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故事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故事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策略
教师提问是指教师依据特定的活动目标,根据相关的活动内容,设置一定的疑问情景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在故事教学活动过程中,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善于发问,整个教学活动气氛就活跃,幼儿学习积极主动,有的教师不善于发问,或问得不得法,其气氛和教学效果就会很差,同样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积极有效的提问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开启幼儿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沟通教师和幼儿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只有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幼儿故事教育活动中,我们发现,一个好的提问可以引领幼儿顺利的进行思考和探索,反之一个无效的提问则有可能让幼儿陷入更深的迷惑中。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提问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提问“绕圈子”,问题过多、过长
在孩子认识事物时,教师往往会“绕圈子”,这就使得孩子的回答怎么也不能点到问题的中心,偏离了活动的目标。有时提的问题过长过多,怕孩子听不懂,反复解释,孩子既记不住更不知道该回答什么问题。
2、关注个别,忘了全体
教师提问后理应关注全体幼儿的回答,但事实上往往出现与个别幼儿密集地对话的现象,这时,教师忘掉了全体,不能引起生生互动。
3、提问过于单一,封闭式问题过多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不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提问的方式进行发问,提问过于单一,有时封闭式问题过多,遏制了幼儿大胆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的创新能力,很难引发一些深层次的话题。
三、故事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几种策略
针对故事教学中教师提问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展开了园本教研。如何促进教师在故事教学中进行有效性的提问进行了反复的实践、反思,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问题设计要为目标服务,语言简洁明了
故事教学中教师问题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而定,问教学重点才能保持幼儿思维清晰。教学重点是幼儿应该掌握的内容,因此对重点内容要反复设问,使幼
儿理解和掌握重点,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为幼儿解答一些相关问题奠定基础。如故事《国王生病了》的重点目标就是要求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角色等,运用合适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进行表演。为了帮助幼儿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在幼儿熟悉故事后提问“故事中有谁?国王怎么啦?大臣们怎么做的?医生看了国王后是怎么说的?”。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对故事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同时,教师的教学语言受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时间的制约,要以最简洁的语言传递最大的知识信息量,避免故事教学中问题过多、过滥,“为提问而提问”。因此要做到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幼儿越要简单。如“小蚂蚁为什么要帮蚂蚁奶奶搬家?”“小蚂蚁帮蚂蚁奶奶把家搬到哪里?”尽量避免使用双重否定句,以免幼儿记不住或找不到问题的核心。
(二)提问层次化,尊重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也就是有个体差异,在故事教学中我们要采取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在设计提问时可以把问题难度分高、中、低三个层次。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要求幼儿重新组合所获得的信息来创造答案,这类问题问能力较强的幼儿,他们经过思考回答,有助于全体幼儿的思维。基础及综合性的提问是为了巩固教学效果,问题的设计要考虑中等能力的幼儿,这样做可以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思考能够回答出的问题,可以帮助这些幼儿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有层次的提问,能够让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并做到适时地对幼儿进行追问,使他们的思维更积极化。
(三)多角度设疑,多元式设问
幼儿故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角度设疑,多元式设问来引导幼儿整体把握所学内容,让幼儿运用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表达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思想。从而体现提问的开放而不封闭,也就是变单一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
1、开放式的提问,增强幼儿的参与意识。开放式提问答案是多样的,是没有限制的,没有框架的,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的;而封闭式的提问,答案是唯一的,是有限制的,是在提问时就给幼儿设置了一个框架,让幼儿只能在框架里选择回答。
例如:童话故事《好朋友》的教学中,教师提问:“茶壶的朋友是谁?”“你的朋友是谁?”将幼儿置身于一定的角色地位中,从多种角度了解事物。幼儿在设身处地的情况下,与作品人物产生情感共鸣。这类问题难度不大,重在提供表述的机会,让幼儿收集以往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进行回答,有利于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地发言,增强参与意识和自信心。
2、递进式提问,易于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递进式提问教师在提一个较难问题之前,要提一系列简单的问题作为铺垫,层层递进。如在大班故事《花园里的春天》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是谁先到巨人的花园里玩?他们是怎么玩的?”“巨人发现这群孩子在自己的花园里玩,他是怎么做的?”“后来又有谁到巨人的花园里玩?它们是怎样玩的?”“巨人发现这些小动物在自己美丽的花园里玩,他是怎么做的?”这样逐层递进,由浅入深的提问,不仅开阔幼儿的思路,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
3、启发式提问,拓展幼儿思维。
启发式提问教学法是从幼儿实际出发,采用灵活有效的提问手段及方法,把幼儿不断引入“愤排”的学习心理状态,并不失时机,恰到好处的进行启发和指导,力求使幼儿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自己作出合乎规律的结论。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发展智力的目的。故事《笨笨猪》有三幅图,根据图片我们设计了三组启发式的提问:A:出示图一让幼儿猜想这些苹果哪儿来的?小猪看到这些大苹果心里是怎么想的?它会怎么去做?B:出示图二印证幼儿的猜测,让幼儿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并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词来形容小猪行为。C:出示图三再次让幼儿猜测“小猪一路走一路吃,越走越远,当它捡起最后一个苹果时会遇到什么事情呢?”
在逐一演示讲述图片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幼儿步步进入到故事情节的深处,牢牢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急于了解故事发展的愿望。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与想象,激发幼儿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研究教师的这些有效提问,我们深深感到,第一,老师有效的提问可以帮助孩子打开思路,从多方面进行思考,而不是狭隘、简单地进行“是”或“不是”的选择。第二,有效的提问可以提高孩子对故事活动的兴趣,激发孩子倾听的欲望。第三,有效的提问可以引领孩子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对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中,不仅孩子的到了发展,教师也获得了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