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母亲梳头发》阅读练习及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 上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 上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479d8ce45c3b3567ec8beb.png)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双黑布鞋夕阳在枪声中跌落,暮色渐渐浓酽起来。
红军中有许多人负了伤,他们被白匪兵包围了。
侦察员回来了。
胸口一个弹孔,身后是一条血路,乌黑地延伸在惨白的月色里。
他是爬着回来的。
他就躺在那块冰冷的岩石上,已是弥留之际,然而眼睛终是不闭。
“放心去吧!你娘的后事有我……”他的堂弟涕泣着说。
没有反应,那眼晴还睁着,有很多人安慰他,然而,他茫然暗淡的眼睛却顽固地睁着,睁着……“是入党问题吗?”指导员低声问连长。
速长铁青着脸,摇摇头。
他默默地蹲下去,脱掉了套在侦察员脚上的那双黑布鞋。
他的眼睛闭上了,尽管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是那颗年轻的痛苦的心显然是要安息了,战士们比血更宝贵的眼泪流下来了。
是的,这是全连唯一的一双鞋,只有执行最特殊任务的人才有资格穿。
拂晓的时候,枪声和火花中,机枪手大个子穿着这双鞋率先杀出一条血路,全连冲出去。
然而,机枪手牺牲了,他僵僵地斜倚在岩石上,手里却捧着那双染满鲜血的黑布鞋,似在痴痴地等候……在那血雨腥风的日子里,布鞋的脚印延伸着,雪山、草地、延安、北京……1.短文以____________为顺序,以_________线索,其中主要人物是________ ____ ___。
2.第2自然段中,弥留之际的侦察员的眼睛什么顽固地睁着?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机枪手、侦察员和《灯光》中郝副营长有什么共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驶。
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
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来越远……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2020年小升初语文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二)(含答案)
![2020年小升初语文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91ba5380eb6294dc886c01.png)
2020年小升初语文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二)1.课外阅读杨升庵是明朝的大诗人、大画家、大书法家、大文学家。
杨升庵年幼就______,是当地有名的神童。
他特别喜欢游泳,一到热天,就到门前的小河里去玩个痛快。
有一天,他正在河里游泳,远远地看见衙役们举着“回避”“肃静”的牌子在前面鸣锣开道,县太爷坐着轿子,在一群衙役______中走过来。
县太爷来到小升庵附近,看他光着屁股在河里游泳不回避他,觉得这孩子可气又可爱,想逗逗他,便叫人拿了岸上的衣服挂在一棵大树上。
县太爷下了轿子,对小升庵说:“今天我给你这个小神童出个上联,你若对得好,我把衣服还你,若对不上来,那就在水里泡着吧!”小升庵一听对对联很高兴,便两手很夸张地抠抠耳朵说:“我______。
”县太爷被他的滑稽样逗乐了,一指那棵大树:“千年古树当衣架。
”说完就想朝轿子那儿走。
打算坐在轿子里等小升庵对出下联。
谁知,他还没转过身去,一个童声就喊起来:“万里长江作澡盆!”县太爷一惊,______:“真是神童啊!”于是亲自取下衣服送到小升庵跟前,说:“你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大的气魄,将来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1)将(前呼后拥聪颖过人脱口而出洗耳恭听)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县太爷看着杨升庵,觉得他可气,是因为________;觉得他可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致颜黎民的一封信(节选)颜黎民君: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
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
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
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
《给姐姐梳头发》阅读练习及答案
![《给姐姐梳头发》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8a964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5.png)
《给姐姐梳头发》阅读练习及答案给姐姐梳头发阅读练及答案
---
阅读练
请先阅读以下短文,并根据短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天晚上,我正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我的姐姐走了进来。
她看起来很疲倦,头发也很乱。
她向我哭诉说,今天在学校发生了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她感到很伤心和疲惫。
我看到姐姐的样子,心里很不舒服。
我知道她很需要放松和安慰。
于是,我主动提议给她梳一下头发,帮她舒缓压力。
我小心翼翼地为姐姐梳头发,用梳子轻柔地梳开每一缕乱发。
梳到一半时,我注意到姐姐的表情渐渐变好,她也放松了下来。
我继续梳头发,同时与姐姐聊天。
我们谈论了她在学校遇到的问题,我也给了她一些建议。
慢慢地,姐姐的心情变得愉快起来,她感谢我帮助她缓解压力。
在我梳完姐姐的头发后,她看起来精神了很多,头发也整齐了许多。
她对我说:“谢谢你,你真是个好妹妹!”我对于能够帮助姐姐感到非常满足和开心。
---
练问题
请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 姐姐为什么来找我?
2. 我是怎么帮助姐姐的?
3. 梳完头发后,姐姐的样子有什么变化?
