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全程教学反思

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全程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与内容回顾1.1 教学目标在本册音乐教学中,我们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音乐教学,我们希望学生能够:- 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 培养良好的音乐听力和节奏感。
- 学会集体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 激发创造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本册音乐教学内容包括:- 音乐基本知识(如音符、节拍、音阶等)。
- 歌曲学习(包括国内外经典儿歌和原创歌曲)。
- 音乐欣赏(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
- 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节奏练习等)。
二、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在本册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生动讲解: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 示范教学:教师亲自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韵律和美感。
-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等实践活动,培养团队精神。
2.2 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采用了以下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乐器教学:教授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 课堂互动:设置趣味性的音乐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成果与反思3.1 教学成果经过本册音乐教学,学生取得了以下成果:- 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 提高了音乐听力和节奏感。
- 学会了集体合作,表现出良好的团队精神。
- 激发了创造力,能够独立思考和创作。
3.2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需要改进:- 部分学生在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掌握不足,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 部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课堂互动环节有待加强,需要增加更多有趣的音乐游戏和活动。
- 对学生的音乐评价方式有待完善,需要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四、教学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加强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教学。
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15篇

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15篇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15篇1《一对好朋友》是一首采用民间音调写成的创作歌曲。
歌曲的旋律活泼,节奏紧凑,描述了小伢伢和小妞妞一块去放鸭和牛,一块唱着歌谣回家转的情景。
歌颂了小朋友之间真挚朴素的友谊。
通过一节课的学唱学生学会了演唱歌曲,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难点,但经过反思还是发现课堂的不足。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情境是音乐课中“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创设一个音乐审美情境,使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完成情感渗透,从而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陶冶情操。
本课设计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春天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自发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用心去感受和体验音乐。
2、以听觉为主线,反复聆听音乐的审美感知是通过听觉进行的,因此,“听”应作为学生音乐教育的一条主线。
正如课标中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发展学生的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在本课学唱新歌环节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导入——初听——音乐记忆——学唱歌词——歌曲处理。
归纳起来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用音响导入法,初听歌曲《一对好朋友》旋律,感受体验歌曲情绪;第二层,学生对歌曲旋律多次聆听、哼唱,在审美体验中记忆音乐,为后面的学唱歌词作铺垫;第三层,用多种形式学唱歌词,听唱结合,巩固记忆;第四层,感受音乐意境和歌词的意境,加深对音乐的审美体验,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声音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通过这四个层次,努力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在审美体验中走进音乐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听音乐、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学习音乐,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3、设计音乐活动,积极参与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放在重要位置。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审美、创造力和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作为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师,我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深感自己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此进行反思和总结,希望能够及时改正和提高。
首先,我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缺乏足够的活力和激情。
