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散文中的水意象

合集下载

简论沈从文作品中的“水”

简论沈从文作品中的“水”

简 论沈 从文 作 品 中的
吴 丹
( 河 南大 学 文学 院 , 河南 开封 4 7 5 0 0 1 )

要: 沈从 文对 水有 着不 一般 的情 结 , 并在 其作 品 中处处体 现 。不仅 体 现在 其作 品 背景 , 还体 现 在作 品
中人 物 与水之 间密不 可分 的关 系。同时 , 水更是 其作 品灵魂 之 所在 , 充满一 种淡 淡的 忧郁和孤 独 、 哀伤 的 情调 。
正离开阮水流域 , 不曾真正离开过水 。他 曾写 “ 我们 又常常在晚上拿了火炬镰刀到小溪里去砍鱼 , 用鸡笼 到 田里 去 罩鱼 。” “ 我欢 喜 辰 州 那个 河滩 散 步 。不
《 三三》 《 静》 《 长河 》 《 如蕤 》, 等等。
更是被水环绕 ,“ 一条河从高 山决涧 中流 出, 江集万 水给我种种 的印象 。檐溜 , 小小的河流 , 汪洋万顷的 山细流 。沿 了两岸 有杉树 林 的河沟 奔驰 而过 …… ” 这 大海 , 莫不 对 于我有 极大 的帮 助 。我学会 用小 小 的脑 就 是饶 城而 过 的美 丽 的沱江 。 子思 索一 切 , 全亏得 水 。我对 于宇 宙 的认识 深一 点 ,
可见沈从文对于水的喜爱 的程度。
上、 水上做背景。故事 中人物 的性格 , 全为他在水边
十 四岁 以后 的沈 从 文 虽 然 离 开 了美 丽 而偏 僻 的 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 。沈从文作 品中动人 的故事 凤 凰县 , 但 仍 然停 留于 阮水 流域 的各个 地 方 , 不 曾真 也大都是建构在水之上 , 如《 边城 》 《 柏子 》 《 丈夫 》
关 键词 : 沈从 文 ; 水; 忧郁
中图分 类号 :1 2 0 7 . 4 2

沈从文小说中水意象的文化解读

沈从文小说中水意象的文化解读

第22卷第6期2005年11月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V ol.22,No.6Nov.2005,078~079沈从文小说中水意象的文化解读刘婷(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在以湘西为题材的小说中,沈从文常将人事的哀乐置于水边加以描绘,水,不仅仅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背景,而且水还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水既给了沈从文创作的灵感和智慧又给了他孤独的享受,在作品中,水,还成为阻隔有情人相会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关键词]沈从文;湘西小说;水意象;文化解读[中图分类号]I2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427(2005)05-0004-03 [收稿日期]2005—07—20看过沈从文作品的人都知道,不仅其作品中的人和事与水有关,而且水对于沈从文本人来说,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

他多次谈到水与他的生命、水与他人格的形成不可分:“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范围,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

……水交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刺激我对于工作永远的渴望,以及超越普通人功利得失、追求理想的热情洋溢。

”[1]他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一文中一再表白自己的文学事业只是建筑在“水”上。

认为“我学会用小小的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是水。

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也亏得是水。

”还说:“水和我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独、作品不可分”[2]。

我们就在他的这一个水的世界里感受水给他的智慧、水给他的寂寞、和水给他的那种受阻隔的无奈。

一、水意象的智慧象征意蕴孔子说:“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关于智者为何乐水,《韩诗外传》卷三第25章中是这样解释的:“问者曰:夫智者何以乐于水也?曰: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

动而之小,似有礼者。

蹈深不疑,似有勇者。

障防而清,似知命者。

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

《边城》的意象表达

《边城》的意象表达

《边城》的意象表达摘要《边城》是中国现代杰出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品,不仅笔触优美、文风清新、情思浓厚,还通过运用多种自然意象,打通了全篇脉络,传达了深刻的寓意,具有强烈的艺术性。

本文从《边城》中描绘的水、黄昏、月亮等丰富的意象入手,结合该小说中的特定情节,深入分析了这些自然意象在小说中的构架作用及其象征意义,从而展现出该小说独特的艺术色彩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边城》自然意象象征引言一“水”的意象――全篇经络“水”是《边城》的中心意象,贯穿着整部作品的始终,在构成故事的经络之余,还渗入到每一个细节之中,使小说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部写“水”的小说,使故事也成为了一个“水边”的故事。

作品开篇就对小溪、河水展开了描述,并将其作为线索引出故事的地点和主角,让水与小说中人物的生活和命运融为一体:“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做成的……贯穿着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般在水……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这些与水有关的描述展现了湘西特有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突出了作品浓厚的乡土气息,奠定了作品的基调,同时也为“水”这一意象在故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埋下了伏笔。

随着情节的起伏,“水”越来越成为了变化发生的标志。

翠翠的爱情之路便是在水花跳跃的端午节开始的。

在第一年观看龙舟赛时,翠翠与船总的二儿子傩送相遇并心生爱意,那时“龙船水刚刚涨过,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晴朗”,与这片清澈明朗的河水一样,翠翠心中荡漾着对遇见爱情的无限快乐和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傩送对翠翠的感觉也是如此。

第二年的端午节,翠翠在看龙船时“忽然落了行雨”,而这场大雨把则翠翠送到了船总大儿子天佑的面前,让天佑爱上了翠翠,也使翠翠的爱情之路出现了转折。

第三年的端午节,“雨落个不停,溪面一片烟”。

傩送和天佑对表示了各自对翠翠的爱慕之情,而此时翠翠的心中也如喝水般混乱不已、朦胧不清,不知如何选择。

沈从文作品中的水意象.doc

沈从文作品中的水意象.doc

沈从文作品中的水意象摘要:湘西是一个山清水秀、充满神秘力量的迷人地方,沈从文用自己的笔给我们展示了湘西世界的风土人情,描绘了湘西的自然景物,在写湘西世界的作品里出现了水、船、山等意象,其中以水这一意象出现的最为频繁,可见水对沈从文和他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沈从文意象水原因表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个多产的作家。

