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海淀 五年级 数学 试卷【含答案】
![海淀 五年级 数学 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48dfb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3.png)
海淀五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 3B. 4C. 5D. 62. 1千米等于多少米?A. 100B. 1000C. 10000D. 1000003. 下列哪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圆形4.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12B. 13C. 15D. 185. 下列哪个数是立方数?A. 8B. 27C. 64D. 125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2的倍数的个位数一定是0。
()2. 1小时等于60分钟。
()3. 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同一种图形。
()4. 两个质数相乘,得到的数一定是合数。
()5. 1米等于100厘米。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5 + 3 = __2. 100厘米 = __ 分米3. 长方形有 __ 个直角。
4. 3的立方是 __。
5. 60分钟 = __ 小时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列举出5个偶数。
2. 请写出3个质数。
3. 请写出3个立方数。
4. 请写出2个长方形的特征。
5. 请写出1千米等于多少米。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4. 3的平方加5的平方等于多少?5. 一个班级有20个男生和25个女生,求这个班级的总人数。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下列数列的规律:2, 4, 6, 8, 10,2. 请分析下列图形的规律:正方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直尺和圆规画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
2. 请用直尺和圆规画一个长为10厘米,宽为5厘米的长方形。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简单的加法游戏,要求包含至少10个不同的加法算式。
判断推理完整解析--花生十三
![判断推理完整解析--花生十三](https://img.taocdn.com/s3/m/7acdf240b307e87101f696f4.png)
2012省考备战材料第一期2012国考行测真题判断推理解析----花生十三逻辑推理答案为:81-90 DCDBA DCBCA91-100 BACBD BDACA101-105 BDACA106-115 BDBDA BCCDA第四部分判断推理(共35题,参考时限35分钟)一、图形推理。
请按每道题的答题要求作答。
请开始答题:8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 B C D答案为D【花生十三解析】构型关系,四种图形每种一个。
8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 B C D 答案为C【花生十三解析】构型关系,均为点相交,无面相交。
8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 B C D答案为D【花生十三解析】数量关系,第一行为一笔画,第二行为两笔画,第三行为三笔画。
8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 B C D答案为B【花生十三解析】数量关系,除去月字,方形的数量为0、1、2、3、4。
85.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所折叠而成?A B C D答案为A【花生十三解析】【空间几何关系】画橡皮,或者确定共有边;B选项一四两面不相交,排除;C选项六面与一相交边不对,排除;D选项二四面相交边不对,排除。
以下86~90题,每个题目包含六个或六组图形,请把它们分为两类,使得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
A.①③④,②⑤⑥B.①④⑤,②③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④⑥,②③⑤(答案:B。
例题中,①、④、⑤都是一个图形,②、③、⑥都是由内外相似的两个图形组成)86.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⑥,③④⑤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①③④,②⑤⑥PS:图④的实心点位置有误,应在图形左侧答案为D【花生十三解析】构型关系,①③④实心点在左侧,②⑤⑥实心点在右侧。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c2defa397375a417866f8ff9.png)
【注】主观能动性
又叫自觉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
包括:
①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即通常说的“想”。 ②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即通常说的“做”。 ③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即通常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材料:为确保奥运会开幕式顺利举行,在奥运体育场馆外 围将会有一个“消雨防线” ,如果降雨云系就要来了,在 它还没有到达 防线之前,就会被人工消雨设施进行空中拦 截 ,含有碘化银的炮弹被打入有大量积雨云的 4000 至 5000 米高空,碘化银在高空扩散,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 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达到一定体积 后降落,这样迫使雨 水提前降临
(3)反对两个错误倾向
只承认静止而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否认运动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 否认相对静止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议一议:下列这两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①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②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 错误,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6
自然界的规律: 80 日 季 止 雁 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 持 资本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的规律: 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60 复 食 万 出 高 百 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人的思维的规律: 40 北 南 封建社会 余 塞 分 规 20 翔 稻 里 北 数 奴隶社会 律
(但是可以‘改变’)
A.甲规律存在的客观条件改变了,取而代之由乙规律发生 作用。即:发生作用的规律种类改变了。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属性,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规 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即: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改变 了。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c481fc770bf78a652954ed.png)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及参考答案作业(一)一、请指出下列判断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1、工作不仅要有股拚劲,而且还要注意方法。
