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设备运行及维护措施分析
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67f39d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8.png)
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变电运行维护是电力行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存在一些常见问题。
以下是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对策。
问题一:设备故障在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设备故障是一个常见问题。
设备故障可能导致停电、电压浮动或者设备损坏,需要及时解决。
解决对策:1.建立完善的预防维修和故障处理机制,定期检查设备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2.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安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问题二:运行安全隐患变电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火灾、触电、短路等。
安全隐患可能严重影响变电运行维护的安全性。
解决对策: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3.安装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设备,增强变电站的安全性能。
问题三:人员素质不高变电运行维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但是有时候人员素质不高,可能会导致操作不规范,或者技术问题无法解决。
解决对策:1.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确保能够胜任各种操作和维护工作。
2.建立技术交流平台,促进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参加行业培训和专业技术考试,提高人员的专业证书和资质,并对优秀人员给予奖励,激励其提高素质。
问题四:环境污染变电站的运行会产生一些废气、废水和噪音,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对身体健康和大气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对策:1.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定期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和治理,确保排放符合标准。
3.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提醒员工正确处理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问题五:成本控制变电运行维护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成本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解决对策:1.合理规划资源投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预算,确保不浪费资源。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946535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a.png)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施,它承担着电能变换、分配和保护的功能。
在变电站的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人身伤害甚至火灾等严重后果。
对变电站的运行维护风险进行分析与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变电站运行维护的风险来源、风险分析方法以及控制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变电站运行维护的风险来源1. 设备故障风险:变电站设备长期运行后,可能出现设备老化、磨损、过载等问题,导致设备故障的风险增加。
2. 人身伤害风险:在变电站的运行维护过程中,操作人员可能会因为误操作、设备维修等原因导致人身伤害,如电击、被夹伤等。
3. 火灾风险:变电站是电气设备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电气设备故障、短路、过载等问题,很容易引发火灾。
4. 环境污染风险:变电站设备中使用的绝缘油、硫化氢等物质,一旦泄漏将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造成环境风险。
1. 设备故障风险分析:设备故障风险主要来自设备老化、磨损和过载等原因。
可以通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新老化设备,避免设备磨损过程中引发故障,严格控制设备工作在安全范围内,减少过载现象的发生。
2. 人身伤害风险分析:人身伤害风险主要来自误操作、设备维护等原因。
可以通过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同时做好设备维护前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
3. 火灾风险分析:火灾风险主要来自电气设备故障、短路、过载等原因。
可以通过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及时消除潜在的故障隐患,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火灾的发生。
4. 环境污染风险分析:环境污染风险主要来自绝缘油、硫化氢等物质的泄漏。
可以通过定期对绝缘油、硫化氢等物质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事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对于保障变电站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深入分析变电站运行维护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来源,采取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保障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和安全运行。
变电运行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变电运行存在的问题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1a0025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c.png)
变电运行存在的问题及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加,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就变电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变电设备老化:随着变电站设备的使用时间逐渐增长,设备老化现象变得愈发严重。
老化的设备容易出现故障,增加了变电站的维护成本和运行风险。
2. 设备过载:由于电力需求的增长,变电站设备可能承受超出设计负载的情况,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甚至造成设备损坏。
3. 人为操作失误:变电站设备需要经常进行运行调试和维护,而操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4. 设备安全隐患:变电设备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有一定的危险性,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5. 突发故障处理不及时:变电站设备故障可能会给电网带来严重的影响,而一旦出现故障,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更大的事故。
以上问题的存在正在威胁着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解决措施1. 设备更新改造:对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更新老旧设备,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2. 负载管理:通过合理的负载管理,避免设备超负荷运行,保证设备在正常范围内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人员培训和管理: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
4. 定期巡检与维护: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的隐患,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5. 建立健全的突发故障处理机制:建立健全的突发故障处理机制,包括故障报警、故障定位、故障抢修等程序,确保一旦出现故障能够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对电网的影响。
