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互变规律知识讲解
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及应用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二、质量互变规律的应用
• 在古代,一些思想家已经注意到了量变引起质变 的现象。
• 例如:
• 《老子》提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 土”。
• 《战国策》中说“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 古希腊的“谷堆论证”、“秃头论证”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
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 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界限时,量变
就转化为质变,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旧质事物就变成 了新质事物。这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在新质的基础上又 开始了新的量变。这是质变向量变的转化。量变引起质变, 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 限发展的过程。
误区!!!
• 误区一:量变一定会发生质变。 • 误区二:量变和质变是独立进行的。
质量互变规律应用的重要意义
1、要求人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 细小的变化;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 杜渐。
2、坚持适度原则,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 成。
3、要根据事Biblioteka 的发展进程,不失时机地 促使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变化是有规 律可循的,而质 变量变就是其中 重要的一条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
1、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
•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
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 续性。
•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相互影响
质量互变规律为否定之否定规律提供 了量的基础,而否定之否定规律则深 化了事物发展的质变内涵,两者相互 补充、相互渗透,共同推动事物的发 展。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相 互转化往往伴随着肯定、否定、否定 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两者共同作用,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 展。
04
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 规律的哲学思考
对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深入理解
质量互变规律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即量变和质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量变是事 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飞跃。
否定之否定规律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即事物发展的一个周期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等阶段构 成。在肯定阶段,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在否定阶段,事物打破原有质的稳定性, 向新的质变转化;在否定之否定阶段,事物经过自我扬弃,重新回到原有质的稳定状态,
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践应用
在实践中,应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注重量 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同时不断自我革新、自我 完善,推动事物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
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应善于抓住机遇实现质的飞跃, 同时保持谦虚谨慎、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在自我肯定与自 我否定的辩证统一中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式
事物发展的总方向和总趋势是 前进和上升的,但发展的道路
却是迂回曲折的。
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 而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
进。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 的统一,在实施一项重大决策 时,既要有信心又要有勇气面
对困难和挫折。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
质量互变规律(PPT50页)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 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 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 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 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 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 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 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 否定之否定”的完整过程。
社会发展过程:
原始公有制
劳动发展过程:
原始统一
认识发展过程:
实践
私有制 体脑分离
认识
公有制 体脑统一
实践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 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完整过程。
哲学发展过程:
朴素唯物辩证法
二、否定之否定
1、否定之否定是 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一般公式: 肯 定
否 定 否定之否定
麦粒
植株
麦粒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事物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 定之否定的过程,显示了事物自我 发展的辩证性质,是真正的、自然 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否定,是在更 高阶段上重新达到原来的出发点的 否定。
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正厅级女干部
◆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 开辟道路。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 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适度的原则
适度的原则 要注意掌握分寸,“过犹不及”。
3、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公基常识丨马哲之质量互变规律

公基常识丨马哲之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讲的是质变和量变的关系问题,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所以今天主要讲质量互变规律的知识点。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①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②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③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做好量的积累,实现质变①积极地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进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把握适度原则。
精选例题1. 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一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的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
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①错误,正确的说法是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说法错误,混淆了质变与量变的区别,质变是一种显著的变化,量变是一种不显著的变化,虽然量变引起质变但质变不一定发生在量变当中。
②④符合题意要求。
故本题答案选C。
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句话体现了朴素的量变质变观点。
下列包含同样哲学道理的成语是( )A.集腋成裘B.风起云涌C.祸福相倚D.千虑一失答案:A。
解析:A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是朴素的量变质变观;B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C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强调人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总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质量互变规律

二、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
它主要揭示的是事物的发展形式和过程,指出事物由于自身内部的矛盾,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的辨证发展过程。
在深入探讨质量互变规律之前,首先需要理解这一规律的三个基本范畴——质、量、度。
一般的概念叫概念,基本的概念叫范畴。
1、质、量、度(1)质质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并且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严格地说,从逻辑学角度,质、量都是人们思维的起点,是不能下定义的。
比如“内在规定性”是一个更难让人理解的词。
这里“内在”理解为“事物固有的”;“规定性”理解为“属性,一种客观的规定,而不是人为的规定”。
质,就是这样一个哲学范畴:它决定着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其它事物,把它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所以也可以说,质是把事物区别开来的一种界限,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别性或差别性。
但是,要对质有一个全面而辨证的理解,还应掌握这样几点:A、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这种同一,可以从两方面来把握:第一,“凡物必有质”。
第二,“凡质必属物”。
B、质与属性的关系质存在于事物之内,又表现于事物之外。
一个事物的质,是在和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相互比较中存在的,因此,也只有在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时,一个事物的质才会显示出来。
事物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复杂的,因此事物的质往往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属性或特性。
要通过属性正确把握事物的质,就要注意区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才决定事物的质,非根本属性不决定事物的质。
C、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任何事物的质都具有许多不同的方面。
D、把握事物的质的意义。
正确认识事物的质,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事物的质是我们区别各种事物的根据,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第二,不同质的事物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典型的表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质量互变规律

