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教学路径.doc
大学美育教学计划
《大学美育》教学计划一、本课程的目的。
讲授美育和美学理论知识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环节。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1、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是要培养做人的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完美的人格,它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和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1、高校美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
基本任务,是要培养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根本任务,是要塑造完美的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高校美育的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和文学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开掘和发挥所有课程的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的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的美化和文明校园建设等。
2、掌握美育的任务,了解美育的实施。
第二章美是什么1、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代表性观点:美是理念,美是主观观念,美是事物的属性,美是关系,美是生活。
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的本质的意义及局限性。
美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所谓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特性以及具体表现这一特性的人的创造才能、智慧、勇敢、思想、情感等本质力量,通过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劳动,还包括社会斗争、科学实验、艺术活动等等),在人类的实践对象(自然和社会)、人类创造的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上体现出来。
大学美育十六讲教案
《大学美育》教案课程名称:大学美育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程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课时:3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的概念、美的形态和美的价值,提高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美育在个人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高生活质量。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内容:第一讲:美的概述1. 美的概念2. 美的形态3. 美的价值第二讲:艺术美的欣赏1. 艺术美的特点2. 艺术美的分类3. 艺术美的欣赏方法第三讲:自然美1. 自然美的特点2. 自然美的分类3. 自然美的欣赏方法第四讲:社会美1. 社会美的特点2. 社会美的分类3. 社会美的欣赏方法第五讲:生活美1. 生活美的特点2. 生活美的分类3. 生活美的欣赏方法第六讲:服饰美1. 服饰美的特点2. 服饰美的分类3. 服饰美的欣赏方法第七讲:建筑美1. 建筑美的特点2. 建筑美的分类3. 建筑美的欣赏方法第八讲:音乐美1. 音乐美的特点2. 音乐美的分类3. 音乐美的欣赏方法第九讲:绘画美1. 绘画美的特点2. 绘画美的分类3. 绘画美的欣赏方法第十讲:文学美1. 文学美的特点2. 文学美的分类3. 文学美的欣赏方法第十一讲:舞蹈美1. 舞蹈美的特点2. 舞蹈美的分类3. 舞蹈美的欣赏方法第十二讲:影视美1. 影视美的特点2. 影视美的分类3. 影视美的欣赏方法第十三讲:审美心理1. 审美心理的特点2. 审美心理的分类3. 审美心理的培养第十四讲:审美教育1. 审美教育的作用2. 审美教育的方法3. 审美教育的实施第十五讲:美的创造1. 美的创造的特点2. 美的创造的分类3. 美的创造的方法第十六讲:美育与人生1. 美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2. 美育与生活质量的关系3. 美育与道德情操的关系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阐述美的各类形态及其欣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美的事物,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
美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美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一、学校方面的美育实施途径与方法:1.制定美育教育课程: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美育教育课程,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各方面的培养,让学生们在学校中接受全面的美育教育。
2.举办美育活动: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美育活动,如美术展览、音乐会、戏剧演出等,激发学生们对美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创设艺术学习环境:学校可以提供艺术教室、音乐室、绘画工作室等专门的场所,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引入美育教育评价:学校可以引入美育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们的艺术表现进行评价与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艺术学习与创作。
二、家庭方面的美育实施途径与方法:1.建立美育家庭氛围:家庭成员可以共同参与艺术活动,如一起去美术馆参观、一起参与音乐演奏等,培养孩子们对美的认知与兴趣。
2.为孩子提供艺术学习机会: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报名参加音乐、绘画等艺术培训班,让他们能够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学习。
3.提供美育资源:家长可以为孩子购买优质的美术、音乐教材与乐器,提供艺术学习所需的资源,并鼓励孩子进行艺术创作与表达。
4.关注孩子的艺术表现:家长要积极关注孩子在学校艺术课程或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与鼓励,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与艺术潜能。
三、社会方面的美育实施途径与方法:1.建设艺术文化设施:社会可以建设更多的美术馆、音乐厅、剧院等艺术文化设施,提供良好的表演与展示场所,丰富社会艺术文化氛围。
2.推行社区艺术活动:社区可以组织各种艺术活动,如美术展览、音乐会、戏剧演出等,让居民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艺术形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与艺术欣赏能力。
3.提供艺术资助与奖励:社会可以设立艺术奖学金、艺术创作基金等,鼓励优秀的艺术人才进行创作与发展,培养更多具有艺术才华的人才。
4.创造艺术就业机会:社会可以创造更多的艺术就业机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艺术教育、艺术表演等,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事艺术相关的工作,发挥他们的才能与创造力。
大学美育教学教案
教案标题:大学美育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育的概念和意义,提高对美育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升创造力。
4.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美育的概念与意义2. 艺术的种类及特点3. 审美素养的培养4. 艺术表达与创造力5. 文化自信与全面发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美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介绍美育的概念、意义、艺术的种类及特点、审美素养的培养、艺术表达与创造力、文化自信与全面发展等内容。
3. 讨论:分组讨论美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个人经验和感悟。
4. 实践:分组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摄影、舞蹈、戏剧等,展示创作成果并进行评价。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美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育的基本概念、意义、艺术的种类及特点、审美素养的培养、艺术表达与创造力、文化自信与全面发展等内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美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个人经验和感悟。
