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练字
古诗词鉴赏考点之“炼字”
![古诗词鉴赏考点之“炼字”](https://img.taocdn.com/s3/m/08135ba8af45b307e9719701.png)
古诗词鉴赏考点之“炼字”1.炼字,即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2.“炼字”炼什么?主要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叠词等也不可忽视【题目形式】1.简析某字的妙处(艺术效果、表情达意的作用、意蕴)等2.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词)?为什么?3.本诗的诗眼歌是哪个字?为什么?4.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5.诗中某个字(某句)换作(改作)某个字(某句)好不好?两者有什么区别?哪一个好,为什么?【方法指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所用的手法。
(第一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二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三步)【答题格式】该字的意思是……,运用了……的手法(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某事物……的特点,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作者(诗人)……的情感(情感)或烘托了……的意境。
【答题关键词】解释+手法(用法)+内容+情感【题型示例】第一种类型:练字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参考答案:“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描景象)。
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作用)。
练字型诗歌鉴赏
![练字型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ac84518971fe910ef12df8fd.png)
风吹一夜满关山。在词语锤炼方面的妙处? 有何情感?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
“风吹一夜满关山”的妙处:①化声为形,风吹的就不是音乐声,而是四处飘散的 梅花一夜之中和香和色洒满关山,与雪净月明的实景相映成趣。 ②用了通感的方法,战士由听曲而想到形状,想到了故乡的梅花,向读者透露 了战士的思乡之情。 反思
软 涌 妙处
最爱东山晴后雪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练字型诗歌鉴赏
考点解析: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 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贴、 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 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 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 形象生动的效果。
白云飘来,山势迷蒙,景物更佳。白云飘去,山色晴明,美如图画。 喜爱山中风景 ,为隐居山野的情怀作铺垫。
简要说明曲中“眠”“戏”二字的作用。全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 情趣? 字体现景的特点 “眠”写野鹿在山草中悠闲卧睡的神态; 对意境的帮助 “戏”写出猿在野花中欢跳嬉戏的状态。 情感 构成了一幅恬静、平和、有动有静的画面。 反思 表现了作者陶醉云山,恬然自得的隐后生活情趣。
补: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结合诗 句简要分析。
1分析诗人形象
最爱东山晴后雪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先看题目 最爱东山晴后雪
诗题直接言明“最爱”,表达情感取向。本诗描写了东山雪后阳光朗照的美丽景象。
只知逐胜忽忘寒 写自己因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 小立春风夕照间 写偶尔在春风中站立,在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 这两句写诗人不惧寒冷,寻觅美景,立于风中,在夕阳中欣赏美景的形象,把一 个因爱美景而不顾寒冷的“痴人”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 最爱东山晴后雪 直言自己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 软红光里涌银山 在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皑 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我涌来。
古诗鉴赏之练字
![古诗鉴赏之练字](https://img.taocdn.com/s3/m/9236d70ef18583d049645925.png)
炼字型的鉴赏题答题: 常见问题:“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者 “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分析:作答这类题时,不要孤立的地只读该字,要放在句中,并 结合全诗的意境来分析。 答题步骤 : 第一、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 手法。这些修辞手法以词类活用为主,多数情况用作动词。修辞 手法则以拟人,比喻,通感等为主。当然还可能出现化动为静等 表达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这个词的使用,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意境(展开联想把该字 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者哲理。后两者往往是合为一 体的。
诗歌语言鉴 赏之炼字
鉴赏其语言
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 、 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 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 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 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 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 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 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边塞之荒凉,朝廷对边关 将士的不关心,深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 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或是起强调作用。“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 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抓住表现色彩的 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 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 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 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感、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 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转,活跃情韵, 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 共长天一色”,若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 色。
诗歌鉴赏炼字答题步骤
![诗歌鉴赏炼字答题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b6e8ca8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6.png)
诗歌鉴赏炼字答题步骤
一、审题,首先,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表
达方式。
二、分析诗歌结构,观察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押韵方式,了解
诗歌的形式特点。
三、解读诗意,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比喻、象征和隐喻,挖掘诗
歌中的深层意义。
四、品味诗情,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诗人的情感体验
和内心世界。
五、炼字答题,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通过精心选词,精炼表达,写出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
