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跨国公司主导型国际分工
跨国公司与国际分工
跨国公司与国际分工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经济秩序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跨国公司的兴起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也深刻地影响到国际分工的演变。
首先,跨国公司的兴起加速了国际分工的深化。
随着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它们逐渐成为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重要中心。
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在不同国家间进行着不同程度的生产组织和选择,从而形成了一种完整的国际分工体系。
一方面,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集中在本国,而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样既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则借助于本地的廉价劳动力,将生产和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转移到其他低工资地区,然后通过国际分工获取更多的利润。
这种国际分工的深化不仅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其次,跨国公司的兴起加剧了国际分工中不平等的现象。
跨国公司在进行国际投资和扩张时,往往倾向于选择发展中国家作为投资与生产的目标地。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较低,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跨国公司可以在这些国家获得更高的利润。
然而,这种不平等的分工关系也导致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主导地位,甚至使发展中国家成为一种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提供者的角色。
这种不平等的分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议价能力,使它们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并面临着经济依赖以及技术和知识转移的风险。
同时,跨国公司的兴起也带来了国际分工方式的多样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交通与通信的便利化,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产业制造。
在现代全球价值链中,不同国家和区域的企业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功能。
一些国家专注于科研和创新,而一些国家则倾向于从事生产和加工等低附加值环节。
通过不同国家间的协作与合作,整个价值链能够更高效地运转。
例如,美国的科技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研发中心,而将生产和组装等环节转移到亚洲等地,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优势,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 键词 】 比较优 势 关
制 造业
研 发业
服 务业
球 化生 产体系 的 三个 环 节 中 , 究 开发 环 节 居于 关 研 键 地位 , 管理 运 营环节 能获取 较多 的 国际分工 利益 , 生产 制造环节 则 处 于 较 低 的层 次 。既然 如此 , 何 为 还要 将 中国定 位 于生 产制造 环节 呢?
维普资讯
许
坚: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中国在 国际分工 中的定住
1 7 16 ( 0)2 x 6 | 0 - 392 2 o—{】 —0 0 0 0
经 济 全球 化 条件 下 中 国在 国 际分 工 中的定 位
许 坚
[ 内容提要] 比较优势原则仍然是经济垒球化条件 下各 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的原则。加入 Ⅳm 之 后 , 中国现 实的选择 是 力争成 为 国际性的现代 制 造 业 中 。 中国具备 成 为现代 制 造 中0 的
一
6 一
维普资讯
世界 经井与政 治论坛
20 年 第 2期 O2
效途径 。表 面上 看 , 业 内 贸 易理 论 的结论 与 比较 产
势理论成 为经 济 全球 化 下 各 国进行 国 际分 工 定位 、
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模式
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模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剧,跨国公司正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际分工模式逐渐成为跨国公司日常运作的核心。
本文将探讨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模式,并分析其对企业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分工模式的定义国际分工模式是指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分工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该模式下,跨国公司将其生产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配,通过将不同环节的生产任务分派给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子公司或合作伙伴,实现企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二、主要的国际分工模式1. 生产分工模式生产分工模式是最为常见的国际分工模式之一。
跨国公司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专业技能,将不同的生产环节分配给相应的地区。
例如,某跨国汽车制造公司可能在发达国家进行汽车设计和研发,并将生产环节外包给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2. 知识分工模式知识分工模式是适用于涉及知识产权和专利的行业。
跨国公司将研发和创新活动集中在总部或发达国家,而将生产和销售环节分配给全球各个市场。
这样的分工模式能够满足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技术创新的需求,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3. 市场分工模式市场分工模式是指跨国公司根据各国市场规模和需求的差异,将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销。
例如,某跨国电子消费品公司在中国市场更专注于低价位产品,而在欧美市场推出高端产品。
这种分工模式能够实现更好的市场覆盖和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习惯。
三、国际分工模式的影响1. 促进经济发展国际分工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各国的资源和优势,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达到产业链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
这不仅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也带动了各国劳动力和技术的提升。
2. 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国际分工模式,跨国公司能够更好地应对全球市场的挑战,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和技术互补,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成本和质量的优势。
同时,国际分工还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了技术创新和管理经验的分享。