3. 实践法:分组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摄影、舞蹈、戏剧等,展示创作成果并进行评价。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育的意义和作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艺术创作:评价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创意、技巧、表达等。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美育的认识和体会。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美育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艺术作品:收集各类艺术作品,用于欣赏和分析。
4. 实践材料:提供绘画、摄影、舞蹈、戏剧等实践所需的材料。
七、教学时间共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八、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育的魅力。
大学美育课教案
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美育的重要性,理解美育在个人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艺术作品感受情感,提升人文素养。
4. 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培养艺术实践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重点:1. 美育的概念及其在个人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2. 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3. 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与审美价值。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美育在个人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会运用艺术鉴赏方法分析艺术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
2. 艺术作品图片、视频资料。
3. 学生讨论分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展示一些经典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美育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接触过的艺术形式,以及在这些艺术形式中获得的审美体验。
1. 美育的概念及其在个人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 介绍美育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 阐述美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等方面的作用。
2. 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 讲解艺术鉴赏的基本原则,如整体性原则、比较性原则、历史性原则等。
- 介绍艺术鉴赏的方法,如视觉观察法、听觉感受法、情感体验法等。
三、案例分析1. 展示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
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审美价值以及创作背景。
四、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艺术作品进行讨论,分析作品的艺术价值。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美育概念、艺术鉴赏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小组讨论中的收获。
二、艺术实践1. 引导学生尝试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书法、摄影等。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三、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美育在个人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
《大学美育》第9章教案
大学美育第9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学美育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大学美育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
3.培养学生审美、艺术表达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大学美育的概念和意义1.什么是大学美育?2.大学美育的意义和作用。
2.2 大学美育的主要内容1.视觉艺术教育–绘画–雕塑–素描–水彩画2.音乐教育–音乐欣赏–音乐表演–乐器演奏3.舞蹈教育–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表演技巧2.3 大学美育的实施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美育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展示优秀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绘画、音乐表演、舞蹈演出等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3.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音乐厅、剧院等艺术场所。
–增加学生的艺术体验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环节向学生介绍本章将要学习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大学美育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3.2 概念解析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详细解释大学美育的概念和意义,并提供相关案例进行说明。
3.3 内容讲解分别介绍大学美育的视觉艺术教育、音乐教育和舞蹈教育的主要内容,强调每个内容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3.4 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绘画、音乐表演或舞蹈表演等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训练,并鼓励学生展示个人作品。
3.5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美术馆、音乐厅或剧院等艺术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拓宽视野。
3.6 总结回顾对本章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重点强调大学美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艺术修养。
四、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表现。
2.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和体验。
3.学生对大学美育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评估。
五、教学资源准备1.PPT讲解材料。
2.绘画工具、乐器、音乐播放设备、舞蹈音乐等。
3.实地考察场所的安排和预订。
以上是《大学美育》第9章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大学美育活动教案设计思路
1.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民族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美育基础知识: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形式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审美价值。
2. 校园美育活动策划与实施:组织策划校园美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实践能力。
3. 美育实践体验:通过参与各类美育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美育的魅力。
三、教学对象本教案适用于大学本科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四、教学时间总课时:10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五、教学地点教室、操场、图书馆、艺术中心等六、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舞台灯光设备、艺术作品等七、教学过程1. 美育基础知识讲座(2课时)(1)介绍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形式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审美价值。
(2)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分享艺术创作经验和审美心得。
2. 校园美育活动策划与实施(3课时)(1)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策划一场校园美育活动。
(2)分组展示,评选出最佳策划方案。
(3)指导学生实施最佳策划方案,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实践能力。
