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

合集下载

【2020版江苏省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2020版江苏省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命题主题三水体运动规律水循环(2019·高考江苏卷)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A.10~15 km B.15~20 kmC.20~25 km D.25~30 km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①地下水位上升②地表气温升高③生物多样性增加④地表径流增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第1题,比较图中1989年与2015年不透水面比例折线可知,距市中心15~20 km 范围内,两折线垂直间距最大,说明比例变化最大,故选B。

第2题,不透水面比例增加,会使地表水下渗受阻,地表径流增多,同时地下水补给减少,地下水位下降,①错误,④正确;不透水面比例增加,地表硬化面积增加,热岛效应增强,地表气温升高,同时,由于自然环境被改变的区域面积增多,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②正确,③错误。

故选C。

答案:1.B 2.C(2016·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

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4.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A.蒸发B.下渗C.蒸腾D.地下径流解析:第3题,森林火灾使森林面积减小,降水落到地面以后受到植被的阻挡作用减弱,下渗减少,所以第1年的流速峰值大、河流径流量大;第6年植被增加,流量峰值变小,河流含沙量变小。

第4题,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能力,火灾前森林茂密,降落地表的雨水下渗较多,地表径流相应减少;反之,火灾后森林稀少,降落地表的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相应增加。

答案:3.D 4.B(2016·高考江苏卷)下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

【精品推荐】202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标通用版课件:第1部分 专题3 水体的运动规律

【精品推荐】202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标通用版课件:第1部分 专题3 水体的运动规律

•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角度 气候
影响
举例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 热量输送和交换,调 节全球热量平衡
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海区水温不会持续 上升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北大西洋暖流→西欧形成 温带海洋性气候;
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 岸荒漠的形成
角度 影响
举例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 千岛寒流交汇
• 3. 湖泊盐度多年比较稳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R1河的补给 B.R2河的补给 • C.降水量增加 D.地下水补给
• 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958~1978 年湖泊面积逐渐增大 • B.1987~2002 年湖泊盐度急剧上升 • C.2002年,湖泊水位最高,盐度最低 • D.湖泊有向微咸水湖演变的趋势 • 答案 3.A 4.D
• 由材料“湖水本身的盐度平衡主要由河流的水源供给来维持” 可知,湖泊盐度多年比较稳定与地下水补给关系不大。第4题, 由图可知,2002~2010年湖泊水位呈下降趋势,而湖水盐度 呈上升趋势,因此湖泊有向微咸水湖演变的趋势;1958~ 1978 年湖泊水位呈下降趋势,因此湖泊面积呈缩小趋势; 1987~2002 年湖泊盐度呈下降趋势; 2002年,湖泊水位最 高,但盐度最低在1958年。
• 1.水循环的类型、过程及意义
• 2.影响水循环环节的自然因素 •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海洋上空的水汽海――陆风―热带―力―性信―风质―带差―异、―西形―风成―的带―季―→风陆地
• (3)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年降水量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附解答 水体的运动规律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附解答 水体的运动规律

专题水体的运动规律下图示意喀斯特地区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单位为mm/h)下,地表径流量与侵蚀产沙量的变化过程。

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地表径流量、侵蚀产沙量与降雨强度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地表径流量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②地表径流量与降雨强度呈负相关③侵蚀产沙量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④侵蚀产沙量与降雨强度呈负相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降雨强度为40 mm/h时,地表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量少B.下渗率大C.地面崎岖D.降雨历时短3.降雨强度为140 mm/h时,降雨历时35分钟后,侵蚀产沙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量变大B.流速变快C.土质变松D.土层变薄【解析】第1题,降水强度越大,形成的地表径流越多,①对;降水强度越大,对地面冲刷越严重,侵蚀产沙量越多,③对;故选B。

第2题,降雨强度为40 mm/h时,下渗率较大,导致地表径流较小。

第3题,从图中可知降雨强度为140 mm/h时,在降雨历时35分钟以前侵蚀产沙量增大,土层变薄,导致35分钟以后,侵蚀产沙量减小,故选D。

【答案】1.B 2.B 3.D幼发拉底河大部分的流量来自上游。

底格里斯河流经巴格达后,所挟带的泥沙绝大部分不能到达波斯湾。

下图为两河流域大型水坝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4~6题。

4.幼发拉底河的汛期集中在()A.春夏季B.夏秋季C.秋冬季D.冬春季5.底格里斯河流经巴格达后,所挟带的泥沙绝大部分不能到达波斯湾的主要原因是()A.水库拦截B.气候干旱C.地势平坦D.下渗严重6.巴格达附近大型水坝分布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水量需求大B.水能蕴藏量多C.航运需求大D.筑坝技术高【解析】第4题,根据经纬度和海陆分布信息可知,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安纳托利亚高原,那里靠近地中海东岸,冬春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较多,为河流汛期;而夏秋季西亚广大地区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蒸发量大,河流得到的降水补给少,为枯水期,故选D。