他的作品有小说、散文、书信等形式,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其中以写湘西世界的人、物、事为最多。

在他的作品里出现了水、船、山一系列意象,其中水这一意象出现的最为频繁,可见水对沈从文的重大意义。

现代作家汪曾祺在《晚翠文谈》中称沈从文为“水边的抒情诗人”。

在《从文自传》中说“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

我幼时较美好的生活,大多与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考,水对于我有极大的关系。

”沈从文同时也认为自己的文学事业是建筑在“水”上:“我所写故事,多数是水边的故事。

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做背景。

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上、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

”在沈从文的意识里,水不单单是简单意义上的水,而是一把开启心灵智慧的钥匙,拨开文学与现实生活之间迷雾的手,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沈从文如此钟情于水呢?我认为沈从文钟情于水这一意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在中国古代艺术典籍如《蒹葭》、《关雎》、《山鬼》、《湘夫人》、《洛神赋》中出现了“水”意象,这些作品给了沈从文启发。

中国人大多有着乡土情结,这一点相对于大部分人是通用的,沈从文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

沈从文自15岁离家当兵,直到暮年,回家的次数也是数得清的。

他一直牵挂着自己童年住过的寓所,怀念着家乡的那一湾清波。

离家越远越久,思乡的情绪便会越来越浓。

这时童年记忆的清水便化作一道永恒的记忆深深地印刻在沈从文的脑海里,而这永恒的水对于沈从文来说,便转化成他作品中水这一意象,水像一条血脉贯穿于沈从文表现湘西的作品中。

从沈从文作品中水的意象看其道家思想

从沈从文作品中水的意象看其道家思想

从沈从文作品中水的意象看其道家思想摘要:沈从文的创作风格在现当代文坛独树一格,他多次谈到水在自己的人生和创作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他认为是水养育了他,教会他认识美,学会思考,并且他自己最为满意的作品也是以水为背景。

沈从文当年离开老家只身一人到北京闯荡,他的创作不仅是对故乡的思想,更多的是见到工业文明,大都市生活以后有感而发呼唤一种更为健康的,诗意的生活方式。

他的作品大多被认为带有一种淡淡的田园牧歌的哀愁,沈从文自己却说:“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新,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其实,沈从文借助“水”意象还传达出一股更为深沉的悲哀,其作品中水有清美的德行、坚韧的生命力、孕育万物的母性和生命的无常与不定等特征,而从这些意象中我们能够读出很多道家思想,如虚静观,天人合一等。

这样的解读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抓住的沈从文作品的核心思想,并对观照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沈从文;水意象;道;虚静观;天人合一引言沈从文自己却说:“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新,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许多研究者也开始挖掘其作品中的深刻内涵--道家思想的自然流露,而这些思想的流露离不开作品中水这一重要意象。

本文力图通过其作品归纳出“水”的独特意象,然后进一步来阐释这些意象表达了那些道家思想。

这些工作可以使我们更好的去抓住沈从文作品的深刻内涵,并对观照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具有神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沈从文与水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出生于“凤凰古城”,地处于川、湘、鄂、黔四省交界之处,也正是湘江沅水流域。

凤凰城是一座坐落在山洼里的小水域,城的四周是用石头砌成的城墙,沱江经城而过,城里多清泉,清冽的泉水从山岩缝隙里渗出,人们在石壁上凿成壁炉似的泉井,井前铺着青石板,井边放着竹筒做成的长勺,供人随意舀水之用。

泉井四周长满青苔及羊齿植物映的四周清幽碧绿。

沈从文散文中的水意象

沈从文散文中的水意象

沈从文散文中的水意象1 水的原始意象———亘古如斯的文化承载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忘川悠悠。

沈从文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一文中一再表白自己的文学事业只是建筑在“水”上。

认为“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是水。

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也亏得水。

”“我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我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

故事中我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做背景。

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上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

我文字中的那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

”他的散文《戴水獭帽子的朋友》、《老伴》、《辰河流域的水手》等等,或在河边,或在溪上,演绎着人间的离合悲欢。

即使不直接以水为背景的作品,也带着水的色泽。

《云南看云》中变幻莫测的云彩,五彩斑斓的霞,还有澄明如镜的天。

他们交织出的画面也渲染着水的光彩,流溢着水的音符。

水为何如此深远地影响着他的散文创作呢? 这与水的原始意象密切相关。

1. 1 水象征阻隔,也暗含着联结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一点残余。

”水作为原始意象本是一种自然物象,先民们通过无数次的感悟转化为一种心理积淀,使人们对水达到一种普遍的体验。

在我国,水作为一种原始意象是阻隔的象征,具有阴柔的美感。

在《易经》中,《坎》卦代表水,同时也代表险阻; 《说卦》曰:“坎,陷也”; 《象辞》也说:“习坎,重险也。

”水意象表示阻隔意绪早在《诗经》中就有体现。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曰: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一湾清水,波光摇曳,倒映着相恋双方日益憔悴的身影,载得动多少离人的相思泪? 此岸和彼岸隔着几度春秋? 积蓄着多少惆怅和孤独?沈从文的散文世界,是一个水的世界。

在这方世界里的人物依然也摊派了哭笑吃喝,演绎着悲欢离合。

从水意象看沈从文的审美追求

从水意象看沈从文的审美追求

第21卷第1期安康学院学报V ol·21№12009年2月Journal ofAnkangUniversity Feb·2009从水意象看沈从文的审美追求郑丹青(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水”是中国文化中一种常见的象征。

沈从文的创作与“水”密切相关,体现为“人格的自我写照”、“女性美的化身”、“自然美的写真”和“喻无常与不定”,从而使其作品形成了整体上的阴柔风格。

关键词:沈从文;水意象;阴柔风格中图分类号: I206·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24X (2009) 01-0058-0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

他精心构筑的“湘西世界”,令人流连忘返。

湘西的一脉清波给他以巨大的影响———“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1〕;“水和我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作品倾向不可分”〔2〕。

水粘合了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也成就了沈从文超越个人功利得失、追求理想的热情。

