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医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七版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https://img.taocdn.com/s3/m/73155406a6c30c2259019e15.png)
【原文讲解】 经义阐释
同一个人,为何会 产生这两种相反的 症状?
从证状上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里急、腹中痛为里寒之象; 二是悸、衄,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为热象。
薯蓣三十分当归桂枝十分甘草二十八分人参七分川芎芍药白术麦门冬杏仁各六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蔹二分防风六分大枣百枚为膏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原文讲解原文讲解经义阐释本条论述气血两虚兼患风气的治法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
古典医著教研室
吴萍
一、合篇意义
1、二病的概念:
血痹是一种因气血不足,感受风邪,血行阻滞引起的以 肢体局部麻木不仁,严重者可有轻度疼痛的疾病。 虚劳,非一种病证,是劳伤所致的慢性衰弱性疾病的总 《济生方· 诸虚门》中指出: 称。本病与劳瘵病不同,二者虽皆有虚弱症状,但劳瘵具有 “五劳六极之证,非骨蒸 传染性。 传尸之比,多由不能摄生, 始于过用所致。”不能与 “传变不下,积年染疰, 血痹与虚劳两病,一表一里,一轻一重,发病均以阴阳 甚至灭门”、“心肺受虫 气血不足为主 , 故合为一篇论述。 啮”的劳瘵相混淆。 2、合篇意义
【临床应用】
病案举例2:
张××,女,72岁。1992年12月5日初诊。患尿 频症3年余,先后曾用抗生素、激素及八正散、金匮 肾气丸等治疗,效果不显,而来就诊,症见小便频数, 日行10余次,每次排尿仅100ml左右,每当家务繁忙 及精神紧张时即有尿意,伴心悸失眠,腰酸腿软,舌 质红苔黄,脉细数。
【临床应用】
在寸口,而关上小紧,血痹也”。
第六篇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第六篇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https://img.taocdn.com/s3/m/9561509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7.png)
第六篇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原文1】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
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原文1,张仲景的学生问张仲景说:“血痹病从何得之?”。
血痹这个病症,到我们现在临床当中,确实是经常碰到的一类病。
我们看看张仲景说的症状是哪一类人?他说:“夫尊荣人”,在以前来说就是地主,比较有钱的王侯之类,有一定权利、有金钱的人。
那些人养尊处优,容易“骨弱肌肤盛”,这些就是白白胖胖的、最好的人了。
“重因疲劳汗出”,我在临床当中看到这一类人,血痹的人其实就是血不足的那一类人,跟阴没关系,是血的关系。
最简单说一句,现在更精确的说,就是血小板、红细胞不足的情况。
血小板不足的贫血病人容易手痹脚痹,不是这里痹就是那里痹。
还有如果严重一点的,很多同学在临床当中都知道的,刷牙的时候容易出血。
刷牙如果有出血的,就是身体已经警告你了,这个是血不足的一个表现,在医院叫贫血,在中医叫血虚。
这样的一个情况要留意。
还有小便潜血,小便方面有红色的、见血的,还有那个大便黑的,这个都是微细血管、内出血的一个症状。
其实出现这样的症,后面的原因就是血虚,要留意。
但是那一类人津液方面是够的,所以那些人看起来都是白白胖胖的。
我们以前研究相学的人就说,找老婆不要喜欢林黛玉那样纤纤弱弱的、白白净净的女孩子,因为血虚的女孩子容易白白净净的,不化妆都白白净净的,看起来很漂亮,但是手冷、脚冷、嘴唇白白、经痛,如果严重的还会出现刷牙有血。
还有一个情况,她那些都是下焦属寒的,也有宫寒症的那一类的,所以一定要注意。
如果有这样症状的情况,一定要调理过来才好的,要不然以后成家了,后面的问题就跟着来了。
出现宫寒的病人,如果严重的话就会影响生育能力。
宫寒、命门都是在下焦的,如果那个部位过寒的话,生育能力都会受影响的。
所以现在,特别是我们广州那边,因为现在夏天吃冷饮的机会太多了,所以很多年轻人出现结婚多年都没有小孩子,这个就是这一类的体质比较多的病人。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https://img.taocdn.com/s3/m/1423712f0066f5335a8121fe.png)
症:精气清冷-肾阴阳亏损
[条文](9): [提要]阴阳两虚盗汗证。 虚微-阳气虚而不固
脉
男子平人 细弱-阴气虚而不自守。
喜盗汗也-阳虚不固,阴虚不守
病机:阳虚不固,阴虚不守。
三、虚劳病证治
(一)虚劳失精 [条文](8):
[提要]论述遗精的证治。
少腹弦急阴头寒:肾阴虚致
初则:阴虚火旺 证
[ 难点 ]
1、脉象推论血痹轻证病因病机。 2、虚劳的脉象有何特点。 3、小建中汤为何能治阴阳两虚、寒热错 杂证。 4、肾气丸为何曰“肾气丸”而不叫“温 肾丸”? 5、大黄蛰虫丸“缓中补虚”治法的含义?
