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

合集下载

探讨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探讨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 5 )深化校企合作 探索建立 “ 校中厂” 、“ 厂 中校 ” 等形式 的实践 教学基 地 ,鼓励 将课 堂建到产业园区 、企业 车间等生产一线。 ( 6)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和完善 “ 双师 ”结构教师队伍 培养和评聘制度 ,促 进来 自生 产一线 的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 。通过校 企合 作 ,建设 专 兼结合专业教 学 团队;突 出教 学 团队的梯 队建 设 ,加 强青 年教 师 培 养 ,形成数量充足 、结构合 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 团队。 ( 7 ) 校本教材开发 根据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要求 ,引入行业 职业标准 ,聘请 企业技术 人员参与教材编写 ,不断将企 业生产 实际 中应用 的新 知识 、新技术 、 新工艺 、新方法反映到教材中去 。推 出模块式 、理论与实训 “ 一体

则 和 思 路
1 .基本原则
“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教学模 式下 的机 电专业课程 体系 ,要落 实理论与实践 知识 的综合 ,职业技 能与 职业 态度 、情 感 的综合 。因 此 ,进行课程体 系与教学 内容改革须遵循以下原则 :
( 1 ) 适 应 性 原 则
在课 程开发前 ,要进 行人才 市场需求 调查 ,把 握行业 发展趋 势 , 选择专业 服务面 向的职业 岗位 ( 群) ,确定本 专业人才 的培养 目标 和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并 以此作为课程开 发的起点 ,有效地保证课 程开 发 目标符合社会 和用人单位 的需求 。 ( 2 )指导性原则 成立由校企行 三方专家组成 的专业建设 指导委员会 ,遵循学 生职 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以真实工作任务 内容及其 工作过程为依 据整 合 、序化教学内容,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 系。 ( 3 ) 基 础 性 原 则 课程设置要 紧密围绕专业发展 的需要 ,加 强基 础能力训练 ,增 强 学生潜在能力培养 。应避免课程设置 的随意加深与拓展 ,防止课程 开

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域迅 速渗 透 , 机 械 电 子 技术 深度 结 合 的现 代 工 业 基 础 在
所以, 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 , 以满足社会 对 该专业人才 的需求 。同时 , 会对 高质量 机 电一体 化专 社
业人 才的需求 量较 大 … 。高职 院校 内部 在 该专 业 培养 目 标 与定位 、 专业建 设 与课 程设 置 、 习实 训 内容 及 条 件等 实 方 面存在一 定 的问题 。因此 , 机电一体 化专 业建 设 与课程 体 系的再构建 , 当前 高职院 校亟待解 决 的问题 。 是
上 , 合应用机 械技 术 、 电子 技术 、 综 微 自动控 制 技术 、 信息 技术 、 测试 技术 、 传感 电力 电子 技术 、 口技 术 、 号 变换 接 信 技术 以及 软件编程 技术 等群体技 术 , 根据 系统 功能 目标 和 优化 组织 结构 目 , 标 合理配 置布局 机械本 体 、 执行 机构 、 动 力 驱动单元 、 感测 试 元 件 、 制元 件 、 电子 信 息接 收 、 传 控 微 分析 、 工 、 加 处理 、 产 、 输 单元 和 线路 以及 衔接 接 口元 生 传 件 等硬件元 素 , 并使之 在软件 程序 和微 电子 电路 逻辑 的有 目的的信息流向导引下 , 相互协调 、 有机融合和集成, 形成
物质 和能 量 的 有序 规 则 运 动 , 高 功 能 、 在 高质 量 、 可 靠 高 性 、 能耗 的意 义上 实现特定 功能价 值 的系统工程 技术 。 低
1 机 电一体 化概 念
机 电一体 化技 术 是微 电子技 术 、 算机 技 术 、 息技 计 信 术 与机械技术 相结 合而产生 的新 的思想 方法 和技 术手 段 ,
自 2 纪 8 代 初 , 界 制 造 业 进 入 一个 发展 停 0世 0年 世 滞、 缺乏 活力 的萧 条期 , 几乎被 人 们 视作 夕 阳产 业 。2 世 0 纪 9 年代 以后 , 0 计算 机等 电子技术 在该 领域 的广 泛应 用 , 为 制造业注入 了生 机 。如 今 , 电一体 化产业 以其 特 有 的 机 技术带 动性 、 性 和广 泛适 用 性 , 渐 成 为高 新 技术 产 融合 逐 业 中的主导 产业 , 为新 世 纪经 济 发 展 的重 要支 柱 之 一 。 成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化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化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化课程体系构建【摘要】阐述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化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提出新形势下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化课程体系的做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化课程体系构建一、研究背景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运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改变了传统行业的生产工艺和相应的生产装备,逐渐发展为以智能仪器与仪表、可编程控制器(PLC)、工业控制计算机、数控加工设备、工业机器人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来构建柔性制造系统、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提升生产设备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机电职业教育龙头地位的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机电类专业技术人才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该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目前已荣获自治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在特色专业项目建设进程中,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众多企业深度合作,依托与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共建、共管、共用实训基地,建立订单班培养,互派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共同培训学生、教师、员工,并引进人才评价标准,构建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给企业输送专业对口人才,该校2008年起与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五期“五菱班”、“联发班”订单班,目前大部分学生已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

