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价格因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经济学基础》——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应用)
![教学设计(《经济学基础》——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cde7b3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c.png)
教学过程
课堂实施
任务实施
教学过程
课堂实施
总结与巩固
利用云课堂课中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并梳理重难点。
课后作业:
头脑风暴法:
利用云课堂发布习题:利用需求弹性理论对“谷贱伤农”问题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
课堂实施
回顾导入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结论
降价不一定能够促销
延迟符
教学分析
课堂实施
创设情景:学生模拟商家选择商品进行促销活动。
发现
哈根达斯降价后利润增加
牙膏降价利润降低
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课堂实施
讲授新课
教学过程
课堂实施
互动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发起投票,让学生讨论分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变化情况,总结出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内容文字请在这里输入您的内容文字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内容文字请在这里输入您的内容文字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内容文字请在这里输入您的内容文字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内容文字请在这里输入您的内容文字
单击添加大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您可以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的理解您所传达的完整信息。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您尽量提炼思想的精髓。
布置课后作业
观看微课视频,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原理,制作宣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短视频,或者宣传标语。
教学过程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Teaching Refletion
PART 04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9ae9d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6d.png)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流通及其公式。
○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的问题:○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来说明应当如何正确看待金钱。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通过简要概括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培养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教学重点:1、商品的含义2、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三、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买东西要用钱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常识,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钱,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货币。
商品和货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体会得到,要想得到商品就必须付出货币,二者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
那么,历货币和商品是同时出现的吗?货币及其本质又是什么呢?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必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1、什么是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P2楷体练习加以巩固)2、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P3楷体插图与练习)3、货币的含义与本质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1)含义: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中职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第二框《价格和价值规律》说课稿
![中职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第二框《价格和价值规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e6d98c9aa00b52acfc7cab5.png)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第二框《价格和价值规律》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时内容《价格和价值规律》是北师大版《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课的第二框,是本教材的基础内容,是学生理解这门课的基础,所以需要重点讲解。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商品和货币的有关知识,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说学情职中学生基础较弱,理解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耐心仔细的讲解。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职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课内容的重要性,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值规律的内容,使学生识记并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并能初步分析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及表现。
2、能力目标:能根据某一商品的价格变化,分析价格变化的原因。
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使学生正确认识价格与价值往往不相符这一现象。
3、思想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发展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强调学生应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改革开放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对本框内容的总结和提炼。
难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现实生活中,同种商品价格常常偏离其价值,给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对于这一内容的理解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五、说教法本课适合采用案例法和讨论法。
案例教学法将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选用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之感受到经济学原理就在我们生活周围,每时每刻都在发挥作用。
采用讨论法能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当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能加深对知识本身的理解,深刻领会知识的内涵,注重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六、说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注重条理,抓重点,突难点,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1、创设情境:设计三个问题(1)纸币是不是商品?为什么?它具有哪些职能?(2)猪肉是不是商品?(3)猪肉的价值是用什么表示的?,猪肉价格为什么会高会低?组织并引导学生回答,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导入新课。
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思考
![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5b396fa14791711cd791788.png)
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思考作者:李晓静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20年第10期[摘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课程的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围绕议题进行活动型教学设计。
