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分布表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61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期望与方差1

61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期望与方差1

61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期望与⽅差1如皋市薛窑中学2011届⾼三理科数学⼀轮复习61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期望与⽅差【考点解读】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A;超⼏何分布:A;条件概率及相互独⽴事件:A;n次独⽴重复试验的模型及⼆项分布:B;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差:B【复习⽬标】1?了解取有限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了解分布列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会求某些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2?了解超⼏何分布及其导出过程,并能进⾏简单的应⽤。

3?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的概念( 对条件概率的应⽤题不作要求 )。

4 ?理解n次独⽴重复试验的模型及⼆项分布,并能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了解取有限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差的意义,会根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出期望值、⽅差。

活动⼀:基础知识1. 随机变量:1) 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法:。

2. 随机变量分布列的定义:假定随机变量X有n个不同的取值,它们分别是X1,X2丄X n且P(X=x i)=p i ,i=1,2, -n,①称①为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列,简称X 的分布列3. 概率分布表将①⽤表的形式表⽰如下:4. 分布列的性质:概率分布列中P(i 1,2L n)满⾜以下两个条件:(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两点分布如果随机变量X只取两个可能值_0 和__________ 1 ___ ,则称该随机变量X服从0-1分布或两点分布并记为X?0-1或X?两点分布.其概率分布表为:其中⼁min{ M , n},且n N,M N,n,M,N N .称分布列(2)说明:①超⼏何分布的模型是不放回抽样;②超⼏何分布种的参数是(n, M , N);③记号H (r; n, M , N)中各个字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n 次独⽴重复试验定义:⼀般地,由n 次试验构成,且每次试验相互独⽴完成,每次试验的结果仅有两种对⽴的状态即A 与A ,每次试验中P(A) p 0,我们将这样的试验称为n 次独⽴重复试验.思考:n 次独⽴重复试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项分布定义:(1 )在n 次独⽴重复试验中,事件 A 恰好发⽣k ( 0 k n )次的概率为(2)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P(X k) C ;p k q n k ,0 p 1, p q 1,k 0,1,2丄n ,则称X 服从参数为n, p 的⼆项分布,记作 X ~ B n, p . 9.随机变量的均值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般地,则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随机变量X 的均值或数学期望,记为E(X)或其中X i 是随机变量X 的可能取值,p 是概率,P i 0,i 1,2,L , n, P 1P 2 L ⼏110.随机变量的⽅差与标准差 (1 )定义: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则(X E(X))2描述了 X i (i 1,2丄,n)相对于均值E(X)的偏离程度. n⽽ V(X) (x EX)2p ii 1为这些偏离程度的加权平均,刻画了随机变量与其均值 E(X)的平均偏离程度,我们称 V(X)为随机变量X 的⽅差,其算数平⽅根为随机变量 X 的标准差. (2)⽅差的意义:⽅差是⼀个常⽤来体现随机变量 X 取值分散程度的量,如果 V(X)值⼤,表⽰X 取值分散程度⼤,E(X)的代表性差;⽽如果V(X)值⼩,表⽰X 取值分散程度⼩,E(X)的代表性好.(3 )离散型随机变量⽅差的计算:n①利⽤定义计算: V(X)X i 2 P i 2,其中P i 是X 的分布列.i 1②利⽤公式计算:V(X)E(X 2)(E(X))2.活动⼆:基础练习1 .袋中有⼤⼩相同的红球 6个、⽩球 5个,从袋中每次任意取岀1个球,直到取岀的球是⽩球时为⽌,所需要的取球次数为随机变量,则的可能值为答案 1 , 2,…,7为超⼏何分布列.如果随机变量(n, M,N)的超⼏何分布,记为并将P(Xr n r C M C N Mr)"C —JC NX 的分布列为超⼏何分布列,则称随机变量 X ~ H(n ,M ,N),0,1,2,L ,l 记为 H (r; n,M, N)X 服从参数为2.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P (X=i)=丄 (i=1, 2, 3),则P (X=2)= .2a ----------------- 答案133?如果?B 15,丄,则使P ( =k)取最⼤值的k值为4 --------------答案3或44. 已知的概率分布则在下列式⼦中,① E ( ) =- 1;② V (3)=空;③ P( =0)= 1 .273正确的个数是.答案25.已知的分布列为=-1,0,1,对应P=!.2,1 , 1,且设=26 3+1,则的期望是答案236.甲、⼄两⼈轮流投篮直⾄某⼈投中为⽌,已知甲投篮每次投中的概率为0.4,⼄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0.6,各次投篮互不影响.设甲投篮的次数为,若⼄先投,且两⼈投篮次数之和不超过4次,求的概率分布.解因为⼄先投,且次数之和不超过4次,所以,甲投篮次数的随机变量可以是0, 1,2三个.由于⼄先投,若⼄第⼀次就投中,则甲就不再投,/? P ( =0) =0.6.当=1时,它包含两种情况.第⼀种:甲第1次投中,这种情况的概率为P1=0.4 X 0.4=0.16.第⼆种:甲第1次未投中,⼄第2次投中,这种情况的概率为P2=0.4 X 0.6 X 0.6=0.144 , /? P ( =1) =P!+P2=0.304.当=2时,投篮终⽌,/? P ( =2) =0.4 X 0.6 X 0.4=0.096.的概率分布为2活动三:典型例题例1某商场举⾏抽奖促销活动,抽奖规则是:从装有9个⽩球、1个红球的箱⼦中每次随机地摸出⼀个球,记下颜⾊后放回,摸出⼀个红球可获得奖⾦10元;摸出两个红球可获得奖⾦ 50元.现有甲、⼄两位顾客,规定:甲摸⼀次,⼄摸两次,令 X 表⽰甲、⼄两⼈摸球后获得的奖⾦总额 .求: (1) X 的概率分布; (2) X 的均值.9 19P(X =50)=兀X 孑=贡故X 的概率分布为X0 10 20 50 60 P729 243 18 9 1 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729 243 1891⑵ E (X ) =0X 帀+10X r^+20X 茴+50X 贡+60X 贡=3?3(元).⽴的,并且概率都是 1.3(1 )设X 为这名学⽣在途中遇到红灯的次数,求 X 的分布列;设Y 为这名学⽣在⾸次停车前经过的路⼝数,求 Y 的概率分布;(3 )求这名学⽣在途中⾄少遇到⼀次红灯的概率解 (1)将通过每个交通岗看做⼀次试验,则遇到红灯的概率为 1,且每次试验结果是相互独⽴的,故 X ?B ( 6,3所以X 的分布列为kP (X=k ) = C (5 - 35分(1) 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0,20,50,60.9 P (X=0)=— 10 3= 7291 000P (X=10) =— X10 9 10 + — X C 2X — X10 109 = 2431 000P(X=20)=10 C2 X丄X ?=旦10 10 1 000P(X=60)=110311 000 例2 ⼀名学⽣每天骑车上学,从他家到学校的途中有6个交通岗,假设他在各个交通岗遇到红灯的事件是相互独2 6,k=0,1,2, 3,4, 5,6.(2)由于Y表⽰这名学⽣在⾸次停车时经过的路⼝数,显然Y是随机变量,其取值为0, 1, 2, 3, 4, 5.其中:{Y=k} (k=0, 1, 2, 3, 4, 5)表⽰前k个路⼝没有遇上红灯,但在第k+1个路⼝遇上红灯,故各概率应按独⽴事件同时发⽣计算.k2P (Y=k)=-3⽽{ Y=6}表⽰⼀路没有遇上红灯,26 故其概率为P (Y=6)=-.38分因此Y的概率分布为:Y0123231121212P——■—3333333Y456456P 12122 33333(3)这名学⽣在途中⾄少遇到⼀次红灯的事件为{X> 1}={ X=1 或X=2 或…或X=6},分所以其概率为6P (X> 1) = P(X k) 1 P(X o)k 16=1- 2= 665?0.912.3 729分例3 甲、⼄两个野⽣动物保护区有相同的⾃然环境,且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致相等,⽽两个保护区每个季度发现违反保护条例的事件次数的概率分布分别为0123P0.30.30.20.212 分1416试评定这两个保护区的管理⽔平 . 解甲保护区的违规次数的数学期望和⽅差为E( )=0 X 0.3+1 X 0.3+2 X 0.2+3 X 0.2=1.3;V()=(0-1.3)2X 0.3+(1-1.3)2X 0.3+(2-1.3)2X 0.2+(3-1.3)2X 0.2=1.21.⼄保护区的违规次数的数学期望和⽅差为E( )=0 X 0.1+0.5+2 X 0.4=1.3;V( )=(0-1.3) 2X 0.1+(1-1.3) 2X 0.5+(2-1.3) 2X 0.4=0.41.因为E( )=E(), V( ) >V(),所以两个保护区内每个季度发⽣的违规事件的平均次数相同,但甲保护区的违规事件次数相对分散和波动,⼄保护区内的违规事件次数更集中和稳定.活动四:⾃主检测答案 p (1-p )2.若某⼀射⼿射击所得环数 X 的概率分布如下:则此射⼿“射击⼀次命中环数 X > 7"的概率是 ____________ .3 .设 ?B ( n, p ),若有E( )=12 , V( )=4,则n 、p 的值分别为答案18,24.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为:5. 有甲、⼄、丙、丁四名⽹球运动员,通过对过去战绩的统计,在⼀场⽐赛中,甲对⼄、丙、丁取胜的概率分别为 0.6,0.8,0.9.(1) 若甲和⼄之间进⾏三场⽐赛,求甲恰好胜两场的概率;(2) 若四名运动员每两⼈之间进⾏⼀场⽐赛,求甲恰好胜两场的概率; (3) 若四名运动员每两⼈之间进⾏⼀场⽐赛,设甲获胜场次为,求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解 (1)甲和⼄之间进⾏三场⽐赛,甲恰好胜两场的概率为 P=c 3 X 0.6 2X 0.4=0.432.(2)记“甲胜⼄”,“甲胜丙”,“甲胜丁"三个事件分别为A ,B ,。