---
答案
1. 姐姐来找我是因为今天在学校发生了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她感到很伤心和疲惫。
2. 我帮助姐姐是通过为她梳头发,舒缓她的压力,并与她聊天并给她一些建议。
3. 梳完头发后,姐姐的样子变得精神了很多,头发也整齐了许多。
---
希望以上练习和答案能够帮助您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02df82e2bd960591c6779b.png)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1. 阅读课文片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zhēn zhēng)放在高高的天空。
风筝上拴(shuān shān)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
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jìxì)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攥(cuàn zuàn)住丝带。
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xiān qiān)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
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
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导体。
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shi shí)“啪”的一声,聚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抓住‘天电’了!”(1)填空。
富兰克林用来做实验的工具是一只拴了______的风筝,线是用______做的,下端结上了一段______,在它们的接头处还有一把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一段的大意。
(3)读完本段内容,你最大的感受是:______。
(4)选择合适的读音。
风筝______(zhēn zhēng)栓______(shuān shān)了系______(jìxì)着攥______(cuàn zuàn)住纤______(xiān qiān)维钥匙______(shi shí)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②“那怎么——”③“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四年级【部编语文】 部编语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
![四年级【部编语文】 部编语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f24eb40242a8956aece428.png)
【部编语文】部编语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一、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美德在民间孙道荣①为了36元钱,一个人苦苦找寻了另一个人,整整三年。
②找人的叫老张,是个鞋匠,专门帮人修鞋、擦鞋,在街上开了个修鞋的小店,已经摆了八九年,一直没挪窝,加上手艺又很好,所以生意不错,积累了很多熟客。
老张要找的人叫石慧,石慧是附近的住户,也是老张的一个客户。
③如果客户预存一笔钱,可以打八折,老张的这个主意,吸引了好多客户。
老张有三个厚厚的大本子,清清楚楚登记着每一个客户的存款和每一笔消费记录,从无差错。
其中有个客户,预付款还剩余36元,但她已经三年没有来过了,鞋匠老张要找的人就是她,他想把钱退还给她,或者请她把剩余的钱消费掉。
④可是,除了知道她名叫石慧,住在附近的某个小区之外,老张对她一无所知,也没有她的任何联系方式。
老张就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一个个地问。
每一个前来擦鞋或者修鞋的客户,他都要问人家一句,你认识石慧这个人吗?久而久之,竟然成了老张的一个习惯。
⑤有人被反复地问,就好奇地反问他,为什么要找这个人?老张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人家。
有人劝慰老张,可能是她搬家了,或者有其他原因,不来了,反正就这么点钱,不用找了吧。
老张一本正经地说,那可不成,再少,也是人家预存在我这儿的,她若不来消费了,我就要把钱退给人家。
⑥慢慢地,到老张的店铺来修鞋或擦鞋的人,都知道老张在找一个人,那个人叫石慧。
⑦有个客户认识石慧,但客人沉重地告诉老张,两年前,她就已经因病去世了。
他也不知道她具体住哪个小区,也没有她的联系方式。
③老张很难过。
但他不想就此放弃,他想,石慧不在了,那就找到石慧的家人,把剩下来的36元退给人家。
因此,他依然固执地向每一个到店的客人询问,你认识石慧吗?日子就在老张的这一声声询问中,慢慢流逝。
①终于,有个新客户告诉老张,他认识石慧的丈夫。
①第二天,石慧的丈夫,来到了鞋匠老张的小店内。
老张拿出一本厚厚的旧账本,翻到其中的一页,对石慧的丈夫说,她的预存款还剩36元,把钱退给你,或者你来修鞋、擦鞋,都可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6(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6(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8dddac763231126edb11e2.png)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永不倒下的“门神”他叫切赫,是捷克近20年来最具潜力的守门员,他也打破了英格兰顶级联赛中最少失球和最多场零封对手的纪录。
因为他加盟的球队队服是蓝色的,加上他在赛场上顽强的作风,世界球迷称他为“蓝军门神”。
复出两个月后,他的头部再次受伤,缝了30针,面临患上医学上称为“第二影响综合征”的危险,大家都以为他会放弃,两周后,他又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2011年11月5日,我们再次见证了神一般的切赫,一个脸上流着血的男人,屹立在门前,一次次将对手的射门拒之门外。
比赛进行到第9分钟,惊险的一幕发生了,他在出击扑球时和对手相撞,捂脸倒地不起。
等在队医的搀扶下起身抬头时,切赫鼻梁上的一道伤口流血不止,他的鼻梁骨折了。
经过近7分钟的治疗,切赫站了起来,脱掉了自己的球衣,他是要下场吗?不!原来是换下血染的战袍,塞住流血的鼻孔,换件衣服继续奋战!切赫坚守了上半场。
下半场开始,切赫的脸上做了特殊处理,一块纱布牢牢地糊在了他的鼻子上,他只能用嘴巴呼吸。
他扑出任意球,接着用脚挡出了对方近距离的势在必进的补射;第78分钟,角球直飞大门,他用双拳将球惊险击出。
全场8次射门全被他挡出,一个受伤的身体,成为了对手不可逾越的雄关,比赛的胜利,流血奋战的切赫是首功之臣。
一个真正的强者,即使得不到命运的眷顾,但只要知道自己追求的目标在哪里,他就不会倒下。
B.人只要有目标,就不会倒下C.虽然遭受许多伤痛、许多磨难,但是只要有追求的目标,我们就会勇往直前,精神永远不倒,成为一个强者4.切赫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六年级答案:1.比喻切赫受伤的身体不可逾越的雄关2.切赫他虽然面对巨大的伤痛,但是他用自己受伤的身体,阻止了对手射门,为球队取得了胜利。
3.C4.切赫遇到困难,永不放弃,时刻牢记自己的目标,这样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缺陷者捧出的花束(节选)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全聋了,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没有听到什么。
