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美食面线糊作文800字_作文
我与泉州非遗的感受作文
![我与泉州非遗的感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b30125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4.png)
我与泉州非遗的感受作文第一篇:《泉州非遗的味道》从小到大,去过的地方不算少,但泉州那股独特的味道,就像黏在记忆里的老糖,越嚼越甜。
记得那次,走在泉州的老街上,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小店,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味,有香火的味道,还有那熟悉的面线糊香。
走着走着,忽然间一阵鼓声响起,原来是木偶戏表演开始了。
那木偶们在师傅的操纵下,活灵活现地演绎着古老的故事,周围的人群也跟着一起欢笑鼓掌。
我当时就想,这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几百年文化的传承呢。
后来,我走进了一家卖漆线雕的小店,店主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一边雕刻一边跟我聊起自家手艺的历史。
她说:“这手艺是从我太爷爷那辈传下来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
”听着她的讲述,看着她手下的作品慢慢成形,我恍若能感受到那份专注和热爱。
离开的时候,我还特意买了一个小小的漆线雕作为纪念,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满载着故事和情感。
夕阳西下,我在一家小摊前停下了脚步,那是卖润饼菜的。
老板娘手脚麻利地包着润饼,一层层的配料铺上去,看得我口水直流。
咬下第一口的时候,那个鲜美啊,简直难以用言语形容。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不只是尝到了美食,更是品尝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回想起那天的经历,心里还是暖洋洋的。
泉州的非遗不仅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生活的态度。
每当我想起那些画面,嘴角就不自觉地上扬了。
第二篇:《遇见非遗,遇见泉州》有时候,一场旅行就像是一次奇妙的邂逅,而我与泉州的相遇,就像是命中注定一般。
那天,阳光正好,我漫步在古城的街头巷尾,不经意间就被那些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化所吸引。
记得最清楚的是,在一家制作花灯的小店里,我看到了师傅们正专心致志地工作着。
他们用灵巧的手指,将一张张纸片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花灯。
我站在那里看了好久,心里想着,这样的技艺要是失传了该多可惜啊。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参加了当地的提线木偶表演,还去了一家传统的南音馆。
在提线木偶表演中,我被那生动的表情和动作逗得哈哈大笑;而在南音馆里,那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唱腔,又让我感动得差点儿掉眼泪。
泉州小吃作文
![泉州小吃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69634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b.png)
泉州小吃作文篇一《舌尖上的泉州小吃》泉州,那可是个充满美食诱惑的地方。
一说起泉州小吃,我的味蕾就开始欢呼雀跃了。
就说肉粽吧。
那可不是一般的粽子。
粽叶裹着满满的料,糯米被浸得油亮油亮的。
我记得有一次去泉州的老街上,老远就闻到那肉粽的香味。
走进那个小小的店铺,店里头坐满了人,大家都在埋头吃着粽子。
我找了个空位坐下,迫不及待地要了一个肉粽。
当那个大大的肉粽端到我面前时,真的是满满当当的。
拨开粽叶,先看到的是一块油润的五花肉,那肉炖得很烂,几乎是入口即化。
然后是咸蛋黄,被糯米包裹得刚刚好,咬上一口,蛋黄沙沙的口感和糯米混合起来,再加上肉香,简直没治了。
里面还有香菇啊、干贝之类的配料,每一口都有新发现。
小店老板跟我说,这些肉粽可都讲究着呢,配料都是精心挑选、提前腌制好的,糯米得浸泡到恰到好处,包的时候也要包得紧实,这样煮出来才好吃。
还有面线糊。
这面线细得像头发丝似的,但又很有韧性。
我每次吃都会加很多配料,像虾呀、醋肉呀。
那虾是新鲜的海虾,煮在面线糊里,虾肉鲜嫩弹牙。
醋肉炸得香香脆脆的,放在软软的面线糊里,口感丰富得很。
我去的一家摊位是个阿姨在做,她的动作可麻利了。
一边快速地煮着面线糊,一边利落地加着各种配料,手就没停过。
她笑着跟顾客聊天,说自家的面线是专门进的货,汤也是用大骨头熬了很久的。
喝着那面线糊,我就在想,泉州人可真幸福,早餐就能吃到这么美味又丰富的东西。
泉州小吃就像一个隐藏着无数宝藏的美食王国,每个小吃都有它独特的魅力,都值得去细细品味。
篇二《泉州小吃之妙》泉州这个地方啊,在吃这方面可太有特色了。
