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简介_罗贯中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罗贯中的资料
罗贯中的资料罗贯中的资料罗贯中(约1330 年-约1400 年),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其故里有多种说法,山东东平罗庄、山西太原、清徐、祁县、福建建阳。
目前尚无确切最终定论。
其墓地也有山西清徐、福建建阳等处,另有祠堂、纪念馆等。
罗贯中,山西省祁县人。
元代中期,由于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
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人,都先后搬迁到了杭州一带。
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着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
大约在公元1345~1355 年间,他来到了杭州。
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
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
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
约在公元1360~1364 年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作客。
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 年)九月,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
这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
到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 年),罗贯中已写了十二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
在罗贯中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
罗贯中的故事
罗贯中的故事罗贯中,字汉升,号湖海散人,蜀中郫县人。
明朝末年至清初著名小说家。
其所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作品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代表作之一,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物为主线,通过曹操、孙权、刘备三方的角力,展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小说中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如貂蝉、诸葛亮、周瑜等,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充满了悬念和戏剧性,吸引着读者的眼球,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另一部作品《水浒传》,也是罗贯中的经典之作。
它以宋朝末年为背景,以梁山泊起义军为主线,描写了一幅英雄豪杰的壮阔画卷。
小说中的宋江、李逵、武松等人物形象鲜明,个性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情节曲折跌宕,充满了激情和冲突,让人读来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最后一部作品《西游记》,更是罗贯中的巅峰之作。
它以唐朝为背景,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物为主线,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小说中的唐僧师徒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充满了幽默和惊险,让人读来笑中带泪,乐此不疲。
总的来说,罗贯中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罗贯中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作品将永远闪耀在中国文学的天空之中。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简介及主要作品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简介及主要作品
罗贯中(公元220-280),字仲谋,号阿房,沛国谯县(今安
徽亳县)人,三国时期著名小说家,曹魏文学家。
罗贯中是中国古代小说家中最著名的一位,他的主要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诗经》、《楚辞》等。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代表作,是一部大型叙事诗体史诗,以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描写,把三国历史的洪流凝结成一部传奇史诗。
《水浒传》是一部以宋朝至元朝之间的江湖斗争为背景的小说,全书共分为一百回,描写了一群江湖侠客的冒险故事。
《西游记》是一部以西行游历为主题的古典小说,以唐僧取经为线索,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众多神仙仙灵的奇遇经历。
《红楼梦》是一部以宋朝社会生活为背景的现实主义小说,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悲欢离合,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宋朝官场生活为背景的小说,描写了宋朝官场上的腐败和权谋斗争,反映了宋朝社会的种种弊端。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收录了三百余首唐
诗,描写了古代社会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感情活动。
《楚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歌集,收录了楚国古代的众多诗歌,。
罗贯中简介
罗贯中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汉族,号湖
海散人。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
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罗贯中也曾参与其中。
“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在苏州结识施耐庵,以师徒相称,两人一同
参加位于平江(即苏州)的张士诚反元起义政权,做过一段时间幕僚后离开。
曾与另一位吴王朱元璋为敌,在明朝成立之后,罗贯中放弃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创作《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隋唐志传》等著作。
在这部名著中,贯中寄托了自己个人的爱憎情感,客观地揭露了
封建统治集团之间政治的、军事的、公开的、隐蔽的、合法的和非法的矛盾斗争。
淋漓尽致地刻划了封建统治阶级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明火暗刀的策略伎俩和阴谋诡计。
有意或无意地揭示了农民无法生活、挺而走险、纷纷起义的真实历史背景和原因。
罗贯中对战争的描绘是极其成功的,这一点充分证实他确实参加
过元末农民起义的战争活动。
所以能够把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场,瞬息变化的战斗形势,描述的那样千变万化,各具特色,显示出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然而,正是由于罗贯中有参加战争的经历,再加上他超人的艺术技巧,以及创作时的苦心孤诣,惨谈经营,才在他的笔下出现了描述战争战役,重点突出,错落有致,疏密相间,虚实照应;铺排战争场面,大肆挥洒,波澜起伏,风驰电掣,气势磅礴;渲染战场气氛,随意勾勒,生动逼真,有声有色。
三国演义罗贯中简介
三国演义罗贯中简介一、罗贯中的生平与简介罗贯中(约1315年-约1385年),字贯中,号东亭,山东济宁人,明代著名小说家。
罗贯中以创作《三国演义》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他在《三国演义》中以英雄人物的生死沉浮、智勇争霸、权谋纷争展现了动人的人性画卷,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
二、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背景罗贯中在明朝洪武年间创作了《三国演义》。
明初的社会背景是由一系列战争与政治变动所塑造的。
这一时期的社会充斥着权谋和冲突,统治者与统治者之间、世家与世家之间、官员与官员之间都在争夺权力。
罗贯中以这样一个社会时代为背景,在《三国演义》中描绘了英雄人物之间的战斗与较量,既展现了智勇的较量,又表现了君臣、家族之间的斗争。
三、《三国演义》的内容简介《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以英雄人物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诸葛亮等为主线,描绘了他们之间的争雄较量和权谋斗争,以及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
故事情节曲折跌宕,扣人心弦。
三国演义中还融入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智谋策略,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立体生动。