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038aa8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7.png)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边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分歧(qí)委屈(qū) 鱼塘(táng)熬(áo)过苦日子B.拆散(chāi)散步(sǎn)温馨(xīn)嫩(nèn)C.粼粼(lín)蹲下来(dūn)毕竟(j ìng)水波(bō)D.稳当(wěn)责任(zé)习惯(guàn) 铺着(pū)2.下列各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B.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C.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折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D.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世园会北京园里,上演了一场花艺音乐秀,四位歌手化身花艺模特,带来《北京记忆》等歌曲,歌声在胡同里荡漾回旋。
花影、树影、云影、风声、水声、曲声,还有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________,成为世园会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相比于________的歌声,歌手身上的配饰更是________,那些配饰不是________的钻石玛瑙,而是与世园会主题________的花艺。
A.此起彼伏高山流水别有用心珠光宝气相辅相成B.相映成趣高山流水别具匠心花枝招展因地制宜C.相映成趣耳熟能详别具匠心珠光宝气相辅相成D.此起彼伏耳熟能详别有用心花枝招展因地制宜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要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实施精细化管理,为承办军运会营造良好环境。
B.举办世界智能大会,旨在搭建一个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共赢共享、交流合作的平台。
C.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开辟了一条新路。
D.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抱住母亲 阅读附答案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抱住母亲 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9555c0b9d528ea80c77926.png)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抱住母亲阅读附答案初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初中,多做题,多练习,为中考奋战,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轻轻地抱住母亲①母亲已经70多岁了。
70多岁的母亲在胆囊切除手术中受尽了磨难,本已衰老的母亲更加虚弱了。
母亲在病床上躺着,想动一下都非常困难。
那天晚上,母亲下床小解后怎么也上不了床,当时,我就那么轻轻地一抱,就把母亲抱到了床上。
也就是这轻轻的一抱,竟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②上了床,母亲不愿躺下,就那么实实在在地靠在我的怀里。
那时我感到了我胸脯的宽厚,也感到了母亲的瘦小。
我搂着母亲,并且轻轻地晃着,母亲那一头苍白的头发,散乱在我的眼前。
我低头给母亲梳理头发时,母亲的双眼闭着,眼角却溢出了几滴泪水。
我给母亲擦泪时母亲说:“你小时候,我就是这样抱着你,你不老实,老是乱蹦乱跳。
”我说:“妈,你想我抱着吗?”母亲说:“想,抱着我,我心里就踏实。
”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说着就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
于是,我就那么一边轻轻地抱着母亲,一边微微地晃着。
我感到有一股爱的暖流在冲撞着我的心扉,我感到我强壮的身子就是母亲的靠山,就是母亲的胆量,就是母亲的渴望……我的泪,竟忍不住掉到了母亲的脖子上。
③把一个人抱在怀里是因为心中有爱,那是一种深沉的爱,一种无法描述的爱,一种比任何语言的表述都要博大凝重的爱。
小时候母亲经常抱我,抱着我下地,抱着我拾柴……我要是乖巧,母亲还会亲我的脸蛋儿,我这时就会搂住母亲的脖子,那是一种渴望,一种依赖,一种让我终身难忘的幸福。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就不愿再让母亲抱了,最多会让母亲扳着脸看看我胖了还是瘦了。
当我长到渴望和异性亲热的时候,我会与女友激情拥抱,甚至热烈地亲吻,却不再愿接受母亲的双臂和胸怀了。
这时的母亲,就只能用慈祥的目光,或是我喜欢的食物来表达她深深的母爱了,而我也再没有搂住母亲脖子的渴望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检测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检测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7eb4af3c1ec5da51e2706b.png)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部编版语文六年级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9分)一、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丘.(qiū) 渲.染(xuān) 迂.回(yū) 蒙.古(méng)B.苏轼.(shì) 冠冕.(mián) 馥.郁(fū) 政.府( zhèng)C.一绺.(liǚ) 攒.着(zǎn) 起哄.(hòng) 显赫.(chì)D.悻.悻(xìng) 粟.米(sù) 击磬.(qìng) 雍.正(yōng)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12分)1.这件裙子用了一层báo( )纱做点zhuì( )。
2.毛主席xuān( )读公告完毕,yuè( )兵正式开始。
3.这会儿店里没有客人,cái( )缝pā( )在桌子上昏昏欲睡。
4.这座建筑坚固得可以抵yù( )炸弹bào( )炸。
5,最近真倒méi( )总有zāo( )糕的事情发生。
6.这个mí( )底shàng( )未解开。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4分)好:①合宜,妥当;2友爱,和睦;③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④(身体)健康,(疾病)痊愈。
1.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他的病好.了。
( )2.他是我的好.朋友。
( )3.初次见面,不知和他说些什么好.。
( )4.今年的庄稼长得很好.。