植
麦
粒
株
粒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 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完整过程。
气候变化过程:
温暖期
寒冷期 温暖期
生产生活过程:
生产
消费
生产
商品交换过程:
商品 货币
商品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 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完整过程。
场合放在它和世界整体的总联系中
来考察,这两个观念就汇合在一起,
融合在普遍相互作用的观念中,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量变有两种形式:
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 结构方式上的变化。
音乐中 七个音符通过不 同的排列组合, 既可以组成催人 奋进的雄壮乐曲, 也可以组成格调 低下的靡靡之音。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量变有两种形式:
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 序和结构方式上的变化。
甲醚分子结构式
乙醇分子结构式
(一)原因和结果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四)内容和形式 (五)现象与本质
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是原 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是结 因果果。联系的本质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风吹草动
熟能生巧
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因果联系往往具有时间上的顺序 性,即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因果联 系也往往具有时 间上的同时性。
马克思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 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社会主义要赢得 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 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 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 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 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生 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 管理方法。 邓小平
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一、定义
质量互变规律是指物质的质量在物理过程中发生变化的规律。
它描述了物质的质量总量在变化中始终保持不变,即物质的质量总量在变化中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即物质的质量在变化中不会消失或增加,而是在不断变化,从而使物质的质量不仅能在空间中传递,还能在时间上传递。
二、基本原理
1、物质变化的定律:物质的质量总量在变化中不会减少,也不
会增加,而是在不断变化。
2、物质能量守恒定律:物质能量的总量在变化中也不会减少,
也不会增加,而是在不断变化。
3、物质互变定律:物质的质量和能量在变化中始终保持不变,
即物质的质量和能量在变化中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即物质的质量和能量在变化中不会消失或增加,而是在不断变化,从而使物质的质量和能量不仅能在空间中传递,还能在时间上传递。
三、应用
质量互变规律也称作物质的守恒规律,这是一种至今仍然有效的自然规律。
它主要用于解释由物质形成的物理过程,包括各种化学反应、核反应等。
质量互变规律被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医学研究、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
质量互变规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发生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引起质的变化
量变发生到一定程度一定 会引起质的变化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 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使旧民主 主义革命转变为新 民主主义,就是民 主革命过程中民主 革命的部分质变
PPT制作:李胜男 资料收集:王慧 讲稿写作:杨立莹 讲课:郑宛露
班级:国际会计1325
第一章第二节第五个知识点(P51-52)
质量互变规律
一、知识点讲解
• 1.质、量、度
①质: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直接规定性。
②量: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 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现 的规定性。
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质的最小的 粒子在空间排列的 不同表现为量的差 异 ——恩格斯
③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 界限、范围或幅度
100C
汽
50C
水
0C
冰
度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适度原则,既防止 “过”,又要防止“不及”,采取正确的方法, 促使在实践运用中取得成功。
成语“过犹不及”:
【释义】过:过分。犹:像,如同,犹如。不及:达不到。
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 的。
典故: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 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 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 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过 度 学 习
7日,微博以及微信朋友圈里都在转发一条消息,说的是一名58岁的患 者由于大量进食导致“胃爆炸”,最后不得不全胃切除。这条消息让 众多刚刚经历春节胡吃海喝的“吃货们”心有余悸。记者了解到,其 实这一点不夸张,这样的患者在南京每年至少能遇见一两例。
全方位掌握质量互变规律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哲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今天就帮助大家来了解掌握质量互变规律一、概念质、量、度的含义(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例如水之所以是水其在0至100摄氏度之间是液态,超过100度会蒸发变水蒸气,低于零摄氏度会结冰,就是这些内容规定它是水而不是牛奶或者其他,同时认识事物的质是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也就意味着质等同于事物本身。
(2)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只有认识量才能更准确地认识质。
认识事物的量是把相同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
(3)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
对于这一概念需要注意的是哲学中的度是一个范围和限度,而不是一个临界点。
二、质变和量变的含义及辩证关系(1)质变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
质变不可能是一直连续发生了,也就是不可能一个事物不停的变化为另一个不同质的事物。
(2)量变量变是一种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事物的量变形式基本可分为两种:①数量的增减。
②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关系即排列次序和结构的变化。
例:田忌赛马的案例中田忌通过对不同的马匹换不同的组合这就是一种量变。
(3)质量互变规律质变和量变是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例:要想让水实现质变变成水蒸气,必须从把水一度一度的加温,加到一定程度超过100摄氏度就会变为水蒸气。
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
②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
在水变水蒸气的过程中必须要从99到100度,这个1度其实就是在质变中的量的扩张。
后半部分的理解大家依然可以用水来进行理解,比如想烧开水结果忘了烧了只剩半壶。
一壶到半壶就属于量变,那剩下的半壶不见的就属于发生了质变。
部分质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可称为阶段性的部分质变;二是事物全局的性质未变而其中个别部分发生了性质的变化,可称为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物理哲学质量互变规律(无穷小、微元、突变)

