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与音乐养生
神奇的五行音乐养生法:按时辰听音乐,曲终人健康!
神奇的五行音乐养生法:按时辰听音乐,曲终人健康!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人有五脏(肝、心、脾、肺、肾)乐有五音(宫、商、角、徵、羽)从生理角度而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刚血行,气滞则血瘀”。
音乐可以通过声波振动疏导人体经络中的阻滞之处,调理我们的身体。
而在传统文化当中,认为五脏、五音与五行对应,五音可以通过五行原理调节五脏。
老年之声《健康之家》采访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刘欢老师,教大家通过听音乐调养身心。
五行音乐养生——冬季补肾冬季是季节五行中的阴中之阴,对应的脏腑是肾,肾也是脏腑中的阴中之阴,老年人在人体岁令五行中亦进入阴中之阴,因而特别需要保暖,避免寒邪易侵入人体。
从中医上讲,冬季应该补充肾阳之气,音乐养生强调多听旋律明朗、如冬日暖阳般感觉的音乐——中国的羽调式音乐和西方音乐当中的G大调音乐,最好配器中带有节奏平和、稳定的皮革打击乐器的声音。
此外,冬天也可多听些补脾的音乐,例如陶笛、埙等土制乐器演奏的声音。
因为,“肾为生命之根,脾为后天之本”,脾土旺盛则“四时不受邪”,可以提高老年朋友的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一日音乐养生处方卯时早晨5点到7点,醒来不要立刻起床,先静静地在床上听些带有自然声响且节奏缓和、曲调明朗的音乐,告诉自己:我已经醒来,在身体准备好了之后再起床。
辰时早晨7点到9点,胃经当令,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
所以,辰时是吃早饭最容易消化的时候。
巳时9点到11点,脾经当令。
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吸收。
辰时和巳时可以播放些陶笛、埙等乐器演奏的宫调式音乐作为早餐的背景音乐,能够刺激脾胃的功能,增加消化能力。
午时中午11点到13点,心经当令。
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也是补阳和调养心经的最佳时分。
传统的方法是午休,或者选择《紫竹调》之类的旋律使人心旷神怡的乐曲。
也可以在午睡前听几分钟音乐再睡,让精神彻底放松,睡眠效率也会更高。
未时 13点到15点,小肠经当令。
五行与音乐
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来讲,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对应五音是角、征、宫、商、羽;对应五脏是肝、心、脾、肺、肾。
而音乐本身就可调理心灵,借着听觉、感觉对人体细胞有按摩的作用。
五行音乐借助中医的养生理论带动身体能量,从而帮助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平衡状态。
木(对应五脏:肝):针对肝经、胆经; 平衡、舒缓、松弛的感觉。
火(对应五脏:心):甜美而活力上扬的旋律,制造出太阳、温暖、喜悦的感觉。
土(对应五脏:脾):针对脾、胃经; 沉稳、凝聚的氛围,植於大地的旋律。
金(对应五脏:肺):旋律简洁悠远、清静、辽阔。
针对肺经、大肠经。
水(对应五脏:肾):针对肾、膀胱经; 宁静、凝聚、休养生息的感觉。
五行就是术、火、士、金、水。
中国的传统哲学认为,术火士金水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础仿质。
宇宙间的一切事都按五行所展现的规律进行各种运动变化。
我们知道音乐源于自然之声清展的鸟语夏夜的虫鸣泉水叮咚山崩海啸都构成各自独特的音响.音乐之声自然之声都与人的心灵感受相融合.五音分别与五脏相通五音:宫、商、角、徽、羽五脏心肝、脾、肺.肾:千变万化的声音竟能各入门径.这实在是一件玄妙的事情.所谓的五音入五脏也不是一个直接的过程是通过惫识来完成的。
音乐的内蕴是以人的情感为轴心的对人的感染力极大:即使是原始时期的音乐信号.也带粉激情的因素.音乐讯息给予我们欢乐、悲哀、宁静急蹂、爱恋.高尚、愤怒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感觉心灵随粉音乐一起接受自然和人间的真善美.音乐通过惫识情感的作用对五脏的生理产生影响.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如属’土“的宫调音乐中和温厚,可助脾健运.安神宁心,对食欲不振.情志异常有纠正的作用.‘金‘乐鲜明肃劲能振奋人心所以善治急躁发泄悲观情绪.‘木”乐生发舒展.既能发散抑郁又能平抑怒狂由此对情志所致的各种脏腑失调作用明显.‘火’乐欢快活泼畅快情怀能通调血脉,抖擞精神.’水“乐悠扬开朗发人遐想启迪心灵,能促进生长发育.宇宙中充满了音乐.生命伴随猫和谐的声音而存在.中医非常重视精神因素,’神形相应一是“顾护正气”的重要方面心神安宁一则五脏、四肢、百骸都在心神的统一下协调运转.音乐是大自然给人的惠赐,它给每个人带来幸福与健康.不管是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人们都禁不住喜爱它.但是不良声波的刺激不仅破坏正气,而且损害人的身体器官.强大的音响会造成大脑机能的严重损伤.甚至造成头痛、昏迷.因此说音乐是一剂补药也要对症选药.中医按不同的情绪将音乐归类以情制情对症施乐.收效颇为可观(1)悲制怒悲制怒即“金克木”.选择凄切苍凉的商调音乐如《走西口》,来制约因大怒而致的肝气上逆诸症.大多的西北民歌属于商调音乐。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解析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解析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提升,传统中医疗法在现代社会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中医的治疗中,五行学说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之一。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和变化都受到五种元素的支配,分别是木、火、土、金、水。
