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论文

合集下载

发展经济学论文选题

发展经济学论文选题

发展经济学论⽂选题 经济学的毕业论⽂是⾼校⼈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其中发展经济的论⽂选题⼜是毕业论⽂成败的关键。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关于发展经济学论⽂选题的内容,欢迎⼤家阅读参考! 发展经济学论⽂选题(⼀) 1. 国有企业改⾰研究 2. 信⽤问题研究 3. 区域分⼯与农产品竞争⼒提升——以浙江省为例 4. 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产品竞争⼒提升——以浙江省为例 5. 农业合作组织与农产品竞争⼒提升——以**合作组织为例 6. 中国⼆元经济转变与农村⼯业化研究 7. 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再思考 8. 农村产业化进程中龙头企业作⽤的探讨 9. 杭州市⾮正规就业⼈群的研究 10. 浙江红壤丘陵区⽣态治理的组织形式和激励机制探索 11. 授权经营下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12. 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系 13. 对⼈民币升值压⼒的初步分析 14. 我国中⼩企业投融资问题研究 15. 论我国中⼩企业融资体系的建⽴与发展研究 发展经济学论⽂选题(⼆) 1. 出租车⾏业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机制与政府管制政策(以某⼀城市典型案例为切⼊点) 2. 杭州发展动漫产业的价值链分析 3. 浅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4. 当前我国内需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5. 进城农民逆向回流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分析 6. 我国出租车⾏业发展⾯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7. 我国⽋发达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研究 8. 我国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 9. 浙江服务业增长与城市化的实证分析 10. 浙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11. 浙江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12. 浙江产业结构变动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分析 13. 浙江对外贸易的⽐较优势分析 14.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城市化路径研究 15. 中国经济转轨进程中的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16. 房地产证券化的国际借鉴 17. 中国银⾏体系脆弱性问题研究 18. 如何提⾼我国银⾏业的国际竞争⼒ 19. 商业银⾏与票据市场的发展研究 20. 国有银⾏上市(及相关问题)研究 发展经济学论⽂选题(三) 1. 当前房产泡沫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研究 2.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3. 县域经济的发展与我国城乡⼀体化 4. 城市农民⼯权益保障研究 5. 浙江中⼩企业持续发展的条件分析 6. 浙江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7. 浙江省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研究 8. 取消农业税制后乡村体制改⾰的路径研究 9. 论农民权益保护的现实基础与制度创新 10. 浙江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和动⼒机制研究 11. 浙江制造业主导产业演进的停滞性和升级⽅向研究 12. 浙江经济的⾼额消费阶段与浙江第三产业的升级发展 13. 浙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和劳动⼒结构协同优化问题研究 14. 浙江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15. 改⾰30年浙江产业结构演进的绩效研究 16. 浙江出⼝导向战略的制造业发展的绩效研究 17. 汽车品牌⽣产企业与4S店纵向交易关系研究 18. 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业龙头企业的竞争效应与反垄断政策 19. 民营企业进⼊某⼀垄断⾏业的障碍分析或基于某⼀⾏业的典型案例分析 20. 浙江出⼝⾏业协会的竞争效应与管制政策 发展经济学论⽂选题(四) 1. 个⼈住房信贷风险防范制度研究 2. 公司治理模式研究 3. 农业产业组织形成的制度分析 4. 信息扭曲与中国证券市场风险研究 5. 公共⽀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6. 国际贸易理论⽐较及对中国的启⽰ 7. 户籍制度改⾰的模式与策略分析 8. ⼈⼝增长与⼟地产权制度的变迁 9. 经济增长与产权制度研究 10. 城市交通问题研究——交通堵塞的原因和解决思路 11. 国际贸易中绿⾊技术创新研究 12. 劳动价值论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研究 13. 浙江中⼩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14. 中国通信产业现状及其政策研究 15. 农业合作组织的制度变迁研究 16. 长三⾓的区域经济⼀体化研究 17. 我国⾃然垄断产业的定价机制研究 18. 我国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 19. 中国反贫困对策研究 20. 我国农村税费改⾰路径的回顾与启⽰ 发展经济学论⽂选题(五) 1. 农村⼟地制度的变迁与改⾰研究 2. 中国⾏政性⾏业垄断问题研究(以某⼀产业为例) 3. 国有企业改⾰的⽬标模式研究 4. 我国农村社会养⽼保障制度改⾰研究 5.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6. 产业集群与浙江经济发展 7. 浙江民营经济研究 8. 传统⽂化与现代经济发展 9. 浙江民营企业群落式演进研究 10. 中⼩企业创新机制研究 11. 知识演进与企业竞争⼒研究 12. 产业聚集与城市化发展研究 13. 民营家族企业的成长路程研究 14. 浙江民营企业融资实践与中⼩企业⾦融⽀持问题研究 15. 国有股流通问题研究 16. 中国制造业发展与世界制造业中⼼问题研究 17. 中国⾼科技企业成长研究 18. 反倾销问题研究 19. ⾦融业混业和分业经营的⽐较研究 20.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政府体制改⾰的紧迫性与对策研究。