概说
一、血痹与虚劳的概念 因气虚血弱,外受风邪,致血行瘀滞 1.血痹: 而见身体局部麻木不仁为特征的一种 疾病。
[条文](6):
[提要]论述阴虚虚劳病及与季节的关系。 病 机 其脉浮大(无力)-阴虚阳浮。 : 肾 劳之为病 手足烦-阴虚生内热。 阴 亏 阴寒精自出-肾气虚,精关不固。 虚 酸削不能行-精亏筋骨失养。 , 阴 春夏剧-春夏木火炎盛,阳外浮阴愈伤。 虚 不 季节关系 能 秋冬瘥-秋冬金水相生,阳气内藏,阴 内 守 气生,故病减。 。
【辨治思路解析】
(1)病证辨析 辨为心肝血虚,阴虚内热之虚劳不寐。 (2)病因病机分析: 病机为思虑劳倦太过,伤及心脾,肝阴 心血不足,内生虚热,神魂不安。 (3)治法与方药: 治宜滋养阴血,清热安神;方用酸枣仁 汤加味。
酸枣仁15g,茯苓18g,知母9g,川芎 6g,生地15g,白芍9g,栀子6g,朱砂 1.5g,竹叶4.5g。6剂,水煎服。 6剂后,睡眠稍好,头晕痛亦减;又进9 剂,睡眠已正常。后用天王补心丹,每 晚2丸,调理善后。
【辨治思路解析】
胡希恕讲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胡希恕讲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https://img.taocdn.com/s3/m/88e8eff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1.png)
胡希恕讲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胡希恕讲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这个血痹病按照现在来说就是肢节神经麻痹,古人不知道什么叫肢节神经啊,可是他会治,所以这个也是妙不可言,底下讲的都是古人的看法。
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
这几句话啊,就说血痹得病的原因,"尊荣之人"竟吃好的,养尊处优,他不是体力劳动,所以他是外表看着很丰肥,人挺肥,但内里头却是弱的,所以他一小有劳,稍稍一干点什么,就疲劳汗出,他不任劳嘛,所以这个问题说的还是蛮好的。
那么由于他太虚,虽然睡觉在卧时,不时的,谁还不有个翻身动摇,这样的微风,他也要得血痹病。
"加被微风遂得之",不是说受了大风了,不是的,就是这个人,他不任劳,就是不能担任重体力劳动,一般轻体力劳动也不行,所以稍稍有点劳动他就汗出。
汗出不被微风呢,他不至于得痹证,而很小的微风,就是睡觉的时候,不时的有个翻身动摇,就是这样一个微风,他受了也得这个病,这一段是这个意思。
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这是说血痹证的脉,既微又涩,气虚则微,咱们在《伤寒论》讲很多,阳气不足就是津液不足,这个微就是津液不足,在《伤寒论》上说嘛,"脉微者不可发汗",古人管津液叫阳气。
涩就是血不足,涩就是血管里的血液行动不滑利谓之涩,这就是血液虚。
就是脉外的津液也虚,血液也虚,就是津液血液俱虚,虚在哪儿呢?虚在外。
仲景这个诊脉的方法啊,关以上,以候表,关以下,以候里。
诊脉有很多方法,咱们以浮沉,浮候表,沉候里,那么在关前呢?古人也是候表,事实也是这样,关以下的候里。
比如说脉浮吧,在寸口,就是关以上,这可以说得外感了,外有表证;关以下就不是了,大概都是肾有热的时候多。
他说微涩之脉,现于寸口,就是寸部脉,这是寸口是指的寸部说的,那么这个是表,他的津液血液不足于外。
7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7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https://img.taocdn.com/s3/m/15321b0be87101f69e319581.png)
提 要
本条论述血痹的成因与轻证的证治。
讲 解
1.病因 内因:尊容人骨弱肌肤盛,卫阳不足,腠理不固。 外因: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微风侵袭。 基本病理变化:血型涩滞,痹于肌肤。
2.脉象: 微-阳微之证
涩-血滞之候 小紧-为感受风寒――见于寸口、关上,为受邪轻浅 3.治法:宜针引阳气
结果: 脉和:邪去脉自和
• • • • • • •
虚劳失精-桂枝加龙骨牡蛎汤(8) 虚劳腹痛-小建中汤(13) 虚劳腹痛—黄芪建中汤(14) 虚劳腰痛-肾气丸(15) 虚烦不眠-酸枣仁汤(17) 虚劳风气-薯蓣丸(16) 虚劳干血-大黄蟄虫丸(18)
第8条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 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辩
证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①,小便不 利,面色白,时目瞑②,兼衄,少腹满,此为劳 使之然。(五)
词解
①短气里急:指呼吸急促,腹中拘急。 ②目瞑:瞑与眩通用。目瞑即目眩,两眼昏花的 意思。
提 要 本条论述气血两虚的虚劳脉症。
选注
• 曹颖甫:此证唯时目暝者为予所亲见。 予诗友吴峰青名希鄂者,恃才高傲,尝 患房劳病,畏阳光,虽盛暑亦以黄布掩 窗棂,与人对语时,忽然闭目良久,人 皆为目力不济,而不知脑力之不济,不 能濡养眸子,不能久耐阳光也。
★此寒热错杂之证出现,关键在
脾胃病久,气血并亏 脾胃为阴阳升降之枢
讲 解
2.证状: ▲阴虚生内热 手足烦热 咽干口燥 衄 ▲阴阳 气血 心失养营-心悸 (阴) 肾虚精不内守-
▲阳虚生外寒 里急
腹中痛
皆不足
(阳)梦失精
气血不足不能养 营四肢-四肢酸疼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https://img.taocdn.com/s3/m/9080277b52ea551811a68716.png)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一、概述血痹:是一种因气血不足,感受风邪,血行阻滞引起的以肢体局部麻木不仁,严重者可有轻度疼痛的疾病。
虚劳:非一种病证,是劳伤所致的慢性衰弱性疾病的总称。
合篇意义:血痹与虚劳两病,一表一里,一轻一重,发病均以阴阳气血不足为主,故合为一篇论述。
二、血痹病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
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1)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2)病因病机:营卫虚弱,外邪侵入,经脉凝滞不行脉症: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或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
外证身体不仁。
血痹轻症:宜通阳行痹。
以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血痹重症:宜补气行血,温阳行痹。
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即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组成。
