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限度检查办法验证方法

合集下载

微生物限度和无菌检查法验证

微生物限度和无菌检查法验证

6
方法验证的步骤与内容 1、制备验证试验用菌液 按药典无菌检查法中培养基灵敏度检查项中试验用 菌液的制备方法将规定需用的试验菌分别制成每毫 升中含10~100个菌(CFU)的供试菌液。 2、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是验证试验的一部分,需证明所 用的处理方法对各试验菌的生长无影响。 根据供试品的性状,选用以下适宜的方法,或几种 方法联合使用: 溶解:验证所用溶液、助溶剂和水浴助溶温度对微 生物的生长无影响。
7
乳化:验证所用乳化剂和水浴助溶温度的有效性、 使用量及对微生物的生长无影响。 破乳:验证所用破乳剂的有效性、使用量及对微生 物的生长无影响。 萃取:验证有机相选择的合理性、有效性及对微生 物的生长无影响。 稀释:验证降低供试品相对抑菌浓度的有效稀释倍 数。 离心:验证所用转速、时间和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应说明采取某种前处理方法的原因,如样品不需要 特别的前处理就能制成均匀的供试液,这一步可以 省掉,直接进入确定样品有无抑菌性的步骤。
9
选择适当的方法消除或有效降低供试品的抑菌性 根据供试品的特性选择药典规定的消除其抑菌性的 方法(一种或几种方法联合),或根据药物的化学 特性,寻找出其他合理、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有效 的中和剂;并通过模拟试验(验证试验)对消除或 降低抑菌性的效果进行检验。 无菌检查可采用:①薄膜过滤法;②中和法(目前 药典仅收载β-内酰胺酶处理法)。 ①薄膜过滤法适用于液体供试品和可溶于水的固体 供试品(只要许可,应首先采用)。验证的重点是 确定滤膜的适用性、确定冲洗的方法和冲洗液的用 量。
4
方法验证中应注意的问题与评价要求 1、验证试验的完整性 验证试验的完整性与方法的科学性密切相关,验 证工作不完整,就不能全面体现供试品和试验过 程对微生物的影响情况,则很可能影响或干扰对 最终试验结果的判断。故应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 版的要求进行方法验证。特别是对某些具有抑菌 性的供试品,需采取适当的方法消除或有效降低 供试品的抑菌性。在对供试品进行特殊处理时, 既要考察供试品的抑菌性,还要考察在供试液制 备过程中微生物受影响的程度(稀释剂对照组) 。

版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版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版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验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方案一、实验目的:验证药典中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行性。

二、实验材料:1.药典中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2.待验证的药品样品;3.适用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4.培养基的质量控制菌种。

三、实验步骤:1.制备适用的培养基:按照药典中规定的方法和成分制备适用的培养基,并进行批次记录。

2.准备质量控制菌种:3.制备菌液悬液:从购买的质量控制菌种中,挑取一株菌种进行连续传代培养至活性最佳的生长阶段。

然后制备菌液悬液,以备后续试验使用。

4.扩大悬液应用范围:从第3步得到的菌液悬液中,取适量接种于适用培养基上,培养出代表性的细菌菌液悬液。

然后,通过菌液的光学检测、显微镜检查和菌落计数,确定菌液的细菌浓度。

5.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将待验证的药品样品加入培养基,根据药典中的方法将培养基分成不少于3组。

每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菌液悬液,并在药典规定的温度和时间下培养。

同时,设置对照组,只加入菌液悬液和培养基。

6.菌落计数:取适量的培养基样品,分别进行菌落计数,并根据培养基的数量、培养基总菌落数、对照组的菌落数等数据,计算菌落形成单位。

7.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将待验证的药品样品按照药典中的方法进行连续验证,至少重复3次。

然后,对比不同验证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评估方法的可靠性。

8.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根据实际的样品情况和验证结果,评估方法在操作上和技术上的可行性。

如,是否存在样品的特殊要求,检测方法是否能满足检测要求等。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的菌落计数和验证的次数,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评估验证结果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可行性。

五、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得出关于药典中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行性的结论。

如果验证结果与药典一致,说明方法可靠并可以使用。

如果验证结果与药典不一致,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和进行修正或优化。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1)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 物至 10ml营养肉汤中,35~37℃培养 18~24 小时,取此培养液 1ml加 0.9%无菌氯化钠溶液 9ml,采用 10 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 10-5~10-7, 使菌数约为 50~100cfu/ml。
(2)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 10ml改良马丁培养基中,23~ 28℃培养 18~24 小时,取此培养液 1ml加 0.9%无菌氯化钠溶液 9ml, 采用 10 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 10-5~10-7,使菌数约为 50~100cfu/ml。
表 2 稀释剂对照组回收率测定结果
阳性菌
大肠 埃希菌
实验次数 1 2 3
菌液组菌落数
稀释剂对照组菌落数 回收率%
1
枯草芽
2
孢杆菌
3
1
金黄色
葡萄球
2

