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财政学对象——及有关的几个理论问题
财政学对象——和有关的几个理论问题
? (一)调节资源在积累和消费之间的配置
? (二)调节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配置
? (三)调节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 (四)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机制和手段
? 1、确定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 ? 收入的合理比例 ?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结构 ? 4、调节社会投资方向 ? 5、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
二、收入分配职能
? 含义: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使国民收入和社会财富 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再分配,并使之符合社会认为的“公平”或 “合理”的标准。
?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制度下,或者在同一政治制度下的不同生 产力发展时期,公平的内涵有很大的差异。
? 机制和手段
? 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凡是属于市场分配的范 围,财政不能越界。
第二节 财政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调节、引导人力、物 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为什么要通过财政进行资源的配置: ? (一)资源具有稀缺性 ? (二)市场经济中存在市场失灵及其外部经济效应问题 ? (三)财政的本质特征使得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 的功能
? 简言之就是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基本需要, 发展中国家包括消除贫困、失业、文盲、疾病等。
? 机制和手段
? 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 2.在财政实践中,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 用。
? 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公共设施的发展,消 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 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
财政学总结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财政学对象和财政职能1、财政:从经济学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学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i主题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2、财政学的对象:财政收支及其治理。
3、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1)财政运行是财政收支的矛盾统一;(2)财政运行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3)财政运行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
4、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2)收入分配职能;(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4)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职能。
5、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1)私人不愿意提供公共产品;(2)私人不愿意清楚外部性;(3)规模报酬递增所导致的垄断。
6、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指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3)合理安排财政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4)创新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大幅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大力提倡采取PPP方式,带动民间资本的发展,同时对每项生产性投资的确定和考核都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进效益。
7、经济公平:要素收入与要素投入相对称。
8、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平等不等于公平,甚至是对社会公平的背离。
9、经济稳定: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10、充分就业:是指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了由该国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所能承受的最大比率。
11、物价稳定:是指物价上涨幅度维持在不至于影响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范围内。
12、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一国在国际经济来往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的大体平衡。
13、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例如累进税制度、失业救济金制度都具有这种作用;(3)通过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的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基础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4)财政首先应切实保证民生性的社会公共需要。
财政学第一章 导论、财政学对象、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②财政学与财务管理学。
•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的钱怎么来,怎么用,财务管理学是研究企业的 钱怎么来,怎么用;
• 政府财政的理财目标是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企业理财的目 标是谋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 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
• 1.有助于系统、完整地掌握经济学知识。
•2 9
无处不在的财政现象
生老病死,从 摇篮到坟墓, 都同政府和财 政息息相关 。
•3 0
无处不在的财政现象
行政、国防、治安、 义务教育、基础科研、 公共卫生和公共设 施 ……
•3 1
无处不在的财政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
俄罗斯革命
伊拉克战争
金融海啸 汶川地震
中国改革开放
大危机(大萧条)
911引致的反恐战争 “非典” “猪流感”