而五行学说在中医音乐疗法中也有所体现,通过不同的音乐来调解人体的五脏六腑,调整气血阴阳,以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强身的目的。
音乐疗法起源于古代中医,中医音乐疗法即是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下利用声音的共振和频率、旋律、节奏等因素来调节和治疗人体的疾病的一种特殊疗法。
通过音乐的疗愈作用,有助于平衡体内五行元素的失调,促进身体的和谐发展。
在中医五行学说中,音乐与五行元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木属于东方,其音乐以宣扬生命和活力为主,具有振奋作用,可指导着人们积极向上、大步前进。
火属于南方,其音乐以炽热、热情、阳刚之音为主,可激发人们的斗志和朝气。
土属于中央,其音乐以稳定、沉着、厚重为主,可安定人心,使人变得踏实。
金属属于西方,其音乐以清冷、寂静、崇高之音为主,可使人冷静、清明、崇高的情感。
水属于北方,其音乐以清澈、宽广、静止之音为主,可沉静情志,使人产生无穷遐想。
依据五行的属性,选择相应的音乐进行疗愈,对人体的五脏六腑有着独特的调和作用。
在五行音乐疗法中,音乐的频率、旋律及节奏都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音乐的频率是指音调的高低,频率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视听感受,从而刺激不同的脏腑器官,诸如七宫调的音乐,其频率在63Hz-126Hz之间,恰好对应人体的膀胱经。
而音乐的旋律则是指音乐的音阶和音程,不同的旋律会直接影响人体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比如柔和的旋律会使人心情宁静,而激昂的旋律则会让人兴奋。
音乐的节奏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节奏可以影响人的呼吸、心跳和脉搏,对身体的生理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对音乐频率、旋律和节奏的合理组合,可以达到对人体五行元素的调和和治疗效果。
五行音乐疗法在医疗保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人体的五脏六腑与五行元素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五行音乐疗法可以调和五脏六腑的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改善心理状态,对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和身心疲劳者的调节具有良好的效果。
五音疗法养生及其i代表乐曲
暴躁在五行中属“火”,这类人做事爽快,爱夸夸其谈,争强好胜,办事稍有挫折易灰心丧气。
平时未发作时,应引导积极的一面,听些徵调音乐,如《步步高》、《狂欢》、《解放军进行曲》、《卡门序曲》等,这类乐曲旋律激昂欢快,符合这些人的性格,能使人奋进向上。
在情绪急躁发火时,应听些羽调式音乐,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泉映月》、《汉宫秋月》等,能缓和、制约、克制急躁情绪。
压抑在五行中属“土”,这些人多思多虑,多愁善感。
平时应多听宫调式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鸣曲》等。
这些曲目风格悠扬沉静,能抒发情感。
当遇到挫折,情绪极度恶劣时,应听角调式音乐,如《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此类乐曲生气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温心,清风入梦,使其从忧虑痛苦中解脱出来。
悲哀在五行中属“金”,在人们悲痛欲绝、欲哭不能的情况下,应给予引导排遣。
听商调式乐曲,如《第三交响曲》、《嘎达梅林》、《悲怆》等,能发泄心头郁闷,摆脱悲痛,振奋精神。
对于久哭不止,极度悲伤的患者,应听徵调式音乐,如《春节序曲》、《溜冰圆舞曲》、《闲聊波尔卡》等。
其旋律轻松愉快、活泼,能补心平肺,摆脱悲伤与痛苦。
愤怒在五行中属“木”,在愤怒万分,压抑心头时,,应听角调式乐曲,舒肝理气,如《春风得意》、《江南好》,克莱德曼的现代钢琴曲等。
在愤怒已极,大动肝火时,应以角调式乐曲,佐金平木,如德沃夏克《自新大陆》,艾尔加《威风堂堂》等。
绝望在五行中属“水”,这些人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创伤,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绝望,故必须以欢快、明朗的徵调式乐曲,如《轻骑兵进行曲》、《喜洋洋》,中国的吹打乐等,能重新唤起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就是根据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的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
五音分属五行木、火、金、土、水通肝、心、肺、脾、肾五脏。