本文拟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如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化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化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坚持以广西区域经济建设为宗旨,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面向北部湾地区汽车、机械两大先进制造业和铝业、制糖造纸两大资源型产业以及现代港口物流两大新兴特色产业(以下简称“两制两资两特”产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企业、机电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应用企业,倡导“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岗促学、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坚持“理实一体化、企业订单班”的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建设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建设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建设[摘要]机电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机电一体化专业与课程的设置应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章通过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构建了新型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与课程建设方案。

当然高职机电一体化要想有更好的发展,还需国家政府及企业的支持。

[关键词]高职机电一体化课程建设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机械、电子、信息、控制”有机结合,以实现工业产品和生产过程整体最优化与智能化的“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在全球兴起。

当前,世界制造业不断向中国东移,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其岗位性需求量日益膨胀,同时国际性的高新技术特别是制造业的信息化过程对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在质的需求方面越发凸显。

动态的市场经济要求职业教育动态地适应、积极地调整、主动地服务,运用市场机制来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开发适合社会需求的机电一体化课程。

社会需求是首要依据,技术进步是关键和基础。

科学地选择支撑专业的技术,构建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才能满足教学规律的要求,达到培养目标。

技术的进步也会产生新的社会需求,这需要相应的专业来满足。

因而,寻求社会需求与专业支撑技术的最佳结合是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建设专业的首要任务。

一、机电一体化的学科领域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装备制造类应用型人才而设置的。

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表明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向数字化、模具化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已形成“机、电、计算机”三分天下的实际格局,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和电力电子技术互相渗透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技术。

支撑机电一体化学科的有机械学,包括机械设计、动态系统分析;控制论,包括经典控制、数字控制、现代控制;电子学,包括微处理机及常规仪器仪表和电机、电器、电力、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包括软件工程、微处理机系统设计。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多种技术交叉融合的产物,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也导致了教学内容与其发展不相适应。

2024年新版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2024年新版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2024年新版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嘿,各位,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何打造一套全新的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

作为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这就带你一起领略一下这个过程。

咱们得明确一个目标:这个课程体系得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好,就正式开聊。

一、课程体系总体框架1.基础课程这一块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加入计算机编程、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课程,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学科的同时,也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专业课程这部分可是重头戏,咱们要围绕机电一体化的核心知识来设置课程。

包括机械设计、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传感器技术、技术等。

每个课程都要深入浅出,让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动手实践。

3.实践课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放在机电一体专业也不例外。

咱们要设置丰富的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室实践、企业实习、创新项目等。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自己的技能。

4.跨学科课程现代社会,跨学科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咱们要鼓励学生选修其他学科的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置具体内容1.基础课程(1)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物理:力学、电磁学、光学(3)化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4)计算机编程:C语言、Python、Java(5)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2.专业课程(1)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2)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3)自动化控制: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PLC编程与应用(4)传感器技术:传感器原理、传感器应用、传感器系统设计(5)技术:原理、编程、控制系统3.实践课程(1)实验室实践:机械实验室、电子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2)企业实习: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了解企业实际需求(3)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升创新能力4.跨学科课程(1)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管理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3)其他课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增设其他跨学科课程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教学: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职业教育的教学现状迫切需要实施课程体系改革。

一是课程体系的陈旧,造成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就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就业市场对中职学校毕业生提出新的要求,学生感觉学不到实用的东西;二是从学生学习现状来看,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弱,学习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基础,致使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大部分时间只好在课堂上睡觉,满足不了现代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要求。

以至于造成学生“学不懂,用不上,留不住”。

教师感觉“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劳动得不到认同。

”因此要结合实际探索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必需、实用、够用”为依据的新型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具体要求,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遵循“加强实践、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原则,以建设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先导,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教材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为依托,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建设工作,构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理念先进、学生技能一流”的课程教学体系。