故事的开篇,是关于宛城的白马将军吕布与董卓联手的历史事件。
吕布为了逃脱杀身之祸,投奔到刘备帐下并开始了一系列的战斗。
刘备三顾茅庐拜见了孔明,孔明预见到了刘备将来的事业,于是成为了刘备的重要谋士。
刘备随后与关羽、张飞结成了三兄弟,开始了征战中原的征途。
曹操作为故事中的反派角色,展现了他的智勇和权谋较量。
与此同时,孙权也成为了另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与刘备和曹操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的争斗和纷争。
整个故事中,英雄人物之间的智勇较量和权谋纷争贯穿始终,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故事最终以三国鼎立的局面收尾。
刘备称帝建立了蜀汉,曹操建立了魏,而孙权则建立了吴。
三国之间相互牵制,最终导致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漫长的动荡时期。
四、《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对历史的再创造。
它塑造了大量深具人性魅力的英雄形象,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几千年来权谋斗争的残酷。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简介及主要作品(精编版)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简介及主要作品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
下面是为你带来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简介,欢迎阅读。
罗贯中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罗贯中主要作品剧本:《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
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施耐庵合著的《水浒全传》、《三国演义》[3]等罗贯中人物评价罗贯中不仅是公认中国最早的章回体小说之一、历史演义类型的开山作《三国演义》的作者,而且分别被认为开创了章回小说中英雄传奇和神魔小说类型的《水浒传》和《三遂平妖传》的作者都有包含罗贯中的说法,而另一大类世情小说则源自改编自《水浒传》情节的《金瓶梅》。
由此可以认为,罗贯中一人担当了中国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四大主要类别鼻祖(或至少鼻祖之一),对中国小说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
[8]有人甚至称罗贯中为中国古代小说之王。
罗贯中典故籍贯争议十种记载(一)《西湖游览志馀》云:钱塘罗贯中本者,南朝时人,编撰小说数十种。
(二)《续文献通志》云:《水浒》罗贯中箸。
字贯中,杭州人。
(三)《七修类稿》云:《三国》《宋江》二书乃杭州罗本贯中所编。
(四)《三国志传》万历本署,东原罗道本编次。
(五)《三遂平妖传》署:东原罗贯中编撰。
(六)《水浒志传评林》署:中原贯中罗道本名卿父编辑。
(七)《水浒传》署:中原罗贯中编辑。
(八)《说唐全传》旧本署:庐陵罗本撰。
(九)《因树屋书影》云:《水浒传》相传为洪武初越人罗贯中作。
罗贯中简介(共9篇)
罗贯中简介(共9篇)罗贯中简介(一): 罗贯中的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汉族,山东东原人(今山东东平县)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其故里有多种说法,山东东平罗庄、山西太原、清徐、祁县、福建建阳.目前尚无确切最终定论.其墓地也有山西清徐、福建建阳等处,另有祠堂、纪念馆等.罗贯中简介(二): 要曹雪芹,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四位人物的最简介,最简洁的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稿子. 《红楼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出生于一个小官吏降为小商人的家庭.父吴锐,字廷器,卖“彩缕文羯”,是“又好谭时政,竟有所不平,辄抚几愤惋,意气郁郁”之人.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罗贯中简介(三): 五一假期生活作文(一)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争取自由的纪念日,这个节日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是个盼望已久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又可以敞开心怀,快乐乐地、高高兴兴地,自由的打发和支配属于自己的时间了.一方面可以放松心情,解除疲劳,另一方面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今年五一假期我不像别的孩子一样出去游玩,我自己安排了我的假期计划,首先我把作业写完,然后和妈妈出去在书店里买了几本我喜欢看的书,接下来我和爸爸妈妈就去我们这里的《罗贯中纪念馆》游玩.《罗贯中纪念馆》离我们家很近,就在三国城附近.我们这里不重视旅游业,三国城早已关闭没有人去游玩了,《罗贯中纪念馆》就在三国城附近,以前人们路过都不留意它的存在,我们是因为爸爸听人说《罗贯中纪念馆》铁树开花了,才起了去《罗贯中纪念馆》的念头.我们走进了《罗贯中纪念馆》,啊!我顿时觉得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心旷神怡,我真想不到,里面的风景竟然如此美丽,真像一个世外桃源.里边的树木苍翠碧绿,花草争奇斗艳,让人赏心悦目,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家乡还有如此美丽的风景!《罗贯中纪念馆》离我们家这么近,这样美丽的风景我们竟全然不知.我高兴的又蹦又跳,和爸爸妈妈直奔铁树开花的地方,一会儿我们便走到了那株开花的铁树跟前,哇!真的铁树开花了!我们看到铁树中间开了一个毛茸茸的花,样子就和松果一样一层一层的,花可比松果大多了,而且上面还有一层毛茸茸的绒毛,美丽极了.随后我们又看了《罗贯中纪念馆》里的石碑上罗贯中的简介:罗贯中确实是我们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人,他是元末明初着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着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着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着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中华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罗贯中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我们看到了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他动情地写道:两岸西风起白杨,沁州存孝实堪伤.晋中花草埋幽径,唐国山河绕夕阳.鸦谷灭巢皆寂寞,并州尘路总荒凉.诗成不尽伤情处,一度行吟一断肠.罗贯中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同时,为世界文学的宝库,也增添了灿烂的光彩.罗贯中从小喜爱读书,博洽经史,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罗贯中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小说家,是他把章回体小说这一文学式样推向成熟的阶段.后来的很多学者和作家曾给予他极高的评价,把他同司马迁、关汉卿相提并论.他的伟大的文学创作成就,成为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我看着看着,不觉时间已晚,爸爸妈妈在催促我回家,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罗贯中纪念馆,我对爸爸妈妈说:“以后我有时间要来这里写作业!我要像罗贯中学习,现在学好知识,将来也要和罗贯中一样写出好多好多的书来!”今年的五一假期让我受益匪浅,让我过的充实,让我觉得有无穷无尽的知识(二)五一期间,我们一家五口游了济南的百脉泉.来到北门,只见一个清澈的清绿色池塘,里面有像松树一样美丽的植物,那就是凤尾草,所以,池塘也就有了“凤尾草”这个优雅的名字.走着走着,就到了李清照园门前.一进门,李清照的塑像就展现在我的眼前,她把手放在胸前,望着游客,好像又要作诗了.来到后院,就望见一眼清泉,仔细一闻,竟有一股梅花之香扑鼻而来,那就是梅花泉.继续向前走,来到了一间阁楼中,一进门,就发现左侧有一面帘子,里面有一具白色的雕像,李清照的对面坐着她的徒弟,她要徒弟猜谜,若猜不对则罚茶一杯,结果徒弟没猜对,于是翻书查找,而李清照则手拿一杯茶,准备要罚茶给徒弟喝呢!走出了阁楼,来到了一个用鹅卵石铺成的浅滩,里面有五条鳟鱼,水已经很浅了,鳟鱼恐怕也不太舒服,还有几只可恶的苍蝇在水上盘旋,更让鳟鱼感到厌烦.浅滩的岸上有六棵雪松,直直地站成一排,挺立在浅滩旁,好像在守卫呢!接着,来到了金镜泉,只见那清澈的泉水金光闪闪,加上泉底的水草、盛开的荷花,更像一面镜子,故名“金镜泉”.金镜泉虽美,可还比不过隆泉寺的风景.隆泉寺的门口有三股泉,里面有一些小水珠在咕嘟咕嘟地往上冒,那些水珠并不是鱼儿吐出来的,而是自然形成的.我向爸爸要了一个一元的硬币投入水底,图个吉祥.隆泉寺中有个梵王宫,里面有三尊佛像,一个是药师如来佛,一个是释加牟尼佛,还有一个是南无阿弥佛,左右两侧分别有九个罗汉,这就是无人不晓的十八罗汉.转完了隆泉寺,就准备往回返了,这时出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儿童乐园.