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戴望舒后期诗歌风格的嬗变
论戴望舒诗歌创作风格的转变
论戴望舒诗歌创作风格的转变王萱/五四0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
戴望舒作为中国现代诗派/诗坛的领袖0,他是中国现代派诗人的代表人物。
戴望舒诗歌的创作风格以抗战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1922年到1937年为第一个阶段, 1938年到1945年为第二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又分为几部作品:5我的记忆65望舒草65望舒诗稿6,每部作品中都有一些小的改变,作者是随着当时的社会潮流而动,他的作品中每一次风格的转变都有社会带来的影子。
在第二个阶段中,社会对作者的影响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作者也不再沉醉于自我的感伤之中,而是有了时代和社会的责任感,风格也变得深沉、凝重。
一在第一阶段,诗人受到早期新月派的影响、早期象征诗派的影响,还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和一些西方国家诗人的影响,在某些方面继承了这些诗派及诗人的创作风格。
作者还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借鉴古人诗中的意象用法,来表现个人内心的感受。
这个时期包括三部诗集: 5我的记忆65望舒草65望舒诗稿6。
戴望舒的早期作品收在诗集5我的记忆6中,其中5我的记忆6又分为三个创作阶段:/旧锦囊0阶段、/雨巷0阶段、/我的记忆0阶段。
这三个创作阶段基本上显示了诗人这一时期创作思想演变的轨迹,诚如施蜇存先生所说:/这种分法,表示了作者自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九年这五年间作诗的三段历程。
0/旧锦囊0阶段是作家创作最早的一个时期,包括5夕阳下65寒风中闻雀声65生涯65可知65静夜65山行65残花的泪65十四行6等12首诗。
这时作者处于青少年时期,青春期特有的敏感心理和当时阴暗、晦涩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形成了诗人此时的创作风格,注重表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感伤的情调。
虽然这一阶段和5雨巷6一样,都有中国古典诗词的痕迹,并对形式美高度重视,但是这一创作阶段并不是作者的主流创作阶段,这一时期作者的整体风格还没有形成,从/雨巷0阶段到/我的记忆0阶段是作者创作的第一个主流时期。
论戴望舒的诗歌道路
论戴望舒的诗歌道路
论戴望舒的诗歌道路
戴望舒,又名舒正度,清末民初时期著名的新月诗派诗人,他创立了新月诗派,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戴望舒被称为“新月诗人”,他把封建传统伦理古典中的意象与思想与现实社
会的慨叹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迈出了现代诗歌的历史性一步。
他的诗歌体现出一种失落的悲伤、无奈的思考、孤独的隐忍。
他的诗歌表现了更多的思考情绪,渗透了浓浓的现代忧愁。
他写出了时代社会
变革下街头杂把的种种景象,展示了他在政治、宗教、艺术等诸多方面的时代写照,为后世献出了最珍贵的思想财富。
戴望舒的诗歌走的是深远的道路,他的诗歌融合了东方伦理经典的文化传统,
又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开始谱写中国现代诗歌的浪漫史。
他在忧郁的基调下,创造出了一种深刻、独特的诗歌语言系统,称为“新月”。
没有他的新月诗歌,中国现代诗歌少了一种新的气质,在上个世纪更是充满了多种多样的诗歌朝向。
戴望舒用他独有的风格,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开辟
的新月诗歌道路一路向前,令中国现代诗歌不断发展,充满了犀利、辉煌的能量。
论戴望舒现代浪漫诗歌理论
论戴望舒现代浪漫诗歌理论现代浪漫主义是20世纪初期由西方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其精神内核是对传统浪漫主义的颠覆和批判,同时又对现代生活和情感进行了重新塑造和表达。
在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在20世纪初期也开始兴起,并在现代诗歌领域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戴望舒作为中国现代诗歌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对于现代浪漫主义诗歌的理论和创作实践有着独特的贡献。
本文将针对戴望舒的现代浪漫诗歌理论进行探讨和分析。
戴望舒对浪漫主义诗歌的自我认同和批判。
在他的诗歌理论中,戴望舒深刻地反思了传统浪漫主义诗歌的缺陷和局限,指出了其过度理想化和脱离现实生活的倾向。
他认为,现代浪漫主义诗歌应该在传承和发展浪漫主义情感的还要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揭示和批判。
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现实社会和生活的深刻关怀和反思,这种批判精神和现实意识贯穿于他的整个诗歌创作过程中。
戴望舒对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
在他的诗歌中,浪漫主义情感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和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戴望舒也在诗歌中探索了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审美追求,不再局限于对于传统浪漫主义情感的纯粹表达,而是更加关注现代生活和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的诗歌追求着一种生活的美学理想,呈现出一种对于美好生活和情感的认同和追求。
戴望舒对浪漫主义诗歌的文学表达和形式革新。