3
1
白色
2
念珠菌
3
1
黑曲
2
霉菌
3
注:
稀释剂对照组平均菌落数
回收率 =
× 100%
菌液组平均菌落数
第 5 页 共 21 页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ygfyzy 整理
第 6 页 共 21 页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ygfyzy 整理
11.2 供试液需用特殊制备方法(如加中和剂或乳化剂等) 11.2.1 常规法 菌液组:1ml 菌液 /平皿,每株菌平行 2 个平皿(计算平均菌数:C) 供试品对照组:最低稀释级供试液 1ml /平皿,平行 2 个平皿(计算供 试液平均菌数:B) 试验组:最低稀释级供试液 1ml+ 1ml 菌液/平皿,平行 2 个平皿(计算 供试液平均菌数:A) 稀释剂对照组:稀释剂+加中和剂或乳化剂 + 1ml 菌液,平行 2 个平皿 (计算供试液平均菌数:D) 试验组回收率=(A-B)÷C×100% 稀释剂对照组回收率=D÷C×100% 11.2.2 培养基稀释法(5 个平皿) 菌液组:1ml 菌液/平皿,每株菌平行 2 个平皿(计算平均菌数:C) 供试品对照组:最低稀释级供试液 1ml 分别注 5 个平皿,0.2ml /平皿, 平行 2 份,共 10 个平皿(计算 0.2ml 供试液平均菌数:B) 试验组:最低稀释级供试液 0.2ml+ +加中和剂或乳化剂 1ml 菌液/平皿, 平行 2 个平皿(计算平均菌数:A) 试验组回收率=(A-B)÷C×100% 稀释剂对照组:稀释剂+加中和剂或乳化剂+ 1ml 菌液,平行 2 个平皿(稀 释剂对照组与试验组同法操作)(计算平均菌数:D) 稀释剂对照组回收率=D÷C×100% 11.2.3 供试液需用特殊制备方法(离心沉淀法) 菌液组:1ml 菌液 /平皿,每株菌平行 2 个平皿(计算平均菌数:C) 供试品对照组:最低稀释级供试液 10ml +离心,500rpm 离心取上清,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是一种用于确定化妆品和药品中微生物污染水平的方法。

这种验证方法用于确定产品是否符合微生物限度规定,并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的步骤包括:
1. 根据相关规定选择适当的微生物限度测试项目。

常见的微生物测试项目包括总生菌数、霉菌和酵母菌、大肠菌群等。

2. 准备适当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促使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

3. 从样品中获取适当的微生物培养物。

样品可以是产品中的一部分或整个产品。

4. 在适当的培养基上接种微生物培养物。

5. 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孵育培养基,以促进微生物生长。

6. 定期检查培养基的生长情况,包括观察菌落形态和计数菌落数量。

7. 将菌落转移到适当的检测方法中,如涂抹法、膜过滤法等。

8. 使用适当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在适当的温度和pH条件下,观察和计算培养基上的微生物生长数量。

9. 比较结果与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可以帮助制药和化妆品行业确保产品的微生物质量,并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有害。

这种验证方法需要严格的实验室操作和合理的测试标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 验证方案编码:表一、验证方案的起草与批准1.验证方案起草起草人:起草时期:年月日2.验证小组成员:3.验证方案审核4.验证方案批准批准人:批准日期:二、验证方案1.验证目的和原理验证目的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酵母菌数的测定,特制定本方案。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要变更时,应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原理通过比较试验4组中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

2.验证方法步骤验证前的准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前,所有的平皿和稀释剂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程序消毒,以确保其对试验的结果没有影响。

试验菌应包括G—、G+、酵母菌和霉菌类微生物以基本覆盖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验证试验的操作计划:用3个不同批号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进行平行试验,通过计算回收率来判断限度检查方法是否对产品有影响。

试验结果可接受标准:用标准菌株评价方法“”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对检品中微生物的抑制性,试验结果应显示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应不小于70%,试验组回收率也不低于70%。

3.试验实施试验前的准备3.1.1主要仪器设备: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电子天平、高压蒸汽灭菌器、净化工作台。

3.1.2操作环境:操作间应该安装空气除菌过滤层装置。

环境洁净度不应低于10000级,局部洁净度为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净化工作台)。

