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

合集下载

影响出口的因素计量经济分析精选文档

影响出口的因素计量经济分析精选文档

影响出口的因素计量经济分析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影响中国出口的因素计量经济分析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经济学113班学号:学生姓名:郭光伟陶泽明【摘要】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和1998—2012年的时间序列统计资料,建立了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模型。

建模过程中,处理了多出共线性问题,避免了自相关性,异方差性等问题。

模型结果表明,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影响因素为GDP,汇率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关键词】出口;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引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从一个较低的水平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10%上升到了2012年的50%左右,08年金融危机以前,进出口总额占GDP 比例曾高达65%,尤其是2001 年,我国经济以加入WTO为契机,G D P总量跃上了10 万亿元大关,可见出口增长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4 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件不断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到2012年为止,我国外汇储备总额达到32557亿美元。

综合分析各种文献资料,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国民生产总值、汇率、第三产业比重等等。

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还有我国经济发展的复杂因素,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因素间彼此关联,制约即各因素间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多重共线性或近似多重共线性关系。

因此,在新的形势下,研究影响出口贸易的相关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非常重要,能为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出口企业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定量依据和建议。

文献综述:第一次写文献综述,我想对于外贸出口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最早的应该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他认为一国在某项产品上之所以具有出口优势,是因为其对此项产品具有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

李嘉图在斯密的基础上发展了他的观点,李嘉图认为即使某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只要他在某项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仍然可以获得该项产品的出口优势。

计量经济学论文-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因素分析所在院系:数金院所在班级:金工1402姓名:王为汉学号:14442206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进出口总额也快速增长,但是影响其增速的因素有很多,因此,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用Eview 软件处理数据,采取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影响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我国进出口总额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国内生产总值(GDP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额以及外汇储备的关联。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来验证其关系,并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对策或建议。

关键词:进出口总额,GDP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 引言比例从1995年的38.36%上升到了2014年的41.55%,虽然增加的百分比不高,但是进出口值从1995年的2808.60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43015.27亿美元,大致在20年里翻了15倍。

很显然,对外结果就是我国外贸依存度的迅速攀升,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民经济的过分对外依赖,国际经济形式的风云变幻在一等程度上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从目前的理论的研究来看,影响我国进出口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额,外汇储备等。

因此,本文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以上因素与进出口总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

2. 理论基础2.1理论模型建立回归模型如下:μββββββ++++++=66554433221X X X X X Y其中,进出口总额为被解释变量Y,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美元=100)(元)为解释变量X2,国内生产总值为解释变量X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解释变量X4,实际利用外资额为解释变量X5,外汇储备为解释变量X6。

为准确计算,将以上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以外的五个变量单位统一为(亿美元)。

以下是各个影响因素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原理: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X2,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有很多解释,这里主要从其一般性的原理和政策性方面加以阐述。

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结果与讨论
实证结果显示,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水平、贸易政策、汇率波动以及成 本因素均对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 水平的增加有利于促进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符合一般经济学原理。贸易政策 的调整也会对贸
易进出口总额产生显著影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变化会影响国内市场和国 际市场的竞争格局,进一步影响贸易进出口。汇率波动对贸易进出口的影响较为 复杂,一方面,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增加进口,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增加 出口。
实证分析
本次演示将采用相关数据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与宏观经济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 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定量地评估这些因素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例如,通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可以估计汇率波动、利率等因素对出口或进口的 影响程度。
具体数据说明各个因素如何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例如,数据可能显示汇率 波动与出口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人民币升值可能导致出口减少。此外,数据 还可能显示利率与进口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利率上升可能导致进口减少。
谢谢观看
以合理制定贸易政策和企业战略,进一步促进我国贸易的发展。
未来研究方向方面,一方面可以拓展影响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其他潜在因 素,如国际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另一方面可以运用更复杂的模型和方法,如 面板数据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等,以更准确地估计各因素对贸易进出口总额的 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
参考内容二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导致国内物价上涨,可能影响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此 外,通货膨胀还可能增加外贸企业的进口成本,从而对其经营产生压力。
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些宏观经济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 例如,汇率波动可能对出口产生影响,而利率和通货膨胀则可能对进口产生影响。 此外,政策法规的变化也可能对这些因素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进出口贸易。

我国出口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我国出口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我国出口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第二版)任课(指导)教师:开课时间:班级:经济学姓名:学号:提交时间:序言经济学可以分为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而计量经济学正是从实证的角度去探讨经济学,这门课程将经济学推向了数理层次的最高峰。

该课程逻辑的严密性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学习它能够大幅度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对经济学其它课程的学习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经济学中有三大课程是整个经济学的灵魂和核心动力,那就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计量经济学。

而要学好计量经济学,应该首先具备高屋建瓴的思维模式,不能仅仅关注细枝末节的知识点。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进行综合性的课程设计(论文)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环节。

因此,本人开天辟地地将这一规模宏大的工程交予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创新有三个阶段,包括模仿、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考虑到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目标定在第二个阶段,也就是走别人走过的路,同时对他人的成果加以消化吸收,这已经是一个创举。