临床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振奋阳气,温通血脉,调畅营卫的作用,凡证属气虚血滞,营卫不和者,皆可选用。
临床可用于治疗产后身痛、汗证、末梢神经炎、不安腿综合征、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雷诺氏病等病证。
三、虚劳病(一)脉象总纲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3)脉大(浮大无力):阴虚阳浮(芤、革、浮、大等)极虚(浮大无根):精气内损,脉气不充。
(沉、细、小、弱等)陈念祖的《金匮要略浅注》云:“此以大虚二脉提出虚劳之大纲,意在色欲过度,肾精损,则真水不能配火故脉大;饥饿劳役过度,脾气损则谷不能内充,故脉虚”。
(二)虚劳失精证治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8)病机:阴阳两虚,心肾不交脉症:脉极虚芤迟——精亏阳虚——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得诸芤动微紧——或阴亏阳浮,或阳虚失固——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治法:调补阴阳,镇潜固涩方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汤——调和阴阳龙骨、牡蛎——收敛固涩临床应用:临床对有梦无梦之遗精、带下、自汗、盗汗、偏汗、遗尿、乳泣等,辨证属阴阳俱虚,不能阳固阴守所致者,皆有较好疗效。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https://img.taocdn.com/s3/m/ff6d5b2910661ed9ad51f366.png)
3.虚劳脱气
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 满,甚则溏泻,食不消化也。(十一)
脉沉小迟是脾肾阳虚的反应。脱气指病机,即阳气 虚衰。
肾主纳气,肾气不足则疾行而喘;肾阳不足,则寒 盛于外,手足逆冷。 脾胃阳气不足,会导致腐熟和运化功能减退,腹满 便溏,饮食不化。
4.虚劳无子
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一作冷。(七)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牡蛎各三两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芤动”和“微紧”是两中不同的脉象,失精家既可见极 虚或芤或迟之脉,亦可见到芤动或微紧之脉。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潜镇摄纳。
虚劳里急——小建中汤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 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十三)
7.虚劳革脉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 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 精。(十二)
脉
弦——减(无力)—寒
大——芤(中空)—虚
革脉
半产漏下(女)
亡血失精(男)
革脉之弦大与弦脉、大脉有所区别 革脉与芤脉亦有所区别
8.虚劳与季节
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 精自出,酸削不能行。(六)
对于皮肤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见有肢体麻木 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均可加味用之。本方亦可 用于中风之后,半身不遂,或肢体不用,或半身汗出,肌肉 消瘦,气短乏力,以及产后、经后身痛等。
病
案
刘某,患四肢麻木一年余,夜晚尤甚。用维 生素B12与维生素B1,肌肉注射60余日,疗效不明 显。后改为针灸治疗,初针有小效,继之无效。 证见气虚懒言,疲乏无力,四肢麻木以上肢 较甚,臀部发凉。脉双沉细,舌质淡嫩,苔薄白。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九九)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病机,贫血虚劳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九九)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病机,贫血虚劳](https://img.taocdn.com/s3/m/ae13bcd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3.png)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九九)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病机,贫血虚劳(四)津血不足虚劳3 (失血性虚劳)【原文】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
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脉弦而长大,脉体也比较粗,“弦则为减”减就是不足的意思,“大则为芤”“芤”就是那个葱管,说脉大,如按葱管的那种感觉,“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这就是说的阳气不足。
象这种表达,在金匮里面见到好多这样的表达,我们也不用去细究,但是,他首先告诉我们是一个虚,一个是寒,这个我们理解就可以了,至于那个脉弦则为减,到底是不是这样,也不用去深究了。
“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就是虚加上寒这叫相搏,也就是说,这个弦大的脉又叫革脉。
革脉就是弦大中空。
“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如果是女人见了这种弦大中空的革脉,往往是流产了或者是崩漏了,也就是月经出血不止。
如果是男子见了这种弦大中空的脉,往往是失血过多或者是遗精比较厉害。
这条主要就是讲的失血,半产,漏下,亡血,失精。
失血以后,脉出现弦而大。
如果说你没有足够的临床,你可能不觉得失血了怎么会脉还会弦大。
【要点延伸】1、脉弦而大,就是元阳失去温养与固敛而浮越。
如同少阴病中的脉暴出,厥阴病中的除中,均是阳气处于消亡的病危之象。
2、“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脉弦为阴寒伤阳,脉大为内虚中空(芤)。
3、“虚寒相搏此名为革”:革脉=脉弦大中空。
4、妇人则半产漏下;女性多由流产、崩漏不止所引起。
5、男子则亡血失精:男性多由失血、失精所致。
“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的启示:①革脉多见于成年男女;②革脉多由失血导致;③低血细胞高血容量时血液的韧性降低可能是革脉的形成机制,④革脉或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动脉硬化。