操作间或净化工作台的洁净空气应该保持对环境形成正压,不低于。

3.1.3试验样品:批号:批号:批号:3.1.4培养基:3.1.5稀释液: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以上经115℃高压蒸汽灭菌30min。

3.1.6验证用微生物名称及其编号实验菌株的来源:编号由菌名首字母—传代代数—制备日期组成。

3.1.7器具:无菌薄膜过滤器:(孔径直径50mm)、无菌移液管(5ml)4.验证方法菌液的制备将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接种至10ml的无菌营养肉汤中在30~35℃下培养18~24小时,将白色念珠菌接种至改良马丁液体培养基中,在23~28℃下培养24~48小时。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 验证方案编码:表一、验证方案的起草与批准1.验证方案起草起草人:起草时期:年月日2.验证小组成员:3.验证方案审核4.验证方案批准批准人:批准日期:二、验证方案1.验证目的和原理1.1验证目的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酵母菌数的测定,特制定本方案。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要变更时,应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1.2原理通过比较试验4组中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

2.验证方法步骤2.1验证前的准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前,所有的平皿和稀释剂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程序消毒,以确保其对试验的结果没有影响。

试验菌应包括G—、G+、酵母菌和霉菌类微生物以基本覆盖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2.2验证试验的操作计划:用3个不同批号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进行平行试验,通过计算回收率来判断限度检查方法是否对产品有影响。

2.3试验结果可接受标准:用标准菌株评价方法“”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对检品中微生物的抑制性,试验结果应显示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应不小于70%,试验组回收率也不低于70%。

3.试验实施3.1试验前的准备3.1.1主要仪器设备: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电子天平、高压蒸汽灭菌器、净化工作台。

3.1.2操作环境:操作间应该安装空气除菌过滤层装置。

环境洁净度不应低于10000级,局部洁净度为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净化工作台)。

操作间或净化工作台的洁净空气应该保持对环境形成正压,不低于4.9pa。

3.1.3试验样品:批号:批号:批号:3.1.4培养基:3.1.5稀释液: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以上经115℃高压蒸汽灭菌30min。

3.1.6验证用微生物名称及其编号实验菌株的来源:编号由菌名首字母—传代代数—制备日期组成。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 验证方案编码:表一、验证方案的起草与批准1.验证方案起草起草人:起草时期:年月日2.验证小组成员:3.验证方案审核4.验证方案批准批准人:批准日期:二、验证方案1.验证目的和原理1.1验证目的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酵母菌数的测定,特制定本方案。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要变更时,应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1.2原理通过比较试验4组中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

2.验证方法步骤2.1验证前的准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前,所有的平皿和稀释剂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程序消毒,以确保其对试验的结果没有影响。

试验菌应包括G—、G+、酵母菌和霉菌类微生物以基本覆盖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2.2验证试验的操作计划:用3个不同批号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进行平行试验,通过计算回收率来判断限度检查方法是否对产品有影响。

2.3试验结果可接受标准:用标准菌株评价方法“”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对检品中微生物的抑制性,试验结果应显示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应不小于70%,试验组回收率也不低于70%。

3.试验实施3.1试验前的准备3.1.1主要仪器设备: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电子天平、高压蒸汽灭菌器、净化工作台。

3.1.2操作环境:操作间应该安装空气除菌过滤层装置。

环境洁净度不应低于10000级,局部洁净度为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净化工作台)。

操作间或净化工作台的洁净空气应该保持对环境形成正压,不低于4.9pa。

3.1.3试验样品:批号:批号:批号:3.1.4培养基:3.1.5稀释液: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以上经115℃高压蒸汽灭菌30min。

3.1.6验证用微生物名称及其编号实验菌株的来源:编号由菌名首字母—传代代数—制备日期组成。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方案1。

目的: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用于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和对照菌的计数,特制定本验证方案。

通过比较试验菌的复苏生长结果,评价整个试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从而确定试验样品在实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抑菌活性可忽略不计。

所采用的方法适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计划规定的内容进行。

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的,应填写《验证计划变更申请书》,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2.范围: 本验证计划适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3。

规范性引用文件:根据《中国药典》XXXX版附录二附录九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要求,由于部分试验品的抗菌活性,当已建立的微生物检查方法或产品的成分发生变化或原检查方法的检查条件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必须验证测试物品的抗菌活性和测试方法的可靠性。

4.验证和实施:4.4.1试验前准备:4.4.1.1试验设备的准备:试管、刻度移液器、薄膜过滤器、滤膜(孔径0.22um,直径50毫米)、平皿、空三角瓶、称重纸等。