在此要衷心感谢,本课程设计的原形是他们师生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在他们的基础上运用软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推演,并对某些观点进行了改进。

本人还要衷心感谢清华大学的李子奈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的朱平芳老师、浙江工商大学的孙敬水老师以及武汉大学经济学系数量经济学教研室实践教改项目组的全体老师。

他们为我们了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辅助资料。

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同学的老师,她为我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学习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本科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能攀登到时间序列数据建模的领域,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一领域从理论上讲,已经属于高级计量经济学的范畴。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因此不能带着强烈的功利心去看待学习,虽然物质的东西对我们很重要。

希望湖南工程学院的师生齐心协力,勇攀经济学学习和学术的高峰。

时间序列数据建模大法(必读)(原创)由于时间序列数据是我们接触得最多的一类数据类型,运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的时候,有别于利用截面数据建模的程序。

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

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

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摘要:本文收集了我国198-2011年出口额等时间序列统计资料,建立了我国出口总额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对我国下期出口额进展预测。

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处理了多重共线性问题,修正了异方差,防止了自相关等问题模型结果说明,影响我国出口贸易额的主要因素为国内生产总值、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国民消费水平。

关键词: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计量经济模型一、引言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一个较低的水平开展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关注。

因此,对外贸经济的分析越发重要。

从目前的理论的研究来看,影响我国出口开展的因素国内生产总值、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水平、关税、城乡居民储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

本文在前人分析的根底上,结合计量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我国出口的影响因素模型,来分析研究各个因素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方向和力度。

二、理论模型与数据〔1〕GDP〔*1〕——国民总收入表达了一国整体开展水平,经济开展状况不同,对外贸易情况受到的影响也就不同。

〔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固定资产投资反映了国内环境因素的变量,间接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居民消费水平(*3)--高的物价将会导致出口商品本钱上升,对我国出口一般情况下,会有反向影响的作用。

〔4〕关税(*4)--进口关税税率是调节进口商品数量和构造的重要手段,较高税率一般情况下会导致进口数量的减少。

〔5〕城乡居民储蓄(*5)--居民储蓄对从另外的角度又反映了一国经济开展状况。

而一过进出口贸易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开展水平。

〔6〕第三产业就业人数(*6)--第三产业效劳业比重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也有不可无视的重要影响。

一般效劳不出国,所以第三产业比重越高,进出口总额总额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就会降低。

影响中国出口的因素计量经济分析

影响中国出口的因素计量经济分析

影响中国出口的因素计量经济分析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经济学 113班学号: 1110660085,1110660082学生:郭光伟泽明【摘要】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和1998—2012年的时间序列统计资料,建立了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模型。

建模过程中,处理了多出共线性问题,避免了自相关性,异方差性等问题。

模型结果表明,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影响因素为GDP,汇率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关键词】出口;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引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从一个较低的水平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10%上升到了2012年的50%左右,08年金融危机以前,进出口总额占GDP 比例曾高达65%,尤其是2001 年,我国经济以加入WTO为契机,G D P 总量跃上了10 万亿元大关,可见出口增长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4 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件不断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到2012年为止,我国外汇储备总额达到32557亿美元。

综合分析各种文献资料,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国民生产总值、汇率、第三产业比重等等。

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还有我国经济发展的复杂因素,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因素间彼此关联,制约即各因素间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多重共线性或近似多重共线性关系。

因此,在新的形势下,研究影响出口贸易的相关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非常重要,能为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出口企业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定量依据和建议。

文献综述:第一次写文献综述,我想对于外贸出口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最早的应该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他认为一国在某项产品上之所以具有出口优势,是因为其对此项产品具有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

嘉图在斯密的基础上发展了他的观点,嘉图认为即使某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只要他在某项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仍然可以获得该项产品的出口优势。

【分析】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

【分析】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

【关键字】分析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吴萍D0******* 金融一班引言:近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在经济贸易方面不断对外开放,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状态呈效良好的趋势。

对外贸易的适度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为对外贸易的增长,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的收入,从而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目前,加工贸易占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这一现象表明了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条件处于不利地位。

针对此现象,我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验证这种说法是否属实。

摘要: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传统的加工贸易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我认为加工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这也是我国一直以来“重出口”的结果。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测,为了验证这种假象,我对近年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组成进行了分类,并根据此进行返回分析以验证这种假设。

关键词:进出口GDP 返回分析加工贸易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已发展成一个对外经贸的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对外经贸的强国。

与其他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主要表现为出口产品和服务贸易竞争优势不大,加工贸易占的比重较大,贸易条件不利。

为了验证加工贸易对GDP的具体影响深度,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实证分析。

我们按贸易方式把进出口贸易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

其中加工贸易主要指对外加工装配,中小型补偿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

发展加工贸易的好处是投资少,时间段,见效快,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资源,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一般贸易是与加工贸易相对而言的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指单边输入关境或单边输出关境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其交易的货物是以企业单边售定的正常贸易的进出口货物。

