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习题
生态工程练习题

专题5 生态工程综合练习蓟县杨家楼中学1.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体系的特点是( )A.少消耗B.多效益C.可持续D.多投资2.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A.防止环境污染B.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3.生态经济主要是实行“()”的原则。
( )A.市场经济B.循环经济C.计划经济D.可持续发展4.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 B.生态工程C.清除污染物D.禁止产出污染物5.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 )①建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②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④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6.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是()①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②没有考虑生态成本③往往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④注意了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7.农业的发展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现在农村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B.生态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高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8.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农业是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前提的B.生态农业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为主导思想C.以高投人获得农业的高产量D.生态农业开展多种经营9.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A.投入多,产出少,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B.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C.投入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力弱D.投入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力强10.无废料生产体系是指()A.废料一产品B.原料一产品一废料C.原料一产品一产品一废料D.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11.“石油农业"是指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使用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需要大量的石油、煤、天然气等作为原料或动力而得名.该生产模式的缺点不包括()A.高投入B.高污染C.不符合可持续发展D.高产出12.右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13.下列哪个不是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D.植物组织培养原理14.《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是()①改善了土壤结构②培育了土壤微生物③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④改变了土壤酸碱性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15.根据下图说明我国现有的生产模式严重违反了什么生态工程原理( )A.整体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16.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系统整体性原理17.下列有关物种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B.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各类生物的生存机会多C.生物种类越繁多,引起病虫害的几率越大D.生物种类繁多,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高系统的生产力18.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生物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A.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B.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C.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D.单纯追求农业或林业的最大产量19.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产生了不少问题。
生态工程练习题带解析

第五章训练一答案1-6------------7-12------------13-18--------------1.下面哪种情况,生物数量金字塔是倒置的A.9平方米的草地上生活着几只蝗虫B.90平方公里范围内生活着一只老虎C.一棵花椒树上生活着几万只蚜虫D.一座山上生活着十几只野兔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传递示意图。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由B到C的能量传递率是15%C.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食物网D.生态系统的功能只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4.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6.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示结构中所有成分可以组成生态系统B.图中可能组成三条食物链C.“鸟”属于生态系统的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D.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图中腐生微生物相同8.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B.⑤中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中,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9.如图为Ⅰ和Ⅱ两种生物在温度变化时消耗氧气量变化情况,则两种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最可能的情况是( )A.Ⅰ是生产者,Ⅱ是消费者B.Ⅱ是生产者,Ⅰ是消费者C.Ⅰ和Ⅱ都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D.Ⅱ只能是生产者10.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蛇处于2个不同的营养级C.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D.蝗虫→青蛙→蛇,这条食物链有三个营养级11.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生态工程习题