3. 美育实践体验(5课时)(1)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音乐厅、剧院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氛围。
(2)邀请艺术家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学习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技能。
(3)举办校园美育成果展,展示学生的艺术创作成果。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 美育活动策划与实施:评估学生策划方案的质量、实施过程中的表现。
3. 美育实践体验: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创作成果等。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实践能力。
大学美育课程内容的逻辑路径是
大学美育课程内容的逻辑路径是美育课程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关乎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道德伦理、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公民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美育课程内容的理论框架千差万别,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安排,这使得美育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活动被视为一种“散乱的自由组合”,而不是一个严格统一的体系。
事实上,美育课程的内容可以归结为独立的体系,即构建一条有条理的逻辑路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首先,美育课程的逻辑路径从“文化认同”开始,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文化认同感。
美育课程的内容强调学生需要确定自己所属的文化,并建立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这是他们理解自身责任和担当未来社会责任的必要基础。
学生在这一步中,可以通过文化传统史、民间文学艺术、中国文化研究、社会价值观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探索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从而建立自身文化认同感。
其次,美育课程的内容探究“人文精神”,主要是探究学生身份认同感的深层含义,以及这种认同感如何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伦理。
学生可以通过古典文化、社会文化、科学文化、文化传统等多种文化,探究人文精神的多种层面,进一步了解如何用高超的艺术技巧来表达人文精神,从而提升人文素养。
第三,美育课程的内容要求学生从社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涉及社会文化、政治、法律、经济等多个方面,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可以了解几大文明史的共同特征,也可以了解现代社会的多样性,从而形成对社会的独立思考,以及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最后,美育课程需要帮助学生进行“家庭教育”,明确家庭教育的目标、任务及其责任。
学生在这一环节中,需要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模型,通过不同的案例分析研究,加强对家庭的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孩子的人文思维,从而有效地帮助孩子实施社会教育。
综上所述,美育课程内容可以归结为一条有条理的逻辑路径,从“文化认同”到“家庭教育”,包括文化认同、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
大学美育的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美育课时:2课时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美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增强审美意识。
-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美育的概念及其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图片、音乐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兴趣。
二、课堂讲解1. 美育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解释美育的定义,阐述其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 分析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相互关系。
2. 艺术门类及其特点- 介绍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门类的特点。
- 分析各艺术门类的审美价值,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艺术形式。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或欣赏。
2. 每组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美育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美、感受美、创造美。
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教师讲解美育的基本概念、艺术门类及其特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审美价值。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或欣赏,分享心得体会。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美育基本概念和艺术门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包括创作能力、欣赏能力、表达能力等。
3. 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兴趣和满意度。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2. 注重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为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大学美育教学教案设计方案
一、课程名称大学美育课程——艺术之美探索二、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不同艺术门类的起源、发展及其代表作品;(2)掌握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3)学习艺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培养艺术实践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2)提高学生沟通、表达、团队协作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2)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1. 艺术门类介绍: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2. 艺术鉴赏方法:观察、分析、评价;3. 艺术创作技巧:绘画、雕塑、摄影、音乐、舞蹈等;4. 艺术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剧场等,参与艺术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艺术作品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主题。
2. 讲授:(1)介绍艺术门类及其代表作品,如:绘画中的《蒙娜丽莎》、雕塑中的《大卫》等;(2)讲解艺术鉴赏方法,如:观察作品形式、分析作品内容、评价作品价值等;(3)介绍艺术创作技巧,如:绘画的基本技巧、雕塑的雕刻方法等。
3. 实践:(1)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剧场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魅力;(2)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如:绘画、摄影、舞蹈等,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4. 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艺术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提高审美情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积极性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如:绘画作品、摄影作品等;3. 艺术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参观、创作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美育》;2. 多媒体课件:包括艺术作品图片、视频等;3. 美术馆、博物馆、剧场等实地教学资源。