【南京中医药大学课件】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第六
![【南京中医药大学课件】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第六](https://img.taocdn.com/s3/m/33b310c5102de2bd960588aa.png)
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
提要:肾阳不足的虚劳证治 虚劳腰痛——肾阳虚,失于温煦。 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肾阳虚不 能化气行水。 病机:肾阳不足 治法:温补肾阳 方药:八味肾气丸
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
4、虚劳风气百疾 【原文】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
丸主之。(16) 暮蓣丸方 薯蓣三十分 当归 桂枝 干地黄 曲 豆黄 卷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芎穷 麦门冬 芍药 白术 杏仁各六分 人参七分 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胶七分 干姜三分 白敛二分 防风六分 大枣百枚(为膏) 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
提要:本条论述遗精的证治 分析: 失精家——提示肾精亏损 少腹弦急阴头寒——阴虚及阳,肾阳不足 目眩发落——精血亏虚,头目失养 脉极虚——脉势虚软无力 脉极虚芤迟——见于肾精亏虚,阴虚及阳 为清谷亡血失精——补充交待脉极虚芤迟 亦可见于此种情况。 脉得诸芤动-阴虚阳浮 微紧-阳虚阴盛 男子失精,女子梦交——阴阳两虚, 心肾不交
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
7、虚劳革脉 【原文】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 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 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 精。(12)
血痹虚劳病脉并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六
提要:本条论述精血亏虚,阴损及阳的脉象 。 分析: 重按则减—主寒 脉弦而大 虚寒相搏 革脉 大而中空—主虚 革脉—精血亏损 妇人多漏下半产 男子多亡血失精
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
【原文】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
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14)
中汤主之。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余依上
法.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
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九六)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病机,表现和治疗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九六)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病机,表现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92bfef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6c.png)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九六)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病机,表现和治疗第二节虚劳一、虚劳的临床表现(一)、虚劳的两类脉象【原文】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什么是虚劳?气血阴阳具不足就是虚劳。
引起虚劳的原因很多,其中还有一类的就是气血阴阳都足,但表现出来的是虚的现象,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血痹。
虚劳的内容是最多的,现在我们来看看虚劳的临床表现。
我们人标题就知道了,虚劳讲了两类脉象,我们上一节讲的血痹,基本上就是一个微弱的脉。
“夫男子平人”平人,就是平常人,看上去没有病的人。
“脉大为劳”如果摸上去感觉到那个脉洪大,很有力,脉体很大,这是虚劳。
“极虚亦为劳”如果摸上去脉很微弱,这也是虚劳。
当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是否感觉有的难理解,脉微弱是虚劳这好理解,脉洪大,这也是虚劳,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这个人的健康是在一个区间范围内,打个比方,一个人平躺在一张桌上为健康,如果人从头这侧掉下桌子,这是虚,如果人从脚这一侧掉下桌子,也是虚,也就是两个极端,一个累死,一个闲死。
久卧伤气,就是脉弱的这一类。
运动过度的也把气血津液耗竭了,这个脉就有可能是洪大的。
张仲景把这个虚劳的脉象放在这里,就是告诉我们,不要以为脉弱才是虚劳,脉大就没有虚劳,这是两类。
这就是两个极端。
【要点延伸】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的启发: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等正气不得耗伤过度,耗伤过度即为劳病。
阴血耗伤则见脉大,阳气津液耗伤则见脉微弱。
这就是看伤的是阳还是伤的是阴。
我们在临床上,这两类病非常常见。
严重贫血的病人的脉都是大的,还数甚至还紧。
那对于另一类病人来讲,脉就是细弱的,如血容量不足,休克的病人,严重营养不良,纳呆,这类就是阳气虚弱加上津液不足,就是一微弱的脉象。
所以,通过脉大脉细,就可以判断出是阴血耗伤还是阳气津液不足,一个脉就可以把它断定了。
7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7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https://img.taocdn.com/s3/m/8d9fef1559eef8c75ebfb303.png)
病因
营卫气血不足, 外感风邪
血行不畅或凝 滞,痹于肢体 局部肌肤 外证身体不仁, 如风痹状
轻证针引阳气; 较重证益气通阳, 和营行痹 黄芪桂枝五物汤
病机
经脉痹阻, 脏腑失调。
