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展业运作模式的现状及创新
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edc006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4.png)
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中国会展业目前正迎来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根据行业数据,中国会展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展览会的数量和面积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首先,中国会展业的参展商数量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和机构愿意参加各类展览会,以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并寻找商机。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更多的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在会展中展示其创意和实力,吸引了国内外观展者的关注。
其次,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国际展览会在中国举办,吸引了大量海外参展商和观展者。
中国会展业也积极参与国际展览会,拓宽了国内企业的国际视野,促进了国际贸易与合作。
此外,中国会展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各地政府积极支持会展业的发展,投资建设了现代化的展览馆和相关设施,为会展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地和服务。
会展活动的举办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提升了地方形象和知名度。
然而,中国会展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各地努力争取举办更多、更大规模的展览会,导致一些领域产生了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另一方面,展览会的质量和专业性有待提高,一些展览会存在虚假宣传、缺乏创新和互动性等问题,需要加强规范和监管。
总体而言,中国会展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和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继续加大投资、提高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中国会展业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全球会展业的重要一环。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c4ddfc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c.png)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会展业是指通过各种展览和会议展示、宣传、交流和推销各种商品、服务、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一种经济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扩张,我国的会展业也在不断壮大。
本文将围绕“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分步骤介绍。
一、我国会展业的现状1、规模不断扩大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会展业得到快速发展。
根据全国会展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会展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2018年,全国共举办国际性、国内性和地方性展览会5100多场,展览面积达到了2400余万平方米。
2、地域分布较为集中我国的会展业地域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沿海城市。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是我国会展业的四大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占据了我国会展业的多数份额。
3、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的会展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国际会展活动在我国举办。
同时,我国企业也积极参加世界各地的会展活动,促进了我国会展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二、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智能化成为主流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应用和数字经济的兴起,我国的会展业也不断朝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数字展览、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会展会议更加高效、智能化、节能减排,成为未来的主流。
2、绿色环保成为共识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成为了全球发展的共同目标。
我国的会展业也将绿色环保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自愿参与绿色展会认证、推广低碳、节能设备和材料、建设绿色展馆等举措,使我国会展业更加环保、可持续发展。
3、地区分布趋于均衡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将通过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使会展业地区分布趋于均衡。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通过优惠政策和投资吸引企业举办会展活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会展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我国的会展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我国的会展业潜力无限,必将成为中国继制造业、金融业之后的第三个支柱产业。
会展行业的现状分析报告
![会展行业的现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57d9e6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11.png)
会展行业的现状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会展行业是指专门从事组织、策划、设计和管理各类展览展示活动的经济实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会展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会展活动既是商品和服务的展示、推介、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促进企业、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发展趋势1. 规模不断扩大会展行业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全球会展行业的规模从2015年的1.82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74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0.4%,这一速度远远高于全球GDP增速。
特别是亚太地区,会展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欧美,成为全球会展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
2. 差异化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在同质化竞争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差异化竞争成为了市场上的关键。
会展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及创新会展形式和内容,来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参展商。
3. 互联网与会展的融合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对会展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会展的信息传播更加广泛和迅捷,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互动和融合。
同时,互联网也为会展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推动了会展行业的转型升级。
4. 专业化和服务质量提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会展行业不断追求专业化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通过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会展行业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提高。
同时,不断完善的服务体系和质量标准也使得会展行业的服务质量得到了保障。
专业化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增强会展行业的竞争力。
三、面临的挑战1. 疫情对行业的冲击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会展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由于疫情的爆发和全球范围内的旅行限制,许多会展活动被迫取消或推迟,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此外,疫情也使得人们对于大型聚集性活动的担忧增加,对会展行业的恢复增加了不确定性。
2.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行业的发展,市场上的竞争逐渐加剧。
尤其是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会展企业需要通过创新和差异化来脱颖而出。
我国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fa66a4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2.png)
