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加工技术试卷优选稿
中级茶叶加工试题及答案
中级茶叶加工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茶叶加工中,萎凋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茶叶的香气B. 减少茶叶的水分C. 增加茶叶的苦涩味D. 使茶叶颜色变深答案:B2. 下列哪种茶叶属于发酵茶?A. 绿茶B. 红茶C. 黄茶D. 白茶答案:B3. 茶叶炒制过程中,温度过高会导致:A. 茶叶香气增加B. 茶叶颜色变绿C. 茶叶出现焦味D. 茶叶水分增加答案:C4. 茶叶揉捻的主要作用是:A. 改变茶叶的形状B. 促进茶叶发酵C. 减少茶叶的水分D. 提高茶叶的香气答案:A5. 茶叶干燥的目的是:A. 增加茶叶的水分B. 减少茶叶的水分C. 提高茶叶的苦涩味D. 增加茶叶的香气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茶叶加工中,萎凋后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_。
答案:揉捻2. 茶叶的发酵程度决定了茶叶的________。
答案:品质和口感3. 茶叶炒制时,应控制________以保证茶叶品质。
答案:温度和时间4. 茶叶揉捻时,适度的压力可以促进茶叶的________。
答案:香气释放5. 茶叶干燥后,应进行________以确保茶叶的保存。
答案:包装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茶叶炒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答案:茶叶炒制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避免茶叶炒焦或炒制不均,同时要保证茶叶的香气和颜色。
2. 茶叶揉捻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茶叶揉捻的目的是改变茶叶的形状,使其卷曲或成条,同时促进茶叶内部物质的转化,增加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四、论述题(共20分)1. 论述茶叶加工过程中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四个步骤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答案:萎凋是茶叶加工的第一步,通过减少茶叶的水分,使茶叶变得柔软,为后续加工做好准备。
揉捻则是通过物理作用改变茶叶的形状,同时促进茶叶内部物质的转化,增加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发酵是形成茶叶品质的关键步骤,不同的发酵程度会产生不同的茶叶品质和口感。
干燥则是茶叶加工的最后一步,通过减少茶叶的水分,固定茶叶的品质,便于茶叶的保存和运输。
茶叶加工学试卷有的带答案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茶叶加工学Ⅱ》考试时间2006年12月日茶学专业2003级年级班学号姓名1、1、通花:茶花拼和后静置一段时间,在窨品堆温升高到一定范围,继续升温超过临界温度后会严重影响鲜花生机或烧花,此时应将窨堆均匀翻耙松散、呈“波浪形”摊放散热。
要求通透、均匀。
2、气质花:气质有茉莉花,内含有二十多种芳香物质,这些物质在鲜化内是以甙的形态存在的。
只有在一定温度下,经过酶的催化,促进芳香油的形成和挥发。
因此,茉莉花蕾离体后,在开放必备过程中,仍在进行着新陈代谢,随着花蕾的逐渐开放而缓慢地吐香,3、三窨一提:茉莉花茶窨制的工艺之一,即按茶花拌和、静置窨花、通花、起花、湿坯复火、转窨的工艺程序返复三次,再提茶一次的花茶窨制工艺。
4、超滤:超滤常用中空纤维装置过滤,使用聚丙烯晴或聚烯烃为膜材,工作压力较低,在49~588Kpa之间,可截留分子量在1000~50000范围内的溶质分子,溶剂和分子量小于1000的溶质分子都可透过膜,从而达到净化茶汤的目的。
5、茶叶深加工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是研究以茶鲜叶、成品茶、再加工茶、茶园和茶厂废弃物为原料,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从深度与广度诸方面变革茶叶产品结构的新型加工技术。
1、我国的花茶依据___鲜花______种类有__茉莉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玳玳花茶、株兰花茶、白兰花茶、柚子花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花茶。
2、传统花茶窨制前的茶坯处理一般要求含水率控制在%~%_____之间;茶坯温度应控制在___高于室温1~3____℃,方可进行窨花。
3、传统多窨次茉莉花茶配花量掌握:_随窨次的增加逐窨减少_______;连窨配花量掌握:__先少后多_____。
4、传统茉莉花茶窨制,一般湿坯含水量逐窨___降低______;湿坯烘后含量逐窨__提高___;提花时窨品含水量应控制在%~%__;提花后花茶的含水量应掌握。
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一及答案
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一及答案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一)及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按鲜叶初制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程度,六大茶类从弱到强的顺序依次是()。
2、导致鲜叶变质的主要因素有()、()和()。
3、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是()。
4、在烘青毛茶干燥(烘笼烘干)过程中,毛火应掌握(),足火应掌握()。