其他贸易是除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意外的进出口贸易。

建立线性返回模型:Y=GDP X1=一般贸易X2=加工贸易X3=其他贸易。

简单的以Y=B1+B2X1+B3X2+B4X3+U,作为当前研究的理论模型。

数据的收集:Year GDP(亿美元)一般贸易净出口额加工贸易净出口额其他贸易净出口额1990 2939.811024 92.6 66.6 -71.8 1991 3430.15748 85.8 74 -78.6 1992 4239.92126 100.6 80.8 -137.9 1993 5564.393701 51.5 78.8 -252.4 1994 7590.220472 260.4 94.1 -300.5 1995 9573.811024 1764 153.3 -266.3 1996 11208.91339 234.8 220.6 -333.2 1997 12436.69291 389.44 293.96 -279.2 1998 13291.70079 305.55 358.55 -229.36 1999 14122.37795 120.95 373.04 -201.67 2000 15624.34646 51.02 450.94 -260.87 2001 17268.53543 -15.5 534.7 -293.8 2002 18950.0315 70.8 577.2 -344.5 2003 21389.41732 -56.7 789.1 -477.1 2004 25177.68504 -45.9 1062.5 -697.12005 29124 353.72 1424.5 7.94 2006 34065.25984 831.4 1888.8 6.29 2007 41859.88976 1099.28 2492.7 20.27 2008 49455.9685 899.07 2967.8 38.61 2009 53685.48031 -40.86 2646.4 75.53 2010 63181.41732 -472.45 3230 133.861、通过Eviews软件得到粗略的线性返回方程根据输出结果,得如下返回方程:t= (3.267)(-1.912)(24.09)(-1.874)R2=0.979673, =0.976086 , DW=1.100079,F=273.1062——经济意义检验:从理论上看,当进出口贸易净额增加时,说明出口大于进口,会引起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我国进出口总额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我国进出口总额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International trade | 国际贸易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40我国进出口总额影响因素计量分析王紫荆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59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使得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飞速发展,但在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让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居高不下的问题摆上了台面。

为了能解决发展途中的不利因素,我们对外贸交易的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达到从量化的角度分析的目的。

并且在与传统的国内贸易相比时,国际贸易的量化工作更为艰巨。

所以本文针对我国进出口额的影响因素,首先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出发,选取GDP、汇率、外汇储备和固定投资四个影响因素,并收集相关数据; 其次,运用 EVIEWS 软件对进出口总额的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检验,最终建立合适的回归模型; 最后对所求解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进出口总额;GDP;外汇储备;汇率;相关分析;多元回归一、引言随着中国加入WTO以来,给我国带来了较多的机遇与挑战,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使我国俨然成为了贸易大国,但是贸易大国不一定的贸易强国,我们知道外贸易对我国的经济起着不可小處的作用,可中国目前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国内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率很低,而且比重还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我国GDP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之重,所以为了保持我国GDP持续稳定增长,保持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加对外贸易就很有必要了,综述,只有清楚的分析能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因素,才能让我国经济达到可持续发展。

二、进出口总额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及数据收集(一)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就目前理论研究来看,影响我国进出口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利用外资额,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汇储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等。

本文仅以从经济角度进行研究,选取以下四个影响因素来进行计量分析:1.国内生产总值GDP。

我国出口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我国出口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及 的几 位 学者 的研究 成 果 . 取 了 商 品 选 零 售 价 格 指 数 ( P )人 均 国 内生 产 总 R I、 值 ( D 、 率 ( XC 、 商 直 接 投 资 G P) 汇 E )外
( D ) 居 民 消 费 水 平 ( L) 就 业 人 数 F I、 C 、
T EG =1 5 5 . + 37 4 RP + 6 6 66 5 .7 I
国出 口额 的影 响 因素进 行 了计 量经 济 学分析 。分析 结果表 明 :我 国出 1额 可 以 由 GD 2 ; P一 个指 标 来刻 画 ; GD P每 增加 一 个单位 , 1额就 增加 36 65 出: 7 4 .2个 单位 。 关键词 : 口; 出 计量 分析 ; 响 因素 影
素 是 影 响 出 口 的 主 要 因 素 罗 玉 冰 研 究 选 取 了 人 民 币 实 际 有 效 汇 率 累 计 同 比 增 速 ( E R) 进 1 累 计 同 比 增 速 R E , 3 (MP ) 原 材 料 、 料 动 力 购 进 价 格 累 I T, 燃
计 同 比涨 幅 ( P ) 工 业 品 出 厂 价 格 累 R I、 计 同比涨 幅 ( P ) I P I 和 MF国际 商 品 价格 累计 同 比涨 幅 (N I , I P ) 生产 成本 变化 、 国
公 式 为 : 内生产 总 值= 终 消 费+ 国 最 资本 GD , XC,D , L E T R) PE F IC , M,E 。
2 数 据 来 源
选 取 19 — 0 6年 的 数 据 进 行 计 94 20
32 经 济 意 义 检 验 .
国内生 产 总 值增 加 出 1增 加 . 民 3 人
退 税 增 加 应 该 鼓 励 出 口不 符 合 经 济 意