说到小吃,那就是根本停不下来。
海蛎煎必须是要提的。
我上次参加泉州的美食节,第一次看到现场做海蛎煎的。
那盛着新鲜海蛎的盆就放在旁边,海蛎又大又肥。
做海蛎煎的师傅先把海蛎肉放到锅里,然后加入地瓜粉调的蛋液。
那蛋液包裹着海蛎肉,在锅里滋滋作响。
师傅的铲子不停地翻动着,不一会儿,海蛎煎的一面就变得金黄了。
看着那一大片海蛎煎在锅里慢慢成型,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吃面线糊作文100
![吃面线糊作文100](https://img.taocdn.com/s3/m/6e5e6fd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f.png)
吃面线糊作文100
面线糊,哇,那叫一个好吃!每次早上起来,闻到那香味,我
就忍不住要立马冲到店里去。
你知道吗,那面线糊,真的是细腻到
不行,在热汤里飘啊飘的,看着就让人开心。
老板,来碗面线糊!加点醋和胡椒粉,哇噻,那个味道,真是
绝了!热乎乎的汤,配上那Q弹的面线,简直就是完美。
还有那配料,香菇、肉丝、虾仁,每一个都好吃得不行,让人吃得停不下来。
你知道吗,吃面线糊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小时候。
那时候,和家人一起坐在街角的老店里,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那
画面,真的是温馨到不行。
现在虽然不在老家了,但每次吃到面线糊,那种感觉就会涌上心头,好像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地方。
所以啊,对我来说,面线糊不仅仅是一碗好吃的早餐,更是一
种情感的寄托。
每次吃到它,就感觉自己好像和家乡、和亲人又近
了一步。
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也很珍贵。
古城鲜味面线糊
![古城鲜味面线糊](https://img.taocdn.com/s3/m/bed25430b8f67c1cfbd6b814.png)
古城鲜味面线糊作者:贺彦豪来源:《饮食科学》2016年第04期一说到鲤城美食,就会让泉州人想起面线糊。
老泉州人,都知道吃面线糊配油条是一种泉州特有的味道。
好吃者,还会再搭配些卤大肠、卤小肠、猪血和卤蛋。
许多泉州人都很喜欢这样吃早点,这是一种难以割舍的生活习惯。
很久没吃面线糊了,走到钟楼下,我很远就闻到了面线糊的香味,禁不住加紧脚步。
于是找到西街头那家“老记面线糊”店,抬头一看,一块红字招牌格外显眼,颇具古韵。
走进店铺,前边是一排木凳木桌,后边是店主打理的锅台,还有一个高大的玻璃桌罩,里面放着卤好的香大肠、小肠、油条、猪血、卤蛋和卤豆腐等等丰富配料。
一进门,女服务员很热情,找了个位子,我点了大肠、卤蛋和一碗面线糊。
店老板是中年夫妻两人,男的掌勺,女的帮厨,女服务员负责擦桌洗碗。
很快,三样早点摆上了桌。
小的时候,我就来过西街这家“老记面线糊”,这家面线糊真好吃,本来店面很小,再加上生意实在是好,人一多,只好端着碗站着吃。
那时候,我一连吃了三碗还不解馋,可口袋里没钱了,只好望“糊”兴叹。
面线糊是闽南地区小吃,呈糊状,由细面线和番薯粉制成。
面线糊的制作很简单:首先将虾糠包扎于纱布中放入清水锅,用中火煮半小时,捞起虾糠后,把熟鱼肉撕成丝。
再倒入猪骨汤和用虾糠煮过的汤汁,烧沸。
然后将精制面线稍捻碎放入汤锅中,加点味精调味品。
最后把淀粉调水徐徐舀入锅中,并不停推勺至面线浮起,锅中汤汁成糊状,一碗香喷喷的面线糊就做好了。
食用时撒上点胡椒粉和芹菜末儿,浇上些白酒以及卤汁,味道更美。
从前母亲在家也会煮面线糊,但和“老记面线糊”的相比,总是差了点滋味。
一吃起来,有点稀,闻着香,但味道不一样,没有“老记面线糊”味道鲜美,清甜爽滑。
我知道“老记面线糊”一定有秘诀,所以才能在几十年间让泉州人百吃不腻。
“老记面线糊”店里有一口锅,专门用来熬骨汤。
所谓的骨汤,就是将一根根猪骨头放入清水锅里熬制,留着煮面线糊时使用。
因为那慢火细熬的骨汤,面线糊味道就有了肥而不腻的滋味,令人垂涎三尺。
泉州面线糊文化作文
![泉州面线糊文化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0b53a6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2.png)
泉州面线糊文化作文
《泉州面线糊,那独特的滋味》
嘿,咱今天就来说说泉州面线糊。
在泉州生活了这么多年,我最爱的还得是那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线糊。
就说有一次,我早上起来肚子饿得咕咕叫,就想着去吃碗面线糊。
我溜达着到了常去的那家小店,还没进门呢,就已经闻到了那熟悉的香味。
我跟老板喊了声,“老板,来一碗面线糊,加醋肉、大肠还有卤蛋。
”老板应了一声就开始忙活起来。
我看着老板熟练地把细细的面线放进锅里煮,那面线在滚水里翻腾着,就像在跳舞一样。
不一会儿,一碗香喷喷的面线糊就端到了我面前。
那色泽,那香气,哎呀,真的让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我拿起勺子,先舀了一口汤,那浓郁的味道在嘴里散开,一下子就唤醒了我的味蕾。
再夹起一块醋肉,酸酸甜甜的味道真的太绝了。
大肠也处理得特别干净,吃起来很有嚼劲。
卤蛋也是十分入味,蛋白软软的,蛋黄香喷喷。
我就这么一勺一勺地吃着,感觉整个人都沉浸在了这美味里。