当半身不遂, 口眼斜,语 言不利或不识 人,口吐涎
外邪浸渍关节筋 脉,痹阻不通
诸肢节疼痛, 身体魁羸, 不可屈伸。
新邪宜速散,宿邪 宜缓攻,虚人久痹 养肝肾气血
〘按语〙
1.本方创立扶正祛邪法,以调补脾胃为
主旨。
2.为《方剂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现
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抗衰老作用。
〘临床应用〙
(七)虚劳干血
【原文】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
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缓中补虚,大黄 虫丸主之。(18、一)
〘临床应用〙
1.“三九胃泰”的研制 2.广泛用于多种消化系统虚寒性病证。 3.气虚发热以及病后、产后所致气血阴阳失调者。
(三)虚劳腰痛 【原文】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八味肾气 丸主之。(15、一) 〘解析〙 虚劳——辨病
腰痛——腰为肾之外府 肾阳虚所致
少腹拘急——肾阳虚,少腹失于温煦 小便不利——膀胱气化不利
〘现代药理研究〙
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有显著抑制作用。频发 早搏:炙甘草汤+甘麦大枣汤
(六)虚劳风气 【原文】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16、一) 〘解析〙 虚劳诸不足——五脏阴阳气血俱不足 风气百疾——正虚易感外邪
〖方药〗薯蓣丸 山药——调补脾胃之气 四君子汤(参、苓、术、草)、干姜、豆卷、枣、麮 ——益气调中 四物汤(归、芎、芍、地)、麦冬、阿胶——养血滋阴 桂枝、柴胡、防风——祛风散邪 杏仁、桔梗、白敛——调理气机 〖功效〗扶正祛邪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https://img.taocdn.com/s3/m/61ef69aa227916888486d7ec.png)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一一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圣诞快乐圣诞节到了,仲景伤寒论公众平台向支持我们的朋友和我们所爱的朋友说声感谢,感谢你走进我的世界,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给你更便捷的体验,祝大家圣诞快乐!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这个血痹病按照现在来说就是肢节神经麻痹,古人不知道什么叫肢节神经啊,可是他会治,所以这个也是妙不可言,底下讲的都是古人的看法。
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
这几句话啊,就说血痹得病的原因,尊荣之人尽吃好的,养尊处优,他不是体力劳动,所以他是外表看着很丰肥,人挺肥的,但内里头却是弱的,所以他一小有劳,稍稍一干点活什么的,就疲劳汗出,他不任劳嘛,所以这个问题说的还是蛮好的。
那么由于他太虚,在床上睡觉躺卧不时的翻身,谁睡觉还不有个翻身动摇,这样的微风,他也要得血痹病。
加被微风遂得之,不是说受了大风了,不是的,就是这个人,他不任劳,就是不能担任重体力劳动,一般轻体力劳动也不行,所以稍稍有点劳动他就汗出。
汗出不被微风呢,他不至于得痹证,而很小的微风,就是睡觉的时候,不时的有个翻身动摇,就是这样个微风,他受了也得这个病,这一段是这个意思。
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这是说血痹证的脉,但以脉自微涩,脉既微又涩,气虚则微,咱们在《伤寒论》讲很多,阳气不足就是津液不足,这个微就是津液不足,在《伤寒论》上说嘛,脉微者不可发汗,古人管津液叫阳气。
涩就是血不足,涩就是血管里的血液行动不滑利谓之涩,这就是血液虚。
就是脉外的津液也虚,血液也虚,就是津液血液俱虚,虚在哪儿呢?虚在外。
仲景这个诊脉的方法啊,关以上,以候表,关以下,以候里。
诊脉有很多方法,咱们以浮沉,浮候表,沉候里,那么在关前呢?古人也是候表,事实也是这样,关以下的候里。
比如说脉浮吧,在寸口,就是关以上,这可以说得外感了,外有表证;关以下就不是了,大概都是肾有热的时候多。
【《金匮发微》曹颖甫】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金匮发微》曹颖甫】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https://img.taocdn.com/s3/m/e3dccf5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c.png)
【《金匮发微》曹颖甫】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问曰:血痹之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腠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嫱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
令脉和紧去则愈。
血痹初得之状仲师初无明文,但云尊荣之人骨弱,肌腠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事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自来注家,多未明了。
予特快其隐情而发之大约与虚痨失精家病,原相伯仲耳,夫所谓尊荣之人者。
美人充下,陈左雍,而右抱,卧必宴起,纳杀不多,静坐终日,动时愫少,脾阳先已不振(腑肉乏吸收作用)肌肉难盛,腠理实虚,加以肉甓,既多,精气遂削,精髓空虚,骨乃荏弱,有受外邪,固已不能任事,况又入房汗出,全身动摇,微风袭之,血受风遏,阳气不达,阴会遂凝,此风不受于肩井,即受于风池,风府,以其背在上也,故知其臂必麻木,背必疼痛,平时脉本微浃,而关上独见小紧者,正以痹在上部不及中下也,此病在草野之夫,不足为患,独纨绔少年,气体素弱,因而成痹,故但需针炙所病之穴,俾血从内动,即风从外解,而运费去脉和矣,玩则愈二字,此意自见,丁甘仁云,五之门诊,所以多,多用轻药者,彼固未有重病也,亦此意也,近有富人金姓,多姬侍,时发病,无锡华宗海钱即愈,后宗海难上海,求诊于宁波平亦如之,倘今不异于古所云耶。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关,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以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日合,日三服病至气血两虚,与上节本原柔脆,正虚病轻者,固自不同,寸口关上脉微,尺中小紧,阴血不充阳气,寒之脉证也。
气血不通,故身体不仁,如风痹状,甚则两足痿弱或更因阳气闭塞不濡分肉,麻木不知通处,此证治法,以宜达脾阳俾风邪从肌肉外泄为主,故用解肌去风之桂枝汤,去甘草而用黄芪者,正以补里阴之虚,而达之表也,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脉极虚亦为劳。