( )四、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草原上行车十分飘逸..,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B.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记叙文阅读】《白发》阅读练习及答案
![【记叙文阅读】《白发》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fdf71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0.png)
【记叙文阅读】《白发》阅读练习及答案白发①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②惯于闻言笑而不答,偶尔笑言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
”③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开始渐渐下坡来。
或者再努力,往上登一登。
④对镜看看白发,有时也可以深入细致出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就是何时发生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可以打破时空,一下子返回了少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挤,窗子敞,微风无声地轻轻飙客母亲的头发,忽见到母亲的一根头发被吹立出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就是一根白发!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温柔飞舞,却不敢折断,犹如对我招唤。
我第一次看到母亲的白发,第一次猛烈地感受到母亲也可以旧,这就是多可怕的事啊!我忍不住过去挥在母亲怀里。
母亲无人知晓出来了什么事,反问我,用力想托我出来,我却紧紧拉住母亲,犹如怕她离开……事后,我一直没说母亲这究竟为了什么。
最浓郁的感情难以表达出来,最虚弱的感情就可以珍藏在自己心里。
如今,母亲已就是满头白发,但初识她白发的体会却深刻难以忘怀。
那种人生感,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如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树枝上去……⑤当妻子把一小酒盅染发剂和一支扁头油画笔拿到我面前,叫我帮她染发,我心里一动,怎么,我们这一代生命的森林也开始落叶了?我瞥一眼她的头发,笑道:“不过两三根白头发,也要这样小题大做?”可是待我用手指撩开她的头发,我惊讶了,在这黑黑的头发里怎么会埋藏这么多的白发!我竟如此粗心大意,至今才发现才看到。
也正是由于这样多的白发,才迫使她动用这遮掩青春衰退的颜色。
可是她明明一头乌黑而清香的秀发呀,究竟怎样一根根悄悄变白的?是在我不停歇的忙忙碌碌中、侃侃而谈中,还是在不舍昼夜的埋头写作中?是那些在大地震后寄人篱下的茹苦含辛的生活所致?是为了我那次重病内心焦虑而催白的?还是那件事……几乎伤透了她的心,一夜间骤然生出这么多白发?⑥黑发如同绿草,白发有如枯草;黑发像是绿草那样散发出着生命诱人的气息,白发却像是枯草那样摇晃着刺目的、悲凉的、耗竭的颜色。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专项练习: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专项练习:现代文阅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af59025acfa1c7ab00cc5b.png)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专项试卷现代文阅读(一)为爱掩藏(25分)女儿细心地为母亲梳理着头发,①_______(竟然猛然果然)发现母亲的青丝中有一星闪亮的白。
母亲老了?女儿的心中涌起一阵伤感。
母亲从小就领着她去晨跑,她拼命地追,可怎么也追不上母亲轻快的步伐,她赌气停住了。
这时,母亲回转身子,在前方伸开手臂笑着:“来,到妈妈这儿来。
”于是她咯咯地笑着,迈开小步子向妈妈温暖的怀抱跑去。
她渐渐懂事,明白了“母亲”这角色的艰难,然而在她的记忆中,母亲总是笑对一切,以充沛的精力和活力直面人生,难怪邻居阿姨总羡慕地说:“你妈妈呀,妤像永远不会老。
”女儿也坚信,母亲永远不会老,可眼前那星白分外刺眼。
女儿拔下那根白发,悄悄地藏起来,对着镜子里的母亲笑着:“妈,您的头发多好啊,您永远那么年轻。
”母亲笑了,女儿的小伎俩怎么能瞒得过妈妈的眼呢?多年来,从“哇哇”啼哭的娃娃到青春勃发的少女,女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印在母亲的眼里。
这孩子,这么傻,白发能藏得住吗?你都这么大了,妈能不老吗?其实从你不再需要妈妈为你扎辫子时,从那天你跑步超过了妈妈,从你在作文中写下“青春无悔”的字样,妈妈就知道你长大了。
你就是妈妈的延续,妈妈有了白发又有什么关系呢?可母亲没有说,她②_______(安慰抚慰欣慰)地看着镜子里的女儿:“有女儿给妈梳头,真舒服!”镜子里两张美丽的笑脸,令人羡慕。
原来人世间有许多深沉的爱,就藏在彼此的掩饰中。
1.在文中的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6分)2.女儿伤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邻居阿姨羡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羡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3.女儿藏白发体现了女儿对母亲的爱,母亲对此不露声色体现了母亲对女儿的爱,文中揭示这一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岩》节选》阅读练习及答案
![《《红岩》节选》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36d25e0242a8956bece4c6.png)
《《红岩》节选》阅读练习及答案漆黑的夜空,像浸透了墨汁。
细雨飘零的云层缝隙中,间或透出点点红色绿色的灯火。
那是夜航的运输机从云层中掠过,夜航灯,就像红绿的流星,一纵即逝。
"还在向台湾盗运!今晚上又飞走了五六十架"说话的人,似乎发现了什么,声音变成了低声的请求:"江姐,明天写吧!"隆隆的机声没有影响她那和往常一样平静的举动。
她写完最后一行,把写好的纸条,连同竹签子笔,一一藏在铺位底下。
然后,她整理着地铺上的东西。
稻草清理得平平顺顺的,枕头下面的换洗衣服,也折叠得规规矩矩,整整齐齐,被捕时穿的那件蓝布旗袍和一件红绒线衣,放在最上面。
李青竹静静地坐在地铺上,一床薄被裹着她那折断过的,时常肿痛的腿。
她的手牵起被面的一角,细心地寻找着线头,一根根地把细丝抽出来,轻轻地搓着。
"这么晚了,你还搓线?""孩子的棉帽上,少一朵花。
"江姐默默地接过了几根细丝,陪着李青竹搓线。
自从和白公馆建立起联系,她们便经常向支部提出各种建议。
刚才,江姐又写下了她们最近考虑到的一些事情。
"八架又是八架!"声音又从门边传来,在铺上躺着的战友都被惊动了。
"同志们,睡吧。
"江姐轻声招呼着。
正要翻身坐起的战友,又都躺下去了。
李青竹缓缓放下手里的线,把江姐冰凉的手拉进薄被盖着。
"心里的话,都写上了吗?"她深情的目光,久久地凝视着江姐的脸。
"都写了。
"江姐抬起头来。
"听说北平召开政协会议,我心里再也不能平静,真渴望听到更多的消息。
"李青竹的目光,渐渐移向窗外的暗夜,轻声说着:"我们会听到的`。
"江姐的声音里,透出无限的向往:"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一个崭新、富强的国家,这是多么壮丽的事业!"李青竹赞同地点头:"你想得真远。
林文月《给母亲梳头发》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文月《给母亲梳头发》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97dac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0.png)