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立足瑞安,服务机电行业,借鉴其它地方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面向社会,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提高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质量,为“瑞安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和目标意义:职业教育学和工业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工作经验是一线生产、服务人员最重要的知识。

他们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多通过工作实践获得。

这些实践包括操作与维护设备、熟悉生产工艺和业务程序、为顾客服务和与同行交流等。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 0 0 5.
等方面的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 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 性的认可 , 给予积极的评价 , 发挥学生内在 的潜能 , 帮助学 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 自我 、 评 价 自我 , 树立信心 、 拥有 自 信; 要以发展 的眼光 , 从认知层面和行为层面 , 多角度 、 多 视点地观察、 记录 测试 , 然后进行综合的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种回应 ,是贯彻落 实中央《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 是实施素质教 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 ,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 色, 积极参与国家创新 工程 , 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 实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行动。富有地域特色的校本 课程的开发 ,可以改变长期 以来少数 民族教育背离民族地 区的文化背景和少数 民族青少年 民族文化缺失 的误区 , 推 动少数 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突出课程为当地经济服务的

套以实现这些知识与能力所需 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教 学环节。②对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合优化 , 加强 相互间的联 系和衔接。 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 ④ 课程内容由单一学科的完整性 向多学科 的综合性转化。在 课程体系的设置中, 以“ 学生发展为本” 为 目标 , 形成有利于
期。通过专项工作项 目和培养学生的职业专项技能和延伸
技能 , 按 照企业 工作 岗位要 求制 定工 作 项 目, 通过对 学 生进 行专 业知识 与专 业技 能培 养 , 以专业 技 能培 养 为载体 , 有 机 融合职业意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职业价值观和职 业 责任 的训 练 , 重 点养成 良好 的职业 习惯 , 进行 职业 生 涯规 划与实施 。 第 三层 次是 突出专业 技能 培养 。 本 阶段安 排在第 8 学期 , 学生 在 企业 的工作 岗位 中 , 综 合 运用 所 学 的 专业 知 识和专业技能完成工作岗位任务 ,不断积累机 电设备的维 护、 维 修经 验 。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
产 品 出 口企 业 1 2 6 2家 。
养 为 主要特 征 的工作 过程 系统 化 课程体 系 , 即在充 分调 研 调 研 表 明 ,大连 地 区大 中型 制造 企业 拥 有数 控机 床 、 的基 础 上 , 合本 地 区对机 电一体 化 技术 专业 高职 毕 业 生 结 自动 化生 产 线 等机 电一体 化 设 备 的 占 9 % 以上 ,如 大连 实 际 需 求 , 各种 工 作 任 务进 行 分析 , 定 各 岗位 工 作 任 0 对 确 机 床 集 团、 华录 电子 、 汽 集 团大 连 柴油机 厂 、 营塑 钢 门 务 , 据 工 作 任 务确 定 应 具 备 的职 业 能 力 , 由职 业 能力 一 主 根 再 窗 的实德 集 团 、 制造 大 型起 重 及港 口设备 的 大 重集 团都 拥 确定 学 习领 域 ,并 结 合人 的认 识 规律和 职 业 成长 规律 , 构
将 近 4 % ,说 明企业 比较欢 迎 既懂机 械又 懂 电气 的人 才 , 2 对 数控 操作 、 数控编 程 、 AD绘 图的 需求也 较大 , 外机 电 C 另 关键词 : 高职 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系统化 类企业 对营 销人 才的 需求也 占了一定 的 比重 ,有近 2 % , 0 高职 教 育 的 目标 是 以服 务 地 区经 济发 展 为 宗 旨 , 以就 这 几年随 着经济 的发展 ,大连 作 为国 家装备 制造业基 地和 业 为导 向 , 为社 会 培 养 高技 能应 用 型人 才 , 它与 普 通 高校 船 舶制造 业基地 , 区机 电类企业和 机 电类 产品逐 年增 加 , 地 培 养 科 学研 究型人 才 的 目标 有 着 明显 的 区别。但是 目前 在 机 电一体 化技术 专业人 才也 变得热 俏起 来。