在他的诗歌理论中,戴望舒不仅对于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进行了重要的探索,还对诗歌的形式和语言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革新。
他尝试着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同时又寻求着中国传统诗歌文化的积淀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语言和形式风格。
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和特征,同时又呈现出中国传统诗歌的韵味和魅力。
戴望舒对浪漫主义诗歌的时代责任和社会关怀。
在他的诗歌理论中,戴望舒强调了现代诗人应该具有的时代责任和社会关怀,他认为诗歌不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审美的追求,更应该是一种对于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关怀和反思。
单纯浪漫到“现代”的过渡——戴望舒《雨巷》简析
课例研究新教师教学戴望舒早期的诗歌以单纯的浪漫主义为风格,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系列灰暗、阴郁、枯槁的形象。
在一种消极、颓废的态度中,自怨自艾,无痛呻吟。
戴望舒认为“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
它重在自我表现,但不应直泻无余,“它的动机是在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所以他“差不多把诗当作另外一种人生,一种不敢轻易公开于俗世的人生。
”他的诗作的起点不是关注社会现实,而是侧重于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写。
初期的作品多数是情诗,抒发一种低沉、伤感、愁苦的情绪,如“怀着热望来相见,希翼一诉旧衷情,偏你冷冷无片言,我只合踏着残英,远去了,自家悲怨。
”(《自家悲怨》)“泪珠儿已抛残,只剩下悲思。
”(《生涯》)这类作品充满了多愁善感和自怨自艾,预示着诗人诗作情绪的基本走向。
但戴望舒是一个自觉跋涉者,在后来的创作中,他既自然地汲取了西方象征主义主诡计朦胧的意象和阴郁的情调,又在诗作中力求表现潜意识的隐喻、暗示、通感等艺术手法,同时“新月派”倡导的格律,那回肠荡气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与他产生共鸣。
1927年,他终于走进了“雨巷”时代,完成了由单纯的浪漫主义向“现代”诗派的过渡。
所谓现代,是现代人“用现代诗形”抒写“现代情绪”的园地,他们顽强的保持“自我尊严”,表现形式上追求“纯美”,也力求创新。
我们解读《雨巷》,就知作者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理论的影响,也接受了中国传经诗作的滋养,着重追求个人的精神境界与外部自然的暗合,《雨巷子》表面上是描绘一片风景,但作者绝不是纯粹地在写景,诗中出现的景是当时作者心灵的象征。
“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人心中理想的象征。
这理想是美好的,又是难以实现的。
诗人希望过、追求过,姑娘也确实走近他,而最终不免像“梦一样飘过了”,这又象征着诗人理想的幻灭。
即“雨巷”中的“姑娘”是虚幻的,是现实不存在的东西。
在“雨巷”中,“姑娘”是那样的朦胧而不确定,似乎又确定存在过,固而引起读者深深的惆怅,诗人的情感,在诗中不是通过直接方式袒露出来的,而是靠象征,暗示的手法,使读者透过象征体的暗示,去体味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的心灵而产生共鸣。
【doc】从《我底记忆》浅谈戴望舒前后期的转变
从《我底记忆》浅谈戴望舒前后期的转变从《我底记忆》浅谈戴望舒前后期的转变陈婉(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摘要:戴望舒诗歌分阶段,这是众所用知的.很多研究者都有过这样的论断,但深入分析者少.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底记?》的细读.来总结出戴望舒诗风前后期的转变,其不同之处具体在何处.关键词:戴望舒《我底记忆》前后期转变(一)戴望舒诗歌是有前后分期的,其转变以《我底记忆》为标志.卞之琳在《雕虫纪历》中评戴望舒诗艺i个时期,早期《雨巷》期,二期《我底记忆》后,i期,1932——1935年欧洲之行,他的象征主义风格变了,有超现实主义色彩,例如,《眼》.卞之琳提到《我底记忆》是戴望舒转变的主要体现.《我底记忆》首句"我底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得甚于我最好得友人",这是一个平易的叙述句,是诗人的主观自叙,点明本诗平易诉说的基调.第二段写了连续五个"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破旧的粉盒上","颓垣的木莓上","喝了一半的酒瓶上".之后还有"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使用艾略特"客观对应物"手法,写了很多旧物来描摹"记忆".还可以说是诗人在回忆各时期或各种情况下"记忆"中的自己,以及那个时候的情绪,感受等等."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这个"自己"与诗人本身同在,它在诗人内心深处,在诗人的记忆里.戴望舒把"内心的自我"或者说"记忆"中的自己对象化成为叙述对象,而这个叙述对象又是另一个叙述者,即叙述者的变身."内心的自我"叙述戴望舒的经历和日常生活体验.他的痛苦,寂寞,懦弱或惆怅.这些都在诗人与"内心的自我"的对话中.即诗人自言自语中实现的.戴望舒并没有自述经历与体验,而是由客观对应物——"内心的自我"来叙述.第二段和第段中有关"记忆"的形容,是"破旧"."颓垣","撕碎","压干","凄暗"的,它"胆小","声音低微",而它出现时,我是"寂寥"的,这些都是比较痛苦,凄凉的描述,这也是当时诗人的情感体验.之后"它的话却很长,很长.很长,很琐碎,而且永远不肯休",就像是通常我们回忆过去,有一段记忆经常萦绕在脑海,它一遍一遍出现,之后"老讲着同样的故事","老唱着同样的曲子"."内心的自我"可能真的很美好."有时它还模仿着爱娇的少女的声音",只是"它的声音是没有气力的,而且还夹着H艮泪,夹着太息"."记忆"虽然很美好,但也没什么生机与活力,还有些眼泪和无奈,这是诗人一贯的消极情感体验.第四段是写是诗人和老友"记忆"的关系."