2、要么是他作案,要么是你作案,二者必居其一。
3、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
二、指出下列定义或划分中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什么1、贪污不是合法行为。
2、贪污犯就是侵蚀、破坏社会主义大厦的蛀虫。
3、为了保证旅客的安全,铁道部门规定:严禁携带易燃品、爆炸品、腐蚀品、危险品、雷管、火药进站乘车。
三、下列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推理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凡作案人都有作案动机,他有作案动机;所以他是作案人。
2、凡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凡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凡故意犯罪都是侵犯财产罪。
3、如果某甲是强奸犯,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某甲应受法律制裁;所以某甲是强奸犯。
4、甲或者犯收受贿赂罪,或者犯玩忽职守罪;某甲犯收受贿赂罪;所以某甲没犯玩忽职守罪。
5、任何法律行为或者是单方法律行为,或者是双方法律行为,或者是共同法律行为;遗嘱法律行为是单方法律行为,所以,遗嘱法律行为不是双方法律行为,也不是共同法律行为。
6、所有因病死亡都是正常死亡;所以所有因病而死的都不是非正常死亡。
四、下列议论各违反哪条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犯什么逻辑错误?1、劳动创造财富,作家在辛勤劳动,所以,作家也在创造物质财富。
2、你对创建“平安”的建议是正确的,我完全同意。
不过,你的建议中有些地方是值得商榷的。
参考答案(一)一、请指出下列判断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1、联言判断,逻辑形式:p→q2、不相容选言判断,逻辑形式:p要么q3、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形式:p→q。
二、指出下列定义或划分中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什么1、逻辑错误:定义用否定联项。
2、逻辑错误:以比喻代定义。
3、逻辑错误:混淆根据、子项相容。
三、下列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推理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三段论,不正确,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19383d6fd0a79563c1e72b8.png)
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至于白花,那是因为细胞液里不含色素的缘故。
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
()(2)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
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解析:(2)句较为复杂,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
“例如牡丹”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同时“自然选择”与“人工栽培”进行比较,突出了人工栽培的进程快。
在作比较的同时,还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答案:(1)举例子(2)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3、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⑴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 )⑵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 )⑶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⑷这里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 )4、下面语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墙壁白色。
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衬托。
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而到花开时节,却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说明方法有。
3.⑴记叙⑵说明⑶描写⑷议论4.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一、下面各句属于哪种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a.下定义b.作比较c.列数字d.打比喻1.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2.大礼堂的主席台有小会场那么大,可以容纳三百多人。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4.桥长 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5.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
()说明方法练习题(一)1、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
集合论初步知识和集合运算规律
![集合论初步知识和集合运算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eb53ec1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0.png)
集合论初步知识和集合运算规律集合论是数学的一个基本分支,它研究了集合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
集合论的主要概念和运算规律如下:1.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由明确的、相互区别的对象组成的整体,称为一个集合。
–元素: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集合的表示方法:用大括号{}括起来,里面列出集合的所有元素,如{1, 2, 3}表示包含元素1、2、3的集合。
2.集合的类型:–普通集合:包含任意类型的元素的集合。
–子集:如果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是另一个集合的元素,那么这个集合称为另一个集合的子集。
–真子集:如果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并且这两个集合不相等,那么这个集合称为另一个集合的真子集。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无穷集合:包含无限多个元素的集合。
3.集合运算规律:–并集(∪):两个集合的并集包含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但不重复计算重复的元素。
–交集(∩):两个集合的交集包含两个集合共有的元素。
–补集: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S和 universal set(全体集合),S的补集是全体集合中不属于S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相对补集:对于两个不相交的集合S和T,S在T中的补集是T中不属于S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幂集:集合S的所有子集组成的集合称为S的幂集。