从调 查 的情 况 高职 教 育 中还存 在 许 多与 实 际需 要 不相 符 合 的地 方 , 因此 看 , 业对 技术主 管 , 企 品质 管理 知识 等职位 都 有不 同程度 的 在 我 院机 电一体 化 技术 专业 教 学 改革 中, 托 地 区装 备 制 依 需求, 随着 这些企 业在 发展过 程 中的不 断壮大 , 使机 电一体 造业发展 , 以企 业 岗位 需 要和 典 型 工作 任务 为依 据 , 足 满 化 技术人 才 的去 向呈现 多元 化 的趋 势 ,也不 断 向管理 层 发 学 生职 业 生 涯发 展 的需 求 , 适应 社 会 经济 发展 和 技术 进 步 展 。这也就 使我们 在专业定 位 时有更大 的选择 。 的需 要 , 极 开 展构 建 以任 务 引领 型课 程 为 主体 的机 电一 积 22 职 业素 质 的 要求 通 过调 查 ,我们 发 现毕 业 生 的 . 体 化 技术 课程 体 系教 育改 革 的探 索和 实践。 综 合素 质越 来 越 重要 , 用人 单位 往 往 要求 毕业 生 能够 同时 1地 区装 备 制造行 业现 状 与发 展趋 势 拥 有 多方面 的技 能 , 求基 本功 扎实 动工 业 有 了空 前 的进步 , 传 团结 协作 , 于 开拓 和 创 新精 神 , 富 要敬 业 爱 岗 , 实 肯 干 , 踏 统 的机 械加 工 制造 业 已不 适应 当前 工业 发展 的需求 。 随着 吃 苦耐 劳 , 际动手 能力强 , 合 素质 高 , 有 很强 的社 会 实 综 具 我 国加 入 V T 为 了提 高企 业 自身 的竞争 力 , v O, 促使 企 业 生 竞 争力 。 产 向着 高 科 技 高效 率 的 方向发 展 。在 工业 领 域 中 , 产 设 生 3 机 电一体 化技 术专 业新 型课 程体 系构 建 的依据 备 的 自动 化程 度 的演 变 , 工 业 控 制计 算机 技 术 、 测 技 是 检 31 高职 教 育 必须 以 能力 培养 为核 心 , 区域 经济 发 . 为 术 、 动 、 压 、 械 及 电子 技 术 、 气 液 机 电机 控 制 技 术 以及 系统 展服 务 高 职 教育人 才培养 定位 ,是 为社 会培 养 高技 能应 控 制 技术 得 到越 来越 广 泛 应用 的结果 。综 合 了信 息 技术 、 用 型人 才 ,所 以在 建 设过 程 中必须 以科 学 发展 观 为 指导 , 机 械技 术 、 电子 技 术 、 微 自动控 制 技术 的 自动 生产 系统 , 数 以 就 业 为导 向 , 能力 培 养 为核 心 , 养 掌 握 一定 专 业 理 以 培 字 控 制技 术 已经渗 透到 了人 们 生 活 的方 方面 面 , 此具 有 论 知 识 , 有较 强 实践 能 力 的应 用 型人 才 , 区域 经济 发 因 具 为 综 合 技术 的新 岗位 日益 增 多 , 对从 事该 岗位 的运行 与 维 护 展服 务。 人 才 有 了更 高的要 求。 2 0 0 8年 1 1月 , —1 大连机 电产品 出 32 高职 教 育要 构 建工 作 过程 系统化 课 程体 系 高职 . 口 1 49亿 美 元 , 0. 比去 年 同期 增 长 2 .% , 35 占全 市 外 贸 出 教 育是 以能力 培养 为 核 心 , 以在 构建 课 程体 系 时 必须打 所 口比重 的 4 .% , 同期 占比 提 高 了 O2个 百 分点 , 电 破 以知 识传 授 为主 要特 征 的传 统 学科体 系 , 立 以能力 培 75 比 . 机 建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自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制造业进入一个发展停滞、缺乏活力的萧条期,几乎被人们视作夕阳产业。

90年代以后,计算机等电子技术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制造业注入了生机。

如今,机电一体化产业以其特有的技术带动性、融合性和广泛适用性,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学海网在此背景下,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据笔者初步调查,浙江省办有工科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几乎都开设了机电一体化专业。

与此同时,“高薪急聘数控操作人才”之类的招聘广告屡见不鲜,从人才市场和企业反馈的信息也表明,社会对高质量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从近些年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数量上看,应基本能缓解当地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急需,不至于供需严重失衡,问题出在供非所求。

高职院校内部在该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内容及条件等方面存在问题。

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的再构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界定(一)内涵传统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主要指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这两方面的一体化,并且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

当前科技发展的态势特别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就是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

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杂运动的控制,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的目标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实现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