沈从文对水情有独钟,对之深情迷恋,执着描摹,在他的字里行间充盈着水的光和影。

他的整个创作追求的是一种阴柔的风格。

本文将就此作一些探讨。

一、水———人格的自我写照沈从文是湘西人。

他的故乡及他青少年时代游荡的沅水流域地方,历来是一片神秘蛮荒之地。

那里的奇山异水及浓郁的风俗民情对沈从文的浸淫是入其骨髓的。

在幼年游戏于青山绿水之间的逃学生涯中,他接近了自然,体味了自然,特别是水的影响,让他获益不浅。

家乡的水培育了沈从文的性格,潜入了他的灵魂。

当他脱离行伍,踏入城市,面对光怪陆离的都市人生,以“乡下人”自居的他冷眼旁观都市的丑恶,一次次“逃”回那个风淳民朴、如诗似画的湘西小镇,不断地将他那牧歌乡村与都市人生相对照,成为湘西世界的不倦歌者。

同时,他的性格也从童年桀骜不羁的外向感受型转变为了成年时“水静而深”的内向情感型。

童年时影响他形成率真天性的那一脉清波,更紧密地和他的性格及人生追求联系在了一起,水和他的生命人格已不可分。

边城河水的象征意义

边城河水的象征意义

《边城》里河水的象征意义[韩国]安承雄【内容提要】《边城》里的河水在作品占很重要的地位,有了它,作品才不仅是简单的爱情悲剧故事。

它不仅是小说的背景,而且它作为主角,象征性地告诉了我们痛苦和热情共存的人生形式这一深层主题。

【关键词】边城河水象征沈从文破坏沈从文小时候在湘西的生活经验和当兵的经验与河水有很大的关系,他也曾在小说《来客》里直接说过“写小说是河水告他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河水是他创作的源泉。

沈从文在《自传》里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波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

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裂。

我的学校可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从文自传》)我们可以把沈从文的这一说法与法国美学家加斯东·巴什拉尔的说法比较一下。

“在这样的哲学系统里,学问的思想是联系着原初的物质的梦想的,而且冷静的、凝固的智慧是植根于实体的永恒性里的。

”(《水与梦》朝文版)加斯东说人被他所溺爱的某种象征、某种原初的情绪、梦想的气质支配,而且他主张为了把握一个人的热情、信心、理想、思念里的深层的想象世界,首先要把握支配它的物质的属性。

(注:加斯东说人的想象力是从物质产生的,而且他把物质分为四个基本类,即水、火、空气、土。

《水与梦》韩文版)对沈从文来说,支配他的信心、热情、理想以及深层的想象世界的物质就是水。

从他下面这段话,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在我一个自传里,我曾经提到过水给我种种的印象。

(中略)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是水。

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也亏得是水。

”(《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水的德为兼容并包,柔濡中有强韧,从表面看极容易范围,其实则无坚不摧。

水教给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刺激我对工作永远的渴望,以及超越普通人功利得失,追求理想的热情洋溢。

”(《一个传奇的本事》)由此,我们可以了解沈从文小说里描绘的河水不是小说里简单的物理背景,而是与小说的展开及主题有关的象征性背景。

《边城》中水的象征性意义

《边城》中水的象征性意义

边城》中水的象征性意义一.水与人性意义童年的沈从文生活在风景如画的湘西凤凰沅水流域,他的童年是在水边度过的。

在这里,他玩自己的游戏也看河边的人和事,对水的认识是他创作的深厚基础。

水给予了他灵性。

但其实,沈从文小说中大段描写水的场合不多,他将水的色泽浸润到他所塑造的人物上去。

众多人物构成的人情氛围,都有了水的色彩。

翠翠是外表如水一般晶莹剔透,内心像水一样纯朴自然的女孩。

“翠翠在风日里长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黝黑健康的皮肤,在青山绿水的浸染下清明的眼睛,灵动如山中的幼兽。

她是少女的灵气与水的灵动、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完美的结合。

翠翠性格中的温柔、纯净、对爱情的忠贞也都是水之美在性格上的体现。

又如老船夫,朴实忠厚,对陌生人的热情好客令人神往。

“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

有时从神气上估计那远路的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上去,一面说,‘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味道蛮好,送人也合适!'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解渴。

”老船夫勤俭、诚朴待人宽厚。

这种将心比心体贴他人,丝毫不为利益所迷惑的美丽心灵恰如洗涤人世间唯利是图,自私自利尘埃污垢的圣水。

二.水与生命意义水是生命的象征。

在对整个世界文化的宏观考察中,几乎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洪水再生神话。

而且,这种神话都有共同的主题,即世界万物皆诞生于浩瀚无垠的原始大水中,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洪水,那个人类于水中再生的惨烈图景,在各族人民的祖先心里烙上了深深的烙印,成为一种亘古绵延的最深远最普遍的民族记忆。

在原始的直观思维中,水就等同于生命,但是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水的这种生命含义在西方被具化为大海,而在中国为河湖之水。

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水文化意蕴

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水文化意蕴

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水文化意蕴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水文化意蕴在《边城》中的故事就发生在临近水边的“茶峒”小镇里,水在《边城》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水文化意蕴。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水文化意蕴摘要: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个人魅力和文艺风格的作家。

沈从文的性情人格都与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水的特质,渗透出水文化的气息。

沈从文的创作大多以水为背景,讲述发生在水边或与水有关的故事,众多的水意象及水的衍生意象共同形成了一个以水为中心的文化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生命文化、爱情文化和神巫文化是其主干。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水文化意蕴一、沈从文与水的不解之缘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一文中,沈从文一再强调自己“文学事业”的基础并不是建筑在一本或一堆“合用的书”上,而只是建筑在“水”上。

沈从文是一位将水溶进自己生命的作家,水既是他性格的写照,也是他作品的灵魂。

沈从文出生于依山傍水的湘西凤凰,湘西水系发达,自古就有“五溪”之称。

沈从文生于斯长于斯,水深深地透进沈从文的血液,滋养着他的思想和性情。

对于水的性格,沈从文也作了如下分析:“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柔弱中有强韧,从表面看,极容易范围,其实则无坚不摧。