周围的人也都吃得津津有味,有的还在和老板聊天,那场景别提多热闹了。
等我把一碗面线糊吃得精光,肚子也变得圆滚滚的,满足感爆棚。
泉州的面线糊啊,它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泉州人生活的一部分。
它承载着我们的回忆和情感,不管走到哪里,只要一想起那碗面线糊,心里就暖暖的。
这就是咱泉州的面线糊文化,独特又让人难以忘怀呀。
泉州面线糊文化作文
![泉州面线糊文化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c56585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7.png)
泉州面线糊文化作文
《泉州面线糊文化》
嘿,今天咱就来唠唠泉州面线糊!要说这面线糊啊,那可是泉州人的心头爱。
我就记得有一次去泉州玩,早上饿着肚子出门,就想着去尝尝那传说中的面线糊。
顺着老街一路走啊,没一会儿就看到一家小店门口热气腾腾,好多人都在那吃呢,不用问,肯定就是卖面线糊的。
我赶紧凑过去,找个小桌子坐下。
老板特别热情,不一会儿就给我端上来一碗。
我一看,哇,细细的面线在那浓浓的汤里,还有各种配料,什么大肠啦、醋肉啦、鸭血啦,看着就叫人馋得不行。
我拿起勺子,轻轻地搅了搅,那香味一下子就钻进了我的鼻子里,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赶紧舀了一勺放进嘴里,那口感,绝了!面线超级滑溜,入口即化,汤呢,浓郁鲜香,带着各种食材的味道,在嘴巴里散开,那滋味,真是让人陶醉啊!我一勺接着一勺,吃得那叫一个香,一会儿功夫就把一碗面线糊吃得干干净净,连汤都不剩一滴。
真的,那一刻我才深刻体会到泉州人为什么这么爱面线糊了。
吃完后,我心满意足地摸摸肚子,感觉这一天都充满了能量。
泉州面线糊啊,它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泉州文化的一部分,它承载了泉州人的记忆和情感。
以后有机会,我还得来泉州,再好好品尝这美味的面线糊!这就是我和泉州面线糊的故事,相信你也一定能感受到它的魅力吧。
泉州特色作文
![泉州特色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9a7ffc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c.png)
泉州特色作文篇一《我爱泉州的面线糊》在泉州,有一种美食那是相当的有名,这就是面线糊。
它就像泉州这座城市的一张美味名片,在大街小巷飘着香。
第一次吃面线糊是在一个清晨。
我前一晚玩得有点疯,早上起来的时候肚子饿得咕咕叫,就像有只小老鼠在里面打鼓。
迷迷糊糊走在街上,突然一阵香气钻进我的鼻子,那味道就像一只无形的手,一下子就把我拽到了一家小店门口。
抬头一看,招牌上写着“面线糊”三个大字。
走进店里,看着老板熟练地做面线糊的动作就觉得特别有意思。
只见他拿起一把面线,轻轻一捏,那面线就像听话的小丝线一样掉进锅里。
锅里咕噜噜地煮着,老板又开始在旁边的橱柜里挑配料。
那些配料一个个都像是等待上场的小士兵,有切得细细的卤蛋丝、油亮的油条块、新鲜的蚵仔肉还有香嫩的卤肉丁。
老板的手就像魔法棒一样,随便一顿操作,各种配料就像在面线糊里开了个小派对,满满当当的。
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线糊就端到了我的面前。
我凑近闻了闻,那味道叫一个香啊。
面线糊白白嫩嫩的,细如发丝,感觉就像云朵掉进了碗里。
先尝一口汤,味道非常鲜美,有一种淡淡的海鲜味和面线本身的麦香味,那滋味顺着喉咙就滑下去了,感觉像给胃来了个温暖的拥抱。
再吃一口带配料的,油条泡在里面变得软软的却还有点嚼劲,蚵仔肉是那种新鲜的海味儿加上软软的口感,卤肉丁则是咸香可口,每一口都是满满的惊喜。
这一碗面线糊下肚,我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从那以后,每次来到泉州,不管多远,我都会来找碗面线糊。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还装着我在泉州街头的那一份迷糊又惊喜的记忆,就像泉州这座城市一样,看似随意却充满了温暖和惊喜。
篇二《泉州的古街漫步》要说泉州啊,那古街真是一绝。
就拿西街来说吧,这里可是充满乐趣的好地方。
有一回,我和朋友约好去西街闲逛。
刚到西街路口,扑面而来的就是那种古老而热闹的气息。
街道两旁的建筑都像一个个老故事家,静静地站在那儿,墙壁有的已经斑驳,像是岁月老人留下的涂鸦。
我们沿着西街慢慢走着,一路都是各种各样好玩的小店。
家乡面线糊作文400字
![家乡面线糊作文4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cfb999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0f.png)
家乡面线糊作文400字
《家乡面线糊》
在我的家乡,有一种特别美味的小吃,那就是面线糊。
每天早上,街头的面线糊摊总是热气腾腾的。
那细细的面线,在锅里翻滚着,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跳舞。
我最爱吃加了卤蛋的面线糊。
咬一口卤蛋,蛋黄流油,满嘴都是香味。
然后吃上一口面线糊,软软的、滑滑的,一下子就溜进了肚子里。
每次吃完面线糊,我都觉得肚子饱饱的,心情美美的,一整天都充满了力气!