发展经济学论文

发展经济学论文

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摘要: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提高经济竞争能力和促进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而制度是创新的根本。

只有制度问题解决了,新制度产生了,才能一变百变、一通百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的真正强大才有坚实的基础。

所以,邓小平指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现在,世界各地为了通过制度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都在创新思维,调整发展战略,独辟蹊径,宁肯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与牺牲,也要全力推进新体制、新机制的建立和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了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好的制度才会带来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才会有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制度创新经济发展中国经济一、相关概念经济学上,有关创新思想的研究始于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

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

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如涉及到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

根据他的研究,创新是提高经济竞争能力和促进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

而诺斯对经济学家只是利用投资和技术创新等原因来解释经济增长提出质疑,指出国家、产权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解释长期经济增长和人类社会的演进。

就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的分析,首先给出相关的概念。

1.经济发展一般来说,有三层含义:(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2) 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

经济学领域发展现状论文

经济学领域发展现状论文

经济学领域发展现状论文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生产、分配和消费以及相关现象的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经济学领域也在不断地取得新的进展和成就。

本文将从经济学领域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当前经济学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经济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当前,全球各国经济都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环境问题、经济增长放缓等。

这些挑战对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经济学理论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并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与此同时,经济学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如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这些新兴领域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创新点和研究方向。

在经济学理论方面,现代经济学已经逐渐由传统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向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发展。

这些新的理论和方法的兴起为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式,有助于更好地解释经济现象和预测经济发展趋势。

同时,环境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新兴学科也逐渐受到关注,为经济学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应用价值。

在政策应用方面,经济学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经济学方法已经逐渐成为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重要工具,如全球贸易政策、税收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

同时,数字经济、创新经济等新兴经济形式也为政策制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结合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

综上所述,经济学领域的发展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和前沿化的趋势。

未来,经济学需要更加关注全球经济的相互联系,注重新兴经济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积极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为世界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同时,经济学也需要更好地结合现实需求,促进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推动经济学的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发展,经济学领域也面临着新的变革和挑战。

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经济形式正深刻影响着传统经济模式和市场结构,这些颠覆性的变化给经济学研究和政策制定带来了新的考验。

发展经济学 论文题目

发展经济学 论文题目

发展经济学论文题目在当今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发展经济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学科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发展经济学提供了对于经济发展和增长的深入理解和相关政策的制定。

本文将对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展开分析,探讨其对于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首先,本文将从发展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入手,对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讨论。

随后,本文将详细分析发展经济学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和增长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通过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本文将阐明发展经济学理论对于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其次,本文将针对发展经济学在全球化和科技发展背景下的新挑战和机遇进行研究和探讨。

在全球化和科技进步日益加速的背景下,发展经济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这些挑战和机遇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证,探讨发展经济学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最后,本文将总结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将对发展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和思考,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总之,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述,探讨其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影响,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发展经济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涵盖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致力于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贫困、失业、环境污染等问题。

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支持。

在全球化的今天,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关联,发展经济学需要关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不平等和不稳定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同时,科技的快速发展也给发展经济学带来了更多的数据和信息,为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和方法。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发展不均衡和资源分配失衡的问题,发展经济学需要思考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推动各国经济实现共同发展。

发展经济学经典论文摘要

发展经济学经典论文摘要

发展经济学经典论文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首先,我们回顾了发展经济学领域的经典理论,特别是关于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和制度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其次,我们提出了一个动态模型,以解释不同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在模型中,我们强调了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技术创新和制度环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对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最后,我们利用实证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长。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发展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具体而言,我们首先回顾了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罗默端模型等经典理论。

