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分子基础与应用
实验__人体ABO血型的测定
实验人体ABO血型的测定〔目的与要求〕1、学习辨别血型的方法。
2、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掌握ABO血型测定的原理。
〔基本原理〕一、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1、抗原(凝集原):存在于红细胞膜上。
抗原有两种: A、 B。
2、抗体(凝集素):存在于血清(血浆)中。
抗体有两种:抗A、抗B。
(解释血清与血浆的区别)。
相对应的一对抗原与抗体相遇时会发生凝集反应。
正常人体内无凝集反应发生,因此可以断定:在正常人体内绝不存在相对应的一对抗原与抗体。
3、分型依据: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有抗原及抗原的种类划分。
分为A型、B型、AB二、判断方法:已知A型标准血清(抗B)、B型标准血清(抗A),根据是否发生凝集反应判断血型。
有以下几种情况:〔实验器材〕凹槽、一次性刺血针、消毒牙签、A型与B型标准血清、生理盐水、酒精棉球、一次性采血管、记号笔、试管架、小试管、消毒镊子。
〔方法与步骤〕1、清洗所用器材:首先用清水把要用的凹槽、小试管冲洗干净,然后用生理盐水再冲洗几遍,防止发生溶血。
这一步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2、取凹槽,用记号笔作好标记。
3、在凹槽内分别加入A型与B型标准血清。
4、取小试管,向内加入生理盐水约2ml,放在试管架上备用。
5、采血:用酒精棉球消毒左手无名指指尖,另一名同学用手捏紧已消毒的手指,用一次性刺血针刺破手指取血。
注意:进针速度要快,力度适中,采血时要挤松交替。
当手指尖出现小血滴时,用一次性采血管吸取少许血液放入小试管中制成混悬液,然后再吸取混悬液分别加入A型和B型标准血清中各一滴,用牙签搅动,使每侧的血液与血清混匀。
注意每侧用一支牙签搅动,切勿混用。
6、静置,观察结果:在室温下静置10-15分钟,观察有无凝集现象发生,并判断结果。
注意:这种凝集反应的强度因人而异,如果15分钟后没有出现结果,可以再延长一段时间。
〔注意事项〕1、一定要严格消毒。
2、区别血液的凝集与凝固。
〔作业〕记录你的血型,说明你能接受和输血给何种血型的人,为什么?。
ABO亚型鉴定(1)
Step2
人-A 人-B -A1 -AB
IS
2+
0
二次 2+s
0
0
4+
0
4+
A1C
3+
与抗-A1不反应,为A亚 型;同时与抗-AB凝集 增强,进一步证明为A 亚型
Step3
PS+A2C 抗-A+A2C
IS
0
3+w
二次
0
3+
血清与A1C反应,与 A2C不反应,证明存在 不规则抗-A1抗体
Step4
红细胞上ABH抗原缺乏或弱表
反应都很强。
达,血清中存在抗H或抗HI抗体
1952年发现
1961年发现
ABO正反定型不一致
原因
类型
处理
多凝集
正定型
额外抗原
获得性B 直抗强阳性 血型物质增多
抗原减弱或缺失
疾病原因
亚型
抗体减弱或缺失
年龄因素 丙球减少或缺乏
反定型
额外抗体
自身抗体 假凝集 亚型不规则抗体 同种抗体
IS
3+S
0
4+
二次 3+S
0
4℃
4+
±
Step3
-H
PC
IS
0
二次 ±
4℃
1+
OC BC 3+ 1+w 3+s 1+ 4+ 1+s
人源抗血清显示有正常 A抗原,有比较弱的B抗 原。此处增加抗-A1的 目的用以区分CisAB
H抗原未见增强,CisAB 呈4+,两者可区分
根据以上的反应格局,怀疑ABx
abo血型的原理
abo血型的原理
ABO血型的原理与人体血液的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在ABO血型系统中,人体的红细胞表面有两种主要的抗原:A抗原和B抗原,而血浆中有相应的抗体:抗A抗体和抗B抗体。
根据ABO血型系统的规则,个体的血型可以是A、B、AB或O型。
如果一个人的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那么他的血型就被确定为A型。
同样的道理,如果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血型就是B型。
如果同时存在A和B抗原,血型被确定为AB 型。
而如果没有A或B抗原,则血型为O型。
ABO血型的原理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输血时一部分人群可以接受来自其他人的血浆,而另一部分人则不能。
这是因为个体的血浆中包含了与其自身血型抗原相反的抗体。
例如,A型血液中存在抗B抗体,B型血液中存在抗A抗体,而AB型血液中则不存在这些抗体。
因此,一个人只能接受与自身血型匹配的血液,否则抗体会与外来血液中的抗原发生反应,导致不良反应。
相反,O型血液中不存在A或B抗原,因此其血浆中含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
因此,O型血液被称为“供者血型”,因为它可以给其他血型的人输血,而不会产生严重的免疫反应。
总结起来,ABO血型的原理是基于抗原和抗体的互作用。
不同血型之间的差异在于它们在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类型以及血浆
中相应的抗体类型。
这种互作用使得人们在输血时需要选择与自身血型相匹配的血液,以避免免疫反应的发生。
abo血型分类的标准
abo血型分类的标准ABO血型分类的标准。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红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和抗体系统,由于不同的人体内ABO抗原和抗体的存在,使得人类的血型分为A、B、AB、O四种。
下面将详细介绍ABO血型分类的标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ABO血型的基本知识。
A、B、AB、O四种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的,A型血液中含有A抗原,B型血液中含有B抗原,AB型血液中同时含有A和B抗原,而O型血液中不含A和B抗原。
除了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外,还有血浆中的抗体,A型血液中含有B抗体,B型血液中含有A抗体,AB型血液中没有抗体,而O型血液中含有A和B抗体。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ABO血型的遗传规律。
ABO血型的遗传是由A、B、O三种等位基因决定的。
A和B是等位基因,而O是隐性基因。
根据孟德尔遗传学定律,A、B和O三种基因之间的关系是A、B为互相显性,O为隐性。
