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地基基础1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件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PPT课件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学科,它涉及了如何评估土壤的力学 性质和如何建造稳固的基础设施。
定义
土力学是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而地基基础则是指土壤上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基础结构。
重要性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它们的正确设计 和施工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地沉陷和结构损坏的风险。
土的力学性质
土壤具有复杂的力学性质,包括承载力、剪切强度、压缩性等。了解土壤的 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基础工程。
地基基础的分类
地基基础可以分为浅基与深基,浅基包括基础板、隔离墩和地下连续墙等。 深基则包括桩基、墙基和地下连续墙等。
地基基础施工步骤
1
勘察
进行土壤勘察,了解地下土层的性质、厚度和承载能力。
总结与要点
土力学
了解土壤的性质与行为,对基础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地基基础
为建筑物提供稳固的基础支撑,确பைடு நூலகம்安全和稳定性。
工程实例
学习实际案例,加深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理解与应用。
2
设计
根据勘察结果进行基础设计,选择适当的基础类型和尺寸。
3
施工
进行基础施工,包括挖掘基坑、浇筑混凝土等工序。
土力学与地基工程实例
土力学实验室
利用土力学实验室测试土壤的力 学性质,以支持工程设计和施工 决策。
深基施工
进行复杂工程的基础施工,如高 层建筑和桥梁,确保结构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
挡土墙
设计和建造挡土墙以支撑土堆或 防止土壤的侵蚀,保护下方区域 免受土壤压力的影响。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学科,它涉及了如何评估土壤的力学 性质和如何建造稳固的基础设施。
定义
土力学是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而地基基础则是指土壤上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基础结构。
重要性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它们的正确设计 和施工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地沉陷和结构损坏的风险。
土的力学性质
土壤具有复杂的力学性质,包括承载力、剪切强度、压缩性等。了解土壤的 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基础工程。
地基基础的分类
地基基础可以分为浅基与深基,浅基包括基础板、隔离墩和地下连续墙等。 深基则包括桩基、墙基和地下连续墙等。
地基基础施工步骤
1
勘察
进行土壤勘察,了解地下土层的性质、厚度和承载能力。
总结与要点
土力学
了解土壤的性质与行为,对基础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地基基础
为建筑物提供稳固的基础支撑,确பைடு நூலகம்安全和稳定性。
工程实例
学习实际案例,加深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理解与应用。
2
设计
根据勘察结果进行基础设计,选择适当的基础类型和尺寸。
3
施工
进行基础施工,包括挖掘基坑、浇筑混凝土等工序。
土力学与地基工程实例
土力学实验室
利用土力学实验室测试土壤的力 学性质,以支持工程设计和施工 决策。
深基施工
进行复杂工程的基础施工,如高 层建筑和桥梁,确保结构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
挡土墙
设计和建造挡土墙以支撑土堆或 防止土壤的侵蚀,保护下方区域 免受土壤压力的影响。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地基与基础 示意图( 示意图(一)
地基与基础示意图( 地基与基础示意图(二)
(续)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土压力和土坡稳定 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浅基础设计 桩基础 基坑工程 地基处理
1.8 实验教学内容