以上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变电运行存在的问题,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
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de3f24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7.png)
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 电气设备故障:变电站中的电气设备可能出现故障,例如变压器过热、断路器跳闸等。
解决对策包括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保养,及时更换老化设备,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维修或更换。
2. 供电质量问题:变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供电质量不佳的情况,如电压不稳、谐波过大等。
解决对策包括对电气设备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设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同时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如增加补偿装置、安装滤波器等。
3. 操作不规范:在变电运行维护中,操作人员可能因为疏忽或不了解操作规程,造成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
解决对策包括加强人员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步骤,同时建立规范的操作记录和反馈机制。
4. 安全隐患:变电站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人员触电、火灾等。
解决对策包括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装必要的安全设施,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演练。
5. 设备老化和设备运行数据缺失:变电站设备在长时间运行后会出现老化,可能导致设备故障。
由于历史原因或管理不善,有些设备的运行数据缺失。
解决对策包括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更换老化设备,同时建立健全的设备台账和设备运行数据管理系统,确保设备运行数据完整可靠。
6. 变电站容量不足:随着用电负荷的增加,原有变电站可能无法满足供电需求,导致电压降低或供电不稳定。
解决对策包括对现有变电站进行扩容改造,投资建设新的变电站或新的电源接入,以满足用电需求。
7. 环境污染: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振动和废气等,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解决对策包括采取噪音和振动防控措施,如安装噪音屏障、减振器等,同时加强对废气排放的管理,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对于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和合理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以确保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变电站安全运行的设备维修(4篇)
![变电站安全运行的设备维修(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3e8b0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e.png)
变电站安全运行的设备维修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负责变换电压、保护电力设备以及传输和分配电能。
为了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设备的维修工作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变电站安全运行中设备维修的重要性,并分析其主要内容。
首先,设备维修对于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在变电站中,存在着大量复杂的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继电器等。
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然而,由于设备长期运行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设备可能会出现故障或性能下降的情况。
及时进行设备维修,可以排除设备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其次,设备维修主要包括设备巡检、设备维护和设备修理三个方面。
设备巡检是指定期对变电站中的设备进行检查,目的是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
巡检过程中,维修人员会检查设备的外观、连接状态、绝缘情况等,并记录设备的运行数据。
通过巡检,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为后续的维护工作奠定基础。
设备维护是指对设备进行日常的保护和保养,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维修人员会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等操作,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绝缘测试、油分析等检测。
设备修理是指排除设备故障的修复工作。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会先进行初步的故障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如果无法解决故障,需要更换或维修设备。
此外,设备维修还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在进行设备维修时,维修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
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工作前,应对设备进行安全隔离,切断电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设备重新接通电源。
同时,维修人员要佩戴合适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绝缘手套等,确保自身的安全。
最后,设备维修的效果需要进行评估和记录。
维修人员在维修设备后,应对设备进行测试和调试,并评估维修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同时,维修人员需要记录维修过程中的工作内容、维修时间和维修结果等,以备后续参考。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711ec5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1.png)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施,起着电能调节、变换和分配的重要作用。
其运行维护及时有效地进行,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风险,若不加以及时有效的控制,可能会给变电站运行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事故。
进行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是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一、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1. 人为因素变电站运行维护中,人为因素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为操作失误、维护不当、管控不严等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2. 设备故障变电站中的各种设备,如变压器、开关设备、继电保护装置等,都有可能发生故障,如接触不良、设备老化、设备缺陷等,可能导致变电站运行中断或其他事故。
3. 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天气、环境温度、动植物入侵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对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产生影响,例如恶劣天气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环境温度变化可能影响设备性能等。
4. 系统故障电力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电网波动、瞬时过电压、瞬时过电流等,均有可能对变电站的运行产生影响。
二、风险控制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针对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可以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的发生。
