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四川省泸州市泸州高级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周练试题(一)(无答案)

四川省泸州市泸州高级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周练试题(一)(无答案)

泸州高中2015级高一下学期语文周练(一)(共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修禊. xì彭殇. shāng 自怨自艾. yì游目骋.怀 chěnB.狼藉. jí慰藉. jì杳.无音信 yǎo 因噎.废食 yēC.癸.丑 guǐ激湍. tuān 流觞.曲水 shāng 熠熠.闪光 yìD.形骸. hái 管弦. xuán 号.啕大哭 háo 情不自禁. j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沧桑煤碳良辰美景无耻澜言吃一堑,长一智B.题词媒介不醒人事书声朗朗丁是丁,卯是卯C.倾泻安详独出心裁可作蓝本为山九仞,功亏一篑D.筹码震撼细水长流佳宾满座出奇不意,攻其不备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多亏老师们的鼎力相助....,同学们顺利地冒雨回到了各自的家中。

B.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把这幅清新淡雅的山水画挂在厅堂,一定会让您的居室蓬荜..生辉..!C.国际足联主席在发布会上对南非成功举办世界杯充满溢美之词....,他说,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南非的组织工作可以得9分。

D.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美国总统说:“我们可以在意见不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朋友关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针对洞庭湖沿岸地区的鼠灾,湖南省防疫部门最近开展了全面的防疫大检查运动,力求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完善疫情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B.建设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意图是缩小城乡距离,进一步推动四川乃至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最好的教育应该使孩子具备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独立的生活能力,将来既能够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够承受人生必然会有的磨难和痛苦。

D.目前在比赛中积分保持领先的丹麦车手拉斯姆森被勒令退出本年环法自行车赛,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8分)1. (2分)(2017·深圳模拟)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猗郁走头无路一往情深别来无样B . 训鸽没精打彩无是生非因祸得福C . 葳蕤宁死不曲游目乘怀破涕为笑D . 肄业逆来顺受赏心乐事溢于言表2. (4分)(2020·安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一次院士沙龙上,科学家们呼吁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下要重视基础研究,尤其是数学领域的研究。

这番讨论可谓直击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______。

近些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当所有人都高呼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欣喜于我们拥有全球多少个“第一次”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愈加________——我们在算法上的创新和发展是不够的。

____________,我国数学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可以说是非常扎实的,但是有多少数学家投入到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中,有多少懂数学又关注人工智能的科学家在潜心进行基础算法的研究?答案并不乐观。

在这一轮人工智能高潮的掀起过程中,()。

无论在什么时候,人工智能实现行业革新、技术突破、产业化推进,都必须以基础算法的突破作为基石。

有人说现在正处在人工智能爆发的_______,如果这种说法可靠的话,那真得要好好想一想,我们是否能够在基础算法和重大基础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痛点突现扪心自问转折点B . 痛点凸现平心而论临界点C . 热点凸现扪心自问临界点D . 热点突现平心而论转折点(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算法起了重要作用,而中国最缺的就是算法B . 算法起了重要作用,而算法是中国最缺的C . 起了重要作用的是算法,而中国最缺的就是算法D . 中国最缺的算法起了重要作用(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人工智能实现技术突破、行业革新、产业化推进,都必须围绕基础算法突破为基石。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1练习:4.11 陈情表A 含解析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1练习:4.11 陈情表A 含解析

11陈情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险衅./河畔.祚薄./薄.饼行.伍/行.年四岁B.床蓐./被褥.陨.首/殒.命应.征/应.门之僮C。

日笃./辱骂.拔擢./濯.足掌握./宠命优渥.D。

盘桓./永恒.逋.慢/晡.时萤.火/茕.茕孑立解析:A项,xìn/pàn,bó/báo,háng/xíng;B项,rù,yǔn,yìng;C项,dǔ/mà,zhuó,wò;D项,huán/héng,bū,yíng/qióng.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躬.亲抚养(亲自)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望)B.门衰祚.薄(福气)夙婴.疾病(缠绕)C。

未曾废.离(废止) 刘病日笃.(病重)D。

晚有儿息.(子)诏书切峻.(严厉)解析:A项,“期”,古代丧服的名称,句中指穿这种丧服的亲族。

答案:A3。

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②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⑤辍耕之.垄上⑥子犯请击之.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③④/②/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①②助词,的.③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⑤动词,到。