土的含水量、重度,土的液限与塑限 土的含水量、重度, 土的侧限压缩试验(固结试验) 土的侧限压缩试验(固结试验)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土的三轴剪切试验(演示)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土的三轴剪切试验(演示)
2、土的三相组成及土的结构
土的固体颗粒(固相) 2.1 土的固体颗粒(固相) 2.2 土中水和气 2.3 土的结构与构造
土的固体颗粒(固相-骨架) 2.1 土的固体颗粒(固相-骨架)
水(液态、固态) 液态、固态) 土的三相 气体(包括水气) 气体(包括水气) 固体颗粒(骨架) 固体颗粒(骨架)
图2.1 土的三相组成示意图
粘土矿物
粘土矿物特点:粘土矿物是一种复合的铝 硅酸盐晶体 硅酸盐晶体, 粘土矿物特点:粘土矿物是一种复合的铝—硅酸盐晶体, 颗粒成片状,是由硅片 铝片构成的晶胞所组叠而成 硅片和 构成的晶胞所组叠而成。 颗粒成片状,是由硅片和铝片构成的晶胞所组叠而成。 硅片的基本单元是硅 氧四面体。它是由1 是硅—氧四面体 硅片的基本单元是硅 氧四面体。它是由1个居中的硅离 子和4个在角点的氧离子所构成,如图2.2(a)所示。 2.2(a)所示 个硅— 子和4个在角点的氧离子所构成,如图2.2(a)所示。由6个硅 氧四面体组成一个硅片,如图2.2(b)所示。 2.2(c)为简化图 2.2(b)所示 氧四面体组成一个硅片,如图2.2(b)所示。图2.2(c)为简化图 形。
(4)颗粒分析试验
颗粒分析试验:确定土中各个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 颗粒分析试验:确定土中各个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 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 筛分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075mm的粗粒土。 0.075mm的粗粒土 ①筛分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075mm的粗粒土。用一套标 准筛(筛子孔径分别为60 40、20、10、 60、 0.5、 准筛(筛子孔径分别为60、40、20、10、5、2、1、0.5、 0.25、0.1、0.075mm), ),将分散了的有代表性的试样倒入标 0.25、0.1、0.075mm),将分散了的有代表性的试样倒入标 准筛内摇振,然后分别称出留在各筛子上的土重,并计算出 准筛内摇振,然后分别称出留在各筛子上的土重, 各粒组的相对含量,即得土的颗粒级配。 各粒组的相对含量,即得土的颗粒级配。 沉降分析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细粒土。 0.075mm的细粒土 ②沉降分析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细粒土。具体 有密度计法(也称比重计法)和移液管法(也称吸管法)。 有密度计法(也称比重计法)和移液管法(也称吸管法)。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一章

表1.3 砂土密实度的评定
1.5 粘性土的稠度
1.5.1 界限含水量
粘性土的土粒很细,单位体积的颗粒总表面积较大, 土粒表面与水相互作用的能力较强,土粒间存在粘结力。 稠度就是指土的软硬程度,是粘性土最主要的物理状态 特征。当含水量较大时,土粒被自由水所隔开,表现为 浆液状;随着含水量的减少,土浆变稠,逐渐变为可塑 状态,这时土中水主要表现为弱结合水;含水率再减少, 土就变为半固态;当土中主要含强结合水时,土处于固 体状态,如图1.4所示。
图1.5 土的结构
2、土的颗粒级配 对于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 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 的颗粒级配。 (1)土的颗粒级配测定方法 ①筛分法----适用于粒径小于等于60mm而大于0.075mm ②比重瓶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 (2)颗粒级配表达方式
(1.11) (1.12) (1.12)
同样条件下,上述几种重度在数值上有如下关系,即
(1.13)
(4)土的孔隙比和孔隙率 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称为孔隙比,用符 号e(小数)表示,用以评价天然土层的密实程度。
(1.14)
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的总体积的比值称为孔隙率,用 符号n表示。
(1.15)
(5)饱和度 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称为饱和度,用符 号Sr表示。反映土体的潮湿程度。
图1.10 含水量与干密度关系曲线
1、可以总结出如下的特性: (1)、峰值(ωop= ωp +2); (2)、击实曲线位于理论饱和曲线左侧
(3)、击实曲线的形态 2、 影响击实效果的因素 (1)、含水量的影响 (2)、击实功能的影响 (3)、不同土类和级配的影响 3、压实特性在现场填土中的应用 为了便于工地压实质量的控制,可采用压实系数λ来表示,即
1.5 粘性土的稠度
1.5.1 界限含水量