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
三个特征
1 阶级性和公共性 2 强制性和无直接偿还性 3 收支对称性
•43
基本特征1
公
公共性
共
性
和
阶
级
性
利益集团性(阶级性)
财政具有满足社会成员 的公共需要的属性—— 公共财政
财政作为以国家为主体 的分配活动,反映着参 与财政分配活动的各种 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互 动关系。
基本特征2
开放经济中的财政问题
财政学的特殊视角
财政学以经济学为基础。 财政学是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在某个特定领域中的应用。 视角的比较: • 货币经济学:从货币与产品、价值形态与使用价值形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 • 区域经济学: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如果把国家视为区域
,区域经济学就表现为国际经济学。 • 产业部门经济学: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 财政学的特殊视角:从公与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财政学陈共著第七版知识要点和部分课后问题答案
财政学陈共著第七版知识要点和部分课后问题答案财政学陈共著第七版知识要点和部分课后问题答案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第一章财政概述1.财政概念1.1财政的基本含义和特征:经济部门,经济范畴:公共和阶级,强制和非直接偿还,平衡性1.2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财政学基础概念:提供者,非排他,非竞争,混合物品:公共与私人需要;共同需要,无差别享用,付出代价但非等价,政府的职责,涵盖广;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1.3关于财政与“公共财政”2.政府和市场关系——财政学基本关系2.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研究政府和市场关系:两个资源配置的系统关系是理论前提2.2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信息,价格,资源配置,优胜劣汰:垄断-高价,信息不对称,外部效应,收入不公,经济波动2.3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厘清政府职责;提供公共物品,宏观调控2.3.2政府干预程度和干预手段:法政,公共生产和提供,财政手段2.3.3政府干预失效:政治全力不创造财富却能支配经济;决策失误,寻租,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3.财政职能3.1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3.2资源配置职能:有限的资源,资产、产业、技术、地区结构,优化配置,效率;提供物品和经费,引导资源,弥补市场缺陷;手段-明确划分、优化支出结构、优化狗子规模和结构、投资税收等手段、本身3.3收入分配职能:公平分配;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手段-划清市场和财政分配的范围,工资制度,税收调节,转移性支出3.4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就业充分,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增长,经济结构,:总共需平衡,财政的自动稳定作用,通过投资补贴等消除经济发展瓶颈,非生产性社会的公共需要的满足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包括垄断,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外部效应: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指的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利益或者损失的现象。
《财政学》复习笔记(完美打印版)[1]
年后财政政策实施和操作的基本经验
真题:某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年8月发生以下购销业务,购入服装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万元,进项税额3.4万元;当月零售服装,取得含税销售额40万元;计算8月份应缴增值税。
①进项税额=3.4万元;
②销项税额=40 ÷(1+17%)×17%= 5.8万元
③应纳税额=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 5.8-3.4 =2.4
★CPA真题:某商品零售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12月份购进货物(商品)取得普通发票,共计金额12万元,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购进税控收款机一台取得普通发票,支付金额5000元;本月内销
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为:。
财政学最全习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财政学最全习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一、填空题1、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
2、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政府决策失误、、政府提供的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4、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5、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6、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7、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
8、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的大体平衡,包括进出口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
9、自马斯格雷夫于1959年出版的《》首次引进公共经济学概念、随后冠以公共经济学的著作得以陆续出版。
10、社会的公共需要是共同的,但又是、特殊的。
二、判断题1、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2、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4~0.5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
3、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
5、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要体现在它的非竞争性上。
6、公共财政是针对计划经济时期所谓的“生产性财政”或“建设性财政”提出的。
7、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8、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
9、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需要的,因而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是矛盾的。