⑥代词,他。

答案:A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则刘病日.笃A。

臣具以表闻.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非臣殒首所能上.报D。

历职.郎署解析:例句中的“日",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

C项,名词作状语,向上。

A项,使动用法,使……闻。

B项,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D 项,名词用作动词,担任……职位.答案:C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四川省成都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成都2016-2017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热词。

有人认为,提出供给侧改革表明我们放弃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转向供给学派的主张。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根子在于有些人习惯于照搬套用别人的理论分析自己的实践、解决自己的问题,没有勇气也不善于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

我国以前实行的经济政策并非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属于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主张在经济萧条时通过扩大投资刺激经济,但投资可以是组织工人挖沟再填上这样的无效投资。

而我国前些年的扩大投资,主要是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等,既有利于当期扩大需求,又有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这已经超越了凯恩斯主义。

因为我国作为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经济社会各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投资远未饱和。

现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明显不同于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主张从供给角度分析经济、稳定经济,主张减税,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反对产业政策。

这与我们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产业政策要准”根本不同。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而不是对别人理论、做法的模仿翻新。

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误导社会公众,造成不良后果。

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是问题倒逼。

今天,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远超以往,发展变化之快远超以往。

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大潮奔涌向前;从国内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齐头并进。

应对这种前所未有之大变局,解决全新的经济社会问题,老理论不管用,别人的理论不适用,必须作出自己的创新性理论概括。

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是时代呼唤。

当今时代,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技术信息每两年增加一倍,一个大学一年级学生所学的知识到三年级就有一半会过时。

四川省泸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四川省泸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高2016—2017高一学年末(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一、社科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在没有汽车的古代,有交通法规吗?答案是肯定的。

早在唐朝时,我国就有了指导交通和礼仪的文书——《仪制令》.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颁发了《唐律·仪制令》,其中有一则为:“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

”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交通规则。

《仪制令》兴于唐朝,盛于宋朝,山西省略阳县灵崖寺内就珍藏着这样一块路碑。

宋廷规定,交管部门必须在京城开封及各州的主要交通要道悬挂木牌,并在上面刻上《仪制令》,要求人人遵守.到了南宋时期,这一规定由各州辐射到了各县,悬挂的木牌也换作了易于保存的永久性石碑。

具体来说,古代的交通法规主要有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贱避贵。

即老百姓要让官员先行。

我们由此可以窥见封建王朝的尊卑观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即便在交通法规中也不会忽略这一点;第二个层面,少避长。

即年轻的要主动避让年长者,这体现了尊老爱幼的思想;第三个层面,轻避重。

即负重轻的车要给负重重的车让行,这不仅体现了“礼让为先”的思想,也能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减少交通伤害;第四个层面,去避来。

即出城的要让进城的先行,进城是为了办事,而出城是为了回家,当然得考虑其中的缓急。

由此可见,古代的交通法规重在礼让和文明出行。

另外,交通法规对行车也做了相应的规定,要求靠右行走,这与现代交通规则是完全一样的。

据说,这一规则来源于军队的队列。

在冷兵器时代,士兵的主要武器装备是长矛和刀剑,当两队士兵相遇时,他们肩上的长矛总会误伤别人。

为了避免这种伤害,两队人只好不约而同地分开,都将左边让给对方,自己紧靠右边行走.久而久之,这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演变成了一项重要的交通规则,时至今日,我们依然遵守这一规则。

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人车分流、行人分行的国家。

先秦文献《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序三门。

”意思是说,王城外有三门,三门中有三途,男子靠右行,女子靠左行,车辆从中间行。

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 (阅读题)和第Ⅱ(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答题区域外均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气象上看, “谷雨收寒,茶烟扬晓,又是牡丹时候"。

因此,谷雨节气的第一件事是赏牡丹。

就民俗而言,谷雨祭仓颉的传统千年不辍,今年在陕西白水县仓颉庙,还将举行“字说中国·节传文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系列活动。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之魂,时刻提醒着我们从哪里来,归何处去。

在中华文化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里,仓颉被尊奉为“文字始祖”,世受敬仰。

据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他是黄帝南巡时到了洛南保安阳虚山下,“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这一伟大创造惊得“天雨粟,鬼夜哭,龙亦潜藏”。