文章以《影响价格的因素》为例,通过议题式教学与情境教学的比较,对议题式教学的设计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情境教学法;教学设计;思考[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8-0050-02议题式教学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面简称新课标)所倡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提到议题式教学,很多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主线清晰,陶冶功能和启迪功能明显,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在以往的教学中成为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
但笔者认为,议题式教学和情境教学是有很大区别的。
笔者以《影响价格的因素》为例,通过议题式教学与情境教学的比较,对转变教学方式、落实议题式教学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一、以情境为线转向以议题为线在情境教学模式下,教师会依据课标的要求,在全面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围绕一个主题,创设几个具有连贯性的、环环相扣的情境,然后师生以情境为载体,解决情境中的一个个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在这样的模式下,主题情境是贯穿教学的主线。
以《影响价格的因素》为例,按照情境教学的模式,教师往往会设计如下的情境:某人去商场购物,发现商品A 的价格好像与前段时间不同了,为什么?商品A的价格再怎么变,也不会比商品B的高或低,为什么?总结A、B两件商品的价格变化,能得出什么规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情境是整个教学设计的主线。
议题式教学有何不同呢?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也需要设置情境,通过情境展开议题的讨论,但情境不再是主线。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围绕议题展开活动设计,活动设计应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线索,统筹议题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并进行序列化处理。
2014-2015高一政治必修一教学计划
![2014-2015高一政治必修一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0fa712accbff121dd36836e.png)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姓名:陈晓辉科组:政治任课年级:高一年级一、学期教材内容体系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包括四个单元的十一课、22框和4个探究。
通过教学活动既丰富学生的经济学知识、提高学科素养,又提升学生用经济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探索实际问题出发积累提升专业知识,以专业知识为指导来正确看待社会实际。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由于初中时政治是属于社会中的一部分,并且采用开卷考查的形式,因此学生对于政治课的学习在思想上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不是很重视、也不是很熟悉,初中留下的学习经验和印象也不是很好,这些都为高一的教学开展带来很大的难度。
2、同一年级相比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
这些为教学带来极大的难度。
3、高一新生在学习上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大,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强,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待逐步培养。
三、学期教学任务目标根据学校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研究新课程要求、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等,打造科学自主高效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知识储备和方法能力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设想1、以高考改革趋向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素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加强备课,与其他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断增强集体凝聚力。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接受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思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教改方向,优化课堂教学,重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质量。
五、教学进度安排。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bb4b6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d.png)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价格变动的影响》这节课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题,主要讲述了价格变动后对生活消费和企业生产经营两个方面的影响。
该课知识对上承影响价格的因素下启多彩的消费的关键环节,具有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点。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
该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形象思维比较活跃,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体验,而且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都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但高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不高,缺少对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的深刻认识和分析,这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引导。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运用: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消费选择、生产者生产调整各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能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理论,对如何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购买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可以提高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难点是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指导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供求和价值,在市场上,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始终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那么价格波动对人们的生活及生产者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探究内容。
中职《市场营销》定价策略电子备课教案
![中职《市场营销》定价策略电子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98ae3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b.png)
板书设计
定价原理
一、案例导入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杀毒软件的价格战》
二、商品价格的构成
商品价格=生产成本+流通费用+税金+利润
三、影响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产品定价的因素
供求曲线
教学环节
内容
活动
思政融入点
学生
教师
教学实施
课前预习
新知初涉
课前学生阅读《杀毒软件的价格战》导入思考问题
1、公司主动降价的策略是否成功?
2、这种方式是否适合所有企业?
国产品牌的高端化之路
小组合作
知识迁移
小组合作总结:
1、商品价格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影响企业产品定价的因素有哪些?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小组展示
能力目标
能对产品价格的涨幅,分析出相应的供求关系。
思政目标
勤俭节约,理性消费,避免攀比
教学重点
1、商品价格的构成
2、影响企业产品定价的因素
教学难点
影响企业产品定价的因素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导入法
课程思政理念及实施途径
通过视频案例导入BBC《无节制消费的元凶》纪录片,引导学生看透消费主义的本质,倡导理性消费
《市场营销》电子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
市场营销
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
授课班级
21电商
授课时数
2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通过产品策略的学习,熟悉了不同种类的产品特性及品牌策略