《家乡面线糊》
要说我们家乡的美食,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面线糊。
面线糊的样子可好看啦!白白的面线像头发丝一样细,在汤里飘着。
每次我去吃的时候,老板都会问我:“小朋友,要加什么料呀?”我总会说:“要虾仁、油条和猪血。
”不一会儿,一碗香喷喷的面线糊就摆在我面前了。
我拿起勺子,先喝一口汤,那味道,鲜得不得了!接着吃一口面线,软软的,入口即化。
虾仁很有嚼劲,猪血嫩嫩的,油条泡在汤里,吸满了汤汁,咬一口,汁水都流出来了。
面线糊真是太好吃啦,我怎么都吃不腻!。
介绍泉州面线糊的作文
![介绍泉州面线糊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3e2b96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1a.png)
介绍泉州面线糊的作文
今天,我要来推荐我最喜欢的早餐——泉州面线糊!
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可以闻到面线糊煮好的香味,感觉起来像奶奶温暖的怀抱,让我安下心来又舒服。
爸爸说,面线糊是泉州人的“心头好”。
它不像外面那些非常精美的早餐,没有五颜六色的装饰,只有朴实无华的黑色,但它的味道却让人回味无穷。
每一次,我都会加一勺虾油,还有我最喜欢的香菇和肉片,盯着远处它们在热气腾腾的面线糊里急速旋转,我的口水就忍不住要流下来了。
一口喝下去,面线糊滑滑的,带着鲜味,还有虾油的香气,好吃得要命!
忽然之间我吃到一口,都不由地叹道:真希望它可以永远,永远都没吃完!
泉州面线糊,是我心目中最美味的早餐,它是泉州的味道,也是我童年的记忆,我会永远记住它的味道。
描写面线糊的作文
![描写面线糊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561d2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8.png)
描写面线糊的作文在美食的江湖里,有一种食物看似平平无奇,却能在不经意间抓住你的胃和心,那就是面线糊。
这玩意儿就像是闽南地区的美食精灵,充满着独特的魅力。
清晨,当你漫步在闽南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那些小吃店里热气腾腾的面线糊。
那卖相啊,就像是一幅朦胧的水墨画。
细长的面线在浓稠的汤里若隐若现,像是被晨雾轻轻包裹着的丝线。
糊里的配料就像是画中的点缀,每一种都有自己的色彩和故事。
我第一次吃面线糊的时候,还真有点小瞧它了。
就这么一碗糊糊能有多好吃?可是当那勺子送到嘴边,轻轻一吸,面线就“哧溜”一下滑进嘴里,那口感立马就把我征服了。
面线细得不像话,又不失劲道,在嘴里还没怎么嚼呢,就化了,只留下淡淡的麦香在舌尖打转。
再说这汤,那可是面线糊的灵魂所在啊。
浓郁得恰到好处,不稀也不稠,像是老母鸡和大骨熬了几个通宵才熬出来的精华。
每一口汤都饱含着丰富的味道,有海鲜的鲜味,有肉的香味,还有各种调料混合出的那种独特的闽南风味,就像一场味蕾的大合唱,每个音符都恰到好处。
面线糊的配料那可真是五花八门,简直是一个美食的小宇宙。
你可以加鲜嫩的虾仁,那虾仁就像是刚从海里蹦跶到碗里的,又脆又甜,咬一口仿佛能听到大海的涛声。
还有那卤得入味的大肠,处理得干干净净,一点异味都没有,咬起来软软糯糯的,带着卤汁的醇厚味道,在面线糊里就像是个低调的富豪,默默散发着奢华的气息。
还有那煎得金黄的鸡蛋皮,切成丝丝缕缕的,吃起来香脆可口,给整个面线糊增添了一份层次感。
吃面线糊的时候啊,也很有讲究。
你得先轻轻搅拌一下,让那些配料和面线、汤充分融合,就像在给它们开一个美食派对。
然后呢,再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尝,感受每一种配料在口腔里的独特表演。
有时候我吃面线糊,吃到最后连汤都不剩,恨不得把碗都舔干净,那滋味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
在闽南人心中,面线糊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怀,一种文化的传承。
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无论是忙碌的上班族还是悠闲的阿公阿婆,都对面线糊情有独钟。
关于泉州面线糊的作文
![关于泉州面线糊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bc4ec9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7.png)
关于泉州面线糊的作文《泉州面线糊》“哎呀,我好想吃面线糊呀!”我嚷嚷着。
周末的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我揉着惺忪的睡眼,肚子咕咕叫着。
想起那美味的泉州面线糊,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走啦,宝贝,咱们这就去吃!”妈妈笑着说。
于是,我和爸爸妈妈兴高采烈地出了门。
来到经常去的那家面线糊店,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热气腾腾的,充满了烟火气。
“老板,来三份面线糊!”爸爸喊道。
“好嘞!”老板热情地回应着。