粘性土的土粒很细,单位体积的颗粒总表面积较大, 土粒表面与水相互作用的能力较强,土粒间存在粘结力。 稠度就是指土的软硬程度,是粘性土最主要的物理状态 特征。当含水量较大时,土粒被自由水所隔开,表现为 浆液状;随着含水量的减少,土浆变稠,逐渐变为可塑 状态,这时土中水主要表现为弱结合水;含水率再减少, 土就变为半固态;当土中主要含强结合水时,土处于固 体状态,如图1.4所示。
图1.5 土的结构
2、土的颗粒级配 对于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 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 的颗粒级配。 (1)土的颗粒级配测定方法 ①筛分法----适用于粒径小于等于60mm而大于0.075mm ②比重瓶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 (2)颗粒级配表达方式
(1.11) (1.12) (1.12)
同样条件下,上述几种重度在数值上有如下关系,即
(1.13)
(4)土的孔隙比和孔隙率 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称为孔隙比,用符 号e(小数)表示,用以评价天然土层的密实程度。
(1.14)
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的总体积的比值称为孔隙率,用 符号n表示。
(1.15)
(5)饱和度 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称为饱和度,用符 号Sr表示。反映土体的潮湿程度。
图1.10 含水量与干密度关系曲线
1、可以总结出如下的特性: (1)、峰值(ωop= ωp +2); (2)、击实曲线位于理论饱和曲线左侧
(3)、击实曲线的形态 2、 影响击实效果的因素 (1)、含水量的影响 (2)、击实功能的影响 (3)、不同土类和级配的影响 3、压实特性在现场填土中的应用 为了便于工地压实质量的控制,可采用压实系数λ来表示,即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学习课件PPT课件

THANK
YOU
SUCCESS
2019/4/14
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水平向自重应力:
K0——静止侧压力系数,它是在无侧向变形条件下有效小主应力与有效大主应 力之比。其值由试验确定,与土层应力历史及土的类型有关。
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自重作用下土的变形问题
天然土层一般不引起建筑物基础的沉降 近期沉积或堆积的土层应考虑自重作用下 土的变形问题 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自重应力的变化(增 大),从而影响土的变形(地表下沉) 地下水位上升使原地下水位和变动后地下 水位之间的那部分土的压缩性增大而产生 附加沉降量
基底压力与基底附加应力
基底压力:上部结构荷载和基础自重通过 基础传递,在基础底面处施加于地基上的 单位面积压力。 基底反力:反向施加于基础底面上的压力 基底附加应力:基底压力扣除因基础埋深 所开挖土的自重应力之后在基底处施加于 地基上的单位面积压力。(基底净压力)
一、柔性基础与刚性基础
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土体的自重应力可由该点单位面积上土柱的有效重量计算
地基中自重应力计算注意事项
根据液性指数IL判断水下粘性土是否受到 水的浮力作用:IL≤0,不受浮力作用
地下水位以下的不透水层中不存在水的浮力,该 层面及层面以下的自重应力按上覆土层的水土总 重计算 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层和不透水层接触面处,应 分别计算出该层面在2种土层中的自重应力:透水 层底部按受浮力作用计算,不透水层顶部按上覆 土层的水土总重计算
双向偏心荷载作用的 矩形基底的基础 按材料力学双向偏心 受压公式
倾斜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压力
将倾斜偏心荷载的合力分解成竖向分量和水平分量。 竖向分量引起的基底压力按竖直偏心荷载的计算公式计算 水平分量引起的基底压力按下式计算
【精品课件】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完整版 全套ppt

1925年,太沙基归纳发展了以往的成就,发表了《土 力学》一书,接着,于1929年又与其他作者一起发表了 《工程地质学》这些比较系统完整的科学著作的出现, 带动了各国学者对本学科各个方面的探索。从此,土力 学及地基基础就作为独立的科学而取得不断的进展。时 至今日,土建,水利、桥梁、隧道、道路、港口、海洋 等有关工程中,以岩土体的利用、改造与整治问题为研 究对象的科技领域,因其区别于结构工程的特殊性和各 专业岩土问题的共同性,已融合为一个自成体系的新专 业—“岩土工程”。 它的工作方法就是:调查勘察、试验测定、分析计算、 方案论证,监测控制、反演分析,修改定案;