儿童乐园前有个大水池,池子是圆的,里面的水很少,却有六尊活泼可爱的孩子的石像,他们有的在戏水,有的在玩皮球,有的在淋浴,还有一个孩子正在用毛巾捂着鼻子,冲着人群中叫妈妈呢!这些可爱、淘气的孩子们给百脉泉带来了生机,叫我如何忘记这些孩子们,忘记这个百脉泉,忘记这一天呢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百脉泉---一个让我开心的景点.罗贯中简介(四): 用简单的话介绍两本名著急急急.《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介绍:共一百二十回.根据陈寿《三国志》,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一些民间传说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清初毛宗岗又做了一些修改,成为现在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王浚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曹雪芹(清)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由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由高鹗所作.曹作八十回在撰写、修改过程中就以抄本的方式流传.乾隆五十年(1791年),程伟元将前八十回及后四十回续稿以活字排印,从此一百二十回本流行.但前八十回的文字曾又改动.罗贯中简介(五): 四大名著的名称作者每个故事的简介《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回数:共一百二十回介绍:根据陈寿《三国志》,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一些民间传说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清初毛宗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并成为现在最常见的120回本.《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作者:(元末明初)施耐庵 ,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是罗贯中所作.作者施耐庵(1296~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瑞,彦端,号耐庵.籍贯:江苏兴化白驹场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相传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西游记》作者:(明)吴承恩《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回数:共一百回(实一百零一回)介绍:西游记以民间传说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和有关话本及杂剧(元末明初杨讷作)基础上创作而成.西游记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有大闹天宫等故事.此后写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除妖降魔、战胜困难的故事.书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画生动,规模宏大,结构完整,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作者吴承恩(约1504年-约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活了将近80岁.《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大观琐录》《金玉缘》回数: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由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由高鹗所作.作者: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出生地:南京(金陵);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罗贯中简介(六): 施耐庵简介最好是通俗易懂的【罗贯中简介】施耐庵[编辑本段](1296年~1371年)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汉族.籍贯:江苏兴化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身份: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生平[编辑本段]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据这些材料分析: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裔,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其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张士诚起义抗元时,施耐庵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张据苏以后,施耐庵又在他幕下参与谋划,和他的部将卞元亨相交甚密.后因张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耐庵与鲁渊、刘亮、陈基等大为失望,相继离去.施耐庵与鲁、刘相别施时,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别》套曲,抒发慷慨悲痛之情.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施浪迹天涯,漫游山东、河南等地,曾与山东郓城县教谕刘善本友善,后寓居江阴徐氏初,为其塾师.随后还旧白驹,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又与弟子罗贯中撰《三国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说部.他还精于诗曲,但流传极少.除套曲《秋江送别》以外,还有如顾逖诗、赠刘亮诗传世.施耐庵为避明朝征召,潜居淮安,染病而殁,就地高葬,享年75岁.施耐庵殁后数十年,其孙文昱(述元)家道炽盛,始迁其祖耐庵骨葬于白驹西落湖(今江苏省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并请王道生作《施耐庵墓志》.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也有人认为是同弟子罗贯中合著或者有罗贯中续写.从目前所掌握的史料看,施耐庵这个人还是有的,但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书鲜有记载.即使有的材料,虽有明确记载,但材料本身的真伪与可信程度,至今还没有得到公认.我们认为他大概是杭州人,至少曾长期生活在杭州一带,有人推测他可能是一个专门为说书艺人编写话本的书会才人,或者本身就是一个粗通文墨、技艺精湛的说书艺人.其生活的年代在元末明初,祖籍姑苏,名子安,字耐庵,生于元贞丙申(1296)年,少年聪慧,写得一手好文章,后为至顺辛未科(1331)进士,也曾在钱塘做官两年,因一身抱负未得施展,不合于当道权贵,弃官归隐,闭门著述.有人说他曾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将卞元亨交情不错,卞向张推荐施耐庵做其幕僚,但施在多次延请后仍不应征,据说张士诚还曾经亲自登门拜访过他,见他正在书房撰写《江湖豪客传》一书,即《水浒传》也.后来张士诚兵败,施耐庵为避祸,举家迁徙到淮安,继续著述以自娱.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也曾下诏书请他出来做官,但他仍然坚持不出仕,在当地积德累行,名声极佳.他写完《水浒传》后没过几年,就病逝了.罗贯中简介(七): 吴承恩简介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中文名:吴承恩别名:射阳山人民族:汉族出生地: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出生日期:公元1501年逝世日期:公元1582年职业:小说家代表作品:《西游记》吴承恩,出生于一个小官吏降为小商人的家庭.父吴锐,字廷器,卖“彩缕文羯”,是“又好谭时政,竟有所不平,辄抚几愤惋,意气郁郁”之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科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吴承恩杰出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作品借助神话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改变现实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理想.小说借助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八十一难折射出人间现实社会的种种情况.小说想象大胆,构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塑造方法,创造出孙悟空,猪八戒等不朽的艺术形象.全书组织严密,繁而不乱,语言活泼生动且夹杂方言俗语,富于生活气息.主题上冲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大大丰富了作品的现实内容,具有民主倾向和时代特点.作品讽刺幽默.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取经故事的独特风格.