记忆"拜访诗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时常当我已上床,朦胧地想睡了;或者选一个大清早"."想睡"或者是"大清早"都是最不想被人打扰的私人时间,可以说是完全属于自己的.而这个时候,通常都是一个人想想自己,就是所谓的"吾日三省吾身".同样诗人也在反省自己,这时"内心的自我"就常出现,诗人面对内心的自我.这不是什么坏事,所以不会觉得被冒犯."人们会说它没有礼貌.但是我们是老朋友",这说明诗人和老友——"记忆"非同一般的关系,在外人看来没有礼貌的举动,在老友之间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比99社科视点较欣喜的,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任何人都不会介意老友的来访,不论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还有笔者必须指出的是,"内心的自我"——这位老友想要拜访诗人是拦不住的.因为"记忆"就在诗人的内心,它随时可以出现,诗人与"内心的自我"是同生共存的关系,他们自然是"老朋友"了.最后一段写诗人和"记忆"永远在一起,"凄凄的哭了"或者"沉沉地睡了"是诗人面对内心真实的自己的两种结果.结尾两句和开头是呼应的,"我永远不讨厌它",诗人永远不会讨厌面对真实的自己,"因为它是忠实于我的",诗人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不会自己欺骗自己,不会掩藏自己内心的,甚至是痛苦,寂寞,懦弱,惆怅的真实感受.这和开头的"我底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得甚于我最好得友人"就呼应了.因为最好的友人也不会比自己的内心更了解自己,所以自己的内心才是最忠实的.(二)《我底记忆》主要在四方面体现了戴望舒前后期的转变.首先就是笔者上文分析到的客观对应物手法——"对象化".诗人把自己一分为二,把内心的感受对象化,戴望舒找到的客体是记忆中的真实的自我.诗人用对应物暗示取代了情感直接表达.情感表达不再泛滥.而是内向收敛,把情绪内向化,与前期很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划清界限.其次是诗人姿态的改变.前期有很强的诗人姿态,《雨巷》时期给人一种作姿作态的感觉."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状态.可是《我底记忆》就收敛很多,写普通人的感受,更平易和亲切.从整首诗的叙述基调,到诗人痛苦,寂寞,懦弱或惆怅的情感体验,也可视为"现代人的孤独".诗人不空泛的说忧愁,而是关注内心体验和普通人的感受.第是语言方面的改变,口语写诗.早期追求押韵,才会"彷徨","惆怅","迷茫"的凑韵脚.现在诗人认识到"韵的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为畸形的".《我底记忆》口语写诗替代了形式化的节奏,而这和诗人在表现音乐性上的转变相呼应.第四是在坚持音乐性追求的中,改变了音乐性的表现方式.杜衡评戴望舒此阶段的转变是"他不再斤斤计较于被中国诗词所笼罩住的平仄韵律的推敲"."字句底节奏已经完全被情绪底节奏所替代".戴望舒也说"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也就是说,戴望舒认为诗的韵律,不再倚重音律,而是在诗的情绪.《我底记忆》中诗人情绪的起伏和诗的节奏是同步的.即郭沫若所谓"用情绪的节奏控制语言的节奏".在音乐性的表现上,从外在押韵转向诗歌内在节奏情绪.所谓"诗的情绪"就是诗本身的内在的节奏.对诗的情绪的探索.和穆木天"纯诗"理论一致,是对诗歌内在规律的探索.而对诗内在情绪的追求又和戴氏情感表达方式转变相呼应,他用客观对应物取代情感直接表达.参考文献:[1]杜衡:《望舒草?序》,《望舒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f2]《望舒诗论》,《戴望舒全集?散文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陈婉,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专业2008级研究生2Ol0年七月。
试析从梦中的吃语到悲愤的控诉——论戴望舒诗歌风格的转变(一)
试析从梦中的吃语到悲愤的控诉——论戴望舒诗歌风格的转变(一)论文关健词:戴望舒诗歌风格梦中的吃语悲愤的控诉论文摘要:在中国新诗史上,戴望舒曾用私人抒情话语在象牙塔里精心雕琢诗歌,宛如梦中的吃语。
在时代风云激荡,民族和个人受难之际,他又面叶会众用诗歌发出悲愤的控诉,诗歌风格也因之发生转变。
在学界过多强调这种转变的转折性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转变的内在延续性。
从文学的角度看,戴望舒的文学史意义,正在于其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私人杆情话语的实践者和守护者。
作为30年代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戴望舒在他短短45年的艰难曲折的生命中,留下了四本诗集—《我的记忆》(1929),《望舒草》(1933),《望舒诗稿》(1937),《灾难的岁月》(1948)一一共九十余首诗歌。
他的诗在包蕴生命的创造中完成了对生命的抒写。
其中,构筑戴望舒诗歌转变的风格是:从梦中的吃语到悲愤的控诉,并且这种转变具有一定延续性。
一、抗战前:在梦的吃语中咀嚼个人的小悲欢戴望舒的诗歌创作活动大概始于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二四年之间。
对此,苏汉(杜衡)曾作过说明:记得他开始写新诗是在一九二二到一九二四那两年之间。
在年轻的时候谁都是诗人,那时候朋友们做这种尝试的,也不单是望舒一个,还有蛰存,还有我自己。
那时候,我们差不多把诗当作另外一种人生,一种不敢轻易公开于俗世的人生。
—一个人在梦里泄露自己底潜意识,在诗作里泄露隐秘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地朦胧的。
从这种情境,我们体味到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术语地来说,它的动机是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
(《望舒草·序》,(现代》3卷4期,1933年8月)这段话虽然不是戴望舒本人所说,但代表了戴望舒在抗战之前对于诗的基本态度。