由于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我常常会敷衍了事地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音乐欣赏环节,我只是简单地播放音乐,没有做好应有的解释和引导,导致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下学期,我要在教学中多加入一些与学生互动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其次,我在英语歌曲教学中存在问题。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很感兴趣,而且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因此,我在英语歌曲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我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并结合动作、表情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和理解歌曲的意义。
同时,我还应该加强对英语歌曲歌词的理解和解释,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歌词,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
此外,我还发现自己在音乐创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培养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
但是,在音乐创作环节,我通常是直接给学生一首音乐,然后要求他们跟唱。
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只是机械地跟唱,并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在下学期,我准备采用一些启发性教学的方法,如给学生一个主题,让他们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同时,我还要提供一些简单易学的乐器,如手鼓、手风琴等,让学生通过演奏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最后,我还要加强对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学习。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执行力有限。
因此,我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此外,我还要继续学习音乐教材的使用和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总之,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审美、创造力和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一课好朋友你的名字叫什么教材分析:《你的名字叫什么》是一首天真的富有童趣的创作歌曲,2/4拍,宫调式,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规整,多为一音一字,词曲结合紧密,以亲切的询问名字的方式,自报姓名,互相认识,作为友谊的开始。
这首歌作为起始课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自然的条件,消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使学生对音乐课和音乐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歌曲在课本上采用儿童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配上活泼的插图,使学生看起来亲切,缩短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心理距离。
学情分析:这是小学一年级的新生,他们刚刚从幼儿园毕业,来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对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奇,教师要抓住他们好奇、好模仿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教学。
第一堂课必须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规范课堂纪律。
一、教学目标:1、通过“你的名字叫什么”的音乐游戏,鼓励学生落落大方、积极地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对音乐课和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2、能有节奏地大声报出自己的名字,并为儿歌配上自编的简单动作,以音乐的方式与老师和同学认识,作为友谊的开始。
3、用听唱法学会用亲切的声音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能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用听唱法学会用亲切的声音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能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三、教学难点:通过“你的名字叫什么”的音乐游戏,鼓励学生能落落大方、积极地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对音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四、教学准备:1、教师:录音机、新歌磁带、钢琴、铃鼓、小奖品(自制小鸟)、将座位排成圆。
2、学生:带上美丽的心情。
五、教学过程:(图解:这是老师自己制作的小奖品,背面还有赠言哦!)(一)你的名字叫什么1、师:小朋友们,你知道音乐课是干什么的吗?生1:音乐课就是让我们学唱歌的。
生2:你还会教我们跳舞呢!师:说得真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会成为好朋友,一起学习唱歌、跳舞,一起感受美妙的音乐。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你听,什么敲响了苏少版

- 乐器种类:介绍常见的打击乐器,如鼓、钹、木鱼等,区分它们的特点。
- 演奏技巧:教授简单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如敲击、摇动等,并运用到实际演奏中。
- 合奏练习:通过小组合作,练习打击乐器的合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③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表现:
- 节奏感知:通过听力训练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九.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和演唱歌曲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音乐能力。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合作能力,以及他们对打击乐器和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评价学生对歌曲《你听,什么敲响了》的旋律、歌词和节奏的掌握程度,以及打击乐器演奏技巧的应用能力。
7.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家
在教学《你听,什么敲响了》这一课时,我深感音乐教育的魅力和挑战。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首先,学生的音乐节奏感需要加强。在课堂上,我发现一些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把握不够准确,这影响了他们对歌曲的演唱和打击乐器的演奏。因此,我计划增加一些节奏训练的活动,如拍手、跺脚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表现音乐的节奏。
- 节奏的感知: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能够准确地敲击打击乐器与之配合。