2020版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2-3专题突破篇专题三 水体的运动规律

2020版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2-3专题突破篇专题三 水体的运动规律

[专题分析]纵观近几年高考命题可知,本专题的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以水循环模式图或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水循环及其意义、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以河流流量变化图或区域流域图为载体,考查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及流域的综合开发;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其影响。

考向一水循环1.水量平衡(1)概念:水量平衡是指任意尺度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水量与支出水量之间的差额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总体上收支平衡。

(2)各区域的水量平衡问题①海洋: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蒸发量=0。

②内流区: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比如我国西北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很少,因此其多年平均蒸发量也不多。

③外流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径流量=0。

④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2.水循环的三大类型及意义3.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

(2)负向影响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②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

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构建啊络整休认知|考点一从“人地协调观”角度认识水循环[考情报告]水循环对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

水循环的作 用、原理及应用,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是高考的主要命题点。

以水循环示意 图和大河治理、工程建设、水污染及其治理等为背景,考查各种水体的补给关系 和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意义;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

题型 灵活多样。

(2016 •全国卷川)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 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1)〜(3) 题。

-匚匸IWIIMI补峪一和洋歼境(1)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 .②③C•③④D .①④(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思维流程尝试作答(1)B (2)C (3)D1 •运用综合思维,从辩证的角度全面理解影响水循环诸环节的因素(1)影响蒸发量大小的因素⑵ 影响水汽输送方向和水汽量大小的因素団/凤带C 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凤带) J L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I 地形f 是否)阻描(3)降水形成的条件的水汽距海远近 海洋上空■陆地(5)影响下渗量大小的因素2•落实人地协调观,辩证认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 径流量,增加枯水期於流量;同时出于水面面积的扩 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 水量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冋分布片也可以使 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欄从而増加降水量 植树造林r 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 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有利影响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 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南时穩下渗减少•地表往流汇 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围湖造田:会减少湖泊自然蒂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 能力•也能减弱湖泊水休对周阖地区气候的调节 作川 城市路面硬化:会増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 下径流,便地面蒸发量减少舟易造成城市内涝 用水不当: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 水量减少纺拱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会导致 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 洲地区出现主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考向1水循环规律、原理的考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0年高三二轮文综地理专题《水体运动专题》

2020年高三二轮文综地理专题《水体运动专题》

2020高三地理二轮能力提升专题水体运动规律2020.04(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鄂毕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脉西南坡,自东南向西北流再转北流,纵贯西西伯利亚平原,最后注入北冰洋喀拉海鄂毕湾。

下图为鄂毕河水系图。

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鄂毕河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位季节变化小B.流速快,含沙量大C.有凌汛、春汛和夏汛D.流量大,航运发达2.鄂毕河流域降水较少,但流量丰富,主要原因是A.上游落差大,水势汹涌B.流域沼泽广布,支流众多C.流域气候寒冷,蒸发弱D.地势低平,大量海水倒灌3.图中温跃层的深度范围和季节可能是A.0~17m,春季B.17~30m,夏季C.30~40m,秋季D.40m以下,冬季4.推断纳木错温跃层可能消失的时段是A.1月中旬B.3月中旬C.5月中旬D.7月中旬冰川和积雪是构成山区固态水库的主体,对区域水资源稳定性具有调节功能,但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下图示意2003~2015年天山山区水储量的季节变化,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季节。

据此完成5~6题。

5.天山山区春季水储量为A.①B.②C.③D.④6.2003~2015年,天山山区水储量A.呈波动减少趋势B.呈波动增加趋势C.波动但相对稳定D.变化趋势不明显河流入海口附近咸淡水交界的区域存在盐度锋。

下图示意某年8月长江口的表层盐度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甲处海域等盐度线明显向东北弯曲,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盛行风向B.洋流C.径流D.地转偏向力8.某潜艇在乙处水下5米进行潜航训练。