他把诗当作现实人生之外的另一种人生,这“另外一种人生”是个人的天地,既不愿向他人公开,也不愿他人涉足。
在这天地里,即使“泄露自己底潜意识”“泄露隐秘的灵魂”也是“像梦一般地朦胧的”。
对诗的这种态度在戴望舒抗战前诗歌中基本上是一以贯之的,并逐步奠定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私人抒情性质和梦中吃语风格。
戴望舒的诗歌浅谈
戴望舒的诗歌浅谈戴望舒的诗歌浅谈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戴望舒的诗歌浅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戴望舒以《雨巷》的问世而闻名于中国诗坛,他早期的诗受法国象征派诗的影响较深,他对法国象征派独特的音节有很大兴味,《雨巷》被叶圣陶誉为开辟了新诗音节的新纪元,这首诗表现了象征主义轻蔑格律而追求旋律的美学特色,它以浮动朦胧的音乐暗示诗人迷茫的心境。
可是《雨巷》刚写成不久,戴望舒又开始对新诗的“音乐成分”勇敢地反叛了。
这种反叛主要是对新月派所倡导的诗歌格律的挑战。
戴望舒针对新月派的“三美”要求,指出“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诗不能借重绘画的长处”,“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
他主张以情绪的消涨为内在韵律的无韵诗的写法。
戴望舒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从实践上找到了代替格律的诗形,及时地写出了《我的记忆》那样以散文美为特点的自由体诗歌,找到了“适合自己脚的鞋子”。
有研究者认为由于戴望舒所起的作用,中国新诗从“白话入诗”的白话诗时代进到了“散文入诗”的现代诗时代。
在诗歌创作方面,戴望舒经由早年浪漫主义的感伤抒情到成为现代派代表诗人。
他的诗作内容多写爱情的苦闷和个人的忧愁(如《我的素描》:“我是青春和衰老的结合体,/我有健康的身体和病的心”),也有抑愤之音,如《忧郁》、《古神祠前》。
他的诗中所表现的抒情形象可分为两类:苦闷的孤独者;飘忽愁怨的少女。
代表作有《我底记忆》、《断指》、《寻梦者》、《乐园鸟》等。
这些诗作显示出戴望舒的个人特点:脱尽格律体的外壳;在日常生活中寻觅抒情意象;介乎隐藏自己与表现自己之间的艺术传达方式;现代自然口语的运用。
比如在诗《我的记忆》中,就选取了大量生活中最常见的意象:烟卷、笔杆、酒瓶等等,从而形成亲切感;全诗的语调也是平静的,不动声色,确实是一种“有节制的潇洒”。
试论戴望舒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继承和发展
试论戴望舒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继承和发展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之一。
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文化的借鉴和借助,同时也能够看到他对于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创新。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戴望舒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继承和发展。
一、古体诗的继承戴望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常常使用传统的古体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古体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传统形式,其格律严格,意象深刻,语言简练,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在戴望舒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古体诗的借鉴和继承,同时也发现了他对于古体诗的创新。
他不仅继承了古体诗的格律和韵律,还运用了现代的表达方式和视角,使古体诗产生了新的文学价值。
二、探索语言的创新戴望舒的诗歌也不局限于古体诗的形式,他也大量运用自由诗、散文诗等现代诗歌形式来创作。
在这些诗歌中,戴望舒大胆探索语言的创新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他常常运用富有表现力的意象和象征,通过对于人类生命和文化的思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诗歌不仅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
三、对于文化精神的传承戴望舒的诗歌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传承。
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借鉴,同时也能够发现他对于现代精神文化的探索和思考。
他通过将古代文化和现代理念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深刻内涵和广阔视野的诗歌作品,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综上所述,戴望舒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之一,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他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古体诗形式,也大力推广现代诗歌的创新形式,同时他对于文化精神的传承也是至关重要的。
戴望舒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更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
浅论戴望舒前后期诗作诗风之变异
浅论戴望舒前后期诗作诗风之变异论文关键词:戴望舒诗风变异论文摘要:以抗日战争为界,我们可以把戴望舒的诗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综观其所有诗作,我们不难发现戴望舒前后期诗风迥异。
