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开课教案-《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公开课教案-《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漕河镇一小周进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调制液体来探索液体的性质,并知道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通过调制多种不同浓度的液体,知道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3.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愉快。。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积极参与探究身边的科学活动。

【教学重点】:通过调制多种不同浓度的液体知道液体的性质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证明不同的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设计理念】

①关注学生的原有认知,把学生的前概念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增长点。

②指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发展探究能力,建构科学概念。

③体现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交给学生自主权、选择权,同时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和自主性的有机结合。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一个马铃薯、一个水槽、一个烧杯、蜡烛、木夹子、小勺子、食盐、糖、味精、筷子,教师:烧杯,马铃薯、一定浓度的盐水和清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1、同学们,今天咱们是初次见面,为了让你们了解我,我先来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漕河镇一小,姓周,大家可以叫我——(周老师)。周老师啊可不简单,我不仅会教科学知识,还是

一个魔法师呢!信吗?那我现在就给大家露一手,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马铃薯)这是什么?(生:土豆、洋芋、马铃薯……)

师:对,土豆的学名叫马铃薯。(板书部分课题:马铃薯)下面我将利用这么一个普通的马铃薯给大家变一个魔术,看仔细了:

师:这是一杯水,我把它轻轻地放进去。马铃薯怎样啦?(生:沉下去了。)

现在,同一个马铃薯,老师想让它在液体中

浮起来(用筷子将同片马铃薯取出用毛巾擦

干、藏起烧杯),只要老师对它吹一口仙气,它马上就具有了魔力,快速放进另一杯中。

(边慢说边演示),不过我需要你们的帮助和配合,那就是请同学们一起大声说“土豆土

豆浮起来”,来,试一试。很好!(边慢说

边演示),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马铃薯浮

起来了)怎么样?老师有魔力吧。

4.怎么没有掌声?是老师的表演不够精彩还是你发现了什么?其实一切魔术,都离不开科

学原理的运用!(出示PPT)马铃薯在液体中为什么会有沉有浮呢?(板书:在液体中

的沉浮,并用红粉笔画上“?”)谁能破解

这个魔术的秘密?(生答:马铃薯、浮起来的那杯液体里可能含有盐)

二、设计实验,验证猜测

1.这只是你们的猜测,但是科学上讲究的是证据,盐在哪儿,你能拿出来么?说说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这两种液体是否相同呢?小组

讨论:

一分钟。(学生可能会回答看、摸、尝、闻等方法)

2.A(如果有学生提出尝)大家赞同他的方法吗?

在不知道是什么液体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尝?(生:……)实际上,实验室的任何药品和试剂,我们都不能随便去接触,更不能去尝它,有些看起来很透明的液体,也可能有剧毒。你们能不能想一种既安全又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B(如果有学生提出闻,就请学生上台闻,要求闭上眼睛)如果有气味的话能用闻的方法,但是老师的这两种液体是没有特殊气味的,

用闻的方法判断不出来。还有更好的办法

吗?

C(如果有学生提出晒)真聪明,但把水放在太阳底下等它蒸发,时间太长了。能不能使它干得快一点?

(如果有学生提出烧)真是个奇妙的想法,

烧在我们科学课上叫做加热。

3、下面我就用这位同学提议的液滴加热方法(板书)来证明我们的猜测。

(我需要在每组选一个助手来共同帮我完成实验。请四个组长。)

在这个实验中大家觉得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生猜想实验步骤)

4.大家现在用一分钟时间认真看看实验要求。

(师出示PPT)

1、正确使用酒精灯、滴管等仪器;

2.用滴管从两个烧杯中各取2滴液体滴在不锈钢勺子,两支滴管分开用;

3.小勺中液体不要太多,加热不同液体时,使用不同的小勺,滴管用完后放原处

4.实验中及结束后不能直接接触不锈钢勺子,防烫伤

5、仔细对比观察液滴加热后留下的痕迹,填写记录表。

6、正确使用实验用品,不要让实验用品污染环境。

7、依据操作步骤,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8.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用品。

5.你们在老师刚做的实验中有什么发现?(生反馈,如果回答看到了盐:能确定是盐吗?能不能更准确地描述?)师:两种液体一样吗?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2号杯液体有什么特点?

生:我看到了2号杯中的液滴加热后留下了盐粒,1号杯中的液滴没留下任何痕迹。所以我们认为是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的。

师:你看到的是盐粒?能确定吗?

(不能肯定)

师: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学生交流认识:是2号杯中的白色颗粒物质使马铃薯浮起来的,但不能确定是什么物质6.我们同学通过实验演示都有了共同的发现,那就是加热使马铃薯沉的液体,小勺中没有留下什么明显的痕迹,加热使马铃薯浮的液体,小勺中留下了白色的颗粒状物体,这说明两种液体的确是不相同的。

7.虽然我们不能明确使马铃薯浮的液体到底是什么液体,但我们能肯定什么?(里面溶解了某种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