具体应用时应该在全面分析病情的基础上,针对病症发生的脏腑、经络结合阴阳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选择相应的音乐对病人进行治疗。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解析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解析中医五行理论是古代中国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宇宙和人体都是由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即金、木、水、火、土。
这五种元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维持着整个宇宙的平衡状态。
在中医中,五行理论不仅适用于治疗疾病,也适用于饮食调养和养生保健。
而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则是将五行理论与音乐疗法相结合,以达到调节身心健康的目的。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的基本理论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将五行理论应用到音乐疗法中,认为不同音乐能够对应五行元素的不同特点,从而达到调节和平衡身体五脏六腑功能,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和健康的目的。
金:金属乐器的音色明亮、坚实,具有收敛、凝聚的特性,对应着肺和大肠的功能,具有镇静安神、平抑情绪的作用。
金音乐常用于治疗情绪失控、焦虑烦躁等症状。
木:木属性音乐节奏明快、生机勃勃,给人以振奋、活力的感觉,对应肝脏的功能,具有疏泄肝气、调节情绪的作用。
木音乐适用于治疗慢性疲劳、抑郁等症状。
火:火属性音乐激昂激越,充满热烈和动感,对应心脏的功能,具有提神醒脑、激励情绪的作用。
火音乐适用于调节情绪不稳、心血管疾病等症状。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通过选择符合五行属性的音乐,对人体进行音乐疗法的调理,具有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促进健康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常常结合中医药、气功等方法,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恢复身体健康。
1. 情绪调节:通过金、木、水、火、土五行音乐的选择和运用,可以有效调节情绪,帮助人们缓解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当人处于情绪低落、疲惫不堪时,可以选择听一些激奋的火属性音乐,来提振精神;当人感到紧张焦虑时,可以选择听一些柔和悠扬的水属性音乐,来放松身心。
2. 养生保健:中医五行音乐疗法也可以用于养生保健。
通过定期听一些符合体质特点的五行音乐,可以帮助人体调整阴阳平衡,维持健康。
肝火旺盛的人适合听一些木属性音乐,以平衡肝气;肾气不足的人适合听一些水属性音乐,以滋补肾气。
3. 治疗疾病: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还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解析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解析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疗法,可以改善人体的身心健康。
中医五行理论认为,宇宙万物由五种元素构成:金、木、水、火、土。
这些元素相互影响,形成了五行相克相生的关系。
中医五行理论应用于音乐疗法中,是指通过不同的音符、音调和旋律,来激发人体五脏器官的相应功能,调整人体气血、精神和神经的平衡,从而实现治疗的目的。
具体来说,不同的五行对应着不同的音乐元素。
金代表精神、智力和洞察力,因此金元素的音乐通常是高频和尖锐的。
木代表肝和胆,音乐通常是柔和、舒缓和温馨的。
水代表肾和泌尿系统,音乐通常是宁静、深沉和精神抽象的。
火代表心脏和神经系统,音乐通常是充满激情、动感和活力的。
土代表脾和胃,音乐通常是柔和、舒缓和稳定的。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善精神状态:金元素的音乐可以帮助改善精神状态,提高智力,增强注意力和思考能力。
2. 舒缓情绪:木元素的音乐可以帮助缓解情绪压力,减轻焦虑和紧张,促进身心和谐。
3. 治疗慢性疾病:水元素的音乐可以改善身体疲劳和免疫力下降等慢性疾病,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4. 提高兴奋兴趣:火元素的音乐可以帮助激发兴趣,增加动力,让人充满活力和能量。
5. 增强身体机能:土元素的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改善消化和吸收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帮助恢复身体健康。
总之,中医五行音乐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疗法,适用于各种身体和精神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病例,选择适宜的音乐疗法非常重要,同时要和其他治疗措施相结合,饮食和生活方式也需要合理调整。
音乐养生与阴阳五行及七情关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音乐养生与阴阳五行及七情关系
导语:阴阳与音乐养生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它用来说明万物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以及一切事物变化现象的属性,正所谓阴阳者,万物之...
