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原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三大基本规律:
一、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二、作为逻辑三大基本规律的原因:
1、最普遍地适用于各种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
2、正确的思维应当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而三大基本规律集中反映之;
3、逻辑规律是思维规律,逻辑三大规律是总结的结果;
·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容和要求:
1、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既“A就是A”;
2、要求: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都要确定,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
二、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1、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并用一个概念代替已经使用的另一个概念;
表现为:1)随表达需要而随意变更概念的涵和外延;
2)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不同概念混为一谈;
2、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断定同,或者用另一断定代替之;
表现为:1)在思维中,用一个与原来相似但不同的命题代替原来的待断定命题;
2)思考或谈论问题时,没有中心论题或者远离中心论题;
三、同一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只要求在一个思维过程中保持确定;
2)并不否认思维的发展变化;
3)仅仅在思维领域里起作用;
·矛盾律:
一、矛盾律的容和要求:
1、容: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既“非(既A又非A)”;
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真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肯定;
二、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1、自相矛盾:同时肯定了互相矛盾的命题;
2、悖论: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通过一个命题的真,可以推假,而通过它的假,又可推真;
三、矛盾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仅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
2)并不否认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矛盾;
3)矛盾律对于下反对关系没有制约作用;
·排中律
一、排中律的容和要求:
1、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即“要么A要么非A”;
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下反对关系)同时加以否定;
二、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1、两不可:对于相互矛盾的命题同时不予肯定,或者含糊其辞;
2、复杂问语的回答与排中律:回答复杂问语时可以通过否定前提同时加以否定;
三、排中律的作用及其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
2)排中律述不可同假,矛盾律述不可同真;
3)排中律并不否认事物相互转化的中间形态;
之所以说因为矛盾律,就因为两个辩题是相互否定的,所以不可能同真;而作为辩题又不能有任意一个为必然真,所以只可能在某种层面上两个命题都假,只有在各自的不同角度和维度上才可能各自为“真”
即如果辩题抽象为“P而非Q”vs“Q而非P”
则,当A时、用A的眼光去看,P而非Q成立
而当B时、用B的眼光去看,Q而非P成立
(一)同一律
同一律的基本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必须是同一的。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公式中的A可以表示任何思想,即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概念或任何一个命题。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每一概念或判断都有其确定的容,而不能任意变换。
同一律在思维或论证过程中的主要在于保证思维的确定性。而只有具有确定性的思维才可能是正确的思维,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人们也才能进行思想交流。否则,如果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要求,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混淆论题或偷换论题,那就必然会使思维含混不清,不合逻辑,既不能正确地组织思想,也不能正确地表达思想。因此,遵守同一律的逻辑要求乃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同一思考、同一表述、同一交谈、同一论辩)中,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某相概念,就自始至终在这个唯一确定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讨论什么论题,就讨论什么论题,不能偏题、跑题,不能在讨论某个论题的名义下实际讨论别的论题。
违反同一律要求常见的逻辑错误有:
①在同一思维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
报载小品文一则,讽刺一些恋人的"向钱看":
小伙子:"您老是要这要那,不怕人家说你是高价姑娘吗?"
姑娘:"怕什么?!斐多菲都说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嘛,价钱低了行吗?"
显然,这位答话的姑娘故意偷换概念。我们知道,所谓"高价姑娘"的"价",是"价格"的"价",是贬义。人们是用"高价姑娘"
来贬斥那些把爱情当商品加以买卖的姑娘。而裴多菲诗中"爱情价更高"的"价"是"价值"的"价",是褒义,它赞美真正的爱情比生命还要宝贵。因此,同一个语词("价")表达的是不同的概念,但上述答话的姑娘却故意将它们混同起来,用前者偷换后者,这是一种明显的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②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混淆或偷换论题是在论证中常
见的一种逻辑错误。这种错误是在论证过程中把两个不同的论题(判断或命题)这样或那样地混淆或等同起来,从而用一个论题去代换原来所论证的论题。
比如,有人在讨论中学生需不需要学习地理时讲过下述这样一段话:
-"我以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某个国家的地形和位置完全可以和这个国家的历史同时学习。我主可以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这样对学生是方便的。因为,这样做所占的时间较少,而获得的效果却很好。否则就会这样:这个国家的地理归地理,而它的历史归历史,各管各,不能互相联系起来。"
从这段话里不难看出:谈话者最初提出的话题是"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而随后所论述的却是另一个论题:"可以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显然,谈话者是把后一个论题与前一个论题混淆起来了,因而他就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后一个论题去偷换了前一个论题。这就是一种混淆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下面再举两例说明。
苏格拉底领了一个青年到智者欧底姆斯那里去请教。这个智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给了这个青年一个下马威。他劈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学习的是已经知道的东西还是不知道的东西?这个青年当然回答说,学习的是不知道的东西。于是这个智者就向这个青年发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认识字母么?" "我认识。"
"所有的字母都认识吗?" "是的。"
"而教师教你的时候,不正是教你认识字母吗?" "是的。"
"如果你认识字母,那么他教你的不就是你已经知道的东西吗?" "是的。"
"那么,或者你并不在学,只是那些不识字母的人在学吧!" "不,我也在学。"
"那么,如果你认识字母,就是学你已经知道的东西了。" "是的。"
"那么,你最初的回答就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