林文月《给母亲梳头发》阅读练习及答案给母亲梳头发①这一把用了多年的旧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浸染着属于母亲的独特发香。
我用它给母亲梳头,小心谨慎,尽量少让头发掉落。
母亲背对我坐着,花白的发根清晰可见。
唉,曾经多么乌黑浓密的长发,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小一握在我的左手掌心。
②小时候,最喜欢每天早晨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
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头发,几乎长可及地,所以她总是站着梳理。
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还得用左手分段抓着才能梳通。
全部梳通之后,就在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地扎,扎得牢牢的;再将一根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过,然后便把垂在背后的一头乌亮的长发在那钢针上左右盘缠,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接着套上一个黑色的细网,再用四只长夹子从上下左右固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戴上有翠饰的簪子。
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人。
③母亲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自我记事以来,她似乎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了。
她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
她对子女们也照顾得十分用心,向来是亲自上市场选购食物。
她还要在周末给我们洗晒球鞋,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球鞋经常被整齐地放在阳台的栏杆上。
④母亲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
她不一定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只是尽量替我们处理好课业外的琐事。
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两个抽屉里,左边放着削尖的铅笔,右边则是用过的磨钝的铅笔。
兄弟姐妹放学后,每个人只需放入写钝的,取走削好的,便可各自去做功课了。
每一支铅笔都是母亲用小刀削好的。
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未免太过宠爱我们了,然而我们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感激。
有一回,削尖的铅笔已被拿光,我竟为此与母亲斗过气。
家中琐碎事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亲是在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事情的。
⑤岁月流逝,子女们都先后长大成人,而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
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
陈彦《主角》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彦《主角》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7d6c9ced630b1c58eeb54d.png)
主角陈彦很多年后,成名后的忆秦娥记得,改变她命运的时刻,是一个太阳特别暴烈的下午。
她正在家对面山坡上放羊,头上戴了一个用柳条编的帽圈子,柳叶都被太阳晒蔫干了。
她娘突然扯破喉咙地喊叫,说她舅回来了。
她随娘赶场子,到几十里地外,看过几回县剧团的戏,见她舅可神气了。
戏要开演前,他朝靠背椅子上一坐,二郎腿一跷,还给腿面子上垫一块白白的布。
他噗噗地吹开茶水上的浮沫,呷几口茶后,才从一个长布套里,掏出一对就像两根“筷子”的鼓槌来。
“筷子”头朝鼓皮上一压,眼看“筷子”都要折断了,可手一松,又立即反弹得溜直。
几个敲锣、打铙的,看着“筷子”的飞舞,还有她舅嘴角的来回努动,下巴的上下含翘,眼神的左右点拨,就时急时缓、时轻时重地敲打起来。
整个山沟,四处八下的人,循着热闹,急急呼呼就凑到了台前。
看的人越多,她舅手上的小鼓槌就抡得越欢实,敲得那个快呀,像是突然一阵暴雨,击打到了房瓦上。
那鼓槌,看似是在一下下朝鼓皮上落,落着落着,就变成了两个喇叭筒子,好像纹丝不动了。
可那鼓,却发出了皮将爆裂的一迭声脆响。
以至戏开始了,还有好多人都只看她舅,而不操心场面上出来的演员。
好几次,她都听舅吹牛说,附近这七八个县,还找不到他这敲鼓的好手艺。
省城大剧院的戏,舅说也看过几出的,就敲鼓那几下,还没有值得他“朝眼窝里眨的”。
不管舅吹啥牛,反正娘见了就是骂,说他一辈子就知道在女人窝里鬼混。
舅对娘说:“麻利把招弟收拾打扮一下,我赶晚上把娃领到公社住下,明天一早好坐班车上县。
”娘就赶紧张罗着要给她洗澡、梳头。
她舅说:“一定要把头上的虱子、虮子篦尽,要不然进城人笑话呢。
”她娘说:“知道知道。
”娘就死劲地在她头上梳着篦着,眼看把好些头发都硬是从头皮上薅掉了,痛得她躲来躲去,可娘还不停地梳。
招弟也不知是高兴还是茫然,头嗡的一下就木了。
她想,那咋都是她姐来弟的事。
来弟比她漂亮,能干。
可没想到,这事竟然是要让她去了。
洗完头,娘给她扎辫子的时候,她问:“这好的事,为啥不让姐去?”娘说:“你姐毕竟大些,屋里好多事离不开。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85d937bb4cf7ec4bfed0af.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一、课内阅读。
四季之美春天最美是黎明。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儿,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
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展,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
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气候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末免令人有点扫兴。
1.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____顺序写的。
2.夏天的夜晚有哪些美丽的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秋天的黄昏又有哪些动人之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短文中描绘了很多迷人的情景,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用自己的话,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海鸥①沙滩上,一群海鸥在用桔黄色的小嘴啄脖子上的羽毛,尖嘴在身上蹭蹭,再啄啄再蹭蹭,走到有海水的地方,抖一抖,嘴往水里轻轻一点,回头再啄蹭一番。
相互对看一下,让对方当自己的参谋,迎着太阳望望远方的海,抖擞抖擞精神;迎风吹吹稍有凌乱的羽毛,理顺。