2. 定期检测设备状态针对设备故障可能带来的风险,变电站应定期对各种设备进行检测,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 加强维护管理变电站应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对维护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确保维护工作及时、有效地进行。
4. 针对外部环境因素进行防范针对外部环境因素,变电站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防范,如加固外部围栏、采取防雷措施等,有效避免外部环境对变电站的干扰。
5. 增加备用设备在发生系统故障时,备用设备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变电站可以增加一定数量的备用设备,以应对系统故障可能带来的影响。
变电运行维护现状及优化措施
![变电运行维护现状及优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f7f95b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5.png)
变电运行维护现状及优化措施变电站是电力系统输配电的重要环节,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变电运行维护的现状与优化措施如下:一、变电运行维护现状:1.设备老化:很多变电设备已经投运多年,设备老化严重,容易出现故障,增加维护工作负担。
2.环境因素:变电站经常处于恶劣的环境中,如高温、高湿、强腐蚀性气体等,容易导致设备损耗加快。
3.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变电运行维护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化操作流程。
4.人员培训不足:变电站维护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人员缺乏实践经验,缺乏专业的培训机构。
二、变电运行维护优化措施: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变电运行维护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加强对变电设备的监督和管理。
2.定期检修和保养:定期组织对变电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及时更新老化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3.加强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环境因素对变电设备的损害,如加装防锈、防腐蚀设备,加强设备的通风散热、防尘等。
4.健全人员培训机制: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组织相关培训和技能考核,提高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5.引入先进技术:引进先进的变电设备和监测技术,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为操作的失误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6.加强信息化建设:实施变电站信息化建设,建立变电站运行维护的信息管理平台,及时掌握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提高维护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总结:变电运行维护的现状存在设备老化、环境因素、管理制度不完善和人员培训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
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定期检修和保养、加强环境保护、健全人员培训机制、引入先进技术和加强信息化建设等优化措施,可以提升变电运行维护的水平,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变电站安全运行的设备维修
![变电站安全运行的设备维修](https://img.taocdn.com/s3/m/b586e5a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4.png)
变电站安全运行的设备维修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变换和分配电能。
为了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设备维修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从设备维修的重要性、维修的步骤和方法、维修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设备维修的重要性设备是变电站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可能会造成电网的短路、过载和电压波动等问题,甚至对人员和设备安全造成威胁。
设备维修可以及时修复故障设备,恢复正常运行,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设备维修的步骤和方法1. 故障排查:当设备出现故障时,首先需要进行故障排查,确定具体的故障原因。
可以通过检查设备的外观、使用仪器进行测试、查看设备的运行日志等方式获取故障信息。
2. 维修计划:根据故障排查的结果,制定具体的维修计划。
维修计划应明确维修的内容、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以及维修的时间安排。
计划应合理安排,确保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维修操作:按照维修计划进行具体的维修操作。
维修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安全性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故障修复:在维修操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设备的故障修复。
修复后,应进行测试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若修复不成功,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排查和维修。
三、设备维修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安全第一:在设备维修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
维修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程,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注意维修现场的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维修记录:维修过程中,需要进行维修记录。
记录包括维修的内容、时间、材料、工具等信息,以及维修前后的设备状态。
维修记录可以作为维修质量的依据,也有助于后续的故障排查和维修。
3. 定期检修:除了故障维修外,变电站设备还需要定期进行检修。
定期检修可以发现设备的潜在问题,及时采取维修措施,避免设备发生故障。
定期检修的频率和方法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运行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变电运行中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措施分析
![变电运行中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2b608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2.png)
变电运行中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措施分析一、进出线闸切换不良进出线闸门闭不紧或开不开,是造成进出线切换不良的原因之一,可能由于闸门松动或阻塞。
另外,因为过载引起进出线闸烧毁也是常见故障。
在检修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闸门是否松动、损坏,适时进行维修或调整;2.检查闸门下游电器设备是否存在问题(如短路等),及时处理;3.检查当前负荷是否超过变电站设计,适当减负后再切换;4.进出线闸烧毁,需将闸换新,同时排查原因,预防再次发生。
二、设备过热引起的故障在变电站日常运行中,由于过载、短路等原因,容易导致电器设备过热,引发灼伤、烧毁等故障。
因此,在日常维护和检修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以下几个问题:1.设置温度保护装置,确保设备运行温度不超过额定温度;2.每周检查一遍设备温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加强设备冷却,安装通风设备,防止电器设备过热;4.及时更换老化设备。
三、接地故障引起的故障变电站接地故障是常见且严重的一种故障。
其危害不仅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危险事故,还会导致设备烧毁、中断供电等重大后果。
对接地故障,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对设备绝缘的维护管理和监测,防止绝缘损坏;2.加强对设备接地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接地电阻符合标准;3.启用多点接地保护装置;4.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检修检测层次,发现并及时处理接地故障。