不一会儿,三碗香喷喷的面线糊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那细细的面线,在浓稠的汤汁里若隐若现,就像在跟我捉迷藏似的。
上面还撒着些葱花和香菜,那股香味直往我的鼻子里钻。
“哇,看着就好好吃呀!”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
“你呀,慢点儿,别烫着了。
”妈妈温柔地提醒我。
我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勺,放进嘴里,那细腻爽滑的口感,那浓郁鲜美的味道,瞬间在我的嘴里散开。
“嗯,太好吃啦!”我不禁赞叹道。
“哈哈,这面线糊可是咱泉州的特色美食呢,能不好吃嘛!”爸爸笑着说。
我们一家人一边吃着面线糊,一边开心地聊着天。
“这面线糊就像是泉州人的生活一样,看似普通,却有着独特的韵味。
”妈妈感慨地说。
“对呀对呀,就像我们一家人,平平淡淡却很幸福。
”我接口道。
“哈哈,你这小鬼头,还挺会比喻的嘛!”爸爸笑着摸了摸我的头。
在这充满温馨的小店里,我们享受着这美味的面线糊,也享受着这平凡而又美好的时光。
泉州面线糊,它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泉州人心中的一份情怀,一份对家乡的热爱。
它就像一条纽带,把泉州人的情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我想,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这独特的味道,这温暖的感觉。
这就是我爱的泉州面线糊呀!。
介绍面线糊作文
![介绍面线糊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c933b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c.png)
介绍面线糊作文你要是到闽南走一遭,有一道美食那是非尝不可的,这就是面线糊。
我第一次见到面线糊的时候,还真有点小瞧它呢。
就看着那碗里细细的面线,稀稀拉拉地泡在糊状物里,感觉没什么特别的嘛。
可是,当我尝了第一口之后,哎呀妈呀,立马就被它给征服了。
这面线糊啊,它的面线那是细得不像话,就像一根根银丝似的。
每一根面线都吸饱了汤汁的鲜美,入口那叫一个爽滑。
你可别以为这“糊”是随随便便弄的,那可是大有讲究。
这糊是用精心熬制的高汤做底的,这高汤啊,里面可能有猪骨啊、虾壳啊之类的好东西,长时间炖煮,把骨头和虾壳里的精华都给熬出来了。
所以那糊看起来普普通通,实际上是鲜味的大集合。
再说说面线糊里的配料,这可就像开盲盒一样,充满了惊喜。
你可以加虾仁,那虾仁新鲜得不像话,咬一口QQ弹弹的,就像在嘴里跳舞似的。
还有醋肉,这醋肉炸得金黄酥脆,放到面线糊里泡一会儿,外面那层脆皮稍微变软了一点,但是里面的肉还是嫩嫩的,一口咬下去,既有面线糊的软嫩,又有醋肉的香脆。
要是再加上个卤蛋,卤蛋被卤得那叫一个入味,蛋白紧实,蛋黄软糯,和面线糊搭配起来,口感丰富得很呢。
吃面线糊的时候啊,也有讲究。
有的人喜欢就着油条吃,把油条撕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泡到面线糊里。
油条就像海绵一样,把面线糊的汤汁都吸进去,然后一口油条一口面线糊,那滋味儿,简直绝了。
而且啊,面线糊在不同的地方还有不同的吃法呢。
有些老店会在你点单的时候问你要加什么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自由组合,就像是自己在创造一道独一无二的美食一样。
面线糊这东西啊,别看它普普通通的一碗,但是它就像闽南人的性格一样,低调又充满内涵。
它不是那种一眼就惊艳你的大菜,但却是那种吃了一次就会让你念念不忘的小确幸。
不管是早餐、午餐还是夜宵,来一碗面线糊,都能让你的胃舒舒服服的。
它就像一个老朋友,默默地在街头巷尾的小店里,等着你来品尝,带给你满满的温暖和满足。
面线糊的作文300字
![面线糊的作文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90ce44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6.png)
面线糊的作文300字
面线糊,真的太好吃了!你知道吗,小时候的早晨,我就是被那香味给叫醒的。
那热乎乎的蒸汽,带着点酱油和猪骨的香味,简直就是天然的闹钟。
每次一闻到,我就知道,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其实,我最喜欢的就是加一大堆配料。
肉丝、油条、葱花,还有那颗颗香脆的炸蒜头,真的是绝配!有时候,我还会偷偷加点辣椒酱,那辣味和汤底的鲜美简直是绝配,让人吃得停不下来。
说实话,每次吃面线糊,我都觉得特别暖心。
不只是因为那热腾腾的汤,更因为那份家的感觉。
在外面工作久了,有时候真的挺想家的。
而一碗面线糊,就像妈妈的手,轻轻抚慰着我的心。
所以说啊,面线糊不仅仅是一碗面,它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回忆。
每次吃,都能让我想起小时候的那些日子,简单、纯粹、又美好。
下次约朋友聚餐,这家店肯定首选!。
做面线糊的作文
![做面线糊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32519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d.png)
做面线糊的作文
哎呀呀,今天我要和妈妈一起做面线糊啦,嘿嘿!