高中数学复习概率统计题型归纳与讲解03 频率分布直方图

高中数学复习概率统计题型归纳与讲解03 频率分布直方图

高中数学复习概率统计题型归纳与讲解专题3频率分布直方图例1.要调查某地区高中学生身体素质,从高中生中抽取100人进行跳高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现从成绩在[120,140)之间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5人,应从[120,130)间抽取人数为b,则()A.a=0.2,b=2B.a=0.025,b=3C.a=0.3,b=4D.a=0.030,b=3【解析】解:由题得10×(0.005+0.035+a+0.020+0.010)=1,所以a=0.030.在[120,130)之间的学生人数为:100×10×0.030=30人,在[130,140)之间的学生人数为:100×10×0.020=20人,在[120,140)之间的学生人数为:100×(10×0.030+0.020)=50人,又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120,140)之间的学生50人中抽取5人,即抽取比例为:110,所以成绩在[120,130)之间的学生中抽取的人数应,30×110=3,即b=3,故选:D.例2.从某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中随机抽取100件,测量这些产品的一项质量指标值,由测量表得如下频数分布表:质量指标值分组[70,80)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频数 14 20 36 18 12估计这种产品质量指标值的平均数为(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A .100B .98.8C .96.6D .94.4【解析】解:平均数x →=0.14×75+0.20×85+0.36×95+0.18×105+0.12×115=94.4.故选:D .例3.“新冠肺炎”席卷全球,我国医务工作者为了打好这次疫情阻击战,充分发挥优势,很快抑制了病毒,据统计老年患者治愈率为71%,中年患者治愈率为85%,青年患者治愈率为91%.如果某医院有30名老年患者,40名中年患者,50名青年患者,则估计该医院的平均治愈率是( )A .86%B .83%C .90%D .84%【解析】解:利用求加权平均数的公式解得:30×71%+40×85%+50×91%30+40+50=0.84=84%,故选:D .例4.已知样本数据x 1,x 2,…,x n (n ∈N *)的平均数与方差分别是a 和b ,若y i =﹣2x i +3(i =1,2,…n ),且样本数据y 1,y 2,…,y n 的平均数与方差分别是b 和a ,则a ﹣b =( )A .1B .2C .3D .4【解析】解:由题意得:{−2a +3=b a =4b ,解得:{a =43b =13,故a ﹣b =1, 故选:A .例5.下面定义一个同学数学成绩优秀的标志为:“连续5次考试成绩均不低于120分”.现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连续5次数学考试成绩的记录数据(记录数据都是正整数):①甲同学:5个数据的中位数为127,众数为120;②乙同学:5个数据的中位数为125,总体均值为127;③丙同学:5个数据的中位数为135,总体均值为128,总体方差为19.8.则可以判定数学成绩优秀同学为( )A .甲、乙B .乙、丙C .甲、丙D .甲、乙、丙【解析】解:在①中,甲同学:5个数据的中位数为127,众数为120,所以前三个数为120,120,127,则后两个数肯定大于127,故甲同学数学成绩优秀,故①成立;在②中,5个数据的中位数为125,总体均值为127,可以找到很多反例,如:118,119,125,128,145,故乙同学数学成绩不优秀,故②不成立;在③中,5个数据的中位数为135,总体均值为128,总体方差为19.8设x 1<x 2<x 3<x 4,则丙的方差为15[(x 1﹣128)2+(x 2﹣128)2+(x 3﹣128)2+(x 4﹣128)2+(135﹣128)2]=19.8, ∴(x 1﹣128)2+(x 2﹣128)2+(x 3﹣128)2+(x 4﹣128)2=50,∴(x 1﹣128)2≤50,得|x 1﹣128|≤5,∴x 1≥128﹣5>120,∴丙同学数学成绩优秀,故③成立.∴数学成绩优秀有甲和丙2个同学.故选:C .例6.若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x =3,方差s 2=1,则数据2x 1+3,2x 2+3,…,2x n +3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A.6,6B.9,2C.9,6D.9,4【解析】解:由题意若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x=3,方差s2=1,可得x1+x2+…+x n=3n,则:2x1+3+x2+3+…+x n+3=2(x1+x2+…+x n)+3n=9n,所以数据2x1+3,2x2+3,…,2x n+3的平均数为9.又S2=1n[(x1﹣3)2+(x2﹣3)2+…+(x n﹣3)2]=1,所以[(x1﹣3)2+(x2﹣3)2+…+(x n﹣3)2]=n,所以1n [(2x1+3﹣9)2+(2x2+3﹣9)2+…+(2x n+3﹣9)2]=4n[(x1﹣3)2+(x2﹣3)2+…+(x n﹣3)2]=4,则数据2x1+3,2x2+3,…,2x n+3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9,4.故选:D.例7.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老旧小区的改造及管理已经引起了某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了解本市甲,乙两个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住户对其服务的满意程度,现从他们所服务的小区中随机选择了40个住户,根据住户对其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得到A区住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B 区住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表.B区住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表满意度评分分组[50,60)[60,70)[70,80)[80,90)[90,100]频数4610128(Ⅰ)在图2中作出B区住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并通过频率分布直方图计算两区住户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及分散程度(其中分散程度不要求计算出具体值,给出结论即可);(Ⅱ)根据住户满意度评分,将住户和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满意度评分低于70分,评定为不满意;满意度评分在70分到89分之间,评定为满意;满意度评分不低于90分,评定为非常满意.试估计哪个地区住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若是要选择一个物业公司来管理老旧小区的物业,从满意度角度考虑,应该选择哪一个物业公司?说明理由.【解析】解:(Ⅰ)作出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B区住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A区住户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为45×0.1+55×0.2+65×0.3+75×0.2+85×0.15+95×0.05=67.5;B区住户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为55×0.1+65×0.15+75×0.25+85×0.3+95×0.2=78.5.通过比较两区住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B区住户满意度评分比较集中,而A 区住户满意度评分比较分散.(Ⅱ)记D表示事件:“A区住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记E表示事件:“B区住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则P(D)=(0.010+0.020+0.030)×10=0.6,P(E)=(0.010十0.015)×10=0.25,所以A区住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较大.若是要选择一个物业公司来管理老旧小区的物业,从满意度等级为满意来考虑,应该选择乙物业公司来为小区服务,这样的话小区住户满意度会高一些.例8.某校在一次期末数学测试中,为统计学生的考试情况,从学校的2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的考试成绩,被测学生成绩全部介于65分到145分之间(满分150分),将统计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八组:第一组[65,75),第二组[75,85),……第八组[135,145],如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1)求第七组的频率,并完成频率分布直方图;(2)用样本数据估计该校的2000名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表该组数据平均值);(3)若从样本成绩属于第六组和第八组的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求他们的分差的绝对值小于10分的概率.【解析】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第七组的频率为:1﹣(0.004+0.012+0.016+0.030+0.020+0.006+0.004)×10=0.08.完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2)用样本数据估计该校的2000名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平均分为:70×0.004×10+80×0.012×10+90×0.016×10+100×0.030×10+110×0.020×10+120×0.006×10+130×0.008×10+140×0.004×10=102.(3)样本成绩属于第六组的有0.006×10×50=3人,样本成绩属于第八组的有0.004×10×50=2人,从样本成绩属于第六组和第八组的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基本事件总数n=C52=10,他们的分差的绝对值小于10分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C32+C22=4,∴他们的分差的绝对值小于10分的概率p=mn=410=25.例9.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x,用水量不超过x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x的部分按议价收费.下面是居民月均用水量的抽样频率分布直方图.①求直方图中a的值;②试估计该市居民月均用水量的众数、平均数;③设该市有30万居民,估计全市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吨的人数,并说明理由;④如果希望85%的居民月均用水量不超过标准x ,那么标准x 定为多少比较合理?【解析】解:①由概率统计相关知识,各组频率之和的值为1,∵频率=(频率/组距)*组距,∴0.5×(0.08+0.16+0.4+0.52+0.12+0.08+0.04+2a )=1,解得:a =0.3,∴a 的值为0.3;②由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该市居民月均用水量的众数为2+2.52=2.25(吨),估计该市居民月均用水量的平均数为:0.5(0.25×0.08+0.75×0.16+1.25×0.3+1.75×0.4+2.25×0.52+2.75×0.3+3.25×0.12+3.75×0.08+4.25×0.04)=2.035(吨).③由图,不低于3吨人数所占百分比为0.5×(0.12+0.08+0.04)=12%,∴全市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吨的人数为:30×12%=3.6(万);④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月均用水量低于2.5吨的频率为:0.5×(0.08+0.16+0.3+0.4+0.52)=0.73<85%,月均用水量低于3吨的频率为:0.5×(0.08+0.16+0.3+0.4+0.52+0.3)=0.88>85%,∴x=2.5+0.5×0.85−0.730.3×0.5=2.9(吨).例10.如图是某校高三(1)班的一次数学知识竞赛成绩的基叶图(图中仅列出[50,60),[90,100)的数据)和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全班人数以及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x,y;(2)估计学生竞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保留两位小数).【解析】解:(1)分数在[50,60)的频率为0.020×10=0.2,由茎叶图知,分数在[50,60)之间的频数为5,所以全班人数为50.2=25(人);分数在[90,100)之间的频数为2,由225=10y,解得y=0.008;又10x=1﹣10×(0.036+0.024+0.020+0.008),解得x=0.012.(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计算平均数为x=55×0.2+65×0.24+75×0.36+85×0.12+95×0.08=71.4,由0.2+0.24+0.36=0.80,所以中位数在[70,80)内,设中位数为m,则0.20+0.24+(m﹣70)×0.036=0.5,解得m≈71.67,所以中位数约为71.67.