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通严肃的批判巧妙的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说:“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从19世纪开始,它被翻译为日、英、法、德、俄、等十来种文字流行于世. 吴承恩的诗文多散佚,有后人辑集的《射阳先生存稿》4卷存世.天启淮安府志》评价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不过都是他死后的事了.他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据记载有志怪小说集《禹鼎记》已失传.目前只遗留后人辑的《射阳先生存稿》四卷.一般公认他是中国的《西游记》的最后定稿作者,但也有观点认为不是,目前在学术界保持着争议(旧时传说是元朝的全真教道人丘处机).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吴承恩雕像奉行常乐哲学,为儿子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帖.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 他除勤奋好学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或野史,这类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潜移默化中养成了搜奇猎怪的嗜好,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爱好有增无减,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历时7年.步入青年时代的吴承恩是狂放不羁、轻世傲物的年青人.社会地位的低下,贫穷困苦的处境,使这位大才子狂放不羁,招来了纷至沓来的笑声,被人交口称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吴承恩约二十岁时,与同乡一位姓叶的姑娘结婚,婚后感情甚笃.吴承恩虽然狂放不羁,但他品行端正,忠于自己的妻室.嘉靖十年,吴承恩在府学岁考和科考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取得了科举生员的资格,与朋友结伴去南京应乡试.然而才华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这位誉满乡里的才子竟名落孙山.第二年春天,他的父亲怀着遗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败的教训,吴承恩在以后三年内,专心致意地在时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试中却仍然没有考中.吴承恩羞恨交加,这年冬天,竟病倒了.两次乡试的失利,再加上父亲的去世,对吴承恩的打击是沉重的.在他看来,考不取举人,不仅付资无由,而且愧对父母,有负先人.但他并不以为自己没考取是没本事,而只是命运不济,他认为“功名富贵自有命,必须得之无乃痴” 吴承恩一生不同流俗,刚直不阿.他之所以才高而屡试不第,很可能与他不愿作违心之论以讨好上官有关.他厌恶腐败的官场,不愿违背本心,对黑暗的现实持否定态度.他在《二郎搜山图歌》一诗中写道:“民灾翻出衣冠中,不为猿鹤为沙虫.坐观宋室用五鬼,不见虞廷诛四凶.野夫有怀多感激,抚事临风三叹惜.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谁能为我致麟凤,长令万年保合清宁功.”认为“民灾”的形成,社会现实的丑恶,原因就在于统治者用人不善,让“五鬼”“四凶”那样的坏人当道. 他想“致麟凤”,行“王道”,扭转乾坤,但是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只能空怀慷慨,抚事临风叹息.生活困顿给吴承恩带来的压力并不小于科考的失利.父亲去世以后,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开支,但他却没有支撑门户的能力,更没有养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来源,除了每月从学府里领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亲所留遗产了.品尝了社会人生酸甜苦辣的吴承恩,开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抗争. 吴承恩《西游记》的作者是不是吴承恩数百年来一直是一个历史悬案.二十年代,胡适与鲁迅从清代学者中论证出《西游记》作者是淮安嘉靖中岁贡生吴承恩.但是,从目前所能见到的各种《西游记》版本,都没有一部是署名吴承恩所作的.最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推出《话说吴承恩———〈西游记〉作者问题揭秘》一书,提出《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而是明嘉靖的“青词宰相”李春芳. 其考证思路是从世德堂本《新刻出像大字官板西游记》卷首的“华阳洞天主人校”的“校”字入手,对比杨致和《西游记》和朱鼎臣《释厄传》两个版本之间增、删、改的故事情节变化及发展,论证小说的成书过程,理顺这三个版本的出版顺序,结合其中所体现的佛、道、儒三家思想脉络,追根溯源论证《西游记》作者的阅历及身份,考证出《西游记》一书与吴承恩毫无关系,真正作者应为明嘉靖时代的“青词宰相”李春芳. 吴承恩有诗《赠李石麓太史》,石麓为李春芳的号.李籍隶江苏兴化县,嘉靖年间状元及第,因善撰“青词”而累升宰辅.少时曾在江苏华阳洞读书,故又有号“华阳洞主人”.曾受命总校《永乐大典》.在《西游记》第九十五回有一首诗:“缤纷瑞霭满天香,一座荒山倏被祥;虹流千载清河海,电绕长春赛禹汤.草木沾恩添秀色,野花得润有余芳.古来长者留遗迹,今喜明君降宝堂.”沈先生发现,这首诗的第四、五、六、七四句,暗含“李春芳老人留迹”,与卷首“华阳洞天主人校”指的是“编撰《西游记》”之意. 胡适与鲁迅主张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的根据是明天启间《淮安府志》,该志记有吴承恩作《西游记》,但未说明此为何类图书.清代咸丰重刻《淮安府志》删去这一条. 从晚唐五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代的《西游记平话》、《西游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罗贯中作者简介
罗贯中作者简介枫岭头中心小学张海泉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素材积累】1、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旧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旧笑出成长的性格。
倘若你想达成目标,便得摘心中描绘出目标达成后的景象;那么,梦想必会成真。
求人不如求己;贫穷志不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
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醉大的资产。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旧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旧笑出成长的性格。
倘若你想达成目标,便得摘心中描绘出目标达成后的景象;那么,梦想必会成真。
罗贯中——精选推荐
太原府,一说山西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
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著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
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我们看到了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他是十四世纪中国为数不多的伟大作家之一。
刘备超,夺得西北。
220年,曹操在洛阳病逝,传位曹丕。
曹丕篡夺汉位,建立魏国,尊父亲曹操为魏武帝。
孙权孙权[3]东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
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
孙权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第22世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
孙权幼年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201年,孙权攻下建安城,统一扬州。
208年,孙权与刘备组成孙刘联军,在赤壁共同抗曹,周瑜用火计击败曹操,这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公元230年,孙权派大臣卫温东渡夷洲,开发今日的台湾。
关羽关羽(162-220)关羽(?-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
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
在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对关羽的事迹多有描写,在《演义》中关羽被描写为“五虎大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
张飞张飞[4]张飞(167-221),字益德(《三国演义》、《华阳国志》中字翼德),汉族,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
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
张飞是刘备、关羽的弟弟。
公元200年,张飞与两位兄长失散,来到汝南附近的古城,绑了这里的县官,独自做起县令。
罗贯中
作者简介