这些理论强调了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发现了制度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动态模型,将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和制度环境这三个因素融合在一起,以更全面地解释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在我们的模型中,资本积累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基础,而技术创新被视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同时,我们强调了制度环境对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的影响,指出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促进资本的有效配置和技术创新的实施,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此外,我们还分析了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互动效应,制度环境则能够促进这种互动效应的发挥。

接着,我们运用实证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我们的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最后,我们根据模型的结论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包括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投入的力度,优化制度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这些政策建议旨在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增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综上所述,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个全面解释经济增长的动态模型,并得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发展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帮助。

现代化发展趋势经济学论文

现代化发展趋势经济学论文

现代化发展趋势经济学论文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学家们一直在思考着现代化发展趋势经济学的未来。

他们认为,现代化发展趋势经济学不仅关注经济增长和财富的分配,还要深入研究经济与其它方面的关系,如政治、社会、文化等。

现代化发展趋势经济学的核心是创新,这种创新不仅是科技上的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化的经济环境早已形成,现代企业必须走向开放、共享和协作的方向,尤其是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之间合作和共享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流趋势,信息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在跨国企业和跨境业务方面,现代化发展趋势经济学认为地缘政治风险和法规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是制约跨国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现代化企业需要建立风险管理机制,避免因地缘政治风险和法规风险等不确定性而导致的经济爆发和风险。

在国际金融领域,现代化发展趋势经济学认为,金融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已成为趋势,但是,这种趋势也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如金融波动和危机等,因此,现代化企业需要建立合适的金融风险管理机制,保证企业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投资与获利。

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现代化发展趋势经济学认为,企业的发展应该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标准,并在财务评估中考虑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因素,避免将企业发展与环境问题挂钩,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总之,现代化发展趋势经济学不仅关注经济增长和财富的分配,还要关注企业在全球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企业必须积极研究和探究创新型经营的方向,以趋势引领发展,谋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趋势论文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趋势论文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趋势论文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又是如何的呢?。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论文篇1论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摘要:针对发展中国家普遍具有的压缩性工业化特征,分析了我国建立循环经济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对我国现有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了根源性的探索,提出利用制度创新来防范和解决我国建立循环经济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我国建立循环经济体制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体制一我国环境问题呈现压缩型特征1.压缩性工业化和环境滋涅茨曲线②联合国开发署环境专家 D・O・Conner 指出,早期发达国家经历了几个世纪完成的工业化,在东亚国家却只花了数十年,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显著缩短,这种缩短的工业化被有关专家称为“压缩型工业化”。

压缩型经济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工业化进程超速发展,产业结构急剧转变、资源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这种“赶超型”工业的发展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环境库滋涅茨曲线显示出来。

西方环境经学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推算出EKC曲线转折点的人均GDP范围约在5千至1 万美元。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处于曲线的 A 点至 E 点,即 EKC 上升阶段。

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环境问题表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

既有与贫困落后相关联的农业环境破坏问题,也有与高水准工业化相关联的现代工业环境污染问题。

2.我国环境问题的根源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背景、时代、条件、文明阶段与发达国家的早期工业化不同,环境问题也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下面从经济、制度、文化等方面对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根源性探析。

首先,贫困和发展不足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

我国是历史上的农业大国,农业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长期的刀耕火种、毁林开荒活动不仅造成土地贫瘠化、自然资源枯竭等生态破坏事件,还使人们更加贫困。

发展经济学有关的论文选题

发展经济学有关的论文选题

发展经济学有关的论文选题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发展经济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备受关注。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并改善民生成为了迫切的问题。

因此,本文选题将聚焦于发展经济学领域,探讨在当今全球经济环境下,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将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角度出发,探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宏观经济挑战,如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和外汇储备不足等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政策措施。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实践经验,分析各种政策措施的效果和适用性。

第二部分将关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探讨如何利用区域经济的优势和资源配置,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

同时,研究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的路径和模式,以及如何应对城乡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第三部分将结合新技术和创新的角度,研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来推动经济增长。