能力基础
能根据生活经验对产品价值进行估值
个性特质
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发言,课堂氛围浓厚
期货业务课程设计
![期货业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86aca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8.png)
期货业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期货市场的基本概念、功能及交易规则;2. 使学生了解期货合约的类型、结构及影响因素;3. 引导学生掌握期货交易的基本策略和风险管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期货市场知识进行投资分析和决策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期货交易软件进行模拟交易的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期货交易策略制定和风险控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期货市场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投资观念,遵循市场规律,遵循法律法规;3. 引导学生树立风险意识,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为未来的金融投资奠定基础。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金融学科相关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期货市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将紧密结合课本,以实际案例和模拟交易为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投资观念和风险意识。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期货市场基本概念与功能- 期货市场的定义与特点- 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2. 期货合约及影响因素- 期货合约的类型与结构- 影响期货价格的因素3. 期货交易规则与操作流程- 期货交易的基本规则- 期货交易的流程与操作4. 期货交易策略与风险管理- 常见期货交易策略分析- 期货风险管理方法与应用5. 期货市场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期货市场案例- 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6. 模拟期货交易实践- 运用期货交易软件进行模拟交易- 体验实际交易过程中的策略制定与风险控制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期货市场基本概念与功能第二周:期货合约及影响因素第三周:期货交易规则与操作流程第四周:期货交易策略与风险管理第五周:期货市场案例分析第六周:模拟期货交易实践教材章节关联:《金融学》第三章第三节:期货市场《金融学》第四章第一节:期货合约《金融学》第四章第二节:期货交易规则与操作《金融学》第四章第三节:期货交易策略与风险管理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期货市场的基本概念、功能、交易规则及风险管理等内容,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政治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政治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b618e0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c.png)
政治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一、单元主题。
“走进经济生活”,这一单元将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原理,揭开经济生活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明白自己身边的经济活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货币的本质、职能,并且会辨别常见的货币形式。
比如说,要知道在电子支付盛行的今天,支付宝、微信支付里的钱也是货币的一种表现形式,只不过是电子货币。
(2)掌握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能解释生活中为什么某种商品突然涨价或者降价。
例如,夏天的西瓜价格便宜,冬天就贵很多,这背后就是供求关系在捣鬼。
(3)学会分析不同的消费类型和影响消费的因素。
就像为什么有些同学愿意花大价钱买限量版的运动鞋,而有些同学只买普通的鞋子,这就涉及到消费观念和收入水平等因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例如,我们会拿出一些热门的经济新闻事件,像猪肉价格的起伏,让学生像小侦探一样去找出价格波动的原因。
(2)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比如讨论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内规划一次性价比最高的旅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要懂得合理地赚钱、花钱和省钱。
(2)培养理性的消费观念。
不能盲目跟风消费,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实力来进行消费。
就像不能看着别人买了新手机就立刻也要换,要考虑自己的手机是不是真的不能用了。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货币的职能。
这是理解整个经济运行中交换环节的关键,就像理解了货币这个“魔法棒”的各种神奇功能,才能明白市场上的交易是如何顺利进行的。
(2)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决策和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是经济生活中非常实际的问题。
2. 教学难点。
(1)影响消费的综合因素。
这里面包含了收入水平、物价水平、消费心理等多个方面,就像一个复杂的拼图,需要学生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才能完整地理解消费行为。
影响价格因素高中生物教案
![影响价格因素高中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5d756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a.png)
影响价格因素高中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商品价格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2. 掌握供求关系、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
3. 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价格波动的原因。
教学内容:
1. 价格的定义和特点。
2.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3. 生产成本对价格的影响。
4. 市场竞争对价格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了解供求关系、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对价格的影响。
难点: 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价格波动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出价格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解价格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价格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三、简要介绍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作用。
四、讲解生产成本对价格的影响,通过计算实际生产成本,让学生了解生产成本对价格的
影响。
五、讲解市场竞争对价格的影响,通过分析市场竞争的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市场竞争对价
格的影响。
六、讨论实际生活中价格波动的原因,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并进行讨论。
七、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综合考虑。
教学方式和手段:
1. 教师讲解结合实例分析。
2.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和解答问题。
3. 利用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
4.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表和数据。
教学评估:
1. 课堂讨论表现和发言积极性。
2. 班级小测验检测学生对价格因素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并撰写分析报告。
小学数学教案价格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价格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f8b1cb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4.png)
小学数学教案价格问题
教学目标:
1. 理解价格是指购买商品或服务所需支付的货币数量。
2. 掌握解决实际生活中价格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求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习如何计算物品的价格。
2. 学习如何比较不同物品的价格。
3. 学习如何解决多个物品价格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
1. 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
2. 不同物品价格的比较。
教学准备:
1. 课件:包含价格问题的相关图片和示例题目。
2. 板书内容:价格的概念、价格计算公式、价格相关问题解决方法。
3. 教辅资料:练习册、参考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入价格问题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价格是什么,并能识别、计算价格。
二、讲解
1. 讲解价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演示如何计算不同物品的价格。
三、练习
教师出示几个涉及价格的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加深理解。
四、拓展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价格问题,并让学生想象、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对价格问题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整体教学设计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整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28593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1.png)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整体教学设计宏观经济学是以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即宏观经济运行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经济学。
它通过对社会总体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本教学设计将结合课平台,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将课程思政理念滴入式渗透进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了解经济发展过程,学习宏观经济理论,进而理解经济政策的制定、判断经济发展走向,最终达到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培养学生基本的经济学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植入隐性思政理念,达到思政与课程的自然、紧密融合。
因此关于《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我们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课程特点、滴入式思政设计、云班课平台的利用。
一、课程特点(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经济类(包括经济、金融、财政、管理及其相关财经类)专业必修课,针对已具备高等数学和微观经济学知识的本专科生开设。
宏观经济理论是系统介绍国民经济运行、结构、核算和循环的理论,系统介绍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并据此介绍失业、通货紧缩、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等国民经济的基本理论。
任务是为了让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以及政策调整、政策使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如下目的:1.使学生了解: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2.使学生理解:宏观经济学中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
3.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基本分析方法、解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宏观经济学简单说研究的是一国一地区以及世界范围的经济繁荣衰退与萧条。
主要围绕国民收入理论展开,以国民收入概念、国民收入模型、国民收入波动、经济政策、开放经济、增长理论等为核心内容,通过研究经济增长和波动,来理解阐述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1.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理论讲述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的必修一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的必修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ac29b7783e0912a3162a5d.png)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的必修一教案人教版高中政治的必修一教案1[设计理念]1、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及感悟的过程,努力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初步地、宏观地认识以及理解和运用有关“市场经济运行的常识”。
2、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注意结合和联系当前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市场经济活动的现象,进行教学设计及完成教学过程,不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认识分析3、教学方法:设计任务型教学过程。
将本课的逻辑明确为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两条线,通过设计合理的任务(即问题),促进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教室”。
4、基于信息技术情境进行教学设计,将学习资源的获取、选择、整合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材分析]本课是《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题——市场配置资源。
1.知识结构分析本框题的逻辑结构是:由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引出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引出配置资源的两种可行的基本方式——引出市场经济的含义——从价格、供求和竞争方面介绍市场机制是如何配置资源的——引出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由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需要一定的条件,引出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尤其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为了全面地认识市场机制,引出市场机制的局限性,指出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本框下设三目,分别讲述“市场调节、市场秩序和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第一目“市场调节”讲了三层意思:其一: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其二,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运行机制;其三,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这一目的知识,呼应了第一单元第二课中的“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的有关知识。
第二目“市场秩序”包含以下三层意思:其一,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其二,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其三,对经济活动参加者进行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教育,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第三目“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主要讲了两层意思:其一,有些领域是市场不能调节的;其二,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高中政治教学课例《影响价格的因素》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政治教学课例《影响价格的因素》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bd845e6a2161479161128df.png)
这课主要立足于人们经济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并学
习一些经济生活中的理论,如皮衣在冬天能卖上好价
钱,在夏天却无人问津这一现象的分析,比较好理解。 学生学习能
但也有一些难点如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力分析
决定不好理解,这就要注意“悦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学
案导学和合作探究的运用,让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并
且能够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的实践当中。
电子白板、ppt 呈现主体知识。教师启发、引导, 教学策略选
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结合实例、 择与设计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探究式教学。
多媒体展示;镜头一至四,处理探究一。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回忆生活活动,得出商 教学过程
品价格是经常变动的结论,思考讨论它为什么变动,从
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背景下,要使课程教学更好实现