我国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国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展场馆建设问题:我国会展场馆规模偏小,竞争力较弱。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展览容量相对狭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展业的发展。
2.配套设施和服务能力不足:目前%国内会展场所大多忽略了场馆辅助功能与配套设施的统一建设。
展馆功能单一、设备简陋、配套服务设施落后,这使得会展场馆只能承担一些低档次的展会。
3.会展场馆科技含量少:在当前的国内会展活动中,科技含量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场馆建设存在着智能化系统集成性差、监控点配置不合理、控制精度低、操作不方便、系统应用效果不理想等系列问题。
4.会展经济意识落后:我国的很多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的会展经济意识较为落后,它们不善于利用展会获取信息、寻找商机、推销产品、展示形象。
这不仅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
5.市民参与度低:我国不少城市市民的会展经济意识差,参与度低,同样不利于会展经济的发展。
6.举办会展的公司规模小、数量少:我国许多地方在展馆建设上,缺乏长远考虑,一味地从短期的利益出发,造成展馆规模小、数量少、设施落后。
再者,对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展馆不足的网上展览重视不够,而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多头办展甚至乱办展,出现了不少主题雷同、收费混乱、参展商品质量差等低水平的会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大场馆建设和改造力度:通过加大投入,扩大场馆规模,提高展览容量,增强竞争力。
同时,对现有场馆进行改造升级,提升其设施和服务水平。
2.加强配套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在会展场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配套设施和服务能力的建设,包括停车场、货物装卸服务、快餐中心和休闲场所等。
同时,提高展馆的多元化功能,以满足不同档次展会的需求。
3.提高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提高会展场馆的智能化水平和科技含量。
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化系统和监控技术,提高场馆的控制精度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系统应用效果。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3f3437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d.png)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成为了国内外企业展示品牌、推广业务、拓展市场的重要平台。
本文将从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1. 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会展业的规模已经达到了4.2万场次,总展览面积超过了2000万平方米,参展商数目超过了100万家。
这些数据都表明,我国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
2. 地区分布趋于均衡随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各地区的会展活动也趋于均衡。
除了一线城市外,二线城市的会展活动也逐渐增多。
例如,南京、武汉、成都等城市都已经成为了全国重要的会展城市之一。
3. 行业细分趋势明显随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行业细分也越来越明显。
例如,汽车展、工博会、家博会等专业展会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重要展会。
此外,以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为主题的科技类展会也逐渐兴起。
二、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因素1.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会展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会展行业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2. 政策支持力度政策支持力度也是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对于会展行业的支持力度越大,就能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3. 市场需求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是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展行业也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未来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1. 会展行业进一步细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会展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细分化。
未来会展行业将会更加注重细分领域,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2. 会展形式更加多样化未来会展形式将会更加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展览会外,线上展会、VR展会等形式也将会逐渐兴起。
3. 会展数字化程度逐渐提高未来会展数字化程度也将会逐渐提高。
分析中小型会展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策略
![分析中小型会展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458332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1.png)
分析中小型会展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策略中小型会展管理的现状:中小型会展管理是指那些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的会展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相对于大型会展活动,中小型会展具有以下特点:1.资源有限:中小型会展活动往往面临资金、场地、人员等资源有限的问题,这给会展管理带来不小的挑战。
2.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由于中小型会展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相对不足,导致中小型会展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3.缺乏创新:中小型会展往往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缺乏创新和突破,使得会展活动缺乏吸引力。
基于以上现状,中小型会展管理需要采取创新策略来提升管理水平和活动效果:1.多方合作:中小型会展可以与其他企业或组织进行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提升会展的品质和影响力。
2.创新营销模式:采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会展的宣传和推广,引入在线预约和购票等便捷服务,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便利性。
3.引入专业服务机构:中小型会展可以寻求专业的会展管理机构的协助,以提供专业的组织和策划服务,提升会展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4.加强人才培养:中小型会展管理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积极参与培训和交流活动,以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5.优化会展体验:中小型会展可以通过增加展览内容的多样性、提供互动体验和创新展示方式等,营造更好的参展和观展体验,吸引更多的参与者。
6.联合举办:中小型会展可以与其他相关行业的会展活动联合举办,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展览内容,提升整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7.强化服务意识:中小型会展应加强对参展商和观众的服务意识,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沟通渠道,建立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
总之,中小型会展管理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活动的品质,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的压力。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中小型会展管理领域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和营销理念的创新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和营销理念的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ef65128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1.png)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和营销理念的创新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和营销理念的创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会展业在近几十年间取得了快速发展。
从最早的简单展示,到如今多元化、专业化的形式,中国会展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探讨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以及营销理念的创新。
一、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一)品牌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个成功的品牌可以为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力和竞争优势。