2. 打击乐器的认识和使用。
- 打击乐器的种类:了解常见的打击乐器,如鼓、钹、木鱼等,并能够区分它们的特点。
- 乐器演奏技巧:学习简单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如敲击、摇动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演奏中。
- 乐器合奏:通过小组合作,练习打击乐器的合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反思
在本次一年级上册的音乐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多种策略来激发
学生研究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回顾这个学期,我有以下反思和总结:
策略
- 采用趣味性和互动性的课堂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表演和
唱歌;
- 结合学生自身生活和兴趣,选取优秀的音乐作品和教材;
- 借鉴国内外音乐教育的经验,将一些有趣和先进的理念引入
进来;
- 创新课程设计,通过手工制作和游戏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音
乐能力和审美能力。
效果
- 学生的音乐能力和表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 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
- 学生们互动和合作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并且通过唱歌和表演
获得了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
不足之处
- 教学内容需要有更多的针对性;
- 教学策略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来制定。
总结
通过本次音乐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要注重他们个体的差异和特点。
教师需要不断总结反思,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一年级音乐课的教学反思5篇

一年级音乐课的教学反思5篇一年级音乐课的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
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二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大家来劳动》,表达歌曲的内容。
三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教学内容一歌表演《洗手绢》二聆听《劳动最光荣》三学唱歌曲《大家来劳动》教材分析一歌曲《劳动最光荣》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
曾在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中荣获音乐作品奖。
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儿童情趣油然而生。
二歌曲《洗手绢》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
曲调短小流畅,并具有节奏性强运用衬腔等劳动歌曲的特点。
全曲使用素材节省,旋律易唱易记,轻松活泼,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爱形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感受音乐的欢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二指导学生用喜悦的心情明亮的声音演唱《洗手绢》。
三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的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欣赏〈劳动最光荣〉师:小朋友,让我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像小喜鹊小蜜蜂那样爱劳动? 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你的画笔,把你想到的爱劳动的小动物画到书本上来。
学生解释画面,教师指导学生唱新创作的动物形象。
三律动创新游戏师:我来邀请小朋友来玩模仿秀,愿意的请一起来参加。
(音乐响起,你可以跟着音乐模仿一个小动物劳动的动作,当音乐停下时,你马上摆好造型,让教师和小朋友来猜猜你演的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
)学生参与。
四学唱〈〈洗手绢〉〉,并表演1由小动物爱劳动是光荣的引导小朋友,如果你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你肯定已经发现,在我们教室里放了很多劳动工具,请每组的组长去找一件劳动工具。
生找到扫把小桶擦布。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七单元小蚂蚁搬米粒|苏少版

教学内容:《小蚂蚁搬米粒》一、教材分析:《小蚂蚁搬米粒》是苏少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首情节性很强的歌曲。
本单元以“畅游森林”为主题,创造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森林动物形象,充满童趣。
一粒米,由一只蚂蚁搬不起,到一群蚂蚁搬进洞洞里,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
曲调十分精练,基本上是同一乐句的重复,只是上下句的句尾有变化。
句中“嘿哟嘿哟”的搬运号子声配上八度跳进的旋律,形象、生动、童趣十足,中间加入数板,更是丰富多彩。
二、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地声音,快乐地、有想象地演唱歌曲。
2、通过讲故事、律动、表演等方法学唱歌曲并感受集体的重要和团结起来力量大。
3、通过学习歌曲,感受集体的重要和团结起来的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1、能唱准歌曲中的音程大跳,并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表现歌曲2、感受集体的重要性和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头饰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有一位神秘的嘉宾要参加我们的音乐课,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呢?老师给你一个谜语,你们猜猜看它是谁?(出示谜语)排队地上跑,身体细又小,做事最勤劳。
纪律第一好!生:答。
师:出示答案。
师:你们认识蚂蚁吗?谁能来说一说?(指名回答)谁能用动作模仿一下?(指名模仿)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啊,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一则关于蚂蚁的故事,你们想听吗?生:想(二)新课教学1、歌曲第一部分(出示图片,背景音乐)师:一天早上,太阳暖洋洋的照着大地,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它们快乐的喊着:“小动物们,天气可真不错呀,大家都出来活动活动吧!”(出示图片)小动物们可高兴啦,它们都和狮子大王一起快乐的玩耍。
这时,小狗说:“咦,小蚂蚁怎么没有来,它去哪里了呢?”师:小朋友,你们能回答小狗这个问题吗?生:自由回答。
师:小蚂蚁究竟去哪里了呢,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吧!(出示图片)冬天快到了,勤劳的小蚂蚁要去寻找食物,留着过冬吃。
今天,它很幸运地找到了一粒米,这粒米又大又饱满,小蚂蚁高兴极了,恨不得立刻运到洞里去。
苏少小学音乐一上教案

