一、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性二、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与问题三、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策略四、结论正文:一、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性科技创新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总和,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
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到经济竞争力、社会发展水平和国家安全等方面。
因此,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与问题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虽然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在很多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科技创新体系结构失衡。
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产学研用链条存在断裂现象。
3.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有待优化。
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尚不完善,政策执行力度和效果有待提高。
4.人才培养机制存在问题。
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一定的短板,如人才培养机制不够灵活,激励机制不完善等。
三、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1.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提高科研投入,优化投入结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领域。
2.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推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紧密合作,形成科技创新共同体。
3.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提高政策执行力度和效果,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4.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结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需要从多个层面协同推进。
中山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策略
中山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策略中山市作为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中山市也积极响应,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明确平台建设目标中山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应紧密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科技创新平台。
二、优化平台布局1.按照“一心、两带、多点”的布局原则,打造全市科技创新核心区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2.结合中山市产业发展现状,聚焦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主题鲜明的科技创新平台。
3.发挥各区(县)特色,因地制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全市科技创新资源共享。
三、提升平台服务能力1.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提高研发条件。
2.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培养一支高水平创新团队,为平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强化科技创新平台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享科研资源,提高研发能力。
4.优化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制度,确保平台高效运行。
四、强化平台产业支撑作用1.深化科技创新平台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搭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
3.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五、营造良好创新环境1.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激发企业和社会创新活力。
2.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的财政支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
3.建立科技创新平台评价机制,鼓励平台竞争发展。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科技创新提供法治保障。
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1.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加强与海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3.举办国际性科技创新活动,提升中山市科技创新影响力。
中山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在明确目标、优化布局、提升服务能力、强化产业支撑、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打造具有中山特色的科技创新平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二00八年六月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增强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全面提升市产业竞争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拟整合国内外相关的科技资源,建设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一、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必要性(一)从我市创新平台建设的现状看,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推动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需要。
近几年,我们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如研发了市科技计划网上管理系统、科技成果网上登记系统、专家数据库等,实现了市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成果的网上申报及评审等;开通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撑。
但是,目前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还缺乏统一规划,因此,充分整合和优化科技资源,加快建设一个社会化、网络化、专业化,多功能的“一站式”创新服务平台,对于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二)从创新主体看,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服务企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需要。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目前,我市中小企业规模和实力还不够强,存在着信息渠道不畅、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薄弱等问题。
因此,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建设一个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信息服务体系为支撑,共享机制为保障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系统集成、便利服务,积极为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力措施,是全面提升我市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三)从政府部门自身建设看,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阳光政府”的需要。
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根本的要求是转变政府职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公共服务。
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既能规范、简化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又使科技管理、服务更加公开、公正、公平,有利于改善创新环境,对于构建“阳光政府"、建设服务型机关,促进政府管理科学化、服务高效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综合资源.有效集成。充分发挥中央部属和省 属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依托已有的重点 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实验中心、高新技术开发区、科
技园和专业测试机构等现有条件.综合各方优势资源.
通过共享、完善、提高增量来带动存量、优化平台结构 及布局等有效手段,实现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资源的有 效集成,有效发挥其规模效应,最大限度激发现有科技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原则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是区域科技创新的核心力
量它可为科技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支 持、接受企业横向委托一研究与中试、促进区域科技创
新成果的推广与交易、对行业发展动态进行数据积累 和分析,提供行业咨询与远程诊断服务、为区域政府部
【蝴
1垡盐:。检型j.型川■互可—i瓦订
\
/ +地lx分柑
I杯准化、产业化f;:}菝沩l乏” I l I科菝答五孵化器I
科缸创新 /.行业分砧
以Iq.家芷持为卜、 省级配套史持。
家 级 省
级
・地Ix-分m ..行业分缸\
’严h系统
:荐竖棼籍一
・地IK分佑f
+行业分雨i
●慰盖链个 l、(:城 ●西 ≈街丰II『H ● Z.%仃J} ●: £穿刨努
要资金来源。 (4)经营机制。采取多种收费形式:对于长年咨询
等公益性服务提供免费服务;对于共建单位,可享受成
本费用的收费方式,另外对于符合平台扶持要求的项
目与技术服务项目.也可享受此优惠;对于市场机制运