“第四纪沉积物(层)”或“土”。 五、第四纪沉积物(层) 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各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和工程地质特征,以下分别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成因类型。 (一)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1、残积物 残积物是残留在原地未被搬运的那 一部分原岩风化剥蚀后的产物,而 另一部分则被风和降水所带走。 2、坡积物 坡积物是雨雪水流的地质作用将高处岩石风化产物缓慢 地洗刷剥蚀、顺着斜坡向下逐渐移动、沉积在较平缓的山坡 上而形成的沉积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地壳的上拱和下拗,形成大 型的构造隆起和拗陷:水平运 动表现为地壳岩层的水平移动,使岩层产生各种形态的褶皱 和断裂.地壳运动的结果,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地质构造和地 球表面的基本形态。 3)变质作用:在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过程中,原岩 (原来生 成的各种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及挥发性物质的渗入下,发生 成分、结构、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 由于太阳辐射能和地球重力位能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它 包括气温变化、雨雪、山洪、河流、湖泊、海洋、冰川、风、 生物等的作用。 1)风化作用:外力(包括大气、水、生物)对原岩发生机械破 碎和化学变化的作用。 2)沉积岩和土的生成:原岩风化产物(碎屑物质),在雨雪 水流、山洪急流、河流、湖浪、海浪、冰川或风等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件

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极限 平衡法、弹性半空间法等
地基承载力定义:地基所能 承受的最大压力
地基承载力验算:根据设计要 求,计算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
要求
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土质、 地下水位、地基深度等
地基变形类型: 沉降、侧向位移、 倾斜等
地基变形计算方 法:弹性半空间 法、有限元法等
地基变形控制措施: 加强地基处理、采 用桩基础等
添加标题
破坏阶段:土在外力 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和 应变达到极限,土体 破坏
抗剪强度:土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摩擦角:土颗粒之间的摩擦力 影响因素:土的颗粒大小、形状、排列方式等 应用:地基承载力计算、边坡稳定分析等
土的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 的性质
固结过程:包括初始固结、次固结、超 固结等阶段
膨胀土地基的特点: 吸水膨胀、失水收 缩
膨胀土地基的危害: 地基不均匀沉降、 开裂、变形
膨胀土地基的处理 方法:换填、强夯、 注浆、化学加固等
工程实例:某高速公路 膨胀土地基处理工程, 采用换填法进行地基处 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汇报人:
保证建筑物安全
地基处理方法:包括换填法、强夯法、挤密法、注浆法等 方案选择依据:根据场地条件、工程要求、经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优化方法:采用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等手段进行优化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与优化过程
监测内容:沉 降、位移、应
力、应变等
监测方法:仪 器监测、现场 观测、试验检
测等
质量评价标准: 地基承载力、 变形控制、稳
定性等
案例分析:某 工程地基处理 工程监测与质
量评价实例
PART EIGHT
软土地基的特点:含水量高、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件

土的工程分类
01
02
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
无粘性土、粘性土
03
饱和土、非饱和土
04
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等
土的渗透性与渗流
01
渗透系数的测 定与计算
02
渗透力与渗透 变形
地下水的运动 规律与水头差
03
04
渗流力与渗流 场的概念
02
土力学性质与工程应 用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
土的压缩性
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性质。
浅基础设计原则