电压暂降是指变电站负荷大、线路短路等原因导致的电源电压短时下降。
电压暂降可能对电力设备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继电器误动、计算机系统程序错误等,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安装电容器、静态无功发生器等设备,提高供电系统抗干扰能力;3.及时发现和处理电压暂降故障;4.加强巡视、检修人员定期培训,提高检查技能水平。
五、运行中断开(开关跳闸)引起的故障运行中断开,一般是指电缆或设备内部故障引起的。
当电缆、设备内部损坏或过载时,开关则会自动跳闸,此时需及时排查故障。
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运行监测,在设备出现异常时及时停机检查;2.及时更换裂纹、老化电缆设备,确保电缆设备符合标准;3.加强设备检修检测,及时发现、处理设备异常;4.确保开关装置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f80ca1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f.png)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传输、配电和保护等功能。
由于变电站处于与高压电力设备直接接触的工作环境中,其运行维护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确保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需要进行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 设备故障风险:变电站中的设备存在磨损、老化和故障的风险,例如变压器、断路器等。
针对这一风险,可以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可以进行设备状态监测,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迹象,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2. 人员操作风险:变电站的运维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例如误操作、接触高电压等。
为减少操作风险,可以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与技能提升,提高其操作设备的安全意识。
对重要操作进行规范化和流程化,减少人为操作错误的概率。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确保人员安全。
3. 环境风险:变电站所处的环境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例如自然灾害、火灾等。
为控制环境风险,可对变电站周边区域进行消防检查和环境监测,确保环境的安全性。
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减少损失。
4. 超负荷运行风险:变电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超负荷运行,这会增加设备的负荷和温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控制超负荷运行风险,可以加强对变电站的实时监测和功率调节,确保设备在正常范围内运行。
合理规划电能的分配,避免超出变电站的容量负荷。
5. 电磁辐射风险:变电站中存在高压电力设备,其会产生电磁辐射。
为控制辐射风险,可以采用合适的防护措施,如建立靠近设备的防护区域,并使用防护设备和防护服。
在进行辐射防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辐射检测,确保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变电站的运行维护需要进行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只有科学合理地控制风险,才能确保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供电质量和运行效率。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f62c12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b.png)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随着电力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变电站运行维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中,存在着诸如电气设备故障、人员误操作、自然灾害等多种风险,这些风险一旦发生,将会对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因此,对变电站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于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风险分析1. 安全事故风险由于变电站内存在高压电气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电击、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变电站内的人员还要进行高空作业、强制隔离开关操作等危险作业,这些作业作为特殊工种的工人,如果在操作中发生失误,也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 自然灾害风险变电站通常设置在野外或城市的交通枢纽处,一旦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风暴等来袭,将会给变电站带来极大的威胁。
例如,降雨过程中,可能出现输电线路短路故障或灌水危险,而风暴可能会吹倒输电塔、变电设施等。
3. 设备故障风险变电站中的电气设备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存在一定的老化和损耗,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就可能会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向电动机、电缆、保护电器、继电器等关键设备的短路、断路、接地等故障,都可能造成变电站的停工和损失。
二、控制措施1. 制定安全规定针对变电站中的高压电气设备存在的危险,制定符合国家和行业规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教育培训等;同时,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保障,提高其安全意识和作业规范化。
2. 加强技术维护定期进行设备检修、保养,检查巡视电站变压器、开关、电缆隧道、地网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电气设备的隐患和故障,并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同时也要对设备进行防雷、防腐、防湿调整,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3. 安全防范措施为了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变电站应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和设备备用方案。
要定期检查沟渠、流动液体水位,并做好相应的加固工作。
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077f7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8.png)
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变电运行维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电力供应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及时进行解决,以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下面将对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论述。
问题一:设备老化导致性能下降在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设备的老化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加、环境因素的影响,变电设备的性能会逐渐下降,如绝缘强度降低、接触电阻增加等。
这样的问题将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解决对策:1. 定期进行设备巡视和检修。
通过定期巡视和检修变电设备,及时发现设备老化问题并进行维护。
2. 引入新设备和技术。
及时引进新的变电设备和技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
3. 加强设备保护。
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防止外界环境对设备的侵蚀和损害。
问题二:运行指标不达标在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运行指标是评价系统运行质量的重要标准。
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变电运行指标无法达到设定的要求,如电流负载过大、电压波动等。
解决对策:1. 加强运行监测。