例11.某高中数学建模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所在地区男高中生的身高与体重的关系,从若干个高中男学生中抽取了1000个样本,得到如下数据.数据一:身高在[170,180)(单位:cm)的体重频数统计体重(kg)[50,55)[55,60)[60,65)[65,70)[70,75)[75,80)[80,85)[85,90)人数206010010080201010数据二:身高所在的区间含样本的个数及部分数据身高x(cm)[140,150)[150,160)[160﹣170)[170﹣180)[180﹣190)平均体重y(kg)4553.66075(Ⅰ)依据数据一将下面男高中生身高在[170﹣180)(单位:cm)体重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并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身高在[170﹣180)(单位:cm)的中学生的平均体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Ⅱ)依据数据一、二,计算身高(取值为区间中点)和体重的相关系数约为0.99,能否用线性回归直线来刻画中学生身高与体重的相关关系,请说明理由;若能,求出该回归直线方程;(Ⅲ)说明残差平方和或相关指数R2与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效果之间关系.(只需写出结论,不需要计算)参考公式:b=∑ni=1(x i−x)(y i−y)∑n i=1(x i−x)2=∑ni=1x i y i−nx⋅y∑n i=1x i2−nx2,a=y−b x.参考数据:(1)145×45+155×53.6+165×60+185×75=38608;(2)1452+1552+1652+1752+1852﹣5×1652=1000.(3)663×175=116025,664×175=116200,665×175=116375.(4)728×165=120120.【解析】解:(1)身高在[170,180)的总人数为:20+60+100+100+80+20+10+10=400,体重在[55﹣60)的频率为:60400=0.15,体重在[70﹣75)的频率为:80400=0.2,平均体重为:52.5×0.05+57.5×0.15+62.5×0.25+67.5×0.25+72.5×0.2+77.5×0.05+82.5×0.025+87.5×0.025≈66.4,(2)因为r=0.99→1,线性相关很强,故可以用线性回归直线来刻画中学生身高与体重的相关,x=145+155+165+175+1855=165,y=45+75+60+53.6+66.45=60,b=∑8i=1x i y i−8x⋅y∑8i=1x i2−8x2=38608+175×66.4−5×165×601000=0.728,a=y−b x=60−0.728×165=−60.12,所以回归直线方程为:y=0.728x−60.12,(3)残差平方和越小或相关指数R2越接近于1,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越好.例12.市政府为了节约用水,调查了100位居民某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频数分布如下:分组[0,0.5)[0.5,1)[1,1.5)[1.5,2)[2,2.5)[2.5,3)[3,3.5)[3.5,4)[4,4.5]频数4815222514642(1)根据所给数据将频率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不必说明理由);(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本市居民月均用水量的中位数;(3)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本市居民月均用水量的平均数(同一组数据由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为代表).【解析】解:(1)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2)∵0.04+0.08+0.15+0.22=0.49<0.5,∴中位数为2+0.5−0.490.25×0.5=2.02,(3)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平均数为:0.25×0.04+0.75×0.08+1.25×0.15+1.75×0.22+2.25×0.25+2.75×0.14+3.25×0.06+3.75×0.04+4.25×0.02=2.02.例13.某地区100居民的人均用水量(单位:t)的分组的频数如下:[0,0.5),4;[0.5,1),8;[1,1.5),15;[1.5,2),22;[2,2.5),25;[2.5,3),14;[3,3.5),6;[3.5,4),4;[4,4.5),2.(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根据直方图估计这组数据的众数;(坐标轴单位自定)(3)当地政府制订了人均月用水量为3t的标准,若超出标准加倍收费,当地政府解释说,85%以上的居民不超出这个标准,这个解释对吗?为什么?【解析】解:(1 )分组频数频率[0,0.5 )40.04[0.5,1 )80.08[1,1.5 )150.15[1.5,2 )220.22[2,2.5 )250.25[2.5,3 )140.14[3,3.5 )60.06[3.5,4 )40.04[4,4.5 )20.02(2):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由图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2.25.(3)人均月用水量在3t以上的居民的比例为6%+4%+2%=12%,即大约是有12%的居民月均用水量在3t以上,88%的居民月均用水量在3t以下,因此,政府的解释是正确的.例14.某校从参加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的学生中抽出60名学生,将其物理成绩(均为整数)分成六段[40,50),[50,60)…[90,100]后画出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Ⅰ)估计这次考试的众数m与中位数n(结果保留一位小数);(Ⅱ)估计这次考试的及格率(60分及以上为及格)和平均分.【解析】解:(Ⅰ)众数是最高小矩形中点的横坐标,所以众数为m=75(分);(3分)前三个小矩形面积为0.01×10+0.015×10+0.015×10=0.4,∵中位数要平分直方图的面积,∴n=70+0.5−0.40.03=73.3(7分)(Ⅱ)依题意,60及以上的分数所在的第三、四、五、六组,频率和为(0.015+0.03+0.025+0.005)*10=0.75所以,抽样学生成绩的合格率是75% (11分)利用组中值估算抽样学生的平均分45•f1+55•f2+65•f3+75•f4+85•f5+95•f6=45×0.1+55×0.15+65×0.15+75×0.3+85×0.25+95×0.05=71估计这次考试的平均分是71分.(14分)例15.为应对新冠疫情,重庆市于2020年1月24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要求市民少出门,少聚集,于是快递业务得到迅猛发展.为满足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所需,某快递公司以优厚的条件招聘派送员,现给出了两种日薪薪酬方案,甲方案:底薪100元,每派送一单奖励1元;乙方案:底薪150元,每日前55单没有奖励,超过55单的部分每单奖励10元.(Ⅰ)请分别求出这两种薪酬方案中日薪y(单位:元)与送货单数n的函数关系式;(Ⅱ)根据该公司所有派送员10天的派送记录,发现派送员的日平均派送单数与天数满足以下表格:日均派送单数5054565860频数(天)23221回答下列问题:①根据以上数据,设每名派送员的日薪为X(单位:元),试分别求出这10天中甲、乙两种方案的日薪X的平均数及方差;②结合①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学的思想,若你去应聘派送员,选择哪种薪酬方案比较合适,并说明你的理由.(参考数据:172=289,372=1369)【解析】解:(1)甲方案,y =100+n ;乙方案,y ={150,n ≤5510n −400,n >55.(2),①甲方案中,根据已知表格可计算出日平均派送单数为2×50+3×54+2×56+2×58+6010=55,方差为0.2×(50﹣55)2+0.3×(54﹣55)2+0.2×(56﹣55)2+0.2×(58﹣55)2+0.1×(60﹣55)2=9.8,所以,由(1)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指,甲方案的日薪X 的平均数为155,方差为9.8. 乙方案中,日薪X 的平均数为[5×150+160×2+180×2+200]×0.1=163,日薪方差为0.5×(150﹣163)2+0.2×(160﹣163)2+0.2×(180﹣163)2+0.1×(200﹣163)2=213.4.(3)若去应聘派送员,我会选择乙方案,从平均数的角度来看,乙方案的平均薪酬更高,同时更有激励作用.例16.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投放逐步成为居民的新时尚.为了促进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并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垃圾箱.为调查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现随机抽取了某市三类垃圾箱中总计1000吨生活垃圾,数据统计如下(单位:吨):“厨余垃圾”箱 “可回收垃圾”箱 “有害垃圾”箱“其他垃圾”箱厨余垃圾 300 70 30 80 可回收垃圾 30 210 30 30 有害垃圾 20 20 60 20 其他垃圾10201060(1)分别估计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投放正确的概率;(2)假设厨余垃圾在“厨余垃圾”箱、“可回收垃圾”箱、“有害垃圾”箱、“其他垃圾”箱的投放量分别为a,b,c,d,其中a>0,a+b+c+d=800.当数据a,b,c,d的方差s2最大时,写出a,b,c,d的值(结论不要求证明),并求此时s2的值.【解析】解:(1)根据题意,厨余垃圾共300+70+30+80=480吨,其中投放正确的有300吨,则厨余垃圾投放正确的概率P1=300480=58,有害垃圾共20+20+60+20=120吨,其中投放正确的有60吨,则害垃圾投放正确的概率P2=60120=12;(2)根据题意,厨余垃圾在四种垃圾箱的投放量分别为a,b,c,d,其中a>0,a+b+c+d=800,则其平均数x=8004=200,则其方差S2=14[(a﹣200)2+(b﹣200)2+(c﹣200)2+(d﹣200)2],当a=600,b=c=d=0时,s2最大,而x=a+b+c+d4=200,此时s2=14[(600﹣200)2+(0﹣200)2+(0﹣200)2+(0﹣200)2]=120000例17.某市教育局为了解全市高中学生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幸福指数变化情况,对8名学生在高一,高二不同学习阶段的幸福指数进行了一次跟踪调研.结果如表:学生编号12345678高一阶段幸福指数9593969497989695学生编号12345678高二阶段幸福指数9497959695949396(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情况,分别计算出两组数据的平均值及方差;(2)请根据上述结果,就平均值和方差的角度分析,说明在高一,高二不同阶段的学生幸福指数状况,并发表自己观点.【解析】解:(1)8名学生在高一阶段的幸福指数的平均数为:x=18(95+93+96+94+97+98+96+95)=95.5,方差为:S12=18∑8i=1(x i−x1)2=2.25,8名学生在高二阶段的幸福指数的平均数为:y=18(94+97+95+96+95+94+93+96)=95,方差为:S22=18∑8i=1(y i−y)2=1.5;(2)①∵x>y,∴可以认为这8名学生在高一的平均幸福指数大于在高二的平均幸福指数,②∵S12>S22,∴可以认为这8名学生在高二的幸福指数的稳定性大于在高一的幸福指数的稳定性.例18.2020年1月,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新材料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图是我国2011﹣2019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图.其中柱状图表示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单位:万亿元),折线图表示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年增长率(%).(1)求从2012年至2019年,每年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年增长量的平均数(精确到0.1);(2)从2015年至2019年中随机挑选两年,求两年中至少有一﹣年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年增长率超过20%的概率;(3)由图判断,从哪年开始连续三年的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的方差最大.(结论不要求证明)【解析】解:(1)从2012年起,每年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的年增加值依次为:0.3,0.2,0.3,0.5,0.6,0.4,0.8,0.6,(单位:万亿元),∴年增加的平均数为:0.3+0.2+0.3+0.5+0.6+0.4+0.8+0.68=0.5万亿元.(2)设A表示事件“从2015年至2019年中随机挑选两个,两年中至少有一年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增长率超过20%”,依题意P(A)=1−C22C52=910.(3)从2017年开始连续三年的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的方差最大.。