”〔1〕沈从文实际上是以心灵和精神来与水沟通,在水的滋养中,沈从文逐渐形成了对生命的领悟:“我是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是信仰生命”〔2〕;“一个人过于爱有生的一切时,必因为在一切有生中发现了‘美’,亦即发现了‘神’”〔3〕;“美固无所不在,凡属造形,如用泛神情感去接近, 即无不可见出其精巧处和完整处。

生命之最高意义,即此种‘神在生命中’的认识。

”〔4〕正是用各种感觉捕捉“美”和“生命”的人,才会于沉思静观中领悟人生之道,因缘际会,水造就了沈从文柔中带刚、无坚不摧的性格。

黄永玉曾这样描述沈从文:“上善若水……他就像水那样平常,永远向下,向人民流动,滋善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磨石穿的力量。

《边城》中“水”的意象解读

《边城》中“水”的意象解读

《边城》中“水”的意象解读河南省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魏小燕《边城》是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中篇小说,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以湖南湘西区为背景,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

《边城》中的人物生活在沅水畔,那里和平、自然、宁静。

水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靠水生活,在水边过着淳朴的生活。

“上善若水”,边城里的人物也都是具有水的特性的人,他们善良、纯洁、宽容,他们的悲剧又都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时,水又与情节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因此,水在作品中贯穿始终,便具有了特殊的意蕴。

生活之水作品一开始就集中在一条溪上,这里生活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船夫和他的外孙女翠翠。

几句话就点明环境,水是他们祖孙俩生活的中心,他们住在远离茶峒城镇的河岸上,渡船成为联结茶峒和他们家的纽带,老船夫还终日在溪上管理渡船。

在茶峒,人们从事着与水相关的活动,水已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首先,河水为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职业。

主人公翠翠的外祖父靠水度日,翠翠也来帮忙;顺顺是茶峒码头的掌事,也是靠着船运养活了两个儿子———大佬天保和二佬傩送。

还有周围的纤夫、商人、水手、甚至是妓女等行行色色的人物都与水发生着或远或近的联系。

其次,生活中最有意义的节日也与水有关。

翠翠最留恋的热闹节日———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捉鸭子的比赛全部在水上进行,异常热闹激烈。

可以看出,这些虽然是娱乐性质的活动,但在人们心目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显示出一种自豪和光荣,同时也是水中蕴涵的力与勇的象征。

最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形成的淳朴民风也是通过水体现的。

人们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船总顺顺虽不再下水捉鸭子,但“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水,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

”水不仅教会了人如何生活,还教会了人如何做人。

悲剧之水在这样一个用水包裹的纯美世界里,作品中的人物悲剧都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作品中人物悲剧又是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为核心,共同烘托翠翠的爱情悲剧。

水中韵味——探究《边城》中水的意象

水中韵味——探究《边城》中水的意象

水中韵味一一探究《边城》中水的意象从地理位置来看,湘西地区由武陵和雪峰两座高山所环绕,沅水和澧水在其中流淌,沈从文的青年时期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而这也成为了沈从文早期作品的核心和灵魂所在,沈从文从生活中的点滴寻找灵感,用笔触向读者描绘了一幅湘西山水田园画。

沈从文曾为新婚的妻子张兆和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沈从文写道,“我看久了水……对于人生,对于爱憎,仿佛全然不同了。

……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

”作为沈从文创作的出发点和灵感的源泉,“水”为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意境和含义,是其作品的灵魂。

[1]以《边城》为例,《边城》作为沈从文作品中牧歌情怀以及情感世界最经典的写照之一,向读者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爱和感触。

通过细心的阅读,读者能够从小说内容的字里行间由衷的感受作者为读者精心构建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由“水”构筑的世界,也是对“水”的意象最深刻的注解。

为了能够更好的解读和把握作者心中蕴含的“水”的感情,我们需要从《边城》出发,以其中对“水”的描写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现其中独具一格的意象美,意境美。

一、水意象的自然美作为《边城》中最经典的意象,沈从文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水”,他对“水”的描写从普通的自然之景中跳脱出来,写出了水的自然之气和灵动感,这在很大程度上为读者更直接的感受水的美提供了便利。

深谭是边城人的生命水源,对深潭的描写:“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

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

水中游鱼来去,皆如浮在空气里。

”纯净的江水、溪流,水中的游鱼、石子、倒映的高山等无不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自然美景。

作者以河水中的游鱼来衬托水的清澈,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湘西边城“水意象”中自然的纯净与美。

水美,水边的景色也怡人。

“黄泥的墙,乌黑的瓦”和“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处不使人神往倾心。

”等都描写了一段段水边的美景,让我们感受到湘西的青山秀水,感受到边城的朴素、宁静、和谐的美好意境。

简析沈从文作品中的“山情结”和“水意象”

简析沈从文作品中的“山情结”和“水意象”

简析沈从文作品中的“山情结”和“水意象”作者:韩卓异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12期摘要:山青水秀的湘西是沈从文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这里的山和水对他的思想及写作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他的作品可以看到,对山的挚爱使他高而望远,胸怀天下之爱;对水的倾情使他的思想和情感更深沉细腻。

他的思绪经常徜徉在湘西的山水之中,通过作品讲述湘西的山水风情和人事,寄托他的思念与爱恨、期盼与祝福。

他把真挚深沉的情感与湘西特定的山水环境水乳交融般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情境,使人感受到明显的“山情结”和“水意象”。

关键词:沈从文;山情结;水意象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12-0107-03湘西在武陵山脉、雪峰山脉和云贵高原的环绕之中,沅水、澧水在境内交汇,造就了山水相依,山为灵魂水为血脉的神奇的自然环境。

著名作家沈从文在这里度过了宝贵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的生活轨迹遍及湘西的山水,他的创作多以湘西的人事为题材,为人们编织和讲述动人的湘西故事,展示了他心目中神奇的“山情结”与“水意象”。

一、沈从文作品中的“山情结”湘西多山,海拔1 000—1 500米的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境,形成了山连山,山叠山,山外有山,山上有山的山区地貌。