前期诗作弥漫着感伤悒郁的气息,后期诗作呈现出乐观向上的面貌。
前后期诗风变异,跟诗人自身遭遇、现实处境不无关系。
作为中国新诗“现代诗派”的核心人物,戴望舒“上承中国古典的余泽,旁采法国象征派的残芬,不但领袖当时的象征派作者,抑且遥启现代派诗风。
”[1]对于中国新诗,他有着独特而重要的贡献。
以抗日战争为界,我们可以把戴望舒的诗作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诗作有《雨巷》、《寻梦者》、《我的记忆》、《寒风中闻雀声》等,后期诗作以《元日祝福》、《我用残损的手掌》为代表。
前期诗作充满悒郁感伤之情,后期诗作饱含坚定乐观之气。
一1926年,戴望舒与施蛰存、杜衡等人创办同人刊物《璎珞》,首次用笔名“望舒”,并首次发表新诗。
1928年,在小说月报发表《雨巷》,得“雨巷诗人”称号,从而奠定了其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
“戴望舒把诗当作另外一种人生,同时也把诗看作一种泄露隐秘灵魂的艺术。
”他的诗是心灵的投影,心境的折射。
初恋的阴影使他写下了《路下的小语》、《林下的小语》;订婚仪式之后他对爱情持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执著,使他写下了《百合子》、《八重子》、《村姑》;两人感情性格不合,又使他写下了《过时》、《有赠》。
“戴望舒早期的诗,常常流露出一种哀叹的情调,充满了自怨自艾和无病呻吟,像一个没落的世家子弟,对人生采取消极的、悲观的态度。
”[2]写诗差不多是他灵魂的苏息和净化,是他从现实逃避的遁逃薮。
20世纪20年代的军阀割据与军阀混战,使人民在死亡线上痛苦挣扎,戴望舒面对黑暗现实十分愤慨和绝望,所以当大革命开始的时候,曾对它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他抱着满腔热血,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热情的笔投入党的宣传工作,还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
大革命的失败给戴望舒以极大的精神挫伤,他感到整个世界都陷入了绝望的泥潭,不由发出许多感慨和无奈的叹息:人生的一切劳碌奔波,都只不过是在“寻梦”,可是当“你的梦开出娇艳的花来了”的时候,却是“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寻梦者》)。
浅谈戴望舒后期诗歌风格的嬗变
浅谈戴望舒后期诗歌风格的嬗变中国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峥嵘岁月。
在中国新诗史上,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前期,而在30年代中期蔚然成风的现代派诗歌,以它独特的贡献和作用,在新诗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以“雨巷诗人”饮誉诗坛的戴望舒,是现代派诗歌的领袖人物。
然而对其作品的评价,一向存在分歧,毁誉褒贬,几经沉浮。
很长时间以来,文学史家和评论家,大都把他划在现实主义诗歌主流之外。
对其作品,艺术评价较高,而对其思想内容,批评和非难颇多。
甚至有人认为戴望舒的后期诗歌,在接近人民性上虽有一些亮色,但仍没有摆脱现代派抒写个人情绪的藩篱。
这一论断是有失公允的。
我们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以建设性的态度和动态的眼光去观照和把握诗人创作发展变化的轨迹。
而不能囿于时代的偏见,以静止的观点,狭隘甚至片面地下结论。
戴望舒1905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50年因哮喘病逝世于北平。
大致说来,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可以抗日战争爆发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如果说戴望舒前期诗歌创作是以现代派诗歌风貌为主要标志,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体悟,那么到他创作的后期,大部分诗歌内容,则反映了民族的不幸和苦难,具有凝重的历史感和深广的忧患意识。
诗人生前共出版过四部诗集:《我的记忆》(1929年)、《望舒草》(1933年)、《望舒诗稿》(1934年)、《灾难的岁月》(1948年)。
前三部诗集均在抗战前期出版。
给诗人带来盛誉的前期诗作《雨巷》,写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在白色恐怖弥漫中,诗人被迫隐居于上海松江乡下。
在黑暗的重压下,诗人寻找不到正确方向,“哀怨又徬徨”,于是写下这首诗。
对《雨巷》这首名作,过去不少人仅从诗艺的角度加以欣赏,而认为在思想内容上并无太多可取之处,这是颇可商榷的。
象征派诗注重含蓄和暗示,《雨巷》在朦胧的意境中所透露出来的主观的“希望”流贯全诗,形成诗眼。
简述戴望舒抗战后诗风的转变
简述戴望舒抗战后诗风的转变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人戴望舒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作为上承古典余泽、下启现代诗风的诗坛领军人物,在新诗的发展中,以独特的视角和数量不多的作品而领导了一个艺术流派。
他一生收录成辑的诗作不足百首,先后出版有《我的记忆》(1929年)、《望舒草》(1933年)、《灾难的岁月》(1948年)三本诗集,《我的记忆》和《望舒草》后由作者合编为《望舒诗稿》于抗战前出版。
纵观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全面抗战爆发前的早期诗风①其早期的诗歌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流,情调比较低沉,有较多的感伤气息。
他的第一部诗集《我的记忆》中,收录的作品大多都是情诗和愁诗。
尤其是“旧锦囊”辑中留存的12首诗作,大体都是抒发这种个人哀愁感伤情绪的作品。
如《寒风中闻雀声》中“枯枝在寒风里悲叹/死叶在大道上萎残”两句诗,勾勒出一幅枯枝败叶在寒风中飘舞的萧煞景象,很容易令人联想到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相似写照。
再如《可知》中“可知怎的旧时的欢乐,到回忆都变作悲哀”,《山行》中“见了你朝霞的颜色,便感到我落月的沉哀”等,都表现出作者早期创作的孤独、抑郁、伤感的浓重气息。