从“GVC地位指数”分析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
从“GVC地位指数”分析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一、引言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由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国际分工迅速由"产业内";向"产品内";分工深化。
越来越多的产品,其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被"分割";为不同的"任务和活动";(Tasks and Activities),并按"成为最优";原则被安排到不同的经济体完成,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实现各项"任务和活动";之间的衔接。
这种生产过程的"分割化";与生产"任务和活动";的"国际离散";(International Dispersion),导致"无国界生产体系";(Borderless Production Systems)逐步形成。
在此背景下,传统上产品的"国家制造";已经转变成"世界制造";,传统意义上的"货物或服务贸易";也已转变为"任务贸易";。
如此,一种产品从最初的创意设计到最终完成消费,从生产组织的角度看,就而从产品的价值创造和实现角度来说,则在各参与国(地区)之间形成一个"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 - GVC)。
GVC的不断延伸和参与GVC分工的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在为参与国(地区)创造就业、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导致各国海关以传统的"贸易流量";为标准所统计的贸易数据,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重复统计";(Double Counting)问题,不仅使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状况严重"失真";,而且明显"扭曲";各参与国(地区)所获分工和贸易利益。
论我国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
转 移和重组 , 依照价值 链的分工来 整合全球 资源 , 世界 各国也凭借其 自身 的优 、 劣势在国际分工中 占据着相应 的位置。我们依照他们在 国际分工 中的地位 , 大致将这 些 国家分为三类 : 第一类 是被 动接 受分工的来料加工型 国家 ,这类 国家在 国际分工生产价值链 中处于最低端 ; 第二类是部 分原 材料的采购 和零部件 的制造实行 本土 化的 国家 , 这种类 型较 第一种类 型提 高一步 , 仍然属 但 于生产车 间型的国家 ;第三类 是既具 有研发能 力和名 牌, 也控制着 国际市场 的销售 网络 的国家 , 也就 是不仅 在本土进行加工制造 , 同时又通过跨国公司主动地在全 球 配置资 源 , 获取最 大的战略利益 的国家 。 此类 国家能 够获得 生产链上 的最大经济利益 。因此 , 我们不能仅凭 找到运用切实的改善措施 。重要 的一点 是 , 问题不 能只 独立针对分包商而解决 , 而是需要分析工地上各主要参 与工程者所能作 出对 改善情况 的贡献 。 主是改善策 略 业 上 的中心点 , 作为支付承包商报酬的业主可 以要求通过 投标/ 承包程序而达较高安全水平 。业主可 向承包 商有 效施压 ,从而使 分包 商做 到并 维持 所制定的安全标准 , 承包商如在这方面下工夫 , 即可确保工地安全计划 的安 全制度及程序都得到所有 分包 商的遵从 。 监理在工程中 实施有效的安全监管 , 利用业主赋予 的权利监督施 工单 位 的管理 。 以通过制定法律将有效的方法推广适 用于 可 各有关方面 。 长远而言 , 订立业 主 、 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 更持久的合作伙伴关系 , 对工地上所有工作人员均有重
分工 格局 中的优 、 劣势地位 的基础 上 , 出如何在 “ 提 十
当前形势下中国面临的国际分工问题
当前形势下中国面临的国际分工问题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3-000-01摘要随着当前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一方面促使了少数发达国家与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分工地位中的差距日益明显,利益分配不平等问题逐步显现,另一方面也明确了产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在此新形势下,中国要认清所面临的国际分工问题,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战略措施促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稳步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本文对当前形势下中国面临的国际分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参与国际分工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中国国际分工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联系的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分工体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革。
一、当前形势下中国面临的国际分工问题(一)中国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并非贸易强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量保持着持续稳步增长的态势,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 2012年的38667.6亿美元,极大地提升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使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位于世界前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大国。
然而,从对当前中国外贸易结构上看,中国仍以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即使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比重大幅度提升,但是也难以改变中国对外贸易仍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低端的现状,加之中国正逐步成为了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基地,所以致使中国虽然是贸易大国,但并非是贸易强国。
(二)中国在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优势日益突显,加之广阔的国内市场,使得越来越多的制造业跨国公司将部分产业以及一些产品的价值链环节转移到了中国,期望能够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了国内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按照有关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制造业的优势集中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大部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加工、组装以及非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上。
中国对外开放的三个阶段与分工演进
中国对外开放的三个阶段与分工演进1、80年代的适应性和渐进性发展阶段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从建立经济特区,以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开始的。