5、按鲜叶适制性要求,就红茶和绿茶相比较而言,叶色深的鲜叶适制(),叶色浅的鲜叶适制();多酚类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的鲜叶适制();大叶种鲜叶适制()。
6、我国现有名优绿茶外形,按造型方法和形状特点,可划分为()种类型。
7、茶叶中具有兴奋提神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和()。
8、比较眉茶和烘青初制揉捻工序的加压大小,加压较轻的是()。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茶叶内含物中,生物碱含量最多的是()。
A、茶叶碱B、咖啡碱C、可可碱2、下列各组茶叶中,属黄茶类的是()。
A、君山银针,蒙顶黄芽B、白毫银针,蒙顶黄芽C、蒙顶甘露,蒙顶黄芽3、形成红茶“冷后浑”现象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茶黄素、咖啡碱B、氨基酸、多酚类C、茶红素、咖啡碱4、下列各组茶叶中,属青茶类的是()。
A、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B、武夷岩茶,铁观音C、铁罗汉,烘青5、在生产中,控制()是鲜叶加工各工序适度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A、叶片成条率B、茶叶主要内含物质成分含量C、在制坯含水量6、造成绿茶“叶底不开展”的主要原因是()。
A、杀青温度过高B、揉捻压力过大C、干燥温度过高7、对匀净度不高的鲜叶,在揉捻中可采取()措施,以达到揉捻均匀的目的。
A、分筛复揉 B增加揉捻时间 C增加揉捻机转速8、按创制时期的先后顺序,下列茶类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绿茶、黑茶、红茶B、黑茶、黄茶、青茶C、红茶、绿茶、白茶9、“做手”是()类的加工工序之一。
茶叶初级加工试题及答案
茶叶初级加工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茶叶的初级加工主要包括以下哪几个步骤?A. 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干燥B. 采摘、萎凋、发酵、揉捻、干燥C. 采摘、萎凋、杀青、发酵、干燥D. 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发酵答案:A2. 以下哪种茶叶的加工不需要发酵步骤?A. 绿茶B. 红茶C. 白茶D. 黑茶答案:A3. 杀青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茶叶的香气B. 固定茶叶的绿色C. 软化茶叶D. 提高茶叶的营养价值答案:B4. 揉捻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茶叶的香气B. 使茶叶形成卷曲状C. 减少茶叶的水分D. 增加茶叶的苦涩味答案:B5. 以下哪种茶叶的干燥方式是直接炒干?A. 绿茶B. 红茶C. 乌龙茶D. 黑茶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 茶叶初级加工中,以下哪些步骤是常见的?A. 采摘B. 萎凋C. 发酵D. 揉捻E. 干燥答案:A、B、D、E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茶叶的初级加工?A. 气候条件B. 茶树品种C. 采摘时间D. 加工技术E. 茶叶等级答案:A、B、C、D3. 茶叶的萎凋方式主要有哪几种?A. 自然萎凋B. 人工萎凋C. 热风萎凋D. 冷风萎凋E. 机械萎凋答案:A、B、C、D4. 茶叶杀青的方法有哪些?A. 炒青B. 蒸青C. 烘青D. 晒青E. 微波杀青答案:A、B、C、E5. 茶叶揉捻的目的包括以下哪些?A. 使茶叶卷曲B. 使茶叶柔软C. 提高茶叶的香气D. 减少茶叶的水分E. 增加茶叶的苦涩味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茶叶的初级加工过程中,采摘是第一步。
(对)2. 所有茶叶的加工都需要经过发酵步骤。
(错)3. 杀青可以提高茶叶的营养价值。
(错)4. 揉捻可以使茶叶形成卷曲状。
(对)5. 绿茶的干燥方式是直接炒干。
(对)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茶叶萎凋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茶叶萎凋的目的是使茶叶失去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后续的揉捻和杀青,同时萎凋过程中茶叶内部的酶活性增强,有助于茶叶香气的形成。
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及答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一)及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按鲜叶初制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程度,六大茶类从弱到强的顺序依次是()。
2、导致鲜叶变质的主要因素有()、()和()。
3、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是()。
4、在烘青毛茶干燥(烘笼烘干)过程中,毛火应掌握(),足火应掌握()。
5、按鲜叶适制性要求,就红茶和绿茶相比较而言,叶色深的鲜叶适制(),叶色浅的鲜叶适制();多酚类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的鲜叶适制();大叶种鲜叶适制()。
6、我国现有名优绿茶外形,按造型方法和形状特点,可划分为()种类型。
7、茶叶中具有兴奋提神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和()。
8、比较眉茶和烘青初制揉捻工序的加压大小,加压较轻的是()。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茶叶内含物中,生物碱含量最多的是()。