因此,人类的血型遗传规律可以总结为,父母血型为A、B的,子女可能为A、B或AB;父母血型为A、O的,子女可能为A或O;父母血型为B、O的,子女可能为B或O;父母血型为AB、O的,子女可能为A、B或AB;父母血型为A、A的,子女可能为A或O;父母血型为B、B的,子女可能为B或O;父母血型为AB、AB 的,子女必为AB;父母血型为O、O的,子女必为O。
再者,ABO血型的临床意义。
ABO血型系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血型对于人体的免疫功能和疾病的易感性有一定的影响。
比如,ABO血型与输血有关,A型血液不可输给B型患者,B型血液不可输给A型患者,AB型血液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患者,而O型血液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患者。
此外,ABO血型还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相关,比如胃癌、食管癌等疾病与血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ABO血型分类的标准。
ABO血型分类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A、B的存在与否来确定的,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在临床上,ABO血型不仅对于输血有着重要的意义,还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相关。
检验科血型学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血型学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血型学是研究人类血液的组成、性质和变异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医学、法医学和人类学等领域中,血型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检验科血型学常见的检测与分析方法,帮助读者了解血型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血型基本知识概述人类的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其中红细胞的表面有特定的抗原,抗原的存在决定了血型的类型。
根据红细胞表面抗原的种类,人类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同时还有RH血型的阳性和阴性之分。
二、ABO血型的检测与分析方法ABO血型是最常见的血型分类方法,根据抗原的分布情况,可以将人类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以下是ABO血型的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1. 血清凝集法血清凝集法是最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之一,通过加入特定抗血清来观察血细胞凝集情况,从而确定血型。
它简单、快速、经济,并且对不同种族和遗传背景的个体都适用。
2. 酶解试验法酶解试验法通过使用特定的酶来将红细胞表面的抗原与抗体结合,从而实现血型的分析。
这种方法在应对特殊血型或混合血型时表现出色,但操作较为繁琐,需要一定的实验经验。
3.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血型鉴定技术,通过检测红细胞表面抗原相关基因的变异和突变来确定血型。
这种方法准确度高,但成本较高,主要用于特殊血型的检测和研究。
三、RH血型的检测与分析方法RH血型是人类血液中另一个重要的分类,根据表面抗原的存在与否,人类血型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
以下是RH血型的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1. 标本配对试验法标本配对试验法是RH血型检测的经典方法,通过混合研究对象的血清和红细胞进行反应观察,从而确定RH血型。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结果明确可靠,并且适用于大规模筛查。
2. 血凝法血凝法是利用特定的抗体和抗血清来观察血液样本在一定条件下的凝固情况,从而确定RH血型。
这种方法灵敏度高,但对实验条件有较高要求。
3.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检测RH血型相关基因的突变和变异来确定血型。
ABO血型系统
原理
原理
红细胞血型抗原
红细胞膜中夹杂着3种蛋白质:糖蛋白、简单蛋白及膜收缩蛋白。红细胞抗原有些突出在细胞表面,好像伸 出在地面上的树枝,如ABH抗原;有些镶嵌在细胞膜内,如Rh抗原。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反应的部分,叫做抗原 决定簇。血型抗原决定簇的化学组成,有的已经清楚,但大部分不清楚。有些血型在体液中存在可溶性抗原,叫 做血型物质。从人体分离出来的ABH及Lewis血型物质是糖蛋白,即在肽链的骨架上连接着一些糖的侧链,这些糖 链便是特异性决定簇。ABH及Lewis血型物质的特异性决定簇很相似,只是在糖链上个别糖的种类或同一种糖由于 存在位置不同,就显出不同的特异性。比如A与B的抗原特异性,只是在糖链上有一个糖不相同,便显示出不同的 特异性。A抗原决定簇在糖链的终末端是一个N-乙酰半乳糖胺,而B抗原决定簇在糖链的终末端却是一个D-半乳糖。
ABO血型抗原具有种族差异。例如,中欧地区的人群中,约40%以上的人为A型,近40%的人为O型,10%的人 为B型,6%的人为AB型;而90%的美洲土著人为O型。
血型
血型(blood groups;blood types)是以血液抗原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遗传性状。
狭义地讲,血型专指红细胞抗原在个体间的差异;但现已知道除红细胞外,在白细胞、血小板乃至某些血浆 蛋白,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抗原差异。因此,广义的血型应包括血液各成分的抗原在个体间出现的差异。通常人们 对血型的了解往往仅局限于ABO血型以及输血问题等方面,实际上,血型在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临床医学 等学科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因此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动物血型的发现也为血型研究提供了新 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血型一般常分A、B、AB和O四种,另外还有RH、MNS、P等极为稀少的10余种血型系统。