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如何应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产业结构和就业模式的影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最后,本文将综合上述问题,提出一套符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整体发展策略,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区域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路径等方面的整合性建议,以期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除了以上所述的内容,还有一些其他的可以被选作论文选题的发展经济学相关议题。

其中包括了:1.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探讨如何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环境,并提出环境友好型发展战略。

这可能包括研究在减少排放和能源消耗方面的技术创新,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2. 社会公平和贫困问题:分析社会不平等、贫困和社会包容性,探讨如何实现更加公平的社会结构,有效减少贫困并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

3. 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研究如何通过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收入保障等方式促进农村发展,解决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足和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的问题。

经济学高质量发展小论文

经济学高质量发展小论文

经济学高质量发展小论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经济学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经济学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推动经济学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经济学的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加强理论研究。

经济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证并重的学科,在推动经济学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加强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可以提高对经济运行规律的深入理解,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推动经济学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是检验理论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经济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手段。

在实证研究中,经验数据和定量分析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因此,加强实证研究,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技术水平,是推动经济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同时,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也是推动经济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与数学、统计学、信息技术、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

在实际研究中,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拓展研究思路,可以促进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最后,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也是推动经济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学界的合作交流已成为趋势。

通过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可以促进经济学研究的多元化和全球化,提高经济学的研究水平。

总之,推动经济学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

只有不断深化研究,提高学术水平,才能推动经济学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同时,经济学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注重社会实践和政策应用。

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经济问题,为政府决策和实际经济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因此,将经济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政策和经济管理中,是推动经济学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此外,加强人才培养也是推动经济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人才是推动经济学研究和实践的关键力量。

培养高素质的经济学人才,不仅需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在未来的经济学研究和实践中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香港经济转型和香港的发展相关经济学理论论文

香港经济转型和香港的发展相关经济学理论论文

香港经济转型和香港的发展相关经济学理论论文香港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中心,是继纽约和伦敦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之所以能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是香港经济与香港港互动的结果。

香港港支持香港经济的发展,而香港经济的发展,又可以生成更多的货流,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从1992年至2022年,香港港雄踞全球集装箱港口榜首十余年。

内地改革开放后香港制造业大量内迁,香港自身货流生成能力随之大幅度下降,香港港成为一个靠中转货流支撑的港口。

2022年,香港港中转货物吞吐量占货物吞吐总量的58.7%,集装箱中转吞吐量更占集装箱吞吐总量的70.9%。

这表明,港口的类型主要取决于所在城市的经济形态,并随着城市经济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1香港港成为中转港的发展历程。

香港港成为中转港,是香港经济转型的结果。

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韩国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抓住了发达国家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机会,利用自己价廉、高素质劳动力的优势,大力吸引外来的投资和技术,以发展加工贸易带动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从而迈入了新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行列,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1980年,香港制造业的增加值占本地生产总值的22.8%,就业人数超过100万,约占香港就业人数的40%,制造业成为了香港的支柱产业。

加工贸易中原材料、零部件的大进和制成品的大出,都需要港口,尤其是集装箱港口的支持。

当时的香港港已经是全球的集装箱大港(全球排名1970年第31位、1975年第4位、1980年第3位),而制造业又可以生成大量集装箱货流,保证了港口的持续繁荣。

1976年,香港外贸出口额达415.6亿港元,其中中转额89.3亿港元,占21.5%;外贸进口额达432.9亿港元,其中中转额约71.4亿港元,占16.5%。

中转贸易总额仅占外贸总额的18.9%。

中转货流的附加值高于本地生成的货流,因此,中转货物吞吐量占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比重小于中转贸易总额占外贸总额的比重。

20世纪80年代,内地实行改革开放,自发展加工贸易起步。

发展经济学论文-后发优势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学论文-后发优势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学论文-后发优势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论文-后发优势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论文后发优势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系别: 经济与管理科学系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2011/6/24 摘要: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主要有两种优势可以利用,一种是比较优势,一种是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是针对后发展国家而言的,其中绝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开放的经济环境为发展中国家充分地利用客观存在的后发优势,最大限度地谋取后发优势所带来的利益、促进本国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对于中国来说,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后发优势、经济开放、经济发展后发优势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后发优势,是后起国家在推动工业化方面的特殊有利条件,这一条件在先发展国家是不存在的,它是与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