A、茶叶碱B、咖啡碱C、可可碱2、下列各组茶叶中,属黄茶类的是()。
A、君山银针,蒙顶黄芽B、白毫银针,蒙顶黄芽C、蒙顶甘露,蒙顶黄芽3、形成红茶“冷后浑”现象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茶黄素、咖啡碱B、氨基酸、多酚类C、茶红素、咖啡碱4、下列各组茶叶中,属青茶类的是()。
A、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B、武夷岩茶,铁观音C、铁罗汉,烘青5、在生产中,控制()是鲜叶加工各工序适度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A、叶片成条率B、茶叶主要内含物质成分含量C、在制坯含水量6、造成绿茶“叶底不开展”的主要原因是()。
A、杀青温度过高B、揉捻压力过大C、干燥温度过高7、对匀净度不高的鲜叶,在揉捻中可采取()措施,以达到揉捻均匀的目的。
A、分筛复揉 B增加揉捻时间 C增加揉捻机转速8、按创制时期的先后顺序,下列茶类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绿茶、黑茶、红茶B、黑茶、黄茶、青茶C、红茶、绿茶、白茶9、“做手”是()类的加工工序之一。
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一及答案
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一)及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16 分)1、按鲜叶初制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程度,六大茶类从弱到强的顺序依次是(2、导致鲜叶变质的主要因素有()、()和()。
3、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是()。
4、在烘青毛茶干燥(烘笼烘干)过程中,毛火应掌握(),足火应掌握(5、按鲜叶适制性要求,就红茶和绿茶相比较而言,叶色深的鲜叶适制(),适制();多酚类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的鲜叶适制();大叶种鲜叶适制(6、我国现有名优绿茶外形,按造型方法和形状特点,可划分为()种类型7、茶叶中具有兴奋提神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和()。
8、比较眉茶和烘青初制揉捻工序的加压大小,加压较轻的是()。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1、茶叶内含物中,生物碱含量最多的是()。
A、茶叶碱B、咖啡碱C、可可碱2、下列各组茶叶中,属黄茶类的是()。
A、君山银针,蒙顶黄芽B、白毫银针,蒙顶黄芽C、蒙顶甘露,蒙顶黄芽3、形成红茶“冷后浑”现象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茶黄素、咖啡碱B、氨基酸、多酚类C、茶红素、咖啡碱4、下列各组茶叶中,属青茶类的是()。
A、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B、武夷岩茶,铁观音C、铁罗汉,烘青5、在生产中,控制()是鲜叶加工各工序适度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A、叶片成条率B、茶叶主要内含物质成分含量C、在制坯含水量6、造成绿茶“叶底不开展”的主要原因是()。
A、杀青温度过高B、揉捻压力过大C、干燥温度过高)。
)。
叶色浅的鲜叶)。
7、对匀净度不高的鲜叶,在揉捻中可采取()措施,以达到揉捻均匀的目的A 、分筛复揉B 增加揉捻时间C 增加揉捻机转速 8、 按创制时期的先后顺序,下列茶类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A 、绿茶、黑茶、红茶B 、黑茶、黄茶、青茶C 、红茶、绿茶、白茶9、 “做手”是( )类的加工工序之一。
A 、青茶B 、黄茶C 、白茶10、 下列茶产品中,未经过揉捻工序的是()。
《茶叶加工技术》试卷
《茶叶加工技术》试卷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_本试卷均为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
1、普洱茶熟茶的基本工艺()A、杀青—揉捻—干燥B、摊晾—揉捻—发酵—干燥C、发酵—筛分—拣剔—匀堆—蒸压—烘制—成型D、萎凋—干燥2、普洱茶人工渥堆发酵是什么作用的结果()A、微生物作用B、酶促氧化作用C、湿热学说3、茶树鲜叶中水分含量约()%。
A 50B 60C 75D 804、绿茶按干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A 炒青、蒸青、晒青B 炒青、晒青、烘青C蒸青、炒青、烘青 D 蒸青、炒青、晒青5、绿茶的汤色是什么颜色()A 红色 B绿色 C黄色 D白色6、红茶加工的关键工序是( )A杀青 B 揉捻 C发酵 D干燥7、下列属于黑茶的是()A黄山毛峰 B泾阳砖茶 C恩施玉露 D 六安瓜片8、黄茶品质特征形成的关键工艺是()A杀青 B做青 C闷黄 D 干燥9、绿茶初制工艺分杀青、()、干燥。
A发酵 B揉捻 C渥黄 D 做青10、红茶属于()。
A 全发酵茶 B半发酵茶 C不发酵茶11、下列哪种茶,其制作工序中不需“杀青”工序的是()。
A绿茶B青茶 C黑茶 D黄茶12、“绿叶红镶边”是描述那类茶()。
A红茶 B绿茶 C青茶 D黑茶13、绿茶茶汤中主要的色素物质是()。
A胡萝卜素 B叶绿素 C叶黄素、花青素、黄酮类14、普洱茶采用()茶树鲜叶制成。
A小叶种B大叶种 C中叶种 D中小叶种15、莫干黄芽属于( B )。
A绿茶 B黄茶 C红茶 D白茶16、下列属于绿茶的是()。
A铁观音 B碧螺春 C君山银针 D祁门茶红17、下列哪类茶属于半发酵茶 ( )A 绿茶B 红茶C 青茶D 黑茶18、湖北老青砖属于下列哪类茶( )A 青茶B 白茶C 红茶D 黑茶19、下列哪个茶属于六大基本茶类()。
A乌龙茶 B花茶 C压制茶 D速溶茶20、龙井茶因产地不同,产品各显特色,历史上有()、“龙”、梅三个类型。