②面朝大海梳洗打扮,如对镜梳妆。
黄黄的嘴巴,白白细羽的脖颈,灰白的身体,尾巴尖上恰当的一抹黑,多么典雅的装束。
名著导读《城南旧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城南旧事》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3ade3be87101f69e3195b9.png)
名著导读《城南旧事》阅读练习及答案【内容概述】《城南旧事》是著名台湾女作家林海音最具影响力的成名作。
本书以其以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于1960年出版。
全书通过作者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
【人物分析】1、童心的代表——小英子小英子聪明伶俐,活波可爱,经常嬉笑父母的闽南普通话,给家里增添了无穷的欢笑。
善良的小英子跟疯子秀珍交上了朋友,还冒着狂风暴雨把妞儿送到秀珍那里。
英子还具有梁山好汉的狭义心肠,偷妈妈的首饰给秀珍母女做盘缠,帮助妞儿逃离地狱般的生活。
英子似乎分不清“坏人”和“好人”,其实,在她的内心世界,她始终用善良的心去对待别人,就像佛看众生,都是平等的。
2、农村妇女的代表——宋妈小英子接触最多的人除了父母,可能就是宋妈了。
宋妈的悲惨命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缩影。
宋妈因为受不了挨酗酒丈夫的打,也为了孩子的生活而出门打工。
没成想女儿被丈夫卖掉,儿子又溺水而死。
宋妈仍然没有憎恶这个社会和她的丈夫,满怀希望地去寻找女儿,最后又回到了那个山坳里,继续痛苦的生活。
这就是底层人民的生活,似乎所有的不幸都是由劳苦大众承担的,但不知道这个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公!3、异类的代表——疯子和小偷疯子秀珍,因为恋人的出走,以及孩子的被弃而发疯。
他是因为要供弟弟出国读书而成了小偷。
在英子眼里,秀珍不是疯子,他也不是小偷,秀珍带着女儿妞儿,去寻找痴恋着的恋人,最终双双惨死在火车轮下,叫人唏嘘不已。
偷儿盼着弟弟能出人头地,最终也没能盼到那一天。
这真是一个悲惨的世界,有时候读着读着就都感觉透不上气来,但因为人物的饱满,叙事的有趣,还是忍不住要读下去,好在我们的主人公——英子的内心世界还是温暖的,感谢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悲悲喜喜,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
【主要人物分析】小英子:天真烂漫、心地善良小桂子:心地善良、个性软弱宋妈:思想保守英子爸爸:思想开明、富有爱心英子妈妈:思想传统、善良小桂子妈妈:善良,被人欺骗后精神失常小桂子养父:狠毒、市侩,铁石心肠【阅读训练一】一、填空题1、《城南旧事》这本书是由( )写的。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突破训练及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突破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c7f80b941ea76e59fa0434.png)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突破训练及答案一、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剃头周的平庸人生周伶俐①剃头周的门面虽小且破,但很整洁,碎发是随手清扫的。
笨重的黑皮转椅,角落里绽开细缝,露出细密的衬布甚至微黄的海绵来,但踩着脚踏板调整高度时,照样灵活得很。
三五把闪亮的小剪子,尖尾巴的细齿梳子,几瓶印着明星头像的发胶,一盒儿童痱子粉,方块的海绵,摆在镜子前窄窄的台面上,像一排待画的静物,在明亮的光线里,闪烁着细碎的金光,暖调子,缓慢地流淌。
②剃头周没有一般手艺人的愁苦气。
首先他不瘦,圆鼓歧的脸蛋洋溢着很有营养的光泽,壮实的身材,微腆着肚子,头发也梳理得整齐。
他还善谈,对客人的每句话都报以认真的倾听和体贴的应和。
③谈笑归谈笑,他剃起头来一丝不苟,哪怕椅子上已坐了一排人,必须不时点着各人名号,安抚大家。
到这里来剃头的,以男人和小孩居多,墙角并没有一般美发店必备的宇航员头盔式的烫发设备—讲究的女人不来这里。
小孩愿意来,是因为剃头周会制造出动画片里人物的声调,有效抵消了电推子在其后颈上行驶的惊恐。
虽说男人们的发型大同小异,但不能因此质疑剃头周的手艺。
像我弟,一个时髦青年,凡事注重品位,也时常光顾他的小店。
④人活一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有的人喜欢哼哼叽叽地抱怨,有的人天生精气神十足,剃头周便是后一类人。
他从早站到晚,嘴也不闲着,累是肯定的,但从来没听他叹过一声苦。
⑤就像普通的木头椅子一样,陈旧、朴素,甚至不是十分坚固了,但是明显能用,不需要花钱花心思换新的。
这一种知足,是制头周基本的生活态度。
不论世事如何变幻,潮流如何更替。
饭,总是要吃的,头总是要剃的。
⑥你不能因其平庸,就怀疑它的意义。
1.第①自然段中的“暖调子”是指剃头周的店面让人感觉( )。
A.有暖气B.温暖C.温馨2.第①自然段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不合理的项是( )。
A.描写简陋的工作条件。
呈现画一样的美感。
B.交代人物生活环境。
让读者眼前呈现画面。
C.简陋但整洁的环境,烘托出主人公的性格。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3d210ba32d7375a417805f.png)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青春之歌(节选)杨沫整个上午,郑瑾低低地教给她们唱一首监狱的歌子。
这个歌子在一九三0年以后,曾流行在上海、杭州和苏州的监狱里。
“囚徒,时代的囚徒!我们并不犯罪!我们都从那阶级斗争的火线上捕来。
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锁得住自由的身,锁不住革命精神!……囚徒,时代的囚徒!失败是成功之母,胜利终归我们。
努力呵锻炼!勇敢呵奋斗!总有一天,红旗将随太阳照遍全球!”歌子很长,郑瑾虚弱的身体,只能教给她们这开头和最后的几段,她们三个人整个上午过得很愉快。
午后三个人都疲惫地睡觉了。
道静在睡梦中被推醒。
郑瑾低声对她说:“林道静同志,我必须告诉你两句话,我也许活不过今天了。
请你以后有机会转告党:我真名是林红,去年十月间从上海调来北平工作。
不幸叛徒告密,刚刚工作没多久就被捕了。
我没有辱没党,尽我一切力量斗争到最后……我希望党百倍扩大红军,加紧领导抗日斗争,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亲爱的同志,也希望你坚决斗争到底,争取做个坚强的布尔塞维克党员……”林红美丽的大眼睛在薄暗的囚房里闪着熠熠耀人的光辉,多么明亮、多么热烈呵。
她不像在谈死——在谈她生命中的最后时刻,而仿佛是些令人快乐、令人兴奋和最有意思的事使她激动着。
她疲惫地闭着眼睛喘了几口气休息了一会,忽然又睁开那热情的大眼睛问道静:“林,你保证能够把我的话带给组织吗?”道静不能再说一句话。
她流着泪使劲点着头。
然后伸过双手紧握住林红雪白的手指,久久不动地凝视着那个大理石雕塑的绝美的面庞……她的血液好像凝滞不流了,这时只有一个朦胧的梦幻似的意象浮在她脑际:“这样的人也会死吗?……”夜晚,临睡觉时,林红脱下穿在身上的一件玫瑰色的毛背心递给道静:“小林,你身体很坏,把这件背心穿在身上吧。
”她又拿着枕边一把从上海带来的精美梳子对小俞笑笑,“小妹妹,你喜欢这把梳子吗?我想送给你留做纪念。
”小俞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不妙,她和道静两个同时哭了。