abo血型
abo血型ABO血型是人体血液的一种分类系统,这一系统主要由几种不同的抗原和抗体组合来决定一个人的血型类型。
ABO血型系统是最为常见和广泛接受的血型分类系统之一,它对于血液输血和器官移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ABO血型的背景知识、遗传规律、临床意义以及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ABO血型是由A抗原、B抗原、O抗原以及相应的抗体所决定的。
人体中可能存在A、B、AB和O四种血型。
A抗原只能与A抗体结合,B抗原只能与B抗体结合,而O抗原既不结合A抗体也不结合B抗体。
相对应地,A抗体仅能识别和攻击B抗原,B抗体仅能攻击A抗原,而O抗体则能攻击A抗原和B抗原。
因此,一个人的血型即由这些抗原和抗体在其血液中的存在与否来确定。
遗传规律上,ABO血型是由三个基因决定的,这三个基因是A基因、B基因和O基因。
这些基因分别有两个等位基因,分别为A和O、B和O以及O和O。
这意味着每个人有两个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这两个基因决定了一个人的血型是A型、B型、AB 型还是O型。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基因组合是AA或AO,则其血型是A型;如果基因组合是BB或BO,则其血型是B型;如果基因组合是AB,则其血型是AB型;如果基因组合是OO,则其血型是O型。
ABO血型不仅在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人群研究中也非常有用。
例如,根据人口统计学数据,不同人群中各个血型的分布情况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与遗传、地理环境以及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有关。
研究表明,ABO血型与一些疾病的发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例如,某些研究发现,ABO血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存在一定关系。
具体来说,A型血和B型血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有关,而O型血则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下降有关。
此外,ABO血型还与一些癌症(如胃癌和结直肠癌)以及其他一些疾病(如白内障和血栓性静脉炎)的风险存在相关性。
在医学实践中,ABO血型的了解对于血液输血和器官移植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血液输血或器官移植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必须是相容的。
生物血型知识点总结大全
生物血型知识点总结大全1. 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来分类的,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这些抗原是由与特定基因相关的糖蛋白组成的。
A型血液中含有A抗原,B型血液中含有B抗原,AB型血液中同时含有A和B抗原,O型血液中不含有A和B抗原。
在ABO血型系统中,O型血液是最为普遍的,AB型血液是最为罕见的。
在ABO血型系统中,一个人的血型是由父母的基因决定的。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个拥有A抗原的基因,那么这个人就会有A型血型。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个拥有B抗原的基因,那么这个人就会有B型血型。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都拥有A和B抗原的基因,那么这个人就会有AB型血型。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都没有A和B抗原的基因,那么这个人就会有O型血型。
ABO血型系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患者在接受输血时,应当确保输血者的血型与自己的血型相同,否则可能会引发输血反应。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ABO血型系统也会影响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2. Rh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是由人类红细胞表面的一个蛋白质抗原来分类的。
根据是否具有这种抗原,人类的Rh血型可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
Rh阳性表示红细胞表面带有Rh抗原,Rh阴性表示红细胞表面不带有Rh抗原。
Rh血型系统是由Rh基因决定的,与ABO血型系统不同,Rh血型并不受双亲的影响。
父母的Rh类型可以影响孩子的Rh类型,但不决定孩子的Rh类型。
例如,如果父母中至少有一个是Rh阴性,那么他们的孩子可能是Rh阴性或Rh阳性。
Rh血型同样具有临床意义。
一般来说,Rh阳性的人可以接受Rh阴性和Rh阳性的输血,而Rh阴性的人只能接受Rh阴性的输血。
在孕妇怀孕期间,如果母亲是Rh阴性,而胎儿是Rh阳性,那么母亲的免疫系统可能会产生抗体攻击胎儿的红细胞,导致胎儿溶血症,这就是Rh血型不合的场景,需进行预防性治疗。
总结血型系统的研究对于输血、器官移植和产前诊断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了解个体的血型信息,可以为医疗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ABO及Rh血型鉴定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5日 星期六 2021/5/152021/5/152021/5/15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5月 2021/5/152021/5/152021/5/155/15/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5/152021/5/15May 15,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5/152021/5/152021/5/152021/5/15
谢谢大家
2021/4/26
30
?