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及答案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一)及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按鲜叶初制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程度,六大茶类从弱到强的顺序依次是()。
2、导致鲜叶变质的主要因素有()、()和()。
3、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是()。
4、在烘青毛茶干燥(烘笼烘干)过程中,毛火应掌握(),足火应掌握()。
5、按鲜叶适制性要求,就红茶和绿茶相比较而言,叶色深的鲜叶适制(),叶色浅的鲜叶适制();多酚类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的鲜叶适制();大叶种鲜叶适制()。
6、我国现有名优绿茶外形,按造型方法和形状特点,可划分为()种类型。
7、茶叶中具有兴奋提神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和()。
8、比较眉茶和烘青初制揉捻工序的加压大小,加压较轻的是()。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茶叶内含物中,生物碱含量最多的是()。
A、茶叶碱B、咖啡碱C、可可碱2、下列各组茶叶中,属黄茶类的是()。
A、君山银针,蒙顶黄芽B、白毫银针,蒙顶黄芽C、蒙顶甘露,蒙顶黄芽3、形成红茶“冷后浑”现象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茶黄素、咖啡碱B、氨基酸、多酚类C、茶红素、咖啡碱4、下列各组茶叶中,属青茶类的是()。
A、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B、武夷岩茶,铁观音C、铁罗汉,烘青5、在生产中,控制()是鲜叶加工各工序适度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A、叶片成条率B、茶叶主要内含物质成分含量C、在制坯含水量6、造成绿茶“叶底不开展”的主要原因是()。
A、杀青温度过高B、揉捻压力过大C、干燥温度过高7、对匀净度不高的鲜叶,在揉捻中可采取()措施,以达到揉捻均匀的目的。
A、分筛复揉 B增加揉捻时间 C增加揉捻机转速8、按创制时期的先后顺序,下列茶类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绿茶、黑茶、红茶B、黑茶、黄茶、青茶C、红茶、绿茶、白茶9、“做手”是()类的加工工序之一。
茶叶加工工艺技术试卷及答案
茶叶加工工艺技术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茶叶的加工工艺是指将新鲜茶叶进行(A)。
A. 烘青B. 揉捻C. 杀青D. 发酵答案:C2. 茶叶加工中的揉捻工序是指(B)。
A. 对茶叶进行微生物发酵B. 对茶叶进行挤压、揉搓C. 对茶叶进行高温处理D. 对茶叶进行干燥处理答案:B3. 茶叶的发酵过程中,茶叶中的儿茶素会(C)。
A. 转化为咖啡因B. 转化为蛋白质C. 转化为茶多酚D. 转化为糖分答案:C4. 茶叶的烘青工序是指(D)。
A. 对茶叶进行微生物发酵B. 对茶叶进行挤压、揉搓C. 对茶叶进行高温处理D. 对茶叶进行低温烘干答案:D5. 茶叶的杀青工序是指(A)。
A. 对茶叶进行高温处理B. 对茶叶进行微生物发酵C. 对茶叶进行挤压、揉搓D. 对茶叶进行低温烘干答案:A6. 茶叶加工过程中,下列哪种工序会使茶叶的水分含量减少(C)。
A. 发酵B. 杀青C. 烘干D. 揉捻答案:C7. 茶叶加工过程中,下列哪种工序有助于活化茶叶中的酶(B)。
A. 烘干B. 揉捻C. 发酵D. 杀青答案:B8. 加工绿茶时,以下哪种工序是不能省略的(A)。
A. 杀青B. 揉捻C. 发酵D. 烘干答案:A9. 茶叶加工中,下列哪种工序可以促进茶叶氨基酸含量的增加(C)。
A. 揉捻B. 发酵C. 杀青D. 烘干答案:C10. 茶叶加工中,以下哪种工序是为了阻止茶叶中酶的活性(D)。
A. 杀青B. 烘干C. 揉捻D. 发酵答案:D第二部分: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茶叶的发酵过程。
答:茶叶的发酵过程是指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将鲜叶中的多酚类物质通过酶的作用转化为茶多酚类物质的过程。
茶叶在发酵过程中,经过水分的调整和适宜温度的作用,酶会催化茶叶的多酚类物质氧化成茶多酚,从而产生了茶叶特有的色、香、味。
2. 解释茶叶加工中的杀青工序。
答:杀青是指在茶叶加工过程中,通过高温处理使茶叶中的酶活性停止,防止茶叶发酵的工序。
《茶叶加工技术》试卷精编版
《茶叶加工技术》试卷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_本试卷均为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
1、普洱茶熟茶的基本工艺()A、杀青—揉捻—干燥B、摊晾—揉捻—发酵—干燥C、发酵—筛分—拣剔—匀堆—蒸压—烘制—成型D、萎凋—干燥2、普洱茶人工渥堆发酵是什么作用的结果()A、微生物作用B、酶促氧化作用C、湿热学说3、茶树鲜叶中水分含量约()%。
A 50B 60C 75D 804、绿茶按干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A 炒青、蒸青、晒青B 炒青、晒青、烘青C蒸青、炒青、烘青 D 蒸青、炒青、晒青5、绿茶的汤色是什么颜色()A 红色 B绿色 C黄色 D白色6、红茶加工的关键工序是( )A杀青 B 揉捻 C发酵 D干燥7、下列属于黑茶的是()A黄山毛峰 B泾阳砖茶 C恩施玉露 D 六安瓜片8、黄茶品质特征形成的关键工艺是()A杀青 B做青 C闷黄 D 干燥9、绿茶初制工艺分杀青、()、干燥。
A发酵 B揉捻 C渥黄 D 做青10、红茶属于()。
A 全发酵茶 B半发酵茶 C不发酵茶11、下列哪种茶,其制作工序中不需“杀青”工序的是()。
A绿茶B青茶 C黑茶 D黄茶12、“绿叶红镶边”是描述那类茶()。
A红茶 B绿茶 C青茶 D黑茶13、绿茶茶汤中主要的色素物质是()。