因此,中国会展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是品牌化。
企业需要通过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二)专业化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已从最初的大型综合展览逐渐转向专业化的发展。
人们对各行各业的展会需求逐渐增加,逐渐出现了各种专业化的展会,如汽车展、IT展、食品展等。
这种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参展企业和观展专业人士更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和行业,从而更加高效地进行交流和合作。
(三)创新创新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展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中国会展业必须不断创新,提供更加独特和有吸引力的展览形式。
例如,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展览体验;通过引入线上展会的形式,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带来更多商机。
(四)国际化国际化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越来越多的国际会展组织看好中国市场的潜力,在中国举办各种国际展会。
与此同时,中国的企业也需要参加国际展会来拓展海外市场。
因此,中国会展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平台,吸引更多的国际展商和观展人员。
二、中国会展业营销理念的创新(一)以人为本在新时代,企业应该更加重视顾客需求,在组织展览活动时,要考虑参展商和观展人员的真正需求,并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
通过倾听观众和参展商的声音,以及积极采纳反馈意见,可以不断优化展览服务,提高展览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7a8ec2bb4daa58da0114a8a.png)
1 引言近年来,我过会展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了多个会展经济产业带。
而且中国内地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展览市场,展览总面积已居世界前列。
根据国内外会展模式的成功经验中,我国也总结出了适合我国的会展业技术创新策略。
主要是优化行业管理;强化人才培育,加强人才投入;推行信息技术等措施来实现会展业的创新,使其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1.1我过会展业的现状分析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状况从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历程来看,中国会展业在各城市发展迅速,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可见发展速度之快。
环渤海会展业经济带—以北京为中心,以天津等城市为重点,其会展业发展状况早、规模大、数量多,专业化、国际化程度高,门类齐全,知名品牌展会集中,辐射广等特点。
长三角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等城市为依托的会展产业带已经形成。
该产业带起点高、政府支持力度大、规划布局合理、贸易色彩浓厚,受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影响大,发展潜力巨大。
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广州为中心,以广交会为助推器,以深圳等会展城市群,形成了国际化和现代化程度高、会展产业结构特色突出、会展地域及产业分布密集的会展经济带。
东北会展经济带—以大连为中心,以沈阳、长春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依托东北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及东北亚的区位优势,形成了长春的汽博会、沈阳的制博会、大连的服装展等品牌展会。
中西部会展经济带—以成都为中心,以郑州、重庆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通过不断发展,现已形成了成都的西部国际博览会、重庆的高交会、郑州的全国商品交易会等品牌展会。
1.2 我国内地会展业的发展情况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中国会展业内地的发展情况:中国内地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展览市场。
到2006年末,中国共拥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会展中心和展览场馆170家,可用于展览的总面积达536.58万平方米,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室内展馆,三分之一为室外展馆。
展览总面积已居世界前列。
国内与国际会展业发展现状和运营模式
![国内与国际会展业发展现状和运营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e2db270202020740be1e9bf8.png)
国内与国际会展业发展现状和运营模式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新兴领域,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加入WTO后,服务贸易市场全面开放,我国会展业也凸现出一些问题。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会展业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行业经济效益逐年攀升,场馆建设日益完善,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和新亮点。
全国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一级会展中心城市,初步形成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即包括北京、天津、烟台、廊坊等地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龙头,沿江沿海为两翼的长江。
三角洲会展经济带;以广交会和高交会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
随着会展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展城市内部场馆之间、会展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明显,法制建设、品牌意识、现代化场馆建设、人才培养成为普遍共识。
接下来讨论一下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
1.会展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现有大中型会展场馆150多个,会展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已经超过了号称“世界会展之国”德国的展馆面积,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会展场馆。
而目前各地都在大兴土木,会展馆建设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正在建设或规划将在未来三年内建成的各类会展中心的会展面积可能超过100万平方米。
2.会展活动空前活跃,有关调查表明,2007年全国组展公司5000多个,从业人员达到18万人;展馆总建筑面积610万平方米,可供展览的面积在330万平方米左右;会展项目4000个左右;参展厂商5O万家以上,其中大约10%来自境外,专业观众8100万人次;场馆收入在3O亿元以上,展览组织者会展业直接收入达到人民币180亿。
未来5至15年内,中国会展业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5%至20%左右;预计到2010年,我国会展业总收入将超过人民币200亿元;到2020年,我国会展业总收入将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
3。
会展形式丰富多彩,经过多年发展,一些由政府主导的综合会展向专业会展转变,有的随着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的提高而成为著名会展,已培育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水平的、较大影响力的会展知名品牌,诸如广交会、高交会、上交会等综合展。
我国会展发展现状
![我国会展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952d77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f.png)
我国会展发展现状
会展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现状及前景备受关注。
近年来,我国会展行业发展迅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会展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会展活动从规模小、范围窄的局面逐渐发展为规模大、多样化的格局。
据统计,我国会展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展览会数量和展览面积连年增长。
其次,会展品质不断提升。
我国会展行业逐渐摆脱“小、散、乱”的状况,注重提升展览内容和服务质量。
越来越多的国际
知名品牌选择在中国举办展览,国内外合作交流也日益频繁。
此外,会展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会展行业也在不断追求创新。
虚拟会展、混合现实技术等新型展览模式逐渐被应用,为参展商和观众带来更加便利和互动性强的体验。
再次,会展经济效益显著。
会展活动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推广产品、拓展市场的平台,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通过会展带动的住宿、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促进了当地就业和消费增长。
最后,会展国际化趋势明显。
我国会展行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企业选择在中国举办展览。
同时,我国企业也积极参与国际会展,拓展国际市场。
总的来说,我国会展行业在规模、品质、创新、经济效益以及
国际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然而,仍需加强行业规范,提升服务质量,推动会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d7169e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8.png)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第一篇: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一〕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经济贸易、沟通交流的作用。