其实,中国人之于汉字,有太多附会的神话传说与情感故事。

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说得好:即使有仓颉,“仓颉也不止一个”。

但无论怎样,文字的诞生,揭开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一部文字史,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史、文化史、精神史、心灵史。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

”饶宗颐先生认为,中国靠文字来统一,中国文化是以文字为领导的。

作为历史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见证,一个个方块字,如一块块神奇的“砖”,构建了中华文明的万里长城。

日月为“明”,止戈为“武”,“秦”是集体事禾的农人,“愁”字暗示农民在秋季为即将过冬而愁苦的心情......如此等等,熔铸在汉字里的东方思维方式——象形、指事、会意,积淀了中华文化的哲学观念、思维模式、生活习俗。

四川省成都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2017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 72 分)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马的历史,非常悠久。

甲骨文中就有马的形象。

据史书记载,商周时贵族出行多乘马车或骑马。

贵族死后,作为陪葬的马匹也占据着一席之地。

霍去病墓的石雕群,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无不显示出统治者对马的重视。

也正是马在古时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帝王对良马的喜爱,在客观上促进了“马艺术”发展。

汉武帝不惜重金和发动战争来换取汗血宝马。

马成为汉代绘画和雕塑中经常出现的题材和内容。

唐太宗属马,也特别爱马。

在我国石雕艺术史上,汉代霍去病墓石雕群、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树起了意象造型与写实造型的艺术风格几乎不可逾越的高峰。

同一表现对象的马在各朝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中呈现出各式面貌,虽然霍去病墓石雕群与昭陵六骏这两组马的石雕艺术品是在不同时代的特殊风格下成就了它们各自独特的艺术面貌,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通之处。

一是意象造型与写实造型的统一。

虽然历史上大多把霍去病墓石雕群归为写意的类别,而唐昭陵六骏则被看作写实的代表,但在具体的形象塑造方面,这两种艺术手法相互渗透。

昭陵六骏继承了霍去病墓的创作手法,采用象征手法,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

这两组石雕虽然都刻画的是战马,实质是反映人的勇敢和战争的惨烈。

因此不管是霍去病墓石雕还是昭陵六骏,不仅是对帝王将相的颂歌,也是无数英勇将士的历史丰碑。

霍去病墓纪念性石雕的重要特点,是将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石料的选取相结合,因石而得形,因形而造意,因意而施工。

《马踏匈奴》是霍去病墓石雕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

作品中战马威武雄健,傲然挺立,敌人蜷缩于马下,垂死挣扎,与整个马的轮廓浑然一体。

而在整个雕塑的关键部分,如马下胡人的特征运用线刻和浮雕的手法刻出相对写实的形象。

这样,将大写意与细微写实的造型手法相结合来表现精妙传神的形象。

就马的造型而论,汉马偏于写意,蹄细体肥,外形流畅简洁;唐马偏于写实,注重马体解剖结构的表现。

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试题(扫描版)

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试题(扫描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答案1.答案:⑴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⑵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⑶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⑷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基本理解能力。

各项解释如下:A项中的“使”为“出使”;B项中的“更”为“改变”;D项中的“决”是通假字“诀”,“辞别”。

各项均为多义词,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理解。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用法。

各项理解如下:A项第一个为音节助词,无意义;第二个为结构助词“的”; C项第一个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第二个也是连词,表原因;D项第一个为介词“在”,第二个为介词“到”。

B项均为助词,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4.【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例句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

A项为判断句,C项为定语后置句句),D项为被动句。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点文言实词的基本理解能力。