1928年发表于《小说月报》的《雨巷》,标志着诗人在新月派的影响之下由浪漫式抒情向象征式表现的一个转折,戴望舒也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
②1933年由现代书局出版的《望舒草》表现了作者诗歌艺术的日趋成熟。
此时的诗人生活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他的精神苦闷而低沉。
但诗人不论从艺术上还是心理上都已不再稚嫩,也不再是穿着别人的鞋子走路,而是努力开拓自己的诗歌创作领域,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在《寻梦者》中,他写道:“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落了的时候。
”这支美丽的歌虽然依然流露着诗人疲倦的心境,然而却告诉了人们一个人生的真谛:任何美好理想的实现,任何事业成功的获取,必须付出一生的艰苦代价来追求。
简述戴望舒诗歌风格的变化
简述戴望舒诗歌风格的变化
戴望舒的诗歌风格经历了两个主要的变化。
1. 在早期的作品中,他主要表达对现实生活的迷惘、失望和感伤。
这些诗歌主要集中在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上,体现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深深不满和痛苦。
2. 从抗战开始,戴望舒的诗歌风格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他的诗歌主题从相对局限于自我转向更为显露的民族、国家主题的表现。
这一转变反映了他对民族、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他对新月派所倡导的诗歌格律的反叛。
他主张以情绪的消涨为内在韵律的无韵诗的写法,反对用韵和整齐的字句来妨碍诗情。
这一时期的作品,如《实难的岁月》和《我用残损的手学》,表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
总的来说,戴望舒的诗歌风格从早期的个人情感表达转向关注民族、国家命运,体现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变化。
试析从梦中的吃语到悲愤的控诉——论戴望舒诗歌风格的转变【豆丁共享】
试析从梦中的吃语到悲愤的控诉——论戴望舒诗歌风格的转变【豆丁共享】试析从梦中的吃语到悲愤的控诉——论戴望舒诗歌风格的转变==================================================================== ==论文关健词:戴望舒诗歌风格梦中的吃语悲愤的控诉论文摘要:在中国新诗史上,戴望舒曾用私人抒情话语在象牙塔里精心雕琢诗歌,宛如梦中的吃语。
在时代风云激荡,民族和个人受难之际,他又面叶会众用诗歌发出悲愤的控诉,诗歌风格也因之发生转变。
在学界过多强调这种转变的转折性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转变的内在延续性。
从文学的角度看,戴望舒的文学史意义,正在于其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私人杆情话语的实践者和守护者。
作为30年代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戴望舒在他短短45年的艰难曲折的生命中,留下了四本诗集—《我的记忆》(1929),《望舒草》(1933),《望舒诗稿》(1937),《灾难的岁月》(1948)一一共九十余首诗歌。
他的诗在包蕴生命的创造中完成了对生命的抒写。
其中,构筑戴望舒诗歌转变的风格是:从梦中的吃语到悲愤的控诉,并且这种转变具有一定延续性。
一、抗战前:在梦的吃语中咀嚼个人的小悲欢戴望舒的诗歌创作活动大概始于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二四年之间。
对此,苏汉(杜衡)曾作过说明:记得他开始写新诗是在一九二二到一九二四那两年之间。
在年轻的时候谁都是诗人,那时候朋友们做这种尝试的,也不单是望舒一个,还有蛰存,还有我自己。
那时候,我们差不多把诗当作另外一种人生,一种不敢轻易公开于俗世的人生。
—一个人在梦里泄露自己底潜意识,在诗作里泄露隐秘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地朦胧的。
从这种情境,我们体味到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术语地来说,它的动机是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
(《望舒草?序》,(现代》3卷4期,1933年8月)这段话虽然不是戴望舒本人所说,但代表了戴望舒在抗战之前对于诗的基本态度。
评戴望舒的诗
评戴望舒的诗,今口口口口,,一评戴望舒的诗(台清)余光.中在中国新诗史上,崛起于三十年代的戴望舒,」:承中国古典的余泽,旁采法国象征派的残芬,不但领袖当时象征派的作省,抑且遥启现代派的诗风,确乎是一位引人注目的诗人。
可是就诗论诗,戴的成就仍然是有限的。
产量多寡一,当然不是评判艺木高下的重要标准。
:风格有无变化,诗境有无拓展,却不容忽视‘奥创遐舒的作品,从《望舒诗稿》到后期的《灾难的岁月》虽也有些变化,但其发展不足令人刮目相看。
他的诗风,塞木上仍是阴柔雅丽的,他的语言并无多夫弹性,二十多年中亦少发展与蜕变,因此其作品之间的差异,主要仍是题材上的,不是语言上的。
‘三十年代的诗人大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困境:早年难以摆脱低迷的自我卜中尔叉难以接受严厉的现实、在个人与集体的两极之间,既无桥梁可通,又舍两全冤计认真正的大诗人一面投入生活,一面又能保全个性,自有两全之计,但是从徐志摩、郭徕奢到何其芳、卞之琳,中国的新诗人往往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二个极端,诗风“变”而来“化”,相省勉强.戴望舒以四十五岁的盛年逝于一九五零年二月,不必分割自己去迁就另一个极端,适应另一个现实,仍算是幸运的。
戴望舒作品的水准,高下颇不一致,真正圆融可读的实在不多。
大致说来,他的毛病出在意境和语言。
比起徐志摩的气盛声洪来,戴望舒的作品显得柔婉沉潜,较为含蓄。
这只是指他的成功之作,可惜他往往失手,以致柔婉变成了柔弱,沉潜变戍了低沉。
往往他的境界是空虚而非空灵,病在朦胧与抽象,也就是隔。
早期的成名作《雨巷》,在音调上确比新月之作多一些曲折,难怪叶绍钧许为新诗音节的一个新纪元。
