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

合集下载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教案: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里外》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里”和“外”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 提供实物模拟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里外”关系。

3. 学会使用“里”和“外”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实物模型:一个有大有小的嵌套矩形容器。

2. 小板书:里、外。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容器,向学生提问:“这个容器是里面还是外面?”引导学生思考容器的不同部分与“里外”概念的联系。

2. 引入新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里”和“外”的概念,并分别写在小黑板上。

然后教师拿出一个小物体,放在容器外,并问学生:“这个物体在哪里?”引导学生回答“外面”;接着,教师将物体放入容器内,并再次问学生:“现在这个物体在哪里?”引导学生回答“里面”。

通过这个示范,让学生明确物体在容器内外的位置关系。

3. 游戏互动(15分钟):教师将实物模型递给一个学生,让学生摸索容器的内外。

然后教师问学生:“你手里的容器的哪一面是外侧?”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4. 实践操作(15分钟):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小容器,并分发一些不同大小的物体。

教师示范将物体放置在容器内外,然后让学生跟着示范操作,并用“里”和“外”描述。

教师巡视辅导,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总结(5分钟):教师向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复习“里外”的概念,并提醒学生运用这个概念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同时,鼓励学生发现和描述身边更多的“里外”关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物模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知“里外”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学生在游戏互动中增加了亲身体验,进一步巩固了对“里外”关系的认识。

然后通过实践操作,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动手操作,运用“里”和“外”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同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学习兴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三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三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三篇)教学资料参考范本目录: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一幼儿园小班教案《记忆发展》二幼儿园小班教案《讲卫生不得病》含反思三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一小班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通过观察图片和操作活动,正确感知并分辨“里,外”,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认识里外》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和操作活动,正确感知并分辨“里,外”。

2、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

3、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篮子一个,玩具动物若干活动过程:1、集体活动。

认识里外,感知5以内的数量。

出示一篮子玩具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在哪里?说说:这儿有什么?小猫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只小动物?边数边将小动物拿到桌上,接着再看一看说臆说:小动物现在在哪里?让幼儿感知里外。

最后送小动物回家,带领幼儿边送边说:一只小动物回家了,二只小动物回家了,……当小猫全部送回家后,再让幼儿说一说,小动物在哪里?2、操作活动分辨里外,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

(1)认识里外。

请小朋友看图说说: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哪里?认一认汉字:里外。

(2)观察篮子里面和外面的实物,请你给篮子外面的东西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3)看图说说:小动物在哪里?请你勾出在里面的小动物。

3、评价活动。

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活动材料,教师和幼儿进行简单地评价,并带领幼儿读一读画面上的汉字。

活动反思:在操作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表扬将操作材料收拾得整齐的幼儿。

小百科:里外指指从里到外。

表示整个、全部。

幼儿园小班教案《记忆发展》二小班教案《记忆发展》适用于小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引导幼儿记忆小木偶服饰的颜色组合,学习记忆方法,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记忆发展》教案吧。

里外认识小班教案5篇

里外认识小班教案5篇

里外认识小班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个人总结、教师总结、学生总结、企业总结、活动总结、党建总结、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teacher summaries, student summaries, enterprise summaries, activity summaries, party building summari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里外认识小班教案5篇教案的编写过程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教案,教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里外认识小班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一、分析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让小班学生认识到“里”和“外”的概念;2.培养小班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让小班学生理解“里面”和“外面”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1.让小班学生认识到“里外”的概念;2.教学生如何通过观察物品的内外部结构,来识别“里”和“外”;3.让学生理解“里面”和“外面”的区别,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三)教学方法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通过真实的物品展示,来帮助学生理解“里”和“外”的概念;2.通过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来让学生发现物品内部和外部的不同;3.通过课堂绘画和手工制作,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4.通过带问题的游戏,来让学生在参与中理解“里面”和“外面”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1.通过简单的听力竞赛,让学生逐渐进入课堂氛围;2.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引导他们思考物品的“里”和“外”。