4.集合运算的性质和定律:–交换律:对于集合运算,交换集合的位置不改变运算结果。
–结合律:对于集合运算,多个集合进行同一运算时,运算顺序不影响结果。
–分配律:集合运算中,一个集合与多个集合的并集进行运算,等于与每个集合分别进行运算的结果。
–吸收律:集合运算中,一个集合与它自己的并集等于它自己。
–同一律:集合运算中,一个集合与它自己的交集等于它自己。
以上是集合论初步知识和集合运算规律的概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判断下列哪些是集合,哪些不是集合?a){1, 2, 3}b)所有质数c)高三一班的学生d)全体自然数解答:a)、b)、c)、d)都是集合。
找规律的方法
![找规律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07f194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3.png)
找规律的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找到一些规律来解决问题,无论是数学、科学、技术还是生活中的琐事,都需要我们去寻找规律。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规律呢?下面我将就这个问题分享一些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找规律。
观察是找规律的基础,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组数字或一系列事件的变化,来寻找其中的规律。
在数学中,我们可以观察数列的变化规律,从而找到数列的通项公式;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天气变化规律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总结来找规律。
通过观察一组数据或一系列事件,我们可以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性,从而找到规律。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总结一组数字的特点,找到它们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总结一系列事件的规律,找到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通过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规律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推理分析来找规律。
推理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通过推理分析,我们可以找到事物内在的规律。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推理来证明数学定理;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通过科学推理来探索未知。
通过推理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实践验证来找规律。
在找到规律之后,我们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它是否正确。
只有通过实践验证,我们才能确认所找到的规律是否有效。
比如,在数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代入法来验证数学公式的正确性;在科学实验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科学理论的正确性。
总而言之,找规律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观察、归纳总结、推理分析和实践验证来找到规律。
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规律性,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逻辑规律(习题)[资料]
![逻辑规律(习题)[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f515f4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63.png)
(五)逻辑规律一、请简略分析下列议论是否违反逻辑规律的要求?如有,它违反了哪条逻辑规律的要求?1、在从前的年代,四方台向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就从来没有回得来的。
2、有人说:‚经验主义不能一概都反对,例如工作经验、生产经验等,就不应该反对。
‛3、一个团支部书记在回答‚星期天能否搞点棋类活动‛的问题时说:‚星期天下棋么,我们既不禁止,也不提倡。
‛4、小李和小王下了两局棋。
小张问小李:‚你下棋赢了吗?‛小李说:‚没有赢。
‛小张再问:‚那么,你输了?‛小李答:‚也没有输。
‛。
5、经过修建工人的抢修,南山路下水道的淤塞现象终于彻底解决了。
现在,这条路除了有一小段还在加紧施工外,其余地段的排水系统已经畅通无阻。
6、刚才八位同志就电影剧本《葡萄熟了》谈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尽管这些意见是有分歧的,但对我都是有启发的。
这八位同志从事戏剧、电影创作都有十几年、几十年的经验了,都是电影界的老前辈了,所以,他们的意见,都是很中肯的,很正确的。
7、甲说这个寓言是讽刺蜗牛的,我看这是不对的;乙说这个寓言是讽刺蚂蚁的,我看这也是不对的。
8、工人的女儿林丽芳,很漂亮,很善良,有艺术才能,有理想,但由于受到林彪死党的蹂躏,被迫走向堕落的深渊。
象林丽芳这样的人物,应该说是林彪、‚四人帮‛造成的许多受害者中的一个。
谁能否认这类事情的真实性?所以,这些作品都是具有艺术的真实性的。
[例示]题:‚老金断定出次品是由于原材料不合格造成的,我看是不符合事实的,老刘断定出次品是工人装配不负责任造成的,我看也不符合事实。
‛答:上面这段议论,没有违反逻辑规律的要求。
从表面上看,他断定了两个判断都是假的,似乎是违反了排中律的逻辑要求,但因为老金和老刘的判断并不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而是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
断定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都是假的,是不违反排中律的逻辑要求的。
二、请从同一律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有一次,风雷皮鞋厂分管后勤的金副厂长在动员全厂职工实行计划生育的大会上提出:为了鼓励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小孩,今后在分房时,对有一个小孩和有两个小孩的家庭一样分配。
奇偶性五年级练习题
![奇偶性五年级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6b1a46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7.png)
奇偶性五年级练习题
奇偶性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通常指的是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而偶数则是能被2整除的整数。
以下是
一些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奇偶性练习题:
1. 奇偶性判断题:
- 判断下列数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奇偶性计算题:
- 计算下列各数的和,判断其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 3 + 5
- 7 + 8
- 2 + 4 + 6
3. 奇偶性应用题:
-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如果每两人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剩
下的学生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4. 奇偶性推理题:
- 一个数加上2后是偶数,这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5. 奇偶性规律题:
- 观察下列数列的奇偶性规律:1, 3, 5, 7, 9, 11... 这个数列
的下一个数是什么?