作下的专业性服务项目,进行正常收费。对于前两类
平台,初步形成与平台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人 才队伍和研究服务机构,并基本完成区域内部平台的 布点工作,为最终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系健全、 共享高效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奠定基础。 (3)第三阶段。完成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建 设工作,培养一批从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维护的专 门人才队伍,形成完备的政策体系和良性运行机制,使
科技创新条件改善的有效结合¨1,为区域科技创新能 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建设科技创新平 台、为提升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支撑,成为政府 科技管理部门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 目前,我国多数省市存在科技创新资源分散、利用 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强、对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提供
国内行业展会与交流会、开展科普宣传等。在平台建
2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结构
在区域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 术手段,建成一个覆盖整个区域(可以为整个区域科技 创新提供支撑与服务)、疏密相间(根据地区科技与经 济发展需要.科学确定平台布局密度)、错落有序(科技 发达地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相对密集、科技落后地
区地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相对密集)、贯穿整个创新环节
平台体系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在为区域自
服务,可从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平台建设补贴与奖励等
渠道获得相应补偿;对于有偿服务.获得的收益可用于
支付平台维护与管理费用,从而保障平台的持续发展。 (5)决策机制。首先,联合科技厅、发改委、财政厅
和教育厅等有关部门,建立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区
域科技与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科学确定区域科技创新
万方数据
第6期
李葳,王宏起: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与运行策略 用信息技术,建立虚拟的网络平台。促进区域科技创新 资源的共享与有效整合。同时创建实体平台,提供高质
创新资源的潜能,促进区域科技创新。
(2)政府统筹,多方参与。平台建设投资量大、建
设时间长、运行成本高,且部分具有明显的公共性与外
部性,需要政府发挥其引导与带动作用。在充分发挥 科技厅、财政厅、发改委等多方协作力量的同时。争取 获得更多的国家平台建设项目支持。另外,要充分调
、——・————、.・,I.-^ I{々胛许咖“台
研发甲台 重^实验审 T{,彤f宄中心 I}I试填地
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条例和标准,理顺各种关系,
建立国家、省(市)、县互联互动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 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以信息 化为手段.面向市场需求提供科技服务,平衡公益服务 与有偿服务,扩展服务内容与范围,并从资源整合、技 术服务能力、人才培养等角度,对平台进行综合评价与 考核,通过有效竞争,提升平台运作效率和创新功能。 (6)区分等级。分类管理。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 台,采取以国家支持为主、省级配套为辅的策略,有效 发挥其在行业中的领先与带动作用。积极向区域外甚 至全国范围内辐射其创新与研发功能;对于省级科技 创新平台,采取以省级管理部门的重点支持为主.同时
发中心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构建区域局部科技创新
平台运行的主要经费来源。为此,创建初期应多通过
争取各级政府平台建设资金和科技计划项目,来获得 运行资金。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应引入市场机制,以市 场需求为导向,承接科学研究、工程化开发、技术服务 等有偿服务项目,实现自主分配、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根据实际情况,参 照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人事、财务、资产、分配、考核等 方面的管理制度,使有偿服务成为平台工作重点和主
经济发达地区构建相对密集的科技创新平台网络。 (5)共享服务,创新制度。以共享科技创新平台资 源为核心,积极开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依
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文献苁亭,r台1 科学数荆苁亭,P台I 仪器改施苁卒’f,台J
技术交易甲台 乍产力促进一I,心
l服9火”。“1““”… 唑竺:型矍螽 嚼藤I翻服腆㈣张
H、lJ
r
‘荐锰棼搿 \.荐轾棼架
竹绒重点支持、 IJ寸家‘j省其建。
地
Iff
级
n
I
圈l
●制仃效支 }粥
以地Ifr支}、j为k J
。竹级辅助培仃。J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实现国家与省共建的策略,提高省
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与研发功能I对于地市级科技 创新平台,采取以地市支持为主、省级辅助培育的策 略。发挥其为地市科技创新服务的功能,并通过积极获 取省级项目支持。提高地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实 力。 (7)示范试点,支撑创新。对具有良好服务资源和 服务能力、对区域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管理与 运行规范的科技创新平台,作为试点平台给予重点鼓 励与支持,发挥其示范与辐射作用;通过促进产业集聚
部分行业标准制定、孵化科技创新企业、举办各种国际
聚区内优秀的科技创新资源,是区域科技创新的核心
力量。构建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提升平台
创新能力,是实现区域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科技创 新平台建设是政府实现科技创新服务职能转变的战略 选择。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作为完善区域科技创新 体系的重要内容,实现了政府通过“短、平、快”方式支 持项目技术研究开发,与通过持续、稳定方式支持区域
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
技与经济发展的关键,我国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
的战略目标n.zl。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2004 ~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开始系统
部署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2010年第十七 届五中全会定调“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应当重点支
3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步骤
(1)第一阶段。调查区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研究实验基地(中试基地)等研发平台,科技企
业孵化器、科技园区、产业化基地等产业化创业平台, 与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的领域分布、地区 分布以及创新服务能力、人员、取碍的成果等基本情
况;调查区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科技研
平台体系的建设布局。运行中,平台采取政府引导、市
主创新提供有效保障与支撑的同时,能与国内和国外 科技创新平台有效接轨.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跨区或 向全国范围进行科技辐射。
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方式n]。政府主要通过参 与董事会(或理事会)、开展项目引导、组织专家团评估
工作业绩等方式,间接引导平台的发展;平台体系由平 台处或者平台管理中心负责,以有效整合区域内部不
持企业研发与区域科技建设。发展区域科技创新平台 成为落实该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科技创新平台能够吸引多方参与,有利于通过产 学研合作等共建、共享方式,实现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
有效整合和综合利用效率的提高口】。科技创新平台集
门行业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为产学研合作牵线搭 桥、发挥产业集聚作用、促进行业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 流、承担国家及区域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研究、培养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承担产业前瞻性与公共性研究和
量服务。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另外,积极培育一批
专业的平台建设与管理人才队伍。保障平台的持续运 行与创新。
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中介机构等社会
各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依靠产学研等多方力量完成 平台的建设工作n]。 (3)突出特色,分步实施。根据区域科技与经济发 展情况,重点支持服务于区域特色科技创新平台的建 设工作;按照科技创新需求的优先次序,进行统筹规 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循序渐进,分步实 施,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 (4)行业领先,地区辐射。优先考虑地区主导产业 的科技情况,确定科技创新平台的分布;以行业中科技 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创新平台为首,整合与带动其它 相关平台发展,以促进行业共性技术与核心技术的研
收稿日期:2011-04—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3033);教育部人文社全科学研究项目(IOYJC630256);黑龙江省博士后基全顷目(LBH—
Z10108)
作者筒介:李葳(1968一).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宄方向为高 新技术发展与战略管理;王宏起(1958一),另,黑龙江哈尔滇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坪,研完方向 为高新技术发展与战略管理.
科技进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