生态工程19.(8分)依据生态学原理对农村家庭生活用燃料,厨余垃圾和庭院养殖进行整体设计,构建的庭院生态系统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工程设计将猪圈养在温室内的目的是: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能为猪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室给猪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_______________环境。
(2)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都可以作为沼气池中发酵的原料。
经过发酵产生的沼渣、沼液可以_______________。
沼气池中菌群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工程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水从高处向下流形成的景观叫“跌水”。
环保部门采用跌水充氧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其方法是:生活污水首先进入沼气池,经过沼气池处理后的污水再用泵提升进入多级跌水池。
跌水池分多格串行,内装组合填料,借助生长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去除有机物;经过跌水池的污水一部分回流入沼气池,另一部分进入水耕型蔬菜池。
回答下列问题:(1)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河水变黑变臭,其原因是外来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的___ ____的限度。
图示污水处理过程有多种微生物参与,生长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 _。
经过水耕型蔬菜池处理后的水中,_ ___元素(至少两种)明显减少。
(2)水耕型蔬菜池还生活着一些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生物类群,水耕型蔬菜池就是一个小型的_ _。
水耕型蔬菜如空心菜、水芹菜、茭白等的生长,对水中__ __(一类植物)的繁殖和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实现了水体净化,并进一步实现了生态系统的___ _多层次的循环利用。
21.(6分)发生汶川大地震的龙门山地震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80%的大熊猫种群、我国近1/5的特有种子植物属种(如久负盛名的珙桐)均分布于此。
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后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还出现了200米宽、1公里长、30米厚的大型泥石流带。
生态工程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生态工程原理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B. 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C. 物种多样性原理D. 经济最大化原理2. 生态工程中,以下哪项不是生态工程的设计原则?A. 整体性原则B. 协调性原则C. 可持续性原则D. 单一性原则3.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工程的类型?A. 土地生态工程B. 水生态工程C. 城市生态工程D. 工业生态工程4. 生态工程在实际应用中,主要解决什么问题?A. 经济问题B. 环境问题C. 社会问题D. 军事问题5. 在生态工程设计中,以下哪项不是生态工程的实施步骤?A. 问题识别B. 方案设计C. 工程实施D. 环境评价6. 生态工程的目的是实现生态系统的什么?A. 经济利益最大化B. 社会稳定C. 可持续发展D. 技术革新7. 生态工程在农业中应用时,以下哪项不是其主要作用?A. 改善土壤结构B. 提高作物产量C. 增加化肥使用量D. 保护生物多样性8.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工程中常用的生态修复技术?A. 人工湿地B. 植被恢复C. 化学处理D. 土壤改良9. 生态工程在城市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城市绿化B. 城市交通C. 城市经济D. 城市文化10. 生态工程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采用哪些技术?A. 物理沉降B. 化学氧化C. 生物处理D. 以上都是答案:1-5 DDDDC 6-10 CCAC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则。
答:生态工程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区域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需要从整体出发进行设计和实施。
协调性原则要求生态工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协调。
可持续性原则强调生态工程应有利于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发展。
区域性原则则强调生态工程应考虑地域特点和条件。
2. 请简述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答: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和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如通过植被恢复和土壤改良等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走廊;治理污染,如采用人工湿地和生物处理技术进行水污染治理;以及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通过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工程测试题

生态工程测试题一.单选题:(38分)1.“石油农业”是指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使用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需要大量的石油、煤、天然气等作为原料或动力而得名。
该生产模式的缺点不包括A.高投入B.高污染C.不符合可持续发展D.高产出2.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①能量的多级利用②物质循环再生③废物资源化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3.“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综合”体现在A.改变单纯造林、蓄水、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B.采用多种植物进行生态工程恢复C.运用了多种生物措施D.运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4.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主要的治理对象为A.山甸B.草原C.荒漠D.湖泊5.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和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和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的原理是整体、协调、循环和再生D.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6.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
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A.系统整体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以上都不是7.下列关于“生物圈2号”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建立“生物圈2号”的目的是制造一个人工模拟的生命支持系统B.“生物圈2号”中设置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C.“生物圈2号”完全模拟地球条件D.“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使人们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8.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妥当的是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B.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C.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 D.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9.在植树造林工程中,应当特别注意运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A.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系统工程学原理10.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系统结构功能的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11.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分别是A.循环经济和生态工程 B.整体性原则和生态工程C.循环经济和工程学手段 D.无污染原则和生态工程12.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
生态工程练习题

生态工程练习题一、填空题1、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__、__与__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因地制宜地应用生态系统的__、__并辅以其他__的工程技术,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性措施。
2、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它们为生态工程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3、生物多样性包括三层次上的多样性,即__多样性、__多样性和__多样性。
4、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5、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物种的多样化。
6、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__结构。
7、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而引起。
8、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指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9、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__、草原、荒漠等。
10、自然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
1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12、食物网是由许多条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即网状结构。
1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__。
14、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的原因是: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营养级,因此是单向流动,不可逆转的。
15、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在于能够科学地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并通过能量多级利用,使能量朝有利于人的方向流动。
16、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17、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产量及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等。
生态工程巩固习题