若仅考虑盐度锋的影响,为保持潜航深度,难度最大的航向是A.向西南B.向东南C.向东北D.向西北抽水蓄能电站有上、下两个水库,利用上、下库落差进行水能发电。

在电力系统负荷高峰期,上库放水发电;在负荷低谷期,用富余的电能将下库的水抽回上库蓄积,以提高电网调峰能力,平衡电力供需。

直接将海洋作为下库的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是抽水蓄能电站的一种新类型。

【精品版】202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标通用版专题跟踪检测3 水体的运动规律

【精品版】202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标通用版专题跟踪检测3 水体的运动规律

专题跟踪检测三水体的运动规律(建议用时:40分钟)知识点题序基本目标发展目标水循环过程及其应用 5 11 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 8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3、4 6综合题1、2、9、10、12、13(2019·湖北黄冈等八市联考)兴凯湖——曾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1861年中俄勘界后变成了中俄界湖。

该湖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由一条长约90 km、最宽处约1 km的天然沙坝隔开,沙坝两侧湖面呈现惊涛拍岸和风平浪静的不同景观。

湖水从东北面松阿察河溢出,即为乌苏里江西源。

据此完成1~3题。

1.天然沙坝面积最小的月份最可能为()A.2月B.5月C.8月D.11月2.造成沙坝两侧湖面不同景观的主要因素有()①天然沙坝②湖泊面积③湖水水位④湖水温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兴凯湖湖水成为乌苏里江径流量主要来源的季节最可能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C 2.A 3.D解析第1题,由于兴凯湖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湖泊面积较大,天然沙坝被淹没面积较大,因此天然沙坝面积最小的月份最可能为8月。

第2题,大兴凯湖面积大,水量多,湖陆风明显,在风力作用下易形成惊涛拍岸的景观;小兴凯湖位于北侧,受到沙坝和沙坝上的植被阻挡,风力到达小兴凯湖湖面时减弱甚至消失,故小兴凯湖湖面较平静。

第3题,由于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大气降水多,大气降水成为乌苏里江径流量的主要来源;冬季大气降水少,乌苏里江水位较低,湖水从东北面松阿察河流出,此时兴凯湖湖水成为乌苏里江径流量的主要来源。

(2019·山东淄博一模)磨刀门水道是西江的主要入海水道,多年来受上游来水来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水沙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

如图示意磨刀门水道上游马口水文站1960~2007年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偏离平均值变化。

据此完成4~6题。

4.1994~2007年马口水文站()A.径流量持续增加B.径流量持续减少C.输沙量先增加后减少D.输沙量呈波动性减少5.造成1994~2007年马口水文站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上游()A.植被破坏B.降水量减少C.河道采砂D.蒸发量增加6.1994~2003年水、沙的变化会导致磨刀门水道()A.河床变宽B.河床变深C.弯曲度增加D.分叉增多4.D 5.C 6.B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1994~2007年马口水文站年径流量偏离平均值有增有减,A、B两项错误;输沙量偏离平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故输沙量总体呈减少趋势,C项错误,D项正确。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热点专练 水体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热点专练 水体运动规律

专练三水体运动规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60分)(2014·北京西城期末)下图为台湾地区某年水资源结构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是( )A.蒸发、下渗B.下渗、入海C.蒸腾、蒸发D.蒸发、入海解析大气降水在转化为河流径流和补充地下水的过程中,由于太阳辐射的作用,有一部分水会被蒸发消耗,故甲表示蒸发;人们在利用河川径流水资源的过程中,部分径流流入海洋,故乙表示入海。

答案 D2.台湾岛水资源甲、乙两项损失占降水量的80%以上,其自然原因是( )①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②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③河流开发利用比例高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⑤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解析影响蒸发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台湾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所以蒸发旺盛。

台湾由于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地表径流速度快,再加上夏季多暴雨,降水历时短,下渗转化为地下水的量小,致使大部分降水通过地表径流流入海洋而损失掉,没有被人类有效利用。

答案 A(2014·洛阳统考)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是( )A.甲—河口三角洲B.乙—冲积扇C.丙—风蚀蘑菇D.丁—冲积平原解析由图可知,乙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可能形成河口三角洲;丁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可能形成冲积平原;甲位于河流的出山口,可能形成冲积扇。