(二)知识讲解1.通过局部放大物品的不同部分,让学生发现物体内外结构的不同;2.上课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了解“里”和“外”;3.通过实际物品展示,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并学习“里外”的概念;4.自己动手玩,逐渐明确“里面”和“外面”的概念。

(三)课堂活动1.通过课堂绘画和手工制作,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2.开展寻找物品内部和外部区别的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3.通过真实的物品让学生练习理解“里面”和“外面”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1.回顾本堂课程的主要内容;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我检测掌握情况;3.回答同学的提问,解决认识上的困难。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程的教学,我收获了很多经验。

首先,在教学前,我认真分析了教学内容,确定了教学目标,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真实的物品展示来理解“里”和“外”的概念。

学生们对“里”和“外”的认识得到了很好的加强。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认识里外”。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里外”概念,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孩子观察、比较、分析,掌握里外的空间关系;利用身边的事物举例,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体会里外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理解并掌握“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分辨物体在空间中的里外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孩子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掌握“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分辨里外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运用空间思维,将“里外”概念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实物(如书包、盒子等)。

2. 学具:小书包、小盒子、小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同学上台,将书包里的书本、文具等物品展示给大家,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是在书包的里面还是外面?2. 例题讲解:(1)展示图片,让孩子们分辨里外关系。

(2)通过PPT动画,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里外的概念。

3. 随堂练习:发放小书包、小盒子等学具,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分辨里外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里外”2. 板书内容:(1)里:物体在空间内部的部位。

(2)外:物体在空间外部的部位。

(3)里外关系: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家里的5个物品,分别描述它们在空间中的里外关系。

(2)用画图或拍照的方式,展示你对里外概念的理解。

2. 答案:(1)例如:电视在电视柜里面,遥控器在电视柜外面。

(2)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展示里外关系的画图或照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等方式,让孩子们掌握了“里外”概念。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观察、发现更多的里外关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里里外外》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里里外外》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里里外外》第一章:认识里外1.1 教学目标了解“里”和“外”的概念。

能够辨别物体的里外位置。

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里”和“外”的概念。

难点:能够正确辨别物体的里外位置。

1.3 教学准备教具:玩具、图片等。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通过玩具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名称。

1.4.2 讲解:向幼儿解释“里”和“外”的概念,举例说明。

1.4.3 实践:让幼儿亲自动手,将玩具或图片放置在不同的位置,辨别里外。

第二章:认识前后2.1 教学目标了解“前”和“后”的概念。

能够辨别物体的前后位置。

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前”和“后”的概念。

难点:能够正确辨别物体的前后位置。

2.3 教学准备教具:玩具、图片等。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通过玩具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名称。

2.4.2 讲解:向幼儿解释“前”和“后”的概念,举例说明。

2.4.3 实践:让幼儿亲自动手,将玩具或图片放置在不同的位置,辨别前后。

第三章:认识上下3.1 教学目标了解“上”和“下”的概念。

能够辨别物体的上下位置。

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3.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上”和“下”的概念。

难点:能够正确辨别物体的上下位置。

3.3 教学准备教具:玩具、图片等。

3.4 教学步骤3.4.1 引入:通过玩具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名称。

3.4.2 讲解:向幼儿解释“上”和“下”的概念,举例说明。

3.4.3 实践:让幼儿亲自动手,将玩具或图片放置在不同的位置,辨别上下。

第四章:认识左右了解“左”和“右”的概念。

能够辨别物体的左右位置。

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4.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左”和“右”的概念。

难点:能够正确辨别物体的左右位置。

4.3 教学准备教具:玩具、图片等。

4.4 教学步骤4.4.1 引入:通过玩具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名称。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幼儿数学启蒙》第三章《空间与位置》第一节《认识里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能够理解“里外”的概念,学会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里外位置。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一个透明的塑料箱子,箱子内放置各种大小的玩具。

2. 学具:每组幼儿一个透明塑料箱子,箱子内放置各种大小的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透明的塑料箱子,箱子内放置各种大小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箱子,箱子里面有什么呢?你们能告诉我它们在哪里吗?”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情景引入,引导幼儿理解“里外”的概念,讲解新课内容。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个玩具,放在箱子外面,再放一个玩具在箱子里面,让幼儿判断哪个玩具在“里”,哪个玩具在“外”。