苏少小学音乐一上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唱出《小星星》这首歌曲。
2. 了解简单的音乐节奏和节拍。
3. 能够简单地演奏打击乐器,如木鱼、小铃铛等。
二、教学重点。
1. 歌曲《小星星》的正确唱法。
2. 音乐节奏的基本认知。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把握。
2. 学生对于打击乐器的正确使用和演奏。
四、教学准备。
1. CD或者音乐播放设备。
2. 打击乐器,如木鱼、小铃铛等。
五、教学过程。
1. 初步唱歌。
(1)教师播放《小星星》的音乐,让学生先听一遍。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重点训练歌曲的正确发音和节奏。
2. 音乐节奏认知。
(1)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介绍音乐节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音乐的节奏是由不同的音符组成的。
(2)教师通过打击乐器演示不同的音符和节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
3. 打击乐器演奏。
(1)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木鱼、小铃铛等,并讲解它们的使用方法。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他们轮流使用打击乐器,演奏出《小星星》的节奏。
4. 唱歌与打击乐器结合。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同时配合打击乐器演奏,让学生在唱歌的同时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挥,让他们尝试用打击乐器伴奏唱歌。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掌握《小星星》这首歌曲的正确唱法,并且对音乐的节奏有了初步的认知。
同时,学生们也能够简单地演奏一些打击乐器,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简单易懂,学生们的参与度高,能够积极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但是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同时,也需要不断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苏少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苏少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苏少版一年级上册音乐课程设计的教学计划。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帮助学生培养音乐欣赏能力、音乐表演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符号、音乐节奏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如唱歌、跳舞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增强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以下主要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音高、音调、音乐节奏等。
2. 音乐符号:学习基本的音乐符号,如音符、休止符等。
3. 唱歌:学习一些简单的儿歌和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4. 音乐欣赏: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5. 音乐创造: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如编写简单的歌词、创作简单的旋律等。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 知识讲解: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音乐符号,并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
3. 唱歌练习:选择一首简单的儿歌或歌曲,教学生唱歌的技巧和表达方式,并进行集体和个人的唱歌练习。
4. 音乐欣赏:选择一段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仔细聆听,并进行简单的欣赏分析和讨论。
5. 音乐创造: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如编写简单的歌词、创作简单的旋律等,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6. 总结活动: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会。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表演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2. 作业评估: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如填写音乐符号、编写歌词等,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3. 测验评估:定期进行音乐知识的测验,检查学生对音乐基本概念和音乐符号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使用苏少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作为教学资源。
2. 音乐器材: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小鼓、铃铛等,用于音乐表演和创造活动。
动物说话教学反思7篇

动物说话教学反思7篇教学反思是老师对教育内容思考的一种有效手段,当我们在教学中有了一些经验后,大家可以写份教学反思,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动物说话教学反思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动物说话教学反思篇1《动物说话》是新苏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唱歌曲,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用愉快的心情演唱歌曲《动物说话》。
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一下几个环节。
1.创设通话色彩的教学环境在课上一开始,我就说欢迎大家进入愉快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愉快的动物王国里参观一下。
这样导入,即促进了师生关系,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愉快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设计可爱的动物动画形象对低年级而言,模仿各种小动物,模仿他人活动,他们十分乐意,我设计了动物动画卡通形象,让学生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和形象,在模仿活动中抒发自己的快乐,尤其在聆听音乐时,让学生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和形象,并且进行小组合作,这样无意中体会了音乐形象,也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3.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唱歌曲一部分,我先让学生充分而完整的聆听歌曲,然后根据歌曲的节奏特点,用动物名称引入歌曲节奏的学习,并用鼓来敲击节奏,让学生通过听音来敲击节奏。