三、不定项选择1、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2、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3、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在:A、垄断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C、收入分配不公D、经济波动4、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A、立法和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C、财政手段D、强制手段5、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A、政府决策失误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D、寻租行为6、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A、历史性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D、单一性7、财政的基本职能是:A、资源配置职能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8、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A、阶级性与公共性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D、历史性9、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哪几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A、家庭B、企业C、政府D、中介10、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B、规范工资制度C、加强税收调节D、通过转移支出四、问答题1、什么是市场失灵?2、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3、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财政学对象(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一节 财政概念一、 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1) 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
财政是国家(政府)的分配行为。
因此,财政活动的主体就是国家或政府。
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基础,国家(政府)是财政产生的前提。
2) 公共财政的含义和精神实质P13第二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1.私人物品私人物品是由市场供给用于满足个人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食品、衣服、房屋、汽车等。
对于私人物品而言,产品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数的总和,这意味着私人商品具有可加性和可分割性。
即: ● 私人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排他性:私人物品的产权所有者拥有享用该物品的权利,并且能够将他人排除在享用该物品之外;排他性是指一个人消费了一单位某种物品就排除了其他人来消费这同一单位物品。
竞争性: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的边际成本也相应增加.一个人消费了某种物品就减少了这种物品供其他人消费的数量。
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由追逐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自主生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公共物品✓ 是“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 )的对立物,指的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 与私人物品的私人的、单个的消费性质不同,公共产品具有联合的、共同的消费性质。
✓ 存在形态:普遍广泛存在,诸如国防、社会治安、政府管理、路灯、垃圾清理、防洪堤坝、道路、桥梁、下水道……● 公共产品的特征共同消费性是决定是否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两个特性:(1)非排他性。
即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产品,不管该提供者是否愿意让他人消费该产品,在产品效应覆盖的范围和区域内,任何人都能够“消费”该产品,都能够享受该服务。
原因:公共物品的提供者要想不让某人消费该产品,或者是技术上做不到,或者是阻止他人消费该产品的成本费用过于昂贵也实际上不可能.⏹ 这点,与私人物品所具有的消费时的排他性,即物品只能由提供者或购买者自己个人消费,而可以不让他人参与消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一章 财政学 导论
五、国家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
该分配关系的重要性:农民人口多、相对贫穷等, 以及农产品的特性(一)农民对国家财政的贡献: 1. 直接方式—农业税等,占全部税收3%左 右
2. 间接方式— “剪刀差”。定义。图形。低
价销售农产品—工业品较低的工资成本和 物化成本— 较高的效益—财政收入
高价购买工业品—工业部门较高的销售收入— 较高的效益—财政收入 (二)财政用于农业方面的支出
“剪刀差”的再分配原理
P/V
工业品价格/价值
1
农产品价格/价值
O 年份
假定经济领域只生产两种产品:工业品和农产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品价格与价值比越来越大于1, 农产品价格与价值比越来越小于1,形成剪刀张开状。
二、 财政学研究的问题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国民经济中“公”与 “私”的分工。它研究政府适当的职能范围和 运行方式。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财政学必须进行两种不同 性质的研究: 1)实证分析, 2)规范分析。
2、公共产品论的发展
1)萨缪尔森的贡献。在1954年萨氏的《公共支出纯论》和次年的 《公共支出论图解》两篇论文中,萨缪尔森以崭新的思路分析了 公共产品的最佳供应模型问题。对林达尔模型作了更新、发展和 完善,表明了公共产品论新的发展阶段的到来。他分析得出了公 共产品的定义,并提出公共产品消费时的非排他性和非对抗性问 题,在此基础上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分析了公共产品的最佳供 应问题,并相应建立了萨缪尔森模型。
3、“边际革命”对西方公共财政学的影响: (1)边际效用价值论被运用于分析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时,使政 府公共服务成为具有价值的“公共产品”。 (2)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引人,还使得市场等价交换原则也适用于对 政府公共服务的成本和费用的补偿分析。 (3)边际效用价值论使得公共财政活动和公共产品提供的目的,从 政府需要转到私人需要这一基点上。 (4)边际效用价值论被运用于公共财政分析上,就使得有效配置资 源的私人经济原则也适用于公共经济活动。 上述四大变化的直接结果是,公共经济和政府活动已不再表现为 市场经济的异己分子,即财政活动不再是虽然有必要,但对于资 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来说都是尴尬的例外了。
第 1 章 财政学导论
2.
3.
4.