A胡萝卜素 B叶绿素 C叶黄素、花青素、黄酮类14、普洱茶采用()茶树鲜叶制成。
A小叶种B大叶种 C中叶种 D中小叶种15、莫干黄芽属于( B )。
A绿茶 B黄茶 C红茶 D白茶16、下列属于绿茶的是()。
A铁观音 B碧螺春 C君山银针 D祁门茶红17、下列哪类茶属于半发酵茶 ( )A 绿茶B 红茶C 青茶D 黑茶18、湖北老青砖属于下列哪类茶( )A 青茶B 白茶C 红茶D 黑茶19、下列哪个茶属于六大基本茶类()。
A乌龙茶 B花茶 C压制茶 D速溶茶20、龙井茶因产地不同,产品各显特色,历史上有()、“龙”、梅三个类型。
2021茶叶加工工-茶叶加工工(精选试题)
茶叶加工工-茶叶加工工1、茶叶加工道德根源于()A.先天的人性B.阶级斗争C.经济关系D.生存需要工2、“以德治国”体现了()A.道德可以代替法律B.道德和法律相互对立C.道德和法律可以并存D.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3、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这说明()A.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有重叠B.违反道德的行为也违反法律C.道德和法律管辖的范围不一样D.法律判决与道德评判相一致4、社会主义道德和资本主义道德的根本区别在于()A.所有制B.政治思想C.技术水平D.社会信仰5、以下哪一部份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五爱”的范畴()A.受劳动B.爱科学C.爱党D.爱人民6、孔子在《论语》中说:为人师者就当“诲人不倦”。
这名话名言至今仍在中国流传说明了()A.职业道德的广泛性B.职业道德的连续性和稳定性C.职业道德的有限性D.职业道德的社会性7、“统治阶级有统治阶级的道德,被统治阶级有被统治阶级的道德”。
这名话说明了()A.道德的时代性B.道德的普遍性C.道德的阶级性D.道德的抽象性8、良好的道德风气有助于遵纪守法,这是因为()A.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相互重叠B.道德和法律之间有相互作用的系统C.有些法律规范就是道德习惯转化而来的D.依靠道德约束可以替代法律惩罚9、“科学技术是条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是()A.增强自主性道德观念B.增强学习创新的道德观念C.增强竞争的道德观念D.增强以利益为导向的道德观念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肯定的竟争道德观念的内涵是()A.优胜劣汰B.在竞争基础上合作C.以自我利益的获取为中心D.合作为主,竞争为辅11、以下属于社会公德的是()A.学生遵守校纪校纪B.父母抚育子女C.尊老敬老D.行人遵守交通规则12、企业形象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部分是()A.理念识别B.行为识别C.文化识别D.视觉识别13、实现企业价值观的主体是()A.企业B.职工C.市场D.法人14、企业各种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是()A.领导与企业的关系B.领导与职工的关系C.职工与企业的关系D.职工与职工的关系15、人的()品质反映着人的整体道德素质。
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总结复习练学习试题一及答案
茶艺师考试《茶叶加工技术》练习题(一)及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按鲜叶初制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程度,六大茶类从弱到强的次序挨次是()。
2、致使鲜叶变质的主要要素有()、()和()。
3、形成白茶质量的重点工序是()。
4、在烘青毛茶干燥(烘笼烘干)过程中,毛火应掌握(),足火应掌握()。
5、按鲜叶适制性要求,就红茶和绿茶对比较而言,叶色深的鲜叶适制(),叶色浅的鲜叶适制();多酚类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的鲜叶适制();大叶种鲜叶适制()。
6、我国现闻名优绿茶外形,按造型方法和形状特色,可区分为()种种类。
7、茶叶中拥有喜悦提神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和()。
8、比较眉茶和烘青初制揉捻工序的加压大小,加压较轻的是()。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茶叶内含物中,生物碱含量最多的是()。
A、茶叶碱B、咖啡碱C、可可碱2、以下各组茶叶中,属黄茶类的是()。
A、君山银针,蒙顶黄芽B、白毫银针,蒙顶黄芽C、蒙顶甘露,蒙顶黄芽3、形成红茶“冷后浑”现象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茶黄素、咖啡碱B、氨基酸、多酚类C、茶红素、咖啡碱4、以下各组茶叶中,属青茶类的是()。
A、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B、武夷岩茶,铁观音C、铁罗汉,烘青5、在生产中,控制()是鲜叶加工各工序适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A、叶片成条率B、茶叶主要内含物质成分含量C、在制坯含水量6、造成绿茶“叶底不展开”的主要原由是()。
A、杀青温度过高B、揉捻压力过大C、干燥温度过高7、对匀净度不高的鲜叶,在揉捻中可采纳()举措,以达到揉捻平均的目的。
A、分筛复揉B增添揉捻时间C增添揉捻机转速8、按创制期间的先后次序,以下茶类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绿茶、黑茶、红茶B、黑茶、黄茶、青茶C、红茶、绿茶、白茶9、“做手”是()类的加工工序之一。
A、青茶B、黄茶C、白茶10、以下茶产品中,未经过揉捻工序的是()。
A、碧螺春B、白毫银针C、安溪铁观音三、判断题(对打“√”,错打“×”,每题1分,共10分)1、鲜叶保鲜技术的重点是控制两个条件,即保持低平和适合降低鲜叶含水量。