罗贯中,汉族,山西太原(清徐县)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小说《隋唐两朝志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国家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四百多个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罗贯中XX罗贯中资料XX罗贯中是个怎样的人
罗贯中XX罗贯中资料XX罗贯中是个怎样的人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
下面是学习啦为你搜集罗贯中资料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罗贯中资料简介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史书上关于罗贯中的生猝年并没有记载,只知道罗贯中7岁开始读四书五经,14岁在母亲病逝后,跟随着父亲去杭州、苏州一带学做生意。
但罗贯中对经商并不感兴趣,在父亲的同意下,罗贯中弃商从文,来到江浙一带,开始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1356年,农民义军开始起义,罗贯中加入张士诚的队伍,为张士诚出谋划策,1357年,在罗贯中的建议下,张士诚打败了朱元璋的部下康茂才。
但也在这一年,张士诚因为弟弟被元军俘虏,向元朝投降。
1363年,元朝开始没落,张士诚不顾罗贯中等幕僚的劝阻,急切的再次称王,罗贯中对张士诚失去了信心,离开了张士诚。
1366年,罗贯中再次回到杭州,从此开始写《三国志通俗演义》,也是在这期间他和师傅施耐庵交流频繁,1370年,施耐庵逝世,罗贯中已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前十二卷,为了纪念师傅,就决定修编施耐庵的《水浒传》,同时开始创作其他政治题材的小说。
罗贯中为了出版作品,在1380年从杭州来到福建,他曾希望出版自己的作品,当时福建南平建阳市一个出版中心,但罗贯中的这一想法并没有得到实现。
大约在1385年到1388年,罗贯中在江西吉安逝世,享年70。
罗贯中的作品很多,但现留存下来的剧本只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还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水浒传》。
罗贯中是个怎样的人罗贯中是章回小说的鼻祖, * 小说的发展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有人说罗贯中不愧是中国古代小说之王。
确实罗贯中 * 文学史有特殊贡献的作者,他所写的小说,都是以乱世为题材,这是因为罗贯中自身就经历了元末社会的动乱,目睹了战争,对民生疾苦有深刻的了解,所以在他创作小说时,提供了很好的现实写照。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简介罗贯中号什么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简介罗贯中号什么罗贯中简介罗贯中,名本,字贯中,是元末明初时期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品就是现在我们统称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罗贯中的父亲是一个商人,当时带着罗贯中从北方到了南方的杭州本来罗贯中的父亲是希望儿子从商的,但是后来罗贯中对商业不感兴趣,因此在父亲的同意下开始结交文人。
罗贯中在1356年的时候到了张士诚的门下做幕客,而施耐庵和张士诚有交情,也就在这个期间罗贯中拜师施耐庵。
罗贯中的铜像罗贯中在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时候施耐庵去世,因此将师傅施耐庵的遗作《水浒传》进行加工,完成作品后罗贯中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的,他为了出版书籍从杭州去了福建的建阳,但是罗贯中的作品并没有被出版。
罗贯中的作品除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还有编改了施耐庵的《水浒传》之外,罗贯中还写了《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还有《三遂平妖传》。
但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罗贯中作品中成就最大的,从黄巾起义开始最后西晋统一,罗贯中以宏观的角度去描绘了一幅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
罗贯中的历史资料中没有明确的显示他究竟是在哪一年去世的,大约估计会是在1385到1388年罗贯中再无消息,而且罗贯中的祖籍当时开始的时候都存在争议,但是后来发现罗贯中的族谱在山西太原,因此学者才肯定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
罗贯中在各地留下的足记很多,但是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却很少因此挖掘罗贯中还是要继续努力了。
罗贯中号什么罗贯中号湖海散人,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罗贯中,其名为本,贯中是他的字。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较为深远,剧本中《赵太祖龙虎风云会》还存在着其他的已经失传。
元代中期,社会的经济、文化中心渐渐移向南方,南宋的都城杭州成为人口密集、商业发达的城市,许多北方的知识分子,比如关汉卿、郑光祖等人都迁居到了杭州一代,这些人被称为南迁作家,罗贯中就是其中一个。
罗贯中的塑像罗贯中在山西太原7岁进入私塾读书,但是14岁母亲去世,只好跟着父亲来到了苏杭一代做生意。
《三国演义》及罗贯中简介
故事梗概
统一三国
以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位主要统帅为核心,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战争。
英雄豪杰
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赵云、曹操、周瑜等,各具特色。
智勇谋略
展现了战国世界的智勇谋略,如诸葛亮的连环计以及周瑜火烧连营等。
主要人物介绍
刘备
仁德之君,精通人际关系和领导 艺术。
曹操
谋略过人的政治家,统一北方, 一统中原。
3 影视影响
故事曾被改编成多部影视 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结论及要点
1
人物荟萃
《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令人满了智勇和谋略,展现了古代军
事策略的奥妙。
3
文化瑰宝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被世 界各地读者所喜爱。
孙权
有远见的国君,巧妙利用时机发 展国家。
文化价值
《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说,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 军事的方方面面。它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影响和影响力
1 文学影响
《三国演义》成为中国古 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开创 了历史小说的先河。
2 文化影响
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深入 人心,成为中国文化中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国演义》及罗贯中简 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描绘了三国时期(公元220年至280年) 的历史和人物。罗贯中是该小说的作者,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 一。
背景介绍
《三国演义》背景设定在战乱纷飞的三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和戏剧性的阶段之一。
罗贯中简介
罗贯中(1330年-1400年)是明代著名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被誉为中国文学 的巨擘。他一生奉行"文以载道"的创作理念,作品广泛影响了后代文学。
罗贯中资料简介_罗贯中是个怎样的人
罗贯中资料简介_罗贯中是个怎样的人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罗贯中资料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罗贯中资料简介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史书上关于罗贯中的生猝年并没有记载,只知道罗贯中7岁开始读四书五经,14岁在母亲病逝后,跟随着父亲去杭州、苏州一带学做生意。
但罗贯中对经商并不感兴趣,在父亲的同意下,罗贯中弃商从文,来到江浙一带,开始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1356年,农民义军开始起义,罗贯中加入张士诚的队伍,为张士诚出谋划策,1357年,在罗贯中的建议下,张士诚打败了朱元璋的部下康茂才。
但也在这一年,张士诚因为弟弟被元军俘虏,向元朝投降。
1363年,元朝开始没落,张士诚不顾罗贯中等幕僚的劝阻,急切的再次称王,罗贯中对张士诚失去了信心,离开了张士诚。
1366年,罗贯中再次回到杭州,从此开始写《三国志通俗演义》,也是在这期间他和师傅施耐庵交流频繁,1370年,施耐庵逝世,罗贯中已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前十二卷,为了纪念师傅,就决定修编施耐庵的《水浒传》,同时开始创作其他政治题材的小说。