阴阳与音乐养生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它用来说明万物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以及一切事物变化现象的属性,正所谓“阴阳者,万物之能使也。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与阳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根互用、相互消长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关系,以成“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之格局。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作为贯穿整个中医体系的一个基本脉络,阴阳平衡是身心健康的基础。
东汉《太平经》运用阴阳学说解释音乐的起源和养生意义,认为音乐的发展是顺应宇宙万物阴阳相生、动静相应的规律的。
对音乐的阴阳之理,我们可诠释为:高为阳,低为阴;大调为阳,小调为阴;强为阳,弱为阴;刚为阳,柔为阴;金革之声为阳,丝木之声为阴等。
音乐养生,恰是针对机体阴阳偏胜偏衰的属性,用音乐的阴阳属性来补偏救弊,从而协调阴阳平衡。
如对阳虚寒证患者,可温阳散寒,选用活跃、欢快、兴奋、激情的音乐进行欣赏。
由于阴阳的相对性,也必须根据人们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艺术修养等诸多因素因人因地制宜。
五行与音乐养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将五音与天、地、身、心相联系,将角、徵、宫、商、羽分属木、火、土、金、水,从而五音与五脏相通,有了“五脏相音”学说,即宫声入脾,商音入肺,角声人肝,徵声入心,羽声入肾。
在《左传》、《国语》、《管子》等史籍中也可看到五音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与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似,五音也是对立统一的,宫生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医五行养生 五行音乐 音乐与五行用药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
中医五行养生五行音乐音乐与五行用药中医五行音乐疗法音乐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其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
那么生理上呢?除了对牛弹琴的笑谈,音乐与我们的身体会否发生某种奇妙反应?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
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
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
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五音养身给你听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而是用(音樂)音乐。
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
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
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
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
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
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
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
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
神奇的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听歌也能治病
神奇的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听歌也能治病神奇的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听歌也能治病在传统中医的宝库中,有一项独特而神奇的疗法——五行音乐疗法。
或许你会疑惑,听歌怎么能治病呢?但这古老而智慧的疗法却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中医五行理论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人体的脏腑器官也与这五行相对应。
而音乐同样具有五行的属性,不同的音乐旋律、节奏和音色能够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五行音乐疗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在古代,音乐就被用于祭祀、庆典和医疗等方面。
古人发现,特定的音乐能够调节人的情绪和身体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将音乐与五行理论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音乐治疗方法。
金音,对应着肺脏,其特点是曲调高亢、悲壮、铿锵。
金音能够帮助人们收敛肺气,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
当感到肺气不足、呼吸不畅时,聆听金音可以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
木音,与肝脏相对应,旋律悠扬、舒展、生机勃勃。
木音有助于疏肝理气,缓解肝气郁结带来的不适。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容易出现肝郁气滞的情况,此时听听木音,能够让人心情舒畅,缓解压力。
水音,代表肾脏,其音乐轻柔、宁静、深邃。
水音能够滋养肾水,增强肾脏的功能。
对于那些肾阴虚、肾阳虚的人来说,水音是一种很好的调养方式。
火音,对应心脏,节奏明快、热烈、活泼。
火音可以振奋心气,促进血液循环。
当感到心气不足、心慌心悸时,适当聆听火音能够改善症状。
土音,和脾脏相关,音乐平稳、厚重、朴实。
土音有助于健脾和胃,增强消化功能。
脾胃虚弱的人常听土音,有助于改善消化问题,增强身体的营养吸收。
那么,五行音乐疗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音乐能够通过影响人的神经系统来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
