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点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
韩信点兵又称为中国剩余定理,乃由于相传汉高祖刘邦问大将军韩信统御兵士多少,韩信答说,每3人一列余1人、5人一列余2
人、7人一列余4人、13人一列余6人……。

刘邦茫然而不知其数。

韩信点兵是一个很有趣的猜数游戏,随便抓一把蚕豆粒,假若3个一数余1粒,5个一数余2粒,7个一数余2粒,那么所抓的蚕
豆有多少粒?这类题目看起来是很难计算的,可是中国古时却流传着
一种算法,它的名称也很多,宋朝周密叫它「鬼谷算」,又名「隔墙
算」;杨辉叫它「剪管术」;而比较通行的名称是「韩信点兵」。

最初
记述这类算法的是一本名叫「孙子算经」的书,后来在宋朝经过数
学家秦九韶的推广,又发现了一种算法,叫做「大衍求一术」,流传
到西洋以后,外国化称它是「中国剩余定理」,在数学史上是极有名
的问题。

至于它的算法,在「孙子算经」上就已经有了说明:“凡三
三数之剩一,则置七十;五五数之剩一,则置二十一;七七数之剩
一,则置十五”,而且还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诀:
三人同行七十稀,
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正半月,
除百零五便得知。

这就是韩信点兵的计算方法,《孙子算经》中给出了其中关键的步骤是:但在《孙子算经》中并没有说明求乘数的方法,直到1247
年宋代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才给出具体求法:70是5与
7最小公倍的2倍,21、15分别是3与7、3与5最小公倍数的1倍。

秦九韶称这2、1、1的倍数为“乘率”,求出乘率,就可知乘数,
意思是说:凡是用3个一数剩下的余数,将它用70去乘(因为70
是5与7的倍数,而又是以3去除余1的),5个一数剩下的余数,将它用21去乘(因为21是3与7的倍数,又是以5去除余1的),
7个一数剩下的余数,将它用15去乘(因为15是3与5的倍数,又
是以7去除余1的),最后将70、5、15这些数加起来,若超过105,就再减掉105,所得的数便是原来的数了。

根据这个道理,你就可以
很容易地把前面一个题目列成算式:1×70+2×21+2×15-105=
142-105=37。

因此你可以知道,原来这一堆蚕豆最少有37粒。

孙子算经的作者及确实著作年代均不可考,不过根据考证,著作年代不会在晋朝之后,以这个考证来说上面这种问题的解法,中
国人发现得比西方早,所以这个问题的推广及其解法,被称为中国
剩余定理。

中国剩余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在近代抽象
代数学中占有一席非常重要的地位。

解决问题过程:
QUESTION1:有一群人,3人一数剩1人,5人一数剩1人,7人一数剩1人,全部至少有几人?
仔细观察,我们在数这群人的过程,会发现一个共同点→最后面数完都剩下一人,所以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式子来表示:
某数÷3=a………1(a≧0)
某数÷5=b………1(b≧0)
某数÷7=c………1(c≧0)
我们可以将上面的式子稍微改写一下,会变成:
某数=a×3+1………(1)(a≧0)
某数=b×5+1………(2)(b≧0)
某数=c×7+1………(3)(c≧0)
从(1)式,我们知道某数可能为1当a=0的时候,当然某数也可能
为4当a=1的时候,依此类推,我们可以知道某数可能为1、4、7、10、…中的任何一个。

从(2)式,我们知道某数可能为1当b=0的时候,当然某数也可能为6当b=1的时候,依此类推,我们可以知道某数可能为1、6、11、16、…中的任何一个。

从(3)式,我们知道某数可能为1当c=0的时候,当然某数也可能为8当c=1的时候,依此类推,我们可以知道某数可能为1、8、15、22、…中的任何一个。

我们综合上面三个式子的发现,将结果表示在下面:
我们由上表发现某数在1与106的地方会发生三个式子都相同的数值,而某数在16、22和36的地方会有两个式子相同的数值,仔细观察,我们将整理后的结果呈现如下:
16=5×3+1=3×5+1
(1) (2)
22=7×3+1=3×7+1
(2) (3)
36=7×5+1=5×7+1
(1)(3)
从上面的算式我们看出其中存在的一些规律:
因为3与5互质,所以[3,5]=3跟5的乘积
→我们说16是3和5的最小公倍数加1
因为3与7互质,所以[3,7]=3跟7的乘积
→我们说22是3和7的最小公倍数加1
因为5与7互质,所以[5,7]=5跟7的乘积
→我们说36是5和7的最小公倍数加1
由此我们试着将106也使用这种方法来列式得到:
(1)106=35×3+1
(2)106=21×5+1
(3)106=15×7+1
上方的三个式子都可用→106=3×5×7+1这个式子来表示。

(因为35=5×7,21=3×7,15=3×5)
我们可以说,106是3、5、7中任意2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乘上另外一数的乘积加1的结果。