生态工程巩固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1.对生态农业的原理中能量多级利用的懂得正确的是()A.尽可能设计一条很长的食物链B.使流向人类的能量最多C.实现“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的生产模式D.通过生物防治减少能量缺失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B.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实现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D.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3.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与收入等问题。
以上做法根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A.系统整体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以上都不是4.在植树造林工程中,应当特别注意运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A.物种多样性原理与整体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与物种多样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系统工程学原理5.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先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者功能的失衡。
这表达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协调与平衡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整体性原理6.我国西北土地沙化与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要紧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
试分析上述事实要紧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系统整体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整体性原理7.“沼气工程”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态工程,它遵循的要紧原理是()A.整体性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8.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要紧应用了生态工程遵循的哪个原理()A.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9.珊瑚虫与藻类共生,提高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其原理是()A.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B.整体性原理C.系统整体性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10.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运用的原理包含 ( )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②协调与平衡原理③整体性原理④工程学原理⑤物种多样性原理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11.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固性,下列哪一种做法更好 ( )A.选择成本低廉的树种B.选择单一树种C.选择速生、抗病的树种D.选择多种树种,增加物种多样性1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B.能防止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C.遵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能提高能量利用率D.生态工程能解决所有环境问题,能够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道路13.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懂得,不合理地是 ( )A.我国“三北防护林”运用物种多样性原理,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B.小流域治理模式应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工程学原理等C.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可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恢复其生态功能D.在对城市进行规划与布局时,要进行城市生态分区14.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生物多样性原理的要紧意义是 ( )A.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固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与条件B.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固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与条件C.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类群的密度固定不变D.单纯追求农业或者林业的最大产量15.要实现人与自然的与谐进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进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16.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进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态体系。
生态工程测试题(附解析)

生态工程测试题(附解析)一、基础题点练1.下列实例与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匹配最恰当的是( )A.中国传统农业——物种多样性原理B.在养分稀少的深海有物种丰富的珊瑚礁——物质循环再生原理C.包孕吴越的太湖中水葫芦泛滥——协调与平衡原理D.水乡的桑基鱼塘——整体性原理解析:选C 中国传统农业主要应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在养分稀少的深海有物种丰富的珊瑚礁主要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包孕吴越的太湖中水葫芦泛滥主要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桑基鱼塘主要应用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理解,错误的是( )A.我国“三北防护林”运用物种多样性原理,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B.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工程学原理等C.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可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恢复其生态功能D.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和布局时,要进行城市生态分区解析:选A 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最初进行林带建设时,没有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单一种植了大片的樟子松林,导致松毛虫肆虐,很多地方的樟子松因此奄奄一息。
3.(2019·徐州模拟)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和整体性原理B.我国南方的桑基鱼塘是运用系统整体性原理的典型实例C.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D.“环境友好技术”及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可以减少城市污染的产出解析:选B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改善了农村人民的生活环境,实现了多种物质的循环利用,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在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与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即要遵循整体性的原理;我国南方多水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主要体现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可减少污染的产出,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
生态工程考试试题

生态工程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 保护环境B 提高经济效益C 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D 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2、以下不属于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是()A 物种多样性原理B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C 整体性原理D 优胜劣汰原理3、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生物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A 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 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C 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D 单纯追求农业或林业的最大产量4、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B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C 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D 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生态系统高5、“石油农业”是指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的生产方式,因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而得名。
它的缺点不包括()A 高投入B 高污染C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D 增加粮食产量6、下列哪项不是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A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 物种多样性原理C 协调与平衡原理D 系统整体性原理7、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的同步发展。
A 生态效益B 环境效益C 社会效益D 以上都是8、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理解错误的是()A 生态工程依据的是生态学、经济学和工程学的原理B 研究对象为自然的生态系统C 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D 以整体观为指导,在系统水平上进行研究9、下列生态工程案例与主要原理对应错误的是()A “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 “前面造林,后面砍林”——整体性原理C 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协调与平衡原理D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间种——物种多样性原理10、以下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A 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B 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C 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D 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以断绝污染的源头1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①能量的多级利用②物质循环再生③废物资源化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⑤D ①②④⑤1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它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B 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 实现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D 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13、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B 该生态工程运用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以及工程学原理C 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这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D 小流域治理要综合考虑自然、经济和社会效益14、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 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C 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D 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15、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主要的治理对象为()A 山甸B 草原C 荒漠D 湖泊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_____和_____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生态工程练习题