当我们聆听音乐时,声波会刺激听觉神经,进而影响大脑的神经递质分泌,如多巴胺、内啡肽等。
这些神经递质能够调节情绪、减轻疼痛、增强免疫力。
同时,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还能够影响人的呼吸、心跳和血压。
阴阳五行说与中国古代的音乐养生智慧
阴阳五行说与中国古代的音乐养生智慧作者:丁文敬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12期(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浙江绍兴 312000)摘要:中国古代的音乐养生理论是以天人合一的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
本文在人体、人性、音乐与宇宙自然的宏大系统之中阐明其内在的关联,音乐可以在自然属性层面调理人体机能,也可以在价值属性层面为人情、人性扶正祛邪。
关键词:音乐养生阴阳五行音乐是一种丰富而有序的听觉感性样式,其悦情悦性、悦志悦神的审美价值自不待言,然而,在中国古代音乐哲学那里,音乐具有独特的养生功能。
不同于西方音乐养生学主客二分地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探讨音乐的养生作用,中国古代音乐哲学在“天人合一”的理论框架中,以阴阳五行说为基础,将音乐与人体器官、道德伦理、宇宙自然融为一体,建构出一套天人感应模式的音乐理论,体现出独特的音乐养生智慧。
一、天人感应模式的音乐理论“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根本特征,除了“天人玄同”、“天人相通”、“天人相交”、“天人同体”、“天人一气”、“天人一理”等理论表述之外,在汉代以前,“天人合一”更多地表现为“阴阳五行”学说。
中国古代哲学家用“阴阳”描述相互对立的自然状态,进而将之抽象为自然和社会现象中两种对立力量之间变化消长的规律。
“五行”刚开始指构造自然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元素:金、木、水、火、土,后来演变为从革、曲直、润下、炎上、稼穑等五种功能属性。
战国后期,“阴阳”和“五行”说逐渐融合,《管子·四时》指出:“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将一年四季划分为阴阳四时,四时又带动了“五行”的生发和运行,例如:“东方曰星,其时曰春,其气曰风,风生木与骨”;“南方曰日,其时曰夏,其气曰阳,阳生火与气。
”可见,管子初步构建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宇宙论图式。
而真正将此模式推向成熟的则是《吕氏春秋·十二月纪》(后被编入《礼记·月令》)。
《十二月纪》认为,五行(木、火、土、金、水)与自然界中的五方(东、南、中、西、北)、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五音(角、徵、宫、商、羽)、五色(青、赤、黄、白、黑),并且与人的五脏(肝、心、脾、肺、肾)、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德(仁、礼、信、义、智)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运动的有机系统,从而将人的生理机体、社会属性与宇宙自然对应起来,天人感应模式的音乐理论由此成型。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解析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解析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是一种将中医五行理论与音乐相结合的疗法。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人体和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和现象可以分为五个元素:木、火、土、金、水。
这些元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保持着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当人体内出现不平衡的时候,就会出现疾病或不良症状。
通过运用音乐来调节人体的能量和平衡五行,可以帮助人体恢复健康。
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中,不同的音乐被用来调节不同的五行能量。
以下是每个五行对应的音乐特点和作用:
1. 木行:对应的音乐特点是明亮、快速、活跃、带有活力的节奏和旋律。
木行音乐可以刺激和提高人体的活力和精神状态,适用于气血不足、疲劳、精神萎靡等症状。
2. 火行:对应的音乐特点是热情、欢快、激昂,有节奏感和鼓点的音乐。
火行音乐可以激发人体的热情和情绪,适用于情绪低落、抑郁、焦虑等症状。
4. 金行:对应的音乐特点是韵律清晰、冷静、不激动的音乐。
金行音乐可以帮助人体放松神经和恢复平衡,适用于压力过大、焦虑、紧张等症状。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还强调音乐的调性和频率对人体的影响。
不同的调性和频率对应着不同的五行能量,可以通过改变调性和频率来调节人体的能量状态。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通过运用特定音乐的音调、旋律和频率来调节人体的能量和平衡五行,从而帮助人体恢复健康。
它既依托于中医五行理论,又结合了音乐的疗效,是一种综合性的疗法。
音乐的聆听和欣赏也可以提高人体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有利于身心的调养和健康的维护。
阴阳五行与音乐养生
宁心安神 。 它运用 了中医调心 、 调息 、 人静 、 松弛 、 遐思 、 联想 等心理诱导方 法 ,把悦耳动听 、融洽柔和之音乐与人 的理 智、 情感和谐交融为一体 , 而使之协调形体 、 调和阴阳 、 达到
防病治病 、 养生延寿的 目的。 五音疗 法 , 是根 据 中医传 统 的五 行理论 , 用角 、 、 运 徵 宫、 、 商 羽五种不 同音调的音乐来 调治疾生起 源和应用最早 的国家之一。 早在《 黄 帝 内经》 中就有音乐 医疗和音乐养 生的记载 。 内经. 邪 《 灵枢
客篇》 里说 :天有五音 , “ 人有五脏 ; 天有六律 , 人有六腑 。认 ” 为: 角为木音通于肝 , 为火音通于心 , 徵 宫为土音通于脾 , 商
为 金 音 通 于肺 , 为 水 音 通 于 肾 。 述 了五 音 与 五脏 的相 应 羽 论 关 系 。 针 对 不 同 的病 症 , 运用 不 同 的音 乐 进 行 治 疗 , 症 下 对 “ ”这 便 是 传 统 的 “ 音 疗 疾 ” 。 乐 , 五 法 音 乐 养生 疗 疾 ,是 在 于 它 将 人体 的 阴 阳两 方 面 相 互 协
… …