这些步骤将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
情感,同时也提高我们的炼字能力,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精炼。
可以用来练字的古诗
![可以用来练字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d1703d4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7.png)
可以用来练字的古诗一、原文与解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语言超级直白,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
你看啊,晚上在床边,看到月亮照进来的光亮,迷迷糊糊地还以为是地上结了霜呢。
然后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明月,低下头就开始想念自己的家乡了。
这种感觉特别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谁在外面的时候不会想家呀?而且字也比较简单,很适合初学者练字。
像“床”“前”“月”这些字,笔画不是特别复杂,在练字的时候可以慢慢体会笔画的顺序和书写的力度。
二、原文与解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的这首诗画面感超强。
你就想象一下啊,有两只小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多热闹啊。
再看,一行白鹭排成整齐的队伍飞向蓝天,那场景多美。
从窗户往外看,能看到西边山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还停靠着要行驶到东吴去的万里航船。
练字的时候,写“鹂”字可能会有点挑战,但是正好可以多练几遍那些复杂的笔画结构。
像“柳”“鹭”“岭”这些字,写好了会非常好看,而且在书写过程中能感受到古诗描绘的那种生机盎然的景象。
三、原文与赏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把柳树写得像一个精心打扮的美女一样。
柳树就像是用碧玉装扮起来的,那无数的柳条就像绿色的丝带垂下来。
他还很调皮地问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然后自己回答说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裁剪出来的。
这里面的字,“碧”“玉”“妆”等字,写的时候可以体现出汉字的美感。
特别是“丝”字,中间那两个绞丝旁的笔画,要是写得流畅又有韵味,那这字就好看极了。
在练字的过程中,仿佛能看到那棵婀娜多姿的柳树就在眼前。
诗歌鉴赏之练字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练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b489abbd64783e09122b9d.png)
实战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问:你认为诗中哪个字最妙?试作分析。
答:“闲”字最妙。“闲”是说院子里的栀子花闲着。 (步骤一)。
下雨时,村姑们都还忙着做这做那,只有院子里的 栀子花。 悠闲地独自赏雨。(步骤二)
12
(四)抓词类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
“绿”用使动用法写活了春风,隐隐传出了江南春 来早的讯息,令人赏心悦目.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
形容词“红”与“绿”用作动词,诗人 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抒发了对时光流 逝的惋惜。
13
(4 )特殊词
a. 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 调作用。 如
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
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
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
_细柳,淡月_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
着,玩味着,不禁击掌称妙。
2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3
因为“扶”字和苏轼的“摇”和“舞” 比起来使无形的风仿佛有了知觉,使其人格 化了,而且与“细”的搭配别出心裁。用 “失”比“映”和“隐”又好在何处呢?因 为“失”字表现出了特定情境中(月下)的 物(梅花)的特征,具有不映不隐的朦胧美。
用栀子花的“闲“着来反衬出农家的繁忙景象。(步骤18 三)
实战高考 2004·江苏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 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 冢。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炼字及诗句理解)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炼字及诗句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63fd2231b90d6c85ec3ac6e8.png)
最精警处,说说你的看法。
1、翻译(意译):
自古以来,有多少女子因自己的美貌而受累,
又有几个享受高官厚禄的人能为国家出谋划策。
2、技巧、手法: 将肉食者与玉颜对比, 3、情感: 表达了对于柔食者的不满和讽刺,同时
也表达了对“玉颜”的深切同情。
拓展: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赏析:因为这样会勾起李煜对往事的痛苦回忆, 从而表达了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诗眼或炼字】
诗眼就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作者 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 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 全诗的字或词语。
炼字就是一句诗中最生动、传神 的字或词语。
诗眼或炼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答题思路:
1、意译(a指出本义;b融进自己的理解和想像, 对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进行意译,即写出句中义。
2、技巧、手法。
“未”,“没有”之义,表达放眼万里,未灭入侵者的遗恨;
“先”,“已经”之义,表达功业未成但两鬓已白的感慨;
“空”,“徒然”之义,写出了徒有流泪、于事无补的内心痛苦、 无奈和伤感,也隐含对南宋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这三个词概括有力,含义丰厚,流露有心杀敌、报国无门、壮 志难酬的沉痛心情。
【诗句理解】 江阴浮远堂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 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04浙)
答案:“空”是徒劳之义,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
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
题更加鲜明。
答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本义)
题 (2)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句中义)
步 (3)点出该字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
骤 达了怎样的感情。(诗中义)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炼字训练题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炼字训练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08506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d.png)
解析:全诗是说,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 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 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 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 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 使人久久难于平静……本题考查诗歌炼字。微风中,亭边柳条、 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 我离去。 “系”字采用拟人的手法,既写出了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 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 离去的深情,又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黄莺在这即将分离的 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 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表达出对此地的留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 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答案】 “系”字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 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了它们依恋主人不忍离 去的深情;“啼”字写出了黄莺鸣叫的特点,似殷殷挽留, 凄凄惜别之情。