6. 奇偶性混合运算题:
-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这个数乘以3后,结果是什么数?
7. 奇偶性排序题:
- 将下列数按照奇数和偶数分开排序。
- 15, 16, 17, 18, 19, 20
8. 奇偶性填空题:
- 在下列数列中填入适当的数,使得数列中奇数和偶数的数量相等。
- 2, 4, 6, __, __, 14, 16
9. 奇偶性图形题:
- 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奇数,那么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什么数?
10. 奇偶性逻辑题:
-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偶数,那么这个数本身是奇数还是偶数?
这些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奇偶性的概念,同时通过不同的
题型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年级数学数字的奇偶性
![二年级数学数字的奇偶性](https://img.taocdn.com/s3/m/c10bbf8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4.png)
二年级数学数字的奇偶性数字的奇偶性是数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
在二年级数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数字的奇偶性,并能够准确地判断一个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
本文将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探讨判断奇偶性的规律和方法,并提供一些练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这一知识点。
一、奇数和偶数的定义奇数和偶数是整数的两个基本分类,用来描述数字的特性。
在数学中,我们把数字被2整除所得的余数作为判断奇偶性的依据。
具体定义如下:1. 奇数:被2整除所得的余数为1的数字称为奇数。
例如,1、3、5、7等都是奇数。
2. 偶数:被2整除所得的余数为0的数字称为偶数。
例如,0、2、4、6等都是偶数。
二、判断奇偶性的规律和方法判断一个数字的奇偶性可以根据以下规律和方法进行:1. 规律1:个位数字确定奇偶性。
一个数字的奇偶性只取决于它的个位数。
- 若个位数是0、2、4、6、8,则该数字为偶数。
- 若个位数是1、3、5、7、9,则该数字为奇数。
举例来说,对于数字18来说,我们只需要看它的个位数8,因为8是偶数,所以18也是偶数。
2. 规律2:偶数加偶数等于偶数,奇数加奇数等于偶数,偶数加奇数等于奇数。
- 偶数 + 偶数 = 偶数,如2 + 4 = 6。
- 奇数 + 奇数 = 偶数,如3 + 5 = 8。
- 偶数 + 奇数 = 奇数,如6 + 7 = 13。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利用加法运算来判断奇偶性。
如果两个数字相加后得到的结果是偶数,那么这两个数字都是偶数或者都是奇数;如果得到的结果是奇数,那么其中一个数字是偶数,另一个数字是奇数。
三、练习题下面是几道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判断奇偶性的知识:1. 判断下列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13、24、37、48、51、62、75。
解答:13是奇数,24是偶数,37是奇数,48是偶数,51是奇数,62是偶数,75是奇数。
2. 根据给定的规律填空:偶数 + 奇数 = (偶数/奇数);奇数 + 奇数 = (偶数/奇数);偶数 + 偶数 = (偶数/奇数)。
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
![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bd0b1e2467ec102de2bd896d.png)
减 小
的 趋 电负性最小 势
2、电负性的递变规律: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电负性逐 渐 增 大,表明其吸引电子的能力逐 渐 增 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 呈现 减 小 趋势,表明其吸引电子的能力 逐渐 减 小 。
3、电负性的意义
反映了原子间的成键能力和成键 类型。 一般认为,电负性 大于 1.8的元 素为非金属元素,电负性 小于 1.8的 元素为金属元素。
规律与总结
一般认为,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 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他们之间通常 形成 离 子 键;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 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他们之间通常 形成 共 价 键。
概念应用
请查阅下列化合物中元素的电负 性值,判断他们哪些是离子化合物, 哪些是共价化合物
NaF HCl NO MgO KCl CH4
巩固练习
7、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是自然界中 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为金属元素,已知它的 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 之和;C元素是第3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 D元素在第3周期中电负性最大。 (1)试推断A、B、C、D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O Ca Na Cl (2)写出上述元素两两化合生成的离子化合物的 化学式。
CaO
Na2O
Na2O2 CaCl2
NaCl
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
元素的电负性示意图
1、电负性的概念:
1932年鲍林引入电负性的概念,用来 表示当两个不同原子在形成化学键时 吸引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