夜是这样黑暗、阴沉,似乎要起暴风雨。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赏析表现手法之对比、衬托、抑扬》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赏析表现手法之对比、衬托、抑扬》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e40fc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5.png)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赏析表现手法之对比、衬托、抑扬》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了解对比、衬托、抑扬三种表现手法,总结常见题型、主要作用及答题格式,能解答相关的阅读题【学习重点】总结常见题型、主要作用及答题格式。
【学习难点】学以致用,形成一定的答题思路。
【中考导航】近年中考有关对比、衬托、抑扬表现手法考题汇总【知识链接】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衬托: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
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抑扬:“抑”指往下压,是贬低、批评的意思,“扬”指往上抛,是褒扬、赞美的意思。
所谓的抑扬结合,就是指作者如果要赞美一个人,就先贬低、批评他;作者如果要批评一个人,就先赞美他。
这样,文章内容就形成一个反差,出现转折,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也会让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课前预习】《我的叔叔于勒》A、(刚上船时)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1.此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B、(遇见于勒后)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底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2.此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范进中举》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中举前,很苛刻,一点点小事情都嫌这嫌那的;中举后,卑躬屈膝,像条狗似的跟在范进后面。
胡屠户对范进的称呼:中举前“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中举后“贤婿老爷”“姑老爷”。
3.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先写阿长令人讨厌: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懂得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还谋害了我的隐鼠。
后来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一事,令我又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
4.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探究学习】任务一:阅读中考真题,了解常见题型,思考答题规律。
①(2019年广东省)《灯如红豆》第16题: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参考答案:①城市迷人的灯光与后文柔弱的小油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小油灯对“我”影响之大、启迪之深。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85b4cf6c175f0e7cd137e3.png)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及答案一、阅读知识与积累。
饺子①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
②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
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
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
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
③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1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我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④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把饺子称为扁食。
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扁食包细馅的记载。
至今陕西一些地区仍把饺子称为扁食。
⑤清朝入关后,满族把饺子、糕点、馒头等统称为饽饽,把饺子称煮饽饽。
人们如果形容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就说这个人是见了煮饽饽也不乐。
⑥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可见这种可荤可素、营养全面的传统饮食,多么受到人们的钟爱,一直流传千年以上。
尽管名称由饼饵到角子、扁食,人们对它的喜爱却从来不变,以致成了过年必备的饮食。
按照民间的习俗,除夕夜的子时,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
由于除夕夜是二年相交于子时,意寓交子。
后来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食谐音称饺子。
从此,饺子不仅是美食,还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还提到了饺子的许多别称,请任意写出其中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③段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划线的至少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文意,说说除夕夜吃饺子蕴含了怎样的文化色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共16分)
给母亲梳头发
①这一把用了多年的旧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深染着属于母亲的独特发香。
我用它给母亲梳头,小心谨慎,尽量让头发少掉落。
母亲背对我坐着,花白的发根清晰可见。
唉,曾经多么乌黑浓密的长发,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小一握在我的左手掌心。
②小时候,最喜欢每天早晨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
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头发,几乎长可及地,所以她总是站着梳理。
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还得用左手分段抓着才能梳通。