心灵 、 动人的神经 , 拨 让人在 流动的 、 想的体验 中浇 注心 玄 灵的药方 , 正如音乐家 冼星海所说 :音乐 , “ 是人生最大 的快 乐; 音乐 , 是生活 中的一股清泉 , 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 它不 仅给人们 以音乐美 , 而且能够发挥养生抗衰 、 防病疗疾 的神 奇 功效 。愿人们 在轻松欢 快 的旋律 中欢 度 自己美好 的一
用旋律活泼 、 节奏鲜 明、 调性 明朗 、 速度较快 、 力度较强的阳 类乐 曲 , 用其强 大的音乐能量来疏通郁 结 , 激发情感 , 人 使
【推荐】阴阳五行与音乐养生
【推荐】阴阳五行与音乐养生音乐是一种旋律,一种语言,一种心境,是欢乐、悲哀、忧郁、幽默、愤怒等情绪以声音形式的体现,音乐的魅力可以抵达人的心灵、拨动人的神经,让人在流动的、玄想的体验中浇注心灵的药方,音乐以独特的形式反映了宇宙的本质,也反映了人类的心灵状态,它能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的身心,具有独特的养生功能,故产生了以音乐保健医疗为内容的音乐疗法,亦称为音乐养生或音乐医疗。
音乐疗法是一门涉及音乐学、心理学、医学、哲学、美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而从源远流长的祖国文化中溯源音乐养生之旨,更能体验乐者,心之动,乐者,德之华之妙。
阴阳与音乐养生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它用来说明万物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以及一切事物变化现象的属性,正所谓阴阳者,万物之能使也。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与阳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根互用、相互消长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关系,以成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之格局。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作为贯穿整个中医体系的一个基本脉络,阴阳平衡是身心健康的基础。
东汉《太平经》运用阴阳学说解释音乐的起源和养生意义,认为音乐的发展是顺应宇宙万物阴阳相生、动静相应的规律的。
对音乐的阴阳之理,我们可诠释为:高为阳,低为阴;大调为阳,小调为阴;强为阳,弱为阴;刚为阳,柔为阴;金革之声为阳,丝木之声为阴等。
音乐养生,恰是针对机体阴阳偏胜偏衰的属性,用音乐的阴阳属性来补偏救弊,从而协调阴阳平衡。
如对阳虚寒证患者,可温阳散寒,选用活跃、欢快、兴奋、激情的音乐进行欣赏。
由于阴阳的相对性,也必须根据人们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艺术修养等诸多因素因人因地制宜。
五行与音乐养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将五音与天、地、身、心相联系,将角、徵、宫、商、羽分属木、火、土、金、水,从而五音与五脏相通,有了五脏相音学说,即宫声入脾,商音入肺,角声人肝,徵声入心,羽声入肾。
在《左传》、《国语》、《管子》等史籍中也可看到五音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如何运用“五行音乐”来对人体五脏调理养生
如何运用“五行音乐”来对人体五脏调理养生如何运用“五行音乐”来对人体五脏调理养生北京好时光科技有限公司 2010-04-09 14:06:43 文字:【大】【中】【小】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根据其特征,可以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
这五者相生相克,共同维系着万物的平衡。
“相生”就是表示相互滋生和相互助长。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就是表示相互制约和相互克制,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与“相克”是密不可分的。
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和谐的关系。
自然界任何事物,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万物正常发生与发展。
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白、青、黑、红、黄”五种颜色,对应着“内省、放松、抑制、兴奋、淡定、”这五种情绪。
从音乐的角度来讲,“土、金、木、火、水”对应着五种音律“宫、商、角、徵、羽”,即简谱里的“1、2、3、5、6”(do re mi so la)这五个音。
以宫、商、角、徵、羽分别作为音乐的主音,可以谱写出不同形象的旋律,通过对音乐元素的不同处理,可以形成既有统一民族音乐风格,又具有各自情趣,令人产生不同感受的五行音乐。
这种音乐可以对人体气的运动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产生不同的心理和生理效应。
音乐与人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五行中的五音,有助于帮助人体疏肝阴,保肾气,排解体毒,助人延年益寿。
学会用合适的音乐,来配合人的喜怒哀乐情绪,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宫音可疏导脾经:“宫”音相当于简谱中的“do”音,其风格悠扬、庄重、肃穆、沉静,如“土”一样宽厚、结实,可入脾经。
宫调式音乐包含笙、葫芦笙等乐器,代表曲目有《秋湖月夜》《鸟投林》《十面埋伏》等。
若能在饭后1小时听一听这些曲目,便能够很好地刺激我们的脾胃,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商音可疏导肺经:“商”音相当于音乐简谱中的“re”音,大多数商调式的音乐中都含有编钟、磬、锣鼓、铃钹、长号、三角铁等乐器,音乐风格高亢有力、悲壮雄伟,具有“金”的特性,因此可以入肺,调和肺气的宣发和肃降。
五音疗法养生及其i代表乐曲
暴躁在五行中属“火”,这类人做事爽快,爱夸夸其谈,争强好胜,办事稍有挫折易灰心丧气。
平时未发作时,应引导积极的一面,听些徵调音乐,如《步步高》、《狂欢》、《解放军进行曲》、《卡门序曲》等,这类乐曲旋律激昂欢快,符合这些人的性格,能使人奋进向上。
在情绪急躁发火时,应听些羽调式音乐,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泉映月》、《汉宫秋月》等,能缓和、制约、克制急躁情绪。
压抑在五行中属“土",这些人多思多虑,多愁善感.平时应多听宫调式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鸣曲》等.这些曲目风格悠扬沉静,能抒发情感。
当遇到挫折,情绪极度恶劣时,应听角调式音乐,如《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此类乐曲生气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温心,清风入梦,使其从忧虑痛苦中解脱出来。