会展业属于服务业,具有服务业的共性,它作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消费者、公众之间的一个有效的商务平台和交流中介,但同时它又不同于其它服务性行业,具有自身的个性,企业通过参加会展进行新技术、产品推广,可起到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经济贸易、沟通交流的作用,同时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树立品牌形象,具有其他服务媒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二〕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事实上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会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这些社会效益有的是立竿见影的,而更多的是潜移默化、逐步发挥作用的。
会展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如财富论坛和apec会议在上海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提升了上海的国际知名度,以及推广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及商贸中心的地位,带动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
每一次会议或展览的举办将吸引大量的商务客和游客,即必然会带动交通、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而且会展业的继续发展,将使展览、会议场馆的数量增加,从而加快对基础设施的直接投入,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据测算,会展业的最大带动系数为1:9,如果会展场馆的收入是1,那么所带动的相关行业的社会收入则是9。
〔四〕增加大量就业机会的作用。
由于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充沛、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
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第三产业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有会展业的发展将带动交通、旅游、餐饮、基础建设等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而这些行业的发展对增加大量的社会就业岗位将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北京申奥成功,就将造就几百万个就业机会。
在中国,会展业虽然是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但是其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创造就业机会的作用却是巨大的。
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2d2f951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b.png)
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中国会展业是指在一定场地和时间,以展示、交流和促销为主要目的,组织各领域企事业单位参加展览展示和展览服务的综合性经济活动。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中国会展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步。
首先,中国会展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报告,中国的会展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503.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42.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09%。
同时,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也不断增强。
会展业的繁荣吸引了大量的展览商家和展览参与者,带动了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其次,中国会展业的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的会展业已经能承办一些国际性和专业性的展览。
例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展商和观众参与。
同时,一些具有特色的专业展会,如汽车展、家居建材展、食品展等也在中国举办并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再次,会展服务水平和会展设施条件不断提升。
一些大城市和旅游景区已经建设了现代化的会展中心,提供了先进的会展设施和服务。
会展服务人员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能够提供专业的会务服务、设计布展和会议组织等服务。
这些举措提高了参展商和参观者的满意度,增强了会展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最后,会展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中国会展业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了国际间的会展资源共享和业务合作。
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会展产业组织,参与编制国际标准和规则,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中国会展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会展业的发展不平衡,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会展市场更为繁荣,而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会展业相对较弱。
另一方面,会展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会展活动碎片化、同质化严重,维权困难等。
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解决,推动会展业更加健康、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总体上呈现出规模稳步增长、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和设施不断升级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的趋势。
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2e3b924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a.png)
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中国会展行业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个行业,它为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助力。
目前,中国会展行业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首先,中国会展行业的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数据,2019年我国举办的各类会展总数达到了3500多个,参展企业超过40万家,观众和采购商数量也稳步增长。
与此同时,会展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其中一些大型展览会的展览面积超过了百万平方米。
这表明中国会展行业正朝着更大、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其次,会展行业的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行各业对会展需求的不断增加,促使会展行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推动行业的专业化进程。
目前,中国会展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专业分工体系,包括展览策划、展览设计、展览制作、展销一体化等多个环节。
同时,行业内涌现出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再次,会展行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国内企业对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中国会展行业正逐渐成为连接国内与国际市场的桥梁。
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选择在中国举办会展,以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和与国内企业进行合作交流。
此外,一些中国企业也积极参与国际会展,提升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最后,会展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展行业也积极应用各种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智能设备,提高会展效果和服务质量。
例如,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远程展会观展,智能化设备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导览服务,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效率,还改变了传统展览模式,促进了会展行业的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表现出规模扩大、专业化水平提高、国际化程度增加以及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等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中国的会展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会展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会展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e19cf3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4.png)
