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第1期VOL.24 NO.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2013年1月

Jan. 2013

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

仲伟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对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提出了要探索建立精英教育与优质大众化教育相结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并在培养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方面进行了长期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明确了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目标定位和基本要求;提出了“三个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五个国际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新模式;通过遴选优秀学生进行人才培养实践;拓宽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渠道。

关键字: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13)06-0098-04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需要更多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这对现代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一所国际化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一直致力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招生规模扩大后,学校在保证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必须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学校提出了要探索建立精英教育与优质大众化教育相结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并在培养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方面进行了长期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较好效果,形成了广外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

一、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基本要求

拔尖创新人才是各个领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世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经验。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应该是多样化、多层次的,既可是学术型人才,也可以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既需要培养理工科类的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培养人文社会科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广外从2002年开始通过试办全英教学班对培养国际化人才进行了前期探索。2006年,根据多年形成的国际化办学优势,学校在系统总结全英/双语教学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全英班与普通班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对照比较,提出了通过加强全英/双语教学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设想。围绕这个目标,在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实践中进行了持续的探索,进一步明确了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定位,并对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达成了共识。

1.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定位

在夯实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全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五种能力”的同时,突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卓越的专业技能、深厚的公民素养,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2.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全英/双语教学在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和培养学生全球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全英/双语教学,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国际化的课程和知识体系,充分利用前沿性、国际性的学科专业知识,在不降低学科教学要求的同时促进学生外语水平提高和学习能力发展,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培养学生全球意识,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

实施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导的

收稿日期:2012-12-17

作者简介:仲伟合,男,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翻译学。

98

2013年第1期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99

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学校初步形成了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体系,并运用于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构建了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推动了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具备“五种能力”是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学校在多年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大学生 “五种能力”的必要性,即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五种能力构成了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即人才培养须着眼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夯实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特别要突出“五种能力”的培养。

二、提出了“三个深度融合”的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探索人才培养定位的同时,学校一直在实践中探索完善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经济社会对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总结学校原有国际化人才培养强调“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三个深度融合”模式:

1.坚持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完善和推进了“外语+专业”、“专业+外语”、“双学位、双专业”、主辅修制、“小语种+英语”和“全英/双语教学+国际化实践”等教学模式。

2.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夯实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全面实施多层次、分类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特别要强化学生国际化实践经验。

3.强化本土教育与境外教育的深度融合

实施人才培养 “走出去”战略,做大做强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建立更加灵活多样的本科教育合作培养模式,支持更多的本科专业发展“2+2”、“3+1”中外合作双学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境内外分阶段接受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同时,全面实施“本土国际化战略”,加强对所有学生的本土国际化教育。鼓励相关专业借鉴国外大学的先进培养理念和课程模块,学习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引进外籍教师或者有留学背景的高水平专业教师,创设国际化的语言环境与校园文化。

三、形成了以“五个国际化”为核心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新模式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1)通过修订教学计划,建设了全人通识教育新体系,

精心打造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国际化素质教育课程群,全面强化学生人文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国际意识等方面的培养。(2)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引进国际知名大学的专业课程。近年来,全英教学班和创新班借鉴和引进了哈佛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和昆士兰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专业课程(创新班每个专业引进了10门以上的课程),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教材,参考国外大学的教学大纲,与国外大学的教师共同讲授专业课程和指导实践活动,建设了更多培养学生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课程。(3)建立了灵活的课程选修制度,创新班的学生允许6-8个学分在全校范围同学科类别的课程内自由选修。

2.建设国际化的教学团队,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1)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全英/双语教学水平。推动学校留奖委在选派教师出国进修时有重点地向满足创新班和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倾斜。目前,有在境外留学或工作3个月以上背景的教师人数占教师人数的比例接近50%,其中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教师接近100%。(2)全球招聘高水平教师讲授创新班课程,利用英美大学假期聘请高水平教师来校给创新班授课,或聘用中短期的境外高水平教师承担专业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任务,通过“传帮带”的形式提高已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国际化水平;(3)整合了全校资源,构建由名师、教学新秀以及海归教师组成的跨院系教学团队。

3.采用国际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普遍开展自主学习与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改革是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方面:

(1)学校组积极借鉴国际知名大学的先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学生普遍开展自主学习与研究性学习。(2)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探索促进本科生普遍开展自主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课程成绩评价与考核的相关制度。(3)在创新班课程设置中开设了《人文经典阅读》、《专业经典阅读》等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各2学分);(4)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创新班实行每8-10名学生一名导师的政策,充分发挥导师在学生学习等方面的个性化指导作用。

4.强化国际化实习实践,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1)学校已在创新班所在学院等学院试行“嵌入式”学期制,每学期的课堂教学时数从18周原则上调整为16周,增加嵌入的2周时间专门开展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活动。(2)深化与行业、企业和外事单位协同培养模式,与国际知名企业或部门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如学校成为中国第三所与联合国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大学,为广外学生进入联合国实习提供了机会,以及与广交会、中小企业博览会、思科公司等共建的实习基地。(3)与知名企业共建“移动课堂”,与企业家们面对面交流,近距离了解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创新班规划学生四年内至少参与8次“移动课堂”教学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