C项的“逆”为“迎”、“迎接”。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能力。

综合考查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能力。

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重点考查筛选信息、归纳要点。

A、B、C、D各项分别对应第1、2、3、4段的内容,D项的错误在于曲解原义,“高丽大将泉男生率众内附”并非佯装归附,也并未与弟弟里应外合,袭击庞同善。

8.(1)译文:薛仁贵仗着自己骁勇,想建立奇功,于是改变自己衣服的颜色,穿着白色的衣服。

(“恃”“异”各1分,句意通顺1分)(2)译文:敌人听说薛仁贵被再次起用担任将军,(因为)一向惧怕他的威名,(所以)全部逃亡溃散,不敢抵挡他。

(“惮”“当”各1分,句意通顺1分)参考译文:薛仁贵,绛州龙门人。

贞观末年,唐太宗亲自征讨辽东,薛仁贵拜见张士贵应征招募,请求跟从行军。

到了安地,郎将刘君昂被敌人围困,情况非常紧急,薛仁贵去前去解救,飞马直往前冲,自己斩杀了敌人的一员将领,敌人都恐惧薛仁贵而降伏,于是薛仁贵出名了。

泸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水平测试试卷

泸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水平测试试卷

泸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水平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6高一上·福建期中)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彳亍酝酿惺忪陨身不恤B . 惩创戮没苍茫破滏沉舟C . 碟血横亘污蔑长歌当哭D . 云霄桀骜窒息不胜杯杓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这篇文章引用了许多可靠的材料,深文周纳,令人信服。

B . 横额上写着龙腾虎跃四个大字:与时俱进。

C . 怪了,我的文具盒怎么突然不见了呢?难道会不翼而飞!D . 我们的立场很鲜明,对于台独的言论不赞一词,对台独的行为更是坚决反对。

3. (2分) (2017高一下·太原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

B . 蔡元培广罗人才,各派人物云集京师大学堂,北大一时既是新文化成长的园地,又是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场所。

C . 提起蜀汉亡国,有人认为是刘禅懦弱无能、庸碌昏聩所致。

这也是过分苛求。

D .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壮大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发展和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4. (2分)对下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鲁迅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作品是《狂人日记》,它被看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B . 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一件小事》《故乡》《社戏》《阿Q正传》均收录在《呐喊》中。

C . 象征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主观表现而轻客观描写;暗示多于解释;大量运用通感、自由联想、暗示等手法;神秘主义、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明显。

D . 杂文,一般以议论为主,以短小、活泼、锋利、隽永为特点,是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的文艺性论文,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2016——2017学年度(下期)高一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下期)高一答案

南充市2016 ------- 2017学年度(下期)教学质量监测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1. C (3 分)2. D (3分)(根据“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可得知ABC正确。

但文中并没有说“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之间不存在矛盾”)3. D (3分)(A项在第二段,少了“可能”,太绝对;B项在第五段最后一句“最合乎这些要求的职业,并不一定是最高的职业” :C项在第八段,“如果这些职业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们能够为它们的支配思想牺牲生命、竭尽全力”两句是并列的假设条件,而选项加了一个“使” 让两句变成了条件关系)4. B (3分)(“行动描写”应该是“心理描写”)5. (5分)比喻(1分),将小镇比作蛋壳,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故乡孕育了“我”的壮志和梦想,留下了温暖和亲切。

(1分)为下文写“我”离开故乡去追寻梦想、实现壮志作铺垫,(1分)抒发了“我”对故乡的热爱、感激和依恋之情。

(2分)6. (6 分)①明确写作的主要内容是“我”心中的故乡在“风”中的变迁。

②与结尾相呼应,委婉地表达了“我”对故乡的依恋和故乡在时代变迁中,渐渐摇落了那份祥和与质朴后我内心的失落等复杂情绪。

③揭示全文的线索,文章围绕“我”对故乡的所见所感展开,在记叙描写中,表达了对故乡变化的深切关注。

(每点2分,共6分,意对即可)7. C (3分)(A “材料二对中国电影不够好的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不准确,材料二主要通过分析《摔跤吧,爸爸!》取得成功的原因,并与中国电影对比,从而指出中国电影存在的主要问题。

B “新闻评论并不要求时效性”错误。

D材料一“无褒贬”表述不准确,事实的选择就寓有褒贬;材料三对电影中爸爸的做法是赞同的。

)8. AE (5分)(B材料二中作者所说的话是希望人们要不断尝试,而不是要父母提前为孩子规划;C项因果关系不成立;D “写在纸媒上就不够得体”的判断过于武断,用语得体与否,要综合考虑说话对象、场合、内容等各种因素)(只选对一项给2分,两项都选对给5分)9. (4分)①不盲目追求大场面、特效、小鲜肉等。

四川省遂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遂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遂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带一路涉及的很多国家处在全球最为严重的争端地带。

其中中东中亚段国家都不是单一民族或单一教派的伊斯兰国家,而是多民族多教派的国家。

从古丝绸之路的地理分布看,沿线各个国家虽有自身的文明传统,但是以中巴经济走廊文明圈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文明圈是一个没有太多异质文明的组合体。