妈妈先准备好了好多材料,有细细的面线,还有虾仁、肉丁、香菇什么的,嘿呀,看着就好丰富呀。
我帮妈妈洗了香菇,哎呀,滑溜溜的呢。
然后妈妈就开始煮啦。
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妈妈把面线放进去,嘿呀,那面线在水里扭来扭去的,可有意思啦。
接着妈妈又把虾仁、肉丁、香菇放进去,加了好多调料,哈哈,香味一下子就飘出来啦。
“哎呀,好香呀!”我忍不住叫起来。
等呀等呀,面线糊终于煮好啦。
妈妈盛了一碗给我,我赶紧尝了一口,“哇,好好吃呀!”我高兴地叫着,哈哈。
嘿呀,自己参与做的面线糊就是不一样呢,我吃得可香啦,嘿嘿,下次我还要和妈妈一起做!哈哈。
面线糊的制作过程作文
![面线糊的制作过程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f22231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9.png)
面线糊的制作过程作文
“哎呀,我好想吃面线糊呀!”我嚷嚷着。
周末的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
妈妈笑着说:“宝贝,那咱们今天就自己做面线糊吧。
”我兴奋地跳起来:“好呀好呀!”
我们来到厨房,妈妈先把准备好的大骨汤倒入锅中,开小火慢慢煮着。
我在一旁好奇地看着,问妈妈:“这大骨汤要煮多久呀?”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得煮一会儿呢,让汤变得更浓郁。
”
接着,妈妈开始处理食材。
她把瘦肉切成丝,一边切一边说:“这肉丝切得细一点,吃起来口感更好哦。
”我点点头,心想妈妈真厉害。
然后妈妈又把香菇切成小块,还切了一些葱花。
大骨汤开始咕嘟咕嘟地冒泡泡了,妈妈说:“可以下面线啦。
”只见她把细细的面线慢慢放入锅中,用筷子轻轻地搅拌着。
我忍不住问:“妈妈,面线不会煮烂吗?”妈妈笑着说:“不会呀,只要轻轻搅拌就好啦。
”
过了一会儿,面线糊变得浓稠起来。
妈妈把肉丝和香菇放进去煮,还加了一些调料,那香味一下子就飘出来了。
我用力吸了吸鼻子,说:“哇,好香呀!”妈妈笑着说:“别急,马上就好了。
”
终于,面线糊煮好了。
妈妈把它盛到碗里,撒上葱花。
我迫不及待地端起碗,吃了一大口,哇,那味道,简直绝了!我一边吃一边说:“妈妈,这也太好吃了吧,比外面卖的还好吃呢!”妈妈看着我满足的样子,开心地笑了。
我突然想到,这不就像我们的生活吗?虽然有时候很平淡,但只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就像这碗面线糊一样,充满了爱的味道。
我觉得,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和家人一起做一顿美味的食物,一起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作文和面线糊之间难忘的事
![作文和面线糊之间难忘的事](https://img.taocdn.com/s3/m/9199cc0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5.png)
作文和面线糊之间难忘的事
哎,你听说没?那家老字号面线糊店,每天早晨都是人头攒动,热气腾腾的。
老板手艺一绝,那面线糊,简直了,滑嫩得跟啥似的,还有那汤汁,醇厚得就像妈妈熬的鸡汤。
我每次经过都忍不住要进
去喝一碗,真的是一天的好心情就从这儿开始了。
说起面线糊,我就想起了小时候奶奶给我做的那味道。
那时候
家里穷,但奶奶总能变着法儿给我弄点好吃的。
面线糊虽然简单,
但奶奶做的,就是不一样。
那香味,飘得老远老远,邻居家的小孩
都羡慕得不得了。
现在啊,生活好了,想吃什么都有。
但有时候,还是会想念那
碗简单却又温暖的面线糊。
特别是冬天,早上来一碗,热乎乎的,
整个人都暖和了。
你说是不是,有时候,简单的东西,才是最让人
怀念的。
面线糊里的泉州
![面线糊里的泉州](https://img.taocdn.com/s3/m/1a1598b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4.png)
面线糊里的泉州第一篇:面线糊里的泉州面线糊里的泉州小时候,奶奶常对我说:“面线糊里的泉州,最有古早味。
”在很多泉州人的印象里,一碗鲜香四溢的面线糊,不仅仅是一种小吃,还代表着泉州的美食文化,更代表着家的味道。
说不清它到底是面条还是面糊,糊里糊涂却鲜美无比,是闽南人早餐必备的暖胃汤。
闽南有这样一种说法:“没吃过面线糊的,肯定不是闽南人。
”这足以证明面线糊在闽南人心中的地位。