悲哀在五行中属“金”,在人们悲痛欲绝、欲哭不能的情况下,应给予引导排遣.听商调式乐曲,如《第三交响曲》、《嘎达梅林》、《悲怆》等,能发泄心头郁闷,摆脱悲痛,振奋精神。
对于久哭不止,极度悲伤的患者,应听徵调式音乐,如《春节序曲》、《溜冰圆舞曲》、《闲聊波尔卡》等。
其旋律轻松愉快、活泼,能补心平肺,摆脱悲伤与痛苦。
愤怒在五行中属“木”,在愤怒万分,压抑心头时,,应听角调式乐曲,舒肝理气,如《春风得意》、《江南好》,克莱德曼的现代钢琴曲等。
在愤怒已极,大动肝火时,应以角调式乐曲,佐金平木,如德沃夏克《自新大陆》,艾尔加《威风堂堂》等。
绝望在五行中属“水”,这些人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创伤,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绝望,故必须以欢快、明朗的徵调式乐曲,如《轻骑兵进行曲》、《喜洋洋》,中国的吹打乐等,能重新唤起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就是根据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的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五音分属五行木、火、金、土、水通肝、心、肺、脾、肾五脏。
具体应用时应该在全面分析病情的基础上,针对病症发生的脏腑、经络结合阴阳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选择相应的音乐对病人进行治疗.一般用来治疗由于社会心理因素所致的身心疾病。
中医五行音乐养生法
中医五行音乐养生法中医五行音乐养生法中医五行音乐养生法产生于西方的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在国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实,早在二千年前,中医就根据阴阳与五行理论,已将音乐应用在修身养性之术中。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宇宙万物。
“宫、商、角、徵、羽”组成五音系统,表达人的不同情感与心理状态。
而心理又与五脏相配合。
因此,五音与人体身心就有了密切关系,形成了“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的理论。
根据不同的人的不同脏腑情况,分别施乐,可以达到促进人体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的正常协调。
角调:属木,曲调悠扬,疏达,流畅,万物勃发之相。
功能主养肝。
对诸如胁肋疼痛、胸闷、脘腹不适等肝郁不舒的症状作用甚佳。
徵调:属火,升腾炎上。
功能主养心活血。
对因血脉瘀阻引起的各种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助疗作用。
如人阴气太重,宜用振奋阳气的火乐。
宫调:属土,浑厚温和,悠远沉静,功能主润脾、养血、益补中气。
能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安神宁气。
商调:属金,节奏铿锵有力,音域高亢,音色悲壮,功能主清肺可增强免疫,激励情志,对悲观者易适用。
但金气太盛则反而易折,故要兼及调和之音。
羽调:属水,清悠柔和,如水微澜。
其功能在于强肾益精。
适用于肾阴虚火旺、肾精亏虚而导致的耳鸣、失眠多梦等症状。
容易急躁、冲动之人则配以水乐,可以给躁急动悸的性情注入一股令人静逸神定的清泉。
音乐与养生具有镇静作用的乐曲:高山流水(古筝)、阳关三叠(古筝)、平湖秋月(古筝)、西江月(古筝)、关山月(古筝)、月夜(二胡)、出水莲(古筝)、碧间流泉(古筝)、普庵咒(古筝、箫)、流水(古筝)、闲居吟(二胡)、小夜曲(海琼斯、柴可夫斯基、舒伯特、莫扎特、海顿)。
适应症:心情浮躁,情绪紧张,焦虑不安,失眠,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
具有抒发情志作用的乐曲:春江花月夜(琵琶)、渔舟唱晚(古筝)、早晨(笛子)、三五七(笛子)、河南筝歌(琵琶)、飞花点翠(古筝)、梦幻曲(舒曼)、春天奏鸣曲(贝多芬)、天鹅湖(柴可夫斯基)、月光(贝多芬)、蓝色多瑙河(巴赫)。
阴阳五行与音乐养生
阴阳五行与音乐养生
苗凌娜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咨讯》
【年(卷),期】2010(002)031
【摘要】音乐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医养生学认为,长寿之道首先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开朗的性格,高雅的情趣,这是延年益寿,养生抗衰的根本.而赏心悦耳的音乐能使人轻松愉快,对身心健康很有益处.音乐所以能够养生疗疾,就是在于它将人体的阴阳两方面相互协调并与宇宙自然的阴阳变化相统一.音乐所具有的阴阳特性,也可以用于调整阴阳的盛衰.音乐能够运用其本身具有的活泼阳动或缠绵阴静的特点,来调节人体阴阳,使之不断处于协调平衡状态.五音疗法,是根据中医传统的五行理论,运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音调的音乐来调治疾病.平和适中的音乐既能柔和悦耳,又可养生怡性,益于机体气血和畅.它不仅给人们以音乐美,而且能够发挥养生抗衰、防病疗疾的神奇功效.
【总页数】1页(P45)
【作者】苗凌娜
【作者单位】河南职工医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阴阳五行说与中国古代的音乐养生智慧
2.阴阳五行思想对汉代音乐的影响
3.论养生思想的阴阳五行说
4.阴阳五行说、中国传统五声性音乐和中医音乐治疗
5.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与意大利自然养生疗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五行音乐养生
五行音乐养生中国传统五行音乐核心提示:五行音乐养生中国传统五行音乐五行音乐,是天地自然运华的旋律,是大自然母亲对人类和万物发出的亲切呼唤之声。
让我们身心松静,溶于大自然,溶于这优美的乐曲之中。
让我们的身心伴随着五行运化的旋律,去迎合“天地自然之道”,顺应“四时之法”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医里,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对五音是角、征、宫、商、羽;对应五声是呼、笑、歌、哭、呻,对应五脏是肝、心、脾、肺、肾。
音乐对人的重要性,从古代孔老夫子不听音乐就吃不下饭,就可以明显看出来。
在西方也有很多实验,证明音乐可以让乳牛多产乳、鸡多下蛋;让植物听音乐,还可开出更灿烂的花卉;音乐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功能。
法国有一位拉米医生,他写了一本音乐对人体经络影响的书,透过音乐频率,可让针灸增加疗效,显见音乐的功效不言可喻。