4.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各种物品,让幼儿判断它们在箱子里的位置关系。

(2)幼儿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换箱子,判断箱子里的物品位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里外》2. 内容:里:箱子内的物品外:箱子外的物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箱子,箱子内和箱子外各画一些物品,让幼儿用箭头标出物品的“里外”。

(2)请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找到一些物品,让幼儿判断它们的“里外”位置关系。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里外”的概念,教学效果较好。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及时了解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能够区分物体的内部和外部;2.能够根据实物,图形等进行“里外”区分;3.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内外特征。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区分物体的内部和外部;2.学生能够根据实物,图形等进行“里外”区分。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内外特征。

教学过程预先准备1.准备小班学生易于理解的实物,如球、盆、鸟笼等;2.准备图片等展示材料。

导入新知1.向学生展示一个球和一个盆,问学生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球和盆的不同之处是球没有开口,而盆有开口;2.引导学生发现球的表面光滑,而盆的表面不光滑,并通过手指的触摸、拍打、听声音等感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球和盆的异同;3.引导学生总结,发现球和盆内外的界限分明。

拓展知识1.向学生展示一个鸟笼,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感受笼子和鸟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总结发现笼子的底部是开口的,而顶部是封闭的;2.引导学生发现鸟笼内有鸟和水杯等物品,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物品所在的位置、内外之分;3.引导学生总结:鸟笼和其中的物品都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并让学生进一步描述。

实践探索1.引导学生进入活动状,让学生观察老师给出的不同物品(如球、盆、盒子等),让学生辨别其内部和外部;2.让学生用膜,指、嘴等各种感受方法来感受物品内外的差异,并输出口头描述;3.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让学生举出自己身边具有内外分区的实例进行描述。

提高拓展1.让学生观察老师给出的不同物品的图片(如底和盖都有开口的罐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何辨别它们的内部和外部;2.引导学生画出自己看到的物品内部和外部的形状和轮廓,并描述出内外的特征;3.引导学生通过散步、参观等形式,进一步发现并描述身边具有“里外”区分的事物。

教学反思该次课程的整体设计紧扣小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感知、观察、思考、拓展、实践等,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快乐数学》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为“认识里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能够理解“里外”的概念,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里外”的概念,知道物体可以在其他物体的里面或外面。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里外”的概念。

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里外”的概念进行观察、比较、分析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一个透明的塑料盒、一个布袋、若干个玩具、图片等。

2. 学具:每组一张“里外”概念图、若干个玩具、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透明塑料盒,里面装有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大家看看,这个盒子里有什么?”(2)请幼儿将手伸进盒子,拿出玩具,引导幼儿感受“里外”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布袋,里面装有玩具,提问:“这个布袋里面有什么?”(2)教师拿出一个玩具,放在布袋外面,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里面”和“外面”。

(3)教师通过图片、教具等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里外”的概念。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分发“里外”概念图,让幼儿自己观察、比较、分析。

(2)教师提问:“谁能告诉老师,这个图上的物品在‘里’还是‘外’?”(3)幼儿回答问题,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2)教师通过提问,让幼儿将“里外”概念应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里外”2. 板书内容:(1)里: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内部。

(2)外: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外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里外”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较好地掌握了“里外”的概念。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启蒙数学》第二章第五节,主要内容包括:理解“里外”概念,能够区分物体在容器的里面和外面;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物体在容器的里面和外面。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里外”概念,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一个透明的盒子、若干个小球、若干张图片。

2. 学具:每组一个透明的盒子、若干个小球、若干张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拿一个透明的盒子,里面放一个小球,问:“小球在哪里?”引导幼儿回答“小球在盒子里”。

(2)教师将小球拿出盒子,问:“现在小球在哪里?”引导幼儿回答“小球在盒子外面”。

2. 新课讲解(1)教师通过举例,讲解“里外”的概念,让幼儿理解并掌握。

(2)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物体在容器的里面还是外面。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个透明的盒子,里面放有若干个小球,外面也有若干个小球。