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在内的广大丝绸之路国家都是非西方文明国家,这些国家都更强调文化的亲缘性和共同的历史命运。

由于一带一路文明圈是一个独特的跨多种文化的文明体系,所以它需要一个具有包容性和普遍性的意识形态支撑,这里的包容性和普遍性指政治和文化多极化并尊重历史和传统。

一带一路文明圈不从单一的意识形态和宗教出发,不鼓励引发冲突和暴力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

一带一路文明圈只有回归复兴古丝绸之路多样化的文化,才会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和平共处,才不会发生文明的冲突,从而保证一带一路的安全畅通。

中国需要通过一带一路文化的建设,造就一个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规划和贸易大道规划相适应的文化共同体。

在这个文明圈内,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部落的认同感、凝聚力、自尊心和创造力,整合丝绸之路文明圈内的无限资源,让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惠及丝绸之路文明圈的全体人民。

四川省内江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内江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内江市2017年春季高一下期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传统艺术品中,竹刻是很特别的一路。

说它特别,是因为其材质野贱,山前屋后,随处可见,生不择时,长不择地。

它不像紫檀黄花梨沉香那么珍贵,也不若象牙犀角那么稀有。

与翡翠白玉黄金精铜相比,似乎更不值得一提。

但是,明清以后,及至当代,上档次的竹刻艺术品,在收藏界受到的重视,却是令人感到诧异的。

这是因为,竹子虽然材料并不名贵,但是,经由艺术家雕刻,便点石成金,脱胎换骨。

中国人利用竹子的历史很悠久,在竹子上刻字,几乎是在文字出现之初,如竹简。

但是,真正沾上艺术两字,也就是说,以竹为材,以刀代笔,刻一些文人趣味的诗文图画,还是始于明代。

这与古人的写诗作画一样,并非职业,无关生计,只是寄情于竹,为书斋增添雅趣而已。

或者就是朋友之间往唱和,投桃报李。

这就决定了竹刻从一开始,便是高雅脱俗之物。

它与书画金石诗文简直就是一回事,只是书写刻画的载体不同罢了。

同样的一张纸,苏东坡写了字,或者齐白石作了画,跟普通人在上面涂鸦,价值当然相去十万八千里。

这样看,文人竹刻贵过黄金,也就不难理解了。

与书画同理,其实许许多多的竹刻,不管是笔筒还是臂搁,还是香筒、扇骨,真正好的、有价值的,也毕竟少数。

即使是在明代晚期,以及清朝康雍乾三代,真正优秀的竹刻艺术品,也只是出于性孤格高、学养深厚、能诗善画,并且对竹子有特别的理解,而用刀又有过人之处的那一小部分文人之手。

到了清中以后,坊间工匠开始大量制作竹雕,粗制滥造之风日甚。

时至今日,文玩兴盛,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竹刻看似繁荣,其实到处都是心浮气躁品格低下的产品,离竹刻清高雅逸的精神越越远。

其实,说竹子野贱材料易得,也不尽然。

竹子到处都有,确实不假,但真正能够用制成文房艺术品的,却少之又少。

竹人取竹,可是每年的大事。

大雪初霁,山道崎岖,尘嚣甚远,竹林静穆。

虽满眼修竹,却皆不可用。

四川省南充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四川省南充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节日无论今古,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功能,就是调节民众生活。

由于古今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古今节日形态又有着明显的差异。

②古今节日都注意节日在一年中的适度分布,如一、三、五、七、九月的节日排列,以适应个人与社会的需要,但节期选择的观念古今有着根本的区别。

古代社会以农耕为主,人们靠天吃饭,人们注意自然时序与人文节序的时应,节日是人们划分时间段落的特定标志.人们依据它安排自己的生产与生活。

现代节日以现代社会文化体系为基础,在节期选择上已很少或不再考虑自然物候变化.是一种纯粹的社会选择。

现在,即使是传统节日.人们也只是继承了它的形式以及它与当代社会能够适应的内容。

③古今节日也注重人们的身心调节。

但传统节日主要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希望通过各种节日庆典与仪式取得与自然的沟通。