罗贯中为了出版作品,在1380年从杭州来到福建,他曾希望出版自己的作品,当时福建南平建阳市一个出版中心,但罗贯中的这一想法并没有得到实现。
大约在1385年到1388年,罗贯中在江西吉安逝世,享年70。
罗贯中的作品很多,但现留存下来的剧本只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还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水浒传》。
罗贯中是个怎样的人罗贯中是章回小说的鼻祖,对中国小说的发展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有人说罗贯中不愧是中国古代小说之王。
确实罗贯中对中国文学史有特殊贡献的作者,他所写的小说,都是以乱世为题材,这是因为罗贯中自身就经历了元末社会的动乱,目睹了战争,对民生疾苦有深刻的了解,所以在他创作小说时,提供了很好的现实写照。
罗贯中【古代诗人简介】
罗贯中【古代诗人简介】【人物简介】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
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
唯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祖籍山西太原人,号湖海散人。
与人寡合,隐语,极为清新。
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
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罗贯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隋唐两朝志传》等。
【生平经历】罗贯中,元末明初生于山东东平县罗庄村,这个目前大多数学者考究的籍贯。
元代中期,由于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
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等人,都先后搬迁到了杭州一带。
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
罗贯中外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着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
大约在公元1345~1355年间,他来到了杭州。
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
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
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
约在公元1360~1363年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作客。
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九月,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
这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
罗贯中简介
罗贯中简介篇一:罗贯中简介罗贯中简介罗贯中(约_30年-约__年),名本,字贯中,汉族,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_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罗贯中也曾参与其中.〝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在苏州结识施耐庵,以师徒相称,两人一同参加位于平江(即苏州)的张士诚反元起义政权,做过一段时间幕僚后离开.曾与另一位吴王朱元璋为敌,在明朝成立之后,罗贯中放弃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创作>>等著作. 在这部名著中,贯中寄托了自己个人的爱憎情感,客观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之间政治的.军事的.公开的.隐蔽的.合法的和非法的矛盾斗争.淋漓尽致地刻划了封建统治阶级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明火暗刀的策略伎俩和阴谋诡计.有意或无意地揭示了农民无法生活.挺而走险.纷纷起义的真实历史背景和原因.罗贯中对战争的描绘是极其成功的,这一点充分证实他确实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的战争活动.所以能够把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场,瞬息变化的战斗形势,描述的那样千变万化,各具特色,显示出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然而,正是由于罗贯中有参加战争的经历,再加上他超人的艺术技巧,以及创作时的苦心孤诣,惨谈经营,才在他的笔下出现了描述战争战役,重点突出,错落有致,疏密相间,虚实照应;铺排战争场面,大肆挥洒,波澜起伏,风驰电掣,气势磅礴;渲染战场气氛,随意勾勒,生动逼真,有声有色.篇二:罗贯中的资料罗贯中的资料罗贯中(约_30年-约__年),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小说>.>.>.>.代表作>等.其故里有多种说法,山东东平罗庄.山西太原.清徐.祁县.福建建阳.目前尚无确切最终定论.其墓地也有山西清徐.福建建阳等处,另有祠堂.纪念馆等.罗贯中,山西省祁县人.元代中期,由于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人,都先后搬迁到了杭州一带.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着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大约在公元_45~_55年间,他来到了杭州.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约在公元_60~_64年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作客.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至正二十三年(公元_63年)九月,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这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 >的条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_70年),罗贯中已写了十二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在罗贯中写作>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为了纪念他的师友施耐庵,罗贯中在完成>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氏的>.成书于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在加工.增补>的同时,罗贯中继续创作历史演义系列作品.罗贯中在创作完了这些作品以后,已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他为了出版这些作品,于洪武十三年左右从杭州来到了福建,因为当时福建的建阳是出版业的中心之一.但是,罗贯中的这一目的未能实现.罗贯中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写过乐府隐语和戏曲,但以小说成就为主.关于他的小说,>称他〝编撰小说数十种〞,又相传他写过>.今存署名罗贯中的作品,除>外,还有>.>和>也和施耐庵一起编写过>.这些作品中>的成就最高.全书以宏大的结构描绘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简洁明快而又生动.它把历史和文学自然结合,有现实的描绘,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罗贯中>现存最早刊本为嘉靖本,最为流行的本子是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修改本.除小说创作外,贾仲明>说他〝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他现存戏曲作品有>杂剧.杂剧的基本思想和>类似,描写君臣之间的亲密关系,并希望通过〝正三纲.谨五常〞来结束奸雄争霸造成的悲惨局面.大约在公元_85~_88年间,罗贯中活了七十岁,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庐陵(今江西吉安)逝世.>的资料>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五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中主要人物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发挥, 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历史演义小说大多是虚实相间,主实重虚;古今兼顾,批古判今;一段故事,叙说两朝的情,一个人物,兼具两朝的性.>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丑化等等,给予读者一些的启发,照顾到读者希望增长见识,统治者希望巩固统治的需要.它不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三国历史的真实面貌,还反映了许多明朝社会内容. 三国是一个与明朝迥乎不同的时代,它没有青楼与赌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奉行儒家文化,宣扬仁.义.道.德.礼.信.忠.贞.孝.廉.善.美.真,是汉文化的再体现.