高考专题复习 超几何分布(解析版)

高考专题复习    超几何分布(解析版)

第4讲 超几何分布一.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1)随着试验结果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常用字母X ,Y ,ξ,η,…表示,所有取值可以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2)一般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可能取的不同值为x 1,x 2,…,x i ,…,x n ,X 取每一个值x i (i =1,2,…,n )的概率P (X =x i )=p i ,则称表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 (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性质: ①p i ≥0,i =1,2,…,n ; ②p 1+p 2+…+p i +…+p n =1.离散型随机变量在某一范围内取值的概率等于它取这个范围内各个值的概率之和. 二.两点分布如果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表为其中0<p <1,则称离散型随机变量X 三.超几何分布1.概念:一般地,设有N 件产品,其中有M (M ≤N )件次品.从中任取n (n ≤N )件产品,用X 表示取出的n 件产品中次品的件数,那么P (X =r )=C r M C n -rN -MC n N(r =0,1,2,…,l ).即其中l =min(M ,n ),且n 如果一个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具有上表的形式,则称随机变量X 服从超几何分布.2.超几何分布描述的是不放回抽样问题,随机变量为抽到的某类个体的个数.超几何分布的特征是: ①考察对象分两类; ②已知各类对象的个数;③从中抽取若干个个体,考察某类个体个数X 的概率分布 四.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一般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1)称1122()n n E X x p x p x p =++⋅⋅⋅+为随机变量X 的均值或数学期望,它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 (2)称21()(())nii i D X x E X p ==-∑为随机变量X 的方差,它刻画了随机变量X 与其均值E (X )的平均偏X 的标准差. 2.均值与方差的性质若Y =aX +b ,其中a ,b 为常数,则Y 也是随机变量, 且E (aX +b )=aE (X )+b ;D (aX +b )=a 2D (X )考向一 分布列性质【例1】(1)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为下表,求2X +1的概率分布.(2)若(1(3)若(1)中条件不变,求随机变量η=X2的概率分布.【答案】见解析【解析】(1)由概率分布的性质知,0.2+0.1+0.1+0.3+m=1,得m=0.3.列表为从而2X+1的概率分布为(2)由(1)知m=0.3∴P(η=1)=P(X=0)+P(X=2)P(η=0)=P(X=1)=0.1,P(η=2)=P(X=3)=0.3,P(η=3)=P(X=4)=0.3.故η=|X-1|的概率分布为(3)依题意知η的值为列表为从而η=X 2的概率分布为【举一反三】1.设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概率分布为则q =________. 【答案】 32-336【解析】 ∵13+2-3q +q 2=1,∴q 2-3q +43=0,解得q =32±336.又由题意知0<q 2<23,∴q =32-336.2.设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为P (ξ=k )=m ⎝ ⎛⎭⎪⎫23k(k =1,2,3),则m 的值为________.【答案】2738【解析】 由概率分布的性质得P (ξ=1)+P (ξ=2)+P (ξ=3)=m ×23+m ×⎝ ⎛⎭⎪⎫232+m ×⎝ ⎛⎭⎪⎫233=38m 27=1,∴m =2738. 考向二 超几何分布【例2-1】 某外语学校的一个社团中有7名同学,其中2人只会法语,2人只会英语,3人既会法语又会英语,现选派3人到法国的学校交流访问.求: (1)在选派的3人中恰有2人会法语的概率;(2)在选派的3人中既会法语又会英语的人数X 的概率分布. 【答案】(1)47. (2)见解析【解析】(1)设事件A :选派的3人中恰有2人会法语,则P (A )=C 25C 12C 37=47.(2)由题意知,X 服从超几何分布,X 的可能取值为0,1,2,3, P (X =0)=C 34C 37=435, P (X =1)=C 24C 13C 37=1835,P (X =2)=C 14C 23C 37=1235, P (X =3)=C 33C 37=135,∴X 的概率分布为【例2-2】为了减少雾霾,还城市一片蓝天,某市政府于12月4日到12月31日在主城区实行车辆限号出行政策,鼓励民众不开车低碳出行,某甲乙两个单位各有200名员工,为了了解员工低碳出行的情况,统计了12月5日到12月14日共10天的低碳出行的人数,画出茎叶图如下: (1)若甲单位数据的平均数是122,求x ;(2)现从如图的数据中任取4天的数据(甲、乙两单位中各取2天),记其中甲、乙两单位员工低碳出行人数不低于130人的天数为1ζ, 2ζ,令12=ηζζ+,求η的分布列和期望.【答案】(1)8;(2)答案见解析.【解析】(1)由题意()10510711311511912612013213414112210x ++++++++++=,解得8x =.(2)由题意知,随机变量η的所有可能取值有0,1,2,3,4.()227622101070;45C C p C C η=== ()112736221010911;225C C C p C C η===()222211113674736422101012;3C C C C C C C C p C C η++=== ()211112364734221010223;225C C C C C C p C C η+=== ()223422101024;225C C p C C η===η∴的分布列为:η0 1 2 34P745 91225 13 22225 2225∴()012344522532252255E η=⨯+⨯+⨯+⨯+⨯=.【举一反三】1.某普通高中为了解本校高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对一模考试数学成绩进行分析,从中抽取了n 名学生的成绩作为样本进行统计(该校全体学生的成绩均在[]60,150),按下列分组[)60,70,[)70,80,[)80,90,[)90,100,[)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样本中分数在[)70,90内的所有数据的茎叶图如图2:根据往年录取数据划出预录分数线,分数区间与可能被录取院校层次如表.【套路总结】超几何分布的两个特点①超几何分布是不放回抽样问题; ②随机变量为抽到的某类个体的个数. (2)超几何分布的应用条件 ①两类不同的物品(或人、事);(1)求n 的值及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x y 值;(2)根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以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概率,若在该校高三年级学生中任取2人,求此2人都不能录取为专科的概率;(3)在选取的样本中,从可能录取为自招和专科两个层次的学生中随机抽取3名学生进行调研,用ξ表示所抽取的3名学生中为自招的人数,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答案】(1)0.014;(2)616625;(3)见解析 【解析】(1)由图2知分数在[)70,80的学生有4名, 又由图1知,频率为:0.008100.08⨯=,则:4500.08n == 50.015010x ∴==⨯,()10.0420.0820.10.120.160.240.01410y -⨯+⨯++++==(2)能被专科院校录取的人数为:()500.0040.008106⨯+⨯=人抽取的50人中,成绩能被专科院校录取的频率是:635025= ∴从该校高三年级学生中任取1人能被专科院校录取的概率为325, 记该校高三年级学生中任取2人,都不能被专科院校录取的事件为A则此2人都不能录取为专科的概率:()23616125625P A ⎛⎫=-=⎪⎝⎭(3)选取的样本中能被专科院校录取的人数为6人成绩能过自招线人数为:()500.0120.0040.0081012⨯++⨯=人, 又随机变量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363182050816204C P C ξ∴====;()2161231818015181668C C P C ξ====; ()1261231839633281668C C P C ξ====;()03612318220553816204C C P C ξ==== ∴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012322046868204E ξ∴=⨯+⨯+⨯+⨯= 【套路运用】1.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如下:其中a ,b ,c 成等差数列,则P (|X |=________. 【答案】 23 ⎣⎢⎡⎦⎥⎤-13,13【解析】 ∵a ,b ,c 成等差数列,∴2b =a +c . 又a +b +c =1,∴b =13,∴P (|X |=1)=a +c =23.又a =13-d ,c =13+d ,根据概率分布的性质,得0≤13-d ≤23,0≤13+d ≤23,∴-13≤d ≤13.2.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是则常数c的值为_____.【答案】【解析】由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知,9c2﹣c≥0,3﹣8c≥0,9c2﹣c+3﹣8c=1,∴c =.故答案为:.3.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类别见下表: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0--50 优201--250 中度污染51--100 良251--300 中度重污染101--150 轻微污染>300 重污染151----200 轻度污染我们把某天的空气污染指数在0-100时称作A类天,101--200时称作B类天,大于200时称作C类天.下图是某市2018年全年监测数据中随机抽取的18天数据作为样本做的茎叶图:(百位为茎,十、个位为叶)(1)从这18天中任取3天,求至少含2个A类天的概率;(2)从这18天中任取3天,记X是达到A类或B类天的天数,求X的分布列.【答案】(1);(2)见解析【解析】(1)从这18天中任取3天,取法种数有种,3天中至少有2个A类天的取法种数有种,所以这3天至少有2个A类天的概率;(2)的一切可能的取值是,当时,;当时,;当时,;当时,;的分布列为:X 3 2 1 0P数学期望。