湘西的山不高,但剧烈的地壳运动加之山间湍急的河流的浸蚀冲刷,如鬼斧神工般造就了奇异的山形,山中多奇异的岩洞,山路蜿蜒曲折,林木葱茏茂密,犹如人间仙境,这样的环境为沈从文的“山情结”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一)沈从文对山的情感源于他对家乡的挚爱沈从文在散文《凤凰观景山》中写道:“从小生长在湘西苗区一个小小山城中,周围数十里全是山重山……即或乐意忘记也总是忘不了。

”因此,山成为沈从文文学作品中重要的角色,或为背景以衬托氛围,或寄托情感以成意境,或承载情节以成故事;在他的生活中,山也成为了永远的记忆和终生的眷恋。

沈从文在散文《箱子岩》中写道:“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彩屏障……”14年后,作者又来到箱子岩,故地重游,他写道:“四点左右,黄昏已逐渐腐蚀山峦与树石轮廓,占领了屋角隅。

沈从文与川端康成小说中的水意象

沈从文与川端康成小说中的水意象

2009年第3期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N o.3,2009 (总第115期)J O U R N A I.O F M I JD AN JI A N(;(:()I。

I。

EG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Seri al N o.115沈从文与川端康成小说中的于凤艳“水”意(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宁夏银川750021)象[摘l g]20世纪的东方文坛上,沈从文和川端康成以其作品诗化的语言,抒情的笔调,对传统文学的浓情厚意,在两国文坛上独树一帜。

他们的小说融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于一体,在对自然风物的描摹中抒写着传统的美丽与哀愁,而“水”成了两位作家在小说中叙事抒情的特殊载体。

[关键词]水;归属;孤独;漂泊[中图分类号]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23(2009)03一0017一0220世纪的东方文坛上,沈从文和川端康成以其作品诗化的语言、抒情的笔调。

以及对传统文学的浓情厚意,在两国文坛上独树一帜。

沈从文与川端康成的小说能够在国内外引起众多读者的关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来自于作家小说创作中强烈的抒情倾向。

他们的小说融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于一体,在对自然风物的描摹中抒写着传统的美丽与哀愁,而“水”成了两位作家在小说中叙事抒情的特殊载体。

一、归属之“水”在理想与现实不断冲突的失望与痛苦中,人类会自然地运用其智慧寻找一个内心世界的平衡点,因此贯穿沈从文作品的一个主题就是长河的宁静和伟大。

面对20世纪越来越凸显的拜会现象,沈从文笔下的长河永远充满着阳光和神秘的迷人魅力,它是人类自然本性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也是智者们追求的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象征着作者内心深处的理想中国。

在沈从文笔下。

现代城市吞噬r人的自然天性,而被物质文明和宗法礼教双晕枷锁控制着的古老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也一步步丧失了原有的自然状态。

长河边寂寞开无主的芭茅花,顺乎天性地自在地生长,田间耕作的男女虽有着苦痛的经历却仍IH尽力活下去;而文明演进的代价之一却是人性的丑恶对美的胜利。

探析《边城》中的水意象

探析《边城》中的水意象

40探析《边城》中的水意象王鑫洁 山东淄博实验中学摘要:沈从文的《边城》描绘的是一个水边小城的故事,整部作品都被水意象占据,细细品味,这部作品的每一个字都洋溢着水意,在不同的语境里表达着各具特色的象征意义。

本文主要对《边城》中的水意象进行分析,首先解释了意象这一术语的含义,介绍了沈从文和边城,然后从内容上对边城中水意象所蕴含的乡土情结进行描述,进而从功能上分析了水意象的叙事功能。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水意象意象,并不是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反映,而是客观事物经由创作主体的内心经验而被创造的艺术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是作者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起到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作用,从而更好的渲染气氛,达到暗喻主题的作用。

一般来说,对意象的选择和运用不仅能够折射出作者的个性特征,还能够展现作者所处时代的特征和审美心理。

沈从文《边城》中多次使用水意象,作为一条隐形的线索贯穿故事的始末,串联起边城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一、沈从文与《边城》沈从文作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和文学史家,一生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成书较多的一位。

其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古朴的语言格调,淋漓尽致的展现着浓郁的地方色彩。

《边城》是沈从文众多文学作品中最能展现其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也折射出他对于人性自然美的追求。

其笔下的边城是在川湘交界之地一个叫做茶峒的小镇,沈从文对这个地区的风土人情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以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为载体,突出了人性的美好与心灵的纯净。

《边城》中多次出现水这一意象,饱含着沈从文的情绪、情感,尤其是浓烈的乡土情结,同时也引导着故事情节的次第进行。

二、水意象中的乡土情结(一)水意象中的乡土风景沈从文用最多的笔墨来描绘各种水景,江水、溪流、游鱼、石头……沱江水是沈从文的人生寄托,来去皆可计数的游鱼衬托着水的清澈,暗喻湘西边城水意象的自然与纯净。

同时,水边景色与四周环境的协调给人愉快的印象,构建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使读者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边城的和谐、宁静与质朴。

沈从文创作中的“水”的意蕴

沈从文创作中的“水”的意蕴

沈从文创作中的“水”的意蕴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水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这点从《边城》就可以得到。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沈从文创作中的“水”的意蕴。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沈从文创作中的“水”的意蕴摘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异常丰富的意蕴。

沈从文作为“湘西水乡”的孩子,其独特而丰富的“水乡”成长经历使他对水形成了独到而深刻的体悟。

从创作题材到人物形象,到思想主题,再到审美意趣的选择,沈从文的文学世界充溢着水的精神与灵韵。

本文主要以《边城》为例,探索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水的意蕴。

论文关键词:沈从文,《边城》,水,意蕴一、自然纯净《边城》那青山绿水的世界相对于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都市世界是相当纯净的,那里充满了诗情画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始的自然生命力得到了极致的张扬。

《边城》开篇在描摹翠翠的外貌时这样写道:“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

为人天然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 [2](P209) 这清澈如水的眼眸,活泼如小兽物的性格都体验了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与统一。

生活在一片碧水清波中的翠翠纯净而脱俗,与水融为一体,具有水的灵性与美质。

与翠翠一样,不论是老船夫,还是傩送兄弟,亦或是其他渡河人者,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体现了生命最原始的自然与纯净,即便是妓也自然地生活着,“也永远那么浑厚”。