一、5%红细胞悬液的配制
原理:使用一定量的稀释液(生理盐水)稀释 压积红细胞,为了遵循抗原抗体结合的量比关 系,获出最佳结果。 器材: 小试管(玻璃及塑料皆可)、滴管、试 管架、离心机、记号笔、显微镜。 试剂: 生理盐水。 标本: 抗凝或非抗凝静脉血。
操作
1、全血2ml 1000g离心3min,分离上清(备用); 2、压积加生理盐水约2~3ml,充分摇匀或吸管轻轻吹打
试剂血清+受检红细胞 (正定型)
-A -B 受检血型
受检血清+试剂红细胞 (反定型)
Ac Bc Oc
+-
A
-+
B
--
O
++
AB
-+ - +-- ++- ---
红细胞凝集强度判断标准 4+ 红细胞凝集成一大块,血清清晰透明。 3+ 红细胞凝集成大小块,血清清晰。 2+ 红细胞凝块分散成许多小块,血清清晰。 l+ 肉眼可见大颗粒,周围有较多游离红细胞。 ± 镜下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周围有很多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5日 星期六 2021/5/152021/5/152021/5/15
人类血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人类血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人类血型是人体中一种非常基础的遗传特征,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个话题。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血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不仅探索出了不同血型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揭示了血型与健康、疾病等方面的关联。
在本文中,我将从血型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进展、血型与疾病等角度入手,深入剖析人类血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血型的基本概念血型是指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所组成的一种特殊的生物学性质,主要分为A、B、AB、O四种类型。
不同的血型是由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种类和组合各不相同,同时也决定了血清中产生哪些种类的抗体。
血型的遗传方式是通过基因的传递来实现的,具体而言,A、B、O三种基因分别位于16、9、9号染色体上,且它们之间存在着显性与隐性的关系。
因此,一个人的血型不仅来自于其父母,还受到基因突变和不完全显性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二、血型研究方法和进展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血型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准确的方法。
近年来,研究人员主要运用PCR、DNA测序、基因载体构建等技术手段,探究不同血型之间的关联,并且还逐渐揭示出了血型与疾病、免疫反应等方面的联系。
1. 基因分型技术基因分型技术是目前血型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通过PCR扩增、DNA测序等技术手段,确定不同基因型的存在情况。
以ABO血型为例,研究人员可以通过PCR扩增得到A、B和O基因的存在频率,进而获知一个人的血型。
使用基因分型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消除人类血型检测过程中社会和人类因素的影响,同时精度和准确性很高。
因此,该技术日益成为人类血型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2. 血型抗原检测技术除了基因分型技术外,血型抗原检测技术也是用于人类血型研究的另一种主要手段。
其主要依据是血型抗原存在后会引起抗体反应,因此可以通过血清学技术来检测不同血型的抗原存在情况。
目前常用的血型抗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凝集反应、酶解反应和荧光标记等。
a型血能不能给ab型的人输血
a型血能不能给ab型的人输血A型血是常见血型中的一种,属于ABO血型系统中的血型。
那么,a型血能不能给ab型的人输血?下面由店铺为大家解析吧,欢迎阅读! a型血是否可以给ab型的人输血分析其实是不能的。
ABO血型系统的分子基础:血型实质上是不同的红细胞表面抗原根据凝集原A、B的分布把血液分为A、B、AB、0四型。
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A的为A型血,其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B的为B型血,其血清中有抗A的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为AB型血,其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A、B 两种凝集原皆无者为O型,其血清中抗A、抗B凝集素皆有。