试验要求用牛皮纸包裹,放在湿热灭菌器中,在121℃灭菌30分钟,3天内使用4.4.1.2试验培养基的制备:取脱水培养基如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BL)、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4-甲基伞形酮葡萄糖醛酸苷培养基(MUG)等经适用性检验合格的脱水培养基,按相应的制备说明用纯净水配制,分装,2小时内放入湿热灭菌器中,121℃灭菌15分钟,3周内使用4.4.1.3试验用稀释液/缓冲液和冲洗液的配制:取有效期内的试剂,配制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0.05%(毫升/毫升)聚山梨酯80无菌氯化钠溶液和0.05%(毫升/毫升)0.9%氯化钠溶液等。

按照相应的制备方法,用纯净水配制,加热溶解,过滤,分装,121℃灭菌15分钟,3周内使用4.4.2试验菌的制备和稀释:4.4.2.1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法验证菌液:4.4.2.1.1取少量新鲜培养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10毫升营养肉汤中,在30-35℃培养18-24小时;将新鲜白色念珠菌培养物接种到改良的马丁培养基中,在23-28℃培养24-48小时;将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接种到改良的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在23-28℃培养5-7天4.4.2.1.2将上述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均匀培养物(细菌悬液)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两次,以制备每毫升细菌含50-100伏的测试细菌溶液。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步骤及示教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步骤及示教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一般步骤1.样品及确定验证项目样品要求:不含菌或少量菌验证项目:根据药品用药途径、处方、制法确定。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验证(一般必作);控制菌检查如为中药制剂必须查标准,根据用药途径、处方、制法确定控制菌检查项目。

特殊的如滴眼剂、用于烧伤、严重创伤等应根据制剂通则项下要求及微生物限度标准来确定。

2. 确定供试液制备方法3. 方法选择预试验(1)目的:确定样品对试验菌有无抑菌活性及计数验证各试验菌的回收试验方法。

(2)查资料,根据样品的功能、主治及所含成分等确定方法选择预试验方案。

(3)根据预试验结果确定各试验菌计数验证方法控制菌验证方法4. 验证试验:选择3个批号样品进行3次独立实验,证明方法的有效性;5. 据验证结果优化试验条件,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SOP。

6. 写出验证资料。

示教内容11.5.上午:菌液制备方法:一. 新鲜浓菌液制备(要求学员练习操作的内容)新鲜浓菌液接种:细菌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生孢梭菌[CMCC(B)64941](厌氧梭菌)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培养基:营养肉汤3-5ml、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3-5ml接种及培养:1.分别取各试验菌半个--1个菌落分别接种营养肉汤(充分研匀、摇匀),36±1℃培养16-18小时。

2.生孢梭菌新鲜培养物取0.1ml接种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临用前排氧)36±1℃培养18-24小时。

霉菌及酵母菌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黑曲霉[CMCC(F)98003]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3-5ml;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斜面1.取白色念珠菌的菌落接种改良马丁培养基23-28℃培养24小时(可用36±1℃培养18-24)。

2.黑曲霉孢子悬液的制备:沾取黑曲霉孢子接种改良马丁琼脂培养(红字为示教内容基,培养5-7天待培养物黑色孢子生长(全部变黑,已制备好斜面培养物示教)加入5-10ml0.9%氯化钠溶液,小心振挡洗脱表面的黑色孢子1-2次,吸出洗脱液(注意不要触到菌丝体)即为孢子悬液。

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一、引言药品的质量与安全性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方面。

微生物限度检查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用于评价药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情况。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旨在制定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二、背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是指确定某一方法在特定条件下的适用性,方法验证的结果直接影响到药品生产和品质控制。

为了保证方法验证的可靠性,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

三、验证目的验证中国药典中所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药品的微生物限度符合国家及相关法规的要求。

四、验证程序1. 确定验证方法:根据中国药典中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选择合适的验证样品和验证条件。

2. 准备验证样品:从实际生产过程中随机选取药品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 执行验证实验:按照中国药典中的方法操作,对验证样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4. 数据分析和评估:根据验证实验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结果判定:根据数据评估结果,对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判定,判断方法是否适用于实际生产中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6. 验证报告编制:根据验证实验的结果和结论,编制验证报告。

五、验证内容本次验证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 对选择的验证样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2. 对验证样品进行菌落计数。

3. 对验证样品进行培养方法的验证。

4. 对不同微生物种类的检查方法进行验证。

5. 对不同微生物菌株的适应性进行验证。

六、风险评估在验证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需进行风险评估,确保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验证样品来源的可靠性、实验操作的准确性、验证条件的合理性等。

七、验证结果与讨论根据验证实验的结果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下列结论:1. 所验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

2. 所验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于不同药品制剂类型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微生物限度检查办法验证方法