建立完善的运行监测系统,定期对变电站的运行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优化运行管理。
通过合理的运行管理措施,如合理调整负荷分配、优化电压控制等,提高运行指标的稳定性。
3. 加强设备维护。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确保设备的工作状态符合要求。
问题三:人为操作失误变电运行维护中,人为操作失误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疏忽、不规范等原因,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设备短路、接地故障等。
解决对策:1.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
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标准。
2. 确立规范操作流程。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让操作人员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操作,避免因疏忽而引发问题。
3. 引入智能化设备和监控系统。
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和监控系统,减少人为操作的干预,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降低操作失误的概率。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38d00b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3.png)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的传输、转换和分配任务。
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如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自然灾害等,这些风险可能会导致变电站的停电事故,严重影响电网运行,甚至造成重大事故。
对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于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1.设备故障风险变电站设备由各种高压电气设备组成,如变压器、断路器、组合电器柜等,这些设备长时间运行后会出现磨损、老化等现象,从而增加了设备故障的风险。
特别是在高温、高湿、高海拔等恶劣环境下,设备的故障风险更为突出。
2.操作人员失误风险变电站操作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维护和操作,一旦操作不当或忽略安全规程,就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事故,因此操作人员的失误风险是比较大的。
3.自然灾害风险自然灾害如风暴、雷击、洪水等对变电站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这些灾害可能会损坏变电站设备,造成停电事故。
4.其它风险变电站运行还存在着其它风险,如盗窃、恶意破坏等,这些都可能对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1.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为降低设备故障风险,变电站需要加强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设备的隐患并进行处理。
特别是在高温、高湿、高海拔等环境下运行的设备,应当增加检修频次,并加强设备的防护措施。
2.提高操作人员技能为降低操作人员失误风险,变电站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确保其能够正确操作设备,并熟悉应急处理程序。
变电站还应当建立健全的巡检、维护记录,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监督和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中的问题。
3.加强自然灾害的预防和防范变电站需要根据当地的气象和地质条件,加强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特别是在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变电站还应当加强设备的防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变电运维措施
![变电运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f9f544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1.png)
变电运维措施引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节点,用于实现不同电压级别之间的能量转换和传输,确保电能的稳定供应。
为了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运维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变电运维措施,并讨论它们的重要性。
环境管理正常的变电站运行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因此环境管理是变电运维的基本措施之一。
1.温度控制:变电站中的设备需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因此,需要对变电站的温度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在合理的范围内。
2.湿度控制:湿度是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参数。
高湿度可能导致设备绝缘故障和腐蚀,低湿度则会增加静电,可能引发火灾。
因此,需要对变电站的湿度进行监测和控制,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3.灰尘控制:变电站中常常存在着大量的灰尘和悬浮颗粒物,这些粉尘可能在设备上积聚,对设备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清洁和除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安全措施为了确保变电运维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1.接地保护:变电站中的设备需要与地面进行良好的接地,以确保安全,并防止电气事故发生。
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接地系统,确保其有效性。
2.绝缘检测:绝缘是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绝缘失效可能导致电气事故和设备故障。
因此,需要定期对设备的绝缘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问题。
3.防火措施:由于变电站中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和高压电源,火灾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采取防火措施,如安装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等,以防止火灾发生,并能够及时控制火灾。
4.作业许可证:变电站中可能涉及到一些维护和修理作业,这些作业需要经过合适的许可和审批才能进行,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完整性。
定期检查和维护为了确保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的稳定,定期检查和维护是必不可少的。
1.设备巡检:定期巡检变电站的设备,检查其外观和工作状态。
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e5406b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f.png)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变电站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变电站是能源传输的关键节点,一旦发生故障,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对能源供应、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为保障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并采取控制措施。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变电站运行维护的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
1. 人员安全风险变电站的环境安全风险涉及厂区环境卫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因素。
在变电站日常运营中,电缆、变压器等元器件可能会因各种因素出现单点失效等故障,从而导致变电站的爆炸、火灾、污染等问题。
设备安全风险是变电站运维工作中最主要的风险。
除了设备本身的质量及安全性能外,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运行也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性能。
设备的故障和损坏可能导致供电区域发生停电,并引发灾害风险。