答案 D4.若在图中甲处修建一大型水库,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是( )A.增大入海泥沙量B.增大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C.增加库区周边的降水量D.促进海上内循环解析在甲处修建水库,会增加库区的蒸发量,从而使库区附近的大气含水量增加,进而增加库区周边的降水量;水库的修建会减小入海的泥沙量,调节河流径流,减小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该水库的修建与海上内循环无关。

答案 C(2014·保定调研)下图示意某一河流的某一测站在2014年7月18日至20日测得的降雨量和径流过程曲线。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

训练(三) 水体运动规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60分)(2013·安徽)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

1.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解析本题考查区域水循环的环节和地理意义。

伏尔加河流域内位于40°E以东的地区,受西风带的影响小;伏尔加河河水最终注入里海,因此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因此C项正确。

伏尔加河所在纬度较高,蒸发不旺盛,只在下游蒸发旺盛,由于该河流主要在平原上流动,流速较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因此可以使其流域地势趋于平坦,而非高低不平。

答案 C2.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解析本题考查能源的分类、能源的形成及分布。

由于伏尔加河流域面积占东欧平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注入里海径流量占进入里海总径流量的85%。

流域内人口约占俄罗斯总人口的43%,同时该流域气候干旱,因此该地石油、天然气的开发与水资源丰富有关系,故C项正确。

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相同,都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由于石油、天然气形成年代较早,与伏尔加河沉积作用关系不大;伏尔加河及其支流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道,不能通过伏尔加河将石油、天然气运往西欧。

答案 C(2013·河北省普通高中质检)下图为德国柏林某生活小区的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系统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该系统的广泛使用会( )A.加剧城市内涝B.导致地下水位下降C.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D.加重绿地土壤盐渍化解析本题考查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雨水收集再利用,可减小地面雨水聚集量,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减轻城市内涝,并且可以补充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不会加重城市绿地土壤盐渍化。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水体运动规律练含解析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水体运动规律练含解析

专题3 水体运动规律1.练高考(2024•新课标Ⅲ卷)一般状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养分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疆,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图3示意长江口旁边海疆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夏季图示海疆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8.导致夏季图示海疆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养分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疆浮游植物A.总数量削减,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削减,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答案】7.D 8.C 9.A植物生长。

河口处因泥沙量大,水较混浊,不利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而向东泥沙量小些,水较清,利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因此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增,故选C。

9.与夏季相比,冬季海水水温低,浮游植物总数相对削减,河流径流量降低,携带泥沙实力降低,流速减慢,河口地区泥沙淤积量少,所以总体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削减。

因泥沙量变小,河口处水没夏季那么混浊,故密度高值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

【名师点睛】该题组难度一般,第10题留意审题,“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更的最主要缘由”,抓住“最主要”,也就是说四个选项中有2个及以上选项是黄河入海水量变更的的缘由。

第11题,关键是理解入海水量和黄海三角洲地貌形成的关系。

(2024•新课标Ⅱ卷)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泾流冲刷河床。

图2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

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

据此完成9~11题。

9.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更过程发生在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10.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11.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实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答案】9.D 10.B 11.A11.由上题分析可知,水库修建后导致下游河道淤积加重,枯水期潮流沿河口倒入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使河口泥沙大量淤积。

2020届高三高考地理复习同步练习题卷:水体运动规律

2020届高三高考地理复习同步练习题卷:水体运动规律

水体运动规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右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洋流是( )A.南半球的寒流B.南半球的暖流C.北半球的寒流D.北半球的暖流2.关于图示地区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北岸冲刷严重B.甲地盛行西南风C.湖泊含盐量较高D.乙地高温多雨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

读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洋流常年受东北信风吹拂B.②是逆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C.此时北半球为冬季D.③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4.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C.M海域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D.K海域的渔场是由上升流而形成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5~6题。

5.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最明显的是( )A.蒸发B.地表径流C.降水D.水汽输送6.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②减轻城市内涝③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④提供工业用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19·福建三明5月质检)我国西部某沙漠地区年降水量少于150毫米,年蒸发量超过1000毫米,沙漠东南部散落分布多个湖泊,常年积水,湖岸东侧湖面的湖相沉积物比西侧深厚。