育人目标,在多种教学法法中,特别要在多种教注意“悦
课例研究综 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学案导学和合作探究的运用,其次
述
是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多举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并且能
高中政治教学课例《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政治
教学课例名
《影响价格的因素》
称
教材分析
掌握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重点和难点是价值决定价格。
学科核心素养:
识记影响价格的因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学目标
理解价值决定价格; 运用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分析现实生活中
的经济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竞争意识和法制意识。
够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的实践当中。
价格问题教学设计评审意见
![价格问题教学设计评审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f5a3060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b.png)
价格问题教学设计评审意见一、引言价格是商业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企业的发展和利润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因此,在商业教育中,价格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本文旨在对一份价格问题教学设计提出评审意见,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二、教学设计概述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掌握价格形成和调整的基本原理,了解与价格相关的经济学概念,并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情境中的价格问题。
教学设计涵盖了价格的基本概念、价格的决策因素、价格策略的选择和实施等内容。
三、评审意见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设计应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具备可操作性。
在这份教学设计中,应明确表明学生应该达到哪些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以及他们应该具备哪些情感态度。
例如,学生是否应该能够理解价格的概念、掌握价格的决策因素、应用价格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等。
2. 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教学设计应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
在这份教学设计中,应确保所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密切相关。
教学内容要涵盖价格的基本概念、价格决策的因素、价格策略的选择和实施等方面。
同时,还要考虑价格问题在实际商业中的应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确定。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案例分析和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在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需要注意平衡学生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
4. 教学评价是否有效教学评价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
在这份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个人报告、考试等多种评价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还需要设计有效的评价指标,以确保评价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5. 学生互动是否充分学生互动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
在这份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互动的教学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吕梁市交城县第二中学校王文艳【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影响价格的直接与间接因素;价格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供给变动及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量与一系列量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能力目标本课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透过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认清问题本质的抽象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提高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
2、通过学习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了解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形式,只有不断努力提高效率才能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学习这些理论,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教学重点】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
【教学难点】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教学方法】:师生合作讨论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国涨时代: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苹什么”、“辣翻天”、“向钱葱”接力不断,如今“蒜你狠”卷土重来,今年一月份,有些城市大蒜卖到了13元一斤,江湖传言有人囤蒜发财了,据媒体报道,有大蒜经纪人通过收售大蒜赚取差价,4库蒜就赚了一千多万元。
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农产品身价上涨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讲授新课]:请同学们分析导致价格差异和变动的因素是什个材料,4多媒体演示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时间、气候、地域、生产都会影响价格的变化。
还有。
我们看到前面这些因素宗教也会影响(比如回民是不吃猪肉的)它们实际上是影响了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格的。
这也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供求影响价格一、影响影响气候、时间、地域、1→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供给或需求----生产条件、政策,→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直接因素)(间接因素)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结论:实现的。
的例子,思考并总结供给、需求又是怎样引起12,P11、过渡:请结合价格变化的呢?⑴需求对价格的影响我们以口罩行业为例,假设商品生产者可以供给10万只口罩,但恰巧爆发疫情,比如2003年的非典。
人们对口罩的需求增加到15万,这就必然会导致商品的供不应求,但我们都想买口罩,这就引起买者竞争,从而商家把价格抬高,形成卖方市场。
.供不应求→买者竞争→价格上涨→卖者有利→(卖方市] 2[副板书场)即:物以稀为贵⑵供给对价格的影响我们以彩电业为例,假设商品生产者可以供给15万台彩电,而消费者只需要10万台,这就导致商品的供过于求,但是生产厂家想把彩电卖出去,这就引起卖者竞争,我们经常听到促销、大出血、跳楼价就是商家把价格降低,形成买方市场。
3[副板书] 供过于求→卖者竞争→价格下跌→买方有利→(买方市场)即:货多不值钱过渡:以上我们谈到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那么现在市场上自行车供不应求,它的价格会上涨,但会不会超过汽车的价格呢?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二、价值决定价格我们在第一课学了价格的概念,有哪位同学记得什么是价格(P5)。
(学生回答)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新课标第一网各种商品的价格高低不同,首先是因为它们的价值量不同。
这里,我们要分清价值和价值量。
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和价值量是不同的概念,它们是一个事物质和量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过渡:那么价值量即价值的大小又如何衡量呢?2 价值量的决定价值是指耗费的劳动,量是指劳动量的多少。
价值由劳动形成,价值量由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劳动量是以劳动时间为尺度,所以衡量价值量的是劳动时间。
那么也就是说生产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价值量就越大,价格就越高。
那么我用了10个小时生产了一支铅笔,价值10元。