水的本质是至洁至净的,水边的生活荡涤了人们的心灵,生命回到了最初的自然状态,人性回归自然,人真正成为了一个自然的人。

在《边城》的世界里,沈从文实现了他崇敬自然生命的理想生命意识。

二、温柔情爱柔情似水,水是悠长的,情是深浓的,水含着情而香醇,情溶于水而绵长。

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抒情意象,悠悠的水总蕴含着浓浓的情。

这一点在沈从文的创作中也得到了突出地体现。

拿翠翠的爱情来看,她与二老在河边的渡船相遇,双方春心初动;又于端午龙舟赛时相互倾心;历经曲折,最终以大老葬身江水二老远渡他乡结束。

从审美角度探究沈从文短篇小说中水的意象

从审美角度探究沈从文短篇小说中水的意象

从审美角度探究沈从文短篇小说中水的意象07中文2班蒋小威指导老师:张建华0706010166摘要沈从文的创作与水有着不解之缘,他的小说是水泱泱的一片,给人美的享受。

这种美因为符合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而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因为养育了一群真善美的女孩,而牵动了我们的心;因为绽放了一种生命的力量,而激发了我们的活力。

水这种意象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让我爱上湘西的同时也爱上了水这种文化。

本文通过从审美角度探究沈从文笔下水的意象,希望通过水带来的自然美、人性美和生命美,而引起我们对水文化的更深的了解,也让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沈从文笔下水一般清澈明亮的湘西世界。

关键词沈从文;水;自然美;女性;生命力。

ABSTRACT Shen Congwen's creation has a deep bond with water, his novel is a magnificent water, give us beautiful enjoyment. Because the beauty meet Chinese traditional natural aesthetic view, and attracts our attention; Because of a group of parenting beauty girl, and influenced our hearts; Because blossom a life force, and inspired us with vigor. The image of water in his work appeared again and again, let me love xiangxi while also fell in love with the water culture。

This article through aesthetic Angle explore Shen Congwen's works from the image, hoped through water caused by natural beauty and humanity and life beauty, and cause us to water culture of deeper understanding, also let us can more profoundly realize Shen Congwen's works water generally bright and clear xiangxi world.KEY WORDS Shen Congwen;water;natural beauty;femininity;vitality目录1.前言 (1)2.沈从文与水 (2)3.水的意象产生的自然美 (3)3.1水的自然美学观 (3)3.2水在沈从文作品中产生的自然美 (4)4.水的意象与女性的美 (5)4.1水与女人息息相关 (5)4.2水塑造一群真善美的女人 (6)4.2..1清纯活泼的少女 (6)4.2.2洒脱的痴情妓女 (8)4.3水的隔离与女人的酝酿 (9)5.水的生命律动美 (10)6.总结 (11)参考文献 (11)致谢 (12)从审美角度探究沈从文笔下水的意象1.前言沈从文以其清晰明丽的线条为我们勾画了一个美丽的湘西世界,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他笔下自然、朴质、健康的人和景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解读《长河》沈从文

解读《长河》沈从文

《长河》中河流意象浅析《长河》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品之一。

小说主要描写湘西下层人民的生活。

在《长河》中,河流是人们生活的场所,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寄托之地。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文本中河流这一印象。

一、河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河流的现实功用)作者在题记中说:“用辰河流域一个小小水码头作背景,就我所熟悉的人事作题材,来写写这个地方一些平凡人物生活上的‘常’与‘变’,以及在两相乘除中所有的哀乐。

”人们生活在辰河两岸,依赖辰河生活,辰河见证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分分秒秒。

河流是人们交往、出行、进行经济活动的交通媒介。

“他预备过河去看看。

”老水手想把“新生活”到来的消息告诉自己的好兄弟滕长顺。

“到河边他准备过渡。

”坐船过河是他到对岸的唯一途径。

“既然是个小小水码头,情形也就和其他码头差不多,凡由辰河出口的黔东货物,桐油、木材、烟草、皮革、白蜡、水银、和染布制革必不可少的土靛青、五倍子,以及辰河上游两岸出产的竹,麻,与别的农产物,用船装运下行,花纱布匹、煤油、自来火、海味、白糖、纸烟、和罐头洋货,用船装运上行,多得把船只停靠,在这个地方上‘覆查税’。

”所有的货物都要装到船上,然后借助河流运到市场,才能完成经济活动。

“当地橘子园虽极广大,菜蔬杂粮产量虽相当多,却全由生产者从河码头直接装船,运往下游,不必需另外经由什么庄号上人转手。

”产品生产量稍大的家庭都拥有自己的船只。

船依靠河流而存在。

会长要去看长顺的橘子园,“两个人当真就过河下萝卜溪。

”老水手“知道长顺家卖了一船橘子给镇上商会会长,今天下树,因此赶紧渡河过萝卜溪来帮忙。

”夭夭要到河对岸找老水手满满,“河边本有自己家里一只小船,”不坐它,“反而走到下游一点金沙溪溪口边去。

”夭夭要坐装运蔬菜的船。

即使选择不坐自己家的船,选择借助别人的帮助,但还是得坐船。

纵观全文人们不是开船渡河,一坐就是数月,或是串门到对岸,都必须过河。

河流连接的不仅是河的两岸,更多的连接了两岸人民的生活的两个世界,两个有些许差异的现实世界和没有区别精神世界的世界。

沈从文的恋水情结

沈从文的恋水情结

沈从文的恋水情结沈从文是中国现代作家中的一位文学巨匠,其作品以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而著称。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一种特殊的情结,即恋水情结。

恋水,是指沈从文对水的深深热爱和迷恋。

在他的作品中,水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水既是生命的源泉,也是美的象征。

沈从文通过描写水的形态和特性,以及水与人的亲密关系,表达了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水是一个重要的背景元素。

无论是《边城》中的及笄河,还是《湘行散记》中的悠悠湖水,水总是与故事情节密切相关。

水在小说中往往象征着生命和感情,通过对水的描写,沈从文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边城》中的及笄河是整个故事的核心,水是神秘又美丽的,代表了自由和精神的追求。