(二) 按支出的回报性分类
公共部门的支出按其是否具有回报性可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公共部门的支出按其是否具有回报性可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1、购买支出(purchase on goods and services)是政府用于购买 、购买支出( ) 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它的基本特点是政府支出是有回报的, 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它的基本特点是政府支出是有回报的,它以 市场交换的方式换取了相应的产品或服务。 市场交换的方式换取了相应的产品或服务。公共部门的购买支出 分为政府部门购买支出与公共企业部门购买支出。 分为政府部门购买支出与公共企业部门购买支出。购买支出是政 府调节经济最直接的手段, 府调节经济最直接的手段,其规模大小直接反映了政府对社会产 品结构和收入分配的控制能力。 品结构和收入分配的控制能力。 2、转移支出(transfer payment)是公共部门无偿地将一部分资金 、转移支出( ) 的所有权转让给他人所形成的支出。 的所有权转让给他人所形成的支出。它是单纯的支出而无相应的 回报。转移支出可能表现为政府部门的支出,也可能表现为公共 回报。转移支出可能表现为政府部门的支出, 企业部门的支出。它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企业部门的支出。它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经济学院
(三) 公债 公债( 公债(public debt)是政府通过信用进行融资的 ) 方式。 方式。公债作为政府取得收入的一种手段具有自愿性和 有偿性特点。 有偿性特点。 政府部门通常通过财政部门来借债,通常应计入政 政府部门通常通过财政部门来借债, 府预算。本书将政府部门的借款称为政府部门债务。 府预算。本书将政府部门的借款称为政府部门债务。公 共企业部门也会发生债务。 共企业部门也会发生债务。政府是公共企业部门债务的 最后承担者。 最后承担者。本书把公共企业部门的借款称为公共企业 部门债务。 部门债务。整个公共部门从私人部门或国外得到的借款 称为公共部门借款需求。 称为公共部门借款需求。 返回
第一章财政学对象和财政职能
12
第十二页
二、收入分配职能
实现公平分配,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 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公平可以分为: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13
第十三页
2016年全国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 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3%,高于人均 GDP增速0.2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 上年实际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 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高于城镇居民0.6个百分点。可 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缓解。
2017年中国经济有三大亮点:一是出口回暖是经济增速上升的关 键力量;二是新动能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2017年新动能 对经济增长的奉献度超过30%,对新增就业的奉献度超过70%;三是 经济结构改善步伐在加快,农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等短板领域 投资快于全部投资,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
8
第八页
财政能够干什么?应该干什么?
市场能干的,财政就不要去干;市场不能 干的,财政就应该也必须去干。
什么是“市场不能干的〞?
市场失灵——市场与生俱来的缺陷。
财政的职能是什么?
克服市场失灵。
9
第九页
一、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是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 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 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4
第十四页
15
第十五页
16
财政学资料(1-7章)
《财政学》(第六版)练习题第一章财政概念一、单选题1、下列哪些商品不属于公共品和公共服务()A 、国防 B、外交 C、司法 D、保险2、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A、企业B、市场C、政府 D 、家庭3、下列是财政的性质()A、竞争性B、公共性C、利己性D、排他性4、公共品一般有谁提供()A、企业B、政府C、非政府组织D、家庭5、私人品的特征()A、竞争性和非排他性B、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和排他性D、竞争性和排他性6、公共品的特征()A、竞争性和非排他性B、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和排他性D、竞争性和排他性7、外部正效应表现为()A、社会成本大于内部成本B、社会收益大于内部收益C、社会成本小于内部成本D、社会收益小于内部收益8、外部负效应表现为()A、社会成本大于内部成本B、社会收益大于内部收益C、社会成本小于内部成本D、社会收益小于内部收益9、财政伴随()出现而产生A、人类B、国家C、阶级D、资本主义10、市场失灵的表现不包括()A、无法提供公共品B、外部性存在C、价格由供求决定D、信息不完全11、属于财政学规范研究的问题是()A、财政收入是多少B、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C、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好不好D、财政赤字是多少12、不是政府缺陷的是()A、信息充分B、寻租行为 C 、政府职能的缺位或越位 D、政府决策失误13、下列哪些产品属于公共品()A 、职业技能培训 B、食品 C、有线电视 D 、国防二、多选题1、财政职能是()A、资源配置职能B、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C、收入分配职能D、弥补市场失灵职能2、市场失灵表现为()A、不能提供公共品B、外部性存在C、垄断D、信息失灵E、个人偏好不合理F、收入分配不公3、政府干预手段()A、立法B、行政手段C、提供公共品D、财政手段4、政府失灵表现为()A、政府信息失灵B、寻租存在C、政府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D、政府公共决策失误5、公共品的特征()A、非竞争性B、非排他性C、竞争性D、排他性6、混合品的特征()A、俱乐部产品B、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完全C、具有排他性和一定范围非竞争性D、竞争性E、排他性7、财政的基本特征()A、强制性B、非直接偿还性C、收支的对称性D、阶级性E、公共性8、解决企业排污造成的外部负效应的可行手段有()A、开征庇古税 B 、产权明晰 C、公共管制限制企业排污D 、市场手段出售排污权9、垄断的治理手段()A、反垄断立法B、公共定价C、对垄断利润征税D、市场监督10、公共品需求的特征()A、社会的共同需求B、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有C、只能被部分人享有D、满足公共需求是企业的职责三、判断题1、公共品一般由政府来提供。