后发展是相对于先发展而言的,因而后发优势涉及的主要是时间纬度,至于国家之间在人口规模、资源禀赋、国土面积等方面的差别则不属于后发优势范畴,而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相关。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提到后发优势概念,指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与后发优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后发优势的发展:后发优势是由后发国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这一益处先发国没有、后发国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

后发展是相对于先发展而言的,因而后发优势涉及的主要是时间维度,至于国家之间在人口规模、资源禀赋、国土面积等方面的差别则不属于后发优势范围。

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

发展经济学论文: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发展经济学论文: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韦秋岸09经济学2009221112130046摘要:在综述马尔萨斯关于人口与经济增长问题的相关人口经济理论和实证中国人口增长和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过高的生育率和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利的,但是中低水平生育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却是复杂的和不确定的。

1990年代以来,超低生育率在部分欧洲和亚洲国家(地区)蔓延,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人口超低生育率的担忧。

关键词:人口增长经济增长人口政策在1999年出版的《中国发展报告:社会与发展—中国社会发展地区差距研究》第4章中,胡鞍钢博士(1999a)使用回归分析技术,根据我国30个省区市1979-1994年的有关数据(共16×30=480个样本点),测算了发展的初始条件(即1978年的人均GDP)、区位条件、基础设施、资本投入、人口增长、人口质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用人均GDP增长率表示)的影响。

在4个多元回归方程中,人口增长率作为自变量之一,其回归系数均为负值,在-0.59至-0.36之间,于是得出结论:人口增长率每降低1个千分点,人均GDP增长率可提高0.36~0.59个百分点,并进而推论:“人口自然增长率只要降低几个千分点就会明显促进人均GDP 增长”(胡鞍钢,1999b)。

毋庸置疑,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增长率将有助于经济发展,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了。

但是在我国的人口红利空间不断缩小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的今天,是否低人口增长率还将对经济起促进或抑制作用?本文将对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分析。

一、关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理论探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人口经济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只是不同时期争论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有些文献强调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有些则强调积极影响。

对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的讨论最有影响的文献当推马尔萨斯在1798年发表的《人口论》。

1000字的经济学论文

1000字的经济学论文

1000字的经济学论文篇一:经济学论文1000字浙江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浙江的“民营经济”全国皆知,拥有一支全国最多的民营企业。

我国的民营经济与改革开放同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限制、取缔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的补充作用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非常重要支撑力量,并且日益成为推动改革的主要动力。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广泛支持,国家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并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外部经营环境。

合法经营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更加促进了民营经济政策的发展。

2021年宪法修改将健康发展非公有制世界经济写入了宪法,国家的政策对其也由“引导、监督和管理”,变为“鼓励、支持和引导”并对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政策给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拓宽了空间。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行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放宽市场准入”、“享受同等待遇”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措施,使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产业发展了新的重要政策主要依据。

现阶段,民营经济基本上已正式成为我国各地方政府重点扶持省分和发展的对象。

所以,浙江更应该推进民营经济。

在浙江,对民营经济更流行的世界经济代称是“百姓经济”,政府官员如是说,大小老板如是说,普通民众更是称颂对此津津乐道。

最近,学者又为这一说法换上一个更有理论内涵的概念——“民本经济”。

在“十五”规划中强调发展民营中国经济,在“十一五”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全民创业”、“大力支持和发展民营经济政策”,并制定了具体的配套措施。

在政府机构巢湖市政府积极倡导和支持下,近几年浙江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浙江的整体经济发展贡献率不断加大,但浙江民营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过去数年发展的势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对杭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中,发现浙江民营经济在快速的发展江苏过程中,尚有诸多不足,比如国际化的不平衡、科技投入低,为后面对浙江民营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分析、论证作下铺垫。