计量经济学论文进出口总额

计量经济学论文进出口总额

计量经济学论文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指标,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进出口总额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首先,我们利用了时间序列数据对进出口总额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发现进出口总额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并且波动较大。

接着,我们建立了一个计量经济模型,考察了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汇率、外部需求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对进出口总额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汇率和外部需求对进出口总额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最后,我们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进出口总额进行了预测,为政府制定进出口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总的来看,本文的研究对于进出口总额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平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此外,我们还探讨了进出口总额与国际贸易政策的关系。

通过对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和进出口总额的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了政策变化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

在贸易壁垒降低、关税减少等政策措施下,进出口总额往往会有所增加,反之亦然。

因此,我们强调了贸易政策对于进出口总额的重要性,政府应当通过调整贸易政策来促进进出口总额的增长,从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进出口总额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了经济发展水平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

经济发达的国家往往具有更高的进出口总额,而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总额相对较低。

因此,我们认为通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可以促进进出口总额的增长,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通过对进出口总额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和政策建议。

在进一步研究中,我们可以考虑加入更多的影响因素,例如外部环境变化、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来进一步完善模型和预测方法。

这将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测进出口总额的变化趋势,并为政府制定更有效的进出口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分析一、前言自从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就建立在分工和贸易理论的基石之上。

通过对外实行贸易引进技术和开拓市场实现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是当前世界各国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基础。

对外贸易主要表现为进口和出口两种形式。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出口的扩大更能进一步带动国内外投资的增加,进而带动国内就业。

出口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因为其明显的效益、灵敏直接的作用时间,已被人们普遍理解和接受。

国外经济学家针对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关于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方面,多拉尔(Dollar,1992)运用OLS方法分析了92个国家1976到1985年的数据,得出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

麦克纳布和莫尔(McCabe and Moore,1998)运用OLS和三阶段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41个发展中国家1963—1973年和1973—1985年两个时期的数据,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关于进口贸易对经济发展促进用的实证研究方面,Keller(1997)讨论了普通进口与技术扩散之间的可能联系,认为进口通过其生产及溢出效应,使进口国更快地接近国外技术水平。

国内经济学家针对相关问题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魏巍贤(1999)利用GNP和出口贸易两个变量,分析得出在我国出口与产出之间只存在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

赵陵和宋少华和宋泓明(2001)分析了中国1978—1999年实际出口与实际GDP的关系,发现中国的出口增长对GDP的拉动作用只是短期现象,在长期内这种拉动作用并不明显。

季铸(2002)提出了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的动态模型,指出在一定条件下,进口和出口一样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增量因子。

吴振宇(2004)强调了进口对GDP形成的贡献,并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不同进口商品结构对GDP贡献的差异性。

刘晓鹏(2001)从对外贸易与GDP增长率的相关性入手,通过对我国1980~1998年的有关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揭示了我国进口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出口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弱相关性。

我国商品出口额与其有关因素的关系研究毕业论文

我国商品出口额与其有关因素的关系研究毕业论文

研究我国商品出口额与其有关因素的关系摘要:中国是一个地广物博的悠久大国,从汉朝兴起的丝绸之路,到郑和七下西洋,再到中原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贸易往来,中国的外贸出口已经有了千百年的历史。

但由于清朝时期的自给自足封建经济,统治者沉溺于“天朝大国”中,不愿与外国进行经济贸易往来。

中国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美梦中不愿醒来,以至于错过了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更是错过了与世界同步发展。

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使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得不到发展,也看不到世界的进步。

随后只能被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的外国欺负。

在战争中生存的中国人终于从睡梦中醒来,新中国的成立是标志性的过度,改革开放是飞跃性的一跳。

通往外界的门被打开了,中国的丰富资源也逐渐的被世人发现并加以利用了。

我就中国统计年鉴2014调取了中国自1978年至2013年商品出口贸易、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汇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四个指标(缺失数据从百度中搜索),利用Eviews软件以及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商品出口额与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了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

关键词:商品出口贸易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汇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最小二乘估计 Eviews 1978年至2013年目录研究我国商品出口额与其有关因素的关系 (1)-、前言 (2)二、相关数据 (3)三、模型设定 (4)四、参数估计 (4)1.绘制散点图: (4)(2)回归分析图 (5)五、模型检验: (6)(1)经济意义检验: (6)(2)拟合优度 (6)(3)F检验 (6)(4)t检验: (6)六、多重共线性检验: (6)(1)直观判断法: (6)(2)方差扩大因子法: (7)(3)(相关系数检验法) (7)七、异方差检验 (7)(1)White检验: (7)(2)异方差的修正(加权最小二乘法): (8)八、自相关: (9)(1)DW检验: (9)(2)LM检验: (9)(3)自相关的修正: (11)九、模型分析 (12)十、模型的改进 (12)十一、建议 (12)-、前言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正在熟睡的雄狮,早晚它将醒来震惊全世界”。