微生物限度检查办法验证方法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1.目的: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特制定本验证方案,通过比较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以确认供试品在该实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可忽略不计,所采用的方法适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并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2.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3.规范性引用文件:?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要求,由于某些供试品具有抗菌活性,在建立微生物检查方法或产品的组分发生改变或原检查法的检验条件发生改变时,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及测定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4.验证实施:4.4.1?试验前的准备:?4.4.1.1?试验用具的准备:将试验需用的试管、刻度吸管、薄膜过滤器、滤膜(孔径0.22um、直径50mm)、平皿、空三角瓶、称量纸等,用牛皮纸包扎好后,放于湿热灭菌器中,在121℃,灭菌30?min,在3天内使用。

?4.4.1.2试验用培养基的制备:取适用性检查合格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BL)、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培养基(MUG)等脱水培养基,按照相应的配制说明,用纯化水配制、分装后,在2小时内,放于湿热灭菌器中,在121℃,灭菌15?min,在3周内使用。

?4.4.1.3试验用稀释剂/缓冲液、冲洗液的制备:取在有效期内的试剂,按照相应的配制方法,配制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等,用纯化水配制,加热使溶,过滤,分装,在121℃,灭菌15?min,在3周内使用。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验证方案适用性验证是指对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所应用范围进行验证,确保方法适用于具体药物产品的检测。

适用性验证需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性:准确性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基本要求。

验证方法的准确性需要进行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实验,确保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药物样品进行测试时,结果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灵敏度:灵敏度是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能够检测到微生物数量的最低限度。

灵敏度验证需要使用一系列稀释溶液,以确定方法可以可靠地检测到微生物的最低限度。

3.特异性:特异性是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只对目标微生物有反应,不受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特异性验证需要进行对照实验,验证方法能够正确地检测出目标微生物,并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4.精密度:精密度是指方法的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

重复性验证需要多次重复测定同一样品,验证方法在相同条件下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中间精密度验证需要在不同的实验室、不同仪器、不同操作人员下进行测试,验证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可靠性。

5.稳定性:稳定性是指方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稳定性。

稳定性验证需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同一样品进行测试,并比较结果的一致性,以确保方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实施适用性验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药物样品进行验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2.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包括试验环境、温度、湿度等,以减少实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3.提高实验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实验人员具有足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知识背景。

4.在验证过程中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与相关法规和标准保持一致,确保验证方法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适用性验证是确保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适用性验证,可以确保所采用的方法能够可靠地检测药物产品中的微生物限度,从而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目录1. 目的 (3)2. 适用范围 (3)3. 参考标准 (3)4. 接受标准 (3)5. 人员职责 (3)6. 抽样计划 (4)7. 设备、试剂和菌种信息 (4)8. 方法适用性试验 (5)9. 文件控制 (6)10. 不合格情况处理 (6)11. 再验证周期 (6)12. 附件清单 (6)1.目的根据中国药典2020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要求,对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验证,以确定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本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即确认本品在该检查量及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已被充分消除到可以忽略不计。

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检验方法的完整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司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3.参考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第四部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测定》《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估计》4.接受标准4.1.阴性对照组不长菌;4.2.回收率(试验组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菌落数的值与菌液对照组菌落数的比值)应在0.5~2范围内;4.3.若回收率小于0.5,考虑产品有抑菌性,则重新考虑检查方法的建立。

5.人员职责5.1.成员及其职责详见表一:表一人员及职责5.2.培训要求确保参与验证的所有人员了解其职责和角色,以及验证的过程和要求。

验证开始前,负责本次验证的检验员将对参与确认执行的人员讲解验证的过程和要求,并记录在《培训记录》中。

适用时,培训考核记录作为附录包含在验证报告中。

6. 抽样计划随机抽取3个批次,每个批次随机抽取7套样品。

具体信息详见表二:表二 样品信息确认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 7. 设备、试剂和菌种信息 7.1. 设备信息详见表三表三 设备信息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7.2. 试剂信息详见表四表四 试剂信息确认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 7.3. 菌种信息详见表五表五 菌种信息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7.4.菌液的制备用接种环取枯草芽孢杆菌的斜面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浓度≤100cfu/mL的菌悬液;用接种环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斜面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浓度≤100cfu/mL的菌悬液;用接种环取铜绿假单胞菌的斜面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浓度≤100cfu/mL的菌悬液;用接种环取白色念珠菌的斜面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浓度≤100cfu/mL的菌悬液;用接种环取黑曲霉的斜面培养物,向培养物中加入10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转移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浓度≤100cfu/mL的孢子悬液。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实验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实验