1.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变电站运行维护规章制度,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规定运作操作程序,加强对设备的监控和维护保养,严格管理设备运行合法性。
2.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能,及时清洗清理设备,预防机械损伤,保证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和事故的风险。
3. 定期检测设备性能根据变电站使用寿命和设备性能优化的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检修,并及时更新无法使用的设备。
对新旧设备进行技术比较与分析,优化设备使用计划。
4. 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建立“一机一策”故障预警机制,即制定相应的预案,针对不同的故障情况采用不同的应急措施,提高变电站的应急响应能力。
5. 强化值班管理加强值班室的监控和管理,以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值班员不仅要熟悉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流程,还要学习应急处置技能,做到能够快速响应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总之,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能源供应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要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设备使用寿命,必须定期开展风险分析和控制,加强设备维护、拓宽应急监测手段、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变电站运行与维护
![变电站运行与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30476b8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1.png)
变电站运行与维护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发挥着电能变换、传输和配送的重要作用。
它们承担着电力系统中电能互换、变压、电能过滤、电压和功率调节等关键任务。
因此,变电站的运行与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变电站的运行与维护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变电站运行变电站的运行是指保持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转,确保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变电站运行的任务主要包括对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设备的监测和检修,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保持电网的稳定性。
1. 设备监测变电站的设备监测是指对关键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检测。
通过使用现代化的监测系统,可以获得大量的设备运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例如,可以对主变压器的温度、振动等参数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以避免设备故障对电网的影响。
2. 定期检修除了设备的监测外,变电站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检修工作。
定期检修是指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例如,可以对断路器的触头进行清洁和调整,对接线端子进行紧固,对设备的润滑和绝缘状况进行检查等。
这些工作可以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应急响应在变电站的运行中,可能会发生各种突发事件,如电力设备故障、供电中断等。
变电站的运行人员需要及时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
例如,当发生设备故障时,可以迅速切换备用设备,以保持供电的连续性。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变电站的运行人员需要保持冷静并且高效地进行应对,以确保电网的可靠运行。
二、变电站维护变电站的维护是指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变电站的维护需包括预防性维护和修复性维护两个方面。
1. 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指通过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修复,以防止设备故障的发生。
例如,对主变压器进行绝缘油的检测和处理,对隔离开关进行清扫和润滑等。
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7a90bc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d.png)
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 设备故障:设备运行中出现故障,如断路器跳闸、继电器误动等。
解决对策可以是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故障;引入智能设备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
2. 巡检不到位:巡检人员巡检不到位,导致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解决对策可以是加强对巡检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巡检能力和责任心;使用现代化工具如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等,提高巡检效率和覆盖范围。
3. 人员疏忽:人员操作不当或疏忽大意,导致设备故障或事故发生。
解决对策可以是对维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和标准,严格执行,降低操作风险。
4. 缺乏备件:变电站缺乏关键设备备件,导致故障处理和维护周期延长。
解决对策可以是建立健全的备件管理体系,定期核对备件库存情况,及时采购和补充关键备件;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备件供应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5. 安全防护不足:变电站存在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操作规程不规范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解决对策可以是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增加安全设施的投入,如安装监控摄像头、安全警示标识等;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6. 数据管理不规范:变电运行中产生的大量数据,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利用。
解决对策可以是引入信息化系统,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分类化管理,方便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的查找和分析;建立数据分析平台,借助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发现潜在问题和优化运行方式。
7. 环境保护问题:变电站的运行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噪声、废水、废气等。
解决对策可以是加强环境监测,定期检测和评估变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引入清洁能源和节能设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需要全面的管理和解决对策。
只有加强人员培训、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并严格按照规程和标准进行运行和维护,才能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保障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分析变电站设备运行常见故障的成因及防策
![分析变电站设备运行常见故障的成因及防策](https://img.taocdn.com/s3/m/ff1ce63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0.png)
分析变电站设备运行常见故障的成因及防策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枢纽,承担着输变电、配电和保护等重要职责,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变电站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这些故障不仅会对电网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还可能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是安全事故。