电负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 的 吸引电子能力的标度。元素的电负 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 电子的能力越强。
电负性逐渐 增 大 。 电负性最大 电 负 性 有
大学化学之10大找规律方法总结
![大学化学之10大找规律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b45a85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5.png)
大学化学之10大找规律方法总结
在研究大学化学时,找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以下是总结出的10大找规律方法:
1. 周期表法则:基于周期表上元素的位置和特定的属性之间的关系来进行预测。
2. 填写电子皮层法则:电子收容原则和Hund定则可预测离子层和价层构成。
3. 电负性规律:通过比较元素的电负性来预测它们在化合物中出现的位置。
4. 价电子对排斥理论:通过确定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每个电子对的排斥和互斥关系来确定分子的形状。
5. 关键键长法则:分子中相邻非氢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趋于一种独特的大小。
如果键长比这个值长,那么这个分子中的相邻原子不太可能直接相互作用。
6. 变价法则:确定元素可以成为多种离子的可能性。
7. 阴离子规则:由于不同的酸和碱有不同的阴离子,因此可以根据阴离子规则预测酸碱反应的方向。
8. 分子电荷规则:通过计算给定分子化学键的键级来预测该分子的总电荷。
9. 反应平衡定律:描述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浓度变化的关系。
10. 动态描述:通过分析分子构象的运动来预测化学物质的反应过程。
通过掌握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大学化学中的各种问题。
2021国考行测模考解析课-判断 (讲义+笔记) (13)
![2021国考行测模考解析课-判断 (讲义+笔记) (13)](https://img.taocdn.com/s3/m/3ba4bcf6ccbff121dd3683d1.png)
【第 19 季-判断】2020 国考行测模考大赛第十九季解析课-判断(讲义)启智职教的店7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7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7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7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75.下图为由小立方块组成的立体图形,该立方体可以拆分为①、②、③和④共 4 个多面体的组合,问下列哪一项能填入问号处?76.左图为给定的多面体,从任一角度观看,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多面体的视图?77.左边给定的是正方体的外表面展开图,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78.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③⑤,②④⑥B.①④⑤,②③⑥C.①②⑤,③④⑥D.①⑤⑥,②③④79.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②⑤,③④⑥C.①③⑤,②④⑥D.①④⑥,②③⑤80.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③⑤,②④⑥D.①⑤⑥,②③④81.仿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改变原来特定的词义,创造出新意的修辞手法,原词可以出现,亦可以不出现。
常见的仿词类型有谐音仿、相类仿、反义仿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使用仿词修辞手法的是:A.铡掉了陈世美,才发现竟还有许多李世美、张世美、王世美B.妹妹你大胆地往钱走,往钱走,莫回呀头C.给邀请她参加舞会的男士的回复:我不会跳舞,我只会跳六D.也许夜幕下的繁星是沉默的,但闪烁着的点点星光并不沉默82.天气是指较短时间内阴、晴、风、雨、冷、暖等气象要素的综合状况,各地天气各不相同,此晴彼雨,此暖彼寒,即使在同一地区内,也会晴雨冷暖交替不停。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d0108b856a561253d36f5f.png)
4.2《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设计【教学依据】1.课标要求:新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是,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2.教材分析:《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共分为两目:一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二是运动是有规律的。
第一目主要分析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强调物质是运动的。
第二目在第一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因此,第二目内容是对第一目内容的逻辑发展。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可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从第四课来看,第二框第二目内容——运动是有规律的,是第四课的归宿点,但同时也是下一课——第五课内容的逻辑起点。
掌握规律的相关知识,对于帮助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规律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有重要意义。
3.学情分析:对刚刚接触哲学不久的高二学生来说,哲学是一门陌生而难懂的学科,学起来比较抽象。
但经过前面第一单元和第四课的学习,学生对世界的物质性有了初步认识,初步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知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随着知识的增加,学生在观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对哲学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规律的含义。