具有凝集原A的红细胞可被抗A凝集素凝集;抗B凝集素可使含凝集原B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所以A型血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A;AB型血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都有。
这就发生凝血反应除了同血型者之间可以相互输血外,血液为AB型的人还可以接受其他各血型的血液,而O型的血液则可以输给其他各血型的受血者.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在通常情况下,由于考虑到人类的血型系统种类较多,为了慎重起见,即使在ABO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也应该先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即不仅把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血型配合实验,还要把受血者的红细胞和献血者的血清进行血型配合实验,只有在两种血型配合都没有凝集反应,才是配血相合,而可以进行输血.A型血的输血的注意事项(1)输血前必须严格检查全血的外观,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合格;还要认真核对患者、交*配合报告单和待输血液之间是否无误,包括患者和献血者的姓名、性别、ABO和Rho(D)血型、交*配合试验和抗球蛋白试验的结果、血袋号码、血类和血量等,并且应该有两人核对,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ABO血型-详案
ABO血型详案同学们好!大家都知道,在大出血以后,最有效的治疗就是给病人输血,这才是挽救病人生命的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在人类的输血的探索中,曾经经历了狗输给狗,羊输给人,人输给人的探索,到今天,从蒙昧到科学的一步一步的进展首次成功进行,人与人之间输血的是英国布伦•道尔,他被称为输血先锋,但这种对献血者无权选择的盲目首选,它的成功率仅仅只有44%,为什么有些人治疗成功了?有些人治疗失败了,奥地利兰德斯坦纳医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提出了一个思想,是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血液分为不同的类型?而相同的人之间输血可以成功,而不同类型的人之间进行输血将不能成功。
面对这样的一个想法,他设计了一个简单还非常巧妙的实验,那就是把不同人的血液相互混合,看看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说干就干,他把他实验室的六位工作人员的血液分别抽出来,然后分别相互吻合,结果发现的确有些人之间相互混合,没有反应,而有些人反应到一起就出现了严重的红细胞凝集反应,这个实验证实了他的初步的设想,人的血液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也就是血型。
依照血型的理论来有目的的选择相应的献血者,输血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了,兰德斯坦纳被誉为血型之父,193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兰德斯坦纳当时发现的血型就是ABO血型。
在这一节里面,我们重点讨论下面几个问题:第一,什么是血型?第二,ABO血型的抗原,它有哪些种类?第三,ABO血型的抗体有哪些特点?第四,我们如何鉴定ABO血型?第五,在临床输血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怎么样的正确的选择献血者?首先,我们一起来讨论什么是是血型。
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如果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液混合在一起,红细胞就可以发生凝集成簇。
这一现象,称之为红细胞的凝集,在补体的作用下,而这些凝集的红细胞将发生破裂,我们称之为溶血。
当个人体输入血型不相容的血液的时候,受血者的血管内就会发生红细胞的凝集和溶血反应,这样可以危及生命,因此,血型鉴定是安全输血的前提。
简述abo血型的分子机理
简述abo血型的分子机理ABO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常见的血型系统之一,它由A、B、O三种血型组成。
ABO血型的分子机理是指导致不同血型的分子基础和机制。
ABO血型的分子机理源于人体红细胞表面的特定糖基结构。
在红细胞表面,存在着两种主要的糖基:N-乙酰半乳糖胺(N-acetylgalactosamine,简称A抗原)和D-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简称B抗原)。
A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B 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而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没有A或B 抗原。