在积累经验、逐步推广的政策指导下,从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省委报告,到1989年3月25日至4月12日举行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第一次会议决议,中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5个经济特区,确立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了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地区等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十年中,一个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组成,由沿海向内地递次推进,多层次、有重点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在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推动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是经济体制改革,而对外开放在其中则更多的是起着一种建立示范区和参照物的作用。
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开始了由计划分工和国家调拨向市场分工和市场交换的转变。
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我们调整了资源配置方法,释放了经济发展潜力,并为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合适的基础。
在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中国推行的是进口替代与鼓励出口并举的贸易政策。
进口替代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实现工业消费品的进口替代,促进本国工业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
鼓励出口的政策目的,初期主要是为了解决外汇短缺问题,随着开放进程的逐步加快,通过利用本国和世界两种资源,利用本国和世界两个市场,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战略思路逐渐形成。
由于独特的初始环境,中国参与国际分工是从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开始的,并以没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出口为主1。
随着计划分工向市场分工的转变,迅速将分工角色调整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这种调整是自发的、由市场机制所决定的。
在整个8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产品。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新国际分工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新国际分工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但研究发现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加工装配的低阶段,获得较低的利益。
因此文章从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现状出发,提出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高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又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国际分工;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要素资源在各国之间的流动加速,使得“国界”的概念在这个扁平世界上日益淡化,与此同时国际分工也发生了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分工向跨国公司主导的基于产品内的国际分工转变。
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并在贸易自由化改革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得以进入这种新型国际分工体系。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合和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在其中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1中国参与新国际分工的现状①中国毫无疑问是世界上的贸易大国。
中国对外贸易量持续增长,从1978年的355亿元到2007年的166 740亿元,改革开放使中国从一个穷国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有效地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其中加工贸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②在新国际分工中处于产品加工装配阶段。
虽然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站在世界前列,但是看一个国家在新的国际分工中扮演的角色,还得看一个国家的贸易内容。
总体看来,我国中间产品进口占有绝对比重,出口则以消费品为主。
③在新国际分工的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
由于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广阔的国内市场等特殊优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制造业跨国公司纷纷把某些产业或产品的某些价值链环节转移到中国以获取最大的利益。
在中国的制造业取得迅速发展的同时,统计数据也表明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大多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加工、组装以及部分非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上。
全球价值链与国际分工合作
全球价值链与国际分工合作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 GVC)是指在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MNEs)的主导下,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商品生产过程中,每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链中负责的环节和职能,形成的一种全球分工和协作体系。
全球价值链突出了各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和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推动了贸易与投资的国际化,是国际分工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离不开跨国公司的推动。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自身在全球范围内分散生产和销售活动的布局和组织,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这种跨国公司的布局和组织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和分工协同效应,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集中利用和协作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加速产品技术创新和营销推广,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全球价值链的建立也离不开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的积极推动和配合。
政府可以通过投资等手段,吸引外资和培育本地企业,推动国内生产与跨国公司的深度融合和协作创新。