概率复习

概率复习

概率复习第一讲古典概型例1.一个口袋里共有2个红球和8个黄球,从中随机地接连取3个球,每次取一个.设{恰有一个红球}A =,{第三个球是红球}B =.求在下列条件下事件B A ,的概率. (1)不放回抽样; (2)放回抽样.例2.某班有甲、乙两个学习小组,两组的人数如下: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层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从甲、乙两组中共抽取3名同学进行学业检测.(Ⅰ)求从甲组抽取的同学中恰有1名女同学的概率;(Ⅱ)记X 为抽取的3名同学中男同学的人数,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练习提升:1.将一枚硬币抛两次,恰好出现一次正面的概率是 ( )A.21 B.41 C.43 D.312.将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它是一种各面上分别标有点数1,2,3,4,5,6的正方体玩具)先后抛掷3次,至少出现一次6点向上和概率是 ( ) A .5216 B . 25216 C . 31216 D . 912163.在5张卡片上分别写上数字1,2,3,4,5然后把它们混合,再任意排成一行,则得到的数能被5或2整除的概率是 ( ) A .0.2 B .0.4 C .0.6 D .0.8 4.从5名男医生和4名女医生中选出4名代表,至少有一男一女的概率是 . 5.“你低碳了吗?”这是某市为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而发布的公益广告里的一句话.活动组织者为了解这则广告的宣传效果,随机抽取了100名年龄段在[10,20),[20,30), ,[50,60)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由此得到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Ⅰ)求随机抽取的市民中年龄段在[30,40)的人数;(Ⅱ)从不小于40岁的人中按年龄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8人,求[50,60)年龄段抽取的人数;(Ⅲ)从按(Ⅱ)中方式得到的8人中再抽取3人作为本次活动的获奖者,记X 为年龄在[50,60)年龄段的人数,求X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6.以下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四名同学的植树棵树。

概率复习课

概率复习课
P( A) 件下,事件 B 发生的条件概率.
注意:⑴ 0 ≤ P(B | A) ≤1; (2)可加性:
如果 B和C 互斥,那么
P(B C) | A P(B | A) P(C | A)
5.相互独立事件的定义:
设A,B两个事件, 若P(AB) P(A)P(B) (即事件
A是否发生对事件B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 则称事件A 与事件B相互独立.
(2)解决概率问题的一个关键:分解复杂问题为基本 的互斥事件与相互独立事件.
练习1 设甲、乙、丙三人每次设计命中目标的概率分 别为0.7、0.6、0.5。
(1)三人各向目标射击一次,求至少有一个人命中 目标的概率;
(2)若三人各向目标射击一次,求他们恰好有二人 命中目标的概率。
6. n 次独立重复试验: 一般地,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 n 次试验称
(2)方差与标准差
D ( xn1 E )2 p1 ( xi E )2 pi
( xi E )2 pi i 1
( xn E )2 pn
D
(3)重要结论:
若ξ~B(n,p),则Eξ= np
D np(1 p)
特别地,若 服从两点分布,则
E P, D p(1 p)
典例分析
例1 判断下列随机变量是否是离散型? (1)某路口一天经过的车辆数X (2)某森林中树木的高度在(0,33]米这一范围变化, 测得树木的高度X (3)一质点沿着数轴进行随机运动,它在数轴上的 位置坐标X (4)某人一生中每时每刻的身高X (5)某人射击一次中靶的环数X
为 n 次独立重复试验.
在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 记 Ai 是“第 i 次试验的结果” 显然, P( A1 A2 An ) = P( A1 )P( A2 )

高中总复习第一轮数学 第十二章概率与统计(理)12.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高中总复习第一轮数学 第十二章概率与统计(理)12.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第十二章概率与统计(理)网络体系总览考点目标定位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2.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估计、正态分布、线性回归.复习方略指南在复习中,要注意理解变量的多样性,深化函数的思想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充分注意一些概念的实际意义,理解概率中处理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掌握所学概率知识的实际应用.1.把握基本题型应用本章知识要解决的题型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应用随机变量的概念,特别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以及期望与方差的基础知识,讨论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取相应值的概率及期望、方差的求解计算;另一类主要是如何抽取样本及如何用样本去估计总体.作为本章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教材以实习作业作为一节给出,应给予足够的重视.2.强化双基训练主要是培养扎实的基础知识,迅捷准确的运算能力,严谨的判断推理能力.3.强化方法选择特别在教学中要掌握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还要进行题后反思,使学生在大脑记忆中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形成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4.培养应用意识要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形式结构、数字特征、图形图表的位置特点等方面进行联想和试验,找到知识的“结点”.再有就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纯数学问题进行训练,以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巩固·夯实基础一、自主梳理1.随机变量的概念如果随机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表示,那么这样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它常用希腊字母ξ、η等表示.(1)离散型随机变量.如果对于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那么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2)若ξ是随机变量,η=aξ+b,其中a、b是常数,则η也是随机变量.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1)概率分布(分布列).设离散型随机变量ξ可能取的值为x1,x2,…,x i,…,ξ取每一个值x i(i=1,2,…)的概率P(ξ=x i)=p i,则称表为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简称ξ的分布列.(2)二项分布.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是P(ξ=k)=C k n p k q n-k .C k n p k q n-k =b(k;n,p). 二、点击双基1.抛掷两颗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为ξ,那么ξ=4表示的随机试验结果是( ) A.一颗是3点,一颗是1点 B.两颗都是2点C.两颗都是4点D.一颗是3点,一颗是1点或两颗都是2点 解析:对A 、B 中表示的随机试验的结果,随机变量均取值4,而D 是 ξ=4代表的所有试验结果.掌握随机变量的取值与它刻画的随机试验的结果的对应关系是理解随机变量概念的关键. 答案:DA.1B.1±22 C.1+22 D.1-22解析:∵0.5+1-2q+q 2=1,∴q=1±22. 当q=1+22时,1-2q<0,与分布列的性质矛盾, ∴q=1-22. 答案:D3.已知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P(ξ=k)=k21,k=1,2,…,则P(2<ξ≤4)等于( ) A.163 B.41 C.161 D.51 解析:P(2<ξ≤4)=P(ξ=3)+P(ξ=4)=321+421=163.答案:A4.某批数量较大的商品的次品率为10%,从中任意地连续取出5件,其中次品数ξ的分布列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中商品数量较大,故从中任意抽取5件(不放回)可以看作是独立重复试验n=5,因而次品数ξ服从二项分布, 即ξ—B(5,0.1).5.某射手有5发子弹,射击一次命中目标的概率为0.9,如果命中就停止射击,否则一直到子弹用尽,则耗用子弹数ξ的分布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ξ可以取1,2,3,4,5,P(ξ=1)=0.9,P(ξ=2)=0.1×0.9=0.09,P(ξ=3)=0.12×0.9=0.009,P(ξ=4)=0.13×0.9=0.000 9,P(ξ=5)=0.14=0.000 1. 诱思·实例点拨【例1】 一袋中装有5只球,编号为1,2,3,4,5,在袋中同时取3只,以ξ表示取出的三只球中的最小号码,写出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剖析:因为在编号为1,2,3,4,5的球中,同时取3只,所以小号码可能是1或2或3,即ξ可以取1,2,3.解:随机变量ξ的可能取值为1,2,3.当ξ=1时,即取出的三只球中最小号码为1,则其他两只球只能在编号为2,3,4,5的四只球中任取两只,故有P (ξ=1)=3524C C =106=53;当ξ=2时,即取出的三只球中最小号码为2,则其他两只球只能在编号为3,4,5的三只球中任取两只,故有P (ξ=2)=3523C C =103;当ξ=3时,即取出的三只球中最小号码为3,则其他两只球只能在编号为4,5的两只球中任取两只,故有P (ξ=3)=3522C C =101.讲评: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重要的基础是概率的计算,如古典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n 次独立重复试验有k 次发生的概率等.本题中基本事件总数,即n=C 35,取每一个球的概率都属古典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例2】(2005北京高考,理)甲、乙两人各进行3次射击,甲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21,乙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32. (1)记甲击中目标的次数为ξ,求ξ的概率分布及数学期望E ξ;(2)求乙至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3)求甲恰好比乙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剖析:(1)甲射击有击中目标与击不中目标两个结果,且3次射击是3次独立重复试验.∴ξ—B(3,21).(2)“乙至多击中目标2次”的对立事件是“乙击中目标3次”.(3)“甲恰好比乙多击中目标2次”即“甲击中2次乙没击中目标或甲击中目标3次乙击中1次”.解:(1)P(ξ=0)=C 03(21)3=81; P(ξ=1)=C 13(21)3=83;P(ξ=2)=C 23(21)3=83;P(ξ=3)=C 33(21)3=81.∵ξ—B(3,2), ∴E ξ=3×21=1.5.(2)乙至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为1-C 33(32)3=2719. (3)设甲恰好比乙多击中目标2次为事件A,甲恰好击中目标2次且乙恰好击中目标0次为事件B 1,甲恰好击中目标3次且乙恰好击中目标1次为事件B 2,则A=B 1+B 2,B 1、B 2为互斥事件,∴P(A)=P(B 1)+P(B 2)=83×271+81×92=241. ∴甲恰好比乙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为241.讲评: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步骤为:(1)找出随机变量ξ的所有可能的值x i (i=1,2,…);(2)求出各值的概率P(ξ=x i )=p i ;(3)列成表格.【例3】(2005广东高考)箱中装有大小相同的黄、白两种颜色的乒乓球,黄、白乒乓球的数量比为s ∶t.现从箱中每次任意取出一个球,若取出的是黄球则结束,若取出的是白球,则将其放回箱中,并继续从箱中任意取出一个球,但取球的次数最多不超过n 次.以ξ表示取球结束时已取到白球的次数. (1)求ξ的分布列; (2)求ξ的数学期望.解:(1)ξ的可能取值为0,1,2,…,n.(2)ξ的数学期望为E ξ=0×t s s ++1×2)(t s st++2×32)(t s st ++…+(n-1)×n n t s st )(1+-+n ×n n t s t )(+. ① t s t +E ξ=3)(t s st ++42)(2t s st ++…+n n t s st n )()2(1+--+1)()1(++-n n t s st n +11)(+++n n t s nt . ②①-②,得E ξ=s t +1)()1(-+-n n t s s t n -n n t s t n )()1(+--nn t s s nt )(1++. 讲评:本题是几何分布问题,其中用到数列的错位相减法求和,注意运算的严谨性.。