我国会展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展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
会展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推广手段,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宣传平台,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会展业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来解决。
一、现状分析当前我国会展业发展状况良好,得到了政府和市场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根据统计,我国会展业的规模和质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会展业在全球排名第三,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5%以上,成为推动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同时,我国会展业的产业链日渐完善,会展活动的类型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在国际化方面,我国会展业在举办数量和国际合作方面也有着积极的表现,其中不乏一些世界知名品牌的展览会在我国举办。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国内外企业的关注,更是拉近了我国与国际市场的距离。
二、问题分析尽管我国会展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地域分布不均衡。
目前我国会展业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而其他省市的会展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2.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尽管有些城市建造了高规格的会展中心,但对于服务质量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会展质量参差不齐、专业性有待提升。
3.行业标准不完善。
当前我国会展业的监管还不够严格,行业标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从而提高行业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4.展览内容单一。
当前我国的会展内容仍以工程技术和制造行业为主,而且展览的类型和内容相对单一,有待在教育、文化、旅游等方面进一步扩展。
5.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我国会展业在国际上的发展表现不错,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国际化的规划、组织和推广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发展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大会展中心建设。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现代化会展中心,推动会展业的发展。
2.提高服务质量。
中国会展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
![中国会展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e077d86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3.png)
中国会展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中国会展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行业之一。
据国际展览行业协会的数据,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展览面积、参展商数量和观众数量最多的国家,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以下是关于中国会展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
一、现状1.发展速度快:中国会展业的发展速度快,业务涉及国际和国内各个领域。
近年来中国会展市场的增长速度、企业数量及产品数量都在逐年攀升,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2.市场规模大:中国会展市场规模已逐渐改写行业历史,在全球会展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2018年,中国共开展1734场专业会展,展览面积达到12,560,000平方米,规模令人瞩目。
3.国际化程度提升:目前,中国举办的国际会展占据了全球重要会展市场的一席之地。
不少知名的国际会展如亚洲消费电子展、纽约性健康展、德国汉诺威工业展等都选择在中国举办活动。
二、存在问题1.市场游走不稳:中国会展市场供需矛盾比较激烈,开展中心城市偏多。
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少数城市占据了会展市场份额过大,不能合理地将展会资源发挥出来。
2.服务质量不高:中国会展产业缺失一支专业、高水平的服务队伍,交通配套硬件设施也比较欠缺,散户、小展会以及参展贸易公司期望得到专业的展览服务,整个服务体系还有待于完善。
3.智能化程度不高: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正在迅速融入中国会展业,但是还有一些地区的展览集团与机构比较落后,这就使得会展业智能化发展程度相对不高。
三、发展思路1.平衡会展市场:加强会展市场调研,定期进行市场监测,分析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为各类展会提供适度的市场规划与顾问服务,以平衡会展市场,拓宽市场销售渠道,提高市场能力。
2.提高服务质量:会展产业应加强培训,打造优秀的展会服务团队,设施和设备上要达到国际级别,建立一套完整的委托、沟通、实施、统计等级的操作流程和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3.创新智能化服务:加大对智能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投入,推动会展平台从单纯的展示平台向全方位的展示交流平台转变,采用云计算、大数据、无人嘉宾等最新技术,高效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市场竞争力。
中国会展的发展现状
![中国会展的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c432ef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0.png)
中国会展的发展现状
中国会展的发展近年来蓬勃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对外展示的窗口。
据统计,截至2019年,中国会展业的总规模已超过4500亿元人民币,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
首先,在会展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已经拥有一批现代化、高标准的展览馆和会议中心。
例如,中国国家会议中心、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等一系列大型展馆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承办过许多重要的国际性展览和会议。
同时,各大城市也相继建设了一批专业化的展览中心,使得会展活动的举办更加得心应手。
其次,国家对会展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中国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减免税收、提供场地租金补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以鼓励和促进会展业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推动与会展相关的产业链发展,如旅游、餐饮、酒店等,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
再次,国际会展合作交流不断深化。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会展组织的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例如,中国连续多年举办进博会等重要国际展览,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专业买家,促进了国内外供求双方的对接。
同时,中国的会展企业也积极参与国际投标,承接海外展览项目,提升了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影响力。
总而言之,中国会展业正朝着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
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会展活动的需求不断增长,给中国会展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国会展业将进一步壮大,成为国内服务业的重要支柱,同时也为推动全球会展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32c5ef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9.png)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会展业在中国的发展也日益壮大。
会展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1、会展业的发展历程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会展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是政府组织的展览会和商业展览会。
19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我国的会展业开始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会展业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会展市场之一。
2、会展业的规模和影响力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院的数据,2019年我国会展业的规模达到了465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9.7%。
其中,展览面积达到了1882万平方米,比上一年增长了7.3%。
我国会展业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会展业的领域和类型我国会展业的领域和类型非常广泛,包括了工业制造、信息技术、医疗卫生、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