【答案】 “流”字既写出了溪烟的缥缈、轻盈的特点,又生动形象地表现 出溪烟(水汽)被风吹动时千变万化的动态之美。同时“流”字所带来的 流落无定之感,不禁让诗人联想到自己漂泊无依的生活,也为下文的借景 抒情作了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意思是那烟的颜色像云那样白,溪水潺潺流到了这荒野里 的寺庙前。此句写月光照耀下的溪上水气如云样洁白,飘 飘漾漾,散流在寺前。表面看起来,这不过是自然现象, 并无妙处可言,但以个“流”字却写出了水气的自然飘动 的动态之美。而且,洁白的水气飘渺轻盈、流落无定,不 禁让作者联想到自己漂泊无依的生活。这一联的描写除了 用云气暗喻作者羁旅生活的特点,也是以乐景写哀情的重 重一笔,妙不可言。
诗歌鉴赏——练字
![诗歌鉴赏——练字](https://img.taocdn.com/s3/m/bf84a28e71fe910ef12df8fd.png)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弄”字而境界全出。风弄花影,词人把云、月、 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使云 月花影意象流动传神。同时,"弄"字化静为动,使宁 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充满生机与情趣。
(四)抓词类活用
春风又隐隐传出了 江南春来早的讯息,令人赏心悦目.
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 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二、如何鉴赏诗歌当中的炼字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 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 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 自照,却是衰鬓”已”先斑,两相比照,何等 悲怆?
问:请问本诗的诗眼是哪两个,为什么? 答:“逐”和“带”是诗眼。“逐”追逐的意思,带 是带着的意思, (步骤一)
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枝的蓬勃生 气。本来是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柳枝上哀鸣,诗人却 用两个“带”字反说柳枝“带”着他们,同样是化被动为 主动,化客观死景为活景,表现了秋日之柳的不幸 (步骤 二)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诗人迟暮之感。(步骤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 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 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闹用了拟人的手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 赞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闹”字不 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 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 似乎有声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a6f5d6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9.png)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方法技巧(含练)
一、诗歌炼字常见题型
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3、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4、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二、诗歌炼字的概念
何为炼字?
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三、炼字的类型
炼哪些字呢?
1、河流XXX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6、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7、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XXX不耐五更寒
总结:动词: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笼统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数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施展阐发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有兴趣。
色彩词:增强色采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叠词:增强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
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有身临其境之感。
注意:有些拟声词本身也属于叠词
四、答题技巧概括
1、说明该词的含义或者指出这个字的修辞手法(拟人、双关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中考古诗词阅读复习:鉴赏炼字
![中考古诗词阅读复习:鉴赏炼字](https://img.taocdn.com/s3/m/bcba5be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3.png)
中考古诗词阅读复习:鉴赏炼字1.提问方式:⑴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⑵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⑶从某句诗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作具体分析。
⑷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⑸对诗中某个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⑹诗中某字用得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⑺诗句中某个字换成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试作分析。
⑻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⑼这首诗(某句)的诗眼是某字,试作分析。
2.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组织答案时常用术语: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
炼字的角度:动词、形容词(重叠运用的、活用作动词的、表色彩的)、数词、虚词。
3.答题步骤:⑴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⑵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⑶点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步骤一)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二)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三)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中考古诗鉴赏题目-----赏析炼字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答案】“浮”有动态感,表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
【解析】“乾坤日夜浮”的意思是洞庭湖的湖面开阔,整个天地就好像日日夜夜都在湖面上漂浮一样。
诗歌鉴赏之炼字类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之炼字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80db62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2.png)
动词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5、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修饰词 (形容词、副词)
6、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特殊词 (叠词、数词)
8、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类型总结(炼字角度)
寻找关键字要关注哪些类型的字?