高中概率复习二项分布等

高中概率复习二项分布等

P x 0.10.3y已知ξ的期望E(ξ)=8.9,则y的值为________.A.0.4 B.0.6 C.0.7 D.0.94.设随机变量X~B(n,p),且E(X)=1.6,D(X)=1.28,则( ).A.n=8,p=0.2 B.n=4,p=0.4C.n=5,p=0.32 D.n=7,p=0.455.(2010·上海)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列由下表给出:ξ78910P 0.30.350.20.15该随机变量ξ的均值是________.考点一: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均值和方差【例1】2013年高考北京卷(理))下图是某市3月1日至14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空气质量指数小于100表示空气质量优良,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表示空气重度污染,某人随机选择3月1日至3月13日中的某一天到达该市,并停留2天.(Ⅰ)求此人到达当日空气重度污染的概率;(Ⅱ)设X是此人停留期间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求X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Ⅲ)由图判断从哪天开始连续三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方差最大?(结论不要求证明)方法总结:(1)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关键是写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然后利用公式计算.(2)由X的期望、方差求aX+b的期望、方差是常考题之一,常根据期望和方差的性质求解.变式练习:2013年高考陕西卷(理)在一场娱乐晚会上, 有5位民间歌手(1至5号)登台演唱, 由现场数百名观众投票选出最受欢迎歌手. 各位观众须彼此独立地在选票上选3名歌手, 其中观众甲是1号歌手的歌迷, 他必选1号, 不选2号, 另在3至5号中随机选2名. 观众乙和丙对5位歌手的演唱没有偏爱, 因此在1至5号中随机选3名歌手.(Ⅰ) 求观众甲选中3号歌手且观众乙未选中3号歌手的概率;(Ⅱ) X 表示3号歌手得到观众甲、乙、丙的票数之和, 求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作业1: (2011四川)本着健康、低碳的生活理念,租自行车骑游的人越来越多,某自行车租车点的收费标准是每车每次租车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免费,超过两小时的部分每小时收费2元(不足1小时的部分按1小时计算).有甲、乙两人相互独立来该租车点租车骑游(各租一车一次).设甲、乙不超过两小时还车的概率分别为14,12;两小时以上且不超过三小时还车的概率分别为12,14;两人租车时间都不会超过四小时.(1)求甲、乙两人所付的租车费用相同的概率;(2)设甲、乙两人所付的租车费用之和为随机变量ξ,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 (ξ).考点二:均值与方差性质的应用【例2】设随机变量X 具有分布P (X =k )=15,k =1,2,3,4,5,求E (X +2)2,D (2X -1),DX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复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复习-

一. 二维离散型r.v.
概率统计-总复习-13
1. 联合分布律(2个性质)
P(Xxi,Yyj)pij,
2.联合分布函数(5个性质)
F ( x , y ) P X x , Y y
3.联合分布律与联合分布函数关系
F(x,y)pij, xixyjy
4. 边缘分布律与边缘分布函数
n
Xi


n
E( Xi )


i1 i1
D
n
Xi


n
D( Xi )
i1 i1
X1,,Xn 相互独立
常见离散r.v.的期望与方差
概率统计-总复习-27
分布 概率分布
期望 方差
参数p的 0-1分布
P (X 1 )p ,P (X 0) q
2. 联合分布函数(5个性质)
xy
F(x,y) p(u,v)dvdu
3.联合密度与联合分布函数关系 2F( x,y) p( x,y)
xy
4.边缘密度与边缘分布函数


p (x) p( x,y)dy p ( y) p( x,y)dx
X

Y

FX( x) F(x, ) FY ( y ) F(, y)

5.全概率公式:分解 P(B) P(Ai)P(B|Ai),B
i1
6.贝叶斯公式
P(Aj |B)
P(Aj )P(B| Aj )

,j
P(Ai )P(B|Ai )
i1
四. 概率模型
概率统计-总复习-6
1.古典概型: 摸球、放球、随机取数、配对
2. n重伯努利概型:

备考2023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统计与概率_数据收集与处理_频数(率)分布表-综合题专训及答案

备考2023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统计与概率_数据收集与处理_频数(率)分布表-综合题专训及答案

备考2023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统计与概率_数据收集与处理_频数(率)分布表-综合题专训及答案频数(率)分布表综合题专训1、(2018吉林.中考模拟) 在我市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期间,某校组织学生开展“走出校门,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八年级一班王浩根据本班同学参加这次活动的情况,制作了如下的统计图表:该班学生参加各项服务的频数、频率统计表:服务类别频数频率文明宣传员 4 0.08文明劝导员10义务小警卫8 0.16环境小卫士0.32小小活雷锋12 0.24请根据上面的统计图表,解答下列问题:(1)该班参加这次公益活动的学生共有名;(2)请补全频数、频率统计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3)若八年级共有900名学生报名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试估计参加文明劝导的学生人数.2、(2018玄武.中考模拟) 某校组织九年级学生参加汉字听写大赛,并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成绩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绘制成如下的统计表: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 a=,b=;(2)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已知该年级有400名学生参加这次比赛,若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为优,估计该年级成绩为优的有多少人?3、(2017昆山.中考模拟)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3月16日发布了《中国足球改革的总体方案》,这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为了进一步普及足球知识,传播足球文化,我市举行了“足球进校园”知识竞赛活动,为了解足球知识的普及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获奖情况进行整理,得到下列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获奖等次频数频率一等奖10 0.05二等奖20 0.10三等奖30 b优胜奖 a 0.30鼓励奖80 0.40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 a=,b=,(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若用扇形统计图来描述获奖分布情况,问获得优胜奖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多少?(4)在这次竞赛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都获得一等奖,若从这四位同学中随机选取两位同学代表我市参加上一级竞赛,请用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计算恰好选中甲、乙二人的概率.4、(2019南浔.中考模拟) 为了庆祝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某市举行了“海军知识”竞赛,为了了解竞赛成绩的情况,随机抽查了部分参赛学生的成绩,整理并制作出如下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如图所示。

高中数学概率论复习(全)PPT

高中数学概率论复习(全)PPT
(2)有界性:对任意实数 x ,有 0 F(x) 1,且
F() lim F(x) 0 x
F() lim F(x) 1 x
(3)右连续性:F(x) 是右连续的函数,即对任
意实数 x ,有 F(x 0) F(x) . (4)对任意实数 x1, x2 (x1 x2 ) ,有 P{x1 X x2} P{X x2} P{X x1}
F (x2 ) F (x1)
【注】满足单调性、有界性和右连续性这三个性质的 函数,一定可以作为某个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离散型随机变量
离散型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分布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性质:
(1)非负性: pi 0 , i 1, 2, ;
(2)规范性: pi 1 . i 1
【注】满足非负性和规范性的数组 pi (i 1, 2, ) ,一 定是某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pij
( xi , y j )G
(4)
P{X xi} pij , i 1, 2, j 1
P{Y y j} pij , j 1, 2, i 1
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
(1)非负性 p(x, y) 0 ;
(2)规范性 p(x, y)dxdy F (, ) 1.
【注】若二元函数 p(x, y) 具有非负性和规范性,则 p(x, y) 一定是某个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 密度函数.
定理 设随机变量 X 具有数学期望
E( X ) μ,方差 D( X ) σ 2,则对于任
(3)右连续性 F( x, y ) 分别对 x , y 右连续,即
F(x 0, y) lim F(x , y) F(x, y) 0
F(x, y 0) lim F(x, y ) F(x, y) 0
(4)非负性 对于任意的实数 x1 x2 , y1 y2 ,有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统计,概率,计数原理,二项式定理,概率分布)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统计,概率,计数原理,二项式定理,概率分布)

统计一.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2.简单随机抽样实施的方法:抽签法;随机数表法。

3.系统抽样的定义:一般地,要从容量为N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系统抽样。

4.分层抽样:当已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了使样本更客观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常将总体按不同的特点分成层次比较分明的几部分,然后按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做分层抽样,其中所分成的各部分叫“层”.5二.总体分布的估计:1.频率分布表含义:当总体很大或不便于获得时,可以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频率分布。

把反映总体频率分布的表格称为频率分布表。

2.列频率分布表的步骤:(1)求全距,决定组数和组距,组距=全距÷组数;(2)分组,通常对组内数值所在区间取左闭右开区间,最后一组取闭区间;(3)登记频数,计算频率,列出频率分布表。

3.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含义:利用直方图反映样本的频率分布规律,这样的直方图称为频率分布直方图,简称频率直方图。

4.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点:①纵轴表示频率÷组距;②矩形的面积表示频率,各矩形的面积和为1.5.获得样本的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大值(极差);(2)确定组距与组数;(3)决定分点;(4)列出频率分布表;(5)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6.频率分布折线图的含义:将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相邻的矩形的上底边的中点顺次连结起来,就得到一条折线,称这条折线为频率折线图。

7.制作茎叶图的方法:将所有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作为“茎”,个位数字作为“叶”,茎相同者共有一个茎,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上向下列出,共茎的叶一般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同行列出,相同的数重复写出来。

概率统计公式大全复习重点

概率统计公式大全复习重点

概率统计公式大全复习重点在学习概率统计这门学科时,掌握各种公式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公式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更是理解概率统计概念的关键。