全部梳通之后,就在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地扎,扎得牢牢的;再将一根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过,然后便把垂在背后的一头乌亮的长发在那钢针上左右盘缠,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接着套上一个黑色的细网,再用四只长夹子从上下左右固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戴上有翠饰的簪子。
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
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人。
③母亲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自我记事以来,她似乎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了。
她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
她对子女们也照顾得十分用心,向来是亲自上市场选购食物。
她还要在周末给我们洗晒球鞋,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球鞋经常被整齐地放在阳台的栏杆上。
④母亲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
她不一定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只是尽量替我们处理好课业外的琐事。
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两个抽屉里,左边放着削尖的铅笔,右边则是用过的磨钝的铅笔。
兄弟姐妹放学后,每个人只需放入写钝的,取走削好的,便可各自去做功课了。
每一支铅笔都是母亲用小刀削好的。
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未免太过宠爱我们了,然而我们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感激。
有一回,削尖的铅笔已被拿光,我竟为此与母亲斗过气。
家中琐碎事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亲是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事情的。
⑤岁月流逝,子女们都先后长大成人,而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
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
这些年来,我忙着养育自己的儿女,更能体会往日母亲的爱心。
我不再能天天与母亲相处,也看不到她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样子,只是惊觉与那发髻已明显变小。
她仍然梳着相同样式的髻子,但是,从前堆满后颈的乌发,如今所余已不及原来的四分之一。
⑥近年来,目前的身体已大不如前。
由于心脏机能衰退,不得不施行外科手术。
她十分害怕,幸而一切顺利,经过一夜安眠之后,母亲终于渡过难关。
数日后,医生准许母亲下床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
可是,母亲忽然变得十分软弱,不再是从前翼护着我们的那位大无畏的妇人了。
每隔一日,我便为她擦洗身体。
起初,我们两个人都有些忸怩。
母亲一直嘀咕着:“怎么好意思让女儿洗澡呢!”我用不太熟
练的手法,小心地为她擦拭身子。
没想到,他竟然逐渐放松,终于柔顺地任由我照料。
我的手指遂不自己觉得带着一种母性的慈祥和温柔,爱怜地为母亲洗澡。
我相信,当我幼小的时候,母亲也一定是这样慈祥温柔地替我沐浴的。
我突然分辨不出亲情的方向,仿佛眼前这位衰老的母亲是我姣宠的婴儿。
⑦洗完澡,换一身干净的衣服,母亲觉得舒畅无比,更要求我为她梳理因久卧病床而蓬乱的头发。
我们拉了一把椅子到窗边,闲聊着,不久,就变成我一个人的轻声絮聒。
母亲背对着我坐着,我看不见她的脸。
许是困了吧?我想她大概舒服地睡着了,像婴儿沐浴后那样……嘘,轻一点。
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
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作者:林文月。
有删改) 7.本文由“我”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请从母亲的角度简要概括。
(4分)
8.第②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母亲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场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
9.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4分)
嘘,轻一点。
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
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10.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写家庭亲情,有人认为是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
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4分)
7.①母亲总喜欢在清晨梳理头发。
②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
③母亲关心子女
的读书情况。
④母亲手术后接受“我”的照料。
(意思对即可:一方面1分,共4分)
8.①突出母亲长发的乌黑浓密,表现了母亲年轻时的优雅、美丽。
②表达了“我”对母亲长发的羡慕,对母亲梳理头发动作的喜欢。
③与母亲后来头发的花白、稀薄形成鲜明对比。
④为母亲手术后要“我”为她梳理乱发做铺垫。
(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4分)
9.“词语运用”示例:“轻轻柔柔”,运用叠词,强调了“我”为母亲梳理头发时的小心翼翼,体现了“我”照料母亲时的细心。
(典型词语,1分;分析,3分。
其4分)
“修辞方法”示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我”不愿打扰母亲休息的心理,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呵护关爱。
(相关语句,1分;修辞方法,1分;分析,2分。
共4分)
(任选一方面,意思对即可。
共4分)
10.示例一:赞同“抒写家庭亲情”的看法。
“选购食物”“洗晒球鞋””削铅笔”等事情,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为手术后的母亲洗澡、梳头等事情,表现了女儿对母亲的孝心。
全文洋溢着浓浓亲情。
示例二:赞同“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的看法。
母亲头发从“乌黑浓密”到“花白
而稀薄”,母亲从以前的“大无畏”到手术后的“十分软弱”,“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等内容,都表达了“我”对年迈母亲的爱怜、对母亲衰老的无奈。
文章流露出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深切关注。
(表明观点,1分;结合相关内容,1分;分析,2分。
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