(完整word版)中国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

(完整word版)中国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运用基本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结合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理论,对影响我国出口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滞后三期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对数及汇率这两个宏观因素都对出口有显著的影响。

文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扩大出口的建议.【关键词】出口因素外商直接投资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发展。

1978年,我国的出口额仅为95.7亿元/美元,到2002年已经达到3255.7亿美元,从当期价格看增长了33倍,出口贸易总额以16。

4%的年平均速度增长,超过了同期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年平均增长率。

1997年我国一跃成为世界十大出口贸易国之一。

在此后几年内,我国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和位次还在继续上升。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出口高增长的背后,还隐藏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它们也暴露无遗。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出口增长率大幅回落,出口增长率由1997年的21%下降到1998年的1%,外贸出口一度陷入了徘徊不前的尴尬局面。

而我国加入WTO也对我国的出口贸易格局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它使我国的出口在应对还未完全消除的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又面临着新的增长契机和挑战。

因此,在这一特殊的经济背景下研究我国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它们对我国出口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对促进我国外贸出口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本文将根据经济理论在对影响我国出口的因素分析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不仅从定性上更注重从定量上深入分析我国的出口问题。

进一步找出对出口影响重大的因素,从而得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部分主要因素引入按新古典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的产生是由于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外生的比较优势;按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1977) 等人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国际贸易的产生是因为作为一个经济联合体的规模,世界市场总是要比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大.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以及资源的流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进而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计量经济学论文)

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计量经济学论文)

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计量经济学论文)浅析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 摘要:加工贸易一直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很大比重,而且对我国GDP的影响较大,这是我国一直以来“重出口“的结果。

为此,我们想了解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并进行分析。

? 关键词:进出口加工贸易 GDP? 理论依据:GDP由4个部分组成,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

净出口是出口减去进口。

进出口额对我国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问题的提出我国已发展成为一个对外经贸大国,但是还算不上一个对外经贸强国。

在新的世纪里,我国的目标应当是从一个对外经贸大国发展成为对外经贸强国。

但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现时还有许多差距。

主要表现在中国出口产品和服务贸易竞争优势不大,加工贸易占半壁江山,造成贸易条件不利。

对此,我们进行一些实证分析。

我们按贸易方式把进出口贸易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

其中加工贸易,主要指对外加工装配、中小型补偿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

发展加工贸易的好处是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一般贸易是与加工贸易相对而言的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指单边输入关境或单边输出关境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其交易的货物是企业单边售定的正常贸易的进出口货物。

其他贸易为除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以外的进出口贸易。

1. 模型的建立:设定 Y=GDP X1=一般贸易 X2=加工贸易 X3=其他贸易,由于没有进出口贸易对GDP的经济理论模型,我们简单的以Y=B1+B2X1+B3X2+B4X3+U 当做我们的理论模型。

2. 数据的收集。

以下是我们得到的数据:年份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国内生产总值一般贸易净出口加工贸易净出口其他贸易净出口额额额3070.23 -135.42 -9.58 -4.00 2975.90 -101.12 -10.83 -7.65 3239.73 8.71 -11.97 -34.44 4041.49 -25.82 -10.45 -41.23 4513.11 -40.62 26.21-51.59 3902.79 92.60 66.60 -71.80 4091.73 85.80 74.00 -78.60 4882.22 100.60 80.80 -137.90 6132.23 51.50 78.80 -252.40 5592.24 260.40 94.10 -300.50 7279.81 280.00 153.30 -266.30 8560.85 234.80 220.60 -333.20 9526.53 389.44 293.96 -279.20 10194.62 305.55 358.55 -229.36 10832.79 120.95 373.04 -201.67 11984.75 51.02 450.94 -260.87 13248.18 -15.75 534.59 -293.40 14538.20 70.76 577.27 -343.771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16409.66 19316.44 22366.22 26584.15 33838.19 43292.39 -56.17 -45.39 354.30 831.26 1098.44 907.69 789.47 1062.76 1424.55 1888.83 2490.85 2967.36 -477.77 -696.47 -758.85 -945.34 -971.03 -893.753. 对模型的经济检验。

出口总额影响因素计量经济学分析

出口总额影响因素计量经济学分析

出⼝总额影响因素计量经济学分析2019-09-03【摘要】⽬前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个重要因素是出⼝,但因⼈民币升值等原因,我国出⼝遇到了屏障。

研究出⼝总额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影响程度及如何影响是必要的。

运⽤计量经济学思想建⽴、估计、检验和预测模型,⽬的是运⽤分析结论引导我国出⼝的平稳健康增长。

本⽂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计量分析⽅法(最⼩⼆乘法,NLS法,设定虚拟变量等),对其影响因素进⾏实证分析,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证实设定的GDP,进⼝总额与汇率因素有意义,符合初始猜想。