以今日现代诗的水准看来,《雨巷》音浮意浅,只能算是一首二三流的小品、以三、一t四段为例:她仿控在选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飞默默才干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大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这样的诗境令人想起“前拉菲尔派”的浮光掠影。
浅析戴望舒诗歌
浅析戴望舒诗歌那掩藏不住的忧郁情怀——浅析戴望舒的诗歌情调【摘要】淡淡的忧伤——似乎总是以一种无形的角色在戴望舒的诗歌中演绎着。
戴望舒诗歌的忧郁之情,有五四以后知识分子觉醒后的忧郁;有个人不幸遭遇的烦恼;有大革命失败之后直面人生的惨淡。
戴望舒的诗歌整体上承袭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哀愁情调,充满知识分子特有的忧郁气息。
透过他诗歌中的忧郁情怀,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那一份字面上的哀愁,更是一份对诗人内心的解读。
【关键字】当时社会,人生经历,忧郁,象征,颓废气息,光明一人生经历之于忧郁情怀正如记忆忠实于诗人一样,戴望舒始终忠实于自己的心灵,他的诗歌就是他心灵的自白。
而诗人的心灵与他的人生经历又是息息相关,无法割裂。
因此,要探析戴望舒的艺术世界,探析他忧郁情怀的源头,还必须得把握他的人生经历。
戴望舒短暂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曲折与坎坷。
在戴望舒的前二十年里,他一直处于学习深造的阶段,然在后期的工作中,屡次被捕,并在狱中受尽各种毒刑拷打,当胜利的曙光终于来临,他却在建国后的第二年病逝了。
曲折坎坷的生活经历投影到他的创作上。
诗人曾一度为游离于斗争却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而鸣唱,故此时的创作多以爱情为契机,多愁善感。
为逃避现实的黑暗与丑恶,诗人曾一度隐居乡下,但尘世的烦恼又使他难以解脱,追求美好而不可得,逃避现实又使诗人走向了更深的抑郁伤感,所以他的作品中留下了种种类似深秋晚暮、残叶凋零的意象,无聊寂寞、伤感苦闷的情调充斥在其中。
此外,戴望舒诗歌中的忧郁情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时社会的西化思潮的影响。
书店的倒闭被封、爱情的破灭失望、事业的波折受挫,一件件残酷的事情如一发发炮弹轰击着诗人原本脆弱的心,使他陷入了难以排遣的忧虑痛苦中。
而此时,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兴起,其中的迷离情绪,悲愁感觉,进一步强化了戴望舒的忧愁。
戴望舒诗歌中的多愁善感的情绪吟诵,不仅仅由其自身的悲剧性的生活与心理所铸成,更与当时时代的挤压是无法孤立开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戴望舒后期诗歌风格的嬗变
中国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峥嵘岁月。
在中国新诗史上,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前期,而在30年代中期蔚然成风的现代派诗歌,以它独特的贡献和作用,在新诗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以“雨巷诗人”饮誉诗坛的戴望舒,是现代派诗歌的领袖人物。
然而对其作品的评价,一向存在分歧,毁誉褒贬,几经沉浮。
很长时间以来,文学史家和评论家,大都把他划在现实主义诗歌主流之外。
对其作品,艺术评价较高,而对其思想内容,批评和非难颇多。
甚至有人认为戴望舒的后期诗歌,在接近人民性上虽有一些亮色,但仍没有摆脱现代派抒写个人情绪的藩篱。
这一论断是有失公允的。
我们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以建设性的态度和动态的眼光去观照和把握诗人创作发展变化的轨迹。
而不能囿于时代的偏见,以静止的观点,狭隘甚至片面地下结论。
戴望舒1905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50年因哮喘病逝世于北平。
大致说来,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可以抗日战争爆发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如果说戴望舒前期诗歌创作是以现代派诗歌风貌为主要标志,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体悟,那么到他创作的后期,大部分诗歌内容,则反映了民族的不幸和苦难,具有凝重的历史感和深广的忧患意识。
诗人生前共出版过四部诗集:《我的记忆》(1929年)、《望舒草》(1933年)、《望舒诗稿》(1934年)、《灾难的岁月》(1948年)。
前三部诗集均在抗战前期出版。
给诗人带来盛誉的前期诗作《雨巷》,写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在白色恐怖弥漫中,诗人被迫隐居于上海松江乡下。
在黑暗的重压下,诗人寻找不到正确方向,“哀怨又徬徨”,于是写下这首诗。
对《雨巷》这首名作,过去不少人仅从诗艺的角度加以欣赏,而认为在思想内容上并无太多可取之处,这是颇可商榷的。
象征派诗注重含蓄和暗示,《雨巷》在朦胧的意境中所透露出来的主观的“希望”流贯全诗,形成诗眼。
诗一开头就点出“希望”: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渐渐地,那位“丁香姑娘”开始显现,她有丁香般的芬芳;她的眼神凄婉又迷茫,她像梦一样地一飘而过,消失在雨巷深处。
梦幻中的姑娘消失了,但诗人最后仍执著地对她怀着期待:
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在大革命失败后,心情沮丧而孤寂,精神无所皈依,但他并没有失去对未来的热情,他把这种感情凝聚成诗行,塑造了与诗人结着同样愁怨的丁香姑娘的形象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有人考证,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人希望遇着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