问:“里面有几个小球?外面有几个小球?”引导幼儿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1)教师给每组幼儿发放一个透明盒子和若干个小球,让幼儿将小球放在盒子里和外面,进行实践操作。

(2)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物体在容器的里面还是外面。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判断结果,对幼儿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里外》2. 板书内容:(1)里外概念(2)判断物体在容器里面或外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判断它们是在容器的里面还是外面。

(2)画一幅画,展示你理解的“里外”概念。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里外”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待加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巩固。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一、课程概述这节数学公开课的主题是《认识里外》,适用于小班的学生。

本节课主要通过多种方法教会学生认识事物的内部和外部,并运用这些概念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通过引入布置作业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的内部和外部。

2.培养学生运用内部和外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类比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与重点1.识认事物的内部与外部。

2.利用内部和外部概念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教学准备1.小白板和白板笔。

2.笔和纸。

3.数学练习册。

4.小班学生可以触摸的具体物体,比如球、方块等。

五、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引起学生兴趣,让他们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

–提问: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事物的内部和外部吗?2.概念讲解(10分钟)–用白板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比如一个圆。

–问学生:这个圆有内部和外部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解释:圆内部是指圆的内部空间,圆外部则是指圆外的空间。

3.视觉展示(15分钟)–使用小班学生可以触摸的具体物体,比如球、方块等。

–让学生触摸并观察这些物体的内部和外部。

–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内部是空的,而外部是有物质的。

4.练习与实践(30分钟)–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自行解答课堂练习。

–引导学生运用内部和外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

5.巩固与提高(10分钟)–对课堂练习进行点评和讲解。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加深学生对内部和外部概念的理解。

–鼓励学生回家继续观察并写下所见的内部和外部。

6.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内部和外部概念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感到自豪,并表扬他们的努力和积极性。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引导讨论、视觉展示和课堂练习等。

学生们通过触摸具体物体的方式更好地理解了内部和外部的概念。

然而,我也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教案:《认识里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快乐数学》的第4章节,主要讲述的是认识里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里外的概念,能够辨别物体的里外,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里外的概念,能够辨别物体的里外。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里外的概念,能够辨别物体的里外。

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并能够进行实际的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玩具学具:作业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如球、盒子、书包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物体的名称。

然后教师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讲解里外的概念(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如球、盒子、书包等,然后引导学生辨别这些物体的里外。

教师讲解里外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里外是指物体的内部和外部。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卡片,卡片上画有一些物体,如球、盒子、书包等,让学生辨别这些物体的里外。

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如何辨别物体的里外。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作业本,让学生完成作业。

作业本上有一些题目,让学生辨别一些物体的里外,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认识里外里:物体的内部外:物体的外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画出三种物体的里外,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案:略2. 题目:请家长帮忙找一些物体,让孩子辨别这些物体的里外,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名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讲解里外的概念时,通过出示卡片,让学生辨别物体的里外,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巩固了学生的知识。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篇一:数学活动《区分“里”“外”》活动反思:】活动内容:数学活动《区分“里”“外”》活动目标:1.学习辨别里外空间方位,尝试用“xx在xx的里面(外面)”进行表述。

2.体验参与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1.小房子一座,玩具小猴子、小熊等。

2.幼儿操作材料《房子里的小动物》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以游戏“小手动一动”导入,复习对上下方位的辨认。

1.师:拼板,拼板,拼拼板板,上上,下下,前前,后后。

轱辘轱辘一,轱辘轱辘二,??轱辘轱辘五。

2.逐渐加快语速,提高游戏难度。

二、区分并表述里、外空间方位。

(一)游戏“捉迷藏”。

1.师:今天小动物们来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们快快把眼睛闭起来,从1数到5小动物们就藏好了。

2.提问:小猴子在房子的什么地方?小熊在房子的什么地方?(二)看图观察《它们在哪里?》。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布娃娃(汽车)在盒子的什么地方?球(积木)在盒子的什么地方?2.小结:布娃娃(汽车)在盒子的里面,球(积木)在盒子的外面。