浅基础设计时需要考虑地质勘察报告、建筑物类型、荷载 大小等因素,并遵循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浅基础类型
常见的浅基础类型包括平板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等 。这些基础类型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建筑物要求进行选 择和设计。
浅基础施工方法
浅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开挖、填筑、排水等措施,施工过 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软土地基处理、边坡稳定等。
水利工程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土力学与基 础工程涉及水库大坝、堤防、水 电站等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如坝 基稳定性分析、库岸滑坡治理等
。
城市建筑
在高层建筑、地铁、地下空间开 发等城市建筑领域,土力学与基 础工程涉及深基坑开挖、桩基设 计等方面,对于保障建筑安全具
有重要意义。
THANK YOU
桩基设计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桩基设计概述
桩基是一种深基础类型 ,通过在地基中设置桩 基来承受建筑物荷载。 桩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 和稳定性,适用于地质 条件复杂或荷载较大的 建筑物。
桩基类型
根据不同的材料和施工 方法,桩基可分为预制 桩、灌注桩、扩基桩等 类型。不同类型的桩基 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
1、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理也较发育。在三角洲地带,地下水位很高,水系密布,该区
域内沉积物形成饱和砂土及软粘土,承载能力很低,压缩性很 高,作为建筑物地基应特别慎重。
• 五、海相沉积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海洋按海水深度不同划分为四个区域,滨海地区是指涨潮时
淹没、落潮时落出的地带;浅海地区称为大陆架,水深0~ 200m,宽度100~200km;陆坡地区水深200~1000m,宽度 200~300km;当水深超过1000m时,为深海地区。不同地区 的沉积物不同。
• 化学风化作用不仅破坏了岩石的结构,而且使化 学成份改变,形成新的矿物。粘土颗粒便是岩石 经化学风化后的产物。 3.生物风化作用:是指生物活动过程中对岩石产生 的破坏作用。如树根生长时施加周围岩石的压力 可超过岩石的强度,使岩石产生裂纹而破坏。活 动在地表浅层的动物如老鼠、蚯蚓等也可使岩石 被碎成土。开山、挖隧道等作用产生的土等。
(9)桥梁、房屋结构的抗震设计,需要研究土的动力特性。
由此可见,土力学这门学科与土木工程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的技 术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学习这门课程是为了更好地学好专 业课,也是为了今后更好地解决有关土的工程技术问题奠定坚实 的基础。
第一章 工程地质 §1.1 概 述
•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工程地质与道桥工程的关系极为密切,因 为各种道路和桥梁都是建在地球表面上的,都要与土打交道。建 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直接影响道桥的设计方案、施工与工程投 资。因此,首先讲一些有关土质学方面的内容。
(1)土的物理、力学、物理化学性质;
(2)宏观与微观结构;
(3)土的压缩性; (4)强度特性; (5)渗透性; (6)动力特性等。 • 为各类土木工程的稳定和安全提供科学的对策。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ppt课件

4+2
天然 项 地基 目 上浅 八 基础
设计
天然地基浅基础设 计 基 埋 基 定 计 减 降;的 础 置 础 ; 轻 措扩基 的 深 底 刚 基 施展本 类 度 面 性 础 ;基规 型 的 尺 基 不 天础定 ; 选 寸 础 均 然设; 基 择 的 的 匀 地计浅 础 ; 确 设 沉 基;会设定择定了降刚计、、;解的会性;基基减措天基会础础轻施然础设埋底基。浅、计置面础基扩的深尺不础展基度寸均施基本的的匀工础规选确沉; 浅基础施工。
3.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
.
22
.
23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说课内容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目标 二、教学资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设计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六、考核方式 七、教学效果
.