(2)理解规律的两个特征:普遍性和客观性。
(3)理解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4)列举实际事例,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2.过程与方法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培养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地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之逻辑判断图形推理专项习题及解析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之逻辑判断图形推理专项习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f080af76a20029bd642deb.png)
解析:第一组图形中图1顺时针旋转90°和图2去同存异得到图3;第二组图形满足该规律,图1旋转90°得到左边的图形(如图1),和),和),和图2求异,半圆中间的线条求异,半圆中间的线条求异,半圆中间的线条是直径,但是直径与三角形的两边不相接,因为切点连线一定是比直径短的线(如图2),A项当选。【选A】
78.左图为给定的立体图形,下面哪一项可以与该立体图形拼成一个完整的长方体?
79.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列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8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81.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③④,②⑤⑥B.①④⑥,②③⑤
故正确答案为C。
15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解析
元素组成相同,考虑位置规律。本题单位元素组成相同,考查位置的旋转和翻转。每行的第二个图形,是第一个图形整体顺时针旋转90°;第三个图形,是第二个图形整体左右翻转。第三行依此规律。
故正确答案为A。
图形推理二
7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7
8请选择最适合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右边图形的变化规律与左边图形一致:
9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10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2021国考行测模考解析课-判断 (讲义+笔记) (15)
![2021国考行测模考解析课-判断 (讲义+笔记) (15)](https://img.taocdn.com/s3/m/4277edc5866fb84ae45c8dd1.png)
【第 21 季-判断】2020 国考行测模考大赛第二十一季解析课-判断(讲义)启智职教的店71.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72.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73.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74.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75.左边是给定的正方体的外表面展开图,下列哪一项可以由它折叠而成?76.左图为给定的多面体,从任一角度观看,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多面体的视图?77.下图为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堆叠而成的多面体正视图和后视图,该多面体可拆分成①、②、③和④共 4 个多面体,问下列哪一项能填入问号处?78.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A.①②⑤,③④⑥B.①⑤⑥,②③④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③④,②⑤⑥79.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A.①③④,②⑤⑥B.①②④,③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④⑥,②③⑤80.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④⑥,②③⑤C.①⑤⑥,②③④D.①②⑥,③④⑤81.福利待遇是指除了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以外,企业为了保留和激励员工,采用的非现金形式的报酬,但从公司成本角度考虑,一般折合成金额后进行展示。
它的形式包括保险、实物、股票期权、培训、带薪假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福利待遇的是:A.某大型外贸公司为经常需要出差的员工购买了价值 1000 元的出差意外险B.小罗工作兢兢业业,年底绩效考核被评为优秀,公司给她颁发了证书和奖金C.某火锅店规定,若员工感觉情绪不佳,每季度可申请 3~5 天的“情绪假”D.某物流公司非常重视员工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专业技术培训82.霸王条款是指一些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和店堂告示或者行业惯例等,限制消费者权利,严重侵害消费者利益。
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94f368ae284ac850ad024246.png)
( )7() ( )44() 4( )3() 56( )()
(3)判断题: a 个位上是3,6,9的数都 是能被3整除。() b 由2,3,5,三个数字组 成的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 c 由3,2,0,2组成的四 位数都不被3整除。()
总结: 这节课大家学习了哪些 知识? 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 征?你是怎么知道的?
