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世纪的教育

一、中世纪教育概述

二、中世纪教育的特征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奴隶在奴隶和隶农不断起义以及北方日耳曼部族入侵的不断打击下崩溃,西罗马帝国灭亡。这在欧洲历史上,标志着以希腊、罗马文明为顶点的奴隶制社会的的终结。此次,西欧进入了封建时代。西欧的封建社会延续的一千多年,其中5世纪末至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之前的这段历史被称为中世纪。中世纪一词最早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比昂多于15世纪提出来,指的是西欧5世纪至15世纪那一千年。这段时间意为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到18世纪,中世纪一词被欧洲历史学家所普遍采用。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具体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

(一)等级性

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统治者占有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农奴只有小块儿土地,甚至没有土地,而被束缚在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上,受到残酷的剥削。封建主和农奴是封建社会的两个主要阶级,他们之间的阶级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而在封建主阶级的内部,也存在着两种重要的等级关系:世俗封建主等级关系和教会内部的关系。

世俗封建主以分封土地为基础,在大小不同的封建主之间存在着严格而明显的主从关系,形成了封建主阶级内的不同等级。其中,国王是最高的封建主,下有各级爵位的贵族,最低的一个等级是骑士。而在欧封建主内部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基督教的高级僧侣,他们也可以看作是穿着道袍的封建主。早在罗马帝国末期被奉为国教的基督教这时又成为适应封建统者需要的宗教了。基督教教会拥有大量的土地,享有各项特权,通过征收十一税压榨农民的血汗,经济力量十分强大。在政治上教会与国王以及贵族勾结在一起,通过宗教宣传维护封建制度的利益。公元8世纪到11世纪期间,教会仿照世俗封建地主阶级的等级划分,也建立起教会内部的教阶结构:教皇为最高首领,下面包括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院长、神甫和修士(女)的巨大封建堡垒,广大农民处于教会封建主和世俗封建主的重压之下,等级性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从而也使封建教育带有明显的等级性。

(二)宗教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会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而且宗教神学也在思想领域居于统治地位。恩格斯指出:“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都从头做起。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起结果正如一切原始发展阶段中的情形一样,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

教会作为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极力“给封建制度绕上一圈神圣的灵光”。大约从4世纪末到13世纪期间形成的基督教神学,包括一系列虚伪的说教,教会都利用来为封建统治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进行辩护。在政治和国家的问题上,教会捏造了“君权神授说”,谎称君王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万民皆应服从他的统治。在对待人生的看法上,基督教认为人带着“原罪”来到世间,因此在今生应历尽生活的磨难不断赎罪,死后灵魂才能上“天堂”。这样的宗教说教,其实是为了掩盖阶级剥削和压迫,麻痹人们的阶级意识和压制人民的反抗精神。教会好仇视科学文化知识,提出一切真理都已载于<<圣经>>,人的认识来源于“伸的启示”。荒谬地迫使科学和哲学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屈从于教会的权威。教会还甚至不准教徒直接阅读<<圣经>>,而只能接受教士的宣讲,并盲目服从。在这种情况子下。教会完全垄断了教育,只有僧侣为从事宗教活动才能读书识字,世俗封建主的教育也渗透着

之间的神学的精神。所以,浓厚的宗教性成为西欧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三、中世纪教育的类型

(一)基督教教育

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一个算是分散于各地的修道院。修道院起初并不是真正的教育机构,只是一种教徒集体进行修行的场所。但进入中世纪后,由于其他教育机构基本不存在,它们不但承担起教育的基本职能,而且成为西欧最主要的教育机构。修道院分“内学”和“外学”,前者毕业后将终生做圣职,后者入学只为了学习知识,学成后仍为俗人。修道院的学生一般10岁入学,学习期大约为8年。早期的修道院学校主要强调宗教信仰的培养,知识学习的内容不过是简单的读、写、算,以后的课程逐渐加深,“七艺”成为主要的课程体系,但在宗教信仰时代的中世纪,“七艺”具有浓厚的神学色彩,与古希腊教育中学习“七艺”有很大的不同,如学习“文法”掌握拉丁语,是为了阅读<<圣经>>,学“修辞”是为了分析经书的文体,而所谓的“辩证法”是为了教会的宗教信条进行辩护,并打击“异端”等。

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完全有教士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实行个别教学,学生的入学时间、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因人而异,学习纪律十分严格,体罚盛行。

除修道院之外,中世纪的西欧还有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前者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学校条件较好,水平也比整齐,但数量有限。后者设在堂区教士所在的部落,是由教会举办的面向一般世俗群众的普通学校。招收7—20周岁的青年入学,学校课程以灌输宗教知识为主,同时进行读、写、算简单的世俗知识的教学。与修道院学校和主教学校相比,堂区学校的教育范围更大,培养目标更为广泛,但学校的条件和水平比较低。到了12世纪中期,教皇曾要求所有堂区兴办学校,是的堂区学校出现大发展,成为欧洲最普遍的学校教育形式。

中世纪是基督教的天下,也使中世纪成为了神性的时代,神性时代有自己占统治地位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这具体体现为基督教的神学世界观,人生观(儿童观),知识观,目的论等。神学的世界观就是一切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对上帝的感情、信仰。儿童观是儿童一出生就带有“原罪”,为此,要想控制儿童邪恶的本性并使其成为高尚的人,就必须惩罚他们的肉体,压制他们的欲望。所以,戒尺、棍棒是中世纪学校不可缺少的工具。基督教的知识观是认为基督教的教义是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内容,神学是最高学问和最重要的教学科目。基督教的目的论是传播教义,争取信徒。

(二)世俗封建主的教育

在整个中世纪,虽然基督教教会和高级神职人员是西欧封建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俗封建主之间还是存在着分野,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也一直时隐时现。在文化教育上,有别于教会学校的、满足世俗封建主需要的教育形式和机构开始出现。

1、宫廷学校

在中世纪初期,西欧最具实力的是由法兰克人建立起来的王国,查理曼大帝统治时期是法兰克王国国势最强盛的时期,他不断扩大王国的版图,但法兰克人的文化水平低,管理水平和能力差,所以,他大力发展教育,宫廷学校就发展成为欧洲重要的世俗教育形式。宫廷学校是一种设立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但因为欧洲中世纪早期社会政教合一的特征,宫廷教育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与教会学校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似性。宫廷学校的学习科目主要是“七艺”,教学方法采用当时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

2、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它与等级鲜明的欧洲中世纪封建制结构相适应。这一时期的欧洲,最低一级的贵族是骑士,他们一般是贵族家庭中的次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