笔者认为这里既有爱情的影子,也有对人生理想的憧憬,
即使说它是一首爱情诗,也无损于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美好的爱情和美好的生活理想都是美的事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现实生活中,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向往升华为对美好理想的憧憬,这是十分自然的。
不管怎样,我们通过诗人塑造的美的形象,能够看到在黑暗的现实面前,诗人并没有躲进象牙之塔沉寂下去,而是在落寞中跳动着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在这个时期,戴望舒还写了《断指》、《村姑》、《祭日》等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的诗篇。
在这些作品中,诗人的视野开阔了,诗情也厚重起来。
1930年,诗人还写了另一类讴歌社会理想的诗篇,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主义的向往。
在《我们的小母亲》里,诗人竟把冰冷坚硬无生命的机械称作是“我们的小母亲”,对待工业文明的不同态度,这也是中国的现代派同西方现代派之间截然不同的地方。
从这些前期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现代派”诗人的戴望舒,他的作品也是异彩纷呈的,不能完全视之表现哀怨情愁、无病呻吟的作品,还应看到跳动着生命活力的侧面。
以抗日战争爆发为界,戴望舒的诗歌创作进入到第二个时期,也是他整个诗歌创作过程中最辉煌的时期。
抗日战争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痛苦的现实,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个现实,并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正如艾青所宣告的:“多少年日月压下来的耻辱与愤恨,将都在我们这一代来清算。
”所有的爱国者都首先意识到自己是中国人,具有强烈的民族危机感。
战争使中国文学愈加渗入了忧患意识和民族特征。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迫关头,在中国诗坛上,现代派诗风几乎消失了。
抗战爆发之后,中国现代主义诗人的心灵独语被滚滚的时代洪流淹没。
梦醒后无路可走的徬徨与寻找家园的茫然情绪,再也无法引人共鸣,民族生存国家安危的现实向每位诗人逼近。
戴望舒则彻底告别“雨巷”情绪,从“我的记忆”中走出,写下了与人民共悲欢,为民族而忧戚的悲壮诗篇。
戴望舒后期诗作以《元日祝福》为起点和标志,开始进入“生命的春天”。
《元旦祝福》写于1939年元旦,作者以激昂的声音向祖国的大地和人民祝福,唱出了不可动摇的理想和信念:“血染的土地,焦烈的土地/更坚强的生命将从而滋长。
”“艰苦的人民,英勇的人民,/苦难会带来自由解放。
”每一行诗都像一串高亢的音符,唱出了人民的心声。
诗人已突破了象征的晦涩和朦胧,格调明朗雄浑,呈现出与抗战前迥然不同的现实主义诗风。
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已把一位忧郁伤感的现实派诗人,磨炼成坚强不屈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战士,他用自己的生命和激情为人民呼喊,为祖国祝福。
与前期创作相比,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已不是过去目光狭窄的自我,而是视域深广的“民族歌手”。
作品的题材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题材已由感伤忧郁的个人情
感生活,向火热的社会生活开掘,内容更加坚实丰厚。
抒情个性转向冷峻峭拔。
如果说前期的戴望舒是一位现代派诗人,那么后期的戴望舒,则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
当然戴望舒的现实主义除了具有那个时代典型性的东西外,还有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同是反映抗日战争这一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我们可以把他和田间的诗作一下比较。
《坚壁》是田间写于1943年6月的抗战诗歌。
被公认为是田间“街头诗”的压卷之作:
狗强盗,/你要问我么:/“枪、弹药,/埋在哪儿?”/来,我告诉你:“枪,弹药,/统埋在我的心里!”
诗人首先给我们勾勒一副中国人民在民族敌人面前严守军事机密,面对面战斗宁死不屈的画面。
语言浅显、形式简练,是愤怒的吼声,是战斗的召唤,具有很强的政治宣传色彩和鼓动性。
契诃夫说:“现实主义文学应该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
它的任务是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
”现实主义是文学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文学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不仅要有真实性,还要有艺术性,现实主义并非不要艺术。
戴望舒的后期诗歌特别是那些反映抗战生活的诗歌,也仍然保持自己的艺术个性。
这不但没有妨碍他作品的现实性和战斗性,相反更具有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更具耐读性,更具魅力。
社会在变,生活在变,诗人的创作也在变。
前期的戴望舒是从初期象征派和新月派走向现代派诗坛的,又在欧美意象派和法国后期象征派影响下,以追求“艺术之崇高”和探讨“人性的深邃”为世人瞩目和肯定。
后期的诗人已由诗的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
在孜孜追求艺术真谛的同时,更自觉地立足于广阔的现实土壤,达到了诗歌艺术和现实生活内容的很好结合,在借鉴西方文学艺术手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自己的特色。
因此,戴望舒后期的绝大多数诗歌,不仅不能被排除在现实主义诗歌主流之外,而且应是现实主义诗歌园地里独放异彩的艺术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