下图示意沙漠湖泊群简图。

据此完成第7~8题。

7.该湖群常年积水,其补给水源主要是( )A.雨水B.积雪融水C.地下水D.凝结水8.关于湖岸东侧深厚湖相沉积物的形成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西北风携带沙尘→经过湖面→沙尘吸附水汽,加重而沉降B.东南风携带沙尘→受湖泊沿岸地形阻挡→风力减弱而沉降C.地壳下沉→沙山没入湖泊→地壳抬升,沉积沙山露出水面D.季节性河流携带泥沙→周期性入湖→搬运能力减弱而沉积(2017·全国Ⅲ卷,7~9)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用书专题强化练(三)P117](时间4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湘鄂十二校联考二)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气温与海拔呈负相关。

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时,在高空中的一定高度则会出现0℃层,即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季节0℃层高度与河流年径流量组合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示季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巴黎盆地的主体树种树叶陆续泛黄B.澳大利亚大陆等温线向北凸C.墨累达令盆地农民忙于种植小麦D.北印度洋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流动解析:B[由图中0℃层高度在海拔4 150米以上,并结合气温垂直递减率6℃/1 000米,可判断该地该季节地表温度接近25℃,应该是夏季。

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为冬季,大陆处于低温区而等温线向低纬度(北方)凸出,故B正确。

]2.据图推测,该地最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云贵高原解析:B[图示河流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则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冰川补给;结合四个备选项,可判断该地可能位于塔里木盆地。

](2019·广东佛山质检二)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兴建的具有拦蓄、补充和利用地下水流作用的一种水利枢纽。

下图为我国新疆干旱区某内流河流域的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3~5题。

3.与地表水库相比,建设地下水库的突出特点表现为()A.技术要求低B.移民搬迁多C.资金投入多D.生态破坏小解析:D[“利用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兴建”,则投资较少;地下水库不会淹没地表,对地表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移民搬迁少。

]4.图中四地,最适合修建地下水库的地下拦水坝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C[图中丙左侧有大面积由卵砾石构成的岩层,因卵砾石间隙大而地下储水空间大;而丙右侧为黏性土层和砂砾石岩层,储水空间小;故丙处适合修建拦水坝。

]5.在自然状态下,该流域地下水库水位最高的月份最可能是()A.3月B.7月C.9月D.12月解析:C[新疆干旱区地下水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

地下水库水位高低取决于补给量与水分的蒸发量关系,夏秋季节冰雪融水量大,总体上地下水补给量大于蒸发量,地下水位不断升高而储水量增加,故地下水库水位最高的月份可能是9月。

](2019·湖北名校联考四)19世纪以来,德国境内的河流被大规模裁弯取直和渠化,使河流失去正常的河道功能,严重影响沿岸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

近十几年来,德国恢复河流水文形态特征工程日益兴起,工程要重塑自然河道的凹岸和凸岸、浅滩和深潭、沙洲和沙滩,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环境和生态效益,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下图为“某河流水文特征工程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6.河流被大规模裁弯取直和渠化有利于()A.航运和泄洪B.水质改善C.发电和航运D.鱼类生产解析:A[对河流进行裁弯取直和渠化,可以缩短河流流程、加深河道,有利于航运和泄洪。

但因“丧失正常的河道功能”而不利于鱼类生产。

]7.凹岸和凸岸、浅滩和深潭、沙洲和沙滩关系可能为()A.凹岸为浅滩B.凸岸为深潭C.凸岸多沙洲D.凹岸多沙滩解析:C[河流水流在凸岸流速缓慢,以河流沉积作用为主,故多沙滩、沙洲和浅滩。

而凹岸因流速快而侵蚀强,多形成深潭。

]8.河流的生态修复使河流()A.水流速度减缓B.河道摆动空间减少C.河道形态标准化D.侵蚀作用明显增强解析:A[由河道修复规划图可看出河流的生态修复使河流恢复弯曲的河道,使河道形态多样化;则水流速度会减缓而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增强,同时河道摆动空间也会扩大。

] (2020·湖北武汉模拟)秘鲁鲲是一种栖息于东南太平洋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

秘鲁鲲主要被用来制作鱼粉(一种蛋白饲料)。

下图示意南美西岸某海域某时段表层海水温度分布。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区域水温会有异常变化。