例题5:
壹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这 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例,
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步骤一) 1、点出诗眼,并释义。
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
参考
(步骤二) 2、紧扣诗眼,解释句意。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 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有谁会心生怜意啊”。
(步骤三)3、结合表现手法指出如何突出诗眼。
“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
“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步骤四)4、总结该联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
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问:赏析“行住两沾衣”中“沾”字的妙处。(4分) 答:“绿”是吹绿、拂绿的意思,“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表现了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南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既有色彩又有动感,及其传神。
“随”是意思是随着。 品味“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中“敲”字的妙处。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首句运用叠词,增强了音韵美答,写:出了(水边步草木骤的繁一茂,)渲染“了离沾别时”悲伤是的气浸氛;湿的意思,(步骤二)生动形象地写
古诗鉴赏练字
![古诗鉴赏练字](https://img.taocdn.com/s3/m/8099eef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e.png)
枯。”
——卢延逊
诗人刻意选择的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的字
常炼哪些字?
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杜甫)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 “斜”“叠”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 要分析。
“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 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 “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 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 繁密。(意对即可)
天。 5、其他特殊词(色彩,叠词,拟声词)
了解常见题型 把握答题要领
常见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某字历年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 里?”
品味作品中的某字,进行赏析。……钓船归_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雨去花光湿,风扫叶影疏 ——王勃《郊兴》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关注几类词语
1、动词——红杏枝头春意闹 2、形容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副词——忽见陌头杨柳色 4、数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简析“净”字的妙处。
答题方法: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 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
样的情感。
“净”,纯净之意 。(释义)在此巧妙展现 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 的情景,。(释义)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表达情感)。
古代诗歌鉴赏之练字PPT文档共20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练字PPT文档共20页](https://img.taocdn.com/s3/m/111e1320240c844768eaee6a.png)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诗歌鉴赏之练字炼句共30页文档
![诗歌鉴赏之练字炼句共30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54c933d551810a6f424861f.png)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0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诗歌鉴赏之练字炼句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诗歌鉴赏中的练字
![诗歌鉴赏中的练字](https://img.taocdn.com/s3/m/5dc43a0bba1aa8114431d91d.png)
一字生辉——古诗炼字之妙赏析一、导入:师: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
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
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俗”。
(生笑)苏东坡认真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
”东坡哑然。
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大家品味一下,说出二字的妙处生1:东坡用“摇”“舞”二字,均显出风的强劲,与“轻风”不符,也不能体现“细柳”的轻盈.“轻风”徐徐,若有若无,只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的柔美之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
同时也是拟人手法。
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
在月光照映下,也就淡然失色了。
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师:苏小妹的一扶一失,生动形象使意境全出可谓一字生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种手段叫炼字。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复习梳理了诗歌鉴赏内容----炼字。
炼字是古代诗人提升诗歌品位的重要手段。
我国古代诗人对炼字感慨良多: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感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更是激动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这些例子都道出了古人对炼字的重视。
而炼字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之一。
考纲对诗歌鉴赏这一知识点考察的内容有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分值为6到11分。
而炼字就是语言考察的重点。
从03年到10年每年各地高考题都有3到5套卷子考察炼字。
下面我们一起从词性的角度来分析古人的炼字技巧。
二、炼字题的类型1.炼动词。
一首诗,是由一些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最有表现力的词就是动词。
例1: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化静为动,拍,不用“击”“打”,有面积,更有气势;卷,不用“激”或者“掀”,形态比较美,与下文“江山如画”对应。
高考诗歌鉴赏练字题专题训练
![高考诗歌鉴赏练字题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bf3932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e.png)
高考诗歌鉴赏练字题专题训练诗歌鉴赏――练字题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崭新云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备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请问:分别就是“清”和“出来”,清就是光亮的意思,出来就是遮住的意思,两句描写诗人极目“野望”亲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下跌,在阳光反射下“白水”波光,比平时更加光亮耀眼;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亮下“碧峰”秀出,更加富于层次。
形象的描写了雨过天晴后野外的美艳景色。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盼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够高咏,斯人不容言。
明朝摆帆席,枫叶落下纷纷。
[这首诗中“空”字对颈联的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赏析。
答:“空”是“白白地”“无用地”的意思,强调对谢将军的怀念是毫无用处的。
这个“空”字统领了颈联的内容。
颈联指出,“我”也能想袁宏那样高吟好诗,可是没有谢尚那样的人来听,感慨当时不再有谢将军那样的爱才识才之人来器重“我”的才华,与颔联的“空”去契合,抒写怀才不遇的深邃感叹。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三首(其一)1(北宋)张丰长夏存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判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颈姚学甲“邀请”“纳”二字极为传神,恳请详细分析。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问:“邀请”就是应邀的意思,“纳”就是拆装、珍藏的意思。
“邀请”字就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下得很存有情味),摇晃的月影似的就是疏帘找来一样(1分后);“纳”字化虚为实(化抽象化为具体内容),溪声似的可以用虚枕装出来一样。
抒发了诗人对此情景的陶醉钟爱。
1、答:分别是“明”和“出”,明是明亮的意思,出是露出的意思,两句描绘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古代诗歌鉴赏之练字共20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练字共20页](https://img.taocdn.com/s3/m/6291df2904a1b0717ed5dd50.png)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古代诗歌鉴赏之练字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谢谢!Leabharlan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虚实结合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采用了静景(前两句)动景(后两句)结合的方法,将山