小朋友可不能学小动物乱扔玩具,要爱护玩具,玩完后要把玩具收拾好,放回玩具盒里面。

三、听指令探索、操作“小动物洗澡”,巩固对里、外空间方位的认识。

(一)教师示范操作,讲解操作要求。

1.教师示范操作一遍。

2.请个别幼儿示范听教师指令操作。

3.提出操作要求:(1)要听教师指令进行操作。

(2)操作完把材料收好轻轻的放回椅子下面。

(二)听教师指令,幼儿动手操作。

引导操作完的小朋友和旁边的伙伴说一说:xx在房子的里面(外面)。

(三)教师出示范例小结:1.引导幼儿用完整句式表达“xx在房子的里面(外面)”。

2.点数房子里面(外面)有几只小动物?四、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描述活动室里、外的物体。

提问:1.房子的里面和外面都有很多东西,教室里面有什么?柜子里面有什么?杯子里面(外面)有什么?2. 教室外面有什么?我们一起去找找看。

五、活动延伸。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里”和“外”的概念,能够区分物体的内外位置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里”和“外”的概念,能够区分物体的内外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运用“里”和“外”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具:大小不一的盒子、玩具、书本等。

2.环境创设:在教室里设置一个“里外”区域,摆放各种物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引导他们发现物品的内外位置关系。

2.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里’,什么是‘外’吗?谁能举个例子?”(二)基本概念教学1.讲解“里”和“外”的概念,让幼儿理解它们表示的是物体的位置关系。

2.通过实物操作,让幼儿感受“里”和“外”的区别。

例如,将一个玩具放入盒子中,然后提问:“玩具在哪里?它在盒子的里还是外?”(三)游戏活动1.游戏一:“猜猜我在哪里?”教师将一个玩具藏在盒子或书本的里或外,让幼儿猜猜玩具在哪里,然后请他们亲自操作,找出玩具。

2.游戏二:“里外大挑战”准备一些大小不一的盒子,让幼儿将玩具放入盒子的里或外,看谁能最快完成挑战。

1.让幼儿分享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的感受,引导他们理解“里”和“外”的概念。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分析2.教学改进措施(1)增加更多实物操作环节,让幼儿在操作中加深对“里”和“外”的理解。

(2)引入更多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3)在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幼儿用“里”和“外”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位置关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学感悟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掌握“里”和“外”的概念,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概念。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建立空间方位感,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准确区分“里”和“外”。

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来做一个藏猫猫的游戏。

你们知道藏猫猫的时候,我们可以躲在哪些地方呢?是躲在桌子‘里’还是‘外’呢?”幼儿们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对,有时候我们躲在桌子下面,那就是在桌子‘里’。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认识里外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与运用“里”、“外”这两个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图书:《小猫找鱼》、《大花盆里的秘密》等。

2. 图片或实物:篮球、果汁盒、小花盆、盖子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篮子篮球,并问幼儿:“篮球是在篮子里还是篮子外?”引导幼儿观察与思考。

2. 启发探究(15分钟)教师唱歌:“小猫找鱼花了好多功夫,到处找都没有找对。

”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小猫如何找鱼。

然后教师提问:“小猫找鱼时是把手伸到里面还是伸到外面?”引导幼儿思考问题,并给予肯定的回应。

3. 游戏体验(20分钟)根据幼儿的兴趣,教师组织“里”、“外”认知的游戏。

如:教师将果汁倒进盖子里,然后提问:“果汁在盖子里还是在盖子外?”鼓励幼儿进行回答和解释。

4. 图画讲解(15分钟)教师给幼儿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个小花盆。

教师提问:“小花在花盆里还是花盆外?”然后教师以幼儿为主角,演示小花找到温暖的家。

最后,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图片。

5. 课堂活动(2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使用纸巾盒制作小房子,让幼儿在里面放入一些小物品,再将盖子盖在上面,提醒幼儿观察和思考,小物品在房子里还是房子外。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以问题形式引导幼儿总结归纳:“里”和“外”有什么区别?幼儿可以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我发现幼儿能够理解和运用“里”和“外”这两个概念。