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学生们对歌曲中没有演唱的地方(也就是间奏)掌握的不好,容易连着唱,不知道这个地方要停顿,特别是在跟着节奏的时候,学生们还听不出来哪里是前奏,哪里是间奏,不知道哪里开始该他们唱,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一年级的学生才第一次接触有间奏的歌曲,经过老师长期的引导,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应该掌握的很好。
这就提出了在我们音乐课上,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进行一些音乐知识的讲解,使学生们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动物说话教学反思篇2《动物说话》是小学人音版第4课《可爱的动物》的第一课时。
在设计《动物说话》的时候,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也看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受到了一定的启迪,但我们的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特点设计课堂,也就是备课首先要备学生的理念。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学反思介绍本文是对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的反思和总结。
通过分析教学过程和效果,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回顾在音乐上册教学中,我们涵盖了以下内容:- 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符、节拍和音阶等。
- 歌曲的学唱,包括掌握歌词、音调和节奏等。
- 合奏和合唱,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协调能力。
- 音乐游戏和活动,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反思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多种方法,如听、说、唱、写、绘画等综合教学手段。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提高了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
然而,部分学生在学唱歌曲时遇到了困难,需要更多的练和指导。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促进学生研究的重要因素。
在本学期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料、歌曲录音和乐器等资源来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参与感。
然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提供更多练材料和多样化的音乐体验。
学生反馈学生的反馈是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观察,我们得知大部分学生对音乐教学充满了兴趣,并能积极参与。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表现不够积极,需要更多的鼓励和个别指导。
改进建议基于以上反思,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进一步强化学唱的训练,针对学生的难点和问题提供更多的指导和练机会。
- 寻找并利用更多高质量、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体验。
- 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参与和理解。
总结通过本学期音乐上册的教学反思,我们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我们将以更加积极、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为下学期的音乐教学做好准备,以期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参与度。
以上为我对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学的反思,谢谢阅读。
一年级音乐上册各单元教学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各单元教学反思在一年级音乐上册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以下是我的反思记录:第一单元:音乐基本概念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音乐的基本概念,包括音高、音长、节奏等。
通过使用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课堂活动,学生们对音乐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音高和音长的区别理解困难。
下一次教学时,我计划使用更多的实例和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
第二单元:声音的变化这个单元主要研究了声音的高低、大小和快慢等变化。
我注意到学生们对声音的变化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了各种有关声音变化的活动,如模仿动物声音和乐器音色的练。
不过,有些学生在记录和表达声音变化方面仍有困难。
我打算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让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声音变化的理解。
第三单元:乐谱与乐器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乐谱的基本元素和常见乐器的特点。
学生们通过观察和尝试编写简单乐谱,以及体验各种乐器的演奏,对乐谱和乐器有了初步的了解。
然而,有些学生在理解乐谱符号和记忆乐器名称方面还有困难。
下一次教学时,我计划加强对于乐谱符号和乐器名称的教学,使用更直观和有趣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
第四单元:音乐欣赏这个单元主要让学生们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观看音乐表演和参与音乐游戏,学生们逐渐对音乐欣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有些学生对于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还有困难。
下一次教学时,我计划增加更多的情感引导和表达练,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
第五单元:音乐创作这个单元主要让学生们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教授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和提供创作的机会,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然而,有些学生在组织音乐素材和创作结构方面仍有困难。
下一次教学时,我打算提供更多的指导和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创作音乐。
以上是我对一年级音乐上册各单元教学的反思记录,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相信我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音乐教学体验。