根据展会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国际展、专业展、消费展、文化展等多种类型。
此外,会展业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如线上展会、虚拟展会等新型展会形式正在逐渐兴起。
4、会展业的地域分布我国会展业的地域分布也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大中城市。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展览面积占全国的近40%。
此外,一些新兴的会展城市如南京、武汉、杭州等也正在快速崛起。
二、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和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展业也在迅速数字化和智能化。
未来,会展业将更多地采用虚拟展厅、在线展览等数字化形式,提高展会的效率和参与度。
智能化技术如人脸识别、智能导览等也将逐渐应用于会展业。
2、专业化和细分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会展业也将越来越专业化和细分化。
未来,会展将更加注重行业特点和需求,推出更加专业、细分的展会。
此外,一些新兴的领域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也将成为会展业的热门话题。
会展现状和发展
![会展现状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c610bcc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d.png)
会展现状和发展会展行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行业之一,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会展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会展行业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展行业逐渐成为一个朝阳产业。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会展市场价值已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高达9.8%。
中国会展市场也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
据中国会展协会统计,2019年中国会展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率超过7%。
同时,中国会展业已成为全球四大会展市场之一,无论是会议规模、展览面积还是参展人数都位居世界前列。
会展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崛起,国内外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种大型展览会、会议纷纷涌现,推动了会展行业的发展。
另外,国家政策对于会展行业的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例如一些城市将会展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场地租金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推动了会展行业的发展。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会展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会展行业也在不断升级和改变。
首先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会展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通过云会议、虚拟展馆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线上会议、虚拟展览,降低了会展成本,提高了参与者的便利性和参与度。
其次是定制化的趋势。
随着人们对品质和体验的追求,传统的大型展会逐渐被细分、专业化的小型展览所取代。
这种定制化的趋势使得展示商业、文化等特定主题的展览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并丰富了参展者的选择。
另外,绿色环保成为了会展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会展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会展行业开始采取绿色环保的措施,比如使用可降解材料、节能减排等,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中国会展的发展现状
![中国会展的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c17884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a.png)
中国会展的发展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会展市场之一,会展业在中国的发展不断壮大。
目前,中国会展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描述。
首先,中国会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类企业的展览需求也在增加。
根据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数据显示,中国会展市场在过去十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0%以上。
据统计,2019年中国会展市场规模达到8300亿元人民币,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近4倍。
其次,会展业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
中国会展从最初的规模较小、参展企业质量较低的状态,逐渐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如今,各类会展组织不断涌现,提供了更加专业的展览服务。
同时,专业会展服务机构的发展也推动了会展业的专业化进程,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展览方案和服务。
第三,会展业的地域分布更加均衡。
过去,中国会展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
但随着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会展业在这些地区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例如,成都、重庆、武汉等城市已经成为一些大型会展活动的举办地。
这种地域分布的均衡,使得更多的地区能够享受到会展带来的经济和文化效益。
第四,会展业不断创新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会展业也借助新技术不断转型升级。
例如,在线展览、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展台等新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会展活动,有效提升了展览的观赏性和互动性。
此外,环保意识的提升也推动了会展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会展业的国际化程度逐渐提升。
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国际会展活动选择在中国举办。
例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大型国际会展活动吸引了全球各地的企业和专业人士。
这种国际化的发展势头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中国会展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不仅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的专业化程度和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会展市场的不断创新,相信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会展业 ; 运作模式 ; 创新 中图分类号 : F713183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 - 1254 (2009) 10 - 0054 - 05
An a ly sis on the Fur th er D evelopm en t of th e O pera tion M od e of Ch ina πs M I CE In d u str y
式 。新加坡和日本会展业运作采取的也是由市场 自行调节安排的政策扶持模式 。
美国会展业的政府市场结合型运作模式的一 大特点是不存在会展审批制度 , 会展项目基本不 需要审批 , 由市场来主导和协调 , 任何商业机构 和贸易组织都不需要特殊的审批程序就可以进入 会展业 。相对于德国的由 AUMA代表政府负责审 定年度会展计划 、核查会展组织者的能力和信誉 等 , 美国会展经济的发展是典型的自由主义市场 经济。与政府主导型会展业运作模式相比 , 美国 会展业的运作更像是政府间接支持型。联邦和州 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没有专门的部门通过行政手 段来介入美国会展业发展 , 政府的主要职能只是 编制产业规划 、开展行业统计 、制定政策法规和 提供配套服务 。在这种政府市场结合型会展业运 作模式中 , 政府对会展业的发展不 是放任不管 , 而是通过间接手段进行扶持 。如通过实行 “贸易 展认证 ”计划 和实施 “国际 购买商项 目 ”等措 施 , 实现对美国 展会质 量和 展会 组织 水平 的监 控 。新加坡和日本政府在本国会展 业的发展中 , 主要通过法律和法规制定一整套扶持 、服务 、规 范和发展会展业的计划 , 负责提供信息 、宣传促 销 、资金援助以及人员培训等 。
GUO W e i
(Department of Tourism M anagem ent, Soc iology School,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 China)
Abstra ct: C hinaπs M IC E industry developed quickly in the past yea rs and hav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na tiona l econom y. Now , the ope ration mode ofC hinaπs M ICE industry is intensive ly adm inistra2 tive intervened. Comparing w ith theliving opera tion modes of global M ICE industry, this paper desc ribe s the actualope ra tion mode of Chinaπs M ICE industry, and indicate s the existing p roblem s and gives the further sug2 gestions.