再对比宋朝.元朝和明朝,它们都有着大量的青楼和赌场,虽然儒家文化是官方文化,但佛教文化在社会各阶层中的影响力更大.因为青楼.赌场等异域民风长久发展,从而使民间渐渐奉行的是兼具华夏文化特点和西域文化特点的市井文化.骄.奢.淫.逸.假.丑.恶.奸.强取豪夺思想在民间广泛宣扬.印度社会的浪漫主义作风和佛教文学的浪漫主义文风也在宋朝.元朝和明朝社会有着长久地发展.传奇小说.历史演义小说等浪漫主义文学得到极大发展,官场和战场也都成了游戏场,浪漫主义风行,岳飞遭遇莫须有罪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三国时代与宋朝.元朝和明朝相比,统治思想.官场风气.社会生态.世态人心差别巨大,古今对比强烈,能充分发挥历史演义小说穿越.批判的艺术特点,让文字更诙谐有趣,人物形象更有艺术张力,同时还保留知识含量这点实枪货,所以使它成为第一部被集结成书的历史演义小说.>的资料>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改写而成的一篇历史智谋故事,主要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伐魏.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_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你家都督知道,否则就不灵了.〞鲁肃报告周瑜,只说他不用准备的材料,绝口篇三:罗贯中简介罗贯中简介罗贯中,山西省太原,时当元仁宗延祐年间,父为丝绸商人.元代中期,由于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人,都先后搬迁到了杭州一带.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7岁开始,他在私塾学四书五经._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但是罗贯中对商业不感兴趣,在父亲的同意下,他到慈溪随当时的著名学者赵宝丰学习.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着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大约在公元_45~_55年间,他来到了杭州.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元惠宗至正十六年(_56年),罗贯中辞别赵宝丰,〝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到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幕府作宾.起事称霸的张士诚是灭元功臣.第二年在罗贯中的建议下,张士诚打败了朱元璋的部下康茂才的进攻.同年,张士诚的弟弟兵败被元朝俘虏,张士诚只好投降.降元后,张士诚贪图享乐.到至正二十三年,张士诚看到元朝没落,又再次称王.包括罗贯中在内的许多幕僚都建议暂缓称王,但是不被采纳.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罗贯中自此对张士诚失去了信心,返回老家太原.至正二十三年(公元_63年)九月,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这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的条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_70年),罗贯中已写了十二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在罗贯中写作>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为了纪念他的师傅施耐庵,罗贯中在完成>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氏的>.成书于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在加工.增补>的同时,罗贯中继续创作历史演义系列作品.罗贯中在创作完了这些作品以后,已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他为了出版这些作品,于洪武十三年左右从杭州来到了福建,因为当时福建的建阳是出版业的中心之一.但是,罗贯中的这一目的未能实现.罗贯中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写过乐府隐语和戏曲,但以小说成就为主.关于他的小说,>称他〝编撰小说数十种〞,又相传他写过>.今存署名罗贯中的作品,除>外,还有>.>和>也和施耐庵一起编写过>.这些作品中>的成就最高.全书以宏大的结构描绘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简洁明快而又生动.它把历史和文学自然结合,有现实的描绘,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罗贯中>现存最早刊本为嘉靖本,最为流行的本子是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修改本.除小说创作外,贾仲明>说他〝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他现存戏曲作品有>杂剧.杂剧的基本思想和>类似,描写君臣之间的亲密关系,并希望通过〝正三纲.谨五常〞来结束奸雄争霸造成的悲惨局面.大约在公元_85~_88年间,罗贯中活了七十岁,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庐陵(今江西吉安)逝世.。
罗贯中的资料
罗贯中的资料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罗贯中的资料罗贯中,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其故里有多种说法,山东东平罗庄、山西太原、清徐、祁县、福建建阳。
目前尚无确切最终定论。
其墓地也有山西清徐、福建建阳等处,另有祠堂、纪念馆等。
罗贯中,山西省祁县人。
元代中期,由于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
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人,都先后搬迁到了杭州一带。
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着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
大约在公元1345~1355 年间,他来到了杭州。
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
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
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
约在公元1360~1364 年间,“有志图王” 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作客。
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
至正二十三年九月,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
这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
到明太祖洪武三年,罗贯中已写了十二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
在罗贯中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贯中简介_罗贯中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篇一:罗贯中简介罗贯中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汉族,号湖海散人。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
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罗贯中也曾参与其中。
“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在苏州结识施耐庵,以师徒相称,两人一同参加位于平江(即苏州)的张士诚反元起义政权,做过一段时间幕僚后离开。
曾与另一位吴王朱元璋为敌,在明朝成立之后,罗贯中放弃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创作《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隋唐志传》等著作。
在这部名著中,贯中寄托了自己个人的爱憎情感,客观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之间政治的、军事的、公开的、隐蔽的、合法的和非法的矛盾斗争。
淋漓尽致地刻划了封建统治阶级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明火暗刀的策略伎俩和阴谋诡计。
有意或无意地揭示了农民无法生活、挺而走险、纷纷起义的真实历史背景和原因。
罗贯中对战争的描绘是极其成功的,这一点充分证实他确实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的战争活动。
所以能够把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场,瞬息变化的战斗形势,描述的那样千变万化,各具特色,显示出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然而,正是由于罗贯中有参加战争的经历,再加上他超人的艺术技巧,以及创作时的苦心孤诣,惨谈经营,才在他的笔下出现了描述战争战役,重点突出,错落有致,疏密相间,虚实照应;铺排战争场面,大肆挥洒,波澜起伏,风驰电掣,气势磅礴;渲染战场气氛,随意勾勒,生动逼真,有声有色。