物理哲学质量互变规律(无穷小、微元、突变)质量互变规律1、质、量、度质是指一事物同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质是内在的,是通过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属性中有本质属性,也有非本质属性。
认识事物的质,就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
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只有认识了事物的质,才能正确区分事物,分清不同事物之间的界限。
量是事物存在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量的规定性和事物的存在不具有直接同一性,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
在一定限度内,量的变化不会影响事物的存在,不会改变事物的质。
量也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定性,任何事物总是一定的量的事物,没有任何量的规定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同事物的质及属性是多方面的一样,事物量的规定性也是多方面的。
人们则总是根据实践的需要研究事物某些方面量的规定性。
从认识事物的顺序来说,区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开始,是认识量的前提;由对事物质的认识,进入到认识事物的量,这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度是反映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或幅度、范围),是保持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界限。
事物存在的度作为质和量的统一,首先就意味着有量之质和有质之量,单纯的质或单纯的量都无法规定事物。
度就是尺度、限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也就是事物保持自己存在的量的限度。
在这个限度以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量变一旦超出这个限度,就能打破事物的存在,使事物变为他物。
认识、把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人们只有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质,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既有质的要求,也有量的指标。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都要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通常所说的“掌握火候”、“过犹不及”等,都是这个道理。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连续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专题七:质量互变规律

坚持“适度原则”
对方是违法行为 防卫侵害者本人 “正当防卫”的尺度 必须正在进行中 损害程度要相当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都 能体现出这个适度原则。既然到处都存 在,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培养这个适度呢?
世界上最难于遵循的准则就是度, 度源于一种素养。
——汪中求
素养既包含我们的学的知识也包含我们在社 会中丰富的阅历。
马拉松冠军的启示
当我们完成一项巨大的任务时,虽然一个人 的技能、体力等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还能使 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则可以使任务的完成变得 更加轻松和愉快。 这位马拉松冠军得主正是使用化整为零的方 法,把马拉松的每一段路程变成一个个量的积累, 变成一个个希望的实现,这样才出色完成了马拉 松赛程,促进了质变。
割裂质量互变的错误
1、突变发展论——冒进——左倾机会主义 我们不愿意去做艰苦细致的工作,不愿意做点 滴积累,寄希望于偶然的某种机遇,从而使得自己 的想法突然的得到实现。 秦池集团之兴衰史 2、庸俗进化论——改良——右倾保守主义 长江音响之破产史
(四)质量互变的方法论意义
持续过程与阶段特征的统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不断持续的,因为质变是不断持 续的,但是由于量变的特征,进而有了阶段性的特征。
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素养呢?
自负与傲慢 粗暴与自私
无度之道
草率与随意 多疑与猜忌 优柔寡断
注意克服
虚怀若谷的处事方法
有度之道
公正对事的处事方法 平等宽厚的处人方法 虚心纳言的民主方法
严于律己的自律方法
适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那。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的积累, 不断的增加自己的阅历。才能使我 们做事情呀,成熟、理性、有度 。
在了解了质量度三个基本概 念之后,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质 量互变的基本内容,就是质变和 量变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辩证关系。
第一章第二节2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及总结

适度原则
第一宇宙速度—— 7.9公里/秒
围绕地球运转,但不能超过
11.2公里/秒
否则将挣脱地球的引力束缚
7.9公里/秒——11.2公里/秒
程度
扁鹊见蔡桓公
见面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结果 病情 病在皮肤 病在肌肉 病在肠胃 病在骨髓 全身疼痛 医治方法 汤药洗、热敷 扎针 火煎、汤药 无能为力 无药可救
确化;准确认识事物的量,才能对实践进行准确、 具体的指导,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胸中有数”。
(二)量变和质变
1、量变
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运动,是保 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 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头发少 由少变多 头发多
量变
量变的原因是什么
矛盾一方
事 物
内部矛盾
斗 争 、 依 存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时代 发展 石器 时代 无 机 物 胚 胎 牛耕 时代 有 机 物 童 年 蒸汽机 时代 低 等 动 物 青 年 电子 时代 高 等 动 物 老 年 信息 时代Fra bibliotek生命 起源
人
人的 一生
死 亡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人要肯定自己就必须否定自己,自克、自 限、节制、自律、守法、内在本质对象化 等都是自我否定,但正是在此自我否定中 得到了自我肯定。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动心忍性、苦难是自我否定,但正是在这 种自我否定中得到了自我肯定。
请 用 所 学 原 理 说 明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与否 定及其相互转化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否定的含义
(二)辩证的否定观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否定的含义
肯定是指事物维持现在事物存在 的因素; 否定是促使现在事物灭亡因素。
质量互变规律概述