大学美育活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艺术鉴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艺术作品图片或视频3. 小组讨论话题4. 评分标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美育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引导学生关注艺术鉴赏的重要性。
2. 提出问题:“什么是艺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艺术鉴赏?”引发学生思考。
二、艺术鉴赏基础知识1. 教师讲解艺术鉴赏的基本原则,如形式美、情感美、意境美等。
2. 介绍艺术鉴赏的方法,如观察、分析、评价等。
三、艺术作品鉴赏1. 展示不同类型、风格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
2.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所展示的作品进行鉴赏,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小组展示与评价1.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第二课时一、艺术与生活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探讨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艺术元素,如建筑、服装、家居等。
二、艺术创作体验1. 教师介绍艺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如绘画、手工、摄影等。
2. 学生分组进行艺术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成果展示与交流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点评,总结本次美育活动的收获。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美育活动的亮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艺术鉴赏和创作方面的成长。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表达对美育活动的喜爱和期待。
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
2. 学生对艺术鉴赏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和成果。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艺术活动,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2. 建立班级艺术鉴赏小组,定期举办艺术鉴赏活动。
3. 邀请艺术家、学者开展讲座,丰富学生的艺术视野。
大学美育教育工作方案
大学美育教育工作方案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教育工作,推进美育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美育工作质量保障体系,提高美育育人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美育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和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美育实施体系,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其人文素养。
二、组织机构1.美育教育委员会。
为加强对美育教育工作的规划、领导,学校成立了美育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处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美育教育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美育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发挥美育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规划和统筹我校美育教育工作,构建完善的美育教育实施体系;领导和组织全校美育教育工作课程设置和各项相关活动的开展,领导和组织学校美育教育工作评估等。
2.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部。
为加强公共艺术类课程建设,学校设立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部(名单见附件),教学部办公室设在美术学院。
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分别任主任、副主任,成员包括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鲁泰纺织服装学院等承担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
教学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公共艺术类课程建设与改革,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考核大纲,落实课程教学任务;负责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材建设;建立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团队,建立相互听课、评课制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等。
3.公共艺术类课程的管理由美育教育委员会办公室—教务处具体负责。
三、工作内容1.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学校美育教育工作规划,提出美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对美育教育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及提升。
2.课程建设与改革。
建设与引进并举,加大《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等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的建设,及作品赏析、艺术史论、艺术批评、艺术实践类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的建设,引进优质在线开放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美育教育课程资源。
大学美育授课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大学美育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美学的基本概念、艺术形式及其审美价值。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实践能力。
-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提升审美情趣,塑造健全人格。
3. 教学课时:2课时4.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5. 教学内容:艺术鉴赏与审美实践二、教学大纲1. 第一节课:艺术鉴赏概述-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艺术的分类与特点- 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2. 第二节课:艺术鉴赏实践- 艺术作品的鉴赏方法- 审美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艺术鉴赏概述1. 导入新课- 通过一段经典艺术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2. 讲授新课-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简要介绍艺术的历史渊源,阐述艺术在不同时期的特点。
- 艺术的分类与特点:讲解艺术的分类方法,分析各类艺术的特点。
- 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介绍审美价值的内涵,探讨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
3. 课堂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4. 课后作业- 阅读相关书籍,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
第二课时:艺术鉴赏实践1. 导入新课-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艺术鉴赏的重要性。
2. 讲授新课- 艺术作品的鉴赏方法:讲解鉴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如观察、分析、评价等。
- 审美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介绍审美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如艺术鉴赏会、创作比赛等。
3. 课堂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艺术鉴赏活动,如欣赏一幅画、一部电影等。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鉴赏心得。
4. 课后作业- 完成一份艺术鉴赏报告,总结鉴赏过程中的收获。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艺术作品、介绍艺术理论。