与其相关的学科应包括机械工程学科、检测与控制学科、电子信息学科三大块内容。

(二)本质机电一体技术的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

高职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当今时代机电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为了给国家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教师就要注意在培养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不断改进教学的内容,同时也要不断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综合的人才。

为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教师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不能让课程变得单一。

企业也要增加不同的岗位需求,以此来让更多的学生有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

标签:高职;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由于机电已经变成了高科技发展的主要行业,这就要求国家在培养这一領域的高职人才时要注意有特定的培养目的,同时还要结合当前的教育情况来对学生进行培养,不可脱离实际来对其进行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分清主次,让学生学习有用的知识,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能力来进行教学,并且也要筛选有用的教学内容,同时整合力度要合适科学,最好能够让这个专业的成果体现出来。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结构建立的依据与目标我们曾经对一些高科技的公司进行过研究调查,从中也有了许许多多有用的材料。

我们也采取过一些相应的措施,目的是培养机电这一行业的比较专业的综合人才,建立合适的课程教学体系,同时对专业知识进行了改正,也调整了教学的计划。

这个工作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应该对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进行预测;第二,明确每个工作岗位应尽的职责;第三,学生要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并且积极完成被分配的任务,要充分掌握相关知识,还要明确基本的技术知识体系;第四,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践,对学生进行实际的教学;第五,根据这些因素确定专业的教学内容,确定专业内容重点,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1)确定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还要确定培养的目标,同时也要将这个目标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同时不同的模块代表了不同的作用,也就是人们可以在这个模块中学到什么。

不同的单元有不同的教学课程,在不同的课程中教师传递的知识点也是不同的,它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

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的现状是:专业定位模糊,“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薄弱;教学实验、实训条件不足,实践训练水平有待提高;适应新技术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有待构建:体现当代工业发展水平的专业教材有待突破。

基于此现状,应设立若干个专门化方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时的设置要把握“保量”与“适时”两个原则。

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市场上出现供需严重失衡,其问题是出在供非所求。

高职院校内部在该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内容及条件等方面存在问题。

因此,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着重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界定(一)内涵传统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主要指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这两方面的一体化,并且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

当前科技发展的态势特别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就是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

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杂运动的控制,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的目标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实现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

(二)本质机电一体技术的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

开发计算机软件的任务,就是通过输入计算机的检测信息,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

另外,若是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则其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产品中要有运动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使运动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

(三)作用与系统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大作用是扩展新功能,增强柔性。

首先,它是众多自动化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种,如实现过程自动化(PA,即连续体自动化)、机械自动化(FA,即固体自动化)、办公自动化(OA,即信息自动化)等。

成人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成人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法 ,把 学 生 生 产 实 习 的 时 间分 散 到 理 论 教 学 过 程 中 。根 据 课 堂
在 确定教学实习项 目时 , 首先考虑项 目应具有一定代表性 ,
对应 。 其次考虑 能够体现施工单位较高 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 最好 选择争创 国优 、 市) 省( 优的项 目。
习过程 中,只能看到个别施工工序 ,无法全面了解施工生产 过 技术含量 、 施工工艺都具有先进性 , 能够和我们理论教学 内容相
三、 总结
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 学过程 中,只有把实践环节和理 论 教学密切配合起来 ,才 能取 得较好 的教学效果 。理论和实践 密
教学安排在一 章或几 章讲完后 , 组织学生 到工程现场针 对所讲 切 配 合 也 是 我 们 以 后教 学 改革 的方 向 ,随 着 教 学 改 革 的 不 断 深 内容进行现场教学 ,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 使学生在课堂 入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完 善 , 教学水平会 不断得到提高 , 学效果 教 上所学知识能够和实 际情况很好地对应起来 ,加深学生对所学 也会更加 良好 。


年髯 8
成 人高职机 电一体化 专业建设 与课程体 系构建
俞 亚珍
( 江苏省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常州 2 3 14 1 16 )

要 : 院 在“ 我 双证 融 通 . 学 合作 ” 才 培 养模 式 下 , 出 结 合 全 日制 高 职 专 业 做 好 成 人 专 科 机 电一 体 化 专业 建设 与课 程体 产 人 提
动 控 制 系 统 的 教学 和科 研 工 作 。
3 7
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0 6 1 ( 20 )6号) 对人才培养要求。 机电一体 程 , 课程 内容 以工程项 月为载体 , 各项 目自成 模块 , 以职业技能 化专业在我院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一、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任务1.校、市、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及申评(1)《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于2013年通过校、市、省级精品课程申评;(2)《机械制图及CAD基础》《气动、液压装置的安装与调试》于2014年通过校、市级申评,并进行省级精品课程申评。