生态工程练习题【基础达标】1.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这种做法体现了()A、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B、低消耗,多效益原则C、遵循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D、建立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答案】C【解析】(1)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这遵循了物种多样性原理;(2)在进行草场建设时,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这遵循了协调与平衡原理,故选:C。
2.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答案】D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外来物种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A错误;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这属于初生演替,从原生裸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即为群落的初生演替.时间会相当长.B错误;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这样会改变原来的群落,打破生态平衡,恢复的会更慢,C错误;回填土壤,栽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在原有的气候条件未发生巨大变化之前,能作到在原有的土质上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并实行封山育林,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使已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的最好措施,D正确。
3.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 ()A.优先选择农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B.选择合适的养殖动物以增加物种多样性C.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D.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答案】C【解析】矿山废弃地很少有动植物,而且土壤也被严重破坏,所以关键是先要进行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生态工程习题答案

生态工程PPT习题答案第一章1、生态工程的概念演变(p1)及其意义(p6)。
答:(1)概念:1984年由我国著名动物学家和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提出的生态工程的定义被多数人认为是较为完整的一个定义,他提出: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注:只写了概念哦,具体演变大家可在书本上看看。
)(2)生态工程的意义:①生态工程与我国的农业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我国传统农业之精华和我国劳动力充分之优势,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工程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形结合的农业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合理、低投入而高效地持续发展的。
②生态工程与我国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对历史上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不正当经营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现状,生态工程原理和技术为缓解与恢复恶化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③生态工程与我国工业与城市发展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矛盾,城市人口与商品需求的矛盾、人口与环境的矛盾、人口与能源的矛盾等。
因此根据社会—经济—自然三系统的循环关系,“模拟生态系统长期维持链环结构的功能过程”的生态工程机理研究可望在缓解这些矛盾中积极发挥“有效管理”及“化废为利,化废为宝”的重要作用。
④生态工程与基础科学研究生态工程学就像仿生学、人工智能那样应看作为重要基础科学之一,而对它的研究可视为提供人类生存条件及提高生存质量作出重要贡献的战略思想。
(注:这个意义的具体内容也是我们自己总结的哦,书本上很多,大家想了解得更清楚,看看书本哦!)(注:亲,这个区别是多方面的哦,仅仅表格真的不够,大家看看书本哦!)3.典型生态工程的类型(p8)及特点(p11)。
答:(1)生态工程有代表性的五个类型:①物质能量的多层分级利用系统②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系统③“废物”再生利用和环境调节工程系统④多功能污水自净工程系统⑤多功能农工联合生产系统(2)生态工程的特点(注:亲,特点太多,难以提取,大家自己总结一下喽!)4.中国生态工程发展特点及应用领域。
生态工程习题答案