市场主导型会展业运作模式下 , 市场自由化程 度较高 , 会展企业更加自由 , 私人机构办展也异常 活跃 , 开放的市场经济特点对会展业行业协会的要 求则更高。香港展览会议业协会是香港会展业行业 协会 , 协会的主要职责是 : 配合政府宣传把香港建 成亚太展览之都 、提供行业培训以提高行业水平、 为会员单位制造商机、增强会员之间的联络、代表
Key wor ds:M ICE industry; operation mode; further suggestions
国际会展业已经有 150多年的发展历史 , 在 此过程中 , 已经形成了几种主要类型的会展发展 模式 , 即德国和法国的政府干预模式 、新加坡和 日本的政策扶持模式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的市场运 作模式 , 而我国的会展管理体制则带有强烈的行 政干预色彩 [ 1 ] 。根据政府 、会展行业协会和市场 在各个国家和 地区会展业 发展 中发挥 作用的 大 小 , 根据三者调节力度的强弱 , 会展业运作模式 主要有政府推动型 、市场主导 型、协会推动 型、 政府市场结合型四种 [ 2 ] 。我国会展业尚处于发展 阶段 , 会展业运作模式还有待完善 , 文章从我国 会展业的现状出发 ,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会展业 发展经验 , 进行探讨 , 逐步探索和完善适合我国 国情的会展业运作模式 。
对会展业运作模式的探讨 , 首先必须明确会 展业运作过程中涉及的不同主体及其在会展业运 营过程中的重要程度 。不管是德国和法国的政府 干预模式、新加坡和日本的政策扶持模式 、我国 香港地区的市场运作模式 , 中国特色的行政干预 模式 , 还是政府推动型 、市场主导型、协会推动
收稿日期 : 2009 - 0 8 - 21 作者简介 : 郭巍 ( 1980 - ) , 女 , 江苏 杨中 人 , 讲师 . 主 要研 究方 向 : 会展 旅游 , 休 闲旅游.
行业向媒体和政府表达统一意见等。
二 、中国会展业运作模式的现状
目前我国会展业实行审批制 , 政府拥有办展 主体的决定权 。我国会展业的运作采用具有中国 特色的行政干预模式 , 有强烈的行 政干预色彩 。 政府担当主要从业者 、管理者 、甚至可以直接作 为市场主体进行市场活动 。政府 、企业和行业协 会三大主体在会展业市场运作中呈现出如下 特点:
第 9卷 第 2009年 1
10期 0月
昆明理工 大学 学报 (社会科学 版 ) Journa l of Kunm 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19, No110 O ct12 00 9
中国会展业运作模式的现 状及创新
郭 巍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旅游管理系 , 江苏 苏州 215021)
一 、国际会展业的主要运作模式
《简明牛津词典 》中指出 : 模式是指为方便 分析、计算 和 预 测 而 对 一 个 系 统 做 出 的 简 练 描述。
对于模式的研究价值在于 : 既可以简化对复 杂数据的分析 , 又能保持较大的灵活性 , 有助于 管理人员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做出预测 ”[ 3 ] 。 会展业运作模式是指对会展业运作过程及其普遍 规律所做出的概括描述 。
(一 ) 政府的主导干预作用明显 我国会展业的运作模式和欧美截然不同 , 各 项展览会均由贸促会 、外经贸部 、经贸委分口管 理 , 政府行政部门作为会展业审批制的制订者和 执行者 , 拥有很大的行政干预作用。从欧美会展 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会展业运作模式看 , 不管是 政府主导型 、政府 市场结 合型 、还是 市场 主导 型 , 基本保持 “市场自主运作 ”的特点 , 不同之 处在于政府对会展业市场的影响形式和作用大小 (如表 1) 。