(2)写出两个数考 考你的同桌,判断是 否能被3整除。
概括规律:
判断一个数能否 被3整除应依据什 么特征?
仔细阅读课本,记下重要的新 知识。
(1)你记下了哪些重要的 知识?
(2)你们发现的能被3整 除的数的特征与课本上讲 的一样吗?对此你有什么 想法呢?
独立练习:
(1)填数(有几种填法,能使这 个数能被3整除)
32( )4 356( )
85的 倍数?
54 83 28 870
60 114 262 75
目标检测:
(1)下面的数中,哪些能 被3整除? 因为31__ 所以__。 因为165__所以__。
(2)在下面每个数的括号 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 数既能被2,5整除,又能 被3整除,各有几种填法。
思考题:
用0,1,3,5排成的四位数中, 符合下列要求的有哪些数? A 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有__ B 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有___ C 能同时被3,5整除的数有___ D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有 ___
你是怎么判断的?
21,42,463,84,115, 36,53,874,99,213, 32,57,678,95,326, 54,68,798,47,546,
(2)下列各数哪一些能被3整除?
你是怎么判断的?
21,42,463,84,115, 36,53,874,99,213, 32,57,678,95,326, 54,68,798,47,546,
逻辑思维四大规律
![逻辑思维四大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67c5b77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18.png)
逻辑思维四大规律
逻辑思维的四大基本规律分别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同一律:是指在同一个论证和推理过程中,每一个概念或者判断都必须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所谓同一就是指任何一个概念都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即A是A。
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始终是不变的,其性质是稳定的。
矛盾律:是指在同一个论证和推理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判断,不可能同时为真,必有一个是假的。
任何一个判断都必须保持同一,不允许自相矛盾。
肯定就是肯定,否定就是否定,不能同时既肯定又否定一个事物。
排中律:要求人们在是非面前,对问题必须做出明确的回答,不允许模糊。
如果两个判断是相互否定的,那么必须肯定其中一个是真的,不允许对两个判断都加以肯定或否定,也不允许既不肯定又不否定的第三种可能。
充足理由律:在论证的过程中,任何判断被确定为真时,必须以充足的理由作为根据。
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要求有三条:理由必须真实;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必然的联系;理由必须充足。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韩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韩](https://img.taocdn.com/s3/m/75d81203ba1aa8114431d919.png)
刻舟求剑在物质与运动的 关系上犯了什么错误?
否认事物的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一 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在把握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时要反对两 种错误的倾向:
1.离开运动谈物质,犯了 形而上学 错误; 2.离开物质谈运动,犯了 唯心主义 错误。
运动是 化学运动的载体 —— 原子、离子 无条件的、 生物运动的载体 —— 生命有机体 永恒的、绝对的 社会运动的载体 —— 生产方式
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 —— 人脑
机械运动的载体—— 宏观物体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为:
主 体 承担者 存在方式 固有属性
物质
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固有的 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下列分别属于什么运动?
1.一江春水向东流 2.人从出生到死亡 3.铁在室外生锈了 4.光的传播 5.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A 机械运动 B 化学运动 C 物理运动 D 社会运动 E 生命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3.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1)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 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本身就有的而不是外部强加于它的
芝诺:飞矢不动
错误,把飞矢在某一点上的相对静止 绝对化。否认运动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区别:
(1)概念区别 (2)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联系: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反对: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
反对: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人的认识是运动变化的
运动是无条件 的、永恒的和 绝对的
男主人公坐上了逃难的飞机,火山爆发带来的滚滚 热浪已抛之身后,一切归于沉寂,世界停止运转。
思考:这样的描述有合理性吗?为什么?
