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七章:课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
1.学校应该达到那些教育目标? 2.提供那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 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 施? 这几个问题可以看作是课程编制过程中的 四个步骤或阶段: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 经验;评价结果。
泰勒认为:要对教育目标作出明智的抉 择,必须要有来自三方面的信息: (1)对学生的研究; (2)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 (3)学科专家的建议。 泰勒建议:要用教育哲学(办学宗旨) 和学习理论(学习心理学)对提议的目标 进行过滤。
掌握学科结构的优点
有助于缩小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的之间的差距。
布鲁纳:有助于理解;有助于记忆;有助于迁移;
施瓦布:学科结构对教育有双重意义:第一,对
教育工作者来说,在设计和准备教材时要考虑学科结 构;第二,对学生来说,课程结构应成为课程内容的 实质,否则会把学生引入歧途。
学术中心课程的历史地位
学科结构使纷繁复杂的知识信息得以 简化、统整和完善,创造了现代化课程的 一个范例。 学术中心课程尊重学术逻辑,也尊重 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使学
识观点以适应需要与兴趣;
第三,把研究课题相关但理论体系不同的各种理 论加以比较,需要产生行动过程并预计其道德 后果的能力。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本质 ——追求实践兴趣
实践的课程开发: (1)并不是不要理论的指导; (2)要反对对“外来的”理论过分的、无根据的依赖; (3)强调课程理论的重建与发展; (4)强调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直接参与课程决策过程。
科课程发展到新的阶段。
3.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实践模式
施瓦布(J. J. Schwab)与泰勒、布鲁纳的关系 施瓦布从1969年-1983年,写了四篇论文: 《实践:课程的语言》 《实践:折中的艺术》 《实践3:转化成课程》 《实践4:课程教授要做的事》
实践性课程的基本主张
(1)课程是由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构
社会改造课程理论
社会改造课程理论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 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 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 该课程理论不关注学科知识体系,而是认为应该 围绕当代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帮助学生在 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以巴西学者弗莱雷(P. Freire)为代表。他主张 应帮助学生摆脱对社会制度的奴隶般的顺从。
拉尔夫· 泰勒的贡献
拉尔夫· 泰勒(Ralph Tyler)是科学化课程
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
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1934年出版
了《成绩测验的编制》,1949年出版了被称为
“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课程与教学的基
本原理》,创造了“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的基本观点
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在“经济大萧 条”时期展开了旨在改革课程体制的 “八年研究”(1934-1942),泰勒为评 价组主任。并形成了现代课程研究最有 影响的理论构架,奠定了“目标原理”。 这个原理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运作的。
成的“生态系统”,需要动态平衡。
(2)审议: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
“课程审议”(curriculum deliberation)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
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 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3)“课程集体”的构想 (4)学校本位课程,即“校本”课程的开发
博比特的主张
——教育的本质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 ——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 ——教育即生产
——课程的本质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
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教育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即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 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博比特提出的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 活动分析法(五个步骤) 第一,人类经验的分析 第二,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 第三,课程目标的获得 第四,课程目标的选择 第五,教育计划的制定 由于课程开发的过程性,使博比特 的课程开发成为一种“课程工程”。
《国防教育法》颁布(1958年)
新课程纷纷出台(学术中心课程) 布鲁纳做“教育过程”的学术报告(“学 科结构运动”在全国展开)(1959年)
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
“学术”(discipline)的涵义:一是“组织
起来的知识领域”,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构成;
二是“该知识领域的探究方法”。“学术”的基
第七章
课程
本章主要内容
课程的内涵及其理论
课程设计 课程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课程的内涵及其理论 (一)课程内涵的界定
(二)课程理论流派
(一)课程内涵的界定
1.课程词源分析
2.课程定义多样性分析
1.课程的词源分析
汉语词源分析:课程是”功课及其进程”, 即教学内容及其进程。 课程的英文名称是“curriculum”,意思是 “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该词起源于拉 丁语“currere”,意为“跑道”(racecourse)。椐此,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 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 简称“学程”。
本特点是可教性、教授性。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与方法的统一称为“学术(科)结构”,因此,
“学术中心课程”也可称为“结构课程”。
学术中心课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学术性、
专门性与结构性。
学科结构的构成
(1)组织结构,即指说明一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 基本方式,同时也表明了这门学科探究的界限; (2)实质结构,即指探究过程中要回答的各种问题, 也就是指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 (3)句法结构,即指各门学科中收集数据、检验命题 和对研究结果作出概括的方式。
泰勒原理的实质
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曾价 值取向是“技术兴趣”,即“技术理 性”,核心是“控制”。倾向于把课 程开发过程变成一种普适性的,划一 性的模式,使课程开发过程成为一种 理性化、科学化的过程。从而把科学 化课程开发推向了顶峰。