政府还可以通过贸易政策等手段,协同其他国家和地区,逐步打破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促进全球分工和协作,改善全球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格局。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对各个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多重影响。
从跨国公司的角度来看,全球价值链有助于跨国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拓市场;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来看,全球价值链有助于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扩大本地劳动力和企业的就业机会,促进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从全球角度来看,全球价值链有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推动全球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然而,全球价值链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全球价值链对劳动力和环境等社会问题的影响。
由于生产和销售活动的分散化和规模化,全球价值链会导致劳工生活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解决。
全球价值链的建立和发展需要跨国公司和政府等各方共同努力,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规范,保证社会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和保障。
第2讲当代国际分工新特征(精)
• 美国《财富》杂志2003年的一篇报道:美国企业转移到 其他国家的不仅是简单的工作,譬如提供电话服务,还包 括需要精密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工作,譬如电脑扫描影像的 分析或税务问题的处理。许多企业开始将服务业的工作移 到菲律宾和印度等工资较低的国家。远在印度班加罗尔省 的辐射学家,现在可分析美国病人的电脑扫描或胸部X光 照片。薪金不及美国一半。 • 安永会计事务所也在印度雇用了200名会计师,负责处理 美国人的纳税申报单。原因:在美国,会计师第一年的年 薪介于4万到5万美元。资深的辐射学家的年薪则高达30 万美元。在印度,同等资格的会计师和辐射学家的年薪, 不及美国人的一半。 • 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 Research预测,在未来15年, 美国将流失330万份服务业的工作到印度,俄罗斯,中国 和菲律宾。其中,信息科技流失的工作将最多,其次是金 融服务业和医护服务。这些工作的流失是长期性的。美国 目前900万名失业者中,17.4%的是经理或专业人员。
向大规模客服化(Mass Customization)的转变,是20
世纪末以来最重要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之一。
•这一趋势中的三个重要组织技术性内容,即客户
满意度导向、供应链管理和企业群层面的竞争,
是理解跨国公司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切入点。
(李志能,《国际贸易》杂志2004年8月号)
要素分工与竞争优势
(——根据早报网 2003-06-19整理)
美国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主要成因
• 全球经济大规模客服化
• 网基服务业发展 • 互联网泡沫破灭 • 人口老龄化使美国服务业发展受限 • 国际制造业转移示范效应
• 新一轮产业调整和布局是围绕着全球经济大规
模客服化这一基本趋势展开的。
•企业组织发展模式从大规模生产(Mass Production)
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
一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1.1 “世界工厂”近几年来,对中国现实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已经演化为有关中国是否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讨论和争辩。
所谓“世界工厂”,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有一大批企业和众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地位。
能够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应该在重要产业有一批企业群在生产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成为世界的排头兵,其一系列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份额,甚至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
对外贸易方式也是进口资源产品或一些初级产品,通过自己国家发达的研发能力和机械制造能力生产出世界所需要的高级制成品,其进出产品的附加值相当高。
世界工厂的形成不仅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的庞大规模和生产的成熟发达,而且显示了这个国家或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能力,表现为占有世界制造业工业品出口的相当份额。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曾经提出,在世界经济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先后是英国、美国和日本。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的英国,把世界工业产品的1/3-l/2和世界贸易额的1/5-1/4掌握在自己手中。
19世纪末,发展中的美国也建立起大机器工业生产,美国在电气、汽车、化工、药品等制造领域对欧洲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与压力;20世纪7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在众多被认为由西方坚不可摧的大企业所垄断的工业部门取得了全球性的领导地位,如汽车、摩托车、手表、照相机、光学仪器、钢铁、造船、履带式雪上汽车、自行车、钢琴、拉链、收音机、电视机、音响设备、计算器和复印机等等,尤其是日本的电子、家用电器和汽车产品席卷全球市场。
上述“世界工厂”的出现同时还伴随着一批主导企业和品牌的诞生及发展,由于这些企业在世界制造业领域的垄断性优势,被誉为“世界工厂”的特定国家或区位因此具有主导世界范围众多制造领域的创新产品、生产潮流和生产标准的领袖地位。
例如,在日本作为“世界工厂”的年代,汽车业的丰田、日产和本田;家用电器业的松下、东芝、三菱和日立;钟表业的精工舍、西铁城和东方表等等厂商和品牌在世界市场上都是耳熟能详的。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及国际分工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及国际分工200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达7.0%,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在世界10强中居第四位。
2004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提高至10%,排名超过德国,上升至世界第三位。
2006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亿美元,首次在总量上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排名第二的制造大国。
2007年中国嫦娥一号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不仅使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得以实现,而且也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添上了最辉煌的一笔。
中国制造业近年来持续高速发展,现阶段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依然是以制造业为主体。