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s, BSCs)是为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毒株以及诊 断性标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时,用来 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 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而设计的。
生物安全柜正广泛用于微生物和生物工程及 其他对操作环境有苛刻要求的场所,目前正 在为医疗卫生、制药、科学研究领域提供无 菌、无尘的可移动的工作环境。
用于微生物限度验证的菌种
菌株选择的原则:代表性,普遍性,低或非致病性,标准 菌株(或该药品中常见的污染菌)
菌种的要求:不得超过5代,采用适宜的方法保存。
CMCC (China Medical Culture Collection Center) 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B- Bacteria(细菌) F-Fungi(真菌)
(1) 不确定性:药品受外来微生物的污染,这种 污染是可有可无;在有中又可多可少;其种类可 以多样.污染的情况依生产,设备,原材料,管理, 剂型等等条件而定,非药品本身所固有.所以微 生物限度检验的对象是不确定的.药品所规定 的项目,除无菌检查,热原具有上述性质,其他 项均无此特征.这一点往往被忽视.污染对药品 而言是一个意外事件.污染批号中的不合格品 是一个随机变量.
结果时 。 定期的验证。
同一产品不同批次、不同企业生产的同一产品。
当建立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时,应进 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的方法学验证, 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 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验证时,按供试液的制备和细菌、霉菌及酵 母菌计数所规定的方法及下列要求进行,对 各试验菌的回收率逐一进行验证。
产单位全面质量管理水平与提高药品质量的 重要措施.

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1.检测方法的准确性验证:首先,应选择适当的注射用水样品,根据检测目标微生物的特性和所需的灵敏度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然后,通过添加已知数量的目标微生物到待测样品中,进行平行试验,并重复多次,以评估方法的准确性。

2.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验证:为了确定方法的灵敏度,可以分别添加不同数量的目标微生物到注射用水样品中,然后使用验证方法进行检测。

通过计算检出限和灵敏度等参数,评估方法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3.检测方法的特异性验证:为了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可以将不同种类或菌属的微生物添加到注射用水样品中,并使用验证方法进行检测。

通过观察检测结果,评估方法对非目标微生物的反应情况,确定方法的特异性。

4.检测方法的可重复性验证:为了评估方法的可重复性,可以选择不同的操作人员,使用同一批次注射用水样品,采用相同的操作步骤和条件,进行重复性试验。

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评估方法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

5.检测方法的应用性验证:6.检测方法的稳定性验证:为了评估方法的稳定性,可以将待测样品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保存,然后使用验证方法进行检测。