因为在传统观念中,自然属特定神灵的支配,人们生产是否丰收.身体是否康健,事业是否发达,子嗣是否兴旺,都仰靠神灵的荫庇。

中国传统节日从其起源看几乎都与神灵信仰有关,如元日驱山臊恶鬼、五月五祭水神等,神灵信仰成为传统节俗的中心项目。

人们通过传统节俗活动密切了人神之间的联系,获得一种身心的放松和精神自足。

④而现代,人们面对的是社会,人们需要调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现代节日的主题是以公共活动的方式.实现人们之间的情感沟通。

通过节日这个人们共享的文化“平台”,密切社区成员乃至民族成员的联系.并展示民众的生命活力。

很多节日还保留了传统形式,但其民俗内容已演化为一般误乐性质.娱乐是当代节日的主导原则。

如壮族的三月三,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都成为欢乐的群众集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2016-2017高一学年末(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一、社科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在没有汽车的古代,有交通法规吗?答案是肯定的。

早在唐朝时,我国就有了指导交通和礼仪的文书——《仪制令》。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颁发了《唐律·仪制令》,其中有一则为:“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

”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交通规则。

《仪制令》兴于唐朝,盛于宋朝,山西省略阳县灵崖寺内就珍藏着这样一块路碑。

宋廷规定,交管部门必须在京城开封及各州的主要交通要道悬挂木牌,并在上面刻上《仪制令》,要求人人遵守。

到了南宋时期,这一规定由各州辐射到了各县,悬挂的木牌也换作了易于保存的永久性石碑。

具体来说,古代的交通法规主要有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贱避贵。

即老百姓要让官员先行。

我们由此可以窥见封建王朝的尊卑观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即便在交通法规中也不会忽略这一点;第二个层面,少避长。

即年轻的要主动避让年长者,这体现了尊老爱幼的思想;第三个层面,轻避重。

即负重轻的车要给负重重的车让行,这不仅体现了“礼让为先”的思想,也能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减少交通伤害;第四个层面,去避来。

即出城的要让进城的先行,进城是为了办事,而出城是为了回家,当然得考虑其中的缓急。

由此可见,古代的交通法规重在礼让和文明出行。

另外,交通法规对行车也做了相应的规定,要求靠右行走,这与现代交通规则是完全一样的。

据说,这一规则来源于军队的队列。

在冷兵器时代,士兵的主要武器装备是长矛和刀剑,当两队士兵相遇时,他们肩上的长矛总会误伤别人。

为了避免这种伤害,两队人只好不约而同地分开,都将左边让给对方,自己紧靠右边行走。

久而久之,这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演变成了一项重要的交通规则,时至今日,我们依然遵守这一规则。

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人车分流、行人分行的国家。

先秦文献《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序三门。

”意思是说,王城外有三门,三门中有三途,男子靠右行,女子靠左行,车辆从中间行。

《大唐新语·厘革》亦载:“城门入由左,出由右。

”意思是说,进城的人必须靠左行走,而出城的人必须靠右行走。

这一规定既方便了守城官兵对行人进行检查,又避免了行人间的拥挤和碰撞,后人称之为“公私便焉”。

有了交通法规,但如果人们不遵循怎么办呢?对此,古人自有应对的方法。

《唐律疏议·违令》中记载:“令有禁制,谓《仪制令》‘行路贱避贵、去避来之类,此是‘令有禁制,律无罪名,违者得笞五十。

”《杂律》中亦载:“诸违令者,笞五十,别式减一等。

”由此可见,古代对交通违法的处理十分严厉,虽然不会被扣分,但屁股通常会被打开花。

想想就让人害怕,谁还敢去肇事,难怪杜甫会留下“忆昔开元全盛日,九州道路无豺狼”的佳句。

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的交通法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兴于唐朝,盛于宋朝的《唐律·仪制令》是指导交通和礼仪的文书,里面记载了我国最早的交通规则。

B.“凡行路巷街,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这些交通法规表明了古代十分重视礼让和文明出行的礼节。

C.古代交通法规对行车做了靠右行走的规定,这一规则可能是来源于军队的队列,今天我们依然在遵守。

D.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人车分流的国家,先秦文献《考工记》和《大唐新语·厘革》对此均有明确记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太宗李世民颁发的《唐律·仪制令》在南宋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时的人们必须遵守交管部门刻在木牌上的《仪制令》。