奶奶说面线糊的产生也跟艰苦的生活有关。
乾隆下江南时,来到了一个叫做罗甲村的小村庄。
那时正值粮食短缺的时候,村民们全都穷得揭不开锅。
为此村民急得是团团转,实在想不出要弄什么吃的来招待皇帝。
乾隆在一个秀才家门口下了轿,村里人都替秀才捏了把汗。
秀才的妻子急中生智,在墙角找到一些往年丰收时啃剩的猪骨头和鱼剌,洗后下锅熬出一碗汤,又去柜子里扫出一把面线碎和一把木薯粉,和着就做出了一碗面线糊。
乾隆吃后,感觉味道非常鲜美,马上问这“龙须珍珠粥”是用什么做的?这秀才妻子真是巧,立即大胆回答,这是祖传秘方,用上等面线和特等精制地瓜粉加工而成。
皇上大大赏赐了这个巧媳妇,这面线糊也就这样传开来了。
如此的美味配上如此的故事,让我每次望着餐桌上一碗碗香喷喷、诱人的面线糊,就不知不觉地勾起了我许多童年时期快乐、天真、朦胧的回忆。
当我再次拿起碗筷,去盛一碗奶奶做的面线糊,我闻着这醉人的香气,我不禁长叹一口气——想起了那些儿时美好的回忆。
我把碗端到院子里,沐浴着温和的阳光,吃着这碗像冰淇淋那样诱人的面线糊,慢慢地,它为我掀开了幼时回忆的面纱。
奶奶做的面线糊是我最喜爱的美食。
每当奶奶在厨房里煮面线糊的时候,我就呆呆地站在旁边,眼睛便一个劲儿地往奶奶手中的料头盯,口水简直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我在旁边一边等待,一边观察着奶奶的一举一动:她手中的筷子像一只飞鸟一直在我眼前左右、前后地移动着,真让我眼花缭乱。
我佩服年迈的奶奶的这种娴熟技能和手脚灵活。
当我还在痴痴地望着那些食物时,一碗像浓浓的醇香的美酒的面线糊,散发出醉人的香气,我好像走入了一个美食新天地。
福建泉州介绍作文
![福建泉州介绍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42195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5.png)
福建泉州介绍作文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唠唠福建的泉州,这可真是个超有魅力的地方。
泉州啊,那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呢。
想象一下,很久很久以前,一艘艘装满了瓷器、茶叶、丝绸的大船从这里起航,驶向那遥远的大海彼岸,把咱中国的好东西分享给全世界。
这种感觉就像是泉州是一个超级快递员的出发站,只不过送的是无比珍贵的东方宝藏。
先来说说泉州的吃的吧,那可真是能让你的味蕾开一场盛大的派对。
肉粽,这可不是普通的粽子哦。
糯米被煮得软软糯糯,里面包着一大块肥瘦相间的卤肉,还有香菇、虾米等各种配料。
咬上一口,那香味就在嘴里爆炸开来,就像一场美食的烟花秀。
还有面线糊,细如发丝的面线在糊糊里若隐若现,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上各种配料,像油条啊,醋肉啊。
每一口都能感受到泉州人对美食的独特理解,就像是他们把生活的滋味都煮进了这一碗面线糊里。
泉州的古迹也是多得数不过来。
开元寺就是其中的一颗明珠。
那两座石塔就像两个巨人,静静地站在那里,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寺庙。
塔上的雕刻精致极了,每一个小佛像,每一片小树叶的雕刻都像是在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走进寺庙,香火缭绕,让人感觉特别的宁静祥和,仿佛一下子就穿越回了古代,能看到僧人们在这里念经、做功课的场景。
还有洛阳桥,这座桥可厉害了。
在古代,没有什么高科技的建桥工具,泉州人就能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把它建成。
它就像一条长龙横跨在江上,经历了风风雨雨,却依然坚固。
桥上的石板有着岁月的痕迹,走在上面,就像走在历史的长河里。
泉州的人呢,也特别热情。
不管你是问路还是想了解当地的习俗,他们都会笑眯眯地跟你讲个不停。
那种热情就像是泉州的阳光一样,温暖而不刺眼。
走在泉州的大街小巷,你随时都能听到那种带着闽南腔调的普通话,感觉特别亲切。
到了晚上,泉州也别有一番风味。
街边的小吃摊亮起了灯,人们坐在小桌子前,一边吃着小吃,一边聊着天。
夜市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这种烟火气就是泉州最迷人的地方之一,没有大城市的那种冰冷和疏离,只有浓浓的人情味。
泉州美食面线糊作文800字精选 介绍泉州面线糊的作文