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_小学音乐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_小学音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_小学音乐教学反思1在这节课的教授中,第一环节我通过欣赏无声的《葫芦兄弟》影片,让学生初步感受没有声音的影片是怎么样的?然后通过三段不同音乐情绪的欣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没有音乐的影片与有音乐的影片的差别。
通过动一动、演一演,不仅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的去学,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和指导他们主动的去自主的解决问题,而且为下面的知识点作了铺垫。
那么第二个环节我呢运用了动画片《龟兔赛跑》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先通过听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再通过学学乌龟和兔子走路让学生根据音乐形象来挑选小乐器,跟着鼓点和琴声走一走,反复感受两段音乐不同的情绪,同时也很好的复习和巩固音的强弱、快慢,再通过形式多样的故事表演,让小朋友充分感受不同的音乐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收到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第三个环节也是一个拓展部分,让小朋友把三段音乐和三段影片配对,提高他们对电影音乐的理解。
授课中,我用“音乐编辑遇到了麻烦”的假设,让小朋友帮助音乐编辑找一找的表现形式,既发挥了小朋友乐于助人的精神,又调动了小朋友学习的积极性,让小朋友融于此景、此音乐,很好的活跃了课堂学习的氛围,较好的巩固了前面学过知识。
在这三个教学环节当中,通过师声的互动、内容的细化、形式的多样,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氛围,较好的完成了本次教学任务,基本达到了课前的设想。
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_小学音乐教学反思2《动物说话》这一课,是一年级教材中的一首学唱歌曲。
这首歌曲我已经教过好几年了,可是,每次面对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和学生,总会上出不一样的效果,也总会有点不一样的体会。
接下来我就来说说在上完五个班级之后,我对这一课的反思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歌曲中不用演唱歌词的地方,XXXXX,学生还没有掌握,容易连着唱下去,不知道这个地方是要停顿的。
小学1年级音乐上册教学反思

小学1年级音乐上册教学反思第一篇:小学1年级音乐上册教学反思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反思东龙泉小学李美娜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我就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在坐的最好的小朋友面前,竖起大拇指,这一竖,引得其他小朋友马上坐得端端正正了,在课的一开始,我对孩子们说:“以后,你们的音乐课,就由我来做你们的音乐老师了,你们想认识我吗?”“想!”,“既然我们上得是音乐课,那么,老师想通过音乐的方式来介绍我自己,你们可要听好了,我叫于老师,我叫于老师!(同时,在黑板上板书节奏:** *下面,我想认识一下我们的小朋友,那么你能不能学着于老师,用音乐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自己呢?”一下子,十几双小手高高举了起来,我叫起一个学生,轻轻对她唱着:“你的名字叫什么?”她高兴地拍手说:“我叫** *,我叫** *!”,于是,我又唱着《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最后一句对她说:“你的名字真好听!”同时,奖了她一个笑脸,这下,孩子们可激动了,个个把小手举得高高的,经过一番“开火车”后,孩子们基本上把这首歌曲在无形中学会了,接着,我对学生说:“因为我们上的是音乐课,以后我们就要用音乐的方式来进行上、下课问好,你们想学吗?”“想!”一声高过一声!忽然有个声音说:“哇,音乐老师好厉害啊!”当我们经过比赛、游戏等过程学完上、下课问好及“静坐”音乐后,我们的下课铃声在不知不觉中响起来了,课后,有几个孩子跑来对我说:“于老师,你真厉害!”呵呵……这些孩子,一句“甜言蜜语”,竟让我一下子有点“飘飘然”了!今天的音乐教学真得让我很快乐!本单元主题好朋友,要求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爱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其中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学生拉着勾勾唱歌,感觉到了学生们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这首歌曲的速度欢快活泼,但节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稍快了一些,学生不是很容易掌握和学唱。
苏少版小学音乐上册《欢乐的夜晚》教学反思

苏少版小学音乐上册《欢乐的夜晚》教学反思
以下是我整理的有关于苏少版小学音乐上册《欢乐的夜晚》教学反思,仅供参考: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方面,结合我校音乐课教学设备和学生的音乐基础,实际上现阶段我们主要以歌唱课为主。
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指导学生熟读歌词。
在进行完歌曲《欢乐的夜晚》范唱以后,可指导学生用比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朗诵歌词,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圆。
同时根据歌词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
在《欢乐的夜晚》这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现如“亲切地”、“欢快地”、“深情地”、“热烈地”、“庄严地”等等歌曲情绪,可让学生结合歌词含义,在歌唱时力求处理的恰到好处。
三、读谱训练。
在识谱时先给学生标准音,即《欢乐的夜晚》歌曲的调号。
当学生按标准音唱有一定的困难时可进行音阶训练。
由于学生音域窄,确实难以达
到标准音时可以适当降调,并鼓励学生要经常练习音阶,达到拓宽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词。
这一步是前四步的综合训练。
首先教师应泛唱《欢乐的夜晚》二至三遍让学生视听,对于较长或难度较大的乐句可以先分小节教唱在连接起来唱,以至圆满完成全部教唱。
在学生对《欢乐的夜晚》歌曲没有完全学会之前不能让学生练唱,因为学生自己识谱能力有限,一旦个别乐句唱错,则难以纠正。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反思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反思篇1《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 2|4 拍,五声宫调式。
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作为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地寻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出现做了铺垫。
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
自从教了一年级,接触了一年级之后,我才发现越是简单的歌曲,越是低段的教学,越是不易!例如一年级的孩子们,刚刚踏入小学的门槛,真是所谓无知无畏,更有上课活蹦乱跳者让人无奈。
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加强他们的引导,则成了我每节课苦苦思索的内容。
