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_溶液与胶体(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总复习溶液和胶体
编稿:房鑫审稿:张灿丽
【考纲要求】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
2.了解胶体的概念、制备、性质、应用
3.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利用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物质溶解度信息4.理解溶液的组成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考点梳理】
要点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
要点诠释:分散系的分类【高清课堂:溶液和胶体】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固、液)来分,分散系可以有以下9种组合:
2.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不同的分散系,其外观、组成等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现将三种分
要点诠释: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中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溶液中的分散质我们也称为溶质;浊液中的分散质粒子通常大于100nm;胶体中的胶体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因此,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都能通过滤纸,而悬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通过滤纸。
这三类分散质中,溶液最稳定;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在重力作用下会沉降下来;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
要点二、胶体及其性质
1、定义: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常见的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胶、蛋白质溶液、肥皂水、有色玻璃、牛奶、豆浆、粥、江河之水、血液等。
2、胶体的分类:
分散剂是液体——液溶胶。如Al(OH)3胶体,蛋白质胶体(1)按分散剂的状态分分散剂是气体——气溶胶。如雾、云、烟
分散剂是固体——固溶胶。如烟水晶、有色玻璃。
(2)按分散质的粒子分粒子胶体——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如Fe(OH)3胶体。
分子胶体——胶粒是高分子。如淀粉溶胶,蛋白质胶体等。
3、胶体的制备和精制:
(1)Fe(OH)3胶体的制备:向烧杯中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
继续加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就得到Fe(OH)3胶体。FeCl3+3H2O △
Fe(OH)3 (胶体)+3HCl
使一束光线通过所得液体混合物,有丁达尔效应,证明形成了胶体。
(2)H2SiO3胶体的制备:
Na2SiO3+2HCl=H2SiO3 (胶体)+2NaCl
(3)胶体的提纯与精制——渗析:利用半透膜将溶液和胶体分离的操作。
渗析是利用溶质粒子能通过半透膜而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进行
溶液和胶体的分离。但渗析过程是可逆的,要达到分离目的应反复进行渗
析或在流水中进行渗析。
性质
(或操作)
定义解释应用
丁达尔现象光束通过胶体时,形
成光亮的“通路”的
现象
胶体分散质的粒子使
光波发生散射
区别溶液和胶体
要点诠释:
(1)胶体粒子带电规律
不同胶体粒子吸附不同电荷,所带电性也有所不同。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阻碍了胶体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集。这是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
①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胶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如Al(OH)3、Fe(OH)3胶体;
②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及土壤,如H2SiO3、As2S3胶体吸附阴离子而带有负电荷;
③淀粉胶粒不带电。
(2)使胶体聚沉的方法
①加入可溶性电解质
加入的电解质在分散剂中电离,产生与胶体颗粒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中和了胶粒所带的电荷,消除了胶体粒子之间的相互斥力,从而凝聚成大的颗粒而沉淀。如江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就是江河水中的胶体粒子遇到海水,胶体粒子所带电荷被海水中的电解质中和而聚沉下来,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
②加入与原胶体粒子带有相反电荷的另一种胶体
原因和①相同。不同墨水中的胶体粒子所带电荷不同,如果混用容易沉淀变质;
方法①和②都是中和胶体粒子的电性,破坏了胶体的介稳性而使胶体粒子转变为悬浮粒子而发生聚沉,这在实际中也得到应用,如用石膏使豆浆变成豆腐,用明矾净水等。
有时候则需要避免胶体发生聚沉,如不同墨水中的胶体粒子所带电荷不同,混用容易形成沉淀,所以墨水不能混用。
③加热
加热可以加快胶体粒子的运动速率,增大胶体粒子的碰撞机会而使胶体发生凝聚。
④久置
在放置过程中,胶体粒子由于相互碰撞而逐渐凝聚。
如果聚沉后的胶体粒子和分散剂凝聚在一起,成为不流动的冻状物,这就是凝胶。
要点三、关于溶液的几个重要概念
1.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1)质量分数:
()
100%()
m w m =
⨯溶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溶液。
(2)物质的量浓度:()B
n c B V
=
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
2.溶解度概念
(1)固体溶解度(S )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100克溶剂中溶解某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该条件下该溶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 单位:克(g )
(2)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气体(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1体积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数。例如:0℃、1大气压下,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表示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最多能溶解0.049体积的氧气。气体的溶解度是没有单位的。(0℃时,NH 3的溶解度是1176;20℃时为702)
3.溶解度曲线
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对物质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外因)。 (1)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还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如氨水受热逸出氨气);
当温度不变时,随着压强的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随着压强的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如打开汽水瓶盖即冒气泡。)
(3)溶解度(S )、质量分数(w)、物质的量浓度(c)之间的关系:
100%(100)S w S =
⨯+1000/n
c w M V
ρ==
(4)关于溶解度的计算(必为饱和溶液):
()(100)()S m S m =+溶质溶液()
100()
S m m =溶质溶剂
【典型例题】
类型一: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