2.学科结构运动 与学术中心课程
背景
苏联卫星上天(1957年10月4日)
课程历史的简要回顾
1.科学主义课程理论的发展 博比特的贡献 查特斯的贡献 拉尔夫· 泰勒的主张
背景:科学化课程理论是在“社会效率 运动”的背景下诞生的。 1911年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罗(F. W. Taylor)出版了《科学管理的原理》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一书,管理主义诞生了。科学 管理的基本内涵是:对人及其工作进行控制, 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人也是可以控制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化的课程理论也 随之而产生。
贡献:他们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 认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提高到科学的水 平;他们提出了课程开发中的一系列问题。 局限:把教育与课程视为准备成人生活的 过程,导致忽视儿童阶段的存在价值;把教育 过程等同于企业生产过程,学生就成了加工的 原料,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活动分析”或 “工作分析”实际上是一种机械的“课程工 程”,导致对人的忽视。
准实践的艺术——实践艺术的延伸 (1)准实践决策过程的艺术:给问题 划界时的“灵活性”与问题表达上的 “流动性”就是一种准实践的艺术。 (2)准实践的决定的表达方面的艺术。
择宜的艺术(折中的艺术)
第一,初步分析:识别理论框架中的术语,需要
理论的与学术的知识与实践情境的需要和兴趣 相对应的能力; 第二,进一步分析:对具有同一或类似的研究课 题但有着不同术语的理论进行比较,即修改知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 本质:追求解放兴趣
“解放兴趣”又称为“解放理性”, “解放”意味着“从外在于个体的存在 中获得独立”,是一种自主的而不是放 任的状态,其核心是“自我反思”。本 质是使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体。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即学术中心主义课程论,永恒主义、要素 主义、学科结构课程理论都可以被称为是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课程审议的艺术
实践的艺术
准实践的艺术 择宜(折中)的艺术
源自文库
实践的艺术
(1)观察的艺术,或“感知的艺术” , 要有意地进行“无关扫描”; (2)问题形成的艺术:诊断问题—权衡 对问题的表述—选择最佳的问题表述方式; (3)“问题解决”的艺术:问题解决备 择方案的形成—评估可能的结果—权重和选 择—决定何时终止审议并开始采取行动。
2.课程定义多样性分析
课程即学科知识;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或预期的学习结果; 课程即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课程即教学科目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课程即学习经验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课程即社会改造
(二)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历史的简要回顾
当代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由理想与活动两部分构成,而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
验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 第二,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而博比特则更强调 人类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和能力; 第三,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 析”,主要指对人类职业领域的分析,而博比特则 强调“活动分析”,范围更广,既包括职业领域,
也包括非职业领域。
(4)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与局限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又称为经验主义课程论。 主张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动机和需要、能 力和态度等为基础来编制课程。认为课程的核心 不是学科内容,不是社会问题,而是学生的发展; 课程内容不是既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变化而变化的。 代表人物为杜威,后来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 斯主张学生的情感是课程的核心,因此,课程成 为学生、情感与认知的整合,学生成为课程的一 部分。
(1)博比特(F. Bobbitt)的课程开发理论 1918年博比特出版了《课程》(The Curriculum)一书,被认为是课程成为 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课程论诞生 了。 1924年他又出版了《怎样编制课程》 (How to Make A Curriculum),从此开 始了课程的科学化运动。
人本主义课程论
教育目标上,指向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 实现,发展智力与道德、审美共同发展; 教学方法上,强调师生的信赖和和谐,重 视学生兴趣等的培养;教学内容上既强调 学术性课程,也强调学生的发展;教材的 组织上,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课程的整体 结构;评价上,反对测量和考试,注重师 生的主观评价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传统课程理论的三大缺陷:
第一,传统课程理论坚持实证主义科学观, 追求课程理论的“客观性”,使课程理论成为控 制工具; 第二,传统课程理论受“技术理性”的支配, 课程研究的目的是提供课程开发的处方——普适 性的规则与程序,使课程理论成为“反理论的”、 “反历史的”; 第三,传统课程理论的“价值中立”,容易使 课程研究陷入保守的、政治方向神秘化的价值观 念之中,实际上维持了现行社会控制体系。
分为批判性后现代课程理论和建设性后现 代主义课程理论。 多尔提出了后现代课程的四个基本准则 丰富性;循环性;关系性;严密性
第二节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概述
课程设计即课程编制,是指把课程的各组 成部分安排成一个实际的整体。 课程设计的要素:目的、一般目标、学科 内容、学习经验、评价方法等。
4、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
追求“解放兴趣”
20世纪70年代后,课程研究的理 论基础与视野更为广阔,力求体现时代 精神的精华,目的是探讨“怎样理解课 程”。分为:“存在现象学”课程论, 以派纳(W. F. Pinar)为代表;批判 课程论,以吉鲁(Giroux)为代表。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对传统课程理论的批判
(2)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 1923年,查特斯(W. Charters) 出版了《课程编制》(Curriculum Construction)一书。把课程开发 活动解析为七个步骤:确定主要目 标;分析活动;目标排序;选择; 精简;收集措施;安排活动。
(3)博比特与查特斯的区别
第一,查特斯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课程
课程设计的理论模式
目标模式 过程模式 实践模式 批判模式 综合模式
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目标的特点:递进性、阶段性、整体性、层 次性、持续性 课程目标设计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目标分解; 学习需要和兴趣分析; 进行学习任务选择; 进行学习任务的组织; 单元教学目标的表述和归类。 第二步:任务分析; 第三步:起点确定; 第四步:目标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