对变电站设备运行常见故障的成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防范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1. 绝缘老化引起的故障变电站设备中绝缘老化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故障,主要是绝缘材料长时间受高压、高温等环境影响,使得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下降,从而引起设备的故障。
常见的绝缘老化故障有:绝缘击穿、绝缘降阻和绝缘老化。
绝缘老化的主要原因包括电场应力、热应力、应力环境和化学环境等。
2. 设备过载引起的故障变电站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设备过载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设备电流超载、设备温度超标等。
设备过载的主要原因包括系统过负荷、设备参数设置不合理、设备临时运行方式等。
3. 设备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变电站设备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引发设备故障。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操作不当,设备参数设置错误等,都可能导致设备运行故障。
4. 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故障外部环境因素,比如雷击、高温、高湿度、污秽等,也会对变电站设备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引发设备故障。
1. 采取绝缘老化防护措施绝缘老化是变电站设备运行中比较常见的故障之一,为了防止绝缘老化引起的故障,可以采取绝缘老化防护措施。
包括定期对绝缘材料进行电气试验、绝缘油测试、绝缘子清洁等,及时排除绝缘老化隐患。
2. 加强对设备过载的监测和管理设备过载是导致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对设备过载的监测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采取实时监测设备的电流、温度等参数,及时发现设备过载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也是导致设备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也是防范设备故障的重要环节。
浅析35 kV变电站设备的运行与维护
![浅析35 kV变电站设备的运行与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dbed18c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f.png)
浅析35 kV变电站设备的运行与维护35 kV变电站是输电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下面就浅析35 kV变电站设备的运行与维护进行讨论。
一、35 kV变电站设备的运行1. 变压器的运行35 kV变电站的主要设备之一是变压器,它扮演着电能转换和传输的关键角色。
在运行过程中,要注意变压器的温度、油位、油质等情况,及时进行检查和维护。
特别是在高温天气,需要加强变压器的冷却工作,避免温度过高影响运行稳定性。
2. 开关设备的运行35 kV变电站的开关设备用于控制和保护电路,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性。
定期检查和测试开关设备的接触情况、操作情况等,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行。
3. 保护设备的运行保护设备是保证35 kV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保护设备要保持灵敏可靠,对电网中的过电压、欠电压、短路等故障能够及时作出保护动作,保护电网设备不受损坏。
二、35 kV变电站设备的维护1. 定期检查对35 kV变电站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是确保其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定期检查应包括设备的外观、温度、声音等方面,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处理。
2. 检修维护对35 kV变电站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维护是保证其良好运行状态的关键。
包括对变压器进行油质、油位、绝缘电阻等方面的检测和维护;对开关设备进行接触、操作机构等方面的检修保养;对保护设备进行检测和调试。
3. 清洁保养保持35 kV变电站设备的清洁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包括对设备外表面的灰尘、杂物进行清理,保持设备的良好通风和散热条件,确保设备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运行。
4. 信息化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对35 kV变电站设备进行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运行可靠性。
建立设备档案和管理数据库,对设备运行状况、维护记录进行记录和分析,为设备的维护保养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35 kV变电站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需要加强对其运行状态的监测和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变电站设备的维护与运行
![变电站设备的维护与运行](https://img.taocdn.com/s3/m/ab9974b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5.png)
变电站设备的维护与运行变电站是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力传输、转换、配电和安全保障等重要任务。
变电站作为一个大型电气设备系统,需要长期稳定运行并保持良好的状态,才能保障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因此,变电站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变电站设备维护的意义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设备是整个电力系统的“心脏”,任何一个故障都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供电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维护和保养,可以保证变电站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电力系统对电力的需要,确保供电的可靠和稳定,提高供电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变电站设备维护的内容1. 开关设备的维护开关设备是变电站中最常见的设备,也是最易发生故障的设备。
因此,要定期对接触器、弹簧、触头、接线等部件进行检查和清洗。
在不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涂抹润滑油。
2. 变压器的维护变压器是变电站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变压器的维护和保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变压器的维护工作包括:(1)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应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进行,检查变压器外表面以及接线柜等电器元件的外观状态,判断是否存在老化、裂纹、腐蚀等问题。
(2)油位检查:变压器油位不足或过高均可能导致变压器出现故障,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变压器油位是否符合要求。
(3)漏油检查:定期检查变压器与油箱、绝缘油缸、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部件的连接处和接头,是否存在漏油问题。
(4)油质分析:通过对变压器绝缘油的化学分析,可以判断变压器内部存在的故障类型和程度,及时采取必要的维修和保养措施。
3. 保护设备的维护保护设备是变电站的“守护神”,其作用是保证电力设备不受电力系统中各种异常和故障的影响而受到损坏,同时还能对电力系统隐患进行及时识别和处理。
因此,保护设备的维护和开关设备一样重要。
保护设备维护工作包括:(1)校验保护参数:保护参数的设置是保护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定期校验各种保护参数是否正常工作以及是否与电网参数相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站设备运行及维护措施分析
在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变电站设备的运维管理是影响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