世界最出名的经典经济学论文

世界最出名的经典经济学论文

世界最出名的经典经济学论文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2)1.2 经典经济学论文的重要性 (4)二、经济学论文的分类 (5)2.1 按研究领域分类 (6)2.2 按研究方法分类 (7)三、世界最出名的经典经济学论文 (8)3.1 《国富论》 - 亚当.斯密 (9)3.1.1 作者简介 (11)3.1.2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3.1.3 主要观点与贡献 (11)3.2 《经济学原理》 -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12)3.2.1 作者简介 (14)3.2.2 研究背景与目的 (14)3.2.3 主要观点与贡献 (15)3.3 《货币金融学》 - 托马斯.马尔萨斯 (16)3.3.1 作者简介 (16)3.3.2 研究背景与目的 (17)3.3.3 主要观点与贡献 (18)3.4 《资本论》 - 卡尔.马克思 (19)3.4.1 作者简介 (20)3.4.2 研究背景与目的 (21)3.4.3 主要观点与贡献 (23)3.5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 约瑟夫.熊彼特 (24)3.5.1 作者简介 (25)3.5.2 研究背景与目的 (27)3.5.3 主要观点与贡献 (28)四、结论 (29)4.1 经典经济学论文的影响与价值 (30)4.2 对现代经济学的启示 (31)一、内容概要本篇论文旨在深入探讨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通过对其核心理念、研究方法和历史背景的详细分析,揭示其在现代经济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论文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进行了阐述,指出经典经济学论文对于理解经济现象、指导政策制定以及推动学术研究的重要作用。

论文还将对经典经济学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其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模型构建等方面的优点和局限性。

我们也将探讨如何将这些经典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应用于现代经济学研究中,以推动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

论文将总结经典经济学论文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和贡献,强调其对经济学科发展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之所以要制定人口政策,目的是要用自己的意志和主张来影响和干预人口变动过程,使人口的各种变动有利于本阶级的统治,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实现本阶级近期、长远的政治和经济目标服务。

为此,我国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该项政策直至2015年结束,期间对我国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中国,计划生育,人口,经济 一、前言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无不与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密切相关,在人口问题上的任何失误,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难以逆转的长期影响。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逐渐放开计划生育,由原先的“只生一个好”变为单独二孩政策,后又过渡到如今的全面二胎政策。

这期间计划生育对我国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比例等方面无不产生巨大影响,并进而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

本文通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从而分析我国当下采取全面二胎政策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好处1、有效的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成就巨大,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

从图中来看,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大幅下降,下降将近6%,死亡率变化幅度不大,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的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降为刚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五分之二。

由此可看,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我国的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了我国资源和人口之间不协调、均衡的紧张状况。

人口过快增长,会给一个国家带来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粮食问题。

受人口过快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制约,我国粮食供求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其二,劳动力问题。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每年都有大批青年进入劳动年龄,形成巨大的就业压力。

其三,教育问题。

我国文盲人口数量众多,居世界第二位,人口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我国财力、物力、人力并不能满足如此之多的人文教育。

愚者多穷,穷者多愚,人口膨胀导致穷、愚交织的恶性循环。

其四,社会治安问题。

近年来我国社会治安状况不好,除了思想教育工作、管理工作的漏洞外,与我国人口过密、闲杂人员太多有着直接关系。

缺乏必要的居住条件,人们的思想往往感受到压抑,导致精神脆弱并发症。

缺乏必要的教育,必然缺乏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4 表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应有的道德修养和法律常识,法制观念。

得不到及时就业,没有生活来源,就极易产生沮丧情绪和逆反心理。

而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萌发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看,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符合我国的发展战略,有利于我国的长治久安。

2、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当前,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其消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不协调发展关系,主要表现在人口总规模急剧膨胀和劳动力适龄人口数量庞大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随着经济产值增加,加大了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使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不断受到削弱和破坏,已出现了某些重要资源的短缺。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日益严重的污染和自然生态持续恶化。

从另一方面来看,被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

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日趋紧缺,有些资源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我国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短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人均森林面积不足1/6,人均草原面积不足1/2,人均矿产资源也只有1/2。

随着人口增长,各种有限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还将持续下降,对资源的需求却会大幅度上升。

同时,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空心化现象仍将是一个长期面临的问题。

尽管科学技术进步将缓解一部分压力,但总体上仍将加重资源负荷,特别是加重了对土地和淡水资源的压力。

我国环境资源系统的主要生物资源承载能力已接近超负荷的临界状态,一些有限资源已进入了承载力的临界点,如农业资源日益紧张,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我国的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动也直接影响着环境,尤其是人口数量长期持续增长,引起不同程度的环境恶化,已经开始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的人口增长和快速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也超乎寻常的增长。

我国正以历史上最严峻的生态环境,担负着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人口活动量,生态环境压力超越了大自然许多系统的临界平衡极限。