24
四、教学设计
1
设计指导思想
在校内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做”相结 合课,程理总论体教设学计、思实路践:教根学据融建为筑一工体程。技实术现专讲业练基结于合工,作学过 为做程充构合分建一体课。现程同任体时务系,引,将领按校、照内实能实践力训导培与向养校课的外程需顶思求岗想来实,选习将择相本课结课程合程内,的容使教; 学学变活生知动在识分思本解想位设观为计念能成、力若专本干业位项理,目论以,、任以专务项业与目技能为能力单方分元面析组真为织正依教受据学到,,职设以 典业定型化职案的业例、能为全力载方培体位养,的目引培标出养;相、改关锻变专炼原业,有理从的论课而知使程识学讲,生课使形真学正式生掌,在握突工出地程 实基创践与新中基能加础力深工的对程培专基养业本,知理创识论设、和工专基作业本情技技景能能,的,结理并合解使职与其业应分资用析格,问考培题试养、要学 生解求综,决合培问职养题业学和能生创力独新,立能满分力足析进学解一生决步职基提业础高生工,涯以程发实及展际充的问分需调题要的动。基学本生的能 学力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获取 知识的能力。
土力学(全套318页PPT课件)

苏州名胜虎丘塔
土 • 虎丘塔共七层,高47.5m,底层直径13.7m。 呈八角形,全为砖砌,在建筑艺术风格上有独 特的创意,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力 • 目前该塔倾斜严重塔顶偏离中心线2.31m。经 勘探发现,该塔位于倾斜基岩上,复盖层一边 深3.8m,另一边为5.8m。由于在一千余年前
土 • 作为建筑地基、建筑介质或建筑材料的地壳表 层土体是土力学的研究对象。
• 土力学不仅研究土体当前的性状,也要分析其 性质的形成条件,并结合自然条件和建筑物修
力 建后对土体的影响,分析并预测土体性质的可 能变化,提出有关的工程措施,以满足各类工 程建筑的要求。
学 • 土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进行地 基基础设计和计算的理论依据。
• 土力学研究对象: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土
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 • 地基(Ground) 由于建筑
物的修建,使一定范围内土层
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这一范
力
围内的地层称为地基。
• 基础(Foundation)指与地基
接触的建筑物下部结构。
学 • 一般建筑物由上部结构 (Superstructure)和基础两 部分组成。
坏或不能正常使用,这类问题在土力学中叫做 变形问题。
力 • 如果土受力超过了它所能承受的能力,土便要 被破坏,建筑物将随之倒毁或不能使用。土体 的破坏,在力学中亦称为稳定性丧失。研究土
学 体是否会破坏这一类问题称为稳定问题,土的 稳定性取决于它的强度。
二、土力学研究特点.内容与方法
土 • 土力学是研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土的变形和强度 特性,并据此计算土体的固结与稳定,为各项专 门工程服务。
学 • 掌握土体变形与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及在工程实践中 的应用。 • 掌握土的动力特性的基本概念。来自三、土力学发展简史与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地基与基础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一、特点:(1)本课程涉及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土力学等几个 学科领域,内容广泛、综合性强。 (2)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
项目一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能力目标
➢ 掌握土的物理性质与土的工程分类 ➢ 了解土的三相组成 ➢ 掌握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及三相比例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 ➢ 熟悉无钻性土、钻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 掌握相对密度、塑限、液限、塑性指数和液性 指数等基本概念 ➢ 熟悉规范对地基土的工程分类方法 ➢ 掌握砂土、钻性土的分类标准
如前所述,土由固体颗粒(固相)、水(液相)和气体(气相)组 成。为了便于说明和计算,通常用土的三相组成图来表示它们 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上图所示。三相图的右侧表示三相组成的 体积关系,左侧表示三相组成的质量关系。
三、地基与基础理论的发展
▪ 1773年 ▪ 1857年 ▪ 1885年
▪ 1925年 ▪ 1936年 ▪ 1949年
• 法国的库仑-砂土抗剪强度理论与土压力理论 英国朗肯—朗肯土压力理论
法国布新奈斯克(Boussinesq)—弹性半空间解 美国太沙基—《土力学》专著与有效应力原理 美国召开第一次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会议 我国土力学研究进入发展阶段
绪论
➢ 一、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 二、地基与基础研究的内容 ➢ 三、地基与基础理论的发展 ➢ 四、地基与基础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一、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一、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建筑物
上部结构 基础 地基
建构筑物的全部荷载均由其下的地层来承担。受建构筑物影响的那 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指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石);