⽣态⼯程习题答案⽣态⼯程PPT习题答案第⼀章1、⽣态⼯程的概念演变(p1)及其意义(p6)。
答:(1)概念:1984年由我国著名动物学家和⽣态学家马世骏教授提出的⽣态⼯程的定义被多数⼈认为是较为完整的⼀个定义,他提出:⽣态⼯程是应⽤⽣态系统中物种共⽣和物质循环再⽣的原理,结合系统⼯程的最优化⽅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物质的⽣产⼯艺系统。
(注:只写了概念哦,具体演变⼤家可在书本上看看。
)(2)⽣态⼯程的意义:①⽣态⼯程与我国的农业持续发展充分利⽤我国传统农业之精华和我国劳动⼒充分之优势,遵循⽣态学原理和⽣态⼯程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形结合的农业是可以实现农业⽣产合理、低投⼊⽽⾼效地持续发展的。
②⽣态⼯程与我国的⽣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对历史上⼈类有意识或⽆意识地不正当经营所造成的⽣态环境恶化和现状,⽣态⼯程原理和技术为缓解与恢复恶化的⽣态环境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③⽣态⼯程与我国⼯业与城市发展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盾,城市⼈⼝与商品需求的⽭盾、⼈⼝与环境的⽭盾、⼈⼝与能源的⽭盾等。
因此根据社会—经济—⾃然三系统的循环关系,“模拟⽣态系统长期维持链环结构的功能过程”的⽣态⼯程机理研究可望在缓解这些⽭盾中积极发挥“有效管理”及“化废为利,化废为宝”的重要作⽤。
④⽣态⼯程与基础科学研究⽣态⼯程学就像仿⽣学、⼈⼯智能那样应看作为重要基础科学之⼀,⽽对它的研究可视为提供⼈类⽣存条件及提⾼⽣存质量作出重要贡献的战略思想。
(注:这个意义的具体内容也是我们⾃⼰总结的哦,书本上很多,⼤家想了解得更清楚,看看书本哦!)(注:亲,这个区别是多⽅⾯的哦,仅仅表格真的不够,⼤家看看书本哦!)3.典型⽣态⼯程的类型(p8)及特点(p11)。
答:(1)⽣态⼯程有代表性的五个类型:①物质能量的多层分级利⽤系统②⽔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系统③“废物”再⽣利⽤和环境调节⼯程系统④多功能污⽔⾃净⼯程系统⑤多功能农⼯联合⽣产系统(2)⽣态⼯程的特点(注:亲,特点太多,难以提取,⼤家⾃⼰总结⼀下喽!)4.中国⽣态⼯程发展特点及应⽤领域。
生态工程习题练习5

3、我国林业建设工程中被称为“生态工程的世界之最”的是?( B A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B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C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D全国防沙治沙工程 4、林业工程设计需遵守的原理有哪些?( ABCD ) A 系统论原理 B 生物间互利共生的原理 C “生态位”与自然资源多级利用原理 D 人工模拟自然演替的原理 5、农田与森林生态交错带具备哪些特点?( ABD ) A立地条件的多样性 B水分供应充足 C立地条件的单一性 D生态流活跃
15、林带网格中主林带间距一般为? ( A 100-300m A 1000-1500m B 300~500m B 300~500m 16、林带网格中副林带间距一般为? (
B D
) D 400-600m ) D 500-1000m
C 500-700m C 500-700m
17、在农田防护林中,林带两个边行间的距离为10m的话,它的林带宽 度为多少?( ) C
32、林分结构设计时选择造林密度大一点的是哪些林种和材种?( BD ) A 大径材 B 中小径材 C 经济林 D 防护林
33、人工种植点配置中属于行列状配置的是?( BCD ) A 群丛状配置 B 正方形配置 C 长方形配置 D三角形配置
34、下面树种的栽植位置在林地上的排列格式属于哪种混交方式? ( A 行内隔株混交 B行间混交 C 星状混交 D
12、人工林种植点配置
是播种点或栽植点在造林地上的间距及其排列方式。
19、疏透(稀疏)林带结构具备哪些特点?( B 林带的整个纵断面透风透光均匀。
ABCD
)
A 由主要树种、辅佐树种或灌木树种组成的3层或2层林冠。 C 害风来临时,从整个林带中均匀穿过,基本上不改变方向。 D在防护效益方面,这种结构比较好。适用于所有地区。农田防护林多 采用此种结构。 20、紧密林带结构具备哪些特点?(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5生态工程(含解析)