它直接威胁着当代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条件,并将不断深化成为下个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危机之一。

3、与优生优育政策齐头并进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都有健康的孩子,优育就是让每个出生的孩子都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优生优育的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

优生优育政策是计划生育具体内涵的延伸,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计划生育的具体化体现。

我国是人口大国,巨大的人口压力会制约着社会的发展,所以做好优生优育既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制约人口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未来社会整个民资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可以减少和消除劣质个体的出生,改善遗传素质,进而提高智力投资的经济效益,免除父母的后顾之忧,减轻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实行优生优育,提高人群中优良遗传素质的比重,是使中华民族繁衍昌盛的较重要手段之一。

所以人们确实应该要坚持做好优生优育,为子孙后代的良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计划生育政策的坏处1、人口老龄化加快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联合国认为,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

根据这个标准来,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1982年时,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4991万人,占比为4.9%,此时我国还没有达到人口老龄化,我国的人口比例结构比较合理。

但是从2000年开始,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882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我们已经接近老龄化国家;2005年底时,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0756万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

而到2010年以后,我国的老年人口比例更是高达9.7%。

从数据可以推断,我国已经真正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4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

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减轻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压力,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由此大大降低了全社会的生育水平。

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人口寿命大大延长。

以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在全社会人口中,年轻人口比重的进一步降低和老年人口比重相对的提高,最终表现为全社会人口中老年人口过快增长和比重的加大,即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二是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三是高龄化趋势明显;四是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五是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左右,而我国目前的水平与之相差较远,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会给经济增长、产业演变、文化进步、社会发展等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第一,老龄人口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被抚养人口的增加必将加重现有劳动人口的负担。

据由统计资料表明,1990年中国的老年抚养比仅为48.3%,2000年为9.9%,到2010年上升到11.9%,老年抚养比大幅上升。

第二,伴随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必将对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第三,人口老龄化使用于老年社会保障的费用大幅增加,给政府带来比较沉重的财政负担。

第四,人口老龄化客观上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

为了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发展老龄产业,增加老年人所需要的社会服务业,改造不适应人口老龄化的住宅、社区和环境,发展老年人衣、食、住、行、用、文等各种消费品。

第五,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削弱。

因而迫切要求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各项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事业,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

2、男女结构比例失调现在的社会中男性比女性多出3384,直接的后果就是我国会有许多男性找不到配偶而无法进行生育,进而将导致针对妇女的暴力增加,妇女拐卖问题进一步恶化,进而造成社会紧张加剧,使得社会不稳定。

据经济学家莉娜·埃德伦德估算,性别比例每增加1个百分点,暴力和财产犯罪就增长6个百分点。

而且,中国男女比例失调最严重的地区还存在其他各种弊端,都归咎于青年男性太多。

赌博、酗酒、吸毒、绑架和贩卖妇女等行为已在中国陡增。

光棍问题还会因收入分配不公平而加剧。

还有很重Array要的一点是,给人口再生产带来障碍。

出生性别比失调不是单纯的人口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问题。

我国是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不但没有被彻底改变,反而在近几年被强化了。

男女配对的数目减少,必然影响人口再生产。

四、总结尽管中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成绩,但国内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又使其面临更大的挑战。

计划生育工作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决不能盲目乐观、掉以轻心。

中国正面临着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劳动年龄人口高峰和流动迁移人口高峰时期。

而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地区发展不平衡、计划生育水人口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结构上的变迁,都会对国家安全产生深刻影响,而中国今天正处在新一轮人口变迁中。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的人口再生产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中国人口在上世纪50、60年代,由传统的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转变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后,仅仅30年左右的时间,就已过渡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而且,出生率下降的趋势短期内基本不可逆转。

可以预见,在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仍在加速推进的情况下,无论人口政策如何调整,今后中国人的生育观念也将很难回头,人口总和出生率将继续保持在世代更替水平之下甚至进一步下落。

日本、俄罗斯和韩国等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人口变迁经历,都已说明了这一点。

这两点变化决定了未来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走势,比如老龄化时代到来,性别比的失衡,还有独生子女在主流城镇社会成为中坚人口,以及少数族群人口在中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在西部地区聚居度增大等。

(同时也应看到,在计划生育的政策约束下,国内西部地区少数族群的人口增长率远低于国外同类族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