![泉州美食面线糊作文800字精选 介绍泉州面线糊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2fe441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1.png)
泉州美食面线糊作文800字精选介绍泉州面线糊的作文泉州美食面线糊作文800字精选,说起泉州,除了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还有泉州的特征名小吃“面线糊”。
面线糊以细如丝的面线熬制,汤色明澈,面线稀少微稠,晶莹剔透,极端撩人食欲。
泉州人吃面线糊考究颇多,清糊作底,依据门客的喜爱加上各种佐料,再搁上几滴当归泡制的白酒,撒一点胡椒粉,十来秒之间,一碗香气袭人的面线糊即可上桌。
下面是泉州美食面线糊作文800字精选的汇总,快来学习下!我的家园泉州,而说起泉州,不得不谈起泉州的传统美食。
而我作为一个地道的泉州人,也是一枚正宗小吃货,独爱的莫属泉州的面线糊了。
面线糊,字面看似有点庸俗,可“人不可貌相”,它可是不可胜数的泉州美食中出镜率最高的传统美食之一。
并且不只上镜高,还有一段心急如焚的前史典故呢!乾隆下江南时,来到泉州一个叫罗甲村的小村庄,那时正值粮食缺少,乡民全都穷得揭不开锅,总是上顿不接下顿地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
当朝皇帝这么一来临,可把乡民急得团团转,真实想不出要弄什么吃的款待皇帝。
皇帝不禁意地在一秀才家门口下了轿子,咱们可都为秀才捏了把汗啊!谁料,秀才的妻子临危不乱,还急中生智。
她在墙角找到一些从前丰盈时啃剩的猪骨头和鱼刺,洗洁净后下锅熬出了一碗汤,又去柜子里扫出一把面线碎和一把木薯粉,就这样和着,端出了一碗面线糊。
乾隆吃后,连连夸奖滋味鲜美可口。
马上问道:“这龙须珍珠粥是用什么做的?”秀才妻子可真是巧,当即斗胆答复:“这是祖传秘方,用上等面线和特等地瓜粉加工而成的。
”皇上大大赏赐了这个巧媳妇,全村也因而得到了乾隆的恩惠。
从此,面线糊传开了。
在我看来,面线糊不只是可口的早餐,也是解腻的好菜,更是泉州人作为款待亲友挚友上榜美食。
多少个清晨醒来,肚皮咕噜噜直响,味蕾榜首反响让我大叫,“妈妈,我要吃面线糊。
”多少次在丰厚的盛宴后,大鱼大肉,让我看了都想反胃,一顿下来,没吃多少,心里只想着:此时此刻,我只想来一碗虽清淡,但不失鲜甜的面线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州美食面线糊作文800字
我的家乡泉州,而说起泉州,不得不谈起泉州的传统美食。
而我作为一个地道的泉州人,也是一枚正宗小吃货,最爱的莫属泉州的面线糊了。
面线糊,字面看似有点俗气,可“人不可貌相”,它可是不计其数的泉州美食中出镜率最高的传统美食之一。
而且不仅上镜高,还有一段心急如焚的历史典故呢!
乾隆下江南时,来到泉州一个叫罗甲村的小村庄,那时正值粮食短缺,村民全都穷得揭不开锅,总是上顿不接下顿地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
当朝皇帝这么一降临,可把村民急得团团转,实在想不出要弄什么吃的招待皇帝。
皇帝不禁意地在一秀才家门口下了轿子,大家可都为秀才捏了把汗啊!谁料,秀才的妻子临危不乱,还急中生智。
她在墙角找到一些往年丰收时啃剩的猪骨头和鱼刺,洗干净后下锅熬出了一碗汤,又去柜子里扫出一把面线碎和一把木薯粉,就这样和着,端出了一碗面线糊。
乾隆吃后,连连夸赞味道鲜美可口。
马上问道:“这龙须珍珠粥是用什么做的?”秀才妻子可真是巧,立即大胆回答:“这是祖传秘方,用上等面线和特等地瓜粉加工而成的。
”皇上大大赏赐了这个巧媳妇,全村也因此得到了乾隆的恩惠。
从此,面线糊传开了。
在我看来,面线糊不仅是可口的早餐,也是解腻的佳肴,更是泉州人作为招待亲朋挚友上榜美食。
多少个清晨醒来,肚皮咕噜噜直响,味蕾第一反应让我大叫,“妈妈,我要吃面线糊。
”多少次在丰富的盛宴后,大鱼大肉,让我看了都想反胃,一顿下来,
没吃多少,心里只想着:此时此刻,我只想来一碗虽清淡,但不失鲜甜的面线糊。
还有,印象尤为深刻,妈妈的资深闺蜜,住在福州的熊猫姨姨,每每来泉州必点面线糊。
妈妈带着猫姨可把泉州大街小巷的面线糊店吃了个通透,猫姨说:“一天让我吃三餐都可以。
”……招待朋友,妈妈当然也乐在其中。
如今,泉州的传统美食不少都上了《舌尖上的中国》,面线糊当然也不例外。
我为泉州面线糊能传承天下而骄傲、而自豪!
文_郑婧祺(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五年四班)
指导老师:尤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