财政学 第一篇 财政学基本理论
一、资源配置职能
研究的主要问题:资源配置效率是用什么指标来表
示、如何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来提高资源配置的 总效率以及财政在配置资源中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1、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
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 造成了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却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者没有 取得应有的报酬的情形。
此外,外部效应典型的例子是“公共产品”,因为大部
分“公共产品”的效益是外在化的。
二、垄断
市场垄断是指市场主体处于一个可以影响价格的市场地
位,当该主体以此优势地位牟利时,完全竞争条件受到破
坏,产生市场失灵。
三、不完全的市场
不完全的市场是指市场体系不完整或不完善,从而使经
济主体无法获得与自己经济行为相关的价信息或不能在时 间选择上加以配合,导致市场机制无法有效运作。
四、不完全信息
市场完全竞争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信息是完全的。但是现 实生活中的情形往往不是这样的,信息一般是不完全的,而 且获得信息往往是要付出成本。信息的不完全性和相应发生 的信息成本会影响到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影响到市场的资 源配置效率。
主义财政在形式上类似,但实质上却不同的国家职能。
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分配关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 体的经济结构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财政不再有剥削内容与对
抗性矛盾,它始终反映着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
根本利益一致的分配关系。
二、财政的概念
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ppt
……
第二节 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
Public Finance
一、西方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
财
——古典学派和庸俗学派的观点
政
——英国重商学派
学
——德国官房学派(Kamera)
…….
——亚当·斯密:《国富论》——首创财政学
第二节 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
Public Finance
亚当·斯密提出的财政原则:
1. “公平、确定、简便和征收费用最小”
财
治地位的主要还是从前苏联引进的 “货币关
政
系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些流派“
学
价值分配论”、“国家资金运动论”
第二节 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
Public Finance
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中国财
政理论界对“
政
学
“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的
财
期以来,“国家分配论”的财政学逐渐占据主流
政
地位其间,各种流派的财政学相继问世;改革开
学
放后,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美英等国外财政理论得到引进和吸收,出版了为
数不少的“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著作
,对“国家分配论”的认识也得到了深化。
关键词
Public Finance
财政分配关系 财政政策 财政制度
才真正取得独立、成熟、规范、完全的存在形
式——公共财政,亦即市场经济财政” 。
本章小结
Public Finance
1.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参与一部分社
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
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分配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财
2. 财政学的研究范围比对象范围要宽泛得
财政学基础知识
(3)社会成员享用,也要付出代价(如交税或付 费),但不是等价交换原则。
(4)满足它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 部分,但也并不是剩余产品的全部用于满足它。
3.公共需要的性质 (1)共同性 (2)特殊性 (3)历史性
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
1.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
马克思
毛泽东
邓小平
2.借鉴西方财政学
亚当·斯密
约翰·梅纳 德·凯恩斯
约瑟夫·斯 蒂格利茨
3.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
中国共产党第十 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明 确指出:我们要一切 从实际出发,而最大 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 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公共需要的范围
• 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经济 发展的不同阶段上,除保证执行国家职能那部 分需要外,社会公共需要的主要内容是在不断 发展变化的。
• 生产关系变迁(不同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 的变迁对社会公共需要的历史规定性,主要不 在于各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公共需要内容上的差 异,而是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集团将自 身的需要说成是社会公共需要,或将社会公共 需要攫取为自身的需要。
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1、无偿性 2、强制性
三、财政配置资源的主要内容
(一)调节资源在积累和消费之间的配置 (二)调节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配置
1、不同部门占有资源的目的
政府部门
社会公共需要
非政府部门
(企业和个人)
微观经济活动 及个人需要
2、衡量标准
取决于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或 国民收入的比例。这一比例随着政治经 济条件的变化,特别是国家(或政府) 职能的变化而变化。
2.财政学 -概论
思考:
试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外部效应的 行为? 你身边是否哪些行为具有正外部效应? 哪些行为具有负外部效应?