本文将为您梳理概率统计中的重点公式,帮助您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部分知识。

一、随机事件与概率1、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如果一个随机试验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 n,事件 A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 m,则事件 A 发生的概率为:P(A) = m / n2、几何概型概率公式设样本空间为几何区域Ω,事件 A 对应的区域为ω,则事件 A 发生的概率为:P(A) =ω 的测度/Ω 的测度3、条件概率公式设 A、B 是两个事件,且 P(B) > 0,则在事件 B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A 发生的条件概率为:P(A|B) = P(AB) / P(B)4、乘法公式P(AB) = P(A|B)P(B) 或 P(AB) = P(B|A)P(A)5、全概率公式设 B₁, B₂,, Bₙ 是样本空间Ω 的一个划分,且 P(Bᵢ) > 0(i = 1, 2,, n),A 是Ω 中的任意一个事件,则有:P(A) =∑ P(Bᵢ)P(A|Bᵢ)(i从 1 到 n)6、贝叶斯公式设 B₁, B₂,, Bₙ 是样本空间Ω 的一个划分,且 P(Bᵢ) > 0(i = 1, 2,, n),A 是Ω 中的任意一个事件,在事件 A 已经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Bᵢ发生的概率为:P(Bᵢ|A) = P(Bᵢ)P(A|Bᵢ) /∑ P(Bₙ)P(A|Bₙ) (i从 1 到 n,k 从 1 到 n)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设离散型随机变量 X 的可能取值为 x₁, x₂,, xₙ,对应的概率为p₁, p₂,, pₙ,则概率分布为:P(X = xᵢ) = pᵢ(i = 1, 2,, n),且∑pᵢ= 12、二项分布如果随机变量 X 服从参数为 n 和 p 的二项分布,记为 X ~ B(n, p),则概率质量函数为:P(X = k) = C(n, k) p^k (1 p)^(n k) (k = 0, 1, 2,, n)3、泊松分布如果随机变量 X 服从参数为λ 的泊松分布,记为 X ~P(λ),则概率质量函数为:P(X = k) =(e^(λ) λ^k) / k! (k = 0, 1, 2,)4、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设连续型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f(x),则分布函数为:F(x)=∫∞, x f(t) dt5、正态分布如果随机变量 X 服从参数为μ 和σ² 的正态分布,记为 X ~N(μ, σ²),则概率密度函数为:f(x) =(1 /(σ√(2π))) e^((x μ)² /(2σ²))三、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1、数学期望离散型随机变量 X 的数学期望为:E(X) =∑ xᵢ pᵢ(i 从 1 到 n)连续型随机变量 X 的数学期望为:E(X) =∫∞,+∞ x f(x) dx2、方差离散型随机变量 X 的方差为:D(X) =∑ (xᵢ E(X))² pᵢ(i 从 1 到n)连续型随机变量 X 的方差为:D(X) =∫∞,+∞ (x E(X))² f(x) dx3、标准差随机变量 X 的标准差为:σ(X) =√D(X)4、协方差设随机变量 X 和 Y,其协方差为:Cov(X, Y) = E((X E(X))(Y E(Y)))5、相关系数随机变量 X 和 Y 的相关系数为:ρ(X, Y) = Cov(X, Y) /(σ(X)σ(Y))四、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1、大数定律当 n 足够大时,样本均值X依概率收敛于总体均值μ,即:P(|Xμ| >ε) → 0 (n → ∞)2、中心极限定理设随机变量 X₁, X₂,, Xₙ 相互独立,且具有相同的分布和有限的数学期望μ 和方差σ²。

概率考试复习大纲12.21

概率考试复习大纲12.21

考试复习大纲第一章 事件及概率1、 掌握事件的关系运算:并,交,差,补;会事件的互译德摩根定律;B A AB B A BA +==+;2、 会古典概率的计算;.m)(nA A P =Ω=中所含样本点数中所含样本点数3、 加法公式,).()()()(AB B A B A P P P P -+=+减法公式)()()(AB P B P A B P -=-4、 全概率公式的计算),|()()(1ini iA B P A P B P ∑==5、 会判断事件的独立性若()()()P AB P A P B =,则称事件A 和B 独立第一章随机事件及概率1.对B A ,∀,有( )①若Φ≠AB ,则B A ,一定独立②若Φ≠AB ,则B A ,有可能独立③若Φ=AB ,则B A ,一定独立④若Φ=AB ,则B A ,一定不独立 2.若事件A ,B 之积为不可能事件,则A 和B 是( ) (A)相互独立 (B)互不相容 (C)对立事件 (D)相等 3.如果( )成立,则事件A 与B 互为对立事件(A) Φ=AB (B)Ω=⋃B A (C) Φ=AB 且Ω=⋃B A (D)A 与B 互不相容 4.设P(AB)=0,则( )成立。

(A)A 与B 互不相容 (B) A 与B 相互独立 (C) P(A)=0或P(B)=0 (D) P(A-B)= P(A) 5.设P(A)=a, P(B)=b, P(A ∪B)=c, 则 P(A-B)=( )。

(A)a-b (B)c-b (C)a(-b) (D)b-a6.已知P(A)=0.8, P(A-B)=0.5,且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则P(B)=。

7.假设P(A)=0.4,P(A ∪B)=0.7,若A ,B 互不相容,则P(B)=;8.若A ,B 相互独立,则P(B)=。

9..设A B C 、、是样本空间Ω中的三个随机事件,试用C B A 、、的运算表达式表示下列随机事件. (1)与B 发生但C 不发生; (2)事件C B A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3)事件C B A 、、中至少有两个发生; (4)事件C B A 、、中恰好有两个发生; (5)事件C B A 、、中不多于一个事件发生.10.袋中有a 只白球,b 只黑球,从中任意取一球,不放回也不看,再取第二次,求第二次取到白球的概率。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及公式整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及公式整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及公式整理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资料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第二章知识点:1.离散型随机变量:设X是一个随机变量,如果它全部可能的取值只有有限个或可数无穷个,则称X为一个离散随机变量。

2.常用离散型分布:(1)两点分布(0-1分布):若一个随机变量XP{X x1}p,P{X x2}1p只有两个可能取值,且其分布为(0p1),则称X服从x1,x2处参数为p的两点分布。

两点分布的概率分布:两点分布的期望:(2)二项分布:P{X x1}p,P{X x2}1p(0p1) E(X)p;两点分布的方差:D(X)p(1p)若一个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由式给出,则称X服从参数为n,p的二项分布。

记为X~b(n,p)(或B(n,p)).两点分布的概率分布:二项分布的期望:(3)泊松分布:P{x k}Cnp(1p)kkn kkkn k,k0,1,...,n. P{x k}Cnp(1p),k0,1,...,n. E(X)np;二项分布的方差:D(X)np(1p)kP{X k} e若一个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数为的泊松分布,记为X~P () k!,0,k0,1,2,...,则称X服从参P{X k} e泊松分布的概率分布:泊松分布的期望:4.连续型随机变量:kk!,0,k0,1,2,... E(X);泊松分布的方差:D(X)如果对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F(x),存在非负可积函数F(x)P{X x}f(x),使得对于任意实数x,有xf(t)dt,则称X为连续型随机变量,称f(x)为X的概率密度函数,简称为概率密度函数。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资料5.常用的连续型分布:(1)均匀分布:1,若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f(x)b a 0,a x b其它,则称X在区间(a,b)上服从均匀分布,记为X~U(a,b)1,均匀分布的概率密度:f(x)b a0,a b2a xb 其它均匀分布的期望:(2)指数分布:E(X);均匀分布的方差:D(X)(b a)122e xf(x)0若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x00,则称X服从参数为的指数分布,记为X~e ()x0e xf(x)0指数分布的概率密度:指数分布的期望:(3)正态分布:E(X)1;指数分布的方差:D(X)2f(x)(x)222x若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则称X服从参数为和22的正态分布,记为X~N(,)(x)222f(x)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正态分布的期望:E(X)xD(X)x22;正态分布的方差:(4)标准正态分布:0,21(x),2(x)xet22标准正态分布表的使用:(1)x0(x)1(x)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资料X~N(0,1)P{a x b}P{a x b}P{a x b}P{a x b}(b)(a)X~N(,),Y2(2)X(3)P{a X b}P{a~N(0,1),F(x)P{X x}P{X故b}(b)(a)x(x) Y2Y定理1:设X~N(,),则X~N(0,1)6.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设X是一个随机变量,称分布函数的重要性质:0F(x) 1P{x1X x2}P{X x2}P{X x1}F(x2)F(x1)x1x2F(x1)F(x2)F()1,F()0F(x)P{X x}为X的分布函数。

概率总复习公式及性质总结

概率总复习公式及性质总结

2 . 0 ≤ F( x, y) ≤ 1 , 且
对任意固定的 x ∈ R , F( x,∞) = 0 , F( ∞,∞) = 0 , F(+ ∞,+∞) = 1 .
事件的运算满足的规律
(1) 交换律: A∪ B = B ∪ A, AB = BA; (2) 结合律: ( A∪ B) ∪C = A∪( B ∪C) , ( AB)C = A( BC) ; (3) 分配律: ( A∪ B)C = AC ∪ BC , ( AB) ∪C = ( A∪C)( B ∪C) ;
对于任何事件A 性质3 对于任何事件 ,有 P( A) = 1 P( A) .

所以
因为 A∪ A = ,且 AA = .
P( A∪ A) = P( ) = 1 .
并且 P( A∪ A) = P( A) + P( A)
由以上两式可得, P( A) + P( A) = 1 P( A) = 1 P( A) .
[
)
(2) F(∞) = lim F ( x) = 0
F(+∞) = lim F ( x) = 1
x→+∞
x→∞
o X
(3) F(x) 左连续,即 连续,
x
x→x0
x
lim F(x) = F(x0 )
如果一个函数具有上述性质,则一定是某个 如果一个函数具有上述性质,则一定是某个r.v X 的分布函数 也就是说,性质 的分布函数. 也就是说,性质(1)--(3)是鉴别一个函 是鉴别一个函 的分布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 数是否是某 r.v 的分布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

性质4 设 A、B为两事件,且 A B ,则 P( A B) = P( A) P( B) 并且 P( A) ≥ P( B) .