质量互变规律概述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是事物发展普遍规律。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在数量上的规定性。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
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其特点是微小、不显著的变化,表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其特点是显著的突变,表现了事物发展的间断性。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必须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量变的结果,又引起新的量变。
③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表现为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即没有发生根本性质变,只发生了阶段性部分质变或局部性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指新质变在量上的迅速延伸和扩展。
质量互变规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质变带来的结果会引起量的变化。
简单地说吧,水不断加热就变成水蒸气,热的积累是量变,最后会引起质变,质变的结果必然会带来水的量的变化。
对立统一规律:事物是由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
他们矛盾的统一在事物中,这个在社会科学中比较好懂,用在自然科学中有些牵强。
我们学的时候讲细胞,只能理解为细胞的产生于消亡细胞在不断的分裂,有发展有继承,你要理解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两个观念: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对立统一讲的就是运动的规律。
相互斗争,相互对立,即对立又统一,少了谁也不行。
当然你如果讲的是一张桌子,肯定用不着这么复杂的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于运动中的,发展的规律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水稻是对种子的否定,水稻结了种又是对水稻的否定,是对原来种子的否定之否定,但不是简单地重复,他一定是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杰米扬的汤》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说明,任何事物 都要保持其一定质的数量界 限。鲜美的鱼汤无疑是待客 佳品,但过了量,就会成为 灾难。 即:我们看问题办事情,首 先要坚持适度原则。
二、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以及事 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 上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 上在度的范围内的不显著的变化。
小结: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1)要坚持适度原则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3)要重视量的积累 学会优化结构
重点:把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与脚 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即 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从小事做起
难点:坚持适度原则
谢谢大家
例如:人有多方面的质 生理方面的质 机体的组织、系统、机能 心理方面的质 性格、气质、能力 社会方面的质 经济方面
道德方面 政治方面
事物的量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 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 数量关系表现的规定性。
事物的度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 幅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
事物在数量上或程度上 ——发生不显著、不明显的变化
头发少
量变
头发多
由多变少
事物显著、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 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 断
光头
质变 由无到有
有头发
败
田忌 齐威王
田 上马 上马 忌 赛 中马 中马 马 下马 下马
三战 三负
胜
田忌 齐威王
上马 上马 中马 中马 下马 下马
怎么样坚持适度的原则?
注意分寸,把握火候。
“过犹不及”
防卫过当
误区
• 误区一:量变一定会发生质 变。
• 误区二:量变和质变是独立 进行的。
小结:
两个概念:量变、质变 一个原理——质量互变关系原理:量变 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 结果。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 “量变— 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 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 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 一方面,二者是相互对立的:是性 质不同的两种变化;
• 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相互联系、转 化和渗透的。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 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发生质变。
第三,质变引起新 的量变,为新的量 变开辟道路。
第四,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 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
扩张。
“五四”运动 使旧民主主义 革命转变为新 民主主义革命, 就是民主革命 总过程中的阶 段性部分质变。
五四运动
议
一漫 议画 :《
赌 》Βιβλιοθήκη 三 、 质 量 互包
变
含
定
了
律
什
的
么
方
哲
法
学
论
道
意
理
义
?
为什么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 内,事物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所以, 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 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一败二胜
项目 变化指向 变化状态 变化结果
量变 数量、程度 逐 渐、 性质没变、一事 不 显 著 物仍是该事物
质变 根本性质
剧 烈、 性质改变、一事 显 著 物变为它事物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 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音乐欣赏
想一想:歌曲由舒缓、轻柔到激昂、高亢体现了什么 哲学道理?
质量互变规律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一、事物的质、量、度 二、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一、事物的质、量、度
1、事物的质: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
并区别于其他事物内在的固有的规定性。
事物的质
事物的质往往是多方面的
事物度两端的界限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 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 财富、荣誉、 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 皆有其一定
的尺度,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沦和毁 灭。
•
黑格尔
《杰米扬的汤》
杰米扬是一非常热情好客的人。有一次他邀请 了一批客人到家里作客,用鲜美的鱼汤招待。他一 盆接着一盆的请客人喝汤,没有休止。最后客人忍 无可忍,纷纷拂袖而去,再也不敢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