任务一土的成因与组成
粒组名称 漂石(块石) 卵石(碎石)
砾粒
砂粒
粉粒
粘粒
粒径范围
一般特征
>200 60~200
2~60
0.075~2
渗透性很大、无粘性、无毛细水。
渗透性很大、无粘性、毛细水上升 高度不超过粒径大小。
易透水,当混入云母等杂质时透水 性减小,而压缩性增加;无粘性, 遇水不膨胀,干燥时松散,毛细水 上升高度不大,随粒径变小而增大。
曲率系数: Cc=(d30)2/(d60× d10)
有效粒径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10%时相应 的粒径。
限定粒径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60%时相应 的粒径。
中值粒径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30%时相应 的粒径。
任务一土的成因与组成
土中水 结合水
自由水
任务二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建构筑物中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荷载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称为基础。
二、地基与基础研究的内容
地基与基础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内容 涉及土质学、土力学、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以及与 工程建设相关的各种技术问题。
二、地基与基础研究的内容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在地基基础设计中 ,须满足以下3个技术条件:
土的三相图
质量m 气
水
体积V
Vv V
Vw Va
mw
m
Vs
ms
土粒
任务二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土的三相图
描述土的三相物质在体积和质量上的比例关系的有关指标 ,称为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三相比例指标反映着土的干和湿、 松和密、软和硬等物理状态,是评价土的工程性质的最基本的 物理指标,也是工程地质报告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内容。三相比 例指标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基本指标,另一种是换算指标。
0.005~ 0.075
透水性小,湿时稍有粘性,遇水膨 胀小,干时稍有收缩,毛细水上升 高度较大较快,极易出现冻胀现象。
<0.005
透水性很小,湿时有粘性、可塑性, 遇水膨胀大,干时收缩显著,毛细 水上升高度大,但速度较慢。
任务一土的成因与组成
土的级配
根据颗粒大小分析试验结果,可以绘制颗粒级配曲线(粒径分 布曲线),判断土的级配状况。土的颗粒级配是指土中各个粒组占 土粒总量的百分率,常用来表示土粒的大小及组成情况。颗粒级 配曲线一般 用横坐标表示粒径,纵坐标用来表示小于某粒径的土的质量分数( 或累计百分含量)。如下图中曲线a平缓,则表示粒径大小相差较 大,土粒不均匀,即为级配良好;反之,曲线较陡,则表示粒径的 大小相差不大,土粒较均匀,即为级配不良。
任务一土的成因与组成
土的成因
土具有各种各样的成因,不同成因类型的土具有不同的分布规律和 工程地质特征。下面简单介绍几种主要的成因类型。
任务一土的成因与组成
土的组成
在天然状态下,自然界中的土是由固体颗粒、水和气体组成的三相 体系。
固相:土的颗粒、粒间胶结物 液相:土体孔隙中的水
土
气相:孔隙中的空气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主编:刘新安 吴建文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目录
绪论 项目一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项目二 土中应力 项目三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变形计算 项目四 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 项目五 土压力与土坡稳定性 项目六 岩土工程勘察 项目七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 项目八 桩基础及其他深基础 项目九 基坑工程 项目十 地基处理 项目十一 特殊土地基及山区地基 项 目十二 土工实验实训
任务一土的成因与组成
任务一土的成因与组成
土的级配
级配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小于某土粒的累计质量百分比, 横坐标则是用对数表示的土的粒径。 由曲线的坡度可判断土的均匀程度, 曲线平缓,粒径大小相差悬殊,土粒不均匀,级配良好。 曲线陡 粒径大小相差不大,土粒均匀,级配不好
任务一土的成因与组成
土的级配
不均匀系数: Cu= d60/ d10
任务一土的成因与组成
土的三相图
V a 气体
V v V w 水 m w m v mw
V
mVsLeabharlann 土颗 m s粒任务一土的成因与组成
土的组成
任务一土的成因与组成
土的固相
① 粒组划分: 自然界中的土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土颗粒组成的,土
颗粒的大小与土的性质密切相关。如土颗粒由粗变细,则土的 性质由无豁性变为豁性。粒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的土,其矿物 成分及性质也比较相近。因此,可将土中各种不同粒径的土粒 ,按适当的粒径范围分为若干粒组,各个粒组的性质随分界尺 寸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质的变化。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 限粒径,根据《土的工程分类标准》( GB/T 50145-2007)规定, 土的粒组应按下表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