【关键词】出⼝总额汇率 GDP 进⼝总额模型Abstract : At present, a major factor influence our country's economic increasing is export, but because of several elements such as the appreciation of of the RMB, China's export met barrier. In order to guide our export of smooth health growth with the help of th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in this article, the econometrics thoughts are applied to set up,estimate, inspect and forecast economic modle. On the base of relevant research in this field, this article makes empirical analysis by the use of econometric approach, in the end, conclusion are got from reasoning.Keywords : Total Exports Exchange Rate GDP Total Import Economic Modle1. 出⼝总额影响因素概述进出⼝关税税率是进出⼝贸易的⼀个门坎,它对进出⼝总额产⽣了显著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影响出口的因素

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影响出口的因素

影响我国出口额的因素分析【摘要】从2000年至今我国出口额不断增长,导致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过度的贸易顺差导致了中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贸易摩擦事件愈演愈烈、人民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等状况。

在现今欧债危机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下,我国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使国内经济平衡,使我国经济快速稳健的发展。

因此,分析导致我国出口额如此之大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关键字】出口额贸易顺差影响宏观调控一、我国出口贸易现状和特点(一)我国出口易顺差的现状自从2005年至今,我国的贸易顺差持续不断扩大。

2005年我国出口额达1.4万亿美元,2006年达到17606.9亿美元,比05年增长了23.8%。

全年贸易顺差达到创造记录的1774.6亿美元,比05年增加了754.6亿美元,增长74.0%。

1997~2008年顺差累计达到8,470.1亿美元,2008年我国出口额14,285.5亿美元,增长17.2%;2011年9月及前三季度出口额达到1,696.7亿美元,增长17.1%。

虽然出口额有所下降、顺差增幅下滑,但仍然要谨慎对待。

(二)现阶段我国出口贸易的特点1.从近两年各月数据来看,出口额呈波动势态。

从2010年十月到2011年二月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三月到七月逐步上升,8、9月份趋于平稳。

2.以地区来看,出口对象主要是欧盟、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地。

3.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额占的比重较大。

二、出口额快速增长的成因导致我国出口贸易额剧增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我国处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生产力大幅提高,但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

所以,生产过剩导致的产品剩余只能通过出口来解决。

当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会使得消费水平的提高。

其次,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

此外,我国的鼓励出口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了出口的大量增加。

我国的出口贸易额还受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世界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在美国、日本等国出现经济发展持续低迷、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出现大幅增长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经济的联系十分密切。

计量经济学贸易论文

计量经济学贸易论文

计量经济学贸易论文
在文献中详细介绍了计量经济学在贸易领域的应用。

研究表明,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用来分析贸易政策的影响、国际贸易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等诸多问题。

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国际贸易的规律和变化。

未来,计量经济学在贸易领域的应用还将继续深入,为我们提供更加准确、客观的分析结果,为相关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此外,计量经济学还可以用来评估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对贸易政策改变的实证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贸易政策调整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影响,这有助于政府制定更为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

在国际贸易模式方面,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国际贸易的模式以及影响这些模式的因素。

比如,通过计量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存在怎样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这对于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以及制定相关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计量经济学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贸易协定、关税政策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这些政策变化对于贸易数量、贸易结构和经济福利的影响。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贸易政策,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益。

总而言之,计量经济学在贸易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分析国际贸易的规律、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贸易模式的变化等问题,
这将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推动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未来,随着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其在贸易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深入,为贸易研究和实践带来新的启示和突破。

中国商品出口额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

中国商品出口额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

5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题目中国出口额的湖南省影响因素__学院经济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国贸1201学生陈湘学号***********指导教师王健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中国出口总额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湖南地区一、 研究的目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出口总额发生很大的变化,研究中国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数量关系,对于探究中国出口总额增长的规律性,预测中国出口额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影响中国出口总额的因素很多,本篇文章主要研究中国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湖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湖南省生产价格指数的关系。

分析对中国出口总额的具体影响。

二、 模型假定1、理论综述2、变量选取:为了分析中国出口总额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湖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湖南省生产价格指数的关系,选择 “中国出口商品额”为被解释变量;用Y 表示;选择“国内生产总值” “湖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湖南省生产价格指数”为解释变量;分别用X1、X2、X3表示。

表1为《中国统计局》 2000——2013年的有关数据。

表一 中国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湖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湖南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年份中国出口总额 (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湖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湖南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年=100)2013 137,131.43 568,845.21 102.5 98.5 2012 129,359.25 519,470.10 102 99.1 2011 123,240.60 473,104.05 105.5 108.5 2010 107,022.84 401,512.80 103.1 106.9 2009 82,029.69 340,902.81 99.6 94.3 2008 100,394.94 314,045.43 106 109.3 2007 93,563.60 265,810.31 105.6 106.1 2006 77,597.20 216,314.43 101.4 104.3 2005 62,648.10 184,937.37 102.3 105.9 2004 49,103.30 159,878.34 105.1 108 2003 36,287.90 135,822.76 102.4 102.6 2002 26,947.90 120,332.69 99.5 99.2 200122,024.40 109,655.17 99.1 99.8济南大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姓名:[陈湘] 指导教师:[王健] 完成时间:2022年4月27日2000 20,634.40 99,214.55 101.4 102.93、模型数学形式确定为分析中国出口总额(Y)与国内生产总值(X1)、湖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2)和湖南省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X3)的关系作如下散点图: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出口总额(Y)与国内生产总值(X1)、湖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2)和湖南省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X3)大体呈线性关系,设定该模型的数学形式为Yt=β0+β1X1+β2X2+β3X3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国内需求减少,中国出口总额应该增加,所以β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加,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币贬值,会减少进口,促进出口,所以中国出口总额应该增加,即β2>0;一般来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升,生产者获得利润空间更大,即β3>0。