从美国会展业行业协会的发展情况看 , 不存 在会展审批制度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使美国会展 业市场拥有众多会展企业 , 要求美国必须具备完 善的行业协会系统 , 才能为政府市场结合型会展 业运作模式提供健康的发展环境。美国拥有很多 会展业行业 协会 , 国际展览 管理协 会 ( IAEM ) 、 专业会议管理协会 ( PCMA) 、国际会议专家协会 (MP I)、贸易参展商协会 ( TSES) 以及各个城市 的会议与 观光 局 ( conventionandV isitorbureau) 等 都具备足够的行业权威 性 , 在它 们的协调规范 , 以及政府的间接支持下 , 美国会展业市场具有较 强的行业自律性 , 保证了美国会展业的健康自主 发展 。
©
·56·
昆明理工大 学学 报 (社会科学版 ) 第 9卷
作模式中 , 政府对市场的影响方式主要体现在政 府负责提供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 , 提供有利于会 展业发展的必要支持 , 如场馆建设投入 、行业研 究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 , 基本上对会展业的发 展不做任何限制 , 不参与管理 , 而是采用由专门 管理公司代 为经 营的模式 。如 1997年落成 的香 港会展中心 , 场地总面积达到 614万平方米 , 中 国香港政府授权中国香港贸易发展局进行管 理 , 贸发局设立会展中心专项账户 ( Hong Kong Con2 vention & Exhibition Center Fund) , 并委托新世界 公司按市场化方式负责展馆的经营管理 , 新世界 公司每年向贸发局缴纳场馆使用费和场馆折旧费 等 , 作为促进中国香港贸易发展的基金。
©
第 10期 郭 巍 : 中国会展业 运作 模式的现状及创新
·55·
型 、政府市场 结合型, 会展 业的运 作离 不开 政 府 、企业和行业协会三个主体。
(一 ) 政府主导型会展业运作模式 西欧是目前 世界 上会展 业最发 达的 地区 之 一 。有 “世界展览之国 ”的德国 , 展览业最为发 达 。德国会展业的政府干预模式是政府主导型会 展运作模式的代表 。德国政府不会对各种市场主 体的资格和行为做任何限制 , 不会对会展活动任 意干预 , 但在德国会展业的运作过程中起着主导 性作用 , 分别体现在政府与企业以及政府与行业 协会的紧密结合等方面 。 从德国政府对会展企业的影响看 , 德国各地 方政府对会展业市场影响干预程度较大 。西欧最 大的 20个专业贸易展览会之中 , 由德国的汉诺 威公司 、慕尼黑公司 、法兰克福 、杜塞尔多夫公 司与科隆 公司主办的就有 16 个 , 在当地具有一 定的垄断性质 。这些大型展览公司多由德国各地 方政府投资控股 , 如汉诺威展览公司的两大股东 下萨克森州政 府和汉诺威 市政 府就分 别持有 其 4918%的股权 。这种政府投资控股展览公司 , 可 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 从德国政府与会展业行业协会的关系看 , 行 业协会代表政府对会展业进行管理和调控 , 具有 唯一性和权威性。德国经济展览会与博览会事务 委员会 (AUMA) 是德国展览业的最高全国性协 会 , 是代表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唯一会展管理机 构 。AUMA 的主 要职 能包 括 : 审 定年 度 会展 计 划 ; 严格审查和评定会展的名称 、内容 ; 监督会 展服务 ; 核查会展组织者的能力和信誉 ; 统计调 查会 展效 果; 支持 中小企 业到 海外 参展 等。 AUMA以政府伙伴的身份在会展组织与协调中扮 演着重要角色 , 还负责为会员提供展会信息 , 提 供全方位服务 , 并且还可以是会展的主办者 , 政 府通过对市场和行业协会直接和间接干预 , 促使 德国会展业不断的发展壮大 , 带动整个德国会展 业的蓬勃发展 。 (二 ) 政府市场结合型会展业运作模式 相对于政府主导型会展业运作模式 , 政府市 场结合型会展业运作模式减少了政府对会展业的 直接干预作用 , 采取政府和市场相结合 , 由市场 自行调节安排的运作模式 。作为世界上会展业最 发达的两大地区之一 , 美国会展业实行的就是市 场主导 、政府提供间接支持的政府市场结合型模