(3)不完全信息
信息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不对称 (4)垄断的存在
自然垄断:某一行业在生产上具有规模报酬递增 的特点,因此为了避免由于无谓竞争而引起的经济资 源的浪费,在某一地区只需要有一家企业进行独家经 营的垄断局面,竞争会造成低效率。
财政与金融
第一章 财政总论
财政学的对象 财政的概念及本质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财政的职能(资源配臵职能、收入分配 职能、稳定和发展职能)
第一节 财政学的对象
一、学科地位:
经济科学中经济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财政学:研究宏观经济管理问题,即研 究国家财政分配活动。
二、财政学的对象 财政学:研究国家财政分配活动的规律性科学。
怎样理解现实中的财政现象与本质?
怎样理解现实中的财政现象与本质?
2.2010年全国财政支出89874.16亿,民生支出占2/3。 民生支出即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 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
的支出。
‘最基本的民生事项’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就是最基本的民生事项。
财政所具有的三个职能是: 资源配臵、收入分配、稳定和发展。
一、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可以被人类开发利用的财富。 资源配臵——资源在不同用途、不同使用者、 不同时期之间进行分配,以达到有效合理利用。 最优资源配臵——通过对资源配臵的活动,达 到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两种资源配臵的基本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和 市场经济模式(见下一张幻灯片)
(二)财政概念是财政本质和财政现象的统一 财政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财政现象在现代社会表现为以政府为中心的资金 收支活动。
财政学 第一讲 导论、财政学对象
政府并非万能,如同市场机制失灵一样,政府干预也会 失效 政府干预失效的根本原因 :政府的运行是以政治权力为 基础和前提的,而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权力不能创造财 富,却可以支配财富,甚至凌驾于经济之上支配经济
导论、财政学对象
四、政府和市场关系
政府干预失效 “在政治权力对社会独立起来并 且从公仆变为主人以后,它可以朝两 个方向起作用。或者按照合乎规律的 经济发展的精神和方向去起作用,在 这种情况下,它和经济发展之间就没 有任何冲突,经济发展就加速了。或 者违反经济发展而起作用,在这种情 况下,除去少数例外,它照例总是在 经济发展的压力下陷于崩溃。”
导论、财政学对象
六、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
(一)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1.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 ,它从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 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 而产生”
詹姆斯· 布坎南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 导论、财政学对象
六、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
(一)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1.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职能 导论、财政学对象
四、财政职能
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
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 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 置的结构效率。
4、
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导论、财政学对象
四、财政职能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针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 而灵活地变动支出和税收
导论、财政学对象
四、政府和市场关系
财政学第一章导论
财政学第⼀章导论《财政学》第⼀章导论第⼀节财政的概念⼀、现实中的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理论基础:⼆、公共产品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满⾜需要私⼈个别需要通过个体⾏为配置资源的⽅式政府社会公共需要通过集体⾏为由市场系统通过提供私⼈物品来满⾜由政府系统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满⾜1、社会公共需要特征:(1)整体性。
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产经营、⽇常⽣活中的共同需要。
(2)⽆差异性。
满⾜公共需要的公共产品可以⽆差别地由应当享受的每⼀个社会成员共同享⽤。
(3)代价的⾮对称性。
社会成员享⽤公共产品⼀般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4)外部性。
满⾜公共需要的公共产品可以解决由于外部效应产⽣的利益⽭盾。
外部效应(extermalities 也称经济外部效应或经济利益外溢性)是指⼀个⼈或组织的社会经济活动对其他⼈或组织带来了利益或损失,却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或没有为此承担应有的成本费⽤。
按承受单位的受益或受损,可分为:正的外部效应(或外部经济):社会收益>个⼈收益外部效应负的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社会成本>个⼈成本个⼈不愿提供市场失灵个⼈乐于提供:私⼈活动的⽔平⾼于社会需要的最优⽔平正的外部效应⽀持政府⼲预负的外部效应抑制(5)社会剩余产品性。
满⾜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产品只能来⾃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M)。
a、没有剩余产品就不可能满⾜社会公共需要。
b、公共产品只是剩余产品的⼀部分。
此外还有:共同性、历史性和特殊性。
社会公共需要:区别于私⼈个别需要的,由社会成员就社会整体提出的对社会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等的需要。
2、公共产品(public goods)1)概念:①满⾜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②由政府及公共部门掌握提供2)特征:(1“搭便车”(2)⾮排他性(使⽤上)(⾮竞争性和⾮排他性)过度使⽤⾮排他性的三层含义:第⼀,增加⼀个⼈消费,不会使供给者增加成本,边际成本为零;第⼆,增加⼀个⼈消费,在⼀定程度上不会降低他⼈消费的质量和数量;第三,社会成员⽆法排除他⼈享⽤公共产品,同时也⽆法拒绝接受这种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指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从而引起收入分配不公 平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