篇二:罗贯中的资料罗贯中的资料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其故里有多种说法,山东东平罗庄、山西太原、清徐、祁县、福建建阳。
目前尚无确切最终定论。
其墓地也有山西清徐、福建建阳等处,另有祠堂、纪念馆等。
罗贯中,山西省祁县人。
元代中期,由于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
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人,都先后搬迁到了杭州一带。
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着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
大约在公元1345~1355年间,他来到了杭州。
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
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
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
约在公元1360~1364年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作客。
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九月,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
这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
到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罗贯中已写了十二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
在罗贯中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
为了纪念他的师友施耐庵,罗贯中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氏的《水浒传》。
成书于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
在加工、增补《水浒传》的同时,罗贯中继续创作历史演义系列作品。
罗贯中在创作完了这些作品以后,已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
他为了出版这些作品,于洪武十三年左右从杭州来到了福建,因为当时福建的建阳是出版业的中心之一。
但是,罗贯中的这一目的未能实现。
罗贯中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
他写过乐府隐语和戏曲,但以小说成就为主。
关于他的小说,《西湖游览志馀》称他“编撰小说数十种”,又相传他写过《十七史演义》。
今存署名罗贯中的作品,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也和施耐庵一起编写过《水浒传》。
这些作品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就最高。
全书以宏大的结构描绘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
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
《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简洁明快而又生动。
它把历史和文学自然结合,有现实的描绘,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为嘉靖本,最为流行的本子是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修改本。
除小说创作外,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说他“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他现存戏曲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杂剧。
杂剧的基本思想和《三国志通俗演义》类似,描写君臣之间的亲密关系,并希望通过“正三纲、谨五常”来结束奸雄争霸造成的悲惨局面。
大约在公元1385~1388年间,罗贯中活了七十岁,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庐陵(今江西吉安)逝世。
《三国演义》的资料《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五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被称为“三绝” 的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
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发挥,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
历史演义小说大多是虚实相间,主实重虚;古今兼顾,批古判今;一段故事,叙说两朝的情,一个人物,兼具两朝的性。
《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丑化等等,给予读者一些的启发,照顾到读者希望增长见识,统治者希望巩固统治的需要。
它不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三国历史的真实面貌,还反映了许多明朝社会内容。
三国是一个与明朝迥乎不同的时代,它没有青楼与赌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奉行儒家文化,宣扬仁、义、道、德、礼、信、忠、贞、孝、廉、善、美、真,是汉文化的再体现。
再对比宋朝、元朝和明朝,它们都有着大量的青楼和赌场,虽然儒家文化是官方文化,但佛教文化在社会各阶层中的影响力更大。
因为青楼、赌场等异域民风长久发展,从而使民间渐渐奉行的是兼具华夏文化特点和西域文化特点的市井文化。
骄、奢、淫、逸、假、丑、恶、奸、强取豪夺思想在民间广泛宣扬。
印度社会的浪漫主义作风和佛教文学的浪漫主义文风也在宋朝、元朝和明朝社会有着长久地发展。
传奇小说、历史演义小说等浪漫主义文学得到极大发展,官场和战场也都成了游戏场,浪漫主义风行,岳飞遭遇莫须有罪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三国时代与宋朝、元朝和明朝相比,统治思想、官场风气、社会生态、世态人心差别巨大,古今对比强烈,能充分发挥历史演义小说穿越、批判的艺术特点,让文字更诙谐有趣,人物形象更有艺术张力,同时还保留知识含量这点实枪货,所以使它成为第一部被集结成书的历史演义小说。
《草船借箭》的资料《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改写而成的一篇历史智谋故事,主要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
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伐魏。
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
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
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
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你家都督知道,否则就不灵了。
” 鲁肃报告周瑜,只说他不用准备的材料,绝口篇三:罗贯中简介罗贯中简介罗贯中,山西省太原,时当元仁宗延祐年间,父为丝绸商人。
元代中期,由于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
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人,都先后搬迁到了杭州一带。
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
7岁开始,他在私塾学四书五经。
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
但是罗贯中对商业不感兴趣,在父亲的同意下,他到慈溪随当时的著名学者赵宝丰学习。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着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
大约在公元1345~1355年间,他来到了杭州。
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
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
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
元惠宗至正十六年(1356年),罗贯中辞别赵宝丰,“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到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幕府作宾。
起事称霸的张士诚是灭元功臣。
第二年在罗贯中的建议下,张士诚打败了朱元璋的部下康茂才的进攻。
同年,张士诚的弟弟兵败被元朝俘虏,张士诚只好投降。
降元后,张士诚贪图享乐。
到至正二十三年,张士诚看到元朝没落,又再次称王。
包括罗贯中在内的许多幕僚都建议暂缓称王,但是不被采纳。
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罗贯中自此对张士诚失去了信心,返回老家太原。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九月,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
这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