因为3、5、7两两之间互质,所以[3,5,7]=3、5、7的乘积
所以我们说106是3、5、7的最小公倍数加1
ANSWER: 至少有106人
QUESTION2:有一群人,3人一数剩1人,5人一数剩3人,7人一数剩5人,全部至少有几人?
这题其实也有一个共通点→最后面数完都不足二人,所以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式子来表示:
某数=a×3-2………(1)(a≧0)
某数=b×5-2………(2)(b≧0)
某数=c×7-2………(3)(c≧0)
从上面各式,我们知道某数在第(1)式可能为1当a=1时候、在(2)式可能为3当b=1时候、在(3)式可能为5当c=1时候,当然某数在(1)式时也可能为4当a=2的时候、在(2)式时也可能为8当b=2的时候、在(3)式时也可能为12当c=12的时候,依此类推。

我们综合上面三个式子的发现,将结果表示在下面:
数在13、19和33的地方会有两个式子相同的数值,仔细观察,我们将整理后的结果呈现如下:
13=5×3-2=3×5-2
(1) (2)
19=7×3-2=3×7-2
(1) (3)
33=7×5-2=5×7-2
(2) (3)
从上面的算式我们看出其中存在的一些规律:
→13是3和5的最小公倍数减2
→19是3和7的最小公倍数减2
→33是5和7的最小公倍数减2
由此我们试着将103也使用这种方法来列式
(1)103=35×3-2=7×5×3-2
(2)103=21×5-2=3×7×5-2
(3)103=15×7-2=3×5×7-2
上方的三个式子都可用→103=3×5×7-2这个式子来表示。

(因为35=5×7,21=3×7,15=3×5)
我们可以说,103是3、5、7中任意2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乘上另外一
数的乘积减2的结果。

ANSWER: 103人
QUESTION3:有一群人,3人一数剩2人,5人一数剩3人,7人一数剩4人,全部至少有几人?
我们从question1与question2的方法中可以发现:
1.除3余2的数有:5、8、11、14、17、20、23、26、29、32、35、
38、41、44……。

除5余3的数有:8、13、18、23、28、33、38、43、48、53、……。

所以即除3余2,并除5余3的数有:
8 、23 、38 、53 、68………皆差15
+15 +15 +15 +15
2.同1.,我们也可以得到除5余3、除7余4的数有:
18 、53 、88 、123………皆差35
+35 +35 +35
综合1、2两点,整理后列出下表:
从上表观察出,除3余2、除5余3、除7余4的数有:
53 、158 、263………皆差105
+105 +105
也就是说,从53开始,逐次加105都是答案。

根据上面的描述,我们将其写成公式:
某数=53+105‧k k为整数
《我们马上就可看出最小的正整数解为53。


※这题我们也可以用孙子算经上的方法来求解:
我们先把3、5、7中任意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算出来,看是否为另一数的倍数加余数,如等式不成立,即把此公倍数依序乘上2、3、4、5……依此类推,直到某数减掉余数后,能被另一数整除为止。

1.35=3×11+2,35是能被5和7整除,且除3余2的数。

2.21=5×4+1,21并不是除5余3的数,所以我们将其乘上2
42=5×8+2,42也不是除5余3的数,所以我们将21乘上3
63=5×12+3,在63时,某数能被3和7整除,并除5余3。

3.同2.15=7×2+1、30=7×4+2、45=7×6+3、60=7×8+4,15
并不是除7余4的数,所以我们还是将其依序乘上2、3、4、
5…发现某数在60时,能被3和5整除,并除7余4。

我们将上述整理成一个式子--
35=3×11+2=5×7
63=5×12+3=3×7×3
60=7×8 +4=3×5×4
最后,把得到的3个数加起来,减去小于自己但最接近自己的公倍数,这样即可求出最小的正整数解:
70+63+60-105×1=158-105=53
ANSWER: 53人
*question1与question2也是可用孙子算经的方法求解的:
question1:70+21+15=106
question2:70+63+75-105×1=208-105=103
结论
1.韩信点兵问题有无穷多个解答。

2.韩信点兵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只一种。

3.无论问题的余数是多少,皆可用”中国剩余定理”的公式
x=a×70+b×21+c×15+105×n(n为整数)来算出答案。

参考文献
网络资源--
淡江数学首页
.tw/mathhall/mathinfo/lwy math/HanShin.htm
台南市光华女中资源中心
.tw/junior/math/tn_kh/1.2.1/in 1-3.htm
数学知识--谈韩信点兵问题<蔡聪明>
.tw/articles/sm/sm_ 29_09_1/
图书资源--
林聪源,《数学史─古典篇》,凡异出版社。

张良杰,趣味数学问题集,凡异出版社。

项武义,<漫谈基础数学的古今中外─从韩信点兵和勾股弦说起>,《数学传播》第21卷第1期。

李俨、杜石然,《中国古代数学简史》,九章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