秀五行是一种非常好的身心平衡概念,我们提出的养生概念是把五行融入现代音乐语言中,请并创作出更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五行SPA音乐,使女性在感受护理的同时,以音乐辅助治疗,借助五行音乐冥想,在音乐和精油的带动下,感到音乐与身体的互动,并达到深沉的放松,轻松享受到这种平衡养生的好处。
五行音乐养生疗法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五行的养生智慧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当我们越懂得如何运用五行养生,身心自然更健康。
五行音乐可以让人身心放松,如果你愿意放松听音乐,一定会对你身心灵有很好的效果。
音乐可调理心灵,借助听觉,感觉的方式,同时配合五行经络按摩,以音乐带动身体能量,从而达到中庸的平衡状态。
中国传统五行音乐中国传统哲理指出,人是天地自然之子,人的生命活动和世间万物的变化,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呼应、相和相随的,此所谓“天人相应”、“天地人合一”。
天布五行(木、火、土、金、水),生五音(角、徵、宫、商、羽);地有五季(春、夏、长夏、秋、冬),育五化(生、长、化、收、藏),人有五脏(肝、心、脾、肺、肾),生五志(怒、喜、思、忧、恐)。
天地五行、五音、五季、五化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世间万物的变化,从而导致人们的情绪、情志、心态和健康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五行与音乐养生
音乐是一种旋律,一种语言,一种心境,是欢乐、悲哀、忧郁、幽默、愤怒等情绪以声音形式的体现,音乐的魅力可以抵达人的心灵、拨动人的神经,让人在流动的、玄想的体验中浇注心灵的药方,音乐以独特的形式反映了宇宙的本质,也反映了人类的心灵状态,它能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的身心,具有独特的养生功能,故产生了以音乐保健医疗为内容的“音乐疗法”,亦称为“音乐养生”或“音乐医疗”。
音乐疗法是一门涉及音乐学、心理学、医学、哲学、美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而从源远流长的祖国文化中溯源音乐养生之旨,更能体验“乐者,心之动”,“乐者,德之华”之妙。
阴阳与音乐养生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它用来说明万物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以及一切事物变化现象的属性,正所谓“阴阳者,万物之能使也。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与阳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根互用、相互消长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关系,以成“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之格局。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作为贯穿整个中医体系的一个基本脉络,阴阳平衡是身心健康的基础。
东汉《太平经》运用阴阳学说解释音乐的起源和养生意义,认为音乐的发展是顺应宇宙万物阴阳相生、动静相应的规律的。
对音乐的阴阳之理,我们可诠释为:高为阳,低为阴;大调为阳,小调为阴;强为阳,弱为阴;刚为阳,柔为阴;金革之声为阳,丝木之声为阴等。
音乐养生,恰是针对机体阴阳偏胜偏衰的属性,用音乐的阴阳属性来补偏救弊,从而协调阴阳平衡。
如对阳虚寒证患者,可温阳散寒,选用活跃、欢快、兴奋、激情的音乐进行欣赏。
由于阴阳的相对性,也必须根据人们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艺术修养等诸多因素因人因地制宜。
五行与音乐养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将五音与天、地、身、心相联系,将角、徵、宫、商、羽分属木、火、土、金、水,从而五音与五脏相通,有了“五脏相音”学说,即宫声入脾,商音入肺,角声人肝,徵声入心,羽声入肾。
在《左传》、《国语》、《管子》等史籍中也可看到五音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与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似,五音也是对立统一的,宫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羽属水,角属木,它们之间于调式上为主属关系,此为相生;而商、角属金、木;徵、羽属水、火,均为大二度,系不协和音程,在传统音乐中属相克。
音乐的内蕴是以人的情感为轴心的,古人就将五音各调所发出的精神效应进行归类:“宫音和平雄厚,庄重宽宏;商音慷壮哀郁,惨怃健捷;角音圆长通澈,廉直温恭;徵音婉愉流利,雅而柔顺;羽音高洁澄净,淡荡清邈”。
由五音的精神效应所决定,故“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五脏相音”学说在音乐养生中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内经》中所指出,宫为脾之音,大而和也,叹者也,过思伤脾,可用宫音之亢奋使之愤怒,以治过思;商为肺之音,轻而劲也,哀者也,过忧伤肺,可用商音之欢快使之高兴,以治过忧……这也就是说,属本脏之音均可用于治疗本脏病,当然我们还可根据五行生克的规律,用于治疗他脏之病。
一般说来,宫调式和徵调式色彩明亮,具有健脾、养心的作用,羽调式和角调式色彩上较暗淡,具有补肾、舒肝的作用,商调式介乎两者间,可使人感欣慰而有清肺之功效,因此根据不同的症情,依据五行学说选用适当的音乐可获得较好养生效果。
七情与音乐养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喜怒忧思悲恐惊,即被称为七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而这“情”字,不外乎七情,它是人的心灵动态的一个概括。
而“曲调的变化摹仿心灵的动态”,音乐恰与人的心灵感受相融合。
对于在七情所致疾病中,音乐所起的独特作用,医家张子和颇有见地:“以悲治怒,以怆恻苦楚之音感之;以喜治悲,以谑戏狎之言误之;以恐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师之;以怒制思,以污辱欺罔之事能之;以思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
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动人耳目,易之视之。
”七情和悦乃健康长寿之基,音乐正是通过意识情感的作用,对五脏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用音乐“雪其躁心,释其竞心”,追求“淡泊宁静,心无尘翳”,达到养生的目的。
(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