小说中的女主角荷花就像一朵江南的水花,活泼纯真又独立自主,象征了温柔和坚强。

而男主角武家坡则是一个困在边城的孤独灵魂,他渴望自由和远方,如同细流汇入大河,渴望与大海相遇。

通过对水的描写,沈从文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复杂情感和内心的纷扰。

在沈从文的散文中,恋水情结更为明显。

他写湘江的《湘行散记》,以湖南出行为主题,以怀旧情怀和对水的热爱为线索,描绘了水与人的情感纠葛。

他感叹湘江之美:“水的美以水的态度最动人。

”他通过对波光粼粼的湘江水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和自然之美的热爱。

沈从文的恋水情结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水在他的作品中既是一种具体的自然景观,也是一种精神的追求。

他通过对水的描写和想象,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恋水情结也反映了他对人性的思考,他相信人是有感情和情感的,只有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从文散文中的水意象1 水的原始意象———亘古如斯的文化承载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忘川悠悠。

沈从文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一文中一再表白自己的文学事业只是建筑在“水”上。

认为“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是水。

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也亏得水。

”“我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我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

故事中我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做背景。

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上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

我文字中的那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

”他的散文《戴水獭帽子的朋友》、《老伴》、《辰河流域的水手》等等,或在河边,或在溪上,演绎着人间的离合悲欢。

即使不直接以水为背景的作品,也带着水的色泽。

《云南看云》中变幻莫测的云彩,五彩斑斓的霞,还有澄明如镜的天。

他们交织出的画面也渲染着水的光彩,流溢着水的音符。

水为何如此深远地影响着他的散文创作呢? 这与水的原始意象密切相关。

1. 1 水象征阻隔,也暗含着联结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一点残余。

”水作为原始意象本是一种自然物象,先民们通过无数次的感悟转化为一种心理积淀,使人们对水达到一种普遍的体验。

在我国,水作为一种原始意象是阻隔的象征,具有阴柔的美感。

在《易经》中,《坎》卦代表水,同时也代表险阻; 《说卦》曰:“坎,陷也”; 《象辞》也说:“习坎,重险也。

”水意象表示阻隔意绪早在《诗经》中就有体现。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曰: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一湾清水,波光摇曳,倒映着相恋双方日益憔悴的身影,载得动多少离人的相思泪? 此岸和彼岸隔着几度春秋? 积蓄着多少惆怅和孤独?沈从文的散文世界,是一个水的世界。

在这方世界里的人物依然也摊派了哭笑吃喝,演绎着悲欢离合。

一湾清水或者让他们失去了的爱情,或者让他们痴痴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

《一个多情水手和一个多情妇人》中的牛保,为了一个女人,也为着一份尊严,与另一个水手持篙乱打,最后落水身死。

他竟然连遗嘱都没来得及说,从此以后这个妇人阴阳相隔了。

河水卷走了牛保,卷走了妇人依稀的希望。

傍水而依的吊脚楼从此消散了妇人的笑声,江畔的晨雾隐没为妇人那带着镀金戒指的纤纤手腕.属于他们的伊甸园瞬间坍塌,原始的热情与力量升腾为浮光掠影。

河水阻隔了现世中的幸福,却也成就了天国里的英雄! 这是一幕撼人心魂的悲剧,可沈从文却从中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既然生之意义受到揶揄,那么以死的形式追求生之意义,也不失为高尚和永恒的。

水象征着阻隔,然而,容易忽略的是它也暗含着联结,老子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万事万物皆相反相成。

在《一个多情水手和一位多情妇人》中,正是那条河系连着水手和妇人,是河把水手从千里之外渡到妇人的吊脚楼旁。

而在涛天白浪里凯旋归来的水手,尽管承受着船上飘泊的艰辛与苦痛,也毫不犹豫地预支了几个月的快乐。

水的那头潜藏着无数险滩礁石,却因为水的这头有妇人的翘首顾盼,于是江水也就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

江水见证着多情水手与多情妇女原始清新的爱情。

“水”也联系着湘西的古今,生命的源泉浇灌着湘西的土地。

这片远古的蛮荒之地,经历了大自然的无数枯荣,人类的烧杀抢劫。

水揉碎了湘西先民创业初期与天斗与人斗的血泪背影。

在他们的血管里,却流着湘西的水,在他们的歌声里,同怀着对这“水”深深依恋与感激,因而,这方水成了他们一脉相承的精神纽带。

1. 2 水象征孤独,也流淌着温情有人说,孤独是一种境界,孤独是一种美丽,孤独是一种情结。

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似乎都落入孤独这张网。

沈从文是孤独的。

孤独是他困厄生活中亲密的伙伴。

沈在给妻子张兆和的信中说:“今天的河水极清浅,河床中大小不一的石子历历可数,如棋子一般,较大的石头上必有鲜绿色蓝丝,在水中飘荡,摇曳生姿。

这宽而平平的河床,以及河中东西,皆明丽不凡。

两岸山树如图画,秀而有致。

船在这样一个河中行走,同船中缺少一个你,觉得太不合理了。

”澄明透彻的河水中浅绿色蓝丝,泄露了作者的心事。

表面的平静后却隐藏着与思念相伴的忧郁,妻子不在身边让寂寞有了可趁之机。

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古老的渡船,幽静的碾坊以及神秘的油坊,所有美丽的事物排山倒海向沈从文涌来。

“美丽的东西总是愁人的”,于是孤独蔓延了心房。

然而,正如沈从文所说:“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

”水的孤独意绪背后,同样也流淌着温情。

“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着着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

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我先前一时还提到这些人可怜的生,无所为的生吗? 不,三三,我错了。

”一抹夕阳,各色圆石,四围山色,一切都镀着夕阳的色泽。

温暖的光彩萦绕着缕缕柔情。

那是关于生命的彻悟,关于爱的体味。

感恩于造物主的神奇造化,感恩于芸芸众生的恬淡自如。

总之,是出于对于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生命形式的感恩。

因而,水的意象不经意间又从孤独中突围,翻涌出温情的浪流。

1. 3 象征生命之源,又是死亡之渊沈从文多次谈到水与他的生命,水与他的人格形成不可分:“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范围,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刺激我对于工作永远的渴望,以及超越普通人功利得失,追求真理的热情洋溢。