他们通过课堂上的游戏、图片、手工制作等活动,逐渐学会了观察和分辨物体的位置。

在语言表达方面,幼儿的表述能力也有所提高。

比如,在回答问题时,幼儿能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然而,在这堂课上,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些幼儿对“里”和“外”这两个概念还不够清楚,在游戏时容易困惑。

所以,下次课时,我会针对这一问题加强训练,让他们更好地掌握“里”和“外”的运用技巧。

小班数学认识里外教案

小班数学认识里外教案

小班数学认识里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第三章《认识里外》,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里外”概念,能够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里外”概念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里外”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一个透明的大箱子,里面放置若干玩具;卡片若干,印有里外图案。

学具:每组一张里外卡片,若干小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透明的大箱子,里面放置若干玩具,邀请一名幼儿上台,按照教师的要求将箱子里的玩具拿出或放回,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a. 教师通过展示卡片,讲解“里外”的概念,让幼儿初步了解里外的含义。

b.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用手指出卡片上的里外位置,巩固“里外”概念。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出示一个里外卡片,讲解卡片上的物品分布,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b. 教师邀请幼儿回答问题,并给予鼓励和评价。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张里外卡片,让幼儿互相讨论,找出卡片上的里外位置。

b.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b. 教师提出一个拓展问题,让幼儿思考、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箱子,里面放置若干玩具。

2. 在箱子旁边标注“里”和“外”字样,用不同颜色区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在家中观察,找出家里的里外物品,并画在纸上。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了“里外”概念,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避免直接告诉答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快乐数学》的第二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认识里外”的概念,通过实践活动和生活情景,帮助幼儿理解“里外”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里外”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里外位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里外”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运用“里外”概念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一个大箱子,箱子内放置各种玩具。

学具:每人一套小箱子,内含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拿一个大箱子,箱子内放置各种玩具。

(2)教师请一位幼儿上台,将手伸进箱子里取出一个玩具。

(3)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个玩具在箱子的哪里?”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里外”的概念。

(2)教师拿出一个玩具,放在箱子外面,再放一个玩具在箱子里面,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的里外位置。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小箱子,每个幼儿将手伸进箱子内,触摸并描述玩具的位置。

(2)幼儿相互交换箱子,再次描述玩具的位置。

(2)教师提出一些生活情景,让幼儿运用“里外”概念进行描述。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一个大箱子,标注“里”和“外”。

2. 在箱子内和外面分别写上不同的物体名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家里的物品,描述它们在空间中的里外位置。

2. 答案示例:电视在客厅里,沙发在电视外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和生活情景,让幼儿掌握了“认识里外”的概念。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规范的语言描述,避免出现语言表达混乱的情况。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引入“上下”、“前后”等空间概念,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空间方位。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教学内容概述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为《认识里外》。

通过教学,让幼儿了解物体的内部和外部,学会运用“里”和“外”的概念对物体进行描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知道“里”和“外”的概念,并会用“里”和“外”描述物体。

•了解物体的内部和外部。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导入环节1.教师引入物品“盒子”并与幼儿互动,问:“这个盒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引导幼儿说出“盒子由外部、内部和底部构成”。

2.让幼儿围绕这个盒子,把盒子的“外部”“内部”“底部”等部分进行描述。

正式教学1.引导幼儿围绕教室内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笔等,进行“里”和“外”的描述。

例如:“这张纸是里还是外?”“纸夹在桌子里还是外面?”等等。

2.呈现一些物体的图片,引导幼儿用“里”和“外”的概念描述这些物体。

3.针对幼儿的观察能力,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手表里藏了什么?”“抽屉里有什么?”等等。

4.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如:棉花、石头、花生等,让幼儿用“里”和“外”描述这些物品。

5.教师用体验教学法,让幼儿通过抠、捏、揉等动作感受物品的内部和外部。

结束环节1.教师总结本次教学的内容和重点,再次引导幼儿描述盒子的各个部分。

2.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小结。

教学参考•林莎、胡更生.《数学启蒙指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反思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在观察物品时存在随意性,有时只是一看就“瞪一眼”而没有真正观察到物品的外部和内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加入了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观察。