2.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及申评《钳工工艺与基本技能操作》于2014年通过校级精品课程申评。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实施1.强化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管理在示范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组的统一领导下,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由机电工程系教务科统一负责扎口,各精品课程负责人具体负责,形成精品课程建设团队,按精品课程申评标准和要求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申评。

2.形成精品课程三级申评机制形成学校、市、省三级精品课程申评机制,校级评审通过者参加市级申评,市级评审通过者参加省级申评。

3.明确精品课程体系建设阶段目标(1)课程创优,在教材编写、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申评精品课程,校、市、省三级申评制度,依据精品课程申评标准进行完善和提升。

(2)建立精品课程组合群,根据个人和精品课程团队的特点和专长,依据课程体系、课程模块和课程序列等要素,创建理实一体化精品课程群、课程链和课程模块,围绕职业鉴定综合技术项目、职业大赛综合技能项目和职业岗位综合能力项目,创精品专业技术技能项目。

(3)构建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体系,依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结构,构建整个专业所有核心课程的精品课程体系,依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与专业层次提升相对接的精品课程模块,高级工、技师、技能大赛等。

三、精品课程建设推进1.精品课程创建阶段制定方案,制定精品课程建设方案,深化精品课程建设机制创新理论的研究,形成精品课程的课题项目,制定精品课程建设计划。

编制教材,撰写校本教材,编制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单元创新设计。

资料准备,进行教法改革实践,开设教法改革示范公开课,录制课堂教学录像,接精品课程建设标准进行资料准备和整理,进行精品课程的逐级申评。

铁路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训室建设

铁路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训室建设
20 0 9年第 3期 ( 总第 3 ) 9期
J u n lo 铁Ral 职 业c技 n l 学T院 nc lI si t o r a西f安 h 路wa V ai 术 & e h学a n tue Xi n i y o t a o c i 报 t
N., 0 o 29 30
S ra . 9 e il No 3
铁 路 高职 机 电一 体 化 专 业 课 程体 系和 实训 室建 设
梁新平
( 西安铁 路职业技 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0 1) 10 4

要: 文章对机 电一体化专业理论 、 骨干技 术、 专业 目标等进行 了概括 性的描述 和介绍 。 并在此基 础上对机 电一
体化专业的教学 内容 、 课程 体 系和 实训 室建设进行 了探讨 。
i iwa c to a l g s n Ra l y Vo a i n lCo l e e
L a g Xipi g in n n
( i aw yV ct nl Tc ncl ntue X i R i a oai a & ehia Is t ) m l o it
Ab ta t T i p p rit d c stemantre ,tc n q ea d te r fee t me h ne lne rt n sr c : hs a e nr u e i g t e h iu n oyo lc o c a ia tgai .A d o h o h a h r i o n n te
1 2 机 电一体化 系统 的组 成 .
广 义执行 机构 是 实现 机 械 运 动 和 动 力 变 换 及 传递 的功能 载体 , 由单 片机 控制 的全 自动 洗 衣 机 如
机 电一体化 系统 或产 品一 般 由机械 本 体 系统 、

中高职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高职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高职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邢婷婷牛彩雯王凤华郑宏亮(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000)摘要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才需求趋向高层次应用型,职业技术教育更重视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为拓宽中等职业教育的升学途径,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高职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中高职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建设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高职教学改革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教育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0引言随着工业发展逐步进入4.0时代,制造业也在向智能化转型,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承担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重要任务的职业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

中高职衔接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环节值得深入探讨,中高职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重要的是合理构建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1中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1.1基础课程薄弱中职学校存在的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现象,使得很多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弱,升入高职后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普遍感到困难,尤其是数学、物理、英语等基础性课程。

1.2课程衔接问题课程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最大瓶颈,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标准。

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构建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各自确定课程教学内容。

中高职院校之间缺少有效沟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缺乏总体设计,造成某些专业课程重复,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Auto CAD、电工与电子技术、数控机床加工等。

这不仅造成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某些课程的应用性没有体现出来,严重影响了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1.3能力培养错位中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之间没有依存性。

高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与中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相对独立,没有建立起维普培养的衔接通道。

中职的培养定位是技能,目前部分中职学校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存在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情况,使学生很难适应高职院校理论和技术的学习,达不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课 程 模 块 两 大部 分 , 由此 组成 高职 机 电一 体 化 专业 课 程 体 系 的主 体 : 并
【 关键词] 高职 机电一体化