”在沈从文的笔下,水已不是一个纯粹的“物象”。

经过人生中的敲击捶打,它已磨合为一个对湘西挥之不去的眷恋和追忆;随着时光的流逝,在漂泊的忧虑中,它已成为一种顽强的精神支撑的迫切期待; 而从更深刻的文化背景上考察,它也是中国人潜意识里“母亲”的原型。

水哺育了湘西万千的人民,伴他们度过每一个日子,奔流成湘西人民繁衍生息的历史。

水寄予着纯朴的湘西人对复杂人生的深层感慨,体悟和解释。

同时,这方湘西水,也并非总是那样温顺可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那些以船为生的水手,为着那点微薄的工资活命和养家,就不得不把自己的全部劳力,甚至生命,交给一种似是而非又注定会葬身河底的将来。

《辰河小船的水手》中,三个水手,命里注定了划船,因而尽管在下雪的恶劣天气里,还是得边骂野话边脱下裤子跳下水去,托起搁在石罅里的船,凭一种责任,一种信念和一种目的,让船在辰河上飞流下去。

“三十七年的经验,七百里路的河道,水涨水落河道的变迁,多少滩,多少潭,多少码头,多少石头—是的,凡是那些较大的知名的石头,这个人就无不能很清楚地举出他们的名称和故事,划了三十七年的船,还只是孤身一人。

”湘西人在生命的激流中永远搏击,即使身在死亡之渊,依然那样恬淡从容,守着生命的勇敢、坚韧的真义。

2 水的生命意绪沈从文在《湘行散记》中《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中抒情说道:“看到日夜不断,千古长流的河水里的石头和沙子,以及水面腐烂的草木,破碎的船板,我触觉一个使人感觉惆怅的名词,我想起“历史”。

他感慨地说:“历史是一条河。

”其潜在的意思是“生命是一条河”,湘西人生命就在这条河上沉浮。

沈从文散文中的女性,大多生在水边,长在水边; 高兴源于水,悲哀产生于水,水上求生,水上遭遇不幸。

水承接着她们的生生死死,她们就像一朵朵水上花,绽放出别样风情。

2. 1 出水芙蓉———青翠欲滴的湘西少女地处边陲极境的湘西,承接的是三楚遗风,因而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相悖。

沈从文的散文以荆楚文化为背景,在绚烂多姿的荆楚文化展示中生发出来关于人生社会的理想图式。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山鬼》)“哀梁会之永绝与,哀一逝而异乡”屈原和曹植莫不称叹这些女子不愧是水之精灵。

她们都是在水一方的佳人,一个个水润润,活泼泼,顾影低回,愁眉一展,盈盈一笑,却依旧褪不掉那永世不再的遗恨,随着江水流到地老天荒。

沈从文《老伴》中弄船者有短小精悍的花苗帕,头戴格子花帕,腰围短短裙子,有白面秀气的所里人,说话时斯文尔雅,一张口又善于唱歌。

“水灵秀气的苗族女子,那腰围上精心绣出的花瓣,美丽得就像即将绽放的梦,依稀还能听到花开的天籁之音。

头上环佩叮当,银饰轻舞飞扬,和着青春活泼的心跳动的节奏。

”凡属落洞的女子,必眼睛光亮,性情纯和,聪明而美丽,必未婚,必爱好,善修饰。

平时娴静自处,情感热烈而不外露,转多幻想,间或出门,即自以为某一时无意中从某处洞穴旁经过,为洞神一看到,欢喜了他。

因此更爱独处,爱静坐,爱清洁。

有时她会自言自语,常以为那个洞神已驾云乘虹前来看她。

这些女子遗世独立,代表着山水的精魂与灵气,她们美丽又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正如山鬼样“既含睇兮又宜笑,与慕予兮善窈窕”,又如湘夫人伫立水边,看“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切都透着神性的非现实的女性美。

2. 2 铿锵玫瑰———奔流不息的湘西妇女沈从文的散文中有一些老年妇女的形象,她们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把丈夫和儿女渡到幸福的彼岸,而自己却红颜老去,徒留下枯槁憔悴的空壳。

与其说悲凉,不如说悲壮。

她们敢爱,懂爱,这些女人就是女人,甚至没有名字,女人就是她们的名字!她们披星戴月,屋里屋外地奔忙操持着,把农家的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们纤细的双手被岁月套上厚厚的老茧,但她们却用这双更坚韧的武器应付着生命中许多突如其来的袭击。

这些女人怀揣着对美丽,珍贵情感的向往,默默地生活在湘西的青山绿水间,喂猪养鸭,挑水种菜,渍麻纺纱,推磨碾米,无事不能,亦无事不做。

她们就像荆棘中生长的玫瑰,火红地炽烈着生命的光和热,也为子女们开辟出肥沃的心灵后花园。

由于命运的安排,生活的重压,不幸、穷困与湘西妇女如影随形。

然而她们所开辟的心灵后花园中供奉着爱和自由。

沈从文对于老年湘西妇女寥寥数笔的刻画,让人心中充溢着岁月的沧桑感。

《鸭窠围的夜》中有一段堪称绝妙之笔。

“且有虽为天弃还不自弃的老妇人,闭着眼睛蜷缩成一团蹲在火边,悄悄地从大袖筒里取出一片薯干,一枚红枣,塞到嘴里咀嚼。

”这些湘西老妇人历经了世间的沉浮,已近暮年的她们早已心如止水。

不管世界如何变化,她们能够恬淡安详地咀嚼生活。

或许此时的生活早已褪去光鲜的色泽,柔滑的质感,可干涩老皱更能呈现生命的本色。

奔流了一生的她们开始懂得固守生命中本质的东西,比方说淡定,满足。

2. 3 空谷幽兰———爱如潮水的湘西妓女湘西的妓女生活在狭小肮脏的吊脚楼里,生活赋予她们的只有受蹂躏,受侮辱,唯一将她们当人看的是船工水手。

而同时,惊涛骇浪中出生入死的水手也把她们当成唯一的慰藉。

两情相悦,于是碰撞出爱情的火花,火光中闪烁着原始的热量与力量,沈从文从中提炼出独特的人性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