在以信息技术革命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中,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
中国制造业如何在国际分工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充分有效地利用中国的国际竞争优势,参与世界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一、世界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斯密从其分工理论出发,探讨了国际分工的形成条件,他认为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依据是各国在产品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
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
著名国际竞争战略学家M.E.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竞争优势理论,实现了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与超越。
他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根本点在于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又取决于资源要素、需求因素、支柱产业及产业配套状况等多个层面的因素。
波特的竞争优势既包含了一个国家的初始比较优势一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又包含了后发比较优势和潜在比较优势一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的制度、组织和理念,因此从本质上看,竞争优势仍是比较优势,是超越了传统涵义上的比较优势的比较优势。
产品内贸易、产品内分工与产业结构升级
成本 , 并且 将这种 比较优势 固定下来 , 其难 以升级 , 使 使经济 的 发展失去 自主动 力。再次 , 发达 国家依据技术 的不断进步将 产 品生产 中已经或 即将处于 比较劣势 的环节转移至发展 中国家 , 而 自身却不断 的加 大研究开发 力度 , 沿着产 品生产的价值链 向 高端发展 , 这使我 国产业 的发 展从一开始便面 临被 “ 缘化” 边 的 风险。最后 , 国劳动力 比较优势具有很 强的替代 性 , 我 面临同其
( ) 国参 与 国 际产 品 内 分 工 的 现 状 一 我
跨 国公 司全 球价值 链 的纵 向整合 极大地 降低 了产 品价 值 供应 体系的运行风 险和成本 , 在资源充裕 的地 区设 立密集使用 该种 资源要素 的增值 环节 。以丰富而廉价 的劳动力资源著称 , 我 国参与 国际产 品 内分 工与贸易 的主要 形式是使 能密集 使用 这一 资源的加工 贸易 , 加工 贸易是我 国参与 国际产 品内分工与
产 品 内贸易 品 内分 工与产 业结构 升级 产
黄 志 启
( 华北水利水 电学院 管理 与经济学院 , 河南 郑州 4 0 1 ) 50 1
全球价值链与国际分工
全球价值链与国际分工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也推动了国际分工的不断演进。
全球价值链是指跨国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在全球范围内将产品和服务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任务分工和协同合作的方式。
国际分工则是指全球范围内各国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优势进行专业的生产与经济活动分工。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与国际分工的演进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多地将生产环节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获取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生产模式。
例如,一家汽车制造商可能在德国设计汽车,将零部件制造在中国,然后在墨西哥组装,最后销往美国市场。
这种全球范围的生产模式需要各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专业的生产分工,形成国际分工的网络。
其次,国际分工的演进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不断完善。
随着国际间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变得更加复杂与紧密。
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需要更高水平的协作和协调。
例如,在电子产品制造业中,各家公司之间的合作紧密程度很高,需要精确的供应链管理,以确保产品的高质量、高效率生产和交付。
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全球价值链不断演进,提高了全球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水平。
此外,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也带来了利益分配与风险承担的问题。
在全球价值链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任务,享受着不同的利益和收益。
发达国家通常在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占据主导地位,享受着更多的利润;而发展中国家则在低附加值的环节进行生产,收益相对较低。
这种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争议。
同时,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也增加了各国面临的风险,例如贸易摩擦、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来应对。
综上所述,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而国际分工的演进又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不断完善。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分工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分工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分工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突出特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世界各国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全球性的经济体系。
国际分工作为这一体系的基础,是各国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结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原材料、劳动力、技术、资本等要素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流动,形成了复杂的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
以汽车产业为例,德国的汽车制造技术引领全球潮流,中国成为最大的汽车市场,日本提供高品质零部件,韩国为各国品牌代工。
这样的分工合作使得全球汽车产业得以迅速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
国际分工的形成离不开各国比较优势的发挥。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应该专注于生产能够利用这种优势的产品或服务。
世界上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人力条件、市场规模等因素差异巨大,因而各国在不同领域具备特殊的优势。
例如,沙特阿拉伯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石油输出大国,中国以其庞大的劳动力队伍成为全球制造业工厂,美国以其自由市场经济和创新能力成为科技领域的引领者。