例如通过触摸、体验等方式感受物品的内外部;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增加孩子的思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孩子的观察能力,同时注重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通过语言对物品的里外进行描述,更好地掌握“里”和“外”这两个概念。

小班数学认识里外教案

小班数学认识里外教案

小班数学认识里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认识里外》。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二章节“生活中的里外”,详细内容为通过实物操作和情景体验,帮助学生理解“里外”的概念,并在生活中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里外”的概念,能正确区分里外。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里外”的概念,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物操作和情景体验,让学生掌握“里外”的区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里外实物(如箱子、书包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箱子,引导学生观察箱子里的物品,提出问题:“箱子里的物品和箱子外的物品有什么不同?”2. 新知识学习(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生活中的里外实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里外的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指着自己的身体部位,说出身体里的器官和身体外的器官。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如“小明把玩具放在了箱子里,把书放在了箱子外,请你说说看,哪些是箱子里的,哪些是箱子外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例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里外”的概念。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教师出示拓展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更大的范围内运用“里外”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1. 《认识里外》2. 内容:里:箱子里的物品、身体里的器官外:箱子外的物品、身体外的器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在生活中找出5个“里外”的例子,并画出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里外”的概念,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里外教案带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里外教案带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里外教案带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和区分物体的里外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材料:1.不透明的容器、透明的容器(如塑料杯、玻璃杯、玻璃瓶等)2.多种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的小球(如塑料球、泡沫球等)3.彩纸4.铅笔、蜡笔等教学环节:1.导入(五分钟)启发幼儿思考问题:“你们有没有看到过容器?”“你们知道容器是什么?它是有什么作用的?”将幼儿的回答记录在板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展示(十分钟)老师拿出一个不透明的容器和一个透明的容器,放在幼儿面前,让幼儿观察容器的特征,并提问:“你们能分别告诉我这两个容器的特点是什么?”引导幼儿回答出透明容器可以看到里面的物体,而不透明容器则不能。

3.操作与探究(十五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不同种类的小球,引导幼儿将小球放入不透明容器和透明容器中,让他们观察并描述看到的现象。

然后让幼儿猜测里面都有什么,并逐一打开容器,观察里面的物体是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不透明容器需要打开才能知道里面是什么,而透明容器则可以直接看到里面的物体。

4.讨论与总结(十分钟)引导幼儿回到集体活动区域,进行整体讨论。

提问:“我们在做活动的时候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透明容器可以看到里面的物体,而不透明容器却看不见?”引导幼儿回答,形成幼儿们对里外特征的初步认识。

5.创作活动(十五分钟)给每一个小组一个彩纸和一支铅笔,让幼儿根据自己所了解的里外特征,画一个容器,并将容器的外部和内部画出来。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不同形态的容器,然后互相交流和展示。

6.反思(五分钟)请幼儿回答以下问题并进行反思:“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们在活动中有什么困难?”“你们学到了什么?”通过反思,让幼儿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操作与探究和讨论与总结等环节,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了解了容器的里外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操作活动,正确感知并分辨“里,外”。

2、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

3、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

活动准备
篮子一个,玩具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认识里外,感知5以内的数量。

出示一篮子玩具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在哪里?说说:这儿有什么?小猫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只小动物?边数边将小动物拿到桌上,接着再看一看说臆说:小动物现在在哪里?让幼儿感知里外。

最后送小动物回家,带领幼儿边送边说:一只小动物回家了,二只小动物回家了,……当小猫全部送回家后,再让幼儿说一说,小动物在哪里?
2、操作活动分辨里外,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

(1)认识里外。

请小朋友看图说说: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哪里?认一认汉字:里外。

(2)观察篮子里面和外面的实物,请你给篮子外面的东西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3)看图说说:小动物在哪里?请你勾出在里面的小动物。

3、评价活动。

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活动材料,教师和幼儿进行简单地评价,并带领幼儿读一读画面上的汉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