茶叶加工学试卷有的带答案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茶叶加工学Ⅱ》考试时间2006年12月日茶学专业2003级年级班学号姓名1、1、通花:茶花拼和后静置一段时间,在窨品堆温升高到一定范围,继续升温超过临界温度后会严重影响鲜花生机或烧花,此时应将窨堆均匀翻耙松散、呈“波浪形”摊放散热。
要求通透、均匀。
后多_____4、传统茉莉花茶窨制,一般湿坯含水量逐窨___降低______;湿坯烘后含量逐窨__提高___;提花时窨品含水量应控制在__7.0%~7.5%__;提花后花茶的含水量应掌握__8.5.0%~9.0%___。
5、袋泡茶依据__袋内包装物的种类__分类,可分为:_纯茶型袋泡茶、_果味型袋泡茶、香味型袋泡茶、保健型袋泡茶、非茶型袋泡茶__等五大类。
6、袋泡茶根据___过滤____作用和___定量配比__作用进行设计。
7、目前国内外实际使用的袋泡茶过滤纸有:____热封型袋包茶滤纸___和___非热封型袋包茶滤纸________两种。
8、、水处理的基本程序为:__原料水→砂滤→电渗析→离子交换→紫外线消毒→超滤→茶汤提取用水________等六道程序。
9、茶提取前对茶的处理有:_____拼配_____、_____轧碎_____________程序,一般选用______14~40目________的茶碎度为宜。
10、饮料加工中常用的添加剂的类型有:稳定剂、离子螯合剂、护色剂、转溶剂、口味添加剂等。
1、打底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A____________。
A提高花茶鲜灵度B提高花茶香气浓度C提高花茶含水量D提高花茶耐藏性2A343A14AC5A6A防潮7ApH8A9A定量10、PET瓶装茶水饮料,一般采用____C____灭菌技术后,再在无菌条件下装罐。
A高压B巴氏C高温瞬时D紫外1、简述碱法转溶的原理?①由于苛性碱解离出的OH带有很时显的极性,能插进茶乳酪复杂分子内切断氢键,并与茶多酚等竞争咖啡碱,重新组合成小分子水溶物。
茶叶加工试题
第三部分样题举例一、名词解释(每个4 分,共20 分)1.无性繁殖2.扦插繁育3.顶端优势二、填空(将适当的内容填写在题内空出的位置上。
)(每空1 分,共20分)1.扦插繁殖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 _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 、苗圃地的选择与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及插后的管理等。
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每个2 分,共30 分)1. 春茶的采摘周期以下面哪个为宜()A. 3〜5天B. 5〜7天C. 4〜6天D.20〜30天四、简答题(每个4~8 分,共20 分) 1.简述茶叶贮藏中品质成分的变化规律。
五、论述题(10 分) 1.茶叶的分类、品质特点及其加工艺具体有代表性的茶叶?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个4 分,共20 分)1. 无性繁殖是利用茶树的营养体(细胞、组织、器官)的全能性,在一定的培养介质和环境条件下再生成为完整植株的过程。
2.扦插繁育是利用茶树的再生性,将营养体(根、茎、叶)的一部分扦插在适宜的环境中,培育成新的植株。
根据所用扦插材料可分为枝插、叶插和根插等。
3.顶端优势是活跃的顶芽对枝条下部的腋芽或侧枝生长的抑制现象。
二、填空1. 母本园的建立插穗培育苗圃建立扦插技术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每个2 分,共30 分)1. A四、简答题(每个4~8 分,共20 分)1. 茶叶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实际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茶叶的后发酵阶段,即俗称的“后熟”时间,这阶段实际上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升。
刚制好的新茶通常较为苦涩,同时带有所谓的“生青气”与“火燥气”,但经过3〜5天左右时间的贮藏后,这些不良风味会自然消退,使茶叶品质变得醇和滑顺。
第二阶段为茶叶后续品质劣变阶段。
这阶段茶叶品质的主要特征为干茶色泽暗褐、无光泽,香气消退,滋味失去活性变得平淡,并失去新鲜感,汤色失去明亮变深,最后导致品质下降,贮藏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阻止这一阶段茶叶品质的劣变。
《茶叶加工》作业及参考答案 - 副本
《制茶学》复习提纲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茶)鲜叶:指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芽叶嫩梢,称为“鲜叶”,即制茶原料、俗称“茶青”。
2、做手:指乌龙茶做青的摇青的方式之一,在水筛上双手拢住茶叶轻轻翻动或拍打,补充摇青不足或者幼嫩的芽叶前期做青使用。
3、灰分:茶叶经过高温灼烧后残留下来的无机物质称为灰分。
4、鲜叶嫩度:指芽叶伸育的成熟度。
5、摇笼浪青:指乌龙茶做青的摇青方式之一,手工摇动摇笼让青叶在摇笼中做前后上下跳动,使青叶边缘摩擦破坏而达到摇青的作用。
6、抽针:指白茶鲜叶采摘后,把芽和叶手工抽取分开,芽付制成银针,叶付制成红绿茶或寿眉。
7、开面采:指适制乌龙茶(铁观音)的鲜叶要求具有一定的成熟度,一般当新梢生育形成驻芽时,采2叶~4叶(或对夹叶)为原料,俗称“开面采”。
按开面程度的不同,可将鲜叶开面分为小、中、大开面等三种。
8、走水:也称为“复火”。
指茶叶含水量较高时或毛茶在付制之前,为了蒸发水分、使茶身紧缩干脆,便于贮藏或筛分切碎、风选及拣剔,所进行的中等火温的烘焙干燥。
9、做青的“走水”(行水):指乌龙茶初制做青的“凉青”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离体叶渐趋衰亡,叶组织的细胞结构整体趋于解体,细胞渗透性增强,通过摇青,促使细胞液泡中的内含物进入原生质中,与处于原生质中的各种酶结合,促使酶促氧化进行,促进内含成分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和变化,促进色、香、味的形成。