B.贱避贵就是指奴仆及百姓等要给主人、官吏等让路,这是带有封建等级色彩的交通法规,对于今天的我们没有多少借鉴意义。

C.靠右行走的交通规则可能是在冷兵器时代逐渐形成的,为避免士兵肩上的长矛误伤别人,两队人行进时都将左边让给对方。

D.“忆昔开元全盛日,九州道路无豺狼”这一诗句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交通违法的处理很严厉,人们不敢随意去肇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没有汽车,但有体现尊老爱幼和“礼让为先”思想的交通法规,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减少交通伤害。

B.所谓“行人分行”在先秦是指男子靠右行,女子靠左行,在唐代是指进城的人必须靠左行走,而出城的人必须靠右行走。

C.从《唐律疏议·违令》以及《杂律》中记载的“违者得笞五十”和“笞五十”等条令中可以看出唐代十分完善的处罚制度。

D.本文引用了很多古代交通法规的条文,一方面让全文的内容更加充实,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二、古诗文阅读(39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4-7题(17分)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shāo)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yín)。

其上,为睥(pì)睨(nì)梁欐(lì)之形;其旁出堡坞(wù),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

其疏数(cù)偃(yǎn)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gēng)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①,神者倘(tǎng)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②?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是二者,余未信之。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①“又怪其”四句:又奇怪“造物者”不把小石城山安排在中原,反而陈设在这偏僻的蛮夷地区,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这确实是徒劳而无功用的。

更,gēng音,经历。

售其伎,显露其技艺。

伎,通“技”。

售,出售,这里是显露的意思。

②“神者”二句:神灵的造物者大概不应该这样做吧,那么造物者就果真没有吧?”傥(tǎng),通“倘”。

或许,大概。

不宜,不应该。

如是,如此,指“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的现象。

果,真的。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群贤.毕至贤:贤能B.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C.其一西.出西:向西D.良久乃已.已:停止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亦犹今之.视昔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B. 当其.欣于所遇其.响之激越C. 引以为.流觞曲水愈以为.诚有D.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投以.小石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影响深远。

书法史上“苏(苏轼)王(王羲之)米(米芾)蔡(蔡襄)”齐名。

B.序也作“叙”或称“引”,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

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可以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

C.《兰亭集序》最后一段从理论上说清了所以要编《兰亭集》的原因。

最后一句,交代了写序的目的,引起后人的感怀。

文字收束得直截了当,其中的情思却绵绵不绝。

D.《小石城山记》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记叙了旅途见闻和山川景物,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抒发了他贬逐永州游历自然时心中的感慨,构成了文章的写景和议论两段。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分)译文:(2) 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4分)译文:(二)文言文断句(4分)8.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断8处(4分)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苏洵《六国论》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9~10题(10分)桃花罗隐①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

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

②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①罗隐:唐末文学家,少时即负盛名。

因其诗文好抨击时政,讥讽公卿,故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

②文君酒:语出‚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故事。

宋玉墙: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惑阳城,迷下蔡。

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9.下列对诗句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暖触衣襟漠漠香”,用拟人手法,写桃花不仅带给人花香,还带给人温暖。

B.“间梅遮柳不胜芳”,用对比手法,以梅、柳衬托桃花的美不胜收。

C.颔联虚实结合,既写眼前桃花的红艳,又借用典故写桃花带给人的遐想。

D.颈联写因风雨而游人寥寥,让人迟疑怅恨,倍感凄凉。

E.诗歌末句写作者因桃花倍受东风摧残而生的无尽悲伤。

10.这首诗一、二两联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对诗人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1)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2)屈原在《离骚》中直接表达自己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两句写苏子与客在浩瀚无涯的茫茫江面上,乘着一叶扁舟,随波任意飘荡的情形。

(4),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5)《归园田居》中“,”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俗不合的性格,也是诗人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三、散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因整容而毁容的故乡王开岭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只能指认和珍藏一个故乡,且故乡的信息又是各自独立、不可混淆的,那么,面对千篇一律、形同神似的城市,我们还有使用“故乡”一词的勇气和依据吗?我们还有抒情的心灵基础吗?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它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哪怕蛛丝马迹,哪怕一井、一石、一树……否则,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何以肯定此即魂牵梦萦、藏有童年的地方?如果眼前的事物与记忆完全不符,往事的青苔被抹干净,没有一样东西提醒自己曾经与之朝夕相处……它还能让你激动吗?还有人生地点的意义吗?那不过是个供地图使用、供言语消费的地址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