ABO血型的分子机理主要涉及两个基因:A基因和B基因。
这两个基因分别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9和染色体9上。
A基因编码一种叫做A转移酶的酶,该酶能够将N-乙酰半乳糖胺(A抗原)添加到红细胞表面。
B基因编码一种叫做B转移酶的酶,该酶能够将D-半乳糖胺(B抗原)添加到红细胞表面。
在个体的基因型中,A基因和B基因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情况:AA、BB和AB。
AA基因型的个体表达A转移酶,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属于A型血;BB基因型的个体表达B转移酶,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属于B型血;而AB基因型的个体同时表达A转移酶和B转移酶,红细胞表面既有A抗原又有B抗原,属于AB型血。
而O型血的个体既不表达A转移酶也不表达B转移酶,红细胞表面没有A或B抗原。
ABO血型的分子机理还涉及另外一个基因,即O基因。
O基因位于染色体9上,它编码一种叫做H抗原的酶。
H抗原是一种与A抗原和B抗原的前体有关的糖基结构。
在O基因型的个体中,由于H 抗原酶的活性较低,红细胞表面的A和B抗原无法完全合成,导致红细胞表面没有A或B抗原,即O型血。
ABO血型的分子机理还涉及体液中的抗体。
人体针对自身不具备的血型抗原会产生对应的抗体。
例如,A型血的个体体内会产生抗B 抗体,而B型血的个体体内会产生抗A抗体。
而AB型血的个体既不会产生抗A抗体也不会产生抗B抗体,因为他们的体内同时存在A抗原和B抗原,自身的免疫系统会对这两种抗原产生耐受。
ABO血型变异的分子基础研究
ABO血型变异的分子基础研究雷航;王学锋;程晓文;张慧;蔡晓红【期刊名称】《中国输血杂志》【年(卷),期】2024(37)4【摘要】目的对临床ABO血型变异标本进行ABO亚型、类孟买血型与基因型关联性研究,以探讨这2种血型产生的可能分子背景,为ABO血型的准确鉴定与预判提供精确的基因检测靶点和理论依据。
方法对2022年2—12月瑞金医院2.42万名血型鉴定患者,以及期间来自外院送检10例ABO疑难标本(疑似ABO亚型3例,疑似类孟买血型7例)进行血清学分析,对血清学鉴定为ABO亚型、类孟买血型的行DNA直接测序或克隆后测序分析ABO、FUT1、FUT2基因序列。
结果在共计2.42万血型鉴定患者中检出7例ABO亚型;外院送检的10例疑难标本检出2例ABO亚型、1例正常A型、7例类孟买血型。
我们共鉴定出:1)9例ABO亚型,表型及其对应基因型分别为:1例A_(el)(AEL.02/O.01.02)、1例A_(el)B(AEL.05/B.01)、3例B_(3)(2例B3.03/O.01.01、1例B3.03/O.01.02)、1例B(A)(BA.02/O.01.01)、1例AB_(weak)(A1.02/BW.07)、1例B_(weak)(BW.31/O.01.02)、1例A_(2)B_(weak)(A2.05/BW.31);2)7例类孟买血型,表型及其对应基因型分别为:1例AB_(m)^(h)(FUT1^(*)01N.13/FUT1^(*)01N.13)、4例A_(m)^(h)(3例FUT1^(*)01N.06/FUT1^(*)01N.13、1例FUT1^(*)01N.13/FUT1^(*)01N.13)、2例B_(m)^(h)(FUT1^(*)01N.06/FUT1^(*)01N.06、FUT1^(*)01N.06/FUT1^(*)01N.13),7例类孟买的FUT2基因型均为FUT2^(*)01/FUT2^(*)01。
ABO血型的鉴定原理
ABO血型指的是人体血液中出现的A、B、O三种血型系统中某一种
血型。
ABO血型鉴定可以确定一个人的血型,并有助于预防血液病及全球器官移植的有效运作。
ABO血型的鉴定主要是通过血液样本中的血小板和红细胞的发生反应
而进行的。
红细胞内有被称为血液细胞外膜的结合分子,这些分子还
可以做为抗原,它们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组成。
其中A型血液抗
原主要由前胞膜中的血糖抗原组成,比如血糖苷聚糖;而B型血液抗
原以血伦聚糖为主,它们均是有共同特征的多糖分子,能够与抗体进
行高度特异性结合而产生免疫反应。
ABO血型的鉴定基于细胞外膜的糖抗原所产生的酶联免疫反应(ELISA)原理。
首先,科学家们会提取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然后将
其添加到抗体解光剂中,以检测血液样本中糖抗原的存在,其次,将
糖抗原和相关抗体混合,然后将这一膜淋巴细胞添加到水溶液中,用
该混合溶液冲洗红细胞表面,收集红细胞抗原和抗体通过ELISA反应
所产生的光谱信号,其中会引起某种特定比例的发光反应。
最后,根
据所得的光谱信号,就可以确定该血液样本的ABO血型。
鉴定ABO血型对全球血液病及器官移植的疗效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血型不合适的情况,从而保证每次移植都做到安
全和有效。
准确的ABO血型鉴定也可以创造全球安全性的血库,从而大大降低血液感染的概率。
因此,ABO血型鉴定一直被广泛用于血液检测,它不仅是血液病的基
础性检测,也是器官移植的重要参考,对预防疾病,提高患者的安全性,以及保证全球良好的治疗效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孟买血型
孟买血型(基因上位效应)一、ABO血型系统血型实质上是不同的红细胞表面抗原。