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分析一、内容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探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驱动因素及其相互影响,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与剖析。

文章首先从国际贸易理论出发,系统总结了支撑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基础理论。

文章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并运用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文章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在内容安排上,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简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为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详细阐述了支撑我国对外贸易的理论以及构建的计量经济模型;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利用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五部分为政策建议,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 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对外贸易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外贸关系着国家经济的繁荣与衰落,也关乎到每个国家的繁荣与安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愈发紧密,对外贸易在各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显著。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外贸增长能够促进国内生产、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政府税收以及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从而推动国内经济的增长。

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对外贸易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对就业的影响:外贸发展带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并提高了劳动力素质。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继续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优化外贸结构,推动外贸的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助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2. 计量经济学在对外贸易研究中的应用计量经济学提供了一套严谨的数据分析方法,使得对国际贸易的研究不再仅仅依赖于理论推测和直觉。

通过运用引力模型、面板数据模型等计量经济学工具,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分析和预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课程论文题目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学院_专业班级课程名称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成绩二○一一年六月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摘要: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和1995—2009年的时间序列统计资料,建立了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模型,并对下期我国进出口贸易进行了预测。

建模过程中,处理了多出共线性问题,避免了自相关性,异方差性等问题。

通过设置虚拟变量,大大增加了模型拟合度。

模型结果表明,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影响因素为GDP,第三产业比重及汇率。

其中,2008年金融危机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多重共线性;自相关性;虚拟变量一、引言中国对外贸易三十多年以来,从一个较低的水平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10%上升到了2009年的44%,且在08年金融危机以前,进出口总额占GDP比例曾高达65%,很显然,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对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分析,则显得越来越重要。

从目前的理论研究来看,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国民生产总值、汇率、第三产业比重等。

本文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计量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我国进口与出口的影响因素模型,来分析研究各个因素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方向和力度。

二、文献综述关于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定量研究的文献占大多数。

何泽(2007)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人民币汇率,服务业比重,GDP以及政策性行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1[。

杨招旭(2010)建立中国进出口的面板数据模型,强调影响本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为本国GDP和外国GDP,以及汇率]2[。

张石(2008)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了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国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3[。

张洪彬,张欣(2010)认为中国队东亚主要投资来源地的贸易逆差以及对美、欧贸易顺差,是发达经济体对华投资的差异所导致]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摘要:本文收集了我国198-2011年出口额等时间序列统计资料,建立了我国出口总额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对我国下期出口额进行预测。

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处理了多重共线性问题,修正了异方差,避免了自相关等问题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出口贸易额的主要因素为国内生产总值、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国民消费水平。

关键词: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计量经济模型一、引言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一个较低的水平发展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关注。

因此,对外贸经济的分析越发重要。

从目前的理论的研究来看,影响我国出口发展的因素国内生产总值、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水平、关税、城乡居民储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

本文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计量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我国出口的影响因素模型,来分析研究各个因素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方向和力度。

二、理论模型与数据(1)GDP(X1)——国民总收入体现了一国整体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对外贸易情况受到的影响也就不同。

(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X2)——固定资产投资反映了国内环境因素的变量,间接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居民消费水平(X3)--高的物价将会导致出口商品成本上升,对我国出口一般情况下,会有反向影响的作用。

(4)关税(X4)--进口关税税率是调节进口商品数量和结构的重要手段,较高税率一般情况下会导致进口数量的减少。

(5)城乡居民储蓄(X5)--居民储蓄对从另外的角度又反映了一国经济发展状况。

而一过进出口贸易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6)第三产业就业人数(X6)--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一般服务不出国,所以第三产业比重越高,进出口总额总额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就会降低。

三、模型构建经分析国内生产总值及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为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城乡居民消费、关税、城乡居民储蓄和第三产业的工作人数等也有关系。