2019-2019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5-生态工程(含解析)一、单选题1.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m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以致到处都是“杨家将”。
生态的不适应使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的“小老头”状,远不如当地树种那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
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A.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系统整体性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2.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是()A.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B.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C.湿地生态净化工程D.草原植被恢复生态工程3.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遵循的哪个原理()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4.根据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如图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系统工作最可靠的是()A. B. C.D.5.下面是一个庭院生态工程的模式图,对该生态系统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B.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与能量多级循环利用等原理C.饲养鸡鸭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但由于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D.建沼气池和制作生态缸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一样的6.从根本上达到造林和护林目的措施是()A.生态与社会习惯相结合B.生态与法律制度相结合C.生态与经济相结合D.经济与法规相结合7.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由科技含量较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政府正大力推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农业系统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越少B.生态农业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的高C.生态农业系统设计的指导原则是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D.生态农业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8.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决策,在大开发的同时,西部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将受到影响.为了西部的可持续发展,下面运用生态学知识提出的合理建议是()①在害虫的防治方面,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减少农药的用量①在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禁止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及工农业发展的环境污染①在农业方面,建立、推广生态农业,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①在防治土地水藻化方面,退耕还林还草,禁止采伐林木.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9.“1+1>2”体现生态工程的哪一基本原理()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D.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10.如图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
课时作业10: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和整体性原理B.我国南方的桑基鱼塘是运用系统整体性原理的典型实例C.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D.“环境友好技术”及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可以减少城市污染物的产出答案 B解析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实现了多种物质的循环利用,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在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与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即要遵循整体性的原理,A正确;我国南方的桑基鱼塘模式主要应用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B错误;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C正确;城市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因此,要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可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以减少污染物的产出,D正确。
2.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南通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向水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
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强B.引种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的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D.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答案 A解析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弱,A错误;芦苇、香蒲属于挺水植物,其在与藻类植物竞争阳光、营养物质中处于优势,可吸收水中的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B正确;放养植食性鱼类,既可以食用藻类,又可以被人类食用,这样会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这一案例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工程习题一、选择题1.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A.松毛虫繁殖力强 B.马尾松抗虫害能力差 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D.当时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2.有的蛇有毒,并且偶尔会伤人,但蛇都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保护蛇是为了()A.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B.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D.保护有害动物的多样性3.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遵循的哪个原理() 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4.珊瑚虫与藻类共生,提高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其原理是()A.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5.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属于()A.点源污染 B.非点源污染 C.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 D.二者都不是6.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生物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A.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B.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C.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 D.单纯追求农业或林业的最大产量7.《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
这种做法的优点是()①改善了土壤结构②培育了土壤微生物③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④改变了土壤酸碱性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8.下列哪项生态系统对于蓄洪防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A.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B.湿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9.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妥当的是()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B.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C.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 D.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10.“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的直接原因主要是()①温度失调②CO2含量增高③02含量减少④生物群落不全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1.“退耕还林还草”是哪种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A.小流域综合治理 B.城市环境工程 C.草原生态恢复工程 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12.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其主导作用体现在()A.