通过国际分工,各国能够集中资源、提高效率,实现共同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的推动者之一是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通过在多个国家建立生产基地、供应链和销售网络,实现全球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润的最大化。
这些跨国公司不仅给各国带来了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输入,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就业和消费。
然而,跨国公司的存在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资源的过于集中、技术的依赖性、劳工权益的问题等,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监管和合作。
然而,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不仅带来了好处,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剧了国际竞争,各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压力。
为了维持竞争力,各国必须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推动科技创新、培育高素质人才,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其次,全球经济一体化也使得各国经济更加脆弱,例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危机可能会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导致全球经济下滑。
发展中国家深陷国际分工陷阱
发展中国家深陷国际分工陷阱来源: 中国经营报2005-02-23作者:管清友,程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在新一轮全球并购高潮中,发达国家实际上是在强化其在原有贸易格局中的既得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则被更加牢固地锁定在国际分工链条的末端,进而掉入“国际分工陷阱”。
在美国市场,中国出口玩具“芭比娃娃”的零售价为9.99美元,她在美国海关的进口价仅为2美元,两者相差的8美元作为“智力附加值”被美方拿走。
在剩下的2美元中,1美元是运输和管理费,65美分支付原材料进口的成本,中方只得到区区35美分的加工费。
由此可见,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链条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和低端,而发达国家则成为最大的赢家。
这样的例子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并不鲜见。
国际分工收益严重不对称有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所占的份额约为12%。
2004年全年进出口总量达到了11547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了5497亿美元,接近全年进出口总量的一半。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业务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
国内生产企业也把眼光瞄准国际市场,从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中谋求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仅零售商品的采购,中国已成为沃尔玛全球第七大商品采购来源国。
2002年起,沃尔玛在中国的商品采购总额每年增长30亿美元,2004年达到了180亿美元。
沃尔玛还将全球采购办公室的海外总部设在了中国。
分工被大多数经济学家视为经济效率的源泉。
在著名的斯密定理里,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
斯密指出,分工水平依赖于市场容量。
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能从专业化分工中得益取决于参加分工的人数。
国际分工可以从一国之内扩展到一国之外,使得各国能够充分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同时,也造就了跨国公司的发展,延伸了跨国公司的触角。
跨国公司的趋利动机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
毫无疑问,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也是跨国公司影响和主导世界经济的时代。
然而,国际分工格局给我们带来的究竟是双赢的局面还是设置了陷阱?一些数字也许给我们提供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双赢的结论。
国际分工
自然条件
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国土面积的大小等等。这里,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国际分工发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 素,科技的进步是国际分工得以发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不同国家的地理、气候、资源、国土等条件不同,为国际分工提供了自然基础。但现实中究竟如何进行国际 分工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定义
定义
国际分工漫画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 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始社会末期,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还没有从社会分工发展到国际分工。直到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国际分工才发展了起来。
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由于机器的发明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生产力空前提高,分工空前加深。这次科技革命首先在英、法等国进 行,它们发展为工业国,而其他广大国家则处于农业国、原料国的地位,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1)产业间经济分工
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生产的分工专业化。也可以更进一步地理解为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以及 技术密集型工业不同产业之间的分工。
(2)产业内经济分工
产业内分工是指在同一产业内产品的“差别化”分工和产品生产工序中的分工,即中间产品与组装成品的分 工。一般来说,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部件和组装成品由发达国家的企业控制,大量的一般元器件由发展中国家的企 业生产。而产业内部分工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影响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包括各国的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和社会经济结构。 生产力水平 它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只有在机器大工业发展起来,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的情况下,才 会产生进行国际分工的要求。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对国际分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生产关系 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点。例如在旧殖民主义时期,国际分工明显带 有宗主国掠夺、统治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性质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3
