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研究

摘要:节省自然资源并且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新的建筑设计概念引导人们提出环境系统设计的整体思维模式,取代现有的线性思维模式。本文将对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详细的介绍。

关键字:建筑设计可持续性

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意义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准确的概念,是由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在其1981年出版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社会》一书中提出来的。1983年,在联合国主持下,成立了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该会成立后,就有关环境污染、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报告的关键概念使用,并明确地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范畴,包括经济、生态、社会、人才、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可持续性,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的现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目标,三者应相互协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论、一种运动,具有持续性、整体性、协调性、选

择性等多方面的特征。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即有萌芽,我国传统哲学一直强调“天人合一”、“天人和谐”,力求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一直强调要有长远眼光,为子孙后代着想,即含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

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以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发展,虽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维持了较高的消费水平,带来了财富和文明,但却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使人类处于能源匮乏、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艰难境地。至20世纪70年代初,资源对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体现了出来,西方发达国家也出现了人口剧增、资源危机、环境污染三大问题,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些问题迫使人们从更广泛的视角重新认识发展问题。

“技术悲观论”和“技术乐观论”两派关于资源与发展关系的激烈争论,使更多人在“发展不能以破坏资源环境质量为代价”、“为保护资源环境应当控制人口增长”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使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急剧尖锐起来,不少学者深切地感受到,不论是从实现全球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还是从维护本国发展的长远利益考虑,都必须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在这种现实背景下,1972年的世界环境大会提出了“连续的或持续的发展”的概念;1980年联合国制定的《世界资源保护大纲》

提出了“持续不断发展”的概念。

1.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首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面临着日益突出的矛盾和巨大的压力。尤其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综合国力还不强,科技水平明显落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因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牢固地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从体制、制度、管理、科技进步等方面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大力开发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新科技、新能源、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就是要使经济的发展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

其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战略性调整。这种调整已经不是那种“今年瓜好卖,明年多种瓜”式的临时的、分散的、局部的适应性调整,而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整体协调性的重大调整。

2、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

2.1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建筑的自然采光、通风,注重建筑节能

目前,在建筑业中,空调的滥用是造成环境和能源问题的重要原因。我们一方面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太阳能进行转化,为建筑提供取暖、制冷和生活热水;另一方面必须强调自然通风,因为自然通风可以不消耗不可再生的能源,且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因此,建筑设计时,应将建筑尽可能地与周围气候条件和周围地形,地质状况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自然采光与通风,减少人工照明与机械通风,从而减少物质与能量的消耗。

2.2 采用新材料,发展钢结构

建筑设计师要以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首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力,树立建筑材料循环使用的意识,避免使用破坏环境的建筑材料,以维护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环境。

2.3减少建筑外围的能耗,注重对自然能源的充分利用

除了传统的墙体内保温做法外,还可以对外墙采用外保温的方法,以减弱热桥的影响,提高外墙的保温性能。墙体外侧用玻璃覆盖,两者之间有空隙,透过玻璃进入的太阳能被储存在墙体中,冷空气流经墙体时,被加热后引入室内。这种方法在热带和寒带都有保温隔热作用。

3、生态建筑的发展

为了建筑、城市、景观环境的“可持续”性,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学科开始了人类聚居环境可持续性建设的研究。

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即我们今天的发展应该是“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建筑及其建筑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从而使其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

生态建筑所包含的生态观,有机结合观,地域与本土观,回归自然观等等,都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理论建构部分,也是环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态建筑其实也是绿色建筑,生态技术手段也属于绿色技术的范畴。

4、结语

建筑的发展不能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而应将生态环境优先考虑。建筑设计时,建筑师不仅要考虑建筑的形体美,还必须注重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从生态学的角度探索建筑的美,在努力创造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同时,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黄之全,试述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技术,2010年12月24日。

[2]丁昕,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研究,河南建材,2011年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