城市的一切设施是人制造的 B.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支配作用C.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D.城市中动物、植物不多,分解者功能不强,人是主要种群13.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包括()①阳光②淡水③道路④动物⑤植物⑥房屋⑦商场⑧微生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④⑤⑧ C.①②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⑥⑦⑧14.据统计表明,进人21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A.自然灾害 B.动物病害 C.天敌过多 D.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5.经过十年努力,我国西北防护林带已经初步建立,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其重要意义是()A.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B.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C.建立了畜牧业的生产基地 D.建立了自然保护区16.生物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后,就会破坏生态工程的哪一原理()A.整体性原理 B.系统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工程学原理17.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是()A.多获取农产品 B.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C.使粮食增产 D.减少环境污染18.某些地区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是因为发展中哪一原理失调造成的()A.协调与平衡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系统整体性原理19.无废料生产体系是指()A.废料一产品 B.原料一产品一废料一产品 C.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 D.原料一产品一废料20.微山湖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二十年前这里是碧波万顷、鱼儿满湖、野鸭成群,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象。
二十年来,湖区四周县市的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急增,因而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垃圾涌人该湖。
湖水变得不仅很浑浊,而且腥臭难闻。
据有关专家说,近几年来,微山湖中已消失了一些物种,例如,四鼻孔鲤鱼、野鸭、水螅等。
上述的现象说明的道理主要是()A.掠夺式的开发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B.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C.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D.环境教育缺乏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21.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A.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 B.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清洁生产工艺 C.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 D.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22.人类在生产活动中,要避免大自然的惩罚,应具有的观点和正确做法是()①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法制观念②只有讲究生态效益,才能有稳定的经济效益③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④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⑤保护并大量发展对人类有利的物种,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⑥保护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禁止采伐树木⑦要保护池塘生态系统,应禁止捕鱼⑧加强动物资源保护,首先要禁止任意捕杀动物,再就是要保护好动物生活所需要的自然环境⑨进行自然保护的惟一手段是建立自然保护区⑩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有效手段A.①③④⑤⑦ B.①②④⑧⑩ C.①⑤⑥⑦⑨ D.①②⑤⑦⑨23.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尽管改善了电力和灌溉条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巨大的水库沿岸水草丛生,使血吸虫发病率高达80%~100%,尼罗河下游农田失去了肥源等,这说明该工程()A.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 B.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C.维持了原来的生态平衡 D.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复杂24.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A.投人多,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B.投人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C.投人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D.投人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25.“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
该生态农业模式()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二、非选择题2.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发生不同规模的蝗虫灾害,严重之时,当地的农作物、牧草全都被毁坏,当地政府和农牧民通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杀灭蝗虫,2000年夏季发生虫害时,北方某地却邀请来一批养鸭户,把几十万只鸭放养在虫害严重的草原与农田上,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请以上述实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分析,在上述简便的食物链中,鸭子属于第_____营养级,属于_________消费者。
蝗虫与放养在当地草原上的牛、羊之间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_关系。
(2)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角度上看,临时把鸭子放到草上的措施,干预了草原与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目的是使能量流向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农药灭虫,尽管逐年增加使用农药的浓度,但并没有将蝗虫灭尽,原因之一是通过生存斗争,蝗虫的抗药性__________,这是长期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利用鸭子消灭蝗虫,除了经济上的良好效益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9年,有好事者从英国带了24只家兔放在澳大利亚。
墨尔本动物园中,后来一场大火烧毁了兔笼,幸存的家兔窜入荒野。
现在澳大利亚有野生兔子40亿只,它们与绵羊争饲料,产重破坏了草原,给澳大利亚畜枚业造成了重大损失。
材料二 1999年在我国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为严防危险性有害生物随参展物种传入我国,检疫人员运用了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来狙击生物入侵。
美国众议院于1995年通过一项议案,要求各有关机构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监控,美国政府也正为此酝酿着一个跨部门的监控计划。
(1)兔在澳大利亚属于____________,因其在澳大利亚没有经过漫长的________过程,故兔子在澳洲没有天敌,加之澳洲干燥的气候和丰富的青草,使得野兔能大量繁殖。
(2)野兔的大量繁殖,也是一种生态失衡,因为它严重地破坏了澳大利亚原有的稳定______________结构。
澳大利亚政府为了控制野兔的数量,采用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各种方法,你认为最能效、最安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应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外来物种的引入,不但要看眼前的经济效益,更应认真评估______________效益。
同时,交通的发达和贸易的频繁,为_________________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必须加强边检部门的_____________工作。
4.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农田生态系统有两个突出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其一是蛙类数量的大量减少;其二是鼠害泛滥,虫害频繁,请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类现象体现了生态工程_______________原理的作用,告诫人类要善待自然。
(2)臭氧层的破坏对蛙个体发育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蛙数量减少的人为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尝试“引蛇灭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法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图为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请据图回答:(1)该恢复工程中,①②分别指、措施。
(2)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为什么不是种植农物?。
(3)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
8.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食用菌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成分)。
(2)图示的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_ 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