1.市场垄断
垄断者通过限产、抬价,获取额外利润, 损害市场的效率。(案例:欧盟反垄断罚单)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导致生产和供给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 市场参与者信息获取不对称,影响公平竞争。
价交换。
满足公共服务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
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公共需要涵盖范围广
包括政府执行器职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诸如行政、国防、 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也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投资; 还包括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 等等。
公共需求和公共物品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公共需求从需求方面对 公共产品的表达。
公共需要的特征
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是由政府集中执行和
组织的社会职能需要;
是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共同享有的需要,一个人的享有不排斥他
人的享有;
社会成员享受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通过交税或交费),但并非等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外部效应:一个厂商从事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 带来的利益或损失。市场对公共物品的配置是 失灵的。
4.收入分配不公
市场的效率原则——收入的差异。需要 把“蛋糕做大了”&“把蛋糕分好了”。
5.经济波动
纽约证券交易所
市场机制不可避免的导致经济的波动。
三、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二、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
市场与市场效率
市场系统 :由家庭、企业、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 家庭作为一个经济行为主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 行为目标是效用水平最大化; ② 初始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数量有限; ③ 自由出售要素服务以获得收入; ④ 自由使用其收入以购买商品和服务或取得资产。 企业是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经济单位。企业从家庭那里购买生产要素, 通过生产过程转换成商品和服务,然后把它们卖给家庭以获得货币。它 的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① 行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②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利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生产一定的产出; ③ 自由出售其产品以获得收益; ④ 自由使用其收益以购买生产投入。
产力发展时期,公平的内涵有很大的差异。
机制和手段
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凡是属于市场分配的范
围,财政不能越界。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4.通过转移性支出,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
利水平。
三、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含义; 发展不仅意味着产出的经济增长,还包括随产出增长带来的产出与收
一、财政学对象 二、财政职能
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四、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 五、我国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
第一节 财政学对象
一、财政的本意
(一)我国财政一词的来源
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我国历史上用“国用”、“国计”、“度支”、“理财”等 “治粟内史”、“大农令”、“大司农”古代财政管理部门
(二)从财政起源上考察
二、财政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思考
(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论断的启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财税体制定位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把财政提升到
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的高度,并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应当明确,必须拓展和创新财政学研究的思路,正确理解财政是经济与政治的
“二元”的结合体,不仅从经济学角度研究财政问题,而且必须从经济学与政 治学的结合和交叉的角度研究财政问题。
2. 从公共产品的层次上看,公共产品可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 共产品 对于受益范围不受限制的公共产品,如国防、外交等不受地区限制, 只要是本国国民都能享受,其提供者只能是一国的中央政府,这类 公共产品属于全国性的公共产品; 而有些公共产品,如义务教育、交通、公安、消防、环境保护、路 灯等,只能是就近的居民才能享受到,受益者具有明显的地理空间 限制,只能由当地政府来提供,这类公共产品属于地方性公共产品。
第四节 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
一、公共物品
所谓公共产品是指具有社会公共需要性质的产共物品: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个人物品:由市场供应用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