为此,考虑的影响因数主要有全国生产总值X1,全国固定资产投资X2,我国居民的消费状况X3,我国海关关税情况X4,居民的储蓄情况X5,第三产业发展情况X6。

为此设定了如下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Y t=β0 +β1 X1+β2X2+β3X3 +β4X4+β5X5+β6X6+μt其中Y t为我国出口总额,GDP X1,全国固定资产投资X2,居民消费水平X3,,关税X4,城乡居民储蓄X5,第三产业就业人数X6利用EViews软件,生成Y、X1、X2、X3、X4、X5、X6等数据,采用这些数据对模型进行OLS回归,记过如下表所示:为估计模型参数,搜集了1982-2011的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出口总额GDP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水平关税城乡居民储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1982 413.8 5,323.35 1,230.40 288 47.46 447.3 6,090.001983 438.3 5,962.65 1,430.10 316 53.88 572.6 6,606.001984 580.5 7,208.05 1,832.90 361 103.07 776.62 7,739.001985 808.9 9,016.04 2,543.20 446 205.21 1,622.60 8,359.001986 1,082.10 10,275.18 3,120.60 497 151.62 1,471.45 8,811.001987 1,470.00 12,058.62 3,791.70 565 142.37 2,067.60 9,395.001988 1,766.70 15,042.82 4,753.80 714 155.02 2,659.16 9,933.001989 1,956.10 16,992.32 4,410.40 788 181.54 5,196.40 10,129.001990 2,985.80 18,667.82 4,517.00 833 159.01 7,119.60 11,979.001991 3,827.10 21,781.50 5,594.50 932 187.28 9,244.90 12,378.001992 4,676.30 26,923.48 8,080.10 1,116 212.75 11,757.30 13,098.001993 5,284.80 35,333.92 13,072.30 1,393 256.47 15,203.50 14,163.001994 10,421.80 48,197.86 17,042.10 1,833 272.68 21,518.80 15,515.001995 12,451.80 60,793.73 20,019.30 2,355 291.83 29,662.30 16,880.001996 12,576.40 71,176.59 22,913.50 2,789 301.84 38,520.80 17,927.001997 15,160.70 78,973.03 24,941.10 3,002 319.49 46,279.80 18,432.001998 15,223.60 84,402.28 28,406.20 3,159 313.04 53,407.47 18,860.001999 16,159.80 89,677.05 29,854.70 3,346 562.23 59,621.83 19,205.002000 20,634.40 99,214.55 32,917.70 3,632 750.48 64,332.38 19,823.402001 22,024.40 109,655.17 37,213.50 3,887 840.52 73,762.43 20,164.802002 26,947.90 120,332.69 43,499.90 4,144 704.27 86,910.65 20,958.102003 36,287.90 135,822.76 55,566.61 4,475 923.13 103,617.65 21,604.602004 49,103.30 159,878.34 70,477.43 5,032 1,043.77 119,555.39 22,724.802005 62,648.10 184,937.37 88,773.61 5,596 1,066.17 141,050.99 23,439.202006 77,597.20 216,314.43 109,998.16 6,299 1,141.78 161,587.30 24,142.902007 93,563.60 265,810.31 137,323.94 7,310 1,432.57 172,534.19 24,404.002008 100,394.94 314,045.43 172,828.40 8,430 1,769.95 217,885.35 25,087.202009 82,029.69 340,902.81 224,598.77 9,283 1,483.81 260,771.66 25,857.302010 107,022.84 401,512.80 251,683.77 10,522 2,027.83 303,302.49 26,332.302011 123,240.60 473,104.05 311,485.13 12,570 2,559.12 343,635.89 27,282.0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利用EViews软件,生成Y、X1、X2、X3、X4、X5、X6等数据,采用这些数据对模型进行OLS回归,记过如下表2所示: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7/13 Time: 09:25 Sample: 1982 2011 Included observations: 30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3685.408 6155.206 -0.598746 0.5552 X1 1.600066 0.194095 8.243738 0.0000 X2 -0.725572 0.146212 -4.962449 0.0001 X3 -35.87291 6.403180 -5.602358 0.0000 X4 -0.380666 8.431707 -0.045147 0.9644 X5 0.053070 0.125102 0.424213 0.6754 X60.8990610.8045541.1174650.2753R-squared 0.989683 Mean dependent var 30292.65 Adjusted R-squared 0.986991 S.D. dependent var 37699.18 S.E. of regression 4299.828 Akaike info criterion 19.77150 Sum squared resid 4.25E+08 Schwarz criterion 20.09845 Log likelihood -289.5725 Hannan-Quinn criter. 19.87609 F-statistic 367.7091 Durbin-Watson stat 1.363408 Prob(F-statistic)0.000000由此可见该模型2R =0.989683,2R =0.986991,可决系数很高,F 检验值367.7091,明显显著。

但是当α=0.05时,t α/2(n-k )=t 0.025(30-6)=2.064,不仅X4、X5、X6的系数t 检验不显著,这表明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计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得相关系数矩阵: 表3 相关系数矩阵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实确实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

四、修正多重共线性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去检验和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

分别作Y 对X1、X2、X3、X4、X5、X6的一元回归,结果如下:表4 一元回归估计结果变量 x1 x2 x3 x4 x5 x6参数估计值 0.289030 0.438839 11.00691 56.19043 0.380640 4.877271T统计变量 236.05459 17.25575 21.70637 23.19009 23.17901 8.6928622R 0.960387 0.914047 0.943906 0.950511 0.950466 0.7296412-R0.958972 0.910978 0.941903 0.948743 0.948697 0.719985其中,加入X1的方程2-R 最大,以X1为基础,顺次加入其它变量逐步回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