课程体 系 能力培养 备, 如实训所采用的气动机械手和工件分拣工作站 , 专门为机 电一体化 技能训 练而设计 , 其结构组成 、 检测方式 、 传动方式 、 控制方式 、 执行方 式完全和真实设备一样 , 部件 全部采用工业标准元件 , 安装和调试也符 合工业规范, 为满足实训要求 , 每个工作站配有编程电脑一部和安装工 具一套 。只有职业化的设 备, 才可能培养出职业化的人? 三、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 机 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 系以“ 能力本位” 课程论为主导 , 主要表现 在 :1课程体系以知识应用为主线 , ()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 对课 程进行优 化 和整 合 。形成 模 块 化 、 题 化 、 专 单元 化 课 程体 系 :设 置公 共 基 础课 程 、 职业能力课程两大模块 ,并由此组成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 主体。( ) 2 按照职业基础能力、 职业技术能力的梯度及理论 与实践一体 化的教学模式设计课程。 1公 共 基 础课 程 、 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 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 就业创业指导 、 形势与政策教育 、 军事理论 、 体育 、 英语 、 数学等基础素质课 程 , 主要是国家统 一规定 的课程 , 也是大学生 素 质教 育 的 必备 环 节 。 培 养学 生 具 有 良好 的政 治 素 质 、 德 品质 、 业 道 职 道德和人文 、 心理 、 身体素质。 2、 业 能力 课 程 分 为 职业 基 础 能力 、 业 技术 能 力 两大 模 块 职 职 职 业 基 础 能 力课 程 ( 表 1涵 盖 的 大 多是 本专 业 最 基 础 的知 识 和 见 ) 能力 , 应要 求 学 生牢 牢 掌 握 。 表 1职 业 基础 能 力 课 程 课程名称 理论内容 实训名称 能力 目标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职院 校面临 的新 挑战 。 2 0 1 4 年7 月, 广西职 业技 术学 院在 “ 国家 骨干 高职 院校 建设项 目”验收 中获优 秀等 级 , 给机 电一 体化 专 业 的发展 带来了新 的机遇 。 本文 从市场调研 、 校 企专家研讨 、 职
结 合企 业 的岗位标 准要 求 , 围绕专业 培养 目 标, 将 教学过 程 的
各 要素 系统 、 完 整地 重 新 “ 洗牌” 。将 一门学 科 的多个 知识 点 按照实 际应 用进 行整合 , 按 照完成 工作 任务 的需 要选择 相关 内
容; 同时 , 对 多 门学科 知识 按照 实 际应 用 需求 进 行整 合。 结 合
企 业 当前的用人需 求而 确定 的教 学 内容 , 是 符合人 才培养 目标 的知识 , 为后续具 体 的职业 岗位分析打下 良好 的基础 。 ( 四) 根 据 职业 岗位分析 工作任 务。根 据课 程 内容 , 召开行 业 企业 实践 专家研 讨会 , 按 照职 业成长 规律 、 工作任 务性 质一 致性 和工作 内容相关 性等原则 对典 型工作任务进 行归纳总结 ,
课 程 内容进行 了纵、 横两个方 向的整合及优化 。以就 业为导 向,
情境 设计 等方面, 阐述 以工作过程 为导向构建高职机 电 一体化 专
业课 程体系的开发步骤 , 以培养和提 高学生的职 业能力。
【 关键 词 】 工作过程 机 电 一体化 专业 课 程体 系
【 中图分类号】 G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 0 4 5 0 — 9 8 8 9 ( 2 0 1 6 ) 0 8 C 一 0 0 7 7 — 0 2 随着 我 国工业智能化 精细化 发展 , 高职教 育由规 模扩大 转 变为 内涵提 升, 创 新型 高技能 人才 培养 给高职 教育提 出了新 的 课题, 如何培养 适应制 造业 发展步 伐 的创新 型高职 人才成 为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 教学内容脱离生产实践。目前,很多机电一体化技 术专业的专 任 教 师 不 是 来 自 企 业,而 是 直 接 来 源 于 本 科 院 校,没有实践经验,课程教学内容依旧以陈述性为主,缺乏相 应的教学情境设计,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没有 提供给学生最受企业关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 验,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 - 2 电梯设备检修 2 - 3 电梯设备常规保养 3 - 1 电梯产品的生产制造 3 - 2 电梯产品制造车间管理
职业能力
1 - 1 - 1 熟悉电梯结构 1 - 1 - 2 掌握电梯安装的基本知识和专项技能 1 - 1 - 3 熟悉电梯电气设备的安装方法 1 - 1 - 4 熟悉电梯机械设备的安装方法 1 - 1 - 5 了解电梯施工安全问题 1 - 2 - 1 了解调试的基本知识 1 - 2 - 2 掌握调试的专项技能 1 - 2 - 3 掌握电梯整机的调试方法 2 - 1 - 1 了解电梯的机械构造 2 - 1 - 2 熟悉电梯的性能及控制电路图 2 - 1 - 3 会检查电梯主要部件的工作状态 2 - 1 - 4 熟悉常见的电梯故障类型 2 - 1 - 5 会分析各种报警信息及解决办法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2012.(11).4
·207·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年第 11 卷第 4 期
岗位 1、电梯安装与调试
2、电梯维修保养
3、电 梯 产 品 制 造 车 间生产及管理
表 1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 1 - 1 电梯整梯的安装 1 - 2 电梯整梯的调试 2 - 1 电梯设备故障诊断
【关键词】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 课岗融合; 双证融通 【作者简介】程一凡,男,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技师; 研究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机自动化
李邦彦,男,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 机电一体化 谢美,女,湖南海诺电梯有限公司经济师; 研究方向: 人事管理