2. 教学视频:播放经典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3. 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艺术,提升审美情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大学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大学美育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
美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制定并实施一份科学合理的大学美育工作方案,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其对美的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2. 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其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3. 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艺术氛围的营造。
三、实施方案。
1. 开设多样化的美育课程。
大学应该开设多样化的美育课程,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满足学生不同的审美需求和兴趣爱好。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其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2. 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如艺术展览、音乐会、舞蹈表演、戏剧演出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艺术才华的舞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3. 构建艺术教育平台。
学校应该构建艺术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艺术创作和表现的机会,支持学生参与各类艺术比赛和展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提升其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该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美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艺术修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美育教育资源和服务。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美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2. 健全美育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对美育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3. 加强与艺术院校和文化机构的合作,拓展美育教育的资源和渠道。
五、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上述方案,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得到培养。
2. 学校的艺术氛围得到营造,校园文化建设得到促进。
3. 艺术教育的发展得到推动,学校美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
六、总结。
大学美育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美育教学路径
大学美育教学路径一、我们为什么需要“美育”“美育”是人们进行审美时必须要经历的一种高级过程,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审美也是以基于“美育”之上并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为目的,所以,审美既是精神的象征,也是对于人格魅力的自我锤炼。
朱光潜先生说过:“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
什么叫做“俗”这无非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总而言之,‘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我需要审美,需要美感修养,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美是一种人生境界,更重要的是“美”能让世界充满爱,能让人类和谐!就当今的大学教育的来说,我们往往是重视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之重要的“美育”。
在实现自我健康完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美育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并藉此在帮助大学生来正确地“审美”,“美育”从人的成长开始就具有独特的功能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美”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一个人心里如果缺失了“美”,那它还会剩下什么呢?或许就是“丑”与“恶”,那么在人的骨子里也就一定“装满”着报复、仇恨、怀疑,如果是这样:这个世界就会缺失来了“爱”,剩下的只有掠夺和战争了。
希特勒少年时原本酷爱美术,但因考试未能及第,与美术无缘。
试想:如果当时的主考官“高抬贵手”的话,这个世界就会多了一个创造美、爱美的人,就会少了一个战争狂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可以避免一场战争。
可见,这个世界如果缺失了“美”,现实将会变得多么地可怕。
当今社会,尤其是当今大学生,他们并不缺乏知识,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对知识和技能的过份渲染和教育,往往会冲淡和流失应存在他们心里的那份“爱”,往往会让他们没有时间或者根本来不及“修炼”自己的那份“美”。
我们为什么要“美育”呢?答案很简单:通过“美育”可以美化人们的心灵,并使人们有美好的行为,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美”了,真正的“美”是可以改变社会的。
二、通过“美育”使大学生正确地“审美”(一)“美育”途径的多样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同学科的人感叹不懂艺术,不懂审美,他们觉得美很神秘、很遥远……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大学生们去认识“美”去发现“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美育教育的途径
美育教育的途径美育教育是指通过艺术、音乐、舞蹈、剧场等形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美育教育,学生能够感受艺术的美、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校园活动以及社会参与等角度探讨美育教育的多样途径。
一、课堂教学1. 艺术课程美育教育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艺术课程来传授艺术知识和技能。
例如美术课、音乐课、舞蹈课等,学生在这些课程中可以学习到不同艺术形式的技巧和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跨学科整合开展跨学科教学是另一种促进美育教育的途径。
通过将艺术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例如艺术与科学、艺术与数学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这种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校园活动1. 演出与展览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各类演出和展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艺术才华和创造成果。
例如音乐会、舞蹈表演、美术展览等,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和理解,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2. 艺术社团和俱乐部学校可以设立艺术社团和俱乐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艺术学习和创作环境。
例如绘画社、合唱团、舞蹈团等,这些社团和俱乐部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爱好中发展自己的艺术才能,并且通过参与各类比赛和演出,提高他们的技巧水平。
三、社会参与1. 参观艺术展览和演出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和演出,让他们接触到更多艺术作品和演出形式。
通过观察和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并且,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家或者教育家给学生讲解和解读作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2. 社区合作项目学校可以与社区合作,开展各类艺术教育项目。
例如与艺术馆、剧场、音乐学院等合作,组织学生参加艺术创作营、音乐交流活动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艺术创作和表演中,丰富他们的艺术经验。
美育教育的途径不仅限于上述所述,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拓展。
大学美育活动教案设计模板
一、活动名称《以美育人,以美育心》美育活动二、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开展此次美育活动。