高考数学《概率,随机变量及分布列》复习

高考数学《概率,随机变量及分布列》复习
P( A) 这是通用的求条件概率的方法.
(2)借助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先求事件 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n A , 再在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求事件 B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即 n AB , 得 P B | A= n( AB) .
n( A)
1.从分别写有 1,2,3,4,5,6 的 6 张卡片中无放回随机抽取 2 张,则抽到的 2 张卡片上的
(3)在一次试验中,对立事件 A 和 A 不会同时发生,但一定有一个发生,因此有 P( A)= 1-P(A).
2.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若 A,B 为相互独立事件,则 P AB=P(A)P(B).
3.独立重复试验 如果事件 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p,那么它在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 k 次的概
解题技巧
2.间接法 当复杂事件正面情况比较多,反面情况较少,则可利用其对立事件进行求解. 对于“至少”“至多”等问题往往也用这种方法求解. 3.注意点 注意辨别独立重复试验的基本特征: ①在每次试验中,试验结果只有发生与不发生两种情况; ②在每次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概率相同.
1.围棋盒子中有多粒黑子和多粒白子,已知从中取出 2 粒都是黑子的概率为 1 ,从中取出 2
.故选
C.
(二)核心知识整合
考点 2: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及独立事件 1.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 (1)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互斥事件未必是对立事件. (2)如果事件 A,B 互斥,那么事件 A B 发生(即 A,B 中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 A,
B 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即 P(A B)=P A+PB .这个公式称为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其中恰有 1 件一等品的取法有 (1,4),(1,5),(2,4),(2,5),(3,4),(3,5) ,

《概率统计》公式符号汇总表及复习策略

《概率统计》公式符号汇总表及复习策略

《概率统计》公式、符号汇总表及各章要点及复习策略 (共4页) 第一章均独立。

与与与此时独立与B A B A B A B P A P AB P B A B P AB P B A P ,,);()()( )()()( (1)⋅=⇔=)()()()( )()()()()( )3()(1)( )()( A B )()()( )()()()()( )()()()( )2(11A P B P B A P A B P B P B A P B P B A P A P A P A P B P A P AB P A P B A P A P A B P B P B A P AB P AB P B P A P B A P i i i n n ⋅=⋅++⋅=-=-⊆-=-⋅=⋅=-+=第二、三章 一维随机变量及分布:X , i P , )(x f X , )(x F X二维随机变量及分布:),(Y X , ij P , ),(y x f , ),(y x F*注意分布的非负性、规范性(1)边缘分布:如:∑=j ij i p P ,⎰+∞∞-=dy y x f x f X ),()((2)独立关系:J I IJ P P P Y X =⇔独立与 或)()()(y f x f y x f Y X =,),,(11n X X 与),,(21n Y Y 独立),,(11n X X f ⇒与),,(21n Y Y g 独立(3)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离散型用点点对应法、连续型用分布函数法)一维问题:已知X 的分布以及)(X g Y =,求Y 的分布二维问题:已知),(Y X 的分布,求Y X Z +=、{}Y X M ,m ax =、{}Y X N ,m in =的分布-*⎰⎰+∞∞-+∞∞--=-=dy y y z f dx x z x f z f Z ),(),()(M 、N 的分布--------离散型用点点对应法、连续型用分布函数法第四章 (1)期望定义:离散:∑=i i i p x X E )( 连续:⎰⎰⎰+∞∞-+∞∞-+∞∞-==dxdy y x xf dx x xf X E ),()()( 方差定义:)()(]))([()(222X E X E X E X E X D -=-=离散:∑-=i i i p X E x X D 2))(()( 连续:⎰+∞∞--=dx x f X E x X D X )())(()(2协方差定义:)()()())]())(([(),(Y E X E XY E Y E Y X E X E V X COV -=--=相关系数定义:)()(),(Y D X D Y X COV XY =ρK 阶原点矩定义:)( K k X E ∆μ K 阶中心矩定义:]))([( K k X E X E -∆σ(2)性质:C C E =)( ;)()(X CE CX E = ;)()()(Y E X E Y X E ±=±;)()( )(Y E X E Y X XY E 独立与 0)(=C D ;)()(2X D C CX D = ;)()( 2)(Y D X D Y X Y X COV Y D X D Y X D +±+=±独立与),()()()(),()()(,Y bdD Y X COV bc ad X acD dY cX bY aX COV +++=++)( 1≤XY ρ ; {}11=+=⇔=b aX Y p XY ρX 与Y 独立 0=⇒XY ρ 即X 与Y 线性无关,但反之不然 。

高中数学 第二章 概率章末复习课学案 苏教版选修2-3-苏教版高二选修2-3数学学案

高中数学 第二章 概率章末复习课学案 苏教版选修2-3-苏教版高二选修2-3数学学案
其中(2)常用于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问题.
2.求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需注意的三个问题
(1)“P(AB)=P(A)P(B)”是判断事件是否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也是解答相互独立事件概率问题的唯一工具.
(2)涉及“至多”“至少”“恰有”等字眼的概率问题,务必分清事件间的相互关系.
(3)公式“P(A∪B)=1-P( )”常应用于求相互独立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由于以上四个事件两两互斥且各盘比赛的结果相互独立,因此红队至少两人获胜的概率为P=P(DE )+P(D F)+P( EF)+P(DEF)=0.6×0.5×0.5+0.6×0.5×0.5+0.4×0.5×0.5+0.6×0.5×0.5=0.55.
(2)由题意知,ξ的可能取值为0,1,2,3.
P(ξ=0)=P( )=0.4×0.5×0.5
反思与感悟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的步骤
跟踪训练3甲、乙两支排球队进行比赛,约定先胜3局者获得比赛的胜利,比赛随即结束,除第五局甲队获胜的概率是 外,其余每局比赛甲队获胜的概率都是 ,假设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
(1)分别求甲队以3∶0,3∶1,3∶2胜利的概率;
(2)若比赛结果为3∶0或3∶1,则胜利方得3分,对方得0分;若比赛结果为3∶2,则胜利方得2分,对方得1分,求乙队得分X的概率分布及均值.
跟踪训练2解(1)设“甲胜A”为事件D,“乙胜B”为事件E,“丙胜C”为事件F,则 , , 分别表示甲不胜A、乙不胜B、丙不胜C的事件.因为P(D)=0.6,P(E)=0.5,P(F)=0.5.由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知,P( )=0.4,P( )=0.5,P( )=0.5.
红队至少两人获胜的事件有DE ,D F, EF,DEF.
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期中复习之概率分布

期中复习之概率分布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超几何分布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1) 如果随机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一个________来表示,那么这个变量叫做____________;(2)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可能取值为12,,...,n x x x ,X 的每一个取值(1,2,3,...)x i =的概率()P X x p ==,则称表i ,n ;②12...n p p p +++=__________.2. 如果随机变量X其中0<p <1,q =1-X 服从_________. 3. 超几何分布在含有M 件次品数的N 件产品中,任取n 件,其中含有X 件次品数,则事件{}X r =发生的概率为:()____________P X r ==(0,1,2,...,r l =)其中min(,)l n M =,则称随机变量X 服从超几何分布,记作~(,,)X H n M N .练习ξ=表示的随机试验结果1.抛掷2颗骰子,所得点数之和记为ξ,那么4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装有3个红球,2个白球的袋中随机取Array出2个球,设其中有ξ个红球,则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表为:3. 若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表如下则实数a .4. 设随机变量分布列()(1,2,3,4)kP k k nξ===,则n =___________,15()22P ξ≤≤=____________________.1.袋中装有黑球和白球共7个,从中任取二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为17.现有甲、乙两人从袋中轮流摸取1球,甲先取,乙后取,然后甲再取…取后不放回,直到两人中有一人取到白球即终止.每个球在每一次被取到的机会是等可能的.(1)求袋中原有白球的个数;(2)用ξ表示取球终止时所需要的取球次数,求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表;(3)求甲取到白球的概率.2.袋中有3个白球,3个红球和5个黑球.从中抽取3个球,若取得白球得1分,取得红球扣1分,取得黑球不得分,求所得分数ξ的概率分布.3.袋中装着标有数字1,2,3,4,5的小球各2个,从袋中任取3个小球,按3个小球上最大数字的9倍计分,每个小球被取出都是等可能的,用X表示取出的3个小球上的最大数字,求:(1)取出的3个小球上的数字互不相同的概率;(2)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表;(3)计分介于20分到40分之间的概率.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1. 均值(1) 若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表如下:则称1122n n 称为的___________; (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反应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_______水平;(3) 数学期望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E c E a b ξ=+=其中a 、b 、c 为常数.2.方差(1)若离散型随机变量ξ所有可能取值是12,,...,,...n x x x ,这些值的概率分别为12,,...,,...n p p p ,则称()V ξ=2221122()()...()...n n x p x p x p μμμ-+-++-+为ξ的_________.ξ的_________.(3)随机变量的方差反映了随机变量取值的_____________.(4)方差的运算性质:()______,()__________V c V a b ξ=+= 其中a 、b 、c 为常数.3.有关期望和方差的一些重要结论(1)222()[()]()[()]V E E E ξξμξξ=-=-;(2)若~(,)B n p ξ,则()E np ξ=,()(1)V np p ξ=-;(3)若~(,,)H n M N ξ,则()nM E N ξ=,2()()()(1)nM N n N M V N N ξ--=-练习1.设甲、乙两个运动员射击命中环数的分布列如下2.设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1(),1,2,3,44P k kξ===,则()Eξ=____.3.设随机变量~(,)B n p ξ,且() 1.6E ξ=,() 1.28V ξ=,则n 、p 的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4. 若ξ是一个随机变量,则(())E E ξξ-的值为____________.5. 假定49件产品中有14件不合格品,从中抽取7件进行检查,则这7件中不合格品件数X 的标准差为_______.6. 某班有50位同学,已知从中抽取10人参加某项活动,则其中男生人数X 的方差为10049,若从中抽取20人参加该活动,其中女生人数Y 的方差为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