Hale Waihona Puke 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 运动载体:自然物本身
改革开放30年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表
350000 300000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有材料估计,近三十年来,人类创 造的知识总和大概等于过去两千多年 来的总和。到2003年,人类知识已比 1995年翻一番;到2020年,知识将比
1995年增加3到4倍;而2050年时人们
所动用的科技知识中,20世纪末的知
“有材料估计,近三十年来,人类创造 的知识总和大概等于过去两千多年来的 总和。到2003年,人类知识已比1995年 翻一番;到2020年,知识将比1995年增 加3到4倍;而2050年时人们所动用的科 技知识中,20世纪末的知识可能只占1 %,即99%的科技知识是新总结出来的 。”
01
年
人的认识是运动变化的 运动载体:人 脑
1、运动的概念: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 和过程。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不可分割
① 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 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否认运动) 形而上学
古希腊诡辩家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 友很生气,向他要账。他却振振有词地说:“一切皆 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 现在的我,你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所以我没欠 你的钱。” 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 欧布里德要去告他,朋友笑言:揍你的我是彼时的我, 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你要告,就告彼时的我吧!” 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与诡辩论 僧肇: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日月历天 而不周,复何怪哉? 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300670
人类社会是运动变化的
世界上的 一切事物 都是运动 和变化的 运动是物 质的固有 属性和存 在方式
79553
年
年
年 05 20
98
01
20
20
08
年
“有材料估计,近三十年来,人类创造 的知识总和大概等于过去两千多年来的 总和。到2003年,人类知识已比1995年 翻一番;到2020年,知识将比1995年增 加3到4倍;而2050年时人们所动用的科 技知识中,20世纪末的知识可能只占1 %,即99%的科技知识是新总结出来的 。”
②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 是运动的承担者。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否认物质) 唯心主义
探究活动(二)
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刻舟可求剑否?
形而上学
离开运动谈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
唯心主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飞行员碰到了一 件极不平常的事情。这位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 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什么小玩意儿在飞行,他以 为这是一只小昆虫,便敏捷地把它抓过来。一看,大 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德制的子弹!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 轻而易举地伸手把子弹抓住呢?
这是因为,一颗子弹并不是始终以每秒800米一900米的初速度飞行 的。由于空气的阻力,速度逐渐降下来,而在它的射程终点(跌落前)的 速度只有每秒40米。这个速度是普通飞机也可以达到的。
思考: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子弹?
3、静止的概念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主要包括两 个方面的含义:
①事物在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 有发生变化; ②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 物体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请分析克拉底鲁的踏河说? 分析飞矢不动说?
太阳系模式图
探究活动(四)
本课关键词
物质
运动
静止
规律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 反映的客观实在。
新华社: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昨日在美上市, 昨晚,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股票 代码为BABA。此次IPO发行3.2亿股,发行价为每股68美元, 融资额最多达250亿美元,刷新全球最大IPO融资纪录。 阿里巴巴开盘价达92.7美元,较发行价上涨36.3%,市值达 2285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超越中石油,成为仅次于中移动的中国第二大市值公司。开 盘价为92.7美元。以此计算,阿里巴巴总市值超2000亿美 元,马云身家超200亿美元,上万员工跻身千万富翁 按发行价来计只占1%,即99%的科技知识是 新总结出来的。”
1、运动的概念: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 和过程。
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
改革开放30年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表
350000 300000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78 81 85 88 91 95 19 19 19 19 19 19 19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78 81 85 88 91 95 19 19 19 19 19 19 19
300670
79553
人类社会是运动变化的 运动载体:生产方式
年 05 20 20 08 年
物质是 运动的 承担者
年 98 20
“有材料估计,近三十年来,人类创造 的知识总和大概等于过去两千多年来的 总和。到2003年,人类知识已比1995年 翻一番;到2020年,知识将比1995年增 加3到4倍;而2050年时人们所动用的科 技知识中,20世纪末的知识可能只占1 %,即99%的科技知识是新总结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