正如师父所说,上一年级的课,每堂课都是一个故事一个情境,只要创设了这样的氛围,孩子们学习的兴致才会浓郁起来。
本堂《小青蛙找家》是一首很富含故事内容的歌曲,于是我决定采用讲故事引入的方式。
果不其然,对于故事,孩子们的免疫力明显降低了许多。
也鉴于本人声情并茂的描绘,小家伙们一个个听得都全神贯注,看得都目不转睛,着实让我小小地得意了一把。
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小青蛙们到底找到家了吗?”于是,带着问题去聆听这首歌曲,他们聆听的`效率明显增加了不少。
聆听之后回答问题的环节,孩子们也都回答得很棒。
由于这首歌曲中含有很多简单的节奏,于是在歌词教授之前,我尝试让他们先将歌曲中欢快的节奏打会。
我有生动的语言激趣:“小朋友们,当小青蛙找到了自己的家后,一定是非常快乐的,你能用小青蛙的方式来表达一下它内心的开心吗?”很多孩子就学小青蛙的叫声来表现,有的学小青蛙的跳跃姿势来表现,于是我将歌曲中的节奏范拍了一下,再请小朋友进行模仿。
或许是他们真的能感受到了小青蛙快乐的心情,又或许是简单的节奏并难不倒他们,孩子们一个个拍打的都十分准确生动,同时也解决了“ XX X ”八分音符这个难点,表现了小青蛙急切回家的心情。
在这首歌曲的处理中,我也是颇费心思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小手拉小手《玩具进行曲》教学反思: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形体灵巧,比较适合采用歌曲与形体舞蹈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让学生在歌唱和形体表演中积极愉快的进行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开始我就抓住学生爱模仿表演的特点,利用节奏律动组织教学,通过有节奏的形体动作,让学生比较主动自然集中了注意力,进入了音乐学习。
在第二部分的节奏练习中抓了学生好动、好表演的特点把形体动作表演加入到了相对枯燥的节奏练习中,引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去学习,从而使得原本枯燥的节奏练习变的愉快有趣。
另外让学生愉快的在音乐和肢体表现中提高了音乐表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也自然的引出了歌曲《玩具进行曲》,为学生学习歌曲奠定了一个很好的情感基础。
本课最后一个部分教师根据学生好动好表演特点,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造力,表现力为目标,设计了创编表演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舞台,让他们主动愉快的演唱表演,利用身边的学习用具当音乐伴奏的打击乐器为《玩具进行曲》演奏表演,从而即让学生在音乐表演中获得了愉快的感受与体验,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让学生在主动愉快的表演中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自身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和音乐素养。
《快乐小舞曲》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在快乐和愉悦中学会与同学合作表现快乐小舞曲。
歌曲是首节奏较快,情绪欢快的歌曲,通过听唱的方法学生很快就熟悉了歌曲,集体舞蹈初期可以根据书上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当学生能较好合作开展集体舞蹈时,鼓励学生创编更多更美的动作表现歌曲的欢快情绪。
对于学生的积极表现老师及时进行评价和肯定。
《快乐的音乐娃》教学反思:一年级是新的教材,在新授《快乐的音乐娃》时,教师采用模唱的方法结合多媒体新授歌曲,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的教学中体验到音乐学习的丰富与快乐。
第二部分儿歌诵读的环节中,因为儿歌是小朋友们洗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
因此课堂上,尽管这是小朋友们刚刚踏入小学的第一节音乐课,孩子们在课堂中和老师一起感受了音乐,在音乐课堂上的开心。
《小手拉小手》教学反思:《小手拉小手》是一年级接触音乐课的第一首歌曲,歌曲很短,歌词也只有几句。
由于本节课是学生学习音乐的起始阶段,我力求做到学生在学习歌曲知识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喜欢音乐课,体验音乐课所带来的快乐。
这一课时主要是通过学习歌曲来达到学生相互认识,建立友谊的目的。
一年级学生刚从学生园里上来,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最大的一个难点就是刚进小学校门一年级的小朋友还不认识字,也不认识拼音,所以我在教读歌词这一环节中用了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通过让学生跟我分句跟读歌词、指名个别读、分男女生读、再按节奏朗读等让学生熟读歌词,并在学唱歌曲过程中通过按歌曲内容创编动作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歌曲歌词,虽然在学习歌词这一环节中读的遍数很多,但通过这些不同的形式,小朋友们基本能够跟着我认真学习。
在教学中,我通过听唱法学习歌曲,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跟着歌曲旋律学会歌曲。
在活动中,我还让学生创编歌曲,在第二段歌词中加入好朋友的名字,用歌词来进行新朋友的介绍。
我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面对面拍手相互介绍自己的名字.第一次上课,有些学生怕难为情,不敢大声介绍自己的名字。
我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加深朋友之间的相互认识,从而活跃了气氛。
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大多采用了这种方法并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歌词。
《儿童诵读》教学反思:本环节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充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聆听,加深对歌曲的认识。
第二个目的是,采取听唱法让学生学会唱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记忆力有好处。
在为歌曲打击乐伴奏部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律动(上学路上)》教学反思:我利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播放《上学路上》,这种模拟生活的场景,学生感觉特别有意思。
然后就像孙悟空一样火眼金睛地发现小朋友上学路上出现的问题,在愉快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
这节课人人学习情绪高涨,个个争先恐后,在这种心态下学习,事半功倍。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评价中针对学生的特点在到位些,在注意全体学生时还要多关注个体差异,除了范唱还应要让学生多听学生演唱的范唱!第二单元听,谁在唱歌《你听,什么敲响了》教学反思:上课前,以游戏的方式来进入课堂。
这样不但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充分体现了音乐这一学科特色,一下子跟其他课区别开来。
我们其他课,比如语文、数学、科学等课堂,上课一开始从来都没见谁用这种方式的。
指导语、连接过渡语、评价鼓励语等流程、自然,很见功底。
比如:“优美的各种声音给人遐想”;“你说的很有节奏”;“你总是能认真的听”;“老师喜欢你这种说法”……等等,这样的话语在姚老师的课堂上还能听到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3.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活动充分展开了,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学习气氛浓厚、融洽。