10、清风:是指成品茶在匀堆之前,利用风力,清除原来留在茶叶中的砂、石、金属和轻飘的碎片、灰末。
11、鲜叶新鲜度:是指离体鲜叶保持原有理化性状的程度。
12、大开面:是指乌龙茶鲜叶采摘标准之一,即正形成驻芽后第一叶为第二叶的2/3 ~一样大的新梢。
13、透兰:是指茉莉花茶在窨制过程中,需要少量的白兰花增香打底,若用花量过多,则成品会透露出白兰花的香气,这就称为透兰。
14、起花:是指花茶窨制中,将已窨过茶的花渣筛出,使茶花由混合到分离的过程。
15、开(收)筛:是指乌龙茶初制萎凋、做青时,将适量的茶青放在水筛上,双手把持筛沿,使劲飘摇抖动,使茶青均匀平铺(或集中收拢成堆状)于水筛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加工技术试卷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茶叶加工技术》试卷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_本试卷均为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
1、普洱茶熟茶的基本工艺()A、杀青—揉捻—干燥B、摊晾—揉捻—发酵—干燥C、发酵—筛分—拣剔—匀堆—蒸压—烘制—成型D、萎凋—干燥2、普洱茶人工渥堆发酵是什么作用的结果()A、微生物作用B、酶促氧化作用C、湿热学说3、茶树鲜叶中水分含量约()%。
A 50B 60C 75D 804、绿茶按干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A 炒青、蒸青、晒青B 炒青、晒青、烘青C蒸青、炒青、烘青 D 蒸青、炒青、晒青5、绿茶的汤色是什么颜色()A 红色 B绿色 C黄色 D白色6、红茶加工的关键工序是( )A杀青 B 揉捻 C发酵 D干燥7、下列属于黑茶的是()A黄山毛峰 B泾阳砖茶 C恩施玉露 D 六安瓜片8、黄茶品质特征形成的关键工艺是()A杀青 B做青 C闷黄 D 干燥9、绿茶初制工艺分杀青、()、干燥。
A发酵 B揉捻 C渥黄 D 做青10、红茶属于()。
A 全发酵茶 B半发酵茶 C不发酵茶11、下列哪种茶,其制作工序中不需“杀青”工序的是()。
A绿茶B青茶 C黑茶 D黄茶12、“绿叶红镶边”是描述那类茶()。
A红茶 B绿茶 C青茶 D黑茶13、绿茶茶汤中主要的色素物质是()。
A胡萝卜素 B叶绿素 C叶黄素、花青素、黄酮类14、普洱茶采用()茶树鲜叶制成。
A小叶种B大叶种 C中叶种 D中小叶种15、莫干黄芽属于( B )。
A绿茶 B黄茶 C红茶 D白茶16、下列属于绿茶的是()。
A铁观音 B碧螺春 C君山银针 D祁门茶红17、下列哪类茶属于半发酵茶 ( )A 绿茶B 红茶C 青茶D 黑茶18、湖北老青砖属于下列哪类茶( )A 青茶B 白茶C 红茶D 黑茶19、下列哪个茶属于六大基本茶类()。
A乌龙茶 B花茶 C压制茶 D速溶茶20、龙井茶因产地不同,产品各显特色,历史上有()、“龙”、梅三个类型。
A猴 B狮 C虎 D 雀21、滇青是指()。
A炒青绿茶 B蒸青绿茶 C晒青绿茶22、祁红产于哪里()。
A浙江 B安徽 C湖南 D湖北23、下列属于黄茶的是()。
A广东大叶青 B竹叶青 C黄山毛峰 D湖北老青茶24、青茶产于福建、()、台湾三省。
A广东 B广西 C四川 D湖北25、我国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开始。
A小种红茶 B红碎茶 C功夫红茶26、下列属于后发酵茶的是()。
A红茶 B乌龙茶 C普洱茶 D绿茶27、( )是黑茶初制独有的工序A渥堆 B杀青 C 揉捻 D干燥28、乌龙茶又称()。
A 红茶 B绿茶 C黄茶 D青茶29、云南()是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绿毛茶)为原料,经特殊的再加工形成。
A红茶 B绿茶 C普洱茶 D黄茶30、黑茶渥堆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其呼吸代谢释放出热量,从而导致渥堆叶温度随渥堆时间的延长而()。
A逐渐上升 B逐渐下降 C保持不变31、下列不属于绿茶的是()。
A龙井 B雨茶 C铁观音 D、碧螺春32、冲泡名优绿茶宜选用()。
A盖碗 B玻璃杯 C紫砂壶33、( )为半发酵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特点。
A 黄茶 B乌龙茶 C黑茶 D白茶34、龙井茶是()茶。
A针形 B扁形 C片形 D卷曲条形35、下列哪个茶属于卷螺形形茶()。
A龙井B安溪铁观音 C恩施玉露 D信阳毛尖36、煎茶属于()绿茶。
A晒青 B炒青 C烘青 D蒸青37、下列属于炒青绿茶的是:()A、黄山毛峰B、玉露C、南京雨花茶D、太平猴魁38、肯尼亚的()品质居世界各产茶国之首。
A红碎茶 B小种红茶 C绿茶 D白茶39、揉捻的主要目的是( )A 钝化或杀死酶的活性B做形 C 散失水分 D 黄变40、乌龙茶做青的主要目的是( )A叶缘细胞破损,形成“绿叶红镶边” B钝化或杀死酶的活性C做形 D散失水分41、小种红茶区别于其它红茶的一个显着品质特征是()A、松烟香B、红汤红叶C、条索肥壮D、色泽乌润42、到目前为止,茶叶中的化学成分经过分析鉴定的已知化合物约有()余种。
A、1000B、800C、500D、60043、圆筛主要是分离茶叶长短或大小的,对于条形茶是分离茶条的()。
A、长短B、大小C、粗细D、外观44、()是利用茶叶与茶梗形态不同,流动型差异来进行梗、茶分离的。
A、抖筛机B、阶梯式拣梗机C、静电拣梗机D、圆筛机45、名优绿茶审评一般先:( )A、看汤色B、尝滋味C、闻香气D、看叶底46、()是茶叶精加工中剔除次、杂,以纯净品质的作用。
A、发酵B、杀青C、干燥D、拣剔47、烘青绿茶:亦称“烘青”。
用进行干燥制成的绿茶。
()A、烘干方式B、晒干方式C、过火方式D、阴凉方式48、从制茶技术发展历史看,制茶工业先后经历了制茶起源时期、制茶变革时期、制茶发展时期、()A制茶手工时期 B制茶半自动时期C制茶的稳定期D制茶机械化时期49 、花青素又称,是一类性质较为稳定的色原烯衍生物,种类很多,呈青色、铜红色等。