阴虚生内热,阳气外张,故脉大,阳衰生里寒,阴血不通,故脉极虚,脉大则发热,脉极虚则恶习寒,病情详后文药不实,男子面色薄,主渴及之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九一)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血痹劳症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九一)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血痹劳症](https://img.taocdn.com/s3/m/e16180c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7.png)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九一)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血痹劳症【原文】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
【原文】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髮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这里说“男子脉浮弱”浮脉代表气脉,脉浮起来时表示气上浮,就是意味病人的表虚掉了。
涩脉代表血不足,也代表病人的精血不够,代表里虚掉了。
有这种现象的病人一定不会生子,因为“精气清冷”。
这里说男子没有子,那么这种现象对于女人来说,不容易怀孕或者怀孕了也容易流产。
也就是说劳症的男人不容易生小孩,为什么不容易生小孩,因为精冷肯定不能让女人受孕,劳症的女人也不容易怀孕。
劳症的病人都是虚寒的症状,而我们中药里有处方可治。
“夫失精家”就是男人遗精,遗尿也是属于遗精的一种,所以如果十七、八岁的小孩居然面色薄白,这就是他在刚开始发育的期间,生理的反应造成晚上睡觉时他会梦遗。
如果只是偶而遗个一、两次是很正常的,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满则溢。
但是如果很严重时,人就会虚掉,此时可见他脸上的气色整个是薄白的,精神萎靡不振。
女人晚上睡觉,全身流汗,盗汗,如果肥胖的人,流汗流很多,那是阳明热证。
如果是很瘦弱,也很虚弱,疲劳,脸色又很苍白,晚上盗汗很严重,这也是属于失精家。
所以,失精家的定义,千万不要锁定说是男人遗精很厉害才叫失精家。
男子遗精有几种,第一种是做梦与女子梦交而遗精,这是最浅的一种,第二种就是不做梦都遗精,第三种,人要清醒的时候,白天都要遗精,这就是最严重的一种了。
这些都是属于桂枝龙骨牡蛎汤。
“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
为什么会少腹弦急,少腹弦急,与后面的桂附八味丸是一样,都有同样的症状,足厥阴肝经经过阴囊的地方,当少腹弦急的时候,筋很急,会拉痛得很厉害,这就是肝虚掉了。
当肝经虚掉以后,少腹弦急。
男人会感觉阴囊拉痛很厉害,女人会感觉到阴道抽筋很痛,这些都是属于少腹弦急。
这些统统都可以使用桂枝龙骨牡蛎汤。
王雪华(金匮要略)讲析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6
![王雪华(金匮要略)讲析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6](https://img.taocdn.com/s3/m/4ff172c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d.png)
王雪华(金匮要略)讲析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6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15条虚劳腰痛──八味肾气丸(15)第17条虚劳虚烦不冧寐──酸枣仁汤(17)[附方]虚劳脉结悸──《千金翼》炙甘草汤[附方]不足<气阴两虚>汗出而闷虚劳风气百疾──薯蓣丸方(16)扶正祛邪法山药(君)四君子汤┬八珍汤+桂枝、黄芪=十全大补汤四物汤┘桂枝──太阳柴胡──少阳防风──阳明拯阴理劳汤散火第18条虚劳干血劳──大黄?虫丸(18)七伤┌食伤忧伤─→心、脾、肝脾┤饮伤房室伤→肾└饥伤劳伤─→脾经络营卫气伤:气伤→血瘀─久停→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王晋三《古方选注》尤在泾:润以濡其干,虫以动其瘀,通以祛其闭下面,请同学看一下书,我来解释关于“汗出而闷”的问题,汗出本身,是心阳不足,因为汗为心之液,汗出为什么会出现胸闷,我觉得,就是心阳亏损,伤及心阳了,阴亏不足的情况下,脉道就不能够充盈,反过来说,也是不能相继,因此,出现了不仅有“心悸”,而且有“脉结代”的问题。
结脉,脉学里面说,“缓而时止”,谓之“结”,“数而时止”,谓之“代”。
现在,我们因为有心电图检查,病人会向你直接表述,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心律不齐,我觉得炙甘草汤,可以说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律不齐,这个方应该是底方,至少你得想到有个复脉汤,对脉结也好,脉代也好,这是一个复脉的基础方,可调节心律不齐,为什么就能达到,调节心律不齐的作用?需要我们把原文本义说完。
它这个主症,大家能够看到,一个是汗出,说“不足”,得有乏力吧,汗出、乏力、气短、心悸,我看现在临床最常见的就是,病毒性心肌炎,特别恢复期的时候,更是这样。
为什么说中医药治疗,对心肌炎有效,我觉得炙甘草汤给你做了一个,很好的解释和说明,“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
而且也提醒你,一定要引起重视,加紧治疗,说“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不积极治疗,的确有问题,所以现在,不管是小孩得心肌炎,还是大人得心肌炎,都是非常重视,找中医看,又找西医看,中医方面,就是用这个方打底儿。
【】王雪华讲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蛴螬──金龟子之幼虫祛瘀生新法
![【】王雪华讲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蛴螬──金龟子之幼虫祛瘀生新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9eb21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8.png)
【】王雪华讲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蛴螬──金龟子之幼虫祛瘀生新法黑板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蛴螬──金龟子之幼虫祛瘀生新法好,同学们,我们现在上课,把大黃?虫丸的方义做一下分析。