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来自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
4、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水口行舟
宋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 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 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夜如何”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画了
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 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 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仔细品味,说一说你的看 法。
互 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主人下马客在船
互文,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
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
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 种修辞方法。
用 典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却又说她“悔”,这是
采用了先扬后抑的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通过对少
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 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3、侧面烘托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①触觉“衾枕冷”,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雪之大。 ②视觉“窗户明”,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 ③听觉“折竹声” 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 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雪大。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 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 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 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
“凉”字。“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
孤寂。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巧妙; 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 的意境。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7、联想和想象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
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 出来。
8、欲扬先抑(先扬后抑 )
这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 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 幽”的艺术效果。
5、衬托-正衬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古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首词主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 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 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的地 位。
3、侧面烘托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诗人在写景时,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 面景物入手,以对侧面景物的描写来达到反映主题的效果。本
诗题为“石头城”,但诗歌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 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
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 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6、化虚为实
相见欢 李煜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愁是无形的,可剪可理之物是有形的,用比喻把无形之物化 为有形之物来写,形象生动。写出了离愁就象一团转动的乱丝, 紧紧盘绕纠缠着人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无法摆脱。
夸张
通感 用典
对偶
借代
对比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白描
渲染 侧面烘托 抑扬 正衬、反衬
描写手法
联想、想象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夸张)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比喻)
运用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的表现手法。 对比的修辞手法: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会 平息, 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 可遏止。(人生道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只要逆流 而上,搏击风雨,就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 享受胜利的乐趣。)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
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表达方式
诗歌 表达技巧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
判断下列诗句的表达方式
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突出闯入眼帘 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 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 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在诗词鉴赏中,三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5、衬托-反衬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 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 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形成鲜明对 照,用以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5、衬托-反衬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 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
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龙城飞将,
指汉代名将李广,用典从反面写出唐代将帅的骄情无能。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之士的幸 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 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直接表达了少女 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率真而震撼人心。
古诗的语言最为精练,且往往“着一字而 境界全出”(王国维语),一个字会影响一句
乃至全诗的艺术性。
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
总结归纳——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前两句,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浓?
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以“西风”“红叶”“黄花”“芭
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 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借景抒情,衬托自己浓浓的乡思情!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咏怀五百字》 (对比)
拟 人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运用了拟人手法,使穿树飞花的春雪具有灵 性,给全诗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借 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用颜色“绿”代替绿叶,用颜色“红”代替 红花。语言简洁而意味无穷。
5、衬托-正衬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凄清的秋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 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 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为后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 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双 关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运用谐音“晴”、“情”双关含蓄而又成功 的表达了女子希望而又疑虑、欢喜而又担忧的微 妙心理
对 比
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揭 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对劳动 人民的深切同情。
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描绘了一副父子
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 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
2、渲染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