通过比较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评估方法的稳定性。

在进行以上验证时,需要确保所有实验人员都经过充分的培训,并严格按照验证方案进行操作。

此外,还应注意样品的收集、保存和处理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而言,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是为了评估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可重复性、应用性和稳定性等指标,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一过程对于保证注射用水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讨办法实用性实验计划验证计划组织与实行微生物限度检讨办法实用性实验工作应由质量治理部分负责组织,质量治理部分有关人员构成验证小组,介入实行.计划草拟计划审核计划同意目录一、概述二、验证目标和风险评估三、验证内容四.办法剖断五.再验证周期六.参考文献七.成果评价及结论1.概述:微生物限度检讨法系检讨非划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办法.检讨项目包含需氧菌数.霉菌数和酵母菌数及掌握菌检讨.当树立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讨法时,应进行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办法的实用性实验和掌握菌检讨办法的实用性实验,以确认所采取的办法合适于该产品的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数的测定和掌握菌检讨.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及掌握菌均采取平皿法进行办法实用性实验.2.实验目标和风险评估:验证目标:确认所采取的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办法及掌握菌检讨办法合适我公司所临盆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讨.风险评估:3.验证内容:3.1.造就基起源:确认人:确认日期:3.2.检讨用造就基配制办法:确认人:确认日期:3.3.应用仪器确认人: 确认日期:3.4.验证实验用菌种:确认人:确认日期:3.5实验办法:取供试品10 ml加至100ml→1:10供试液.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掌握菌采取通例法.3.6菌液的制备: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胰酪大豆胨琼脂斜面培物一铂金饵,参加胰酪大豆胨液体造就基中置30~35℃造就箱中造就18~24h,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胰酪大豆胨液体造就物1ml参加%无菌氯化钠溶液中,制成10-1 的菌液,依法10倍稀释至10~7,分取各菌悬液1ml注入平皿中,立刻倾泻胰酪大豆胨琼脂造就基20ml,各菌悬液平行制备两个平皿,平皿法造就计数,取小于100CFU/ml和1000CFU/ml的菌液备用.取白色念珠菌的沙氏葡萄糖琼脂斜面造就物,参加沙氏葡萄糖液体造就基中置20~25℃造就箱中造就24~48h,取白色念珠菌的沙氏葡萄糖液体造就物1ml参加%无菌氯化钠溶液中,制成10-1 的菌液,依法10倍稀释至10~7,取菌悬液1ml注入平皿中,立刻倾泻沙氏葡萄糖琼脂造就基25ml,各菌悬液平行制备两个平皿,平皿法造就计数,取小于100CFU/ml和1000CFU/ml的菌液备用.取黑曲霉的新颖造就物接种子沙氏葡萄糖琼脂斜面上,20-25℃造就5-7天,参加3-5ml含0.05%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取1ml参加含0.05%聚山梨酯80的9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制成10-1的菌液,依法10倍稀释至10~7,取,取菌悬液1ml注入平皿中,立刻倾泻沙氏葡萄糖琼脂造就基25ml,各菌悬液平行制备两个平皿,平皿法造就计数,取小于100CFU/ml和1000CFU/ml的菌液备用.3.7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办法实用性实验:供试液制备:取供试品10 ml,加至100ml→1:10供试液.实验前提:需氧菌造就温度:30~35℃3~5天造就箱:霉菌和酵母菌造就温度:20~25℃ 5~7天造就箱:3.7.3实验办法:.1实验组:3.7.3.1.1分离取供试液9.9ml,分离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混匀后取个中1ml注皿,倾泻温度不超出45℃的胰酪大豆胨琼脂造就基20ml,置30~35℃或造就箱中造就不超出3天,计数,每株实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3.7.3.1.2分离取供试液9.9ml,分离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液,混匀后分离取个中1ml注皿,倾泻温度不超出45℃的胰酪大豆胨琼脂造就基20ml,置30~35℃或造就箱中造就不超出5天,计数,每株实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另分离取个中1ml注皿, 倾泻温度不超出45℃的沙氏葡萄糖琼脂造就基20ml,置20~25℃或造就箱中造就不超出5天,计数,每株实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 .2菌液对比组:分离取稀释液9.9ml,分离菌液,按实验组操纵,倾泻温度不超出45℃的胰酪大豆胨琼脂造就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造就基,置与实验组雷同前提下造就, 计数.每株实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3供试品对比组:取供试液1ml,倾泻温度不超出45℃的胰酪大豆胨琼脂造就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造就基,置与实验组雷同前提下造就, 计数.每株实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实验成果~2规模内.比值=实验组菌落数~供试品对比组的菌落数*对比组菌落数实验次数:1 供试品批号:磨练人:日期:复核人:日期:实验次数:2 供试品批号:磨练人:日期:复核人:日期:实验次数:3 供试品批号:磨练人:日期:复核人:日期:实验次数:1 供试品批号:磨练人:日期:复核人:日期:实验次数:2 供试品批号:磨练人:日期:复核人:日期实验次数:3 供试品批号:磨练人:日期:复核人:日期3.7.5结论:磨练人:日期:复核人:日期:掌握菌微生物检测办法实用性实验:.1实验办法:3.8.1.1实验组:取供试液10ml及不大于100cfu大肠埃希菌菌液参加胰酪大豆胨液体造就基中,置30~35℃造就18-24小时, 取上述造就物1ml接种至100ml麦康凯液体造就基中,42~44℃造就24-48小时.取麦康凯液体造就物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造就基平板上30~35℃造就18-72小时.实验组应发展优越.3.8.1.2阴性对比组:取稀释剂10ml,参加胰酪大豆胨液体造就基中,置30~35℃造就18-24小时,阴性对比应无菌发展.3.8.1.3阳性对比组:取不大于100cfu大肠埃希菌菌液参加胰酪大豆胨液体造就基中,置30~35℃造就18-24小时, 取上述造就物1ml接种至100ml麦康凯液体造就基中,42~44℃造就24-48小时.取麦康凯液体造就物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造就基平板上30~35℃造就18-72小时.阳性对比组应发展优越.实验成果:实验次数:1 供试品批号:磨练人:日期:复核人:日期:实验次数:2 供试品批号:磨练人:日期:复核人:日期:实验次数:3 供试品批号:结论:磨练人:日期:复核人:日期:4. 办法剖断:本品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1105).(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讨项下:“微生物计数法”“掌握菌检测法”进行实验.细菌数测定可用.霉菌.酵母菌数测定可用.掌握菌,可用.5.再验证周期:当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讨办法转变.产品组分.工艺转变时,应进行再实验. 6.参考文献:中国药典2015版7.成果评价及结论:验证尺度,该实用性实验办法接收 .审核人/日期:同意人/日期:。