三、活动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美、欣赏美,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人际交往。
4.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活动时间1课时五、活动地点大学校园内或多功能厅六、活动对象全校大学生七、活动内容一、活动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美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为什么我们要追求美?二、欣赏美(15分钟)1. 教师播放优秀美术作品,如国画、油画、雕塑等。
2. 学生欣赏作品,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三、创作美(3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创作。
2. 教师提供创作素材,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3.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四、分享与交流(15分钟)1. 各组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美育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八、活动评估1. 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2. 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
九、注意事项1. 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能够引导学生欣赏和创作。
2. 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 活动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十、活动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在欣赏美、创作美的过程中,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美育教学路径
一、我们为什么需要“美育”
“美育”是人们进行审美时必须要经历的一种高级过程,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审美也是以基于“美育”之上并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为目的,所以,审美既是精神的象征,也是对于人格魅力的自我锤炼。
朱光潜先生说过:“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
什么叫做“俗”这无非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总而言之,‘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我需要审美,需要美感修养,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美是一种人生境界,更重要的是“美”能让世界充满爱,能让人类和谐!就当今的大学教育的来说,我们往往是重视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之重要的“美育”。
在实现自我健康完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美育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并藉此在帮助大学生来正确地“审美”,“美育”从人的成长开始就具有独特的功能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美”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一个人心里如果缺失了“美”,那它还会剩下什么呢?或许就是“丑”与“恶”,那么在人的骨子里也就一定“装满”着报复、仇恨、怀疑,如果是这样:这个世界就会缺失来了“爱”,剩下的只有掠夺和战争了。
希特勒少年时原本酷爱美术,但因考试未能及第,与美术无缘。
试想:如果当时的主考官“高抬贵手”的话,这个世界就会多了一个创造美、爱美的人,就会少了一个战争狂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可以避免一场战争。
可见,这个世界如果缺失了“美”,现实将会变得多么地可怕。
当今社会,尤其是当今大学生,他们并不缺乏知识,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对知识和技能的过份渲染和教育,往往会冲淡和流失应存在他们
心里的那份“爱”,往往会让他们没有时间或者根本来不及“修炼”自己的那份“美”。
我们为什么要“美育”呢?答案很简单:通过“美育”可以美化人们的心灵,并使人们有美好的行为,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美”了,真正的“美”是可以改变社会的。
二、通过“美育”使大学生正确地“审美”
(一)“美育”途径的多样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同学科的人感叹不懂艺术,不懂审美,他们觉得美很神秘、很遥远……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大学生们去认识“美”去发现“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美育”需要多途径地进行,审美也要从从生活实践的现实性、具体性和多样性出发。
蒋孔阳先生认为“美”是存在多样性和丰富性的。
他认为:”美感的差异性,源于生活方式的差异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对美感的认同程度和方式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同样,人类活动的具体性也决定了与生活目的直接联系性,然而美与美感也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美“必须像生活本身一样,是具体的、感性的,我们必须通过感觉才能把握它”。
(二)通过艺术欣赏来进行“美育”和“审美”在感受“美”的同时中追求情感升华,提高自身素质,这就是“审美”的价值感。
这种价值感也取决于它的普及性。
虽然目前让艺术普及与现实存在差距,但如果不进行普遍的“审美教育”,这种差距将会愈来愈大。
审美教育针对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值得我思考的是:艺术专业往往也会把技能与“审美”教育混为一谈,还未能分清艺术技能与“审美”方式的区别,艺术技能还只是停留在表层,技术不等同于“审美”,也就是说:有好的技能并非就有好的审美能力,这就犹如好的演奏家并非是好的音乐家一般。
中国的绘画艺术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主流艺术,其中沉淀的中华民族
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包含和显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价值观与道德观念,如果有一天,我们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学习或者欣赏中国的绘画艺术,那么,我们未来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二是要多进行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讲座,“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这样的诗句给我们创造了多么深远的意境啊!其中的一个“直”和一个“圆”把大漠边关的辽阔和苍凉勾画的淋漓尽致!三是对大学生要多进行“国学”教育,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
它的意义在于:正本清源、扬清激浊,传承中华美德,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树立民族文化自豪感。
目前高校讲座大多为技能辅导、未来职场、个人发展方向等,这类讲座虽为必要,但也终究难以解决学生个人技能、个人素质与未来社会关系诸方面的问题,我们引导学生的审美过程应该是这样的:一是对美的感性直观形态的获取;二是对美的认识的升华和享受,并藉此能够让大学生能达到自我的洗礼与自我升华的目的。
三、结语:
其实我们对学生的“美育”需要加强,我们学生的审美也更需要引导,正确的审美引导是素质教育重要环节。
前面谈到的“美育”是以部分艺术门类的讲座途径,这些门类虽为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的主流的艺术,但我们知道:要想通过几场艺术讲座来立竿见影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似乎还有些天方夜谭。
但我们深信不疑的是:这虽为“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重要的是只有审美能力的提高才能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我们的艺术教育、审美教育还必须坚持不断、持之以恒地展开才行!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我们学生的审美虽有些不尽人
意,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责怪他们,要从教育的自身去寻找根源,我们对学生的“美育”还欠缺,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值得我们欣喜的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真正的“美”,如:“大学生自愿者”、“社区服务者”、“支教自愿者”、“义务宣传员”、还有雷锋形象的回归。
他们才是最美的,是最值得我们感动和尊重的,他们的行为将会对当代大学生的“美育”产生积极的典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