红细胞质膜上的糖鞘脂是AB0血型系统的血型抗原,血型免疫活性特异性的分子基础是糖链的糖基组成。
1960年,瓦特金斯(A. Watkins)确定了ABO抗原是糖类,并测定了其结构。
A、B、O三种血型抗原的糖链结构基本相同,只是糖链末端的糖基有所不同。
A型血的糖链末端为N-乙酰半乳糖胺;B型血为半乳糖;AB型两种糖基都有,O型血则缺少这两种糖基。
在ABO抗原的生物合成中三个等位基因ABO及H控制着A、B抗原的形成。
ABO抗原的前体是H抗原;A基因编码一种叫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的蛋白质(A 酶),能把H抗原转化成A抗原;B基因编码一种叫半乳糖转移酶的蛋白质(B 酶),能把H抗原转化成B抗原;O基因不能编码有活性的酶,而只有H抗原。
红细胞血型是1900年由奥地利的K.兰德施泰纳发现的。
他把每个人的红细胞分别与别人的血清交叉混合后,发现有的血液之间发生凝集反应,有的则不发生。
他认为凡是凝集者,红细胞上有一种抗原,血清中有一种抗体。
如抗原与抗体有相对应的特异关系,便发生凝集反应。
如红细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A 抗体,便会发生凝集。
如果红细胞缺乏某一种抗原,或血清中缺乏与之对应的抗体,就不发生凝集。
根据这个原理他发现了人的ABO血型。
后来他又把不同人的红细胞分别注射到家兔体内,在家兔血清中产生了3种免疫性抗体,分别叫做M 抗体、N抗体及P抗体。
用这3种抗体,又可确定红细胞上3种新的抗原。
这些新的抗原与ABO血型无关,是独立遗传的,是另外的血型系统。
而且M、N与P 也不是一个系统。
控制不同血型系统的血型基因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即使在一个染色体上,两个系统的基因位点也相距甚远,不是连锁关系,因此是独立遗传的。
二、ABO血型的分子遗传机制ABO血型及其相应的遗传式血型或表现式遗传式或基因型A型AA、AOB型BB、BOO型OOAB型AB即表现式A,B,O和AB;遗传式AA,AO,BB,BO,OO和AB。
abo血型原理
abo血型原理
ABO血型是由四种血型A、B、AB和O,以及两种抗原A和B所组成的血型系统。
这个系统的原理是基于人体对A和B 两种抗原的免疫反应。
在人体中,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来对抗非自身的抗原。
例如,血型A的人体内会产生抗B抗体,血型B的人体内会产生抗A抗体,而血型AB的人体内既不会产生抗A抗体也不会产生抗B抗体。
而血型O则是在A和B抗原上都不产生抗体。
当ABO血型不匹配的血液相互接触时,会发生凝集反应,即红细胞会聚集在一起形成凝块。
这是因为抗体与抗原结合会引起红细胞的凝集。
根据凝集程度的不同,可以判断血型是否匹配。
根据ABO血型原理,可以进行血型鉴定和输血配型。
例如,当需要给予一个人输血时,需要确保供血人的血型与受血人的血型相匹配,以避免发生凝集反应和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ABO血型原理是基于人体对A和B抗原的免疫反应,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抗体和抗原,可以确定一个人的血型。
这对于输血、器官移植等医学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R-SSP
• 目前最常用的基因分型技术,PCR 扩增产物通过凝 胶电泳进行分析。
• 根据基因座特异的SNP特征设计相应的序列特异性 引物
常见A亚型的分子基础
常见B亚型的分子基础
cisAB与B(A)的分子基础
• 极少数人类个体的一条染色体中同时存在一个
cisAB或B(A)基因,它编码的酶可以同时催化
A抗原和B抗原的合成。
• cisAB或B(A)是从一个亲本遗传而来的,因此 即便其基因型是cisAB / O或 B(A) / O,也会表
• PCR扩增产物的有无是鉴定特异性等位基因的基础
• 本法也存在一定假阳性率,有学者选择在SSP的3′ 末端即SNP位置的倒数第2或第3个位置上设计错 配以提高引物的扩增特异性。
• 注意选用不具外切酶活性的TaqDNA聚合酶,否则 容易出现假阳性扩增。目前有单管扩增的PCR检测 模式,也有多重PCR同管扩增的模式
• 结论:CisAB*01/O
谢谢!
——没有血液系统的疾病, 正定型在试管法中应 该有“ 4 +”强度的凝集, 否则极有可能是ABO亚型
——反定型, 凝集强度<2 +, 甚至仅存在冷反应 性不规则抗-A或抗-B, 这也提示有可能存在亚型。
ABO亚型
正定型的凝集强度与凝集状态 •A2 亚型与合格的人源抗-A试剂反应, 可以达到4 +, •Ax形成的凝集一般≤ 2 +, •混合视野凝集中凝集的红细胞≥ 50%, 通常判定为 A3 或B3 型, •混合视野凝集中凝集的红细胞<10%, 则通常判定为 “Aend”或“ Bend”。 •部分亚型红细胞和抗体在4 ℃放置10-30 min后, 凝 集强度会显著增强
ABO血型亚型与突变基因关系
• 血清学检测易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遇到和任何现有 亚型血清学特点均不能完全相符的情况,在没有确切的证 据证明为1种新的ABO亚型之前,根据其主要的血清学特 点,,将其纳入现有的亚型框架
• 合理的定义ABO亚型,可以使我们大致了解该1份血标本 表达的ABO抗原强度, 是否存在或容易产生不规则抗-A、 抗-B及抗-H, 是否存在相应血型物质等线索, 对其临床意义、 遗传特性的判断等也能提供很有意义的信息
V
_
times.