1980=100,对数值
7 6 5 4 3 2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1989 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年份
GDP
1980年每美元FDI存量的贸易倾向为0.04,1992年达到最高值1.21,
尽管从1993年到1999年,贸易倾向有所下降,但是到1999年的阶段最
低点仍然有0.57,从2000年开始,贸易倾向又出现了较快上升的趋势,
2003年为0.94。
h
8
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发展
• 从贸易形式上看,加工贸易仍然是外商投资企业的主要进 出口形式。商务部的《2004年中国外商投资报告》显示: 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为3220.33亿美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78%,占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 值的68.19%,所占比重增加了1.08个百分点。其中加工 贸易出口1902.71亿美元,同比增长41.36%,占外商投资 企业出口总值的比重与上年同期持平;加工贸易进口
h
12
• 上面的资料反映了这样的基本事实: • (1)加工贸易是我国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形式。 • 按照上面所出现的相关数据推断,2003年我国加工贸易进
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接近50%。
h
13
• (2)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主体。 • 在加工贸易总额中,近80%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这
h
7
1.4 1.2
1 0.8 0.6 0.4 0.2
0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1989 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பைடு நூலகம்
年份
每美元FDI存量的贸易额
h
11
• 按企业性质大致划分,出口额最大的200家企业中,外商 投资企业占49.5%,国有企业占35.5%,其它企业占15%; 在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占54%, 国有企业占31%,其它企业占15%。与上年相比,200家 和500家企业构成变化最明显的特点是,外商投资企业的 比重继续上升,而国有企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外商直接投 资企业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因 此,其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都远快于国有企业。
h
10
• 同时,在2003年中国出口额最大的200家企业和进出口额 最大的500家企业排名中,按主营产品划分,机电及高新 技术产品类企业在200家和500家企业中的比重分别占 54.5%和48.3%,在各类企业中位居首列;同时,新入围 企业多,原入围企业排名位次上升快。尤以电子信息类企 业最为突出,这类企业排名位次上升最快。
说明了这样一种事实,即流入中国的FDI中的很大一部分 的主要动机是利用中国要素禀赋上的优势进行最终产品特 定价值增值环节的生产。这进一步可能说明,中国对于很 多跨国公司而言,是其全球生产网络的一个重要节点。
h
14
外商投资企业与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出口
• 《2004年中国外商投资报告》对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 品出口情况进行了介绍,指出: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高新 技术产品出口额为917.38亿美元,同比骤增81.81%,占 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1191.79亿美元)的76.97%, 占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2403.41亿美元)的比重为 38.16%,与去年同期相比,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 出口净增加值为360.81亿美元。
中国与跨国公司主导型国际分工
h
1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外资流入是分不开 的。外资的进入不仅仅增加了中国的资本存量,而且推动了 中国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拓展,更多的跨国公司将 中国纳入到其全球生产网络之中。
h
2
简单回顾
• 首先从总体上看一下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取 中国1980年到200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进出口 总额、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以及FDI存量指标,令 1980年额的值等于100,并取以10为底的对数。将结果用 下图表示出来。
5000
500
4000
400
3000
300
2000
200
1000
100
0
0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02
FDI_S
FDI
每年的FDI流入量和FDI存h 量(1983-2003)(亿美元) 5
外商投资企业具有较高的贸易倾向
60 50 40 30 20 10 0
比重(%)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1989 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1317.62亿美元,同比增长39.94%,占外商投资企业进口 的56.82%,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 企业加工贸易中,进料加工进口1156.97亿美元,同比增 长41.9%,来料加工进口160.65亿美元,同比增长 27.31%。
h
9
• 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值占全国加工贸易进 出口总值的79.56%,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值占全国加工贸 易出口总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4.83%增至78.67%,加 工贸易进口值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口总值的80.87%,比上 年同期增长3.84个百分点。
年份
上图描述了1980年到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额的比
重,容易发现这个比重一直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1980年外商投资企业
进出口额只占全部进出口额的0.11%,到了1990年就达到了17.42%,而
到了2000年则达到49.90%,到2003年h 超过一半,达到55.48%。
6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总进出口额比重的提高来源于两 个方面,一是FDI存量的提高,二是FDI存量贸易倾向(每 一美元FDI存量带来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的提高。
进出口
外资企业进出口
FDI存量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基本趋势(1980-2003)
上图说明进出口、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和FDI存量保持了比
GDP更快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和FDI存量
发展速度很快,远远高于GDP和总进出口量的增长。
h
4
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变化
6000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