无菌、微生物限度检查及方法验证

无菌、微生物限度检查及方法验证

菌种保藏步骤
① 干燥菌种复苏,划平板 ② 挑选特征典型的纯菌菌落;(制菌悬液使用) ③ 确定保藏的合格菌体形态; ④ 选择最适宜的保存方法,定期对保藏菌种进行检查,观察是否 发生变化,若有变化,须改变保藏方法。保藏期满应及时进行
移种。
菌种的接收
① 标准菌种一般是玻璃安平装的冻干粉剂 ② 接收时应检查名称/数量和完整性。 ③ 贴好标签后储存于-20℃ ④ 一般安平冻干品可在5年之内使用 ⑤ 使用时应按(菌种保藏中心提供的)相关资料的要求进行复溶、
•严格分开的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无菌采样室。 •菌种处理与微生物鉴别室有局部百级措施。 •各自分开的抗生素微生物检定、细菌内毒素检查、抗菌作用测定半无菌 室。 •培养室(一般为100,000级)。 •试液及培养基的配制室。 •灭菌室。
•实验器皿洗涤、烘干室。
•人员办公休闲室。 •实验用品、易耗品储藏室。
• 优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特殊设备,对大多数微生物都适 用。 • 缺点:保藏期太短;传代次数多,易发生变异及污染。 • 此法为实验室工作用菌种的最常用的保藏方法,仅能用于工作用菌 种的短期保藏。
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清洁、消毒剂的管理
•品种:5~20倍稀释的碘伏水溶液 •0.10%新洁尔灭容易 •1:50的84消毒液
•75%乙醇溶液
•3%碘酒溶液 •5%石碳酸(来苏儿)消毒溶液 •2%戊二醛水溶液 •尼泊金酒精消毒液等 •应定期更换消毒剂品种,按标准准确配制。
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无菌操作间内禁放杂物,并应制定地面、门窗、墙壁、设施等的定 期清洁、灭菌规程。
•无菌检查在洁净度100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 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单向流空气区与工作台面,必须进行洁净度验 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全过程,均应遵守无菌操作,严防再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1.目的:
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特制定本验证方案,通过比较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以确认供试品在该实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可忽略不计,所采用的方法适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2.3. 4.0.22um 121营养肉汤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BL )、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培养基(MUG )等脱水培养基,按照相应的配制说明,用纯化水配制、分装后,在2小时内,放于湿热灭菌器中,在121℃,灭菌15 min ,在3周内使用。

4.4.1.3试验用稀释剂/缓冲液、冲洗液的制备:取在有效期内的试剂,按照相应的配制方法,配制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0.05%(ml/ml )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等,用纯化水配制,加热使溶,过滤,分装,在121℃,灭菌15 min ,在3周内使用。

4.4.2 试验菌的制备和稀释:
4.4.2.1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用菌液:
4.4
4.4
4.4
4.4.2.2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用菌液:
1ml 含菌10
3g单
45℃pH7.0
液。

3
4.4.4.2试验组:
4.4.4.2.1 平皿法:分1:20的供试液1ml和试验菌液(含菌50~100CFU)1ml,注入同一直径90mm的灭菌平皿中,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

4.4
4.4
4.4.4.4.1 平皿法:取1:20供试液1ml,注入直径90mm的灭菌平皿中,每种培养基平行制备2个平皿。

4.4
4.4.4.5稀释剂对照组:若供试液制备需要分散、乳化、中和、离心等特殊处理时,需增加稀释剂对照组,以考察供试液制备过程中微生物受影响的程度。

4.4
养48
培养72
稀释剂对照组回收率=
结果判定:在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回收率应均不低于%。


菌回收率低于70%,则应采用薄膜过滤法、培养基稀释法、离心沉淀集菌法、中和法等方法或联合使用上述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并重新进行方法学验证。

4.4.4.11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结果:
若试验组未检出试验菌,应采用薄膜过滤法、培养基稀释法、离心沉淀集菌法、中和法等方法或联合使用上述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建立新的方法,并重新验证。

4.4.
5.6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结果:
第一次:
第三次:
4.4.6
5.验证结果评价与建议你
5.1验证结果评估与结论:
按照验证方案的要求实施验证,并将验证过程记录在验证报告中。

对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的数据进行分析,对验证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建议日常监控的项目和周期。

5.2验证会审
验证领导小组对验证实施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做出确认结论。

主要关注如下问题是否得到证明和解决:
5.2.1验证过程是否有遗漏?
5.2.2验证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是否进行过修改?修改原因、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经批准?
5.2.3验证记录是否完整?数据是否真实?
5.2.4验证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做进一步实验?5.4
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