+
A3
++mf _
++mf _
+++ Occa- _
V
_
sionall
y. +
Am
-/w+ _
-/w+ _
V
_
_
V
_
Ax
-/W+ _
+/++ _
V
Fre-
_
V
_
quentl
y+
Salivaof secretors
A and H A and H A and H A and H A and H H
各种A亚型血清学表现
Phenotype Red cells tested With anti-sera
Anti-A -B
-AB
-A1
-H
Serum tested with Known red cells
A1
A2
B
O
A1
V
_
V
V
_
_
_
V
_
Aint
+++
_
V
++
+++ _
_
V
_
A2
+++
_
V
_
++ Some- _
B/O individuals 700C 703A/G
nt640 nt641
Normal B 101 allele
B(A) 640A>G allele Genbank accession: DQ124679
B(A) 641T>C allele Genbank accession: DQ124678
清、尿液、精液和羊水等中 • ABO血型抗原存在发育的过程
成人与新生儿ABO抗原数量比较
细胞 成人
新生儿
A1 810 000-1170 000 250 000- 370 000
A2 240 000- 290 000 140 000
B 610 000- 830 000 200 000-320 000
ABO血型分子基础与应用
江西省血液中心 李国良
ABO血型基本知识
• Landsteiner 1900年发现ABO血型 • ABO是目前35个血型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血
型系统 • 4种表型抗原:A、B、O、AB • ABO血型抗原主要分布在红细胞上,同时分布在
白细胞、血小板和组织细胞上 • 分泌型ABO血型抗原为半抗原,分布在唾液、血
ABO血型基因
• ABO基因的参比序列:A*101 • 在A1基因的基础上核苷酸突变糖基转
移酶改变影响催化活性抗原改变 • A和B基因cDNA序列有7个碱基不同,其
中4个引起氨基酸的替换,分别是176、 235、266和268 • O基因在261位单碱基缺失造成移码突变, 终止密码提早出现,其它序列与A相同
现为AB型,若与O型血的人(基因型O / O)生育, 子女的血型可能是AB或O,而不像通常AB型血与 O型血的父母只能有A或B型血的子女。
cisAB与B(A)的分子基础
CisAB与B(A)——4个关键位置氨基酸替代 A糖基转移酶: AAAA B糖基转移酶: BBBB cisAB酶: AAAB ;BBAB等 B(A)酶:BABB ;BBBB等
中国汉族群体ABO基因分布
O/B基因杂交产生Ax表现型
母亲B型,父亲O型,孩子A型,属于明显的一级父源排除关系。Suzuki et al.提 出母亲生殖细胞系形成时发生B和O1等位基因交换,形成B-O融合基因,编码一 个有A转移酶活性的基因产物,因为第7外显子来自O1基因,与A1基因第7外显 子具有相同的序列。
PCR—SSP
ABO基因测序
• 通过PCR扩增基因的主要片断,对产物进 行序列分析,对照标准基因片断,分析基 因突变的碱基以确定血型
• 结果准确可靠 • 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 • 操作复杂,成本高
一个带有B(A)700C>G突变的 B(A)02家系
B(A) 02 (700C>G)
700G
703 A
1.6
0.6
ABO亚型的分布
• Aint可以看做是A1 和A2型的过渡型, 数量多于A2 型
• 除去A1、Aint、A2 型之外, 其他ABO亚型相当罕 见, 根据现有数据, 在我国约为1.5/1万或略多, 而 且B亚型的数量明显多于A亚型
• 类孟买型在我国不同区域人群中的分布比例约为 1/8 000— 1/16 000
ABO血型基本知识
• ABO血型抗原为糖蛋白和糖脂构成的多态性多 糖链
• ABO血型抗原的蛋白结构:前体物质+H物质(L岩 藻糖)+/-特异性糖(N-乙酰半乳糖胺/D-半乳糖)
ABO血型鉴定
ABO亚型
发现ABO亚型 • ABO血型鉴定时正反定型不符 • 正反定型是相符的, 但某些反应的强度较弱
ABO血型基因的临床应用
作为个体特异性的遗传标志物
——用于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体 监测,指导ABO血型不合移植后临床输血支持治 疗 ——家系遗传学分析
ABO血型基因检测技术
• 核心技术:聚合酶链反应 • PCR-RFLP • PCR-SSP • DNA序列测定
PCR-RFLP
原理:
ABO基因在cDNA和氨基酸上的差异
•A1 allele (A*101) •A1 allele (A*102)nt467(C→T)=>aa156(pro→leu) •B allele nt291(A→G);
nt526(C→G) =>aa176(Arg→Gly); nt657(C→T); nt703(G→A) =>aa235(gly→Ser); nt796(C→A) =>aa266 (leu→Met); nt803(G→C) =>aa268(Gly→Ala); nt930(G→A)。 •O allele (O*101) nt261(G→del) =>framshift •O allele (O*102) nt261(G→del) =>framshift , nt297(A→G), nt646(T→A), nt681(G →A), nt771(C→T), 829(G→A)
A3 Aend Ax Am
Ay
Ael
ABO亚型的分布
最常见的ABO亚型存在于A型人群中, A型个体大多数属于A1 型, 少数属于Aint、A2 型。
A2或 A2B 在人群中的分布(占 A 型或 AB 型的%)
欧洲 南非
亚洲
白人和黑人 黑人 中国上海
日本
韩国
A2 22
43
0.5
A2B
4
0.1
0.02
血学方法与DNA技术相互补充
• 一个CisAB核心家系
A2Bx (CisAB/O)
O (OO)
A2Bx (CisAB/O)
A2Bx (CisAB/O)
O (OO)
• 血清学:A2Bx • 基因分型:A*102/O • 序列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