据此完成9~11题。

9.图示时段内,在甲、乙、丙、丁四片海域中,最有利于秘鲁鲲栖息的是()A.甲B.乙C.丙D.丁10.有经验的渔民会追随鱼群捕捞。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最能反映渔民捕捞秘鲁鲲线路变化的是()A.向北B.向南C.向西D.原地不动11.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世界大豆价格上涨B.当地大量渔民失业C.食鲲海鸟大量死亡D.当地鱼粉加工繁忙解析:9.D10.B11.D[第9题,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秘鲁鲲为冷水性鱼类,水温较低的海域适宜其栖息。

结合给出的海洋表层水温分布等值线图可知,甲、乙两海域水温为19~20℃,丙海域水温为18~19℃,丁海域水温低于18℃,故选D。

第10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图示海洋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呈现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降低的趋势。

结合上题分析,秘鲁鲲鱼群往往选择水温较低的海域栖息,因此秘鲁鲲鱼群主要向南迁徙,故有经验的渔民应向南追随鱼群捕捞。

故选B。

第1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图示沿海地区水温上升,而秘鲁鲲为冷水性鱼类,当其生存环境因水温上升而恶化时,秘鲁鲲大量死亡或外迁,当地渔业产量大幅下降,大量渔民失业,鱼粉加工业因缺少原料而萧条。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当地鱼粉加工产量下降,世界鱼粉价格上涨,禽畜饲养业不得不增加大豆来保证饲料中的蛋白,大豆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秘鲁鲲大量死亡或外迁,当地沿海以秘鲁鲲为食的海鸟因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

]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2019·高考全国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

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

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

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6分)(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8分)(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

(8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河床形态的因素,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及其原因。

第(1)题,读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图可知,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河岸直立,河床较深,说明可能是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作用明显所致;两侧河岸形态接近一致,说明两岸侵蚀差异小,河床岩性相同。

第(2)题,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可通过读“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图”得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增加。

原因分析需结合材料“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4~6月气温回升,该河流以融雪补给为主,随着气温上升,融雪补给量增大,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图中还可反映出4~6月河底不断加深,说明河底泥沙沉积少,侵蚀加强,由于该时段是以融雪补给为主,河水中含沙量低,且流速持续加快,河床侵蚀增强,导致河底不断加深。

第(3)题,读图可知,8月该河段河底变浅,说明河床淤积,主要与此时段河水含沙量高,流速降低泥沙快速淤积有关。

读材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8月的河水补给主要是降水,且多暴雨,降水强度大,坡面受到的冲刷作用强,河水含沙量高,且该时段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水搬运作用与流速密切相关,一旦流速降低,会使泥沙快速淤积,导致河床淤积。

答案:(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

(2)变化特征:深度增加。

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3)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13.(2019·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分)材料一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图甲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乙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

(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____________。

(6分)(2)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____________。

(6分)(3)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____________。

(6分)(4)为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指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____________。

(6分)解析:考查水循环相关知识。

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河流的补给类型,影响河流流量大小的因素以及水循环的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难度不大,基础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并学会进行迁移运用,紧扣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第(1)题,恒河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靠雨水补给。

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地区是我国的雅鲁藏布江,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

该流域地区常年最稳定的补给类型是地下水补给,因此共有三种类型: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

第(2)题,流量的差异可以从流量的总量大小以及流量的季节变化两方面去比较。

从图中可以看出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大于恒河,尤其是在上半年,并且布拉马普特拉河在七月份流量最大,而恒河在九月份流量最大。

布拉马普特拉河出现峰值时间较早,这是因为与流域的补给类型有关,布拉马普特拉河受印度西南季风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大,并且时间较长,因此月均流量大,出现峰值时间早。

第(3)题,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去谈。

有利影响:河流流量较大,带来泥沙较多,由材料可知,该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河口处泥沙沉积有利于促进三角洲的形成和发育,靠近河流有利于进行灌溉,提供了便利的水源。

不利影响:要结合流域的气候特征去谈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多暴雨,容易引发旱涝灾害。

第(4)题,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去谈。

该区域洪涝灾害较多,因此可以通过修建水库调节地表径流,改变水的时间分布不均特征。

同时,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印度、孟加拉国等不同的国家,可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发利用流域内水资源。

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要节约用水,尤其是要合理利用地下水,防止过度开采。

答案:(1)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2)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均流量较大;布拉马普特拉河峰值较早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内降水量大,雨季长(3)有利:促进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提供水源不利:引发洪涝灾害(4)兴修水库,调节径流;加强区域合作;节约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地下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