首先说,植物类的药物,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有大黄、桃仁,这也是张仲景擅用的大黄配桃仁,还有一个,就是也属于植物药范围里的,活血化瘀药,干漆,咱们背诵禁忌歌里知道有干漆,黄芩和大黄配合,我们说用酒蒸大黄,是为了使它入血分,和黄芩配伍,能够更好地清热、下瘀血,还要说的就是在活血化瘀药里面,特别是大黄配?虫,提到的是虫类(活血化瘀)药物,擅用虫类药物,在古代医家里面,也应该首推张仲景。
?虫就是土虫、土鳖鱼,咱们开药的时候,不愿意写?虫,就写土虫、土鳖虫。
虻虫、水蛭,学《伤寒论》抵当丸时,是谁和谁配伍啊?水蛭、虻虫,这儿多出来个蛴螬[qicao],有的念[chicao]。
[qicao]、[chicao],发音不一样,[chicao]也有发第二音的,这也是个虫子,是金龟子的幼虫,这些虫类药,都是以攻为主,破瘀血,所以,植物药物作用不够,加虫类药,共同发挥针对干血瘀的作用,有攻逐瘀血的作用,这个方子里,用量最大的,还是干地黄,10两。
所以,连续3张方子,我都提到了地黄的用量问题,它这个也是,特别是和芍药、甘草这样的配伍,有滋阴、养血、扶正,这样的一个道理,包括做成蜜丸,有白蜜。
“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这个“酒”,也是为了考虑干地黄必须加酒,才能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杏仁,就是散结气,通血络,“气行则血行”,利气散结,促进瘀血的祛除。
整个方子,我已经讲了,它有缓中补虚之意,是为了祛除干血,祛瘀而生新,所以,“缓中补虚”,不是去考虑“补虚”的问题,而是考虑作为一种,“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食”,又“干血内停”,“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这样的一个情况,应以攻瘀为主,又不要伤正,为了使瘀血能去,植物类的活血化瘀药物,和虫类活血化瘀药物同用,也要考虑扶正,养血滋阴这个方面,还有,为了保证瘀血去,还有杏仁行气,散结气,通血络的作用,故大黄?虫丸,是“祛瘀生新”法的代表方剂,瘀血去,新血才能得生,所以,这个祛瘀生新法,还是针对干血,虚劳干血,或者虚劳兼有瘀血这种情况,拟定的治方。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一一一)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的治疗附方炙甘草汤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一一一)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的治疗附方炙甘草汤](https://img.taocdn.com/s3/m/51c1f15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c.png)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一一一)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的治疗附方炙甘草汤第三节附方(一)气血不足心络不畅虚劳这是气血不足心脏的小血管不畅的这种虚劳[原文]《千金翼》炙甘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甘草(四两,炙)、桂枝、生姜(各三两) 、麦门冬(半升)、麻仁(半升)、人参、阿胶(各二两)、大枣(三十枚)、生地黄(一斤)。
右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消尽,温服三升,日三服。
炙甘草汤有好多,这《金匮要略》里提到的是《千金翼》,其实在《外台》和《伤寒论》里也有炙甘草汤这个方子。
炙甘草汤是治疗虚劳不足,也就是说,首先是一个虚劳病,症状是汗出而有胸闷,在临床上见到最多的就是心脏病,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胸闷,同时又伴有汗出。
大家看到的各种原因的,包括心律失常,心律衰竭,还有心梗的都会见到一边胸闷,一边汗出。
“脉结”就是说脉不是很规律的,跳着跳着就不跳了,还有一个就是“脉结代”还有一个代脉,代脉就是有规律的间隙叫代脉,没有规律的就是结脉。
“悸”指的就是心悸,也就是有心慌的感觉。
“行动如常”这里不是说跑步或者干什么正常,是指的四肢活动没有任何障碍,因为心脏病的人,四肢不受影响。
因为患者是心脏病,所以,“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也就是说这种病人活不过一百天,如果是危急的可能十一天则死。
也就是急性的,心肌,微循环供血障碍导致心律失常引起的室颤卒死。
炙甘草汤的组成,一共有九味药,炙甘草用四两,相当于现在的六十克,我们在临床上很少用到这个量,但是,确实要用到这么多疗效才好,少了,根本不起作用。
桂枝和生姜三两,相当于现在的四十五克,麦门冬半升,估计与现在的三五十克也差不多,这个麻仁半升,应该比麦冬要轻一些,估计也要三十克左右;人参和阿胶各二两,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三十克,但是,这两样都太贵,危重病人还是要用,再贵也不贵,总比上起博器要便宜多了,而且,那个起博器安上去还得一直吃药;大枣用三十枚,这个三十枚的量,按十克算的话就是三百克,按五克算的话也有一百五十克,所以,这个量一定要用足,更重要的是,最后还有一个生地黄一斤,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二百五十克,这是生的,但是,晒干以后,估计也是有一百克,这个量也是很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提要:本条论述遗精的证治 分析:
失精家——提示肾精亏损 少腹弦急阴头寒——阴虚及阳,肾阳不足 目眩发落——精血亏虚,头目失养 脉极虚——脉势虚软无力 脉极虚芤迟——见于肾精亏虚,阴虚及阳 为清谷亡血失精——补充交待脉极虚芤迟亦可见于此种情况。 脉得诸芤动-阴虚阳浮 微紧-阳虚阴盛 男子失精,女子梦交——阴阳两虚,心肾不交
王忠山 5号楼311金匮教研室
电话:6798267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一)概念:
1. 血痹:以肢体局部皮肤肌肉麻木为主症,由气血
不足,
感受外邪所致。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一)概念: 2. 虚劳:由劳伤所致的慢性衰弱性疾患。 本篇虚劳的论述是以五脏气血阴阳虚损为发病的病 理机制,提出治疗大法:重视脾肾,甘温扶阳
渴——阴血不足,津液亦不足 喘——肾有纳气
悸——血虚不能养心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2.气血不足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 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5)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提要:本条论述气血两虚的虚劳脉证 。 分析:脉虚沉弦——沉弦无力——气血两虚