有哪位同学想买呢?(学生回答)为什么不想买呢?(学生回答)哦,有同学说太贵了,我用10块钱就可以买到20多支,为什么要用10块钱买一支呢?但是,这支铅笔是用了10小时做的,刚才不是说生产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价值量就越大,价格就越高吗?为什么同学们不肯接受我的10块钱一支的铅笔呢?商品的价值量是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呢?我们知道每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有的用0.1小时生产一支铅笔,有的用1小时,有的用3小时,而我用了10个小时。
那到底用谁的标准来衡量这支铅笔的价值量呢?如果说谁耗费的时间多,价值量就越大的话,那我就不需要用先进的技术,不用那么勤奋,可以慢慢来,这样价值量就大了,价格就高了。
是不是这样呢?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能不能行得通呢?(学生思考,回答)很显然,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这个标准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请同学们找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并划出这个概念中的重要词语。
总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商品的价值量大;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商品价值量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商品的价值量是正比例的关系。
结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练习:假设生产同样的一部手机,少数工厂用旧工艺生产,花费4个小时,绝大多数厂用新工艺生产,花费3个小时,极少数工厂用最新高端技术生产,花费2个小时,假设每小时的劳动形成600元的价值。
那么手机的价值量按谁的劳动时间计算?为什么?他们之间的竞争结果是什么?哪个厂家更有竞争的优势?,“时间就是金钱”我们可以看到,对商品生产者来说,从上图中,他们为了要得到更多得利润,就会努力地缩短自己地个别劳动时间,他为了达到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尽可能地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这个目的,就必须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
3 、个别劳动时间对生产者的意义这就促使商品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而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唯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一办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它也有社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和劳动时间一样,名次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之分,我们看下表:(见书P13 点击)根据劳动生产率的表示方法,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平均到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
比如:以前生产一件衣服要一小时,现在生产率提高了,一小时生产两件衣服,也就是一件衣服只要0.5小时。
可见,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反比。
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必要时间成正比,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总结:劳动时间包括: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包括: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价值量包括: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量现在我们以生产衣服为例来分析这些量之间的关系:假定生产一件衣服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8小时,工作时间是8小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16元。
价值量产率产的商品数要劳动量时间元16小时8 =1×16 件1 元16社假设:会劳动生产率一定元16=2×8 件社会劳2 元8 小时4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填写,并让学生根据图表总结出)4、价值量与一系列量之间的关系正比无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反比无关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反比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正比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总量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两者是正比的关系。
这种情况对于生产者来说,是有利可图的,所以,每个生产者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以求获得更多的额外收入,“效率就是生命”。
当这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减少,商品的价值量就降低,个别生产者的额外收入也就消失了,生产者又要为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
一定意义上也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过渡:价格不可能总是等于价值,它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时高时低,不会无限地偏离价始终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但是不管它怎样变化,值。
接下来,我们学习价值规律三、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1. 决定。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注:价指价值。
即等价指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等。
货币出现以后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2.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值规律的表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现形式。
思考: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否违背等价交换原则?不违背!、价格不会无限制的上涨,也不会无限制的下跌,价格的上下波动1 总是围绕着价值这个轴心、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虽然价格时涨时落。
但从一个长时期来说,2 商品的价格仍然与价值相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在动态中实现的即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 得到贯彻 ]课堂小结:[其中供求是影响价格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的直接因素,价值是决定因素,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弄清楚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尤其重点分析了但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品的供给或需求来实现的,另外价值规律主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其价值量与一系列量之间的关系。
内容和表现形式。
:板书设计][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1 )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间接因素)(1 )商品的供求影响价格(直接因素)(2 2、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2)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个别劳动时间对生产者的意义(3))价值量与一系列量之间的关系(4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3[作业练习]:基础演练1、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A、改变商品的使用价值来实现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C、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实现的D)、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2BA、买方市场、卖方市场、供求关系 D、供不应求C.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各种各样的电脑大幅度降价。
其根本原因是()A、现在电脑的质量得不到保证B、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其价值量减少C、各种各样的电脑供过于求D、降价可以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所谓薄利多销能力提升4、在市场上,人们总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商品生产者要满足人们的这一要求,就要做到()①重视商品质量②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量③采用先进技术,缩短个别劳动时间④增加产量A、②③B、①③C、①④D、①②5、生产同样一只茶杯,甲耗费3小时劳动时间,乙耗费2小时劳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