()A、类胡萝卜素B、叶黄素C、花色素D、胡萝卜素50、通常绿茶冲泡时的茶水比例()A、1:30B、1:50C、1:22D、1:4051、花茶产自于()A、日本B、斯里兰卡C、印度D、中国52、最早出现的原始茶是()A、红茶B、黑茶C、蒸青绿茶D、晒干茶53、茶叶的吸附作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过程,以下不属于该过程的是()。
A、外扩散,吸附气体向茶叶外表面的扩散;B、香花的吐香,便于茶叶吸附;C、内扩散,吸附质气体沿着茶叶的空隙深入至吸附表面的扩散;D、茶叶空内吸附表面的吸附54、以下哪个是香花吐香的适宜温度()A、33-35℃B、35-37℃C、37-40℃D、40-42℃55、红碎茶过去称为分级红茶,现按其成品规格分,以下哪个不属于其中一类()A、叶茶B、碎茶C、末茶D、条茶56、下列最适宜用于花茶窨制的素茶是()A、烘青茶B、炒青茶C、红茶D、普洱茶57、在花茶的窨制过程中,按茶坯含水量标准,高级茶坯掌握在()A、4.0~4.5%B、5.0~6.0%C、6.0~7.0%D、7.0~8.0%58、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一般是用哪种花打底()A、茉莉花B、玫瑰花C、白兰花D、桂花59、绿茶按发酵程度上来说属于()A、全发酵茶B、半发酵茶C、后发酵茶D、不发酵茶60、抖筛机对于条形茶是分离茶条的()A、长短B、粗细C、大小D、轻重61、普洱茶的种类中不包括的一项是()A、普洱紧压生茶B、普洱生散茶C、普洱紧压熟茶D、普洱熟散茶62、茶叶中“退青和还阳”在哪个个茶类加工过程出现的()A、绿茶B、红茶C、乌龙茶D、黑茶63、茶鲜叶中茶多酚含量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A、10%左右B、1.5%—3%C、20%—35%D、20%—25%64、制作茉莉花茶是,最适采摘时间为 ( )A、早上 B 、中午 C、当天下午2~5时 D、夜间65、下列哪类茶属于半发酵茶 ()A 绿茶B 红茶C 青茶D 黑茶66、红茶加工过程中,对其色、香、味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C)A、萎凋B、揉捻C、发酵D、干燥67、下列茶中只用叶片加工而成的特种茶是(C )A西湖龙井 B、安化松针 C、六安瓜片 D、云南普洱茶68、茶叶初制中,嫩叶适宜 ( B )A 热揉B 冷揉 C、重揉69、采用萎凋槽萎凋时,其萎凋叶厚一般为( D )A 5cmB 30cmC 35cmD 15~20cm70、“茯砖茶”指的是哪里生产的茶( A )A、湖南B、湖北C、四川D、广西71、绿茶杀青叶,温度要求为( B )A 90℃B 80℃C 85 ℃D 120℃72、“绿叶红镶边”是描述哪类茶( C)A 红茶B 绿茶C 青茶D 黑茶73、把各种不同筛号茶互相混合,称(B )A 归堆B 拼和C 匀堆D 拣剔74、通常所说“抽针”这一工艺,是下列哪类茶中工序( A )A 白茶B 青茶C 绿茶D 红茶25、决定红茶汤色的物质主要是( C )A 咖啡碱B 茶多酚C 多酚类氧化产物D 蛋白质76、茶鲜叶中的生物碱约占干物质的( D )A. 1%左右B. 0.6—1.0%C.8%左右D.3%—5%77、一般的“谷花茶”是指哪个季节的茶( C )A、春茶B、夏茶C、秋茶D、冬茶78、红茶品质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D )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对红茶色、香、味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A糖类 B. 氨基酸类 C. 脂类 D.多酚类79、(A)是闽南乌龙茶工艺的代表。
A、铁观音 B. 武夷岩茶 C.文山包种 D.膨风茶80、以下属于再加工茶类的是( D )A 、红茶 B、绿茶 C、黄茶 D、花茶81、绿茶是我国的( A )大茶类。
A 第一 B第二 C 第三 D第四82、(D)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传统的出口商品,堪称我国“国饮”。
A 酒 B碳酸饮料 C 咖啡 D茶叶83、茶叶的干燥过程中以下不是主要影响干燥效果的因素的是(B)A、投叶量B、天气C、干燥时间D、火温84、茶叶在拼配的过程中的要点不包括的是()A、扬长避短B、强强联合C、显优隐次D、高低平衡85、茶膏最初出现在哪个国家()A、中国B、斯里兰卡C、印度D、英国86、浓缩是哪种茶加工过程中特有的工艺()A、绿茶B、红茶C、速溶茶D、普洱茶87、清代茶叶已基本形成()。
A.七大茶类B.两大茶类C.六大茶类?D.五大茶类88、宋徽宗赵佶写一部茶书,名为()。
A.《大观茶论》B.《品茗要录》C.《茶经)D.《茶谱》89、黄茶闷黄的主要目的是( )。
A形成湿热环境条件使茶叶发生黄变 B叶缘细胞破损,形成“绿叶红镶边”C钝化或杀死酶的活性 D做形90、茶艺是()的基础。
A.茶文B.茶情?C.茶道?D.茶俗91、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
A.《神农本草》B.《大观茶论》C.《茶经》D.《茶录》92、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
A.茶叶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B.茶叶的物质及经济价值关系C.茶叶艺术D.茶叶经销93、红茶道发酵度是(),其叶色深红,茶汤呈朱红色。
A.0%B.30%C.50%D.100%94、红茶中,茶褐素是使(),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
A.茶汤发红,叶底暗褐?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C.茶汤发暗,叶底暗褐D.茶汤发红,叶底红亮95、防止茶叶陈化变质应避免存放时间过长,含水量过高,高温和()。
A.无光照射?B.灯光照射C.漫射光照射D.阳光照射96、不炒不揉只经萎凋、干燥两道工序的是()。
A黑茶B白茶 C绿茶 D红茶97、90摄氏度左右水温比较适宜冲泡()茶叶。
A.绿茶?B.红茶C.沱茶D.白茶98、要品好茶,首先要将茶泡好,需掌握的要素是:选茶、择水、备器、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