因此需要加强对相关设备的运行维护,提高变电站设备的稳定运行,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字: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措施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电能从电源到用户的过程中,变电站发挥着枢纽作用,承担着电能的传输及分配功能。
而出于保障变电站安全高效运行考虑,要做好站内设备运行监测与维护,可有效降低设备异常及故障的概率。
同时,供电部门应重视站内设备的监测和维护,使设备保持在正常工作状态,避免站内设备故障发生。
1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现状
1.1站内巡检工作不到位
对于变电站的运维,通常是有这严格的规定的,要严格实施定期巡检,对于站内设备的异常、缺陷等做到高效排查,这对于变配电设备安全稳定极为关键。
然而实际上,许多运维人员对变电站巡检不甚重视,未意识到运维管理职责的重要性,甚至单纯的认为站内变电设备只要无故障即可,缺乏主动排查设备异常的意识。
正是因为变电站设备巡检的形式化,导致站内设备缺陷不断发展,最终导致变电站事故的发生。
此外,部分供电企业也不重视变电站运维工作,不合理的运维人员配置及任务分配,也极大影响变电站运维质量[1]。
1.2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问题
在变电站运行中,继电保护装置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关系着站内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若保护装置发生故障,对其所保护设备不在具有保护功能,或者会造成设备异常动作,存在很大故障风险。
所以,为更好的保证机电保护装置良好运行状态,还需做好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工作,而实际中,往往仅关注站内一次设备,对站内保护装置的维护不够重视。
因此,只有做到预防性的维护,才能有效避免继电保护装置问题的发生。
1.3信息的安全性问题凸现
传统变电站设备之间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进行通信,安全性较高。
智能变电站内信息交互采用对等通信模式后,所有智能电子设备的功能(如变电站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控制、联/闭锁、事件记录等)均在局域网上实现,一旦某个智能电子设备受到恶意攻击,在变电站未实现信息有效安全防护的情况下,有可能对整个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地影响。
由此看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的信息安全防护机制变得尤为重要。
1.4变电站工作人员的水平较低
近些年来,国内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大量的变电站随之兴起,对于变电站工作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增加了对优秀变电站工作人员的需求。
目前国内大部分优秀的变电站工作人员集中在超一线城市以及省会的一线城市的变电站中,导致大部分变电站的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都相对较低。
再加上电力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提高了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必须要经过非常专业的培训,并且还要参加相应的考核才能进入到工作中,再加上其他行业对优秀人才的竞争,从导致变电站对工作人员的招聘难度高,造成大部分变电站的工作效率整体偏低。
2变电站设备运行及维护的措施
2.1变压器异常运行与维护
当变压器在运行的过程之中,会发生一定的铜损耗与铁损耗,而这部分损耗最终会转化为热能,进而促使变压器的运行温度升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变压器的散热性能不佳,当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能高于散出的热能,就会使得部件发生一定程度的老化,造成磨损甚至破坏,因此维护人员在对变压器进行维护检修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检查变压器是否存在异响、漏油或者温度过高的状况,一旦发现应当申请调整负荷并立即通知技术人员进行检修与维护,必要时需要将变压器停电。
在检修过程中,如果发现主变压器油位与油温存在不正常现象时,应当立即断开开关,停止运行变压器,待补油或者降低油温并确认无误之后,方可再次将变压器投入运行,保证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在500kV变电站中,主变压器是关键部分,如果变压器运行异常很有可能导致发生事故。
因此在平时的维护过程中,维护人员应该时刻关注主变压器的运行状况,一旦发现异常运行,需要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否则会增加变电站的安全隐患,严重则会发生爆炸事故或者火灾事故。
当发生火灾事故时,应当立即断开变压器的各侧断路器,拉开隔离开关,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打开雨喷淋灭火系统,同时打开放油阀防止火势进一步的蔓延[1]。
2.2智能变电站倒闸的管理策略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倒闸来切换不同工作模式。
一般变电站都是通过人力驱动变电站内部的机械结构进行倒闸,而智能变电站可以通过对其功能特点的灵活运用实现自动化倒闸。
智能变电站集成了多种智能传感器,使其能够实时监测自身的运行状态以及各部件的物理参数,从而能够判断当前所需要进行的工作任务。
此外,智能变电站还集成了多种电子控制模块,使得其能够通过数据指令对机械结构进行操控。
将这两个功能进行联结,就可以实现智能变电站倒闸管理的自动化。
智能变电站还使用了云计算技术,其能够通过云平台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因此,运维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云平台监测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状态,也可以通过云平台向智能变电站发送倒闸指令。
智能变电站在收到倒
闸指令后,利用电子控制模块驱动机械结构进行倒闸。
2.3设备缺陷运行维护方法
首先,对于所发现的设备异常缺陷,要在第一时间排查设备缺陷的产生原因,并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缺陷分类,还要求及时予以上报缺陷管理部门,上报后还要留意缺陷的发展,做好缺陷记录;其次,对于难以依靠运维人员做出有效诊断的设备缺陷,应当待上报后由缺陷管理部门增派专业人员予以诊断,确保设备缺陷诊断的有效性;再次,要根据设备缺陷的分类采取不同处理策略,对于严重或一般类缺陷,变电站运维人员需要加强该设备的监控,并制定专门的设备维护方案,为后续处理做足准备,而对于危急类缺陷,则要即予以停电处理,在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基础上,提高危急缺陷处理效率。
最后,变电站维护人员还要做好处理后缺陷的验收以及记录工作,确保设备状态得以恢复,且不再有新的缺陷发生。
此外,还要严格依照变电站运维管理要求,定期开展设备维护工作,并规范记录设备异常温度、放电、声响等,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变电设备运行[3]。
2.4加强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培训
由于变电站的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在不断的提升,因此对于变电站工作人员除了需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外,还需要对新的科技知识有良好的接收能力,能够很好的适应最新的电力设备以及相应的科学技术,并且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因此,在对变电站工作人員进行招聘时,要对其专业水平进行考核,并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进行考验,有助于变电站工作人员在日后的运行维护工作中能更好的处理故障问题。
通过建立相关岗位的考核制度,定期对变电站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将优胜劣汰作为提高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效率。
除此之外,设置相应的奖励惩罚机制,在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对于表现良好问题处理及时的变电站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对于表现较差问题处理不及时的则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严重者将其调岗,以此来保障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结语
为了保证变电站设备的稳定运行,需要采取合理的运行监护措施。
合理的掌握设备的型号、种类,通过合理的监测方法加强对运行问题的维护,提高设备的稳定使用。
参考文献
[1]倪淮波.浅析变电站电力设备运行检测与维护[J].通讯世界,2017(23):210-211.
[2]黄敬侠.关于变电站设备检修技术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7(25):50-51.
[3]何晶金.智能化变电站运维检修管理模式的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