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用。 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公共设施的发展,消 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 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 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马克思说: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任何一个国家只有建立健全的财政,国家才能百事兴旺,政府才能顺 畅运行,否则国家将陷入困境,政府将寸步难行。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建设健全财政,清理滥收费,控制财政收入占GDP 比例,保持合理的财政赤字区间;增加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 等民生支出;重视调节国家、企业和居民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 些措施有力的保障了社会安定、建设和谐社会。 不断推进财政制度建设和财政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新一轮 全面深化改革明确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财政制度,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 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提供支撑,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座灯塔,则边际生产成本显然并不为零。② 边际拥挤成本为零。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 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这种产品不但是共同消费的,也不存在消费中的拥挤现 象。例如:不拥挤的桥梁,非满载的火车车厢,为饱和运转的计算机等。
公共产品的分类
1. 从公共产品的特征上看,可把公共产品划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进而言之,地方性和全国性公共产品之间最大的、最主要的区别在 于前者受地理空间的限制,后者在主权范围内不受地理空间限制。
一般中央政府理所当然地承担起全国性公共产品的提供,地方公共 产品要根据谁受益睡负担的原则,分别由各级地方政府来提供。这 是我们后面讲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基础。
二、公共需要
公共需要与私人需要
第三节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
发挥政府作用。 财政和财政改革的核心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我国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 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削弱甚至排斥市场 的资源配置作用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和政府都是资源配置体系,财政则是政府资源 配置的重要渠道,需要认清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位、作用和运 行机制。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等于政府不是直接配置资源,公 共物品的提供则是由政府直接配置。
(三)财政的本质特征使得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
的功能 财政资源配置主要内容:
(一)调节资源在积累和消费之间的配置
(二)调节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配置
(三)调节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四)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机制和手段
1、确定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
社会的公共需要既是共同的,也是历史的,特殊的 公共需要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存在的,不因社会形态的更迭而消失。
1898年,在戊戌变法的“明定国是”诏书中有“改革财政,推行国家预算”的 条文,这是我国政府文献中第一次使用“财政”一词。
《辞海》对财政一词的解释为:财政谓理财之政,即国家或公共团体以维持其 生存发达之目的,而获得收入、支出经费之经济行为也。 财指政府收支,政则是治理,财政就是政府收支及其治理。
入结构的变化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变化;
简言之就是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基本需要,
发展中国家包括消除贫困、失业、文盲、疾病等。
机制和手段
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2.在财政实践中,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
公共产品具有两个特征
1. 非排他性: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产品中获得利益。公共产品的消费是集体进
行的,共同消费的,其效用不能在不同消费者之间分割。它包含两层意思:① 在技术上不易排除不为公共产品付费者;如国防。② 某些公共产品虽然在技术 上可以排他,但排他成本很高,以至于在经济上不可接受。如卫生防疫、绿化、 环保。
政府干预
政府是市场的重要行为主体 市场的失灵为政府的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政府不能替代市场
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市场的失灵
政府干预的渠道和手段:
1.政府的宏观调控 2.立法和行政手段 3.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4.财政手段(征税和收费为公共物品提供经费)
(二)从经济学与政治学的结合和交叉的角度考察财政学研究对象
经济上看,财政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分配问题 从政治上看,财政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对财政学对象的进一步说明
(一)财政运行是财政收支的矛盾统一
(二)财政运行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
(三)财政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
政府干预失效 市场的失效——政府的干预——政府干预失效
例如:房地产调控政策等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
1.政府决策失误(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失误,投资项目选择不当) 2.寻租行为(权力寻租——以权谋私)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例如:网约车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