2006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 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 号) 文件,其中指出“课程 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 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 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 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006 年以来,湖南电气职 业技术学院( 湘电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积极探索专业课程系 统的改革,全面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形成了一套行 之有效的课程改革体系。
因此,针对于目 前 高 职 机 电 一 体 化 技 术 专 业 课 程 现 状 , 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结构,摒弃落后而远离生产实际的课程 教学内容,建立企业所需的“基于工作过程”专业课程体系。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原则与思路 ( 一)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原则。按照“课程结构模块化、 能力培养项 目 化、实 训 指 导 个 性 化 ”原 则,建 设 专 业 课 程 体 系。根据企业用人 需 求 适 时 调 整 课 程 设 置、教 学 内 容、教 学 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完善基于工作过程、 职业活动的职业能力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的 构建,基于职业活动、岗位能力要求设计课程目标,依据工作 任务、工作过程、职业能力等选择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或服 务为载体设计工作项目,实训过程指导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 能力、个性进行个性化指导,做到“教、学、做”合一。联合湖 南海诺电梯有限公司、湖南德力通电梯有限公司技术骨干和 能工巧匠共同开发以电梯生产过程、电梯装调与维保工作流 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和技能培训标 准,在课程中融入电梯安装工和电梯维修工职业资格标准。
பைடு நூலகம்
( 二) 课程知识老化与落后。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不 断发展,机械、气 动、液 压、计 算 机 控 制、传 感 检 测、网 络 及 通 讯等技术在日益涌现和不断更新。许多的新知识、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新 设 备、新 标 准 需 要 在 课 程 中 体 现 出 来, 而绝大部分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对社会 领域的科学化已显得非常落后,有些甚至依然是以传统的机 械技术占主导地位,这必然导致培养目标很难适应当今机电 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定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于 2009 年成为湖南电气职业技术 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根据国家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意见 与“对接产业、工 学 结 合、提 升 质 量,将 职 业 教 育 深 度 融 入 产 业链中去,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再结合学院 实际情况,对接湖南海诺电梯有限公司( 隶属湘电集团有限 公司) 、湖南得力通电梯有限公司; 对接电梯安装调试、维保、 项目管理岗位,从而确定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定位: 立足湘电 集团有限公司,服 务 于 长 株 潭 地 区、同 时 面 向 珠 三 角 地 区 的 电梯企业及行业。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现状 湖南省 66 所高职院校就有近 40 所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其中大多数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基本上按“既懂 机又懂电”来定位,最终造成学生“不太懂机,也不太懂电”的 尴尬局面,失去了 该 专 业 应 有 的 特 色,达 不 到 机 电 一 体 化 技 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这种定位就造成了该专业课程设置存 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一) 课程的设置追求学科的系统化。按“既懂机又懂 电”来定位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它的课程建设必须涉及 机械与电子两大学科领域,让学生在短短的在校时间内去系 统的掌握两大宽广而精深的学科领域知识是不可能的。这 是导致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所需机电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不一致。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年第 11 卷第 4 期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
□程一凡 李邦彦 谢 美
【摘 要】本文介绍了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定位,以及目前我国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现状。通 过对目前高职院校本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的思考,阐述了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 设原则与思路,并构建了“课岗融合、双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