脉沉-主里 小-主虚-阳气虚衰-名脱气 迟-主寒 其人疾行则喘喝-肾失摄纳,肺失主气 手足逆寒-阳衰失温 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脾阳虚衰,运
化失司。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4.虚劳无子(略) 5.虚劳盗汗(略)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6.虚劳脉大
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若肠鸣、 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10)
无寒热——无外感。 短气里急、小便不利、少腹满——肾阳不 足, 不能温化水液 面色白 、时目瞑、兼衄——肝脾血虚 此为劳使然——属于虚劳的范围。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3.虚劳脱气
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 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11)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提要:本条论述阴虚的虚劳证与季节的关系。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分析: 其脉浮大——阴虚阳浮 手足烦——阴虚有热 春夏剧——木火正盛,阳气外浮 秋冬瘥——金水相生,阳气内藏。 阴寒精自出——阴虚及阳,精关不固 酸削不能行——肾藏精主骨,肾虚 骨弱,不能行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三)证治 1.虚劳失精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 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8)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病机:阴阳两虚,心肾不交 治法:调和阴阳,潜镇摄精 方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汤调和阴阳,龙骨牡蛎潜镇摄纳。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骨弱肌肤盛—肌肉丰盛,筋骨脆 弱,抵抗病邪能力弱。 脉象:微——不足-阳虚
涩——血滞 寸口、关上——受邪较浅 紧——外受风寒。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病机:气血不足,感受外邪,血行不 畅。 治疗:宜针引阳气——行气通阳活血. 选穴:风池、……梅花针,局部敲击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脉大为劳——浮大无力 ——阴虚阳浮。
极虚亦为劳——脉的力量轻按 则软,重按无力——肾精亏损,元阳不足-鼓动 无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二)病机与辨证 1.阴血亏虚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 里虚也。(4)
提要:本条论述阴血不足的虚劳脉证。 分析:面色薄——血虚不能荣于面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虚劳脉大无力 痹侠背行-精气内亏,督脉失养 若肠鸣-脾气虚寒,运化失职-虚寒 马刀侠瘿者-虚火上炎,痰火相搏。 皆为劳得之。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7.虚劳革脉 8.虚劳与季节
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 酸削不能行麻木、中风后遗 症、类风湿关节炎——气虚 邪 盛。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二、虚劳病 (一) 脉象总纲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3)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提要:本条论述虚劳病总的脉象(病机)
分析:男子——提示肾精亏损,是导 致虚劳的主因,并非 女子无虚劳。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病机:阳气不足,阴血涩滞 治法:补气行血,温阳行痹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
• 黄芪益气固表,桂枝温经通阳,芍药养血和 营,生姜辛散风寒,大枣培中补营。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临床运用:可结合运用.血痹轻症仅用针刺; 血痹重症, 用汤药治疗
治疗:1.末梢神经炎,加牛膝、 红花、木瓜、天麻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一、血痹病 (一)成因与轻证证治
问曰:血痹病从何 得之?师曰:夫尊荣人, 骨弱肌肤盛, 重因(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 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 脉自微涩(微、涩) 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 引阳气,令脉和 (,)紧 去则愈。(1)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提要:本条论述血痹的病因和脉象。 分析:尊荣人—有余于外,不足于内
2.方中芍药是白芍还是赤芍? 3.为什么不用“针引阳气”的方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提要:本条论述血痹的证治。 分析:阴阳俱微——阴阳气血均不足
寸口关上微——阳气不足 尺中小紧——阴血涩滞 外证身体不仁——局部皮肤肌肉的 麻木不仁,感受下降。 如风痹状——酸痛感,疼痛轻,以 麻木为主。
(二)重证证治
二)、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 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 之。(2)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 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一方 有人参)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1.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何方的变方?为什么去甘草? 为什么用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