课堂上既有学生回答问题,更有学生表演,集体合作等多种学习形式。
《嘎嘎小鸭子》教学反思:在欣赏《嘎嘎小鸭子》这首曲子时,先请同学们说一说还知道有什么动物可以相互问早,从而引出早起的小鸭子,这时我又来提问,谁来听一听这首歌曲是独唱还是齐唱,这样就及时的对上半节课的知识进行了有效的复习与巩固,然后在带领同学们进入游戏环节,一起来模仿一下小鸭子走路,同时播放“活动”中鸭妈妈,鸭爸爸,鸭宝宝的PPT,先看老师走出鸭妈妈的节奏“嘎-嘎-”也就是对二分音符、两拍子的认识,再走鸭爸爸的节奏“嘎嘎嘎嘎”也就是对四分音符、一拍子的认识,最后走出鸭宝宝的节奏“嘎嘎嘎嘎嘎嘎嘎嘎”也就是对八分音符、半拍子的认识,然后带着学生来模仿,让学生从游戏中快乐的学习知识。
总体来说这节课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的掌握情况比较全面,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也比较浓厚,能够积极参与,以后我也应该注意多多设计在游戏中学习知识的环节。
《动物说话》教学反思:《动物说话》一课的设计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抓住学生喜爱的小动物的心理特点,注重学生的音乐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创造,有感情、自然地表演歌曲,并从中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围绕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律动中感受节奏,在模仿中激发兴趣,在表演、创造中将兴趣学习进行到底。
1.播放《动物说话》伴奏音乐,让学生踏着轻快活泼的音乐进行律动,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紧接着为解决间奏的节奏难点,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拍手、跺脚、拍大腿…点头、耸肩…)进行练习,熟练掌握,为该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做好铺垫。
2.喜爱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在模仿中激发兴趣,小鸡说话叽叽叽,小鸭说话嘎嘎嘎,小狗说话汪汪汪,小猫说话喵喵喵……一下子,课堂里热闹了起来,孩子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3.新歌教学中,重点让学生聆听、对比,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表演歌曲,把自己喜爱小动物的心情用歌声表现出来。
4.鼓励创造,展示成果。
趁着孩子们表演的兴趣正浓,利用小动物演唱会引导学生创编歌词,把更多的小动物都唱到歌里去。
5.课堂尾声,小结,引导学生应热爱自然,关爱小动物。
《你早》教学反思:在导入环节时,我采用了让学生先观看一段视频,从视频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是一天之中那个时段,一年级学生很爱参与,观察也很仔细,通过天边慢慢泛黄--太阳升起和大公鸡打鸣就很快猜出了是早上,并且个个都很认真,课堂的气氛很浓。
从小动物的相互问早,我引出了有礼貌的同学们也要相互问早,那怎么样来问早呢,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你早》,由于这首歌曲小朋友们在学生园已经听过了,所以对旋律已经熟悉,重点是强调一下歌词和感情,最主要是跟着这首歌曲来学习四分之二拍的节奏,带领学生打好节奏后,不要马上唱歌,而是先听是一个人唱还是很多人一起唱的,然后直接引出什么是齐唱什么是独唱!在学习歌词的时候,因为一年级小学生对生字认识有限,我采用了找找谁是我们班的“小朗诵家”,这样孩子们都会争先恐后的来和我一起朗读,学习的歌词速度就很快了。
《律动(嘎嘎小鸭子)》教学反思:在学生熟悉节奏的基础上,采用打击乐器或动作进行大胆地创编节奏,在这一创编的过程中,教师应放手,积极鼓励学生以个性的参与去创造节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能通过合作、讨论、大胆地进行尝试,教师都要给予表扬,不仅要表扬积极参与创编的学生,也要鼓励那些胆小,能力较弱的学生,发掘和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年级学生音乐表演技能,经验积累较少,能力有限,同时也缺少创编表演经验,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创编出比较好的节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在学生现有的表演水平上有计划的进教学指导,引导学生欣赏学习表演,鼓励学生创编表演,同时对他们的创编作适当的指导,作出肯定性的评价。
把动作学习——创编——表演三个环节有机结合,环环相扣,确保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计划有目的的为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服务。
第三单元唱吧,跳吧《哇哈哈》教学反思:在开始学习歌曲时,考虑到这首歌曲学生应该比较熟悉,所以我先播放歌曲让学生跟唱。
但没想到学生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熟悉歌曲,再加上歌曲很快,只有几个学生基本上能跟唱。
所以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与手段,根据节奏教读歌词,歌曲中多处出现前八后十六音符的地方反复练习,并进行节奏模仿练习。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我还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对歌曲及新疆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感受,通过一系列措施,最后学生能自然地用饱满的情绪、轻快的声音,跟着歌曲伴奏进行演唱。
接着安排了用以铃鼓为主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活动,学生兴致高昂。
最后通过观察维吾尔族服饰以及维吾尔族舞蹈的特点,进入有维吾尔族舞蹈特点的动作学习,唱跳结合,在巩固了唱的基础上,锻炼了学生的模仿能力,使整个课堂动了起来。
并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合作创编动作,表演歌曲,使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了解维吾尔族的一些民族风情,感受新疆歌曲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同时也让学生在音乐表演中获得了愉快的感受与体验,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让学生在主动愉快的表演中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自身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和音乐素养。
《多快乐》教学反思:《多快乐》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教学目标是能用快乐的情绪来演唱歌曲,通过对歌曲《多快乐》的演唱,感受生活的幸福,为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我设定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1.课前谈话导入。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祖国妈妈国庆生日的,所以在课前我和小朋友先进行一段谈话,问他们:“上星期放